• 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夫人猛如虎上一章:第 134 章
  • 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夫人猛如虎下一章:第 136 章

三丫头探春之前被王夫人恁到了小佛堂里去平心静气了,不过时间却并不算长,因为没几个月,薛家就进京了。无论是为了自家的颜面,还是原本就没打算狠狠惩处探春,在薛家入京的前两日,探春就被放了自由,不过贾母这头却是拒收,因而便仍在梨香院落脚。

话是这么说的,其实不过是个庶女罢了,贾母只要开了口,王夫人就没有不送过来的道理,哪怕再怎么不把贾母放在眼里,区区庶女而已,跟个玩物又有何不同呢?

见贾母如此识相,那拉淑娴只笑而不语。隔了一会儿,再度旧事重提,希望贾母多留心一下勋贵人家的姑娘。

那头,王熙凤也平静的心情,许是想起了璟哥儿那事,瞥了一眼薛宝钗,笑着接口道:“太太可问了老爷的想法?只是要求勋贵人家吗?是不是非要书香世家?”

那拉淑娴微微摇头:“老爷的意思倒是不拘文武,毕竟咱们家原就是武将出身,若真这么说了,怕是不妥当。再说了,凤丫头你家不也是武将吗?老爷昨个儿还在我跟前夸了你,说你做事果断,毫不拖泥带水。”

亏得王熙凤不知晓贾赦的原话,不然她绝对笑不出来。黑心肠之类的话,怎么听都不像是夸赞之词。

幸而,她不知晓。

“是了,武将也是好的,不过若是白丁就不考虑了罢?”王熙凤促狭的笑道,“太太您说清楚点儿,回头万一老太太费心费力的寻到了,老爷又说不满意,岂不是白辜负了老太太的一份心意?”

那拉淑娴知晓她是故意想要取笑薛宝钗的不自量力,当下也懒得阻止,便顺着她的意思道:“咱们家是国公府,虽不限门第,可也不能太次了。琮儿虽不是嫡长子,可他打小就聪慧得很,如今更是颇得圣上器重,寻个勋贵人家的嫡长女,也不算过分罢?对了,顶好是父兄有实权的,不拘泥几品,左右再怎么样都没有老爷品阶高。”

贾母一面听着一面点头,虽说她极为偏心宝玉,可她同样很在意十二。事实上,在贾母看来,甭管是孙儿还是孙女,都值得这世上最好的人儿。也因此,于她而言,最满意的就是璟哥儿和黛玉的亲事,尽管因此让宝玉失了最佳的妻子人选,可璟哥儿也不差,俩人极是相配。

较之于贾母的满意和思量,薛宝钗却像是一瞬间被抽空了血色一般,面色煞白,连藏在袖子里的双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原来,荣国府对子嗣嫁娶的要求那么高吗?是单单长房如此,还是都这般?虽说薛家的底蕴不止那些,可就连薛宝钗都不得不承认,因着先前一事,薛家元气大伤。旁的不说,若是先前她出嫁能陪嫁个七八十万两银子,如今怕是只得二三十万了。甚至就连二三十万的嫁妆,都未必能够保证。

而薛家,除却钱财外,再无旁的吸引人之处了。

饶是薛宝钗拼命想要证明自己有多能耐,一点儿也不比贾家的姑娘差,却压根就没人想跟她比较。

元姐儿早已出嫁了,哪怕她从未穿过大红嫁衣,哪怕她最初仅仅是连名分都没有的侍妾,那也不是区区商户之女能够编排的。

而未出阁的姑娘里头,迎姐儿是长房嫡长女,偏她走的跟薛宝钗不是一路的,论诗词歌赋,十个迎姐儿也未必是薛宝钗的对手,可论起管家理事的能耐,她却远胜于只会夸夸其谈的薛宝钗。至于类似于琴棋书画或者女红绣活之类的,迎姐儿也一样不如薛宝钗,可谁又在乎这个呢?

还有探春,这位倒是跟薛宝钗一个画风的,无奈探春是庶女,薛宝钗丝毫不认为胜过探春有甚么值得骄傲的。

最后便是隔壁宁国府惜春了,然而那位小了薛宝钗太多,且性子娇憨得不像是个大家闺秀。偏真论起身份地位来,惜春才是贾氏一族长房嫡长女,那是连迎姐儿都比不上的人。

薛宝钗满嘴的苦涩,只能忍着满腹的心酸和委屈,强作镇定的望着诸人。

偏此时,王熙凤又开口道:“除了琮儿,宝玉的亲事也该相看起来了罢?虽说他年岁是还小,可慢慢挑不是更能挑着好的吗?左右琮儿和宝玉差了有八岁呢,又不互相妨碍的。老太太您就受点儿累,一道儿瞧瞧呗。”

说着,王熙凤拿眼瞧向薛宝钗:“宝妹妹,你说对不对?”

“别拿宝姑娘开涮,人家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怎么受得起你的编排?”那拉淑娴嗔怪的瞪了一眼王熙凤,又向薛宝钗道,“宝姑娘别介意,她这人就这副样子,心直口快得很,倒没甚么恶意,你别往心里去。”

王熙凤也忙笑着讨饶:“是是,太太您说的是,我这不是因着同二妹妹闹惯了吗?宝妹妹,你可别介意,千万别跟小姑母告状,要不然她回头可饶不了我。”

“凤姐姐说笑了。”薛宝钗面上的神情异常僵硬,又片刻后,索性开口告辞了。不想,眼见她要走,王熙凤也笑着凑上前去,说甚么都要跟着一道儿去给薛家太太请个安。薛宝钗没了奈何,只得由着她拉着自己往外走。

那拉淑娴见着这一幕,便知自家这儿媳妇儿也要闹事儿了,心下又是无奈又是好笑,这可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就是不知晓,将来十二会娶甚么人过门了。

[正文 第235章]

若说投胎转世全凭运气的话,那么嫁娶却是选择和运气各占了一半的。

当然,嫁和娶原就不是同一回事儿,毕竟这世上对男子和对女子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像男子,娶妻生子虽然重要,可自身的前程却是更重要的,因而只要有能耐,妻子如何其实并不重要,甚至甭管是纳妾还是置外室都无妨。反观女子,若是不幸嫁错了人,只怕这辈子就毁了。

也因此,那些个真正疼爱儿女的父母们,多半总是更在意女儿的亲事。当然,重男轻女的家庭另当别论。不过,至少在荣国府里,姑娘们所受到的关注还是比较多的。

像那拉淑娴,虽然口头上忧心十二的亲事,可事实上完全就是这么随口一提,压根就没往心上去。一来,她知晓十二是个有主见的人。二来,她还真不认为自家小子会讨不到媳妇儿。

唯一值得担心的是,十二的亲事若再不定下来,也许会影响到下头弟弟妹妹的亲事。可迎姐儿、璟哥儿的亲事都已经定下来了,这林家暂且不提,原就没打算这么早让姐儿出嫁,就连张家那头,因着迎姐儿比榆哥儿还年长了半岁,加上男子原就不在意晚成亲,故而也用不着发愁。

于是乎,在极为短暂的担忧之后,那拉淑娴便将十二的亲事彻底丢在了一旁不管。好在,她本人是不在乎的,可贾母倒还算上心。

发动故交旧友帮着寻摸亲事,贾母一方面努力为十二寻着匹配的姑娘家,一面也在给宝玉留心着。没曾想,十二那头是真容易,只要贾母稍微露出了一分意思来,对方就瞬间两眼放光,只恨不得立刻就将亲事定下来。然而,贾母仅仅是略提了宝玉,对方却立刻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有几个仗着交情不错,变着法子的询问璟哥儿如何安排,却在得知璟哥儿已经同林家姐儿说定以后失望不已。

贾母是偏心眼儿又不是真正的傻子,就算一次两次的没觉察到问题所在,次数一多,哪里还会不警醒?可惜,在警醒的同时,贾母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只怪旁人没眼光,看不清楚她心爱的宝玉那无限的潜力所在。

等日子略久一些,贾母索性先将宝玉的事儿搁置在了一旁,只专心给十二寻找亲事了。倒不是贾母猛地醒悟了,而是她认为十二年岁大了,既过了科举也有了差遣,自是容易让旁人看到优点。宝玉到底还是个小孩子,等再过个三五年,也去参加科举,到时候只要金榜题名,完全不愁寻不到世家大族的贵女。

这想法极有创意,甚至连贾母跟前的鸳鸯在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都懵了好半响。

宝玉还小?

诚然,跟已经十七岁的十二相比,宝玉这个九岁的孩子的确很小,都快小了一半年岁。然而,其实九岁已经不算是孩子了,该是半大的少年郎。在珠哥儿、琏哥儿像宝玉这般大小时,已经上国子监念书去了。而十二在这个年岁时,已经将他三个舅舅折腾得死去活来了。可惜,九岁的宝玉除却念了最基本的“三百千”外,也就是对一些游记、话本子感兴趣。对了,宝玉于诗赋一途极为擅长,尤其是在灵气方面,那是连十二都自愧不如的。

可惜是,科举不考诗,赋倒是会涉及,却不是重点。科举的重点,从来都是经史子集以及策论。

因此,对于贾母认定宝玉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的这种想法,连鸳鸯都无法昧着良心附和,只能微笑着表示沉默。

好消息是,到底是地位超然的国公夫人,哪怕最近这些年来,贾母压根就不曾外出赴宴,她的人脉依然很广。当然,这种人脉在旁的事情上压根就无法起到任何作用,要不然头几年贾母被贾赦逼得生不如死的时候,她也可以对外求救了。不过,虽说在旁的事情上没啥作用,可对于说亲一事,还是极为有用的。

尤其是给十二说亲。

出身、地位、相貌、天赋、才能、前程……也许单论其中一项,十二并不是最为出众的,可若是将这六点合在一起,满京城都没有一人能够越过十二的。哪怕是贵为皇子,那也没法每一项都比十二强。

一时间,荣国府被媒人踏破了门槛。当然,这里头的媒人并不是真正给人说媒拉纤的那种,而是被旁人家请来做中人的贵太太们。

于是,等十二猛地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坑了时,已经太晚了。

十二也是真冤枉,因着他在上书房是半读半教的形式,其实比旁的人更为忙碌许多。好在他本人并不在意,哪怕是到了逢无休一的日子,也多半忙的脚不沾地。即便偶尔闲了下来,也是往张家或者其他当世名儒家里跑,很少会留在荣国府里休息。也因此,等他发觉不妙时,已经是秋日里的。

今年又是科举年,不过因着亲朋好友里头并无一人参加,且十二也已经离开了翰林院,故而他并不怎么关注科举。可就算再怎么不关注,因着两辈子都被科举折腾得不轻,十二很恶劣的决定用科举的卷子逼死皇子和伴读们。结果,计划尚未实施,他就被强行拖到了荣庆堂里。

“这是打算做甚么?”

望着荣庆堂里难得齐全的所有家人,十二除却愕然外,更多的则是恐慌。想也知晓,像这种三师会审的情况,一准儿没好事儿。再看他爹和他哥,皆笑得一脸狰狞恐怖,倒是他娘很是欣慰的望着他,可对于十二来说,再没有比这更恐怖的事情了。

“琮儿,你也不小了。”贾母笑得一脸慈祥温和,看向十二的眼神里,就跟藏了蜜一般。而在说完了这万能的开场白后,贾母也不矫情,直接命鸳鸯将先前她挑选出来的帖子一并端了上来。

其实,像说亲议亲这种事儿,多半是男方递帖子给女方的。可因着十二太受欢迎了,以至于贾母但凡露了点儿口风,对方就忙不迭的开始推人选。多半是自家闺女或者侄女,少数则是说亲戚家的姐儿,总之,短短时间里,贾母已经收拢了上百份帖子,在筛选了一部分后,余下来的都是贾母精心挑出来的。

十二一脸惊恐的看着鸳鸯端上来堆得如同小山般的帖子,有心想跑,却被珠哥儿和琏哥儿联手摁了下来。

“你们这是干啥呢?珠大哥哥,我可没惹你,况且今年不是科举年吗?翰林院居然那般轻松自在吗?不是……哥!你是我亲哥,别摁了,我的骨头都快要散架了,你就不能想象小时候我是怎么对你的?帮你写功课,帮你寻孤本,我还将我舍不得用的文房四宝都送你了!我对你多好啊!哥!”

珠哥儿其实还是很好对付的,只要软言两句,他却立刻松了手,还满脸的不好意思。然而,琏哥儿却是个厚脸皮的,哪怕没法跟贾赦相提并论,他也不可能就因为十二的一两句话轻易放手的。

琏哥儿道:“你对我好?呵呵,是啊,你对我那么好,我怎么能不回报你呢?旁的也就算了,单你的亲事,我一定好好帮衬。争取让你早起娶妻生子,享受一下媳妇儿孩子热炕头的美好日子。”

“我我我、我不要啊!”十二边说着边开始死命的挣扎,无奈他原是坐着的,琏哥儿死死的压住了他的肩膀,又催促一旁的珠哥儿也过来帮忙。几番折腾下来后,十二精疲力尽的放弃了,“行了行了,我不跑了还不行吗?不过你们倒是告诉我,这究竟是甚么意思?难不成是打算让我随便抽个帖子?”

尽管知晓贾母不可能在亲事方面坑他,可十二还是认为这么做太草率了。哪怕他上辈子的大婚比这更不靠谱,可问题在于,上辈子他没法反抗,这辈子却是完全可以的。

想明白之后,十二瞬间老实了,只向贾母道:“老太太,要不您同我说说?放心,我一定很认真的听,很认真的挑,绝对不会辜负您的好意。”听和挑都会很认真的,愿不愿意成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万幸的是,贾母并不知晓十二心头的想法,听他这么一说,还觉得十分的贴心,笑着道:“嗯,我就知道琮儿是个好孩子。这不,我给了挑了几个格外出众的,像东平郡王妃娘家的妹妹,虽说不是嫡长女,可因为她出生时,长姐早就嫁了,所以教养方面就是比着嫡长女来的。还有保宁侯府的嫡长女,这个倒是了,当然她上头还有个哥哥,可教养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对了,我格外看好黎阁老家的嫡长孙女,这个是真真切切的嫡长了,下头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她娘身子骨有些不大好,她祖母更是年岁长了,中馈的事情她已经掌了有四五年了。另外就是……”

贾母一口气说了十来个人选,无一不是家世显赫人品出众的。哪怕贾母有时候看人的眼光极有问题,可那也是因着太过于疼爱子孙,而产生了盲目的美化。可这仅限于自家人,在看旁人家的孩子时,贾母还是很靠谱的。

问题是,十二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定下来。

听贾母说的热闹,自己又被束缚住了没法逃离,十二索性一脸严肃认真的望着贾母,一副乖宝宝的模样,看得贾母愈发的觉得十二是个好孩子,连带笑容越来越甚,语气也愈发的柔和起来。

“……来,琮儿你同我说说,你更中意哪一个?不要害羞,这是你的终身大事,咱们家开明得很,只要是门当户对的,喜欢哪个都成。”

这还真是开明得很。

十二暗自吐槽着,不过话说回来,若没有真心喜欢的人,随便拉一个人凑合着过日子倒是也无妨。虽说他素日里脾性也不大好,不过这世间对男子原就不甚苛刻,像上辈子,他跟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也没有任何感情可言,不过夫妻间倒是和睦得很。主要是他虽贵为皇阿哥却是个光头阿哥,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出身倒也不算低,可嫁过来多年却一无所出,俩人谁也别嫌弃谁,直到十二病亡,都极为和睦。

只是,这辈子还要如此吗?

见十二陷入了思索之中,贾母也不催促,仍乐呵呵的瞧着他。又见旁人并不曾发表意见,贾母便索性任由十二在那头想着,转而问起了旁人。

“淑娴,你觉得哪家的姑娘更好些?这当初,琏儿媳妇儿可是你执意要挑的。”

那拉淑娴闻言笑道:“老太太也说我挑了琏儿媳妇儿,那索性琮儿媳妇儿就由老太太来挑呗。”话是这么说的,却是因为那拉淑娴很清楚,没人能逼十二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当然前世的乾隆帝是个例外,毕竟在娶不喜欢的妻子和去死之间,强悍如十二都知晓该如何抉择。

贾母并不知晓这里头的弯弯绕绕,故而听了这话极为受用。不过,想着到底是十二要娶妻,跃过贾赦不提显然不怎么妥当,因而在略一迟疑之后,贾母还是看向了贾赦,略有些不怎么情愿的问道:“赦儿你说呢?”

“我早先就已经说了,要嫡长女,要出身品性好的,要不矫情爽利大方的。”贾赦顿了顿,似是想起了甚么,嗤笑道,“绝对不要商户出身的。”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望了过来,却并非望向贾赦,而是齐刷刷的看向了王夫人。

说真的,王夫人的想法早已随着金玉良缘的传言在整个荣国府,乃至一些亲朋好友家中都传开了。然而,哪怕是亲上加亲的好事儿,哪怕被额外的冠上了天赐良缘的美称,哪怕事实上俩人还真的挺登对的……可惜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掩盖薛宝钗是商户出身这一事实。

王夫人瞬间面色通红,一方面暗恨贾赦说话太过于刻薄不留情面,另一方面也庆幸今个儿虽阖府的人都在,却唯独少了薛家。这是自然的,哪怕是隔壁宁国府的惜春,好歹也是贾家自己人,薛家的人凭甚么参与十二亲事的抉择。

而出乎意料的是,贾母听得这话却觉得极为称心。当下就以从未有过的和善眼神望向了贾赦,打包票道:“赦儿你放心罢,咱们是怎样的人家,我就算再怎么老糊涂,绝对不会让自家的孩子娶商户人家的姐儿为妻的,就算是庶出我也绝不允许!不过,要是自身格外出挑的话,当个良妾还是可以的。”

顿了顿,贾母刻意侧过脸去看王夫人:“政儿媳妇儿,你说呢?”

“老太太您说的是,咱们是甚么人家,怎么可能看得上商户出身的!”王夫人面上的神色极为不好看,不过这话倒是说得极是肯定。

想也是,就算王夫人之前是对薛宝钗挺中意的,可随着薛家损失了一大笔钱财后,她便失了这份兴趣,如今满脑子都是如何从薛家手里捞更多的油水。哪怕没有这事儿,有了贾母这番话,她也只能咬牙认了。毕竟,就算她再怎么不重视宝玉,那也是她的亲骨肉,比亲妹妹和外甥女来得重要多了。

有了王夫人这番话,贾母满意多了,再度看向贾赦的目光里,更是多添了几分慈爱,看得贾赦不由的直打寒颤,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档口,十二终于想明白了,开口道:“老太太。”

“琮儿你说,你中意哪个?”贾母兴致勃勃的问道。

十二带着一脸的沉痛,认真的道:“我哪个都不中意。”

贾母瞬间变了脸色,不过到底在她心目中,十二还是个好孩子,因而她忍着不满,耐心的问道:“是了,先前我只问了你爹娘的意见,却是忘了询问你。你也别害羞,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儿,好生同我说说,你想要个怎样的姑娘。没事儿,你说,但凡你说了,我一准儿帮你寻到!”

“其实也没啥,我就是觉得罢,她们出身不够。”十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像东平郡王妃的娘家妹子,我觉得挺好的,不过要是东平郡王的妹子,或者他亲闺女,那就更完美了。”

“东平郡王只有个姐姐,已经出嫁有小二十年了。”贾母提醒道。

“所以就说可惜呀!”十二带着满脸的遗憾,再度开口问道,“那南安郡王呢?”

吃不准十二这是故意找茬还是真的挑剔,贾母在略微迟疑后,还是认真的开口答道:“南安郡王倒是有个幼妹,可惜才八岁。他没有闺女,倒是有个去年才出生的儿子,同鑫儿一般大小。”

“那就留给鑫儿罢,我不跟她抢。”十二从善如流回道,旋即就感觉到肩膀上狠狠的一痛,他赶紧龇着牙改口道,“留给……不留给谁,哪个都配不上我家可爱的小鑫儿。”

听得这话,琏哥儿才略微手松了点儿,却还是没忘记甩给十二一记眼刀子。

“西宁郡王没有姐妹,他们家已经是三代单传了。北静郡王只一个独子,你应当是认得的,名唤水溶,比你略小一些。”贾母顿了顿,又道,“异姓郡王里头,很少有娶侧妃的,即便是娶了,也极少会生养子嗣。因而他们几个府上人丁都不兴旺,其实,若非二丫头早就说定了亲事,我倒是极想将她说给北静郡王世子的。”

迎姐儿瞬间惊得跳了起来,一叠声的道:“就是那个长得比璟儿还好看的小弟弟?别别,他比我还小一岁呢,长得小姑娘似的,我才不要!”

“张家的榆儿也比你小。”贾母黑着脸提醒道。

“可榆哥儿长得丑呀,我比他美一百倍都不止!”迎姐儿嘚瑟的扬了扬头。

还真别说,张家的人普遍长得都不怎么样,女儿家倒是美貌得很,像那拉淑娴和已经成为保龄侯夫人的小铃铛,都是美人胚子。然而,从张家老太爷到张家三位老爷,再到下头数个哥儿,就没有一个能被称之为模样好的,全部都是那种丢到人堆里再也寻不出来的类型。当然,虽然模样不出众,张家的男丁却也不算丑,只能算是大众脸,最多因着通体儒雅的气质略提高了点儿形象分,可总的来说,长相还真是不咋地。

因而,迎姐儿说她长得比张家榆哥儿比一百倍,真的不是夸张。

问题在于,有拿女子的容貌跟男子相提并论的吗?

贾母牙疼般的捂着腮帮子,一时之间不知晓如何跟孙女对话。倒是十二,带着一脸遗憾的神情,长叹一声:“唉,想我这般优秀的男儿,却娶不到合心意的妻子,老天爷对我真的是太残忍了……啊!”

琏哥儿一个没忍住,对十二下了黑手,哦不,是黑脚。事实上,琏哥儿一脚踹开了十二所坐的椅子,成功的让十二摔了个屁股墩儿。

“爹!娘!哥他欺负我!”十二怒了,一起身就指着琏哥儿控诉道。

那拉淑娴只当没看到也没听到,侧过身子望向贾赦:“老爷,我觉得罢,哥儿和姐儿的亲事原就应当分开来算。您想想,当初娘娘不是早于珠儿入宫的吗?我看不如这样好了,咱们先给二丫头办亲事,左右璟儿跟琮儿的年岁差得多了,不会耽搁的。”

“那要是等璟儿都长大了,琮儿依然嫁不出去呢?呃,我是说,万一他还是娶不到媳妇儿呢?”被那拉淑娴狠狠的一瞪,贾赦瞬间改口道。

“到时候再说罢。”那拉淑娴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真要是不行,咱们拿他同敬大老爷换换?就说让四丫头给咱们家当闺女,把琮儿予了他得了。”

这话一出,旁人尚未有所反应,惜春倒是立刻扑了上来:“娘!”

“噗!”那拉淑娴也没想到惜春竟会如此,一下子没忍住,直接笑喷出来,还拿手点了点惜春的小脑门,“乱叫甚么?这不还没成吗?”

惜春听得这话,以为是逗她玩的,登时委屈的低头对着手指,可怜兮兮的道:“你们哪个都有娘,只单我一个没有。为啥呢?上回我去东府,看到蓉儿都有娘了,偏只我一个有爹没有娘,爹还不见了!太太,您能不能让我爹也给我找个娘来?蓉儿的爹就给他寻了个娘。”

诸人皆沉默了。

其实若是惜春的年岁再大一些,或者素日里表现的如同探春那般有心机城府,说不定这事儿的性质就截然不同了。然而,惜春素来都是傻乎乎的性子,有点儿像迎姐儿年幼那会儿,可又不大一样。只因惜春这人除却有些憨傻之外,还有着极为敏感的内心,也许这两者合在一起很是怪异,可事实就是如此。惜春就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傻姑娘。

“乖,回头让老爷同你爹去说说罢。”那拉淑娴给贾赦使了个眼神,贾赦收到了却一脸的无奈。

这要是搁在几年前,那就不叫个事儿。毕竟,就算贾敬没心情好生过日子,娶个媳妇儿罢了,只要不挑门第,随随便便就能寻个黄花大闺女来当填房。可谁让贾敬出了事儿呢?泰安帝亲自过问了此事,可以说贾敬之所以还留着性命,完全是因着太上皇还在,泰安帝不想因为杀老臣独子而伤了太上皇的心。反过来说,等太上皇一走,贾敬基本上就要随之而去了。

所以说,续弦是绝对没有可能的。甚至连过继都很难,毕竟因着当初那事儿,贾赦算是变相的跟贾敬彻底撕破了脸面,哪怕外人并不知晓,可贾敬本人却是绝对不会原谅他的。

偏生,过继最重要的就是得到父亲的应允。

不过话说回来,收养还是没有问题的。

要不怎么说贾赦脑子转得快呢,几乎片刻工夫,他就寻到了应对之策,当下便笑着同惜春道:“四丫头过来,你要是唤我一声爹,回头我就是用抢的,也要将你抢到我家来。咋样?”

“爹!”惜春颠颠儿的跑到了贾赦跟前,抬头扬起大大的笑容,两眼放光的望着贾赦。

“成了,我这就去东府一趟。”贾赦立马起身,还拿手揉了揉惜春的小脑袋,笑着安慰道,“放心,包在我身上!对了,琮儿……就按着淑娴你说的那般,哪儿凉快待哪儿去,这甚么破孩子,要求贼高!你咋不干脆跑到圣上跟前,去求娶他那唯一的宝贝亲闺女呢?啧,瞧你个怂样儿!”

说罢,贾赦直接转身离开了荣庆堂,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觑。

好半响,贾母才找回了声音,颤颤巍巍的问道:“他这是做甚么去了?真要去东府抢人?还是明晃晃的抢人?”

那拉淑娴先是将惜春唤到了自己跟前,作为宁国府几代下来唯一的姑娘家,惜春其实并未在真正的亲人身上享受到所谓的亲情。这不,虚岁也六岁的小姑娘,除了素日里有些憨憨傻傻之外,性子格外的敏感,极会看人眼色。像之前,大房几个哥儿姐儿全部都是打闹着长大的,甚至连去年才刚出生的小五和鑫儿,一旦放在一道儿,都能互掐起来,唯独只有惜春,乖巧听话,从不惹事。

想也是,惜春最初是养在宁国府的,略有些懂事了,才被送到荣国府里。原是打算养在贾母跟前的,却被贾母送给了王夫人,又被王夫人送给了李纨。之后,在李纨跟前养了几年,又被当做人情再度送到了贾母跟前,直到被十二连哄带骗的拐到了大房这头。

可以说,在此之前,惜春就是处于被人踢来踢去的境地。也许,这就是她乖巧的真实缘由,只因逐渐年长懂事的她,已经意识到自己跟这个家里所有的孩子都不同。

乖巧的背后,是小心翼翼,是唯恐再被人抛弃。

惜春跟迎姐儿是不同的,毕竟迎姐儿被抱养到那拉淑娴跟前时,才几个月大小,完全不记事儿。之后,大房这头也赶在她懂事之前,将她过继到了自己名下。而过继跟收养是截然不同的,一旦成功过继,并且上了族谱,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哪怕事后亲生父母再反悔,一样是于事无补。可以说,从律法的角度而言,迎姐儿跟二房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她是大房的女儿,哪怕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那也是大房的人。

可惜春,至始至终都是宁国府的姑娘。

想到这里,那拉淑娴不由的心酸起来,忙将她搂在怀里:“老爷都答应你了,这事儿便是板上钉钉了,四丫头信老爷不?”

“当然相信!”惜春重重的点头,“三哥哥说了,老爷是天字第一号搅屎棍,这世上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

那拉淑娴目光森然的望向十二所在的方向,却愕然的发觉十二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开溜了:“人呢?”

琏哥儿指着门口还在晃悠的帘子,控诉道:“就刚才,四丫头说‘三哥哥那啥啥’的时候,他就跑了。撒丫子狂奔出去了,一转眼儿就瞧不到人影了。”

“有本事他别回来!”那拉淑娴恨恨的道。

<<<

回不回来暂且一说,不过短时间内,十二确实没打算回来。略一盘算日子,秋闱已经过了,秋狩还会远吗?别看今年是科举年,可事实上甭管哪个皇帝,都懒得理会乡试的事情,甚至连会试都不在意。尤其今年还是个特例,泰安帝先前就说了,要去塞外,当然不可能真的跑到蒙古去,远离京城却是没问题的。又因着这辈子和上辈子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尤其地理环境那干脆就是一般而无,十二只略一盘算,就估算出了大致的日子。

约莫十日后,就该启程了。从京城去塞外,就算一切顺利也要一个月时间,再闹个一两月,然后赶在腊月前赶回来就可以了。

十二有理由相信,近四个月的时间,那拉淑娴一定能消气的。

当务之急当然是说服泰安帝将自己带上,或者不用去求泰安帝,只要搞定四皇子就可以了。毕竟,这半年多下来,十二已经成了盖了戳的四皇子党。准确的说,是除了四皇子以外的人,都认为十二是铁打的心腹。

对此,四皇子哭得一脸血。

见过谁家的心腹是铁了心的恁自家主子的?在认识十二之处,四皇子还真想过要收拢他,毕竟十二是所有侍读、伴读里头出身最高的。当然,本朝不是没有比他出身更好的,无奈进入上书房的考核实在是太难的,难得让人几欲吐血,除了十二之外,愣是没有第二人能作对一半以上的题目,偏生十二却做对了九成半的题。

这就是实力的差距,也是因此,十二终于洗脱了废物之名——仅限愿意相信的人。

可四皇子就是其中之一,毕竟他很清楚,自家父皇是绝对不可能泄题出去的,就算那是贾赦最宠爱的儿子也一样。毕竟,身为自家父皇最宠爱的儿子,四皇子本人也被那考题虐得死去活来,在知晓旁人跟自己一般惨烈之前,他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蠢货了。

因此,在正式跟十二接触之前,四皇子将他列为了最值得收拢的人,没有之一。不过等相处了一段时日后,四皇子再度开始怀疑人生……

其实他就是一个大蠢货!!!

十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了对四皇子的森森爱意,基本上,他永远只盯着四皇子一人。这里的盯着,不单单指盯着功课,而是主要俩人共处一室,甭管在干啥,十二总会留一份心思放在四皇子身上。哪怕并不在一起,十二也总有法子让四皇子忘不了他。

譬如说,十二会拜访各方当世大儒,求来各种精辟至极的策论题,汇成册子后,献给四皇子,限定他几时完成,并在完成后再度不辞辛劳的拿去给所有名儒批阅,再将修订意见尽数反馈。直到四皇子交出了最为完美的答卷后,再进行下一轮。

再譬如说,上书房除了文课之外,还有骑射课,十二本身的骑射极为能耐,一看就像是武将世家出身的,跟他老子全然不同。然而,就是因为骑射工夫太好了,十二主动向骑射师傅请缨,亲自教导四皇子。不单没放过任何一节课,还愿意主动为他开小灶,甚至除了骑射之外,还亲自上阵教他拳脚功夫。

还有……

这仅仅是千万个事件中的其中一件,有时候四皇子都怀疑,自己上辈子是不是杀了十二全家,所以这辈子他来报仇了?偏生,十二做的极为光明正大,连最疼爱四皇子的太上皇都挑不出任何错来,泰安帝更是觉得十二极为忠心,放了更多的权利予他。

拜十二所赐,四皇子犹如活在十八层地狱一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今个儿,四皇子正忙着努力完成十二给他额外布置的功课,更被烦得一头一脸的汗水时,小太监来报:“主子,贾琮贾学士递了牌子进来,说是在上书房等着您,有要紧事儿。”

四皇子:“…………”

[正文 第236章]

因着今个儿无需进学,十二赶到上书房时,除却几个正在洒扫的小太监外,空无一人。他索性也不打扰人家,只要了一间已打扫完毕的小书房,随手拿了本书,耐性的等候着四皇子的到来。

一刻钟后,十二起身行礼,笑道:“许久不见了,四皇子殿下。”

“本皇子怎么记得昨个儿咱们才刚见过面?”尽管跟他老子一样都排行第四,可显然这位四皇子的功力实在是太弱了点儿。都不需要细细揣测,只一眼看过去,就知晓他是带着无限怨念赶过来的。

单是怨念倒是无妨,毕竟身为皇子,硬气一点儿也是一种资本。偏生,眼前这位四皇子长得面若桃花,怎一副软糯可爱的小模样,以至于即便带着满腹的怨念,乍一看也像是受了委屈的小可怜。

这会儿,四皇子正鼓着腮帮子恶狠狠的瞪着十二,偏因着年岁和长相的缘故,看着非但一点儿也不吓人,反而给人一种可怜巴巴的感觉。

“哦,那看来是我忘记了。对了,昨个儿给你布置的功课可曾做了?这不,我忽的想起有个策略极是不错,想着赶早不赶晚,就特地入宫给你捎来了。”十二眼睁睁的看着四皇子从最初的委屈转为了震惊,最后定格成为惊恐万状。

半响,四皇子才磕磕巴巴的道:“我、我还没做完……昨个儿的功课太难了,那个……我觉得今个儿晚间应当能完城……新的功、功课,等明个儿再给我罢……”

话是这么说的,可四皇子本人却并不抱半点希望,只因像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头一回发生了。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他甚至都吓得泪花子都掉出来了,可惜除却多得了一顿嗤笑外,一切如常。

“这样啊……”十二一脸思索的神情,顿了顿后,才点头道,“也行,正好我下半晌也没甚么事儿要做,索性就在这儿再帮你想个策论题罢。连个方才那个,明个儿一并做,你说如何?”

这话一出,四皇子整个人都僵住了,顶着一副生无可恋的神情,两眼发直的望着十二。

十二又道:“对了,我听人说起个事儿,仿佛过段时日,圣上打算去塞外,对罢?”

四皇子僵硬着脖子点了点头。

“塞外呀……我这辈子还没去过那地儿,倒是听说我祖父、曾祖父以往可没少去。你说塞外好玩吗?到时候会不会再来个狩猎大赛?嗯,我这骑射工夫,虽有些丢了祖父、曾祖父的脸,不过好赖比你强一点儿?”

“你想说甚么?”四皇子都被吓傻了,这要是搁在素日里,十二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一准儿能听出问题来。可惜这会儿,他满脑子都是各种策论题,还是那种一份还不曾写完,下一份又出来的那种。因而,他只茫然的望着十二,动了动嘴皮子,近乎喃喃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