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奏章一出,满朝震惊,要知道镇国大将军那是郡王之子才有的分封,虽然陈老将军为国为民杀敌护国,但也不能破格享郡王之待遇。

其实说到底,陈老将军也是已死之人,就算是追封再过分也可以理解的,但让他外孙袭爵辅国将军这就不能忍了。

沈阁老当场就直呼不行,“老臣认为不可!郡王之子才获封镇国将军,就算是陈老将军功绩硕果也不该越池,我朝可从未有所先例!再说陈老将军的外孙,年纪尚小,毫无建树为国为民也不该如此草率!”

马上朝上跪下了半数之大臣,各个都说不同意,什么理由的都有。

在小皇帝看来没什么不可以的,反正陈老将军他也是非常敬重的,在他看来追封什么都不过分,既然是他老人家都已经走了,留给唯一的外孙也是合情合理啊。

他真是搞不懂,沈阁老为什么这么反对!

“沈大人此言差矣!严小将军虽然年纪尚小,可年前与敌一战,已经可以证明他的能力,早前就已向陛下递了功劳簿,不信的话,沈大人可以自己去翻!”

一来二去好好的早朝就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了起来,一连数日都为了严柏艺是否袭爵而辩论。

其实若只是个有名无实兵权的挂名将军,沈绍也不会争的这么凶,还不是因为谢易邡这个老贼,竟然准备让严柏艺继承陈老将军的旧部,接管兵权!

这可真是气煞他也!

他真是把这么些年攒下的口舌,都花费了在这次的朝堂争辩上。

本来是从追封陈老将军直接变成了严柏艺该不该接管西北大营,真是气得沈绍好几日没有睡好,牙齿根都肿了一大圈,天天喝凉茶喝到嘴里没味道。

陈老将军的那帮旧部个顶个的脾气差,也不知道是谁把他们放进了京,八百年没上过朝的人竟然穿着朝服上早朝来了,各个都要写血书声明,除了严柏艺派其他将领他们都不服。

等事情到了最后,都闹到他们一个个要辞官回乡下种田的地步了。

沈绍差点就要跳起来说好啊,最好你们这些不讲道理的大老粗,一个个都给老子滚回乡下去喂猪!

当然这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事情!

顾洵倒是无所谓,更多的反而是支持这次谢易邡的意见,毕竟西北苦地,能让严柏艺去军营待些日子,也算是消消他的心头之恨。

看到沈阁老一张老脸憋得通红,小皇帝终于坐不住了。在看到顾洵点头之后,时机也算是到了,才清了清嗓子一锤定音。

“总爱卿讨论了这么一个多月,朕也算是听了些门道,既然陈老将军有功于社稷就该奖赏。西北大营也不可一日无主帅,朕相信众位将军的眼光,也相信将门出虎子,严小将军不会让朕失望的。就此追封陈老将军为镇国大将军,其孙严柏艺降等袭爵为辅国将军,并执掌西北大营,镇守边疆。”

这道旨意一下,以谢易邡为首的武派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也该让沈绍这老匹夫好好长长记性,别总以为自己比他们多读几年书就不把他们武将当文化人了!

当然单单是追封陈老将军以及封严柏艺,也不至于整个礼部出动,最重要的是,沈绍回去怎么都不甘心,眼看着要成了的事说吹就吹了。

连夜召集了所有门下大臣,讨论了三日,终于在第四日齐齐跪在大殿之上。

以陛下年岁不小为由,请太皇太妃主持为陛下选皇后!

听到这个消息的小皇帝整个人还是懵的,他过了年才刚满十岁啊!还是个孩子啊!

但沈阁老说的极为有道理,现在选着不一定马上现在就要定下来,先把陛下选妃的消息传出去,京中若有合适的就不会急着婚配了,而且还可以先选着人选先着手培养教导不是!

小皇帝:爱卿说的好有道理啊,朕竟然无法反驳!

这件事都请到了太皇太妃出面了,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礼部这才忙了起来。

要准备各家适龄姑娘的小像啊,还要准备各家姑娘的详细资料啊,总之背地里都把沈阁老给从头到脚给骂了一遍了。

他还不是因为有个正好与陛下一般大的孙女吗,真当所有人都是傻子啊。

说是这么说,可真的提起来,京中但凡有适龄孩子的人家都忙碌了起来,就算选不中皇后,选个妃子也行啊,陛下年纪小其实就是找个玩伴,没准就合了陛下的眼缘了呢!

这边为陛下选妃搞得沸沸扬扬,那边乙儿也在陪荷娘雪娘准备去安宁郡主的寿辰。

安宁郡主是三王爷周文茂的亲女儿,因为三王爷周文茂与先帝是同一个母妃所生的亲兄弟,所以被封为瑄王之后也以侍奉母后为由,一直被太皇太妃留在京中。

只是常年在王府中,除了逢年过节才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为人很是低调。

而宋氏的亲姐姐是瑄王侧妃,因为膝下无子,偶尔也会招了她们姐妹去王府陪她解闷,这次更是提早就邀请了她们一同前往。

乙儿刚来就听说萧府来了个表姑娘,这才一同邀请了乙儿前往。

为了这次的寿宴,乙儿已经好几日没有好好在房中看书画画了,因为不是荷娘喊她看新奇东西,就是雪娘喊她看衣服。

她也是才知道,原来姑娘出门是这么麻烦的一件事啊!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把两张内容一块更了,5000多字了,昨天写的有点晚,要是有虫发现了可以告诉我一下哦!

QAQ双更还不能激发你们留言的欲望吗!为啥评论少了好多嘤嘤嘤。

明天再分开两更吧!今天太累了晚点再写明天的

感谢感谢三脚猫爪纸的两个□□!=3=么么哒

感谢萧清和、铁锤锤酱、lisa、曙光月的营养液!

☆、孟夏(一)

自从入了夏,天气就越发的炎热, 只有院里的井水还有些凉意, 放了几个瓜在井中镇着,等到晚边再拉上来切开后还能感觉到一丝透心凉。

这也是乙儿最近喜欢上的东西, 每日陪萧老夫人读完经书,用了饭就会切几只吃一吃。

萧府用不上太多冰,以往只有萧老夫人屋子里会放,其他人屋中都没有, 今年乙儿来了之后萧老夫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给乙儿一半,她的屋里也就成了整个萧府最热闹的地方。

而且自从乙儿来了之后,府上的下人都很喜欢她,因为她没什么脾气,不管什么事情问了都是好, 从没有不好的。

只是大家都在传,这个表姑娘之前摔伤了脑袋,好像脑子不是很好, 每回说话的时候都是几个字几个字的, 很少听她大段说话, 还爱看天发呆, 有时候一发呆就是一个半天。

不过架不住她长得漂亮, 还好说话好伺候,私底下好些丫鬟都削尖了脑袋想往她屋里寄。

“表姐,这天也太闷热了些,还好你屋子里有小堆的冰, 不然可得热死,要不是怕你和如欣挤得慌,我就来你屋里打地铺啦。”

萧清荷一边大口的咬了一口西瓜,一边和乙儿说话,西瓜汁都沾了小嘴一圈,很是可爱。

“不挤,你来。”乙儿也在吃,不过她每次都吃的很慢,最近天气热起来,她的脸好像基本都好了,不再会表情不自然,只是这记忆怎么还没回来呢。

萧清荷爽快的吃完一大块西瓜,才拿出帕子擦了擦嘴角,“我开玩笑的,若是被我娘知道一定又要说我了,那个嬷嬷天天就是女子要怎样怎样,真是头都大了。”

乙儿咧嘴笑了一声,伸手把萧清荷脸上没有擦掉的一颗西瓜籽给轻轻的擦掉。

那个嬷嬷确实是很严厉,看着年纪也不大,但对乙儿好像很满意,每次她教的东西,乙儿基本都能学的很好,再就是二姑娘萧清雪。

当然倒不是乙儿学东西有多快,只是很奇怪的是,每次这个嬷嬷教的东西她好像模糊的都记得,以前像是学过的,所以没回只要看一眼就都能很自然的顺出来。

坐在另一边的就是萧府的二姑娘萧清雪,她长得很像生母梅姨娘,梅姨娘是江南女子,乙儿只见过一次说话的时候柔柔糯糯的,与这京中豪爽做派的姑娘有些不同。

所以连带着萧清雪说话的时候也是这么柔柔弱弱的,光听声音就觉得很甜,长相也是江南水乡的柔美,穿衣也偏爱素雅的多,一张瓜子脸很容易让人有怜惜的心。

“三妹妹的字是不是还没写完,我已经抄完了,若是来不及就让碧儿送来我房里,你的字迹我最是擅长了,不会被嬷嬷发现的。”

萧清荷高兴的小跑过去拉着萧清雪的手撒娇,“二姐姐你最好了,我正发愁该怎么办呢,这么热的天,若是被罚站我非得热脱层皮不可。”

乙儿却不可见的皱了皱眉,替她抄写真的是在帮她吗?

萧清雪与乙儿同岁只是月份比她大些,才情却不输一般的女子,读书写字做文章都能称得上京中的女子中出类拔萃的,自然也与梅姨娘出生耕读之家有关系。

所以即便是个庶女,出门在外宋氏也会带上她,一来二去的京中这类才女办诗会之类都会喊上她,也算是小有名气。

这才会使得郡王侧妃,在邀请萧清荷的时候不忘喊上她。

“对了,我前几日看后院池塘里的莲花开了,上回我看表妹画的莲花栩栩如生,有些眼馋的很,不如明日等热气过去些,傍晚去赏花,也好陪表妹逛逛。”

乙儿想起来了,她每天都会抽点时间画画写字,这都是当时跟着叔父养成的习惯。

被萧清雪这么一说,她也来了些兴致点了点头,萧清荷看乙儿想去,也捣蒜似的点了点头。又坐了一会,就想起屋里堆着的一堆没抄完的字帖,再也坐不下去了,带着碧儿回去了。

“表妹过几日去寿宴准备穿什么颜色的衣裳?”萧清荷一出去,萧清雪又坐了一会,突然问道了这个问题。

“如欣知道。”乙儿摇了摇头,她没有带夏天的衣服,全是来了萧府宋氏给她重新做的,她觉得都很好看没什么区别。

如欣这些日子都跟着她读书识字,已经和之前大不相同了,到底是见了些世面读了书之后,人就有了变化。

她发现自己对衣服首饰的搭配很是感兴趣,没事的时候就会看看这类的古籍,给乙儿搭配,好似她在这方面真的有天赋,每回搭配着都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宋氏给乙儿派来的两个丫头,其中一个梳发髻就很有一手,每次根据如欣搭配的衣服,还能梳不同的发髻。

和如欣格外的投缘,两人就一合计,把外在条件一流的乙儿当做了小白鼠,总爱给她打扮。

“还没决定呢,之前我听嬷嬷说,去别人家的宴席,最好不能与主人撞了颜色和服饰。夫人派去打听的丫头,说是安宁郡主还没定下来穿哪套,我就准备了一些,过些日子再选。”

萧清雪笑着点了点头,”表妹不止自己是个神仙一样的人物,连身边的人也各个都是沾了仙气一般的有本事,真叫姐姐羡慕。“

这话就说的有些让人听着不舒服了,如欣也是正经人家的姑娘,又是乙儿的好姐妹,这么一说倒是觉得如欣是乙儿的丫鬟似的,让人听着很不舒服。

“是的,如欣确实很厉害!”

接下去就没了,萧清雪的笑容就有些僵住了,她都这么说了,肯定是想让如欣帮着参考参考的,没想到乙儿根本就不接她的话茬!

真不知道是故意装傻还是真傻!

而且也确实奇怪,梳头发那个丫鬟叫阿杏,以前可没听说她有这样的本事,没想到跟了乙儿就有了这样的巧手。

可真是让人又羡慕又嫉妒,为什么她一个远方表亲,会得到全家的疼爱,就连一向不好说话的嫡母,对她也像亲生女儿一样。

她明明是个说话不利落的傻丫头,凭什么比她一个正经女儿还要得到的多。

她等了怎么多年,好不容易压在她上头的大姐出嫁了,郡王侧妃膝下无子女多次提出想要过继个姑娘,最好的就是从她姐妹中的子女过继。

之前她与萧清荷一同去郡王府的时候,侧妃就多次表现出对萧清荷的喜爱,再加上萧清荷年纪小,没准真的会过继,但她还有机会,萧清荷是宋氏的嫡女,她赌宋氏是不舍得的。

那就只有她是最好的人选了,现在又出来个萧乙娘,岂不是要坏了她和娘亲这么多年的算盘。

她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与她们的惬意不同的是,有些苦恼的是萧梁忠。

一是侄女什么都好,就是爱问他顾洵在哪里,他总觉得是侄女说错了名字,可能是姓顾的别的官员,她怎么会认识顾洵顾帝师呢。

他一个连朝都上不去的从五品小官,哪里能见得到帝师大人啊,他做官至今还未和帝师说上一句话呢!

帝师又与陛下亲近,难道是另一个知道当年事情的人,若是一个搞不好被他知道了乙儿的存在,那就糟了。

而且最为奇怪的是平日里从不参与党派之争顾洵,这些时日听说好像与朝中大臣来往密切,甚至与三王爷也突然就好了起来。

他可不能拿乙儿的安全开玩笑,还是谨慎些为好。

而第二件让他头疼的是,陛下选妃,他家也被要求画小像,雪娘的年纪比陛下大了一些,总不能让她去吧,而且还是个庶女。

那就得让荷娘去了,可荷娘还是个小孩子心性,哪里能去选妃啊!

别家碰上这样的事情都欢天喜地的,只有萧梁忠整日愁眉苦脸的,这该怎么办是好。

他的女儿自己知道,什么脾气什么秉性,连请安礼都要学数日的人,哪里能在宫中待的下去啊。

若是没有选中倒还好,就怕一直拖着浪费了女儿家的好时光,最后才说没有被选中,到时候错过了婚配的好年纪该怎么办。

就这事,急得他一整宿的睡不着,连带着宋氏也日日牙疼吃不下饭,瘦了好几圈。

同僚听说他不愿意送女儿去选妃,还笑他真是傻,这么好的机会翻身都不把握,就算只是留在宫中伺候陛下,没选上妃子,那也是好的啊。

要不是他们家没有适婚的姑娘,都想去过继一个过来。他倒好,自己标致的嫡女还不想送去。

面对这样的言论,萧梁忠只能苦笑两下,他也不是清高,只是不愿意用女儿的幸福去做赌注。再加上当年姜皇后的事,让他更是惧怕,女子一入了宫可就全没了依仗了。

不过就算是他再怎么不愿意,画小像的画师还是定了日子准备来了。

此时的顾府中,童儿期期艾艾的站在门口小声的喊了一句大人,顾洵才放下手中的书卷。

自从童儿回来之后顾洵就这么晾着他好几个月了,当初是怎么交代他的,让他看好乙儿,照顾好乙儿,现在倒好,把人给弄丢了自己回来了!

童儿圆嘟嘟的小脸都瘦了一圈了,委屈的扒拉着门往里看。

“什么事?”

突然听到顾洵和他说话了,童儿惊喜的冲了进去,“大人,是瑄王的下人来送帖子了,说是安宁郡主寿宴,想要请您前去。”

顾洵把书往桌案上一放,淡淡的吐出两个字,“回了他,不去。”

基本上全京师的人都知道,瑄王家的安宁郡主长得貌美如花,最最重要的是喜欢帝师大人。

只要顾洵出现的地方,没多久一定会有安宁郡主的身影,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帝师大人不喜欢安宁郡主,即便是碍着姑娘家的面子,帝师大人也亲口拒绝了她数次。

可安宁郡主就是一根筋到头,死活都要嫁给帝师大人。

搞得顾洵一听到安宁郡主几个字就头疼。

童儿就知道是这样的,赶紧从地上跳了起来,“小的这就去回了他!”

他家大人心里可只有乙儿姑娘,什么郡主不郡主的,他可都看不上呢!

作者有话要说:被夸奖了的乙儿:嘿嘿,叔父今天又有人夸我好看!

宇宙最强乙儿吹叔父:(摸摸小脑袋)我们乙儿本来就很好看,这说明是她眼光好!

这么勤奋双更的作者真的不点击【专栏】收藏作者一波嘛!

感谢三脚猫爪纸的□□~=3=笔芯!

感谢曙光月、小顽固呀的营养液!么么哒

注:我查了一下,明代好像王爷是没有侧妃这个说法的,只有次妃,也是要等生了嫡子原配过世才可以请封次妃,但是我们是架空!不是任何一个朝代,作者的脑子也不太好,这里就把宋氏的姐姐设定为侧妃了,大致就是因为乖巧被嫡母而喜欢

☆、孟夏(二)

第二日是约了要去看莲花的日子,如欣还特意给乙儿挑了一身淡粉色的襦裙, 再选了粉色的花蕊首饰, 配上她面团子般的小脸蛋,整个看上去就像是花中仙童。

乙儿对着铜镜咧嘴笑了一下, 幅度有些大忍不住的揉了揉自己的小脸蛋,上回来看的御医说她得多活动活动脸蛋,就不会一直这么僵硬了。

至于脑袋上的伤,却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应是好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记忆一直找不回来。

至于说话,倒不是还有哪里不太舒服,而是有些习惯了,多的多了就会觉得累, 而且有的时候并不是说的多别人就能了解你的意思。

还不如少说两句,让自己没有这么累一点。

早上乙儿穿着这一身去陪萧老夫人吃饭,正好宋氏带着儿女们来给萧老夫人请安, 众人都连连夸赞好看。

就连平日里不怎么见到的二表兄萧昊杰也正巧碰上。

大表哥萧昊霖今年殿试落榜了, 还在书院埋头苦读。而二表哥萧昊杰在读书方面没什么天赋, 平时说是在书院念书, 其实经常与同窗的几位公子哥喝花酒, 根本就不正经上学。

被萧昊霖发现了一次,就大哥长大哥短的求了几次,萧昊霖就这么一个弟弟,到底是心软不忍心去父亲那告发, 若是让父亲知道,他整日做这些,一定会请家法惩罚二弟。

劝诫了几次,发现萧昊杰好像没有再犯,就没有再专注了,没想到萧昊杰根本就是死性不改,跟着那帮纨绔子弟,到处吃喝玩乐。

萧昊杰从看到乙儿起,就总是问萧清雪这个表妹的消息,萧清雪自然知道这个哥哥是什么货色,还从她身上骗走不少的月钱,出去吃花酒。

现在还敢看上乙儿,乙儿虽然说是远方表亲,可看全家那宝贝劲,尤其是祖母的那个样子,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若是她哥别的不行,长相倒是还算的上是英俊潇洒,尤其是那张嘴巴油嘴滑舌的,没准还真能让他把乙儿给求到手了呢。

那到时候可就是你情我愿,两人情投意合的,家中其他人总不能再反对了吧。

等着萧乙娘真的成了她嫂子,她既少了个对手,又能多个依仗,岂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表妹今日可真是清水芙蓉般清丽脱俗啊,果然是祖母疼惜的人就是不一样。”

萧昊杰的嘴确实是会说话,平日里哄着萧老夫人也很喜欢,不然也不会每回骗梅姨娘好友应酬把钱都给了他。

而乙儿却没什么感觉,连看都没有看萧昊杰一眼,好像说的不是她一样。

“二郎这张小嘴可真跟抹了蜜糖一般甜。”

萧老夫人一张嘴笑得合都合不拢了,但是确实是看着乙儿很是喜欢,就好像透过她看到当年的若岚。

萧家是书香门第,在京中藏龙卧虎的地方虽然算不得多厉害,可也是出过一品大臣的世家,只是后来在先祖那辈没落了,等到她丈夫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四品小官。

直到当年她生下一儿一女,儿子高中探花郎,女儿是京中出了名的才女,又长得一副好相貌,多少人家等着求娶她,也算是风光一时了。

配上当年盛极一时的姜家嫡系中,最年轻才学又最出色的姜裕恒,可以说是京中一段佳话。

只可惜好景不长,姜皇后病逝之后,先帝掌权,全然不念姜皇后对他的抚育之情,又有生母葛太妃在一旁煽风点火。姜家就如海上之船瞬间倾覆,包括他们这些姜家的姻亲,全部都没有逃过。

一想起伤感的事情,萧老夫人就有些不舒服了,又说了几句话就说要休息让他们都回去了。

一出院子乙儿带着阿杏要回院子,萧昊杰又跟了上来,“表妹今日可有什么事儿,我从酥糖方买了一盒糖酥,表妹若是有时间,我去拿给表妹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