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嬷嬷和青莹跟着瑾宁的身后,陈瑾珞这话,两人都是听到了,钱嬷嬷皱着眉头道:“无耻!”

瑾宁淡淡地道:“这种人,不必搭理。”

马车抵达皇宫东门。

宫门外,已经有许多华贵的马车在排队,等候检查进去。

命妇们的马车一律是停在外头,宫中有肩舆来接,但是,宫中守卫森严,因此,都得验查身份方能进去。

瑾宁是备受瞩目的。

一个县主,竟然和一个死人冥婚,不是痴就是傻要么就是丑。

当她下了马车,大家都知道她就是陈瑾宁的时候,都侧目而视,小声议论。

“她就是宁安县主啊?看着模样也不错啊,怎地会嫁给一个死人呢?”

“县主又如何?之前被侯府退过婚的,且名声不好,嫁给陈靖廷,好歹是大将军遗孀,这多荣耀啊?”

“荣耀又如何呢?子嗣都没办法有了。”

“这子嗣怎么就不能有?可以从旁支过继啊。”

这些话,她们都是小声说的,但是一字一句都落入了瑾宁的耳中。

瑾宁脸上没什么表情,只仿佛她们说的人不是自己。

“瑾宁!”

瑞清郡主走了过来,她挽着瑾宁的手,淡淡地扫了一眼方才小声议论的人,“你随我进去,不必在此等候!”

第205章靖廷会没事

瑞清郡主是皇太后的明珠,皇太后赐她可自由出入皇宫,因此,瑞清郡主不必再检查验明身份。

瑾宁冲她微笑,“谢谢郡主!”

瑞清郡主声望很高,大家见她跟陈瑾宁这般熟稔,才想起陈瑾宁日后是要做瑞清郡主的小姑子,因此,也无人敢在瑞清郡主面前再说什么。

两人进了宫门,肩舆在候着,瑞清郡主淡淡地道:“不必了,我们走路进去。”

“是,郡主走好!”内监知道她的性子,便连忙躬身送她。

沿着长长的宫道徐徐前行,瑞清郡主神色淡淡地道:“那些人说什么,不必放在心上,自己喜欢做什么便做什么。”

“没放在心上。”瑾宁极目看去,红色的宫墙,金色的琉璃顶,飞檐翘起,有连绵不绝层峦叠嶂之感。

“嗯!”瑞清郡主知她不是敷衍,便没再说话。

两人一路走去,也没什么话题。

瑞清郡主性子比较淡寡,不多言,瑾宁因心事重重,也没有话题。

对面,走来一人,身穿青色官服,面容俊美,气质清雅,他手里捧着一叠书,走的时候,也没看道,在翻着手中的书本,也没留意有两人正走过来。

“大哥!”瑾宁叫了一声,他才猛然停下来,抬头看着瑾宁,神色一喜,“宁妹妹,你怎么来了?”

“今日是太后娘娘开的赏菊宴,我入宫赴宴!”瑾宁心头叹息,你这个书呆子,未婚妻在跟前呢,也不看一眼。

陈梁晖噢了一声,“是的,忘记了。”

他眸光移向瑾宁身边的人,怔了一下,然后瑾宁眼睁睁看着他那张本来白净的脸,一下子就跟煮熟的虾子般赤红起来,手足无措,垂下了眸子想要拱手,却忘记了自己正在拿着书,这一拱手,书啪一声掉在地上了,他这拱手礼行了一半出了状况,耳朵都红了,“小生见过瑾宁郡主…不,不瑞清县主…郡主…”

陈梁晖想把自己的舌头给咬断,羞得是无地自容。

瑾宁想买块豆腐给他让他撞死算了。

瑞清郡主却神色未变,俯身捡了书,瞧了一眼,脸上是温婉的微笑,眉目弯弯,“公子有礼了。”

“谢谢郡主!”陈梁晖接过书,好不容易才稳住心神,这忽然的相见,真让他方寸大乱啊。

瑞清郡主看着他赤红的脸,还有额头渗出的细碎汗珠,竟然取出了一条手绢为他擦拭额头的汗水。

陈梁晖如被雷劈般定住了,这一下,他连脖子都红了起来,无措之下不知道如何反应,竟然抱着书就跑了。

瑾宁吃惊地看着他逃难似的背影,双眼冒火,真想拿屎扔他。

“郡主,大哥平日不是这样的。”瑾宁怕他伤了郡主的自尊心,连忙解释道。

瑞清郡主收了手绢,眉梢反而多了一份柔和,唇瓣微扬,“可爱吗?”

瑾宁又吃惊地看着她,可…可爱?

那一个对着自己的未婚妻落荒而逃的男人,可爱?

好,我们不一样!

“这个…可爱得有点傻…气!”瑾宁觉得加个气字,没那么贬义。

实在是没办法昧着良心说他可爱。

瑞清郡主笑了,没说话继续往前走。

瑾宁傻乎乎地跟在她的身后,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脑子也是不够用的。

一般来说女子遇到这种情况,就算不生气,起码也会难过吧?

但是,她竟然笑得很开心。

瑾宁觉得头皮发麻。

“你大哥的簪子,有点破损了。”

走着走着,瑞清郡主忽然说了一句。

瑾宁略微诧异,“是吗?”

“嗯,明日我给他送一根,你转交给他。”

“这个…好的!”瑾宁看她的神情,是真心的,这才放了心下来。

她不嫌弃大哥这傻货就好。

瑞清郡主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唇瓣依旧是挂着那一抹盈盈的笑意,久久未褪。

瑾宁却想不明白,郡主这样的凤凰,怎么会看上大哥这只山鸡的?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奇妙。

她忍不住问了,“郡主,我大哥到底哪里好?”

瑞清郡主反问她,“他哪里不好?”

“他…”瑾宁本想说一堆缺点出来,例如耳根子软,不够坚定,容易错信人,但是,话到嘴边,觉得自己真这样说了那就是给大哥倒台。

“他人品好!”瑞清郡主见她说不出来,便说了自己的心底话。

瑾宁点头,确实。

“人无完人,谁都有性格的缺陷,但是,性格是可以改的,若一个人立心不正,便改也无用,你大哥刚去翰林院那天,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小乞丐,乞丐受了伤,你大哥竟然不顾前程也要把这小乞丐送到医馆去,便是这一次,我对他留了心。”

“郡主不觉得他为了救小乞丐的命而不顾自己的前程很愚蠢吗?”瑾宁问道,她自然不觉得的,命很珍贵,只是,她想听听郡主怎么说。

“一边是自己的前程,一边是与自己无干之人的性命,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必定会纠结一番再做决定,这是人性。但是你大哥没有犹豫,甚至没有想过有可能会毁掉他自己的前程,这一点,可以证明他不漠视生命,他尊重生命,他日若登于高位,也必以百姓为念。”

瑾宁还真没想到这么高层次去,被瑞清郡主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大哥的形象高大了许多,有点让她肃然起敬的感觉。

不管如何,瑾宁是放了心,至少,郡主是真心要嫁给大哥,要和他过一辈子的。

她其实一直都担心,在成亲之后,郡主会看不起大哥。

因为郡主身份尊贵且她本身也是个有大能耐的人,她有足够的资本轻视庶子出身的大哥。

“瑾宁,靖廷会没事的。”

瑾宁沉思着,忽然听到瑞清郡主这样说,便以为郡主在安慰她,“嗯,是的,会没事的。”

瑞清郡主没说话,继续往前走着。

瑾宁的心绪却因为她忽然说起靖廷而乱了起来,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瑞清郡主沉默片刻之后,又严肃地道:“我与你说认真的,他会没事。”

瑾宁停下脚步,一把拉住瑞清郡主的手,看着她认真郑重的神情,她倏然眼底发热,“郡主,真的?谁告诉你的?”

第206章飞凤殿

瑞清郡主拍拍她的手,“反正我只能告诉你,人还活着,你且安心等着,活着应该是没问题的。”

瑾宁听了这话,便知道他情况一定不乐观,她控制了下情绪,尽量平静地问道:“他现在情况如何?”

“不知道,但是还活着。”瑞清郡主道。

活着就好,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子,活着就好。

瑾宁慢慢地转身往前走着,心绪却已经大乱。

他是天生的武将,活着不等同日后还能上战场,他或许以后站不起来,或者断手断脚,或者是其他…

瑾宁脑子里不断地浮起许多种可能,她尽量往好的方便去想,可能乐观吗?不能,若不是严重,他早就回来了。

之前师父说过擎天摄政王去了,应该是擎天摄政王传回来的消息,摄政王有办法救他吗?

童太后住在紫竹殿,瑞清郡主带着瑾宁先去给童太后请安。

瑾宁收敛心神,跟着郡主进去。

紫竹殿人来人往,宫女太监络绎不绝地穿梭期间,手里或捧着茶水,或端着糕点,可见殿中已经有客人先到了。

上了石阶,一名头发花白的嬷嬷笑着迎接上来,先给军招呼问了安,再给瑾宁福了福,“县主好!”

瑾宁回礼,“嬷嬷有礼了。”心里却暗自奇怪,她未曾来过紫竹殿,怎地这个嬷嬷却认识她?

嬷嬷笑着对瑞清郡主道:“郡主可来了,皇太后都念您几回了,说您再不来,就得叫人出去请了。”

瑞清郡主含笑道:“哪里敢劳烦皇太后叫人去请?这本是起了个大早,却不料父亲有几声咳嗽,母亲忧心,便叫我开了一副药,这才耽误了。”

“侯爷没事吧?”嬷嬷关心地问道。

“没事,入秋了干燥,嗓子不舒服也是有的,母亲就是瞎担心。”

嬷嬷笑着道:“靖国候夫人对侯爷可是真真的在乎。”

说话间,便进了殿中,殿中果然坐了几位衣衫华贵的夫人,还有两个神情局促的貌美少女,少女是站在各自母亲的身侧。

居中的雕花红木官帽椅子上坐着一位身穿绛紫色精绣凤凰图案衣裳的老妇,对襟到领口皆绣金线蝙蝠图案。

她头发花白,却梳理贴服绾成凌云髻,带着紫金翟凤珠冠,脖子上挂了一串檀香木佛珠,佛珠雕刻着经文。

皇太后皮肤黝黑,眼底和颧骨上有老人斑,浑然寻不到曾有的美貌。

不过,听闻童太后年轻的时候,容貌也是十分粗糙的。

瑾宁不敢打量,匆匆看了一眼便下跪问安,“臣女陈瑾宁参见皇太后,愿皇太后福寿康宁。”

“你就是陈瑾宁?”皇太后的声音有些沙哑。

“回皇太后的话,臣女正是陈瑾宁。”瑾宁恭谨地道。

“抬起头来给哀家看看。”童太后的声音甚是威严。

瑾宁慢慢地抬头,对着皇太后,却垂下眸子没有和皇太后对视。

童太后细细端详,微微点头,脸上也扬起了笑意,“嗯,和你母亲有七八分的相像。”

瑞清郡主笑着道:“太后,瑾宁都跪多久了?您怎么还不叫她起来啊?头一回见面,可不许太刁难人家姑娘的。”

童太后笑了起来,“你这丫头,还没嫁到陈家去呢,就帮着未来的小姑子了,好了,哀家也不难为你的小姑子,瑾宁起来吧。”

在场的夫人们都笑了起来。

瑾宁谢恩后站了起来,飞快地看了瑞清郡主一眼,本以为她会觉得不好意思,殊不知,她脸色微变,甚至还带着轻笑。

这倒是个奇人,瑾宁心道。

因着许多人还没到,赏菊宴还没正式开始,在宫婢的招呼下,瑾宁和瑞清郡主出了殿外,瑞清郡主道:“你先在这里走走,我去给母后皇太后请安。”

瑾宁很想跟着去,但是,想起师父是另有安排,且自己是去进谏的,若皇太后不高兴,会牵连瑞清郡主,她可不能害郡主。

“好,你去吧,我在这里转转看看花。”

瑞清郡主点头,走出两步,又回头看着她,“你喜欢看花?”

“喜欢,我在庄子里长大,当然喜欢花花草草。”瑾宁笑道。

瑞清郡主道:“你随我去母后皇太后的宫里吧,她宫里可多名贵花卉,只是,你在外面看花就好,母后皇太后不爱见陌生人。”

瑾宁迟疑了一下,“要不,我还是不去了。”

“走吧!”

瑞清郡主说完,便转身去了。

瑾宁犹豫了那么一瞬间,到底还是跟着去了。

龙太后如今住在飞凤殿,和紫竹殿有些距离,两人步伐不快,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才到。

飞凤殿外,挂着黑色牌匾,龙飞凤舞地刻写着飞凤殿三个大字,朱红色的大门上,黄铜钉整齐排列,甚是有气势。

这飞凤殿外,没有什么宫女太监,跨了门槛进去,才看到一名身穿灰色衣裳的面容和善的姑姑走过来。

瑾宁飞快地看了一眼,想必,此人就是钱嬷嬷说的靳如姑姑了。

果然,听得瑞清郡主笑道:“靳如姑姑,这有日子没见,怎觉得您还神清气爽了许多啊?”

“郡主这嘴巴就跟灌了蜜糖似的,叫人听着真是欢喜。”靳如姑姑笑着道,“快进去,皇太后等着你呢。”

“嗯,马上就去,姑姑,这位是宁安县主,劳您带她在院子里走走。”

瑾如姑姑看向瑾宁,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原来是县主,失敬了。”

瑾宁福身,“见过姑姑。”

瑞清郡主进去之后,瑾如姑姑便带着瑾宁到院子里去。

瑞清郡主说得没错,母后皇太后这院子里确实很多奇花异卉,看着很珍贵,因为瑾宁虽是庄子里长大的,可这么多品种的花,她一样都没见过。

但是她的心思也不在奇花异卉上,而是想着怎么跟瑾如姑姑打开话匣子,好让她举荐自己去见皇太后。

“钱嬷嬷好吗?”

瑾宁没找到话题,倒是靳如姑姑问她了。

瑾宁想起钱嬷嬷之前也是在母后皇太后身边伺候,两人肯定很熟悉,便连忙道:“嬷嬷好着呢,这不,今日入宫的时候,还专门叫我来问瑾如姑姑和郭玉姑姑好。”

第207章面圣

靳如姑姑笑着道:“嬷嬷真有心,改日我得空,便出宫去看看她。”

瑾宁大喜,“那可真是求之不得,嬷嬷会高兴死了。”

正要打开话题,却见一个小宫女从门外进来,把瑾如姑姑叫了出去。

瑾宁懊恼极了,这眼看就有机会了,哎,若是等师父安排,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她也没了心思看花,坐在院子的凉亭里发呆。

没多久,外头传来了脚步声。

瑾宁站起来,透过花丛看过去,只见靳如姑姑领着一名身穿明黄龙袍的人进来了。

瑾宁心中一紧,是皇上,是皇上!

原来,方才小宫女是告知靳如姑姑皇上正往飞凤殿来,靳如姑姑出去迎接了。

瑾宁看着皇上从自己的视线里走过,心里噗通噗通乱跳,有一股子要跑出去的冲动。

但是,她努力遏制,免得坏事。

躲在花丛后,她眼睁睁地看着皇上和靳如姑姑进去了。

殿中的声音,她是听不到的,但是,她的一颗心都飞进了殿中,只恨不得现在就冲进去。

她坐立难安,一直在原地踱步,心里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

对于东浙的事情,她前生知道很多,这是大患,真的是大患,如今再不出战,两年之后东浙王起事,大周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她不仅仅是为了给靖廷报仇,更是为了定国安邦。

前生的她是武将,她很清楚战事先机到底有多重要。

她心情着急,前生关于内战的事情便一一浮上心头,那对大周人而言,怕是此生都不能忘记的惨痛,江山染血,将士命丧,百姓流离失所,尤其东浙王刚起事的那会儿,因势头很猛,势如破竹,一口气杀到了蕲州,这沿途杀了多少骂他逆贼的百姓?

光蕲州便被他屠了半个城啊。

瑾宁胡思乱想之际,便见几个人拥簇着皇上和皇太后出来了,瑞清郡主也跟在身侧。

瑾宁心里正焦灼不已,眼见皇太后和皇上就要离去,她再也压不住了,大步走出去,然后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拦住了皇太后与皇上的去路。

“臣女陈瑾宁给皇太后请安,给皇上请安!”瑾宁有一种豁出去的澹然,毅然抬起了头。

皇上明显被她吓了一下,皱起了眉头不悦地道:“你怎么在这里?”

瑞清郡主在一旁回答道:“回皇上的话,是臣女带她来的。”

皇上听得是郡主带来的,嗯了一声,也不逆瑞清郡主的面子,淡淡地道:“既然是郡主带来的,那就得懂些分寸,下去吧。”

瑾宁却没走,伏地道:“皇上,臣女有话说。”

皇上眸色冰冷,没说话,只是淡淡地看了瑞清郡主一眼,示意瑞清郡主带她走。

瑞清郡主却微微笑,“皇上,不如听听她说什么?”

瑾宁错愕,看向了瑞清郡主,本以为她会怪自己冲动的。

皇上神色明显不耐,但还是卖了瑞清郡主这个面子,“说!”

瑾宁咬了咬唇,“臣女想单独与皇上和皇太后说。”

“大胆!”皇上厉声道。

瑾宁连忙伏地,“皇上息怒,臣女有要紧事情说。”

皇上见她还没退下,龙颜大怒,正欲叫人来拉她走,却听得站在一旁的皇太后轻声道:“皇帝,听听她说什么要紧事吧。”

皇上看了皇太后一眼,有些错愕,但是也没拂逆皇太后的意思,“一切听母后的。”

“郭玉,带她进来!”皇太后说完,便转身进了殿中,皇帝也跟着进去。

瑾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是并未放下悬着的心,此番进去,若不能说服皇上和皇太后,那她肯定会被问一个干预朝政之罪。

这脑袋,也未必能保得住。

她歉意地看了瑞清郡主一眼,瑞清郡主却微微一笑,拍拍她的手,“你觉得我这一大早入宫,甚至不等我母亲便来了,是为了什么?快去吧!”

瑾宁顿时明白过来,师父安排的人就是瑞清郡主。

她来不及言谢,郭玉姑姑已经道:“县主,请吧!”

瑾宁福身,跟着郭玉姑姑进了殿中。

郭玉姑姑领了她进去,便转身关了门出去了。

瑾宁不敢看皇太后和皇上,规规矩矩地上前跪下。

天威在前,瑾宁心里很紧张,但是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了。

“抬起头来!”皇太后道。

同样的四个字,方才在紫竹殿的时候童太后说过,但是,瑾宁对着童太后丝毫没有紧张惶恐的心。

如今再听到这四个字,瑾宁的心却像擂鼓一般,噗通噗通地几乎要跳出来。

她慢慢地抬起头,眸光触及皇太后那双平静得如古井的眸子,她的心倏然一震。

皇太后保养极好,望之也不过三十不到的人,她容貌绝世,在大周朝是闻名的,只因她曾临朝称制,众人只知道她威望,而忘记了她本是容色惊人。

如今,那张绝色之容上嵌着的那双古井般清冷的眸子,便无端叫人有一种震慑力。

瑾宁尽量稳住自己,没有避开皇太后的盯视。

皇太后缓启嘴唇,声音不紧不慢,“说话!”

瑾宁深呼吸一口,在心底回荡许久的那句话,冲口而出,“臣女想请皇上出兵,剿灭逆贼东浙王慕容前。”

皇帝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狂怒冉冉而起,竟有噬人之势,厉声道:“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干预政事?还口出狂言叫朕对当朝亲王出兵?”

瑾宁看着天威震怒,心里慌得很,觉得自己的脑袋大概是别在了裤腰带上了,她控制住自己不让声音颤抖,“皇上,此时若不出兵,等东浙王羽翼渐丰,便成大患了。”

“大胆!”皇帝怒拍桌子,眼睛因狂怒而赤红,“到底是谁跟你说东浙王是逆贼?是你的父亲陈守业还是你的师父苏意?”

瑾宁听得他牵扯旁人,连忙道:“回皇上,不是谁跟臣女说的,东浙王野心渐露,但凡去过东浙的人,都知道。”

“你去过东浙?”皇帝冷声问道,眼底狂怒依旧未减。

瑾宁回答道:“是,臣女去过,知道在东浙,人人都只知道东浙王,而不知道有朝廷,有皇上。”

第208章死谏

皇帝依旧难消狂怒,“那也是你能妄议的?你可知道你是犯下了逆天大罪?若东浙王没有谋反的野心,你是诽谤诬陷亲王,论罪当诛,你不要命,难道你陈家上下也不要命了吗?”

皇太后一直没说话,甚至脸上神色都不曾变过,只是定定地看着瑾宁。

一句论罪当诛,且有牵连家人的意思,瑾宁确实有些心怯了。

前生,皇上是早察觉东浙王的野心,一直按兵不动,是因为东浙王是他的堂弟,慕容家不兄弟阋墙,这个是先祖遗训。

瑾宁心头百转千回,知道皇上狂怒之下真的会要了自己的脑袋,可她大仇未报,她重生回来,就是要找江宁侯夫人和李良晟报仇的。

皇帝见她似有退缩之意,遂冷冷地道:“朕可以看在你外祖父的份上,不与你计较,但是,削去你县主封号,以后不得踏入皇宫半步,这是你鲁莽无状的代价!”

代价!

报仇,来生再报,若死谏能让皇上醒悟,让皇上出兵,她死也值得。

报仇很重要,但是,身为武将,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靖廷前生被封为靖侯的时候,曾在一次练军时跟将士们说过,一旦投军,此身此生,便不由自己,需要的时候,这血肉之躯便挡于敌人的身前,护着大周江山护着大周子民百姓,直到最后一滴血流尽为止。

那时候她心头没有什么大义,只为护夫出征,但是听了靖廷这话,年少时候在庄子里立下要做一个侠客为民请命的傻瓜心愿竟然浮上了心头。

当时她听了靖廷这番话,全身血液都沸腾起来。

如今,也是如此。

这条命,豁出去吧!

瑾宁顿时抬起头来,眼底有悲壮凌厉的光芒,“皇上,任何的代价,臣女以项上人头承担,但是,一旦东浙王起事,皇上和东浙百姓为此付出的代价,却要惨烈许多,且是无法挽回的悲剧。”

“你…”皇帝没想她还如此固执,急怒之下又觉得与她计较有些失分,且念及甄大将军的情分,遂摆摆手愠怒地道:“罢了,朕不与你一般见识,走吧。”

说罢,皇上也站了起来。

瑾宁见皇上丝毫不曾动摇,心中失望到了极点,她霍然站起来,双目圆瞪,“惠帝十八年春,东浙王起事,从东浙杀到蕲州,沿路所杀百姓三万人,入蕲州,蕲州援军未到,蕲州知府带人奋抗,百姓与逆贼厮杀,东浙王慕容前狂怒之下,屠了半个城,焚烧房屋三千余间,三日之间,蕲州成为人间炼狱,大火足足焚烧三日不曾停歇,男丁死伤过半,被屠的妇孺尸体横陈堆积,援军抵达已经是十天后的事情,领兵之帅孔长安带三万人与东浙叛军在蕲州开战,因早被设下埋伏,孔长安重伤,损兵一万余,未能阻挡东浙叛军挥军而上的步伐…”

“你闭嘴!”皇帝听得此等诅咒之言,大为狂怒,当下便呼人进来,“来人,把她给朕拉下去。”

门外有脚步声响起,片刻,便有禁军进来,拉住了瑾宁。

瑾宁说得眼睛发红,一手扣住那禁军的脖子,脚踹了另外一人,力竭声嘶地继续说:“惠帝十八年冬,叛军抵达红水湖州,拿下了红水湖州,杀百姓五千人,但凡不服着,人头悬挂城门示众,一时间,红水湖州城外,密密麻麻挂满了忠君爱国之士的人头,惠帝点萧侯为帅,领五万人迎战,在红水湖州外与敌人展开厮杀,萧侯威武,打得东浙王叛军逃窜四散,但是,四散之军很快汇合,且这一路的招兵买马,东浙军已经超过七万人,这场国之内战,足足打了两年余,朝廷对外宣称,死伤百姓与军士两万,可这零头都不算,但凡参与过那场战事的军士,都清晰记得,大周的百姓,是如何被东浙王屠杀的。”

瑾宁吼得嗓子生哑,滚滚泪水落下,放开那被她挟持的禁军,夺了他的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悲愤不已地看着皇帝:“靖廷忠心护国,我是他的未婚妻,当与他一起守护这大周江山,若我的死能让皇上醒悟,不再顾念可笑愚蠢的兄弟之情,趁着东浙王如今折损翅膀,迎头痛击东浙王,阻止那一场悲剧,那我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