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宁看她似乎见惯了这些情形,不由得诧异地问道:“夫人总是这样对付人的?”

“只是对付一些顽固的人。”瑞清郡主说。

“例如?”

“例如总是觊觎爹爹且又屡劝不退的女人。”

瑾宁竖起大拇指,“厉害,厉害!”

第368章你又算什么东西

陈幸如承认之后,靖国候夫人十分好客,留下了她与瑾宁,且广发帖子,请名门贵妇小姐们过来吃茶赏花,赏雪花。

当然,她还邀请了平安公主和宫里的靳如姑姑。

靖国候夫人请客,赏面的人自然多,帖子发出去没多久,申时左右,便纷纷有人登门了。

也是巧了,说是赏雪花,到了宾客临门的时候,还真下起了雪。

大家纷纷惊叹。

李尚书夫人笑着说:“靖国候夫人说要赏雪花,本来我还说,这天晴日朗的,哪里有下雪的征兆?结果,这刚进门就下雪了,夫人莫不是有呼风唤雪的本事?”

大家都笑了,“怀疑还真是,之前不是听说江北旱灾,夫人说三天之内定下雨,结果,还真下雨了。”

靖国候夫人十分高兴地听着大家的吹捧,却又摇着手说:“我若是有这本事,怕是国师都得让给我做的。”

说话间,便见瑾宁领着陈幸如走了出来。

陈幸如醒来之后,连续服用了三碗安神茶,这才稳住情绪。

对她来说,在靖国候府的这一天,简直就是地狱一般。

她出来之前,靖国候夫人吩咐了人帮她好生打扮一番,脸上的脂粉扑得厚厚的,遮盖那苍白之色。

“哟,这不是大将军的夫人和良晟世子的平妻幸如吗?”平安公主见两人来到,连忙就道。

李尚书夫人笑道:“公主,错了,这位是大将军的妾。”

平安公主一怔,“怎么会是靖廷的妾?靖廷有妾吗?”

瑾宁笑着道:“尚书夫人,这可不能说笑的,大将军才刚娶妻,哪里来的妾呢?这可是良晟的如夫人。”

说着,她牵着陈幸如的手上前,“幸如,给诸位夫人见礼。”

陈幸如往日跟着陈母去各种场合应酬,因此在场的人她认识了大半。

“世子的如夫人?”李尚书夫人懵了,看向靖国候夫人,“莫非我记错了?”

靖国候夫人掩嘴笑了,“没记错,当时我在侯府确实是开了个玩笑,冥婚啊,太沉重,我便寻思给大家开个玩笑,不过呢,我可没说幸如是靖廷的妾,我只说入侯府为妾,我就知道,大家肯定会误会了的,这侯府,可不是只有靖廷一人啊,也没什么,逗大家一乐。”

说没说过给靖廷为妾她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是,时隔这么久,她说没说过,自然就是没说过的。

平安公主呸了一声,“你啊,竟是净胡闹,你不知道外头多少人真以为幸如是靖廷的妾呢。”

靖国候夫人得意一笑,“那我就赢了,我得入宫讨赏去。”

“你又跟太后打赌?”平安公主无奈地问道。

瑾如姑姑笑着说:“可不是?当时太后说这泼皮做事不用脑子,她便赌咒说她若是开一个玩笑,多聪明的人都会被她蒙骗,太后不信,说她那三两下没两天就被人识穿了,于是,她便跟太后赌一场,说若是她赢了,太后得给她一百金,没想,还真被她赢了。”

说完,瑾如姑姑又看着她,没好气地道:“但是,胜之不武啊,哪里有人会用这样的事情开玩笑?这种事情搁谁,谁都不会怀疑啊?”

“你甭管,总之本夫人赢了太后!”靖国候夫人得意地道,“今日叫你出来是做个见证,你看吧,大家都以为幸如是靖廷的妾,你是亲耳听到的。”

“行行行!”瑾如姑姑自己也发笑,“难怪太后说你没脸没皮,那我便回禀太后去,你明日入宫讨赏吧。”

说完,瑾如姑姑便走了。

靖国候高兴地道:“太后总说我愚蠢,我这口气堵在心里许久了,如今总算吐了一口恶气。”

她看着陈幸如,“如夫人,我拿你开玩笑,你可生气?”

陈幸如捏住袖子,低着头回答说:“我哪里敢?”

嘴里说不敢,但是语气是有情绪的。

大家听出来了。

也难怪啊,人家是世子的平妻,你生生说人家是陈靖廷的妾,怎么会不生气?

且这位侍郎千金素来又是个清高的。

陈幸如是真的恨啊。

她压根也看不上李良晟,更看不起李良晟即将要娶的陈瑾珞,要她给李良晟做如夫人,虽说是平妻,她也不情愿的。

她甘心做陈靖廷的妾,是因为陈靖廷真的有能耐,她只喜欢威武的武将,一如靖国候。

但是李良晟算什么东西?

即便是做正妻,她也不愿意。

但是,不管怎么说,她算是留在了侯府,这一次没羞辱到陈靖廷,她至少还有机会,只要留在侯府,她就还有机会。

或许,这是上天给她的极好机会,她可以把这对狗男女一网打尽。

想到这里,她不禁又怨恨地瞪了瑾宁一眼。

瑾宁心情大好,看到她瞪了,但是却冲她粲然一笑,陈幸如看到她灿烂的笑容,心里更加的愤恨。

到了晚上,瑾宁才回府。

而陈侍郎的马车,也在外头等着了。

看到侯府的下人送陈幸如出来,见她果然丝毫无损,这才放了心。

“侍郎大人,夫人让奴婢转告您,她说既然承诺了不伤如夫人,就不会食言,您检查检查,看可曾掉过一根毫毛?若不曾,就请验收带走吧!”

陈侍郎看着奴婢着实放肆,却也动气不得,只淡淡地道:“替本官谢谢夫人照顾舍妹一天。”

“夫人知道大人会这么说,夫人说,谢就不必了,但是请大人管教好自己的妹妹,若下次还犯到她的手中,只怕就未必能安然无恙地走出侯府大门。”

那下人说完,也不等陈侍郎搭话,转身便进了去。

陈侍郎心中堵着一口气,转身看着妹妹问道:“她真的没伤你?”

陈幸如眼底倏然扬起愤怒,“她没伤我,但是,却不知道从哪里找一堆的蛇来吓唬我,哥哥,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上马车!”陈侍郎听得此言,沉声道。

两人都上了马车,陈侍郎着车把式驾车而去,这才叮嘱陈幸如,“你消停点,你斗不过她,连哥哥都斗不过她,更不要说你了。”

“难道就这么算了吗?”陈幸如这口气真的是咽不下去。

陈侍郎轻声叹息,“妹妹,有些亏,是只能吃了,你没有办法的。”

“我为什么要吃亏?”陈幸如怨毒地道:“就算要吃亏,也不该是我吃亏,她们都算什么东西?”

“那你又算什么东西?你凭什么跟人家斗?”陈侍郎来气了,看来说得没错,确实是宠坏了她,一点气都受不得,净惹事。

第369章总有她吃苦头的时候

陈幸如听了兄长这一句厉声质问,她怔了怔。

她算什么东西?

陈家以前确实算不得什么人物,但是自从哥哥晋升之后,又娶了侯府的千金,在家族的地位便超然起来,她因此也水涨船高,在族中无论去到哪一家,都受人追捧。

因着哥哥是新贵,母亲从她十三岁便带她出来走动,听着大家对哥哥的赞赏,那些侯爵府邸的人对她和母亲都十分礼待,久而久之,她以为自己就真是个人物了。

渐渐地,也没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如今自己连续栽了几个大筋斗,她虽气怒却也不得不沉静下来。

她其实什么都不是。

没有显赫的家族作为依仗,哥哥的官位还得依靠侯府,人家礼待她,不是看在哥哥的份上,而是看在她是侯府的亲戚的份上。

她一时彷徨失措起来,她习惯了那样的位置了。

“我回去收拾一下,咱回府吧,别在侯府了。”陈侍郎道。

“不!”陈幸如摇头,“我不回去,如今人人都知道我李良晟的平妻,我便是回去,能嫁到哪里去?”

不比原先了,原先她还没破身,如今,她已经…

陈侍郎道:“你留在侯府有什么用?你设计了良晟,良晟岂会放过你?你留在侯府没有好日子过,还不如回府,日后哥哥请旨外放,你跟着哥哥去,到了地方上,再给你寻一门好亲事。”

“不,不,与其嫁到地方去,还不如留在京中,留在侯府,李良晟能对我怎么样?他不得忌惮哥哥你吗?若不行,叫嫂子回去训斥他几句,他往日不是听嫂子的话吗?”

“你怎如此天真?你之前死活要哥哥休了她,她如今怎肯帮你?恨你都来不及了。”

“她敢?她反了吗?”陈幸如大怒道。

陈侍郎看着她,忽然觉得一阵怒火窜起,“看来,靖国候夫人说得没错,我打你几巴掌,总胜过日后被人家收拾。”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陈幸如又是委屈又是生气地道,“我回侯府有错吗?虽然我看不上李良晟,可好歹他是侯府的世子,我又是如夫人,又不是妾,总比跟着你到地方上随便指一个人家要好,我已经不是往日,我没了清白,我还能去哪里?你怎不为我想想?”

陈侍郎闻言,确实也是道理。

他轻轻叹息一句,“以后你在婆家,得收敛你的脾气性子,若你婆母斥责,你忍着便是。”

陈幸如没做声,要她受气她做不到。

但是,这还是其次,她认为既然她都是李良晟的人了,那边不至于会刁难她。

她只是心里头难过得很。

她把头轻轻地枕在了哥哥的肩膀上,抽泣着道:“哥哥,若我不曾悔婚,那该多好啊。”

陈侍郎何曾不懊恼?陈靖廷若成了他的妹婿,且不说他会对妹妹好,对自己的前程也是大有帮助的。

以前真是看走眼了,以为他是个吃着父辈老本的孬种,没想到他这般的能耐。

看来,当初夫人提议让他娶幸如,倒不是随便为幸如找个人家,也不仅仅是为了他母族那边留给他的家财,是深思熟虑也是真心为幸如谋幸福的。

“别想了,已经不可挽回。”陈侍郎道。

陈幸如眼圈发红,“我恨死陈瑾宁了,若没她趁虚而入,或许我与靖廷还能成。”

“谁让你之前看不起他?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不要说了,既然你要回侯府,那改日就把事儿给办妥了,嫁妆另行给你送过去,你先于陈瑾珞入门,若懂得乖顺一点讨好翁姑和老爷子,有你好日子过的。”

陈侍郎虽然言不由衷,但是也觉得受苦只是暂时,日子长了,怨气消失,幸如再诞下孩儿,一切就都过去了。

“哥哥,我一定要想办法对付陈瑾宁。”

陈幸如仿若未闻陈侍郎的话,只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仇恨里。

陈侍郎摇摇头,也不搭腔。

他其实何尝不憎恨陈瑾宁?

虽说这憎恨没来由,她也是占理的人,可幸如到底是他的妹妹,自己的妹妹被她打了几巴掌,又这般盛气凌人的欺负了一顿,他早就恨毒了她。

陈幸如回到侯府,翠儿和巧儿一直都在担心她,见她安然无恙回来,便道:“小姐,既然无事回来,先去给老太爷和老爷夫人请安吧。”

“不去!”陈幸如冷冷地道,“我累了,先回房间。”

什么破规矩?她在靖国候府遭逢大难回来,还没坐上一会便要去请安,若真念情分,该是他们前来慰问才是。

翠儿和巧儿都知道她的性子,勉强不得,只得先安顿好她,然后两人分别到了老爷子和侯爷那边去禀报个平安。

老爷子没说什么,只是淡淡地吩咐让她好好休息,且以后不必过来请安。

侯爷听了翠儿的禀报,瞪了眼睛道:“回来就回来,告知本侯做什么?本侯难道还得管那内宅之事?”

翠儿听得侯爷生气,也不敢再说,连忙告退了。

除了侯爷的屋中,又去了江宁侯夫人的屋中去禀报。

江宁侯夫人正卸妆,神情木然,一句话都没说便扬手让她走。

翠儿和巧儿都碰了钉子,回去也不敢说,编造了词说大家都很关心她,让她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再过去请安。

陈幸如冷道:“真有心,这会儿就该送些补品过来问候,可见也只是嘴巴上说说好听罢了。”

“小姐,算了,出了那样的事情,大家一时都下不来台的,反正嘴巴上有句好话就行。”翠儿劝道。

巧儿也道:“是啊,小姐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你们以为他们是真的好?不得罪我是怕我哥哥为难李齐容,总归是一句话,我有好日子过,李齐容便有好日子过,我若过得不顺心,她李齐容也休想过得顺心,罢了,不说了,我也累了,去给我张罗点吃的,我吃了便睡。”

“是!”巧儿和翠儿都松了一口气,就怕她还纠缠不休的。

瑾宁在宁瑟阁便把今日在靖国候府发生的事情告知了靖廷。

靖廷听了很是高兴,“如今人人都以为陈幸如是良晟的平妻了?那甚好的,我不必背这黑锅了。”

“是啊,你这黑锅能卸下了!”瑾宁笑着道,顿了一下,她又道:“只是她肯定不甘心,会想办法报复我们的。”

“若不学乖,总有她吃大苦头的时候。”靖廷淡淡地道。

第370章不许出去

陈侍郎行动很快,翌日便带了族长长辈与父母过来,一切礼数都省了,毕竟虽然是娶如夫人,但是外头早就承认,如今再走什么仪式反而会叫人猜忌。

所以这一次主要是为彩礼和嫁妆而来的。

江宁侯不议此事,一切由江宁侯夫人做主,他甚至没在府中。

今日陈侍郎带着李齐容前来,毕竟,彩礼这数不能太低,宁可嫁妆多给一些,也要个面子,好歹,还有族中的人在呢。

这彩礼一事,陈侍郎自己不好张嘴,只能叫李齐容跟岳母说。

所以,李齐容来到的时候,便先到了母亲的屋中去。

江宁侯夫人对她爱答不理的。

李齐容先是请了一顿罪,又发誓以后再不干涉娘家之事,除非她吩咐。

到底是女儿,要气也气过了,江宁侯夫人才软了下来。

“你女婿的意思是说,多了不要,就要三万两银子,到时候还陪嫁过来,他们分文不取。”李齐容见母亲态度和缓,便连忙说正事了。

“银子是从公中出,但是,陪嫁过来是她自己的银子了,再说,她哪来的面竟然张嘴就要三万两?”江宁侯夫人冷冷地道.

“母亲,真不多,以后给您生几个大胖孙子,就什么都回来了。”李齐容见母亲不同意,不由得暗暗着急。

其实她也知道三万两多了,虽说是如夫人,但是说白了就是妾侍,纳妾要三万两,且已经入门还破了身子,肯定使劲压的。

但是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夫君对她不理不睬,婆母又张罗纳妾,她若再不做点什么,婆家就真的废她了。

“你去跟他说,一万两,要就要,不要把人带走。”江宁侯夫人决然道。

“母亲,您这减得也有点多了,三万两真不亏啊,良晟的性子你也知道,也只有她了,若找其他妾侍,未必能有这门第,且你也得为女儿着想,上回的事情闹得大了,婆母至今还给我脸色看呢。”李齐容说着,便坐在一旁偷偷拭泪。

“我便是看在你的份上才给一万两银子,否则,三百两我都不给。”江宁侯夫人看见她掉眼泪就心头烦躁,“纳妾不讲门第,妾侍只是生子绵延子孙,莫说三百两,我便是花一百两都能纳个良家女子进门,你莫要再说了,出去告诉他,若妥,我就出去走个场子,若不妥,我就不见了。”

李齐容见母亲如此决然,怕是不会改变主意了。

确实,若是其他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只怕不会给什么彩礼,如此不知羞耻,算计入门的,不先打一顿算好了。

“母亲,她入门之后,你…会否容得下她?”李齐容问道。

“母亲还会杀了她不成?”江宁侯夫人冷问道。

“母亲,您惩罚归惩罚,可别太过分,她若在侯府出事,我在婆家也不好过。”

“那是你自己没本事。”江宁侯夫人拍着桌子怒道“行了,你出去说,说好了再进来,说不好就滚吧!”

李齐容见她发了这样大的火,也不敢再说,出去拉着陈侍郎在一旁,道:“母亲原先说给一千两,我这磨了许久,又是哭又是求的,才愿意出一万两,我知道一万两是有些少了,这样吧,我从自己的银子里拿五千两出来,好歹叫族中的人看了不至于太寒酸。”

陈侍郎知道这岳母的性子,也不便强求,否则闹僵了以后不好过的是妹妹,便应了下来,道:“一万两就一万两吧,你的银子也不多了,留着以后有用,马上便是核查了,我这里还得打点呢。”

“好!”李齐容应道。

一万两,陈母自然是不同意的。

但是事都赶到这份上了,她也明白。

因此,江宁侯夫人出来之后,大家面上说了几句好话,此事便办妥了。

嫁妆拉进门之后,江宁侯夫人却不许陈幸如自己收着,但凡金银首饰和名贵布帛银子等都一应扣下,存在自己的屋中。

陈幸如自然不愿意,便要到江宁侯夫人跟前闹,江宁侯夫人命人挡着的同时,着人为她搬家。

她如今不是靖廷的妾,自然不能住在靖廷那边。

良晟的院子,旁边有一所空出来的晚霞阁,她就搬到那边去。

陈幸如被下人拖着到了晚霞阁,只差点没气炸。

这里杂草丛生,门户破烂,堆满了杂物,名字倒是好听,晚霞阁,可这里其实就是侯府堆放杂物的地方。

陈幸如怒得身子发抖,“她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不行,我要回去告诉哥哥。”

翠儿连忙拉住,哭着道:“小姐您别闹了,您都过门了,大人管不得侯府内宅之事,且夫人吩咐过了,不许您踏出侯府大门一步,便是娘家都不许你回去。”

陈幸如怒火中烧,“她凭什么这样对我?她凭什么?我便不信她能拦得住我,谁敢拦我?”

说着,她便往外冲。

人倒是顺利地跑到了大门,但是,门房守着两个身体粗壮的下人,见她出来,便面无表情地道:“如夫人,夫人有令,你不能出府。”

“滚开!”陈幸如指着说话的那个下人的鼻子厉声痛骂,“你是什么身份?也敢挡我的道?马上滚开!”

“劝少夫人自重,夫人说过,若少夫人坚持要出去,那就上绳索捆回去。”下人丝毫不为她威吓所动。

陈幸如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扬起手一巴掌就打下去,“你什么东西?你算哪根葱?你敢拦捆我?”

下人避开,但是她的指甲还是扫过了他的脸,留下了两道血痕。

下人脸色阴沉下来,“既然少夫人敬酒不喝喝罚酒,就休怪奴才们不客气了。”

说着,他们仿佛早有准备,从腰间取了绳索出来,往陈幸如面前一抛一缠,绳子便缠住了她的身子和双臂一圈。

陈幸如气得发疯,“你们两个狗奴才,竟然敢冒犯主子,你好大的狗胆?若叫我哥哥知道,定砍了你们的脑袋!”

“慢着,你们这是做什么?”身后,传来了一道清越冷峻的声音。

下人抬起头,连忙行礼,“奴才参见明妃娘娘!”

查端明带着侍女过来,郭玉姑姑也远远地跟着,但是并未上前。

“怎可这样对待少夫人?快松绑!”查端明沉声道。

下人为难地道:“明妃娘娘息怒,这是夫人吩咐的,奴才们也只是听命行事。”

第371章老夫人死了

查端明道:“松绑!有什么事,我跟夫人交代。”

下人听得她愿意担当,便松了绑。

陈幸如看了查端明一眼,道:“谢谢!”

说完,便转身想跑出去。

查端明淡淡地道:“我若是你,就不会踏出这个门口。”

陈幸如狐疑地看着她,“什么意思?”

“你若出去,找了你兄长,你兄长会来帮你出头吗?”

“为什么不会?”

“他不会。”查端明缓缓地摇头。

“你虽帮了我,但是你却说得不对,你不了解我兄长,他宠我,定不愿意叫我受丁点委屈。”陈幸如道。

“他宠你,但是他没能力跟侯府抗衡。”查端明笑笑,“随便你吧,你要去便去,但是你会因此害了你兄长,更甚的是,你还会因此被赶走,留在侯府,不是你要的吗?”

“你把话说明白点!”陈幸如看着她道。

“已经很明白,若你不明白,可见你着实没脑子,这般闹下去,你一点好处都讨不到,反而到处惹人厌恶,到了最后,众叛亲离!”

说完,查端明便转身走了。

陈幸如自然不信她的话,想继续上前走,翠儿和巧儿赶到拉住她。

“小姐莫急,明日奴婢便出去一趟回去告诉大人,您如今再得罪了夫人,在这个家可就真没立足之地了。”

“你可以出去?”陈幸如看着翠儿。

“夫人只是禁您的足,没禁奴婢。”翠儿道。

陈幸如迟疑了一下,“那好,我先忍着这口气,你明日便去告知哥哥。”

“好,我们先回去。”翠儿听得她答应,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门口这场闹剧,青莹告知了瑾宁。

可伶笑道:“郡主,真如你所言,夫人不会轻易饶了她。”

“这只是开始呢,她若继续折腾,只怕死得更难看,不过,不折腾也不是陈幸如。”瑾宁绣着鸡蛋,微笑道。

那位夫人的手段,兵不血刃,狠毒至极,陈幸如怎是她的对手?以后有的是苦头吃。

“我去看热闹!”可伶笑着便奔出去了。

可伶半个时辰回来,道:“这夫人可真是狠心啊,听闻晚霞阁那边的饭菜只有素菜没有肉,且不给炭,这么冷的天,可真是要命啊。”

“那如夫人没发脾气吗?”青莹问道。

“怎么不发?如今在屋里哭着呢,我还看到长孙嫣儿的侍女在外头听热闹。”可伶道。

瑾宁听了,微微一笑,“这下,可热闹了,不是?”

正说着,便见钱嬷嬷领着国公府的管家进来。

瑾宁看着他,猜到了几分,“什么时候?”

“一个时辰前伺候的嬷嬷送饭进去,发现没气了。”

“不是说二叔出来了吗?怎地?没伺候在床前?”

“无人在床前,二爷出来之后问账房支取了银子说是买药,结果,一晚上都没回来。”

无子送终,算是成全了她一生的狠毒。

瑾宁道:“行了,这事我便算是知道了。”

管家迟疑了一下,“那,郡主回去奔丧吗?”

“不!”

管家怔了怔,“但是,皇上以仁孝治国,若您不回去,只怕…”

“我一不披麻,二不戴孝,三不送葬。”瑾宁绝然地道。

钱嬷嬷对管家道:“你回去吧。”

“是!”管家应声,便拱手告退了。

钱嬷嬷坐下来,拉着瑾宁的手,“我知道你心里过不去,要给杀母仇人披麻戴孝,你是做不到的,但是,你也得做好准备应对所有的责难。”

“我知道!”瑾宁沉声道。

国公府和侯府联姻,老夫人病逝,管家除了告知瑾宁之外,也都告知了侯府。

亲戚之间,喜事尚且能缺席,白事却是无论如何都都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