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那种为了一个男子米分身碎骨到无论他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原谅的人,他做的事情,她恨过,怨过,过了,而从前的一切,也如同一盘沙,吹散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她丢下了手上的船桨,放弃了追上他,重新选择他的机会,也等于放下了一切。

可惜那个会冲她无奈笑着的人,方澜,只会永远存于她的记忆中。

而这一世,他们则不会有再打交道的机会了。

沈晏垂着眸,心中意外的平静。

忽然,她目光一动——

西平王…西平王?

怎么会忘了这个!果然是灯下黑吗!

抱歉昨天又断了,阿朔正式开始期末考试,为了不挂科一个劲儿的复习结果给忘了,今天也是好不容易抽出一点时间码了三千,希望各位谅解一下~

章085 只见苍越

楚苍越坐姿优雅地靠在船舱内的软垫上,虽然这叶小舟外表上看起来仅仅是素雅精致,但内里的豪奢,可谓是铺张无度,不说铺满整个船舱的金丝玉缕软红绸,由一整块紫檀木打造的小茶桌,难得一见的成套珍品建安兔毫茶盏,连照亮的东西都不是用的普通火烛,而是挂着六颗硕大的夜明珠,明亮的光辉彻底照亮了整个不大的船舱。

放下船桨,微倚锦垫,他通身的尊贵气度才算是真正散发出来,不如之前手执船桨那般令人亲近,平的生出几分不染尘埃、不食烟火之感。

谪仙般的人应该是对世间一切都漠然待之的,偏生他现在大反常态的兴趣盎然地望着沈晏,见她一会儿满怀期待,一会儿又垂头丧气,一会儿又是眼睛发亮,脸上丰富的表情让他看到了仿佛世间最有趣的东西。

“公子认得这小姐?”青衣小童好奇地往外面瞅着,看见沈晏的模样,见她五官娇美、明媚惊鸿,姿态浑然天成,丝毫不矫揉做作,不由得红了脸,讪讪收回目光。

楚苍越岂能没看见小童的表情,轻笑了两声:“你这小童,看见人家漂亮就收不回眼了?”

青衣小童大吃一惊,连忙压低身子,嘴上也结巴起来:“公…公子,小童…小童绝没有这个意思啊!”

“爱美乃是人的天性,你又何错之有?”楚苍越说着,自己也欣赏着月下美人,眼中也仅有欣赏之色,却无丝毫痴迷。

沈晏虽然漂亮,如今在燕京崭露头角了之后,虽然关于她胸无点墨、无才无德的传闻喧嚣不止,但追求者仍然如同过江之鲫,大部分都是冲着她的美貌,但对于楚苍越来说,红尘皮囊,不过只是一层外衣,百年之后,不过也是米分红骷髅罢了。

他真正对沈晏饶有兴趣的原因,是因为他认出了沈晏到底是谁。

没错,他将手中的船桨让给沈晏,也是因为认出来了沈晏是谁,才主动而为的。

他的那位哥哥,才华横溢、名冠天下的楚苍睿,多少红米分佳人一心想要入他帐幕,渴慕才子却求而不得,他就如那高山明月,可见而不可攀,可因此让他的名声越发高涨,无数文人士子都对他敬仰不已。

可偏偏这样的楚苍睿,却喜欢上了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而且还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

在楚苍越的记忆中,他哥哥楚苍睿自打出生开始便是顺风顺水的,无论是家中人的宠爱,四岁便能撰文写诗,八岁便七步成诗,才名一朝而成,他的身上披戴着无数的光环——苍梧楚家的嫡长子,晋朝少有的真名士,才思敏捷的第一天才…

这样无往不利的堂堂楚苍睿,就这样栽在了一个小女子身上。

楚苍越是第一次在哥哥脸上看到那样的表情,不再是温和儒雅或者神采飞扬,而是如此黯淡失落。

就是因此,楚苍越才记住了沈晏。

正当楚苍越神情淡然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时候,沈晏站起身来,拍了拍也不知道是否沾了灰尘的衣裙,站在船头,隔空冲着楚苍越点点头。

“今日谢过公子了。”

楚苍越微微坐起,嘴巴微张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见沈晏风风火火地脚尖一点,纵身而起,又踩着楚河河水,和几艘船的船篷,眨眼间便上了岸,没入人群之中。

楚苍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那喧闹繁华软红尘世,与他如此泾渭分明,不由得有些失神。

“公子?”见他不语出神,青衣小童出声唤了唤楚苍越。

楚苍越平淡无波的眼中缓缓聚集光芒,他瞟了一眼小童:“我累了,你去摇船。”

青衣小童惊得差点儿跳起来:“公子!公子我不会摇船啊!”

他哀怨地看着公子,瘪着嘴很是委屈的模样。

还不都是因为公子刚刚不要船夫跟随,非要自己动手摇船,不然现在早就到了镜湖了!

楚苍越闭上眼睛,垂下的睫羽在眼下投下淡淡阴影。

小童无奈半天,最后还是只有起身,磨磨蹭蹭地到了船尾,捡起船桨。

小童的摇船之路可谓是磕磕绊绊,费尽了力气,脑门都冒汗了也没能够让船划出多远,期待地看了几眼公子,却发现他闭着眼睛,久久没有动弹。

本来小童只以为公子大概是眯着了,但船舱中明亮的夜明珠光芒,却映照出了楚苍越的脸色一片青紫,额头甚至渗出了汗珠。

小童大惊失色,连忙丢下船桨扑进船舱之中。

“公子!公子!”他高声惊呼道,手一碰到楚苍越的身体,便看他直直翻过身去,眉头紧皱,脸色青紫,如同快要窒息。

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的事情,小童只能算是勉强没有慌乱,谁知道这么久都没有复发的旧疾,竟然今日发作了!

他的手触及公子的皮肤,冷如冰块,几乎要将他冻僵。

小童慌乱不已,四处找寻,才终于从角落里面翻出来一个青瓷小瓶,里面装的正是公子的药,今天差点儿就不准备带上了,还是临出门之际,他顺手揣在包袱里面的,现在正是派上了用场。

小童手忙脚乱地从青瓷小瓶中倒出两枚红色药丸,忍着楚苍越身上的寒气,扶着楚苍越,将两枚红色药丸塞进他的嘴里。

幸好这红色药丸入口即化,不用他担心其他问题。

吃了药丸,楚苍越的脸色总算是舒缓了很多,但终究还是紧闭双眼,一直昏迷未醒。

小童无助地望了望周围,衡量了一下,还是暂时放平公子,扯过软绸裹着楚苍越冰凉的身体,自己跳到船尾手摇船桨,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中焦急有了动力,之前还是个连船都摇不走的,现在也能够弯弯扭扭划着船,速度不慢地一个劲儿往前冲了。

已经离开得沈晏,当然不知道自己遇到的人就是楚苍睿的弟弟,更不知道他在自己离开之后便病发,她飞身上岸,没管其他人看她的惊奇崇敬目光,一个转身便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人群之中。

许是运气好,她没走多远,竟然遥遥看见两个哥哥的身影。

她立马抬脚跑过去,恰好也迎上哥哥们惊喜的目光。

“宝宝!你这是去哪儿了?我们都找你半天了!”沈千祺心有余悸说道。

就算他知道自家妹妹也算是身负武艺的,寻常男子根本不得近身,可在沈晏的身影消失在了视线内的刹那,还是惶然慌张不已,到处寻找,可算是找到她了。

沈晏讪讪笑了两声,不好说自己刚刚是看到故人追上去了,只得转移话题:“元亦呢?哦,还有哥哥那个同窗呢?”

“他们也在一起找你,我们约好了在希夷楼见面,现在时辰也差不多了,我们直接过去吧。”沈千祺道。

沈晏对此有些诧异:“元亦也去找我了?他这么一个半大孩子?”

“他觉得是自己跟丢了你,刚刚那个咬着牙红着眼的模样可是真心愧疚得很,闷着头一心就想要冲出去找你,拦也拦不住,我们也只好顺着他去了。”沈千祺说起来还有些感叹,没有想到这个他一直不怎么关注的沈元亦,竟然这般亲近爱护沈晏。

不过经此一茬,许是有了同样一个爱护的目标,他算是对沈元亦认同了几分,言语上对他也有几分亲近了。

这一点在沈千易身上体现得更加彻底,他眉飞色舞地表情可是真切地表达了对沈元亦的友好。

沈元亦,就以这样的方式,莫名其妙地真正开始打入沈家,大概沈元亦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沈千祺转而他又敲了敲沈晏的脑门儿:“你还说半大孩子,你自己不也还是一个孩子?”说着,还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

沈晏揉揉脑门,撇撇嘴,嘀咕着:“我都十一岁了…”何况她的心灵可已经是二十几岁的大姑娘了!

“那也还没及笄!”沈千祺笑道。

沈晏哼哼两声,拔腿跑远。

而沈千祺沈千易担心妹妹又走不见,只得迅速跟上,一路前往约好的希夷楼。

在拥挤的人群中走了这么久,别说沈晏也有了几分疲惫,入了希夷楼,虽然里面的热闹也不比外面少几分,但到底不如外面那般熙熙攘攘走两步都是人,总算是让三人松了口气。

估计是为了方便看人,郑业带着妹子直接坐的大厅,身旁还有坐立不安的沈元亦,时不时地往外看的模样,看来就是在等沈晏。

终于等来了她,沈元亦立马坐不住,跑了过来。

沈晏笑嘻嘻地拍了拍沈元亦的肩膀:“你紧张什么,我又不会走丢!还有,我才是姐姐哎!”说起来还有几分不满。

沈元亦抿了抿唇,浅浅一笑,但仍然不说话,只是用手紧紧攥着沈晏的衣角。

沈千祺远远对着站起身来的郑业抱手高声道:“麻烦郑业兄了!”

“客气!”郑业笑着摆摆手。

既然人都已经到齐了,自然不可能再在一楼坐下去。

沈家是一等一的勋贵,而郑业家虽然稍次,却也是大户人家公子,坐大厅有损颜面,理所当然地被小二迎上了二楼。

章086 文人热闹

正逢过年过节的,本来就生意红火的希夷楼,更是高朋满座,而且在座之人无一不是颇有才学之辈,燕京本来就是英才齐聚之地,而在希夷楼中尤甚,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都能够对孔孟之道侃侃而谈——不是泛泛空谈,而是真心带了自己对圣人之言理解与感悟的真切之语。

这般情形颇有几番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风韵。

还有士人学子们在这里举办文会,只是这文会看在沈晏眼中却有几分无聊,不说那些抬手放手就是子曰的儒生,就是这些闲得无聊的学子们,整天好像除了开文会就没有别的事儿做了似的。下了大雪要开文会,涨潮了要开文会,下个雨也要看文会,逢年过节的更是文会不断,什么除夕文会、新春文会,哦,这会儿还有一场上元文会。

出身将门给了沈晏很大的影响,从小在西关城长大的她,外表看起来娇娇弱弱的,但心里面信奉的却是拳头道理,最是不喜欢这些只能嘴巴上花花两句,实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若是胸有一番鸿志也就算了,偏偏现今世道这些文人,整天就只有争名夺利,根本看不到这个看似庞大的帝国下面,已经腐朽的根基。

沈晏不知不觉思绪飞了很远,她趴在二楼的栏杆上,看着下面的喧嚣来往,一群文人们脸上都是不知真实还是虚伪的笑容,你客气我寒暄,在沈晏看来,还不如边关那些守将叔叔们,你来我往的用打架来增加情谊的好看。

不过外公不算,外公虽然是儒雅之辈,但曾经也是性格暴烈,拿着金剑追杀过奸臣,朝中也不乏这般的肱骨之臣,对于他们沈晏当然是一个劲儿的佩服了。

思绪飞了很远的沈晏,一不小心就拐弯儿了道——

或许,我至今也对无数女子仰慕的风流名士楚苍睿一点儿也不感兴趣的原因,就是这个?

想法在心头冒出来,沈晏便立马坐直了身子,懒散的心情一扫而空。

虽然她看出了端倪,但在背地里揣摩这些,实在不是她的风格。

她连忙缩回去,打算跟哥哥们说说话,转移注意力。

结果这一回头,才发现原来身边还有一个不为自己所喜的文人。

她两个哥哥自小在西关城长大,自然没有这样的风气,大哥沈千祺是文韬武略,而二哥沈千易稍弱,却也是在国子监中苦读兵法的,跟酸弱文人沾不上半毛钱关系。

这个文人正是郑业。

只见他一脸惊喜地看着下方的文会举办之地,偶尔听到他们高谈阔论,也是摇头晃脑一番,嘴里也不是在嘀嘀咕咕些什么,看样子,估计是有些不爽高声说话那人的言论,不悦表情溢于言表,屁股也是蠢蠢欲动,恨不得直接冲下去与对方大战三百回合。

哦,当然,这里的大战,是唇枪舌战的站。

文人们自诩清雅风度,自然不会做出动手动脚这种武夫粗鲁之事,至于用嘴皮子嘛,这也不叫嘴战,而叫论道。

好吧,自古以来,在文人口中,无论什么不好的事情,一番颠倒黑白,总会成为顺理成章的好事儿。

沈千祺也看出来了郑业的意动,他倒是拍拍郑业的肩膀:“郑业兄若是想去便去吧,哪有这么多的避讳。”

郑业却仍然有些犹豫,看下面气氛很热闹,他这个国子监的学生,自然想要插一脚。

而他犹豫的原因,是因为贸贸然插进别人的文会,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文人们好划分小团体,特别是当今陛下开始重文之后,朝廷上站了不少文官进去不说,连普通的民间学子也开始波动,各种诗社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诗社,说白了就是一群学子文人聚集在一起谈诗论文的地方,闲来无事呢,邀请朋友们小聚小酌一场,偶尔有事呢,就是开个文会以诗会友,也算是清闲。

现在基本上属于大部分学子都加入了诗社,当然不会是同一个诗社,自然而然的,诗社与诗社之间的矛盾争端也就出来了,文人手上虽没有什么力气可以打架,但挖墙脚这种事情可是完全做得出来的,而且还不是简单的挖墙脚,其后包含着各种黑心坏水儿的,已经不足以道矣。

反正,就是诗社与诗社之间的争端特别厉害,彼此之间完全属于泾渭分明的那一种。而郑业这个本身也是加了诗社的人,想要搀和进去,无疑是自找打脸。

最终郑业也想明白了这一点,咬咬牙,忍住了心里的冲动,还是安安稳稳地坐在二楼的好。

不过他忍住了,不代表别人也忍住了,也不知道是哪个二愣子冲过去斥责某人的说法不对,有悖圣人先言云云,一脸气愤不已,好似人家挖了他祖坟一般。

这么直白地冲过去打脸,先是让气氛一滞,然后就是无边的愤怒。

铺天盖地地骂战展开,而且文人们的骂战,还句句引经据典,丝毫不带脏字却能够将人气得半死,那副慷慨激昂,彻底将本来丝竹环绕、清雅幽静的希夷楼,变成了街头菜市,闹哄哄的,让多少人平白少了兴致。

那二愣子显然也只是脑袋发热冲过去,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一番言语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此刻面对一群人的口诛讨伐,说得他好像大逆不道了一般,顿时让他怒不可遏。

事实证明,二愣子也不是傻子,至少人家知道呼朋唤友。

这二愣子明显也是来这里聚会的,怒喝两声便有坐在希夷楼中的朋友们出来助阵了。而诗社这般也不甘示弱,直接从外面叫人。另一方秉着输人不输阵的想法,同样叫来了更多的人。

然后,就是朋友叫朋友,又叫朋友,再叫朋友。

当希夷楼被一大群文人挤满,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好不热闹的时候,沈晏都有些看愣了。

第一次见到这幅景象的她,不由得对自己之前的想法产生了一点怀疑。

至少文人们还是很有杀伤力的嘛,要是这群人指到阵前,在两军交战之前,先来一场慷慨激昂的骂战,是不是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呢?

这个想法很快被沈晏摒弃在脑后,因为她以及来不得想这么多,眼看着希夷楼已经闹起来,战火有向二楼蔓延的趋势,已经有客人悄悄从后门离开了,至于一楼客人中那些不相关的人,也是走了个干干净净。

虽然大家都喜欢看热闹,但看热闹之前也得好好保护自己不是。

于是沈千祺也没打算继续坐下去,拉着兴致勃勃的弟弟妹妹们,准备也离开了。

“郑业兄,我们几个,就先离开了。”沈千祺说道,显然不打算在这里继续搀和下去。

本来跃跃欲试的郑业,听到沈千祺的话,也冷静了下来,无比遗憾地对着楼下看了一眼,然后说道:“千祺,我们还是一道吧。”

“也好。”

出了乱哄哄的希夷楼,沈晏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一般。

“大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热闹!”她有些兴奋,又忍不住回头去看希夷楼。

而之前遇到前世故人而带来的阴霾,似乎已经一扫而光了。

沈千祺笑道:“也不算稀奇,国子监中也常常发生在这种事情,道不同而已。不过今日这么大的阵仗,我也算是第一次看到。”

若不是同行还有两个女子,他肯定是要留下来再看一会儿热闹的。

至于加进去,还是算了。

沈千祺很聪明,这种事情,他是绝对不会搀和的。

希夷楼离开之后,并不代表他们的上元灯会之旅就这样结束,因为他们发现,从希夷楼里面出来得正好,城门那边,已经开始放烟花了。

上元灯会三日之中,每晚的大放烟花,无疑才是重头戏,无数百姓从家里面出来,除了凑凑过年的热闹,看看花灯什么的,主要就是为了看烟花。

这烟花什么时候被发明的,已经不可考,但这种神奇的能够在天上开花的东西,绚烂美丽,无疑非常符合人们的审美。只可惜这烟花制作工序复杂,价格昂贵,制造困难,燕京这般富饶之地,也没有单独卖烟花的店,只有一些大店铺,顺带卖烟花的,还不一定随时都有。而这店铺,绝对是是寻常人家不敢登门的那一种。

对于百姓们来说,上元灯会的大放烟花,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看到烟花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来到放烟花的城门之时,周围已经挤得几乎没有落脚之地了。

周围也不都是寻常百姓,同样也有穿着锦衣绸缎的贵人,在这一刻,一切似乎都没有的差距。

当轰隆声响起时,周围的百姓不仅没有感到害怕,反而兴致勃勃,一个个地抬头望天。

第一朵烟花终于在半空中绽放。

然后,第二朵,第三朵…接着而来的,便是头顶上的一片苍穹天空,处处都是绽放的烟花,黑夜也被照亮,周围一张张笑得灿烂的脸是如此的清晰。

沈晏看着天空中的烟花有些出神。

真的很美,绚烂华丽,可惜——

转瞬即逝。

章087 踏青出行

转瞬之际,上元节便已然过去好多天了。

沈晏在家里面窝了几天,就又开始不安分了,一心想要出府玩玩儿,正好易文怡派人来邀请她出门踏青,她想也没想,一口便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