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帝狠狠把王安踹了个跟头,全无对秦御时的宽容和蔼。

他身上至高无上的帝王威严尽显,肃杀之气十足。

王安像个球在地上滚了好几圈,爬起来继续跪在秦元帝腿边。

“朕给你三日,给朕查清楚了,那句比皇后还似皇后的话是从哪传出来的,还有萧妃……她一个堂堂皇妃竟被一个国公夫人所指使,朕……朕就比不上顾煊?!”

秦元帝面容潮红,气血翻滚,令他脑袋隐隐作痛。

征战多年,他身上的老伤也不少,最近也是时常犯病。

太医不敢给他用太猛的药,只能开一些温补的方子。

秦元帝眼前一黑,扶着桌子坐下来,缓了好一会,眼前的金星眩晕才渐渐散去。

他现在还真不能有事,一旦他龙体出现问题,太子……太子根本压不住那群功臣们。

不说太子,换任何一个皇子都压不住。

秦元帝抬头看着龙椅上的匾额——风雨同舟,眸子渐渐转冷。

他不想做卸磨杀驴诛杀功臣的帝王,毕竟这群老兄弟陪他夺得天下也不易。

可是他若是就这么……这群人可以先去地底下帮他探探路。

“今日朕微服出宫,是谁把消息泄露出去的?这些都给朕查清楚了。”

“遵旨。”

王安连连磕头。

******

“御儿,别生你二哥的气,他不是不信你,而是他手下还有一群谋臣在,这些人也是他的帮手,他不好不听他们的建议。”

皇后娘娘早已容颜不在,虽然比秦元帝小上几岁,却也显出苍老来,再多富贵都无法抹去岁月的痕迹。

别说同萧氏比,就是同萧妃等人相比,皇后也是最显老的。

不过皇后的眸子依然明亮深邃,看着如珠似玉的小儿子,心头欢喜,已有深深皱纹的脸庞也带出几分欢快来。

“前两日,太子还同我说,给你寻了几株人参,给你浆养身体。”

“娘。”

秦御放下茶盏,“人参您自己用,不必给儿子留了。”

“御儿……”

皇后有几分无奈,显然秦御猜对了,皇后是想着让他们兄弟之间少些猜忌。

“听说秦桓时常来看您?”

“嗯。”

提起长孙,皇后脸上笑容更浓了几分,长孙幼子,老人家的命根子。

皇后本就是个很传统的女子,格外偏疼长孙。

“他很争气,帮了太子不少忙,他几次提出的建议,都得到陛下的称赞,前两日陛下还同我说,太子养了个好儿子。”

“我特意让他去看你,御儿看长孙如何?是不是懂事稳重了?”

皇后询问秦御,“你看皇上有没有可能册他为皇太孙?若是他有了诰封,太子的位置就更稳了。”

秦御眸子闪了闪,“秦桓若是继续在父皇面前展现才干,册他为太孙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母后,秦桓对顾长乐颇有好感。”

皇后抿了抿嘴角,萧氏简直就是她的噩梦!

她明明心头恶心萧氏,却不能表现出来,有事没事还要召见萧氏入宫叙话。

更不能亏待了秦元帝非常喜爱的后辈安阳郡君顾长乐。

“顾长乐到底姓顾,桓儿得到镇国公的支持,娶了顾长乐也不是……”

“镇国公的嫡长子顾远回来了,以后镇国公府的一切会落在谁手上,尚未可知。”

秦御压低声音:“方才我去见父皇,听说顾远的女儿救了父皇,您也知晓父皇的性子,偏心一人时,自会爱屋及乌,看那人哪都好。”

皇后问道:“你是说顾明珠?皇上已喜爱她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谏言

皇后娘娘眼前一亮,若有人能分一分顾长乐的风头也是好的。

秦御轻声提醒:“您最好不要想着利用顾明珠,儿子不准许,而顾夫人也不会答应。”

“……”

“她是儿子这辈子选定的王妃,唯一的王妃。”

皇后娘娘怔神片刻,“你竟是要娶镇国公的孙女?你父皇不会答应的。”

“他已经答应过儿子会赐婚了。”

秦御方才为秦元帝刨了坑。

顾明珠身体既没残缺,相貌也并非歪瓜劣枣,秦元帝根本没有理由反对。

皇后娘娘欲言又止,不忍让小儿子失望。

“至于秦桓,您提醒太子殿下一声,现在不是册皇太孙的好机会,也让秦桓稍微收敛几分。”

“御儿这是何意?”

“跳得越高,越容易被人抓住小辫子。”

秦御知晓娘亲最是看重太子殿下,把太子当做这辈子的依靠,可太子……秦御最后说道:

“与其和其他皇兄在朝廷上争锋,不如多在父皇身边尽孝,只要父皇认为太子孝心可嘉,不利太子的人或事,父皇自会为太子殿下清除掉,父皇本就是性情中人,最是看重孝道,也愿意为儿子承担诸多的非议。”

秦元帝今年会生一场极严重的病,即便病好后,他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

上一世,太子就在秦元帝病重时,露出了几分喜色,父皇侍奉汤药时也不够尽心,更是在东宫说过,孤即将登基的话……

最终被三皇兄一状告到父皇面前。

父皇下旨训斥太子不孝,并让太子罚跪太庙,太子又隐隐听说父皇连废太子的诏书都写好了。

诏书说太子不孝不足以奉宗庙。

太子罚跪太庙时又惊又怕,毕竟历来被废除的太子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

惊惧之下,太子旧疾发作,很快就撒手人寰。

反倒秦元帝挺了过来,为太子治丧后,他便开始大刀阔斧斩杀功臣勋贵了!

也就此拉开皇子们夺嫡的序幕。

倘若今生父皇不曾病重,或是太子在床榻前对父皇诚心孝顺,是不是就不会有太子死于旧疾惊恐的事了?

秦御自己不争帝位的话,还是期望太子能顺利登基。

皇后娘娘若有所思,“御儿的话,我会同太子说一说,你和他是嫡亲兄弟,彼此万万不要生了猜忌。”

“娘也提醒秦桓一句,别把心思用在顾远头上!别碰顾明珠!”

秦御果决说道:“若是他犯了这两样,儿子可不会把他再当做侄子!”

已经在宫门口的秦桓眸子闪过厉色,扯了扯嘴角,“若是顾远主动凑到本殿下跟前来,九叔可就不要怪我了。”

推开宫门,玉树临风的秦桓走进来,向皇后道:“祖母,孙儿来看您了。”

一边是幺儿,一边是长孙,两人同样都很英俊伟岸,皇后娘娘一时也无法偏向谁。

秦桓从怀里掏出一个琉璃瓶子,里面的液体泛着淡粉色,浓稠而不显得油腻,隐隐泛着香气。

“这是孙儿专门被祖母做的美肌水,您用后,定是能年轻十岁。”

果然,皇后娘娘脸上露出欢喜之色。

地位再高的女人也架不住甜言蜜语,也不会对渐老的容颜无动于衷。

皇长孙眉稍扬起,得意看了秦御一眼,凑到祖母身边,讲解瓶子里的‘仙露’用法。

他嘴很甜,说得又煞有介事,把皇后娘娘哄得眉开眼笑,好似不用仙露都显得年轻几分。

秦御起身离开,皇后身边的花妈妈连忙送送出来:

“唯有长孙和您来时,娘娘才会欢喜。”

“我是秦桓亲叔叔,还能同一个晚辈计较?花妈妈仔细伺候母后,若有事可打发人去康乐王府。”

“奴婢记下了。”

花妈妈送云淡风轻风看不出任何异样的九皇子康乐王出宫。

背后却对皇后提起此事,花妈妈判断:“奴婢看九殿下对长孙殿下是动了真火,九殿下也是奴婢看着长大的,越是无动于衷,越是生气。”

皇后娘娘摸着涂抹上仙露的脸庞,照着镜子,“本宫是不是比以前年轻些?”

花妈妈连忙点头,“长孙殿下送来的仙露还是很有用的,奴婢觉得您不止年轻十岁。”

“年轻一些好,年轻了才不会被皇上厌烦,才不至于一个人苦苦守着偌大的中宫。”

皇后娘娘每每见年轻貌美的宠妃,心头都戳了跟刺似的,说是秦元帝不忘她,也只是每月来中宫住上几晚。

一般她都会安排年轻的宫女侍寝,她早已和秦元帝不再同塌而眠了。

镇国公夫人萧氏凭什么得秦元帝另眼相看?

还不是因为她的颜色好?

萧氏姿容不弱于年轻的宠妃,反而更有女子的风韵。

同样是做祖母的人,皇后娘娘对萧氏不服气,得了长孙送上来的仙露,她年轻十岁,也可让秦元帝刮目相看。

“御儿的脾气,本宫知道。”

皇后娘娘掰着手中的木梳,轻声道:“如今长孙还是得陛下喜爱的,又是太子的强援,他既是能帮着太子稳固位置,又能帮太子赚取大量的银子……本宫总要多偏向长孙。”

“太子将来继承大宝,本宫才能保住御儿一世的荣华富贵,万一太子……长孙再没办法立起来,后宫和全天下真没我们母子的容身之地了。”

花妈妈抿了抿嘴角,轻声问道:“九殿下就没想过……”

“不会,御儿那目下无尘的性子,怎会想着帝位?如今他怕是更没心思去想了。”

皇后娘娘摇头,湛江时,秦御调兵也只是碰巧而已,更多是为讨得顾明珠喜欢。

顾明珠?!

她还是要见一见的。

若是她不满意,她不能放任秦御。

本以为不娶谢氏,秦御会娶个更出色的,没想到竟是顾明珠?!

“皇上对她……到底是喜爱?还是……面上的情分?”

皇后娘娘早已习惯以皇上的喜好为自己喜好了。

******

镇国公府,萧氏摆弄着面前的玻璃瓶子,展露笑容:“这是皇长孙派人送来的?”

“哪啊,皇长孙亲自送来的,听说比给皇后娘娘的仙露更早一步送到您面前。”

“这样的仙露,也只有您这样的神妃仙子能用,其余人都不配。”

第一百四十四章预兆

萧氏容颜如花,嘴上道:“做了祖母的人,哪还敢说神妃仙子?没得让人笑话我不知轻重。”

“以后这话不许再提。”

今日正好赶上萧妈妈近身侍奉萧氏。

她原是萧氏的陪嫁,祖上不知怎么就同萧氏连宗了,又没落,依靠萧家过活。

她比萧氏年长几岁,如今看着如同两代人。

萧妈妈比萧氏显得苍老。

“神仙妃子可没说错您,外面都说您是月里嫦娥,神宫仙后。”

“……”

萧氏眉梢微挑起,“这神宫仙后又是打哪来的?”

“还不是因您在宫中甚是有面子,连皇后娘娘对您都退让一步。宫里都说您头上虽然没带着凤冠,却是比一国之母还有气派,胸襟还要开阔,更难得您爱民如子,对谁都是仁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