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就是爱银子了一点,小气了一点嘛。”

秦元帝喃喃说道:“这对帝王来说,不算大毛病啊,朕小气也没乱花银子,都积攒了下来,朕甚至连宫殿什么都没修过。”

王安:“……”

“肯定是秦御在她面前又没说朕的好话,让小姑娘误会了朕。”

秦元帝目光扫过奏折,眸子锋利了几分,“她说江南有人不老实?”

王安终于能说话了,点头道:“明珠小姐是这么说的,听起来好似大有深意。”

“她一向说话有谱,从不妄言,朕对江南太过放松,让他们有胆子蒙蔽朕。也许在贡品上,他们都敢糊弄朕。”

第一百五十二章皇长孙的野心

真诚坦荡的顾明珠给秦元帝留下的印象极好。

连救驾之功都不承认的顾明珠肯定是没有任何私心的。

现在秦元帝再看顾明珠同秦御去湛江抵抗倭人海寇,他们两个完全是忠心的,为百姓愿意牺牲性命。

而不是他听萧氏说的,他们为了名利和富贵。

秦元帝对萧氏的印象淡了许多,他可不是镇国公那个糊涂虫,被一个女子牵着鼻子走。

这世上还没人能掌握住帝王!

“去把太子叫来。”

秦元帝隔了片刻,又道:“还有皇长孙,朕也该听听他的意见。”

“遵旨。”

王安迅速派人去东宫传旨,太子接到命令后,稍稍显得意外,披着外衫,“父皇此时让孤入宫?”

天已经完全黑了,宫中也已落锁。

秦元帝从未在这时候叫过太子,莫非宫中出了意外?

太子有几分迟疑,不敢奉命,又不敢不奉命。

“祖父只是召见父亲,您不必太紧张。”

秦桓同样住在东宫,听说秦元帝召见立刻赶过来。

他放下了研究的东西,进门却见太子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由得有几分失望。

“有我陪您,没事的。”

再看不起孱弱平庸的太子,秦桓也不能不管名义上的父亲。

若是没有太子,他皇长孙的身份也算不得什么。

除非他能得到秦元帝的全部信任,他才有可能抛下太子。

太子道:“桓儿不知你祖父的脾气,这次突然召见咱们父子,肯定少不了教训。”

“儿子倒觉得祖父突然召见是好事。”

秦桓自信的分析,“既然只叫咱们父子,皇祖父肯定是有要事垂询父亲,只要您的表现附和祖父心意,纵然三皇叔蹦?再欢,都无法动摇您的太子之位。”

“当然还有九皇叔,他不就是因为皇祖父对其另眼相看,而从不把您放在眼里?”

太子摇头道:“你九叔同老三他们不一样,唯一不曾对太子之位有野望的人也就是九皇弟了。”

“喝。”

秦桓嘲讽一笑:“他是不曾对太子之位有野心,那是他根本瞧不起东宫太子,他只想着登基做皇帝,太子只是储君而已。”

“休要胡说!”太子罕见训斥颇为倚重的长子,“孤不知你为何对九弟有所偏见,但九弟让母后转速给孤的话……”

“孝心?父亲,您不会只相信九叔吧。”

秦桓不屑说道:“自古以来,孝顺的太子多了,可有几个能最终能登上皇位?太子是最难做的,儿子反倒觉得您要表现得更似祖父,更有才干雄心,如此祖父才能放心把江山交给您。”

“九叔同祖母说得那番话,根本就是没按好心,故意让祖母影响误导父亲。”

“不可能,老九不是这样的人。”

“父亲不相信儿子的话,却相信九叔?他若是没有野心,对父亲忠心耿耿,为何在湛江调兵时没同您说一声?”

太子面容阴沉下来。

秦桓继续说道:“他把精兵都交给了皇祖父,可曾来东宫请罪?”

他上前一步,站在太子面前,郑重说道:“若说得宠,无人是九叔对手,可父亲您再是艰难,他也不曾在皇祖父面前为您说过一句好话。”

“最危险的人并非摆明了争位的三叔他们,而是默不作声,同父亲一样是皇祖母亲生的九皇叔!他早早就获封康乐王,若是父亲被皇祖父废了,九叔是最有机会的一个。”

太子颓然坐下来,额头满满都是冷汗,看着笃定自信的儿子,“他不至于吧,孤对他一直很信任。”

秦桓道:“为了皇位,父子相残都不新鲜,何况只是兄弟。您是对他很信任,他就甘心以后匍匐在您脚边?甘心做个闲王?父亲你也知道九皇叔本性是个骄傲的人,越是骄傲自信的人,越是不愿意屈从人下。”

“九皇叔在父亲面前尚且能表现得温顺,他在儿子面前……暴露了骄纵的本性。”

秦桓添油加醋把秦御对自己的无礼说了一遍,更加坚定太子对秦御善于伪装且野心勃勃的认知。

“您是太子,我是皇长孙,九皇叔总是警告我,他在我面前可是毫不顾忌我是太子的儿子。”

“史书斑斑,上面可是记载了不少同太子称兄道弟最后却捅了太子一刀的人。父亲,九皇叔其心可诛,他是拿你当做挡箭牌,暗自积蓄力量,若是您倒下了,作为您亲兄弟的九皇叔便可接收您全部的政治资源。”

“以前他还曾给过您建议,虽然那些建议让您得到了好处,可他得到的好处更多,您的谋士们以及东宫的属臣都知道了九皇叔。”

秦桓眸子闪了闪,“这不是又给他们指了一条出路?父亲,儿子一片肺腑之言,您就听一听吧。”

“可是你皇祖母……”

“皇祖母最疼父亲,也疼爱于我,我们才是皇祖母全部希望,她自然知道父亲好,她才能好。”

秦桓道:“何况儿子也没说要九皇叔的性命,只要他老实听话,父亲和儿子定能保证他一世富贵荣华,皇祖母也不会再多说什么。”

“让孤想一想。”

太子起身向长子欣慰点点头,“先去见你皇祖父,到时你好好表现。”

“儿子才是同父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秦桓小心翼翼搀扶着太子,嘴角悄悄勾起,对自己这个便宜老爹,他又有多深的感情?

太子殿下除了他之外,可是还有几个儿子的,他的生母并非太子妃!

他们都以为他不知道,其实他早就猜到了一切。

太子妃为了能早日生下皇长孙,不惜杀母留子!

秦桓可是读过不少书的人,太子登基后,他会面临诸多兄弟的相争。

别看太子妃对他现在很慈爱,将来,她能不为自己亲生儿子谋算?

皇长孙并不能让他安枕无忧,皇太孙就不一样了。

有了皇太孙的名头,即便太子有个万一,他也可以顺利继承皇位。

登到他登基时,自然会让叔叔们都去陪伴父亲!

他这也算是为父报仇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讨好岳母

在太子同秦桓赶到御书房时,正好碰上王安公公领着几名小太监捧着大包小包出来。

王安恭谨请安:“见过太子殿下,见过长孙殿下。”

秦桓自然不会小看阉人,相反太子对宦官太监总是显得冷淡。

太子受秦元帝影响太深,只把太监当做奴才而已。

太子不咸不淡点点头,这已经算是很难得了。

“老王。”秦桓仿佛同王安很熟悉,先甩了几张银票,“拿去喝杯茶,过两日我在东来阁设宴,若是你得空,也来坐一坐。”

王安笑容多了几分,“多谢长孙殿下的赏。”

他乖巧的收了银票,皇长孙有钱,也很能赚钱!

他们这些奴才很难从秦元帝手中得到额外的赏赐,长孙比太子和诸多皇子大方得多,对他们也多了客气尊重。

给长孙办事时,太监们跑得会勤快一点。

“你这是去做什么?”

秦桓佯装随意的问道,“这些个东西,老王你准备搬到何处去?看着有不少贡品,你可别……让皇祖父发现你贪了银子,皇祖父最是容不下你们弄钱。”

“奴才哪敢贪墨银子?”王安笑呵呵说道:“这些都是陛下赏给康乐王殿下的,特意让奴才带人给王爷送去。”

太子眸子微变。

秦桓不动声色道:“皇祖父怎会突然想起给九皇叔赏赐?”

秦元帝的小气抠门可不仅仅是对后宫嫔妃和朝臣,对儿孙们同样很少有赏赐。

“奴才也不知道,皇上从贡品中挑选了一些物什,吩咐奴才给王爷送过去。”

纵然王安猜到一些秦元帝的想法,他也不会同皇长孙提起,毕竟他还想继续在秦元帝跟前当差。

“还有一些药材,陛下担心康乐王殿下的身体,顺便让奴才把太医给王爷写的脉诊带回来,皇上要亲自看一看王爷的伤是否转好。”

秦桓煞有介事向太子挑了挑眉,“行了,我也不耽搁老王你办正事,我同父亲先去见皇祖父,对了,皇祖父心情如何?”

“皇上心情不错,召见太子殿下也是有一些政务同太子殿下和长孙殿下商量。”

起码在王安出门前,秦元帝还对着镜子兴致勃勃说,等迎春宴时,他要收拾得更显得年轻豪迈,省得被顾明珠小姐看不起!

他可不是秦御口中被镇国公夫人迷惑的老糊涂!

王安如何都想不到只是赌场一行,皇上对顾明珠印象如此之深,若只因为顾明珠随意塞给秦元帝一叠银票,那群想尽办法讨好秦元帝的人还不得气死?

秦元帝更在意顾明珠在不知自己身份时塞自己银子,这才是大度洒脱的人。

不似他的臣子们只为讨好他。

王安领人远去。

秦桓凑到太子身边,轻声道:“父亲可曾看明白了?皇祖父最是疼爱九皇叔,您若是学他只表现出孝心,您此时再耗费力气也比不上九皇叔。”

“他的建议,看似为您着想,其实不过是拿您做个陪衬,显得他孝顺皇祖父。”

“行了。”

太子厌倦般喝止秦桓继续说下去,“孤对九皇弟会多一份小心。”

“儿子一心为父亲,您心有分寸,儿子就放心了。”

秦桓陪着太子去见秦元帝。

御书房的灯亮了一夜,后宫前朝都知道秦元帝同太子和长孙彻谈了一整夜。

翌日上朝时,秦元帝精神旺盛,不见任何疲倦之意,显然他很满意太子或是皇长孙。

站在朝堂上的官员大多认为是长孙更得秦元帝的喜爱。

有几项关于调整江南官场的事,秦元帝都是越过太子而直接交给皇长孙。

而皇长孙在朝廷上侃侃而谈,言之有物,自信满满的样子也足以证明他对江南官场有着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所说的一些政策,让朝臣们颇为惊奇,对皇长孙亦是刮目相看。

散朝后,有不少的官员围上皇长孙,使得秦桓好似主宰了朝廷一般。

太子抚蓄含笑,显然对长子是满意的。

而对太子之位势在必得的皇子们一个个看向秦桓的眸光多了审视凝重。

他们万万没想到养好病后的皇长孙突然关心起朝政来,更没想到秦桓得到了秦元帝的信任。

哪怕秦元帝对太子都没这么倚重信任。

有秦桓,太子的储君位置好似稳定了许多。

儿子争气,直接反应在后宫上头,因为长孙风光,皇后感到众多后宫妃嫔向自己请安时都老实乖顺了。

就连萧妃等人对皇后都多了几分恭敬,再不敢张口闭口提起自己的儿子如何得皇上重视。

她更坚定支持长孙的心思。

******

康乐王府,秦御早早起身,在庭院里打了一趟拳脚,然后慢悠悠用了早膳。

“这几种包子做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