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者传声,在场的人再拜。

太子周琮就位。

典仪朗声道:“再拜。”

赞者传声,皇太子再拜。

完毕后,周琮拖鞋上台阶,向着南方而立。

尚食将酒杯呈递给太子,而后立在太子东侧。尚食又将脯棨呈递给太子,而正在此时,尚食身后的一名小童,突然动了,一把剑斜斜穿过太子的肩膀,竟然是穿透了太子的衣衫。

周琮眼睛略带红丝,直看的那小童心头发毛,手一抖,这就是没有中了,那尚食吓得面色苍白,却仍旧将脯棨往太子额角扔过去,力道很大,然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一瞬间,这一切便失败了。

周琮嘴角扯出一丝冷漠而讽刺的轻笑,这波澜横生,却都在他的算计之中,他可能受伤,但也能重挫背后之人。

那尚食年纪大了,自然是早有计划,此时吞食□□,顷刻间死亡。

而那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小童,却被抓了起来。

愿意留她一条性命不见得是多仁慈,只是想让背后的主人出来而已。

皇帝陛下见突然生出波澜,气的捏住了扶手。

“陛下,儿臣想要亲自审问此人。”周琮面色不动,眼神波澜不惊。

皇帝点了点头,如今出了这等事情,也不能不继续。

太子席地而坐,左执爵,右取脯,祭于笾、豆之间。祭拜之礼完毕后。

太子周琮走到了御座前,朝向皇帝而立。

隆宣帝朗声道:“往迎尒相,承我宗事,勖帅以敬。”

周琮朗声道:“臣谨奉制旨。”

周琮叩拜皇帝。

典仪曰:“再拜。”

赞者传声,在场之人尽皆再拜,而后次第退下。

内侍上前到皇帝面前跪奏:“礼毕。”

隆宣帝点了点头,朝太子夸奖了几句未来的太子妃。

周琮跪下请奏道:“父皇,赵姑娘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还望父皇赐一份恩典,派金鳞卫保护赵姑娘这几日的安危。”

隆宣帝点了点头:“朕亲自下旨。”

太子周琮一宿没睡好,此时朝阳的光辉肆无忌弹的挥洒着,让他觉得反倒是精神充沛。

此时,周琮得到了隆宣帝的允诺,觉得心中不知为何轻松了许多。

而醮戒礼结束后,皇后却迎来了皇帝的贬斥。

虽然是口头旨意,然而这口头旨意的意思却是:皇后这几日劳累过度,让何贵妃帮着操持东宫的婚礼。

皇后面色苍白,不敢显露出丝毫不满。

先前,何贵妃的手再长也有限,不敢伸到东宫来的。这次,因为皇后的错误,却让何贵妃一下子就抓住机会。想必也是先前六皇子被圈禁,皇帝想要宽慰何贵妃的意思。

与此同时,一道圣旨送到了安国公府。

******

安国公府失火,火光盈盈绰绰,许多人都见着了,外头都在传着流言蜚语,说是太子妃恐怕是没有福运的,如此洪福,太子妃受不住了,才会遇到这等事故。

赵明莘昨夜睡的不甚清醒,醒来后见案几上那只雕绘繁复的熏炉。外头喜鹊巴住枝头喳喳的叫唤,起身洗漱完毕后,才知道宫里的公公来下旨了。

赵公公在醮戒礼结束后就赶来了安国公府。如今,赵明莘可是炙手可热,韦公公脸上的笑容很深,也很客气。

何老太太早已经起来了,听见韦公公客气道:“何老太太,今日的是喜事。”

何老太太暗中思忖,却不明白,如今还能有何喜事,大后天便是大婚的日子,今日还能有什么?

不一会儿,赵明莘换了一身衣服,出来接旨。

赵公公笑眯眯道:“赵大姑娘,陛下特地恩准,今日你不必叩首了。”

而后韦公公解开圣旨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国公府嫡女赵明莘谦恭柔顺,兰心蕙质,秀外慧中贞良淑德。特封为云宓郡主,钦此。”

圣旨简洁明了,赵明莘连忙上前行礼完毕,接过圣旨一看就。仍是怔怔的,想不到昨夜突遭大难,却能获得了一个郡主的封号。先前柔宜长公主的女儿孙茵,乃是封为云宪郡主,而她这个非皇家血脉的人,竟然也能封个郡主。

何老太太早已经将礼物荷包准备好了,塞给了赵公公。

第62章 审问

62审问

天牢中的素萱颓然的坐到地上,半晌才又回过神来的时候,只见几名慎刑司的管事太监走了过来。

几个太监把浑身哆嗦的素萱搀扶起来,这却是要亲自提审了。

空气中散发着的阵阵难闻的味道,这天牢之中那有什么好闻的味道。

素萱还心存一丝侥幸,开始的时候惧色也无,十分顽固,直到被人从草席上拎起来,一顿酷刑轮了一番才知道自己冒失,恐怕这次连命也没了。

徐一冷冷看着素萱,看她到底能编出什么花样来。

素萱开口:“我一切都老实交代,都是尚食大人的意思,我什么都不知道。”

徐一早已经清楚事情的真相,嘴角似乎弯起了些弧度:“你可知道为何留你一命,说起来太子若是追究你暗藏祸胎伤了太子的罪过,你是要被五马分尸的,更不要说你这张漂亮的脸皮,也该扯下来了。”

素萱听言,吓得大汗淋漓,毕竟是一个小女孩,又是娇宠着长大的,因而抱有了希望:“固仁大长公主会来救我的,你们都不认识吗?她可是皇上的姑姑。”

“素萱,你从小出生在国公府里,却因为是不可见人的私生女,被外祖母固仁大长公主接到了宫里,而后和大皇子有了首尾。如今,你可知道你父亲是谁?”徐一提醒道。

素萱睁大了一双眼睛满眼都是不敢相信,她竟然真的和固仁大长公主有血缘关系,那么固仁大长公主会来救她的吧。

可是,徐一接下来的话让她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你父亲是当今的弟弟,寿王。你母亲是安国公府的张氏,如今东窗事发,是寿王想要你的命。”徐一冷冷地盯着她。

素萱眼睛中是深深地难以置信,脏兮兮的手抓起的袖子挡住头:“这不可能,你们是骗我的。”

徐一冷笑道:“你若是不识趣,那就算了,横竖也不指望你什么,但是那些刑罚,哼。”

素萱本是固仁大长公主亲手养大的,在梨园里,她因为生得好,年纪小小就能唱得很好,故此向来是从容优雅的被众人捧在手心里怕摔了的,如今在天牢里,精神一日比一日委顿。

先前,素萱巴结上大皇子,也不傻,此时此刻已经明白了大致的缘由。冤有头债有主,她就这样死掉真的很不甘心。想到了自从被大皇子妃教训后,大皇子总是敷衍她,素萱眼中的泪珠慢慢的沁出眼眶。

小耗子匆匆忙忙的从素萱眼前闪过,后头跟了好几只大耗子,吓得素萱面色苍白,此时浑身都是汗臭味儿,伤口还不断有血渗出,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简直就要痛得十分难受。

而睁着眼睛一天一夜没有睡觉,大皇子也没有派人来,固仁大长公主也是不见了踪影。

素萱的眼睛里闪出一片泪花。

这天,不知道是几点,徐一再次来到天牢里,素萱终于开口了。

小萝莉素萱原本生得白净沉稳,一双细长的眼睛十分漂亮,此时却哭成了泪人一般,不断的用脏兮兮的手抹着眼泪:“我说,是大皇子找到我的,他说只要我能伤了太子就会告诉我,我的亲身父母是谁。大皇子还告诉我我的亲身父母其实十分疼爱我,才会把我送道宫里,如今太子害了我的亲身父母。”

正在此时,却见天牢里,转出一个明黄的身影。

隆宣帝满脸的戾气,太子查出了素萱是寿王和张氏的女儿,先前他还不信,如今算是明白过来了。看来,大皇子和寿王联手了,而固仁大长公主在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隆宣帝气的哼了两哼,这几个儿子就没有把持住的。

也是,毕竟是大皇子,占了一个长子的名头,怎么会甘心。

“你实话说,朕怜你年幼无知,可以将你送出宫去。”皇帝脸上的表情因愤怒显得狰狞。

徐一叹息了一口气,这送出宫去,是不可能的,可陛下偏偏这个时候金口玉言,难啊。

素萱小萝莉昂起了脑袋,眼泪汪汪的看着皇帝,先前表演的时候见过隆宣帝,却从未如此近距离,再看看皇帝身边的太子,生的十分俊美,气质卓越,她不该相信大皇子的一面之言的。

“奴婢本以为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利用之处,想要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又以为大皇子殿下的安排不会出错,才会犯下如此滔天大罪。不错,奴婢今年虽然才十岁出头,却已经和大皇子殿下有了夫妻之实,”素萱眼泪鼻涕一把抓,哭得肝肠寸断,不过她也是个聪明的也隐约猜到了什么,此时必须要抹黑大皇子,拖一个一起死也是好的。

隆宣帝满脸发紫,气得肩膀颤抖,好个逆子,这个素萱才几岁,还没发育好呢,就被那个小畜牲睡了。大皇子若是老老实实的蹲在宫里,等年纪到了就远远打发出去,封个王,日子也不会比现在差很多,偏偏这笑出声不体谅父母艰难,惹事生非,还精神异常,竟然对小萝莉起了兴趣。

“好好好,”皇帝一挥袖子,跟着太子一起离开渐渐走远了,当然是忘记了自己说出了可以留素萱一命的话。

******

加上以往的蛛丝马迹,隆宣帝终于相信了寿王和大皇子勾结起来,而赵明莘被劫持出府也是这两个人的势力所为。

皇帝回到自己的御书房后,左思右想,到底是雷霆爆发,直接把大皇子给惩处,还是避免打草惊蛇,慢慢来呢?

而这一日,大皇子正妃,却迎来了自己的母亲,徐夫人。

大皇子正妃是王家人,而王阁老是太子妃的主婚人,可见王家站队时选择了太子。

徐夫人进宫只说了两句,一个意思是你还对大皇子心心念念吗,第二个意思是,若是不心心念念,就一切以家族为重,家族现在是太子派系的人啊。

大皇子正妃原本因为素萱的事情,对大皇子心生隔阂,只是她毕竟要保住自己的大皇子正妃的位置,不能轻易插手,免得大皇子厌弃。

王家的姑娘,从小就管教的十分严格,管家本就不是容易的,宫斗更不容易,这大皇子正妃哪里是个真傻的,此时听言,心中泛起不安,惊涛骇浪般起伏数回。

想到先前的刺杀太子,查背后的凶手这件事情,愈演愈烈。此时,大皇子正妃心中咯噔一下,握住了母亲绵软的双手。

就在太子大婚的前一日,宫中发生了巨变。

这一日的宗人府中,大皇子被押了过来,而素萱也换上了齐整的衣衫。

小萝莉眉眼如画敛衽跪下,一脸的单纯好骗。

而这宗人府宗令和亲王,真的是觉得自己背后汗津津的,前些日子才处罚了四皇子,之前的宗令吓得直接就不干了,才轮到他。毕竟,处置的是皇帝的亲儿子,万一哪天皇帝后悔了,或者是这个皇子翻身了,他可就是抄家的事情啊。好吧,株连九族是不行的,因为他和皇帝是同族。

和亲王亲自审问,自然是素萱获胜,大皇子被指出行为不检点,要暗害储君,并且和某些大臣私交过度。

大皇子看着面前眼睛又细又长的素萱,不由觉得心情十分古怪,没想到自己竟然折在这里了。

原本,寿王想借着这次的事情,除了素萱,这样寿王和张氏的事情也就难以查证。大皇子一心大宝,自然答应了,给素萱下了□□,没想到的是,自己技不如人,素萱竟然还活着,而且还出来指证。

而当日皇帝就召见了内阁首辅和几位内阁大臣议事,内阁大臣都要愁死了。

最后的决定时,让大皇子去一个偏远的不毛之地,封了个王。

当天晚上,安心下来的寿王,以为这件事情牵连不到自己。

没想到的是,外面突然灯火如昼,金鳞卫将寿王府围的水泄不通。

寿王穿起了甲胄,甲胄似银色的海涛翻涌,最终结果是寿王战败,直接被打包进了宗人府的超级犯人所在的天牢。

大皇子当天就被赶走,而大皇子的生母德妃被褫夺封号,贬为才人,进了冷宫。

******

而周琮身上一点鲜血没有沾染,也是隆宣帝怜惜他明日就要大婚,还不省心,所以一切都是隆宣帝亲自打理。

而周琮忙着检查最后的环节。

大婚所用的凤冠霞帔和喜袍早已准备好,该太子穿的都在东宫里,该赵明莘穿的都送到了国公府。

按照大隆朝的惯例,太子妃的寝殿和太子就在一座宫里。

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为景福殿,五开间,东边的两间分别是暖阁和书房。太子的宫殿算是极其简谱的,太子妃的寝殿就设在了西边。

至于其他进来的妃嫔,便在东宫别的宫殿里。

周琮十分重视西殿的修缮,摆设用具一概都是崭新的,与前生的设计十分一致,然而里头摆设的东西都是顶级的。

内务府里的人明白,太子如今十分看重太子妃,因此一点儿也不敢偷懒耍滑。

此时东宫布置的异常奢华气派,重重叠叠的帘子,四处张灯结彩,大红的宫灯和彩球挂满了所有的廊角屋檐。

如今,大皇子突然被送到了偏远的封地。这宫里头能够和太子匹敌的也就是四皇子了,偏偏这太子妃十分得皇帝的欣赏,日后若是生下儿子,恐怕这个孙子,更是要得到隆宣帝的宠爱了。

第63章 大婚

63大婚

赵明莘之前伤了脚,太子来问要不要让颐华公主来帮忙。

赵明莘见自己的腿好的差不多了,想想颐华公主穿着太子妃的衣裳帮自己拜堂就觉得怪怪的。

如此重要的事情,还是自己忍着点儿比较好。

穿上了太子妃礼服冠才知道,这冠一点儿也不简单。材质是竹丝的,装饰有翡翠、翠龙和金凤凰,上有珠翠云,大小珠花,大珠花是九朵全开的牡丹和九朵半开的牡丹,外有其他小花、蕊头、翠叶,又有博鬓坠着鸾凤并珠宝钿花和翠钿,托里口圈是全金的,戴在头上沉甸甸的。

赵明莘坐在铜镜前前,铜镜里映出一张无可挑剔的美人脸儿,妆容精致,眉宇间还带着一份羞涩。

身上的红色嫁衣奢华的好几层,加上了头上的太子妃冠,感觉浑身重的可以。

“姑娘,今日真是美极了。”寿儿笑道。

只见层层的大红色裙摆垂在地上,在身后拖得很长。背后是凤凰纹路,无一处不是金色的绣线。领口宽袖上的缠枝,也是十分奢华。

整个礼服就是红色和金色两种颜色的组合,红色的光芒仿佛透体而出。

太子妃的大婚虽然不需要像是皇后那样接受万民祝贺,但朝臣诰命皆要进宫领宴,恭贺太子新婚之夜。

大隆朝的婚礼是在晚上。

东宫正殿之前,摆满了花匠精心培养出的花朵,正值花季,冉冉盛放,花朵挺立,娇艳明丽。

终于上了车辇,车撵沿着官道缓缓前行,东宫的中门都依次打开。

傍晚的阳光并不刺眼,暖黄色的阳光落了下来,美丽的画卷依次展开。轻薄的云层此时透露出红色的色彩,把一切妆点的仿佛一场美丽的梦境一般。

明贤殿是整个东宫的正殿,气势恢宏而庄严。

盛装的文武百官一直从明贤殿站到了景福殿,只有等级高的才能进入景福殿观礼。

侍卫们的甲胄在傍晚的阳光下,散发着淡淡的光芒。赵明莘忍不住去摸了一下头上的锦帕,鎏金的冠发出金灿灿的光芒,身边伺候的嬷嬷赶紧开口道:“太子妃。”

嬷嬷十分客气,只是轻声提醒,赵明莘已经明白了,又垂下手去。嬷嬷将那锦帕重新整理好位置。

而正在此时,车辇却又晃动了一下。

只见阿诺从后面的车辇上下来,快速追上了赵明莘所在的车辇,而后将一个蜡丸塞到了赵明莘手中。

阿诺冲那嬷嬷露出一丝笑容,那嬷嬷也心领神会。

赵明莘打开蜡丸,只见上面写着:事出有变,入景福殿,进西殿,地下。

赵明莘面色微变,相当那日在国公府,周琮的一番交代,恐怕真的是有事情发生,周琮才会问她是否拥有青吾卫。

赵明莘轻轻扶住额头,青吾卫她确实是调动了,并且是吩咐阿诺联系的太子,青吾卫目前也有不少混进了宫里,将寻常侍卫替代,太子一手安排,虽然青吾卫人数不多,但武力都不弱。

礼官在一边捧着礼冊等待,今日的册封之礼也会一并举行。

宫人把赵明莘扶下了撵车,红毯从赵明莘的脚下,一直绵延到层层玉阶上的景福殿正门。

赞者开口道:“吉时已到。”

两侧的内侍屏住呼吸,只见赵明莘被身边的嬷嬷扶着,往玉阶之上走去。

两侧的众人均跪下大礼参拜。

而太子就站在景福殿门口,身着一身鲜艳的大红色蟒袍,绣着金色龙,头上的金冠,在阳光下发出明亮光芒,而漆黑的眸子凝住她,眸子中早已染上温柔的光亮。

不知道什么时候,周琮已经走到了赵明莘的旁边,冲她伸出了右手,紧紧握住。

赵明莘低着头,只见自己的手被一只大手轻轻握住,温暖如春。

一步一步往前走去,赵明莘不由觉得有些眩晕。

这就嫁入东宫了?赞者的声音再次响起。

已经背了无数遍的繁缛礼节,待到真的发生的时候,却也变得没那么复杂,只觉得一切按部就班,和民间的婚礼也并无太大区别。除了各种奢华,而后要册封太子妃,多花了那么一点时间。

赵明莘隔着红色的锦帕,可以感觉到外面交错的灯影。

宫灯十分明亮,红色的喜字,照亮了整个景福殿正殿。能进这正殿之中的都是大隆朝的顶层人士,此时皇后看着周琮和赵明莘,良久都说不出话来。

而隆宣帝嘴角似乎弯起了些弧度,比起寻常的时候要开心了不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