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个上午都坐立不安,担心南宫玥不肯收下,担心萧奕觉得他们提出的条件还不够诱人……

幸好,南宫玥收下了天水珠,那就代表可以谈!

只要萧奕愿意谈,就一切好办!

摆衣嘴角一勾,坐到书案前,执笔写了一张请安拜帖,让人送去了碧霄堂。

不出一个时辰,她就得了回禀,镇南王世子妃令她明日去碧霄堂。

次日,摆衣在碧霄堂的惜鸿厅见到了南宫玥,她们要谈的关乎军国大事,那些个丫鬟婆子早就被遣退了,只留下百卉、画眉几个在厅中服侍。

虽然有求于人,但是摆衣还是摆出了一副不卑不亢的态度,向南宫玥盈盈一福,笑着说道:“几日不见,世子妃越发明媚。摆衣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南疆,若世子妃得闲,摆衣真想日日来向您请安。”

“摆衣侧妃。”南宫玥笑吟吟地说道,“我们明人不说暗话,今日请你来为何事,你也应该一清二楚。”

摆衣闻言收敛起脸上的笑容,有些紧张地问道:“那日吾主所请,不知世子妃意下如何?”

南宫玥端起茶盅,用茶盖轻轻撇着茶沫,漫不经心地说道:“摆衣侧妃,贵主的诚意似乎不太够。”

摆衣的心里“咯噔”了一下,她镇定地笑了笑,问道:“世子妃的意思是?”

南宫玥噙了一口茶,不答反问道:“我南疆雄师个个都是好男儿,区区三城就想让他们在战场上为贵主拼命?”

摆衣接口道:“可是贵国皇帝陛下已经亲口答应了奎琅殿下!”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南宫玥放下手上的茶盅,为难地皱起眉来,说道,“更何况,如今南疆这才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兵力大损,总还是需要休养生息个几年,想必皇上也会体谅一二的。”

“你……”

摆衣咬了咬下唇,手紧紧地握着圈椅的扶手。

兵力大损?

兵力大损还肆无忌惮地入侵南凉?

兵力大损还一路畅通无阻的打进南凉都城?

南宫玥这样信口胡言是当自己傻了不成?

摆衣的胸口一阵憋闷,只可惜如今形势不如人!

她死死地咬着后槽牙,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陪笑着说道:“……还望世子妃直言。”

厅堂中静了一静,南宫玥漫不经心地放下手中的茶盅,这才道:“我思来想去,觉得除了洛敏加河以北的三座城池外,应该还要再加上安南山以西的七城,这样就差不多了。”

她的语气轻描淡写得仿佛是随意地买了件首饰似的。

摆衣却是倒吸了一口气,许下洛敏加河以北的三座城池已经是从百越身上硬生生地割下了一块偌大的血肉,若再加上安南山以西的七城……

这萧奕好大的胃口,竟然是要挖走他们百越半壁江山才甘心!

第615章-罪奴(二更)

“世子妃,这……”摆衣扯了扯唇角,快要维持不住脸上的笑容了,“您是在开玩笑吧?”

“摆衣侧妃觉得呢?”

摆衣咬了咬下唇,说道,“世子妃不觉得这个要求有些过份了?”

“会吗?”南宫玥轻松自在地说道,“我想贵国的努哈尔殿下,也许会觉得这个条件不错呢。”

“你……”

摆衣大惊失色,猛地站了起来,一旁的百卉立刻警惕地看着她,生怕她会对世子妃不利。摆衣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缓缓地坐了下来,说道:“世子妃说笑了。”

南宫玥笑而不语。

看着南宫玥这淡定自若的神色,摆衣越加慌了神,早在她得知萧奕已经快要打下乌藜城时,就知道事情有些失控了,只是没想到,萧奕不但狮子大开口,竟然还用努哈尔威胁他们!

努哈尔那个没用的胆小鬼,为了保住他的王位,说不定……不,绝对会愿意割让这大片土地,而来对于萧奕来说,是接受努哈尔的投诚,还是与奎琅殿下合作其实并没有区别。

以萧奕那乖张的性子,若是自己不答应他的条件,他多半真得会对大裕皇帝的圣旨阴奉阳违,甚至抗命不遵。

那奎琅殿下又该怎么办……

摆衣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萧奕分明是有恃无恐,而她又是有求于人……

“世子妃……”过了许久,摆衣才终于艰难地发出了声音,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摆衣实在无法做主。”

南宫玥含笑着点点头,端茶送客。

摆衣在一个青衣丫鬟的指引下失魂落魄地走了出去。

洛敏加河以北的三座城池当然不是奎琅殿下给她的底线,可是,最多也就是再加几座矿脉罢了,可不包括要割让百越的半壁江山!这件事她根本做不了主!奎琅殿下又远在千里之外,她该怎么办?

她还能找谁商量……

对了!

六殿下!

想到离开王都前,奎琅殿下曾嘱附她若是有什么难以决断之事,可以想办法联系六殿下。六殿下与奎琅殿下一母同胞,想来这件事也唯有请示六殿下,由六殿下来做主了!

打定主意后,摆衣的脸色稍稍轻松一些,脚下的步子也加快了几分。

“摆衣侧妃,请这边走。”

青衣丫鬟引着摆衣从东仪门而出,正好和一个身穿酱紫色缠枝菊花褙子的中年妇人交错而过,那妇人好奇地往摆衣那双碧蓝的眼睛看了一眼,就继续往内院的惜鸿厅去了,有些心神不宁。

刚才,世子妃身旁的得力大丫鬟鹊儿突然派人找她去惜鸿厅问话,中年妇人自然不敢不遵,就急忙来了,心中忐忑,难道说是世子妃有什么吩咐?

中年妇人刚走到惜鸿厅最西边的一间偏厅外,就听一阵脚步声自偏厅中传来,一个穿紫红色柳枝纹对襟褙子的妇人走了出来。

“乐嬷嬷……”

中年妇人本想找对方试探一下口风,却听对方笑着道:“李三水家的,到你进去了。”说着,就快步走了。

李三水家的整了整衣裙,就进了偏厅,一眼看到一个身穿樱草黄刻丝褙子的姑娘正坐在靠窗的一把圈椅上,手中拿着一本花名册翻看着,她身旁的案几上还堆放了几本花名册。

冬日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少女的脸庞上,让她的肌肤看来如雪似玉。

王府的人都知道世子妃身旁的几个大丫鬟都是能干得很,那通身的气派是那些小门小户出来的姑娘不能比的。

“鹊儿姑娘。”

李三水家客气地跟鹊儿见了礼,笑眯眯地说道:“也不知道鹊儿姑娘叫我过来可是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我就是奉命问几个问题罢了。”鹊儿笑眯眯地看向对方,单刀直入地问道,“李三水家的,你可认识半夏?”半夏就是当年大方氏院子里那个被发卖的三等丫鬟。

听到这个名字,李三水家的脸上难免露出讶色,点头道:“我和半夏她娘是同乡,当年是淮北遭了水灾,才一路南下逃到骆越城来了,也算是患难之交了。半夏是我看着长大的,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委实可惜了……”李三水家的心中有些惊疑不定,半夏不在王府都这么多年了,世子妃身旁的大丫鬟怎么会无缘无故就提起了半夏呢?!

这么一想,李三水家的突然想起乐嬷嬷年轻那会儿好像和半夏关系不错,难道说鹊儿姑娘叫她过来也是为了问半夏的事?

鹊儿听着眸光一闪,故意问道:“可惜什么?”

李三水家的面露迟疑之色,然后道:“半夏她走得不太光彩……听说是先王妃屋子里丢了件首饰,怀疑是半夏偷的……”李三水家的一直觉得这事古怪,先王妃院子里那么多人服侍,哪是半夏一个三等丫鬟想偷就能偷的。

后来王府中的谣言也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是因为半夏弄洒了先王妃的安胎药;也有人说半夏是偷穿了先王妃的衣裙;还有人说是因为半夏勾引了王爷,被先王妃逮了个正着,还差点动了胎气,老王爷和老王妃都怒极,打了半夏一顿板子,就把她发卖了……总之是众说纷纭。

李三水家的打量着鹊儿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道:“鹊儿姑娘,半夏有什么问题吗?”这都过了快二十年,事到如今再来问半夏的事又有什么意思?!半夏早不知道被发卖到何处去了!

鹊儿正色道:“李三水家的,我也不瞒你。其实当年先王妃院子里被偷的首饰那是老王妃留下来的,本来应该传到世子妃手中,世子爷在雁定城时说了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把那件首饰给找回来了。我们做奴婢的自当尽心尽力地办事。”顿了一下后,她又道,“其实世子妃已经派人去查李家牙行的人了,估计也快有消息了吧……”

李三水家的闻言心中一颤,世子爷为人是什么手段,王府中的下人都是看在眼里的。这半夏若是被找到的话,无论有没有罪,怕是……

李三水家的半垂眼帘,又答了鹊儿的几个问题后,便若无其事地告退了。

一出偏厅,李三水家的就看到有一张熟面孔等在了那里,她记得这于乙家的曾经和半夏睡过一间屋子……

李三水家的跟对方打了声招呼后,匆匆地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去,直到拐弯后才停下了脚步,脸上有些纠结。

半夏怎么说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跟自己的亲外甥女也没什么两样……

李三水家的握了握拳,疾步往小花园去了……一直经过小花园的暖房,一个穿着青衣的老妇正好从暖房里走出,迎面就招呼道:“蕙兰,你好久没去我家里坐坐了,上次你不是想喝我酿的青梅酒吗?我已经给你装了一……”

“罗大姐,我是特意有事找你!”李三水家的急忙打断了对方,把刚才鹊儿把她、乐嬷嬷和于乙家的叫去问话的事说了一遍。

眼看着罗婆子面色不太好看,李三水家的又试探道:“罗大姐,半夏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知道她一定是不会偷东西的,更别说是先王妃的首饰了……罗大姐,你要是知道半夏被卖去哪儿,赶紧找人写封信给她,让她务必小心。”

“蕙兰,多谢你了。”罗婆子感激地握住李三水家的说道。

李三水家的叹了口气,又让罗婆子最近行事小心点,跟着就离去了,只留下罗婆子站在原处许久……好一会儿,她咬了咬牙,也出了小花园,往王府的一侧角门去了。

和守角门的门房打了声招呼,罗婆子匆匆地出了王府,熟门熟路地在城中七拐八拐,最后来到了一条小巷子中一户人家的后门前。

她敲了两下门后,黑漆木门就“吱”的一声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那守后门的一个婆子热情地跟罗婆子打招呼,不一会儿,一个三十余岁的清秀妇人就出来了,只见她穿了一件赭红色掐暗银丝宝葫芦褙子,梳了一个整整齐齐的圆髻,插了一支竹节玉簪,看来既体面又妥帖。

?“娘,您怎么突然来了!”妇人见罗婆子的面色不对,关心地问道,“娘,您可是身子不适?”

母女俩走到一边说话,罗婆子表情复杂地看着女儿,莫名其妙地问了一句:“夏儿,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是这么一句话,就让那妇人变了脸色,心中一沉。当年?!还能有哪个当年?!

她紧张地抓住了老妇的手,问道:“娘,你为什么突然提这事,难道……”

“夏儿,刚才蕙兰特意来找我,说世子妃正在查你的下落……”罗婆子忙把李三水家的告诉她的话转述了一遍,心里叹息:女儿怎么就这么命苦呢?!当年,女儿只跟自己说遇到了天大的麻烦,不得不离开王府避开灾祸。

幸好,女儿心里有成算,跟了新的主家后,也得了主家的信任,如今也是个管事嬷嬷了。两年前,女儿的主家搬回了骆越城,她们母女这才得以重逢。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又要横生枝节……

“世子妃说要找我讨先王妃的首饰?!”半夏的眼中掩不住的惊讶,她还以为是世子爷查到了什么呢。可是,流言怎么会传成那样?居然说她偷了先王妃的首饰?!

半夏的双拳不由得握了起来,这么多年来,她已经很少再想起当时的事,可是偶尔想到时,还是心惊肉跳。

罗婆子见女儿面色难看极了,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夏儿,你不知道,世子妃是个有本事的,如果她真有心找你的,她恐怕不会轻易放弃的……”

自从世子妃来南疆后,这还短短不到一年,镇南王府就像是变了天一样。

半夏咬了咬后槽牙道:“娘,这段时日您还是……”您还是别来找我。

半夏本来是想这么说的,可是话还没说完,她就看到两个丫鬟打扮的姑娘出现在路的尽头,两人都眉清目秀,俏脸上笑吟吟地,却让她心中一沉。

下一瞬,她就听罗婆子脱口而出道:“百……百卉姑娘,鹊儿姑娘!”

母亲认识这两个丫鬟?!半夏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隐隐猜到了来人的身份。看来母亲和自己是入了世子妃的套了,这一次,怕是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去了。

百卉和鹊儿也不着急,不疾不徐地走到半夏和罗婆子跟前,百卉轻飘飘地看了罗婆子一眼,也没斥责什么,却已经令得罗婆子满头大汗。

百卉淡淡地对半夏道:“这位是半夏姑娘吧?”明明半夏梳着妇人的发式,百卉却故意称呼她为姑娘来提醒她那些陈年旧事。

半夏没吭声,百卉也不在意,伸手作请状,道:“麻烦半夏姑娘随我们走一趟吧。”她的语气坚定,没有半分转圜的余地。

半夏僵立当场,看了看一脸惨白的罗婆子,只能点了点头。

避了十九年,终究还是避不过……

第616章-下毒

半个时辰后,半夏就被带到了碧霄堂的惜鸿厅中,罗婆子只能焦急地在外头候着。

对于这惜鸿厅,半夏是既熟悉又陌生,当年她在王府做丫鬟的时候,如今的镇南王还是世子爷,先王妃大方氏则是世子妃,夫妻俩就住在碧霄堂里。

半夏曾是碧霄堂里服侍的丫鬟,对她来说,这里就跟她的家没两样,那时她雄心壮志,想着将来要做先王妃身旁的大丫鬟、得力人,却偏偏发生了那件事……

半夏低眉顺眼地提着裙裾跨过门槛,不过是几丈远的路,对她而言,就像是天涯海角一般。

“参见世子妃。”

半夏扑通一声跪在堂中,在下跪的一瞬间,还是忍不住抬眼飞快地看了世子妃一眼。

世子妃不过十五六岁,乌黑的头发挽了一个简单的纂儿,身上穿了一件玫红色十样锦妆花褙子,映得她肌肤如雪,容光焕发。

她正优雅地端坐在一把紫檀木太师椅上,看来纤瘦柔弱得好像风一吹就要折断似的,小小的巴掌脸上,那双熠熠生辉的眸子仿佛一眼就能把人看透似的,令人几乎不敢直视……

“世子妃,奴婢冤枉,奴婢不曾偷过先王妃的首饰啊!”

半夏重重地磕了下头,含着胸,低垂着头,一副畏缩的样子,背光下,她脸上形成一片暗影,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

总算是把人给找到了。南宫玥也不急着质问半夏,只是静静地审视着她。

看对方的形容打扮就知道半夏这些年跟着现在的主家过得还不错,她既然回了骆越城两年,为何不光明正大地来探望自己的母亲?为何要她母亲偷偷摸摸地去看她,还如此讳莫如深、避人耳目?

她若是心中无鬼,何须如此!?

想着,南宫玥的眼中闪过一道冷芒。

那一日在锦绣坊偶然遇上罗婆子去买颜色鲜亮的料子时,南宫玥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她看过花名册上罗婆子的资料,罗婆子早年丧夫,无亲无故,只有半夏这一个独养女儿,那么罗婆子这鲜亮的料子是打算买给谁的呢?

南宫玥当下就怀疑也许半夏已经兜兜转转地又回了骆越城。

于是,在她的吩咐下,鹊儿兴师动众地找了李三水家的、乐嬷嬷等人问话,故意把事情闹大,一直闹到罗婆子的耳朵里,这不,罗婆子就“主动”带着她们找到了半夏!

南宫玥眼帘半垂,慢悠悠地就着杯缘轻啜了一口茶水,放下茶盅后,这才给了鹊儿一个眼色。

鹊儿会意地点头,清了清嗓子,道:“半夏姑娘,你既然不曾偷过先王妃的首饰,又如何会被重罚还赶出了王府呢?!”鹊儿不等对方回话,就抢着说道,“难道是像王府里传言的那样,你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勾引王爷?!”

勾引王爷?!半夏傻眼了,总算是知道什么叫人言可畏,急忙道:“奴婢不曾勾……勾引王爷啊!世子妃,奴婢是冤枉的。”半夏不甚惶恐道。

鹊儿故作狐疑地冷哼了一声,把从王府的老人中听到的那些流言都细数了一遍,听得半夏瞠目结舌,连连否认。

鹊儿突然笑了,淡淡地却语调犀利地说道:“那么半夏,当年你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被发卖出府呢?”

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半夏仍是身子一颤,瞬间僵直如石雕。

她还是低垂着头,急促地回道:“奴……奴婢犯了错。……奴婢不小心摔了先王妃供奉的送子观音……”她力图镇定,在心里对自己说,就算世子妃找到了先王妃院子里的老人,得到的也只会是这个答案而已。

无论世子妃信不信,自己现在毕竟不是王府的奴婢了,只要自己咬紧牙关,死活不说,就算是世子妃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鹊儿何尝看不出半夏的心思,嘴角勾出一个讽刺的弧度。

识时务者为俊杰,事隔十九年,世子妃费尽心力才查到一个被发卖多年的奴婢身上,半夏莫不是以为一句轻描淡写的敷衍就能把她们打发了?

鹊儿询问地看向南宫玥,故意请示道:“世子妃,看来这半夏是不愿意说实话了。”

“奴婢说的就是实情!”半夏激动地抬起头来,一双眼睛不知何时通红一片,她故作坚强,却藏不住那心底的外强中干。

南宫玥并不想与半夏逞口舌之利,古语有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半夏身为王府的奴婢,却不懂得这个最简单的道理。遇上麻烦灾祸,就想着明哲保身,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百卉,你去一趟俞府。”南宫玥淡淡地对着百卉吩咐了一句,百卉立刻领命而去。

俞府就是半夏现在的主家,半夏一听,脸色刷白,隐隐猜测到世子妃想做什么了……

哪怕主家再重用自己,恐怕也不会为了自己而违逆镇南王府的……

时间就在半夏忐忑不安的揣测中过去,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却又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也许,也许……

南宫玥拿起一本话本子悠闲地翻看起来,仿佛半夏根本就不存在似的。一旁的画眉仔细地服侍着南宫玥的茶水,厅堂中再也没人搭理半夏。

对于半夏而言,却比之前被鹊儿审问的时候,还要难受。

她几乎是坐立难安,觉得时间是如此煎熬……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百卉回来了,手里多了一个小小的红漆雕花木匣子。

半夏死死地盯着那个木匣子,瞳孔一缩。她认得这个匣子,这是俞夫人放身契的匣子!

自己的猜测不错,世子妃果然……果然把自己给……

想着,半夏的身子摇晃了两下,摇摇欲坠。

百卉目不斜视地在半夏身旁走过,给南宫玥行礼后,打开了手中的木匣子给她过目,然后这个匣子就送到了半夏跟前。

这是自己的卖身契,上头的朱砂手印过了这么多年还是鲜红似血一般,刺眼极了。

半夏的眼前浮起一片薄薄的水汽。

世子妃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威胁之意已经昭然若揭。

这匣子里只有一张身契,没有她的丈夫,没有她的儿女……

她若是继续死磕,世子妃多的是手段对付自己,让自己夫妻分离、骨肉诀别这才只是第一步而已。

从今以后,自己的身契在世子妃手里,还有母亲的身契也在王府,母亲自小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自己真得忍心连累她吗……

自己并非是无亲无故,孑然一身。

半夏眼中流露出绝望,原本发白的脸色更加的惨白,白得几乎透明。

当年,她殚尽力竭,不惜挨了二十个板子,才保住了自己一条命……十九年过去了,当她以为那段过去可以消逝在光阴中时,没想到最终还是躲不过。也就终究是应了一句老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一瞬间,她心底的最后一丝防线在崩塌了……

不知何时,半夏已经泪流满面,她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哽咽道:“世子妃,奴婢说,还望世子妃莫要迁怒奴婢的娘亲,她什么也不知道……”半夏不敢告诉罗婆子,也不敢告诉任何人,她本来打算一辈子把这个秘密烂在肚子里的。

“说吧。”南宫玥面沉如水地给了两个字,毫不动容。

半夏定了定神,努力回想当年的事,一切似乎还记忆犹新。

也许是因为她从来不敢忘怀吧……

“已经快要十九年了……奴婢还记得那天是十一月初八。午后,奴婢用了午膳后,突然发现自己的一个耳坠不见了,就延路寻找,结果在路过碧霄堂的后花园时,看到先王妃的奶娘卢嬷嬷把一罐药渣倒在了角落里的一棵广玉兰下。当时,奴婢也没在意,可是等奴婢第二天一早再经过那棵广玉兰后,就发现树上的叶子居然掉了一大半……”

半夏发白的嘴唇微颤,停顿了一下后,继续道:“又过了两天,奴婢听闻一向怀相不错的先王妃突然觉得腹如绞痛,但是很快又安然无事了……当时奴婢就忍不住想到了那些被卢嬷嬷倒掉的药渣是不是有问题……”

“半夏姑娘,你既然觉得有可疑,为何不把此事禀了王府里的主子?”百卉的语气没有一丝起伏。

半夏身子一缩,只觉得厅堂中这几个丫鬟的目光都透着一丝冷意与不屑……道理她如何不懂,可是她人微言轻啊!

半夏深吸一口气,又道:“世子妃,卢嬷嬷可是先王妃身旁的第一人,自小把先王妃奶大的,奴婢不过是院子里一个三等丫鬟,人微言轻,空口白牙,就算奴婢说了,又有谁会信!”弄不好被卢嬷嬷反咬一口,不只是她,就连她的家人也要折进去。

再说,要是一切如她所猜测般,那么卢嬷嬷背后必然是有人指使了,这能指使得动她的人身份定是不简单,更可怕的是他们要下手的人是先王妃大方氏,在这南疆,在这王府,有谁敢有这么大的胆量……

时至今日,半夏仍然不敢细想。

无论幕后之人是谁,若是发现她无意中看到了,想要弄死她一个小丫鬟,那是再简单不过了。

半夏干脆故意犯错,这错又必须犯得不大不小,于是,她就故做不小心地摔碎了那座送子观音,还“恰好”被卢嬷嬷看到了,接下来的发展就如她所料……后来,当半夏得知先王妃的死讯后,就越发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否则,自己这条贱命早就没了!

在场众人都不是笨的,又如何不知半夏的自私,鹊儿不屑地撇了撇嘴,一针见血道:“何必言辞狡辩,说来说去,只不过是贪生怕死罢了。!”

半夏面色青白交加,嘴唇微颤说不出话来。她就是怕死,可是谁不怕死呢!

“你身为先王妃的奴婢,食君之禄,就该担君之忧,明知那卢嬷嬷行迹可疑,却放任逐流,明知先王妃死因有疑,却隐瞒不报,等同帮凶。”鹊儿语气凌厉,“似你这般的奴婢,哪个主家敢要??”

厅堂里的几个丫鬟都是一脸鄙夷地看着半夏,即使是半夏再能言善辩,也一时说不出一句话来。

“世子妃!”半夏哭喊着重重地磕了好几下头,“奴婢知错,只求世子妃不要迁怒于奴婢的家人……无论世子妃如何惩罚奴婢,奴婢都无怨无悔!”她卑微地匍匐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

南宫玥冷冷地看着半夏。

半夏也许是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但是对于主家而言,她却并不是一个“好”奴婢。

这件事确实复杂,确实不是她一个小丫鬟所能解决的,但是当年老王爷还在世,就算是镇南王不是个靠谱的,她也完全可以去禀告老王爷,由老王爷来做主。

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做……她只想着避得远远的,保自己一人平安。

要是她早点说出来的话,先王妃也不至于那么早就走了,留下萧奕一人孤孤单单的……

“来人,先把人带下去。”南宫玥淡淡道。

她当然要处置半夏,但不是现在。

她还要留着半夏,等找卢嬷嬷后,让两人对质呢!

半夏很快被带了下去,厅堂中又安静了下来,气氛有些凝重。

南宫玥面沉如水,拿起茶盅,又放下。

时至今日,先王妃的事总算是有了些微进展,刚才半夏所说也让南宫玥更为警觉,不管这件事的幕后主使是谁,自己都必须小心谨慎,千万不能打草惊蛇……

“世子妃,”鹊儿观察着南宫玥的神色,小心翼翼道,“那卢嬷嬷……奴婢在登记花名册的时候,听人提起过。”

见南宫玥挑眉示意自己继续往下说,鹊儿就接着道:“先王妃过世后不久,卢嬷嬷就向老王妃自请出府回了老家,老王妃同意了……”

南宫玥眸中闪过一抹厉色,问道:“鹊儿,你去查一下卢嬷嬷的老家在哪儿,然后……百卉,你让朱兴派人把那卢嬷嬷抓回来!”

“是,世子妃。”鹊儿一脸凝重地领命退下了。

厅堂中静悄悄地,静得似乎连众人的呼吸声都能听到,直到有丫鬟来禀说镇南王请世子妃过去一趟,这才打破了沉寂。

南宫玥微微颌首,起身抚了抚裙裾,往外走去。

镇南王依然是在书房里见到的她,见过礼后,就听镇南王和善地问道:“世子妃,年关接近,近日王府琐事繁多,你可忙得过来?”

南宫玥唇边含笑,恭敬地说道:“劳父王费心,儿媳忙得过来。”

镇南王欣慰地点点头,又说道:“本王知道你素来能干。不过,过年事多又杂,你也是第一年打点王府中馈事,本王想着,让你大姑母来帮你一二,你觉得如何?”

南宫玥低眉顺目地站在那里,以她对镇南王的了解,他怕是想不到这么“周详”,联想起前几日乔大夫人刚刚来“探望”过小方氏,这事儿是谁提议的,实在不难推测。

南宫玥猜得没错,确实是乔大夫人向镇南王提议的。镇南王想想也觉得有理,尽管世子妃能干,可到底没有管过这诺大的王府,尤其过年还要祭祖,世子妃是新嫁妇,若是弄错了规矩,出了什么岔子,就不好了。于是,镇南王思来想去,干脆把她叫了过来。

“父王好意,儿媳感激不尽。只是……”南宫玥有些为难地说道,“咱们王府过年,乔府也要过年,大姑母恐怕自己家都忙不过来。更何况,儿媳听闻兰表妹近日身子不适,时常需要大姑母照顾,儿媳怎能劳烦她了。”

镇南王皱了皱眉头,别的还好说,那乔若兰如今疯疯癫癫的,偏生大姐上哪儿都带着,她在乔府疯自己管不着,可要是又像上次那样在王府说些疯言疯语就不好了。安逸侯早晚要回来的。

“父王。”南宫玥恭顺地继续说道,“儿媳打算让霏姐儿和霓姐儿来帮衬,若真有难以决断之事,还有父王您在,也可以提点儿媳一二。”

也是,还有自己在呢,真有什么事,世子妃来问问自己就行了!嗯!还是让大姐好生待在乔府,管着那乔若兰别又惹出什么事来才好。这么想着,镇南王开口了,说道:“那世子妃你就多辛苦一些了……”

南宫玥屈膝应了。

这时,叩门声响,镇南王的长随在外禀报道,“王爷,有捷报,登历城大捷!”

镇南王和南宫玥顿时喜形于色,镇南王甚至忘了南宫玥还在这里,迫不及待地吩咐道:“让人进来!”

一位戎装小将大步进了书房,单膝下跪,抱拳道:“禀王爷,世子爷率领南疆军于十二月十七夺回登历城!斩杀敌军近万人。”说着,他把手中的捷报呈了上去。

“好,好,好!”

镇南王一目十行地看完了那张捷报,喜不自胜地站起身来,连道三声好,心头的巨石总算是落下了:登历城总算是夺回来了,老父若是再入梦,他也不至于无言以对了。萧奕这逆子总算有几分世子的样子了!

南宫玥的唇角掩不住的笑意,登历城已经拿下,这是被南凉占去的最后一座城池了。

与南凉战事将歇。此战之后,无论是南凉还是百越都不会对南疆再构成威胁,阿奕也不用时时征战在外了。

太好了!

从镇南王书房里出来后,南宫玥笑吟吟地向随行的两个丫鬟吩咐道:“今日大喜,传我的命,阖府上下皆赏一个月的月钱。”

画眉讨巧地说道:“那奴婢就替大伙儿谢过世子妃。”

南宫玥心情甚好,说道:“先去小佛堂,我要给祖父、祖母还有母妃上炷香。”她要去告诉他们这个捷报,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阿奕!

百卉和画眉应了一声,陪着南宫玥一起往佛堂去了。

南宫玥口中的小佛堂就在王府后院的东南角,里面供奉着老王爷,老王妃还有先王妃大方氏的牌位。自打回了南疆后,每逢初一十五,逢年过节,她都会来佛堂上香。

守佛堂的婆子低头哈腰地开了门,备上香烛,恭迎世子妃入内。

佛堂中宁静肃穆,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香烟味,缭绕在鼻尖,让人不由得静下心来。

南宫玥像往常一样上了香,磕了头,然后双手合十,对着大方氏的牌位喃喃地说着萧奕的事……

丫鬟们全都候在佛堂外,不敢发出一点生音,四周静悄悄地。

片刻后,南宫玥才睁开眼睛,笑容恬淡地站起身来,离开了小佛堂。

“吱”的一声,佛堂的门又关闭了,将那一室的香烟关在了身后……

南宫玥沿着青石板小路往前走去,道:“我们去看看半夏说的那株广玉兰。”

第617章-病发

半夏被带下去的时候,百卉就已经细细地询问了那株广玉兰的位置,它就在碧霄堂后花园的西北角,那里有一片小松林,旁边种了几株广玉兰,因为方位有些偏僻,松林又幽暗,平日里就连碧霄堂的丫鬟婆子都不喜欢去那里。

两个丫鬟伴着南宫玥回了碧霄堂,百卉在前领路,不多时就到了。

冬日里,七八株广玉兰立在那里,比起王府其他的花木来,它们的枝叶明显没那么绿,显得有些恹恹的。

不仅是广玉兰,这一片小松林长得都不太好,南宫玥刚到碧霄堂时,还觉得有些奇怪,以为是下人们没有照顾好,如今看来却是有原因的。

负责花木的婆子也被叫来了,她根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有些战战兢兢。

“胡婆子。”百卉问道,“这几株广玉兰似乎长得不太好。”

胡婆子吓得一惊,这片小松林不管种什么都长不好,就算再精心照顾也是一样的,所幸,这里一向没人来,也没人追究她的“怠忽职守”,时间长了,胡婆子也就不在意了。没想到,这一追究起来却是世子妃都亲自来了!

她吓得两股战战,声音发颤的说道:“世子妃明查,奴婢真得已经尽心了,可是、可是……”她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世子妃一眼,也不等百卉问,紧跟着说道,“奴婢曾听说十几年前就有一株广玉兰不知怎么的枯死了,打那以后,这小松林里的花木就成这样了。”

胡婆子生怕世子妃觉得自己是在推卸责任,可事实真是这样啊!

她胆战心惊地等着,直到百卉问道:“当年那株枯死的广玉兰长在何处?”

“就在那里。”胡婆子抬起指了一个方向,“奴婢听说,那广玉兰枯死以后,补种过几次都没养活,就干脆把地空着了。”她接手了花木后,也就循了旧例,没有再种。

百卉瞧着南宫玥的神色,试探性地道:“世子妃,要不要……”

“挖。”南宫玥面沉如水地给了一个字。

百卉屈膝领命。

她让胡婆子拿来了铲子,亲自动手挖了起来。

掘地三尺!

南宫玥寸步不离地站在那里,她不会回避,而是要亲眼见证一切。

不多时,百卉挖铲的动作停了下来,画眉找来了一块粗布,随后,百卉就将“东西”全都挖到了粗布上,呈到了南宫玥的面前。

时隔多年,药渣几乎已经与淤泥混在一起,若非她们是有目的性而来,怕是很难想到,这些是药渣。所幸,当年药渣的量不少,而这块地也好些年没有种过花木,终究还是留下了证据。

南宫玥拿起了一些淤泥,置于鼻下细嗅,只可惜,时间实在隔得有些久了,药渣也早已变了气味,得换种方法才能辨明这些药渣的具体成份。

她吩咐道:“先带回去。”

百卉应了一声,小心地包好了药渣。

那胡婆子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还是意识到这泥里有一些不得了的东西,她吓得完全不敢动了,南宫玥只轻描淡写地瞥了她一眼,她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画眉暂且留了下来,南宫玥则带着百卉先回去了。

她没有回自己的屋子,而是去了小药房。

南宫玥摆开了几个陶瓷小碗,亲手把药渣分成几份,一一置入其中,随后又让百卉拿了些清水过来,小心地注入到了碗里。

先耐心地把附着的淤泥洗去了一些,南宫玥再分别把这些药渣放在陶瓷器皿中,用不同的火候慢慢熬煮着……

所有的一切,南宫玥全都不假他人之手。

时间一点点过去,夕阳落下,外面的天空变得昏暗一片,直到一轮淡得发白的月亮出现在了东边的天空,药房的门才又一次打开,南宫玥从中走了出来,面色凝重。

毕竟已经过去近十九年了,她费了一切手段也只能判断这药渣中所含的七八成药材,但足以证实,这是一种慢性药,会导致孕妇滑胎,一尸两命……

也不知是先王妃的身体比较康健,还是阿奕的运气好,她最终还是熬到了生产那一日,可还是逃不过血崩难产的浩劫……

南宫玥心口一阵抽痛,几乎快喘不过起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十九年了,还能让她找到线索,这也就意味着,必能恶有恶报!

她抬眼看着夜幕中的银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等到情绪平复后,这才抬步回了自己的屋子。

画眉正候着,见到她,立刻上前禀道:“世子妃,奴婢已经敲打过那胡婆子,她不敢乱说话。”

南宫玥微微颌首,一边听着画眉禀报下午王府里的琐事,一边往屋里走去。

给王府上下的赏银都已经发放完毕了,下人们因额外多加了一个月的月钱,皆是欢喜雀跃,尤其是听闻过年还会另有一份封红,干起活来更是卖力的很。

这诺大的镇南王府,尽管过年琐事繁多,可都是有往年的定例在的。这头一年,南宫玥也不想去改变旧例,因而类似赏赐、礼单、宴请、祭祖等等之类的事,翻翻往年的账册也就一清二楚了。南宫玥虽循了旧例,但花费的银子却比往年要省了近三分之一。

往年的银子去了哪里,显而易见。

当南宫玥拿着账册去请镇南王过目的时候,得了他一通夸奖,只说世子妃贤惠、能干、节俭云云。因而,哪怕乔大夫人后来又来了两三次,他也再不提让她过来帮衬南宫玥的事了。

等到萧霏和萧霓这两个姑娘把礼单都拟好后,一车车的节礼陆续从镇南王府送了出去,与此同时,有更多的节礼送来王府,有派体面的管事嬷嬷送来的,也有亲自上门送节礼的。

特别是今年恰逢南凉作乱,骆越城里不少府邸都有子弟随同出征。

对于这些府邸,若是其夫人上门,南宫玥会视情况多少见上一见。

好比田家,姚家,华家……等等。

当然还有,常家。

说到常家,那也是当年跟随老镇南王打江山的人家,只可惜,在常老太爷过世后,常家的子孙中就没有扶得起来的,以至于这些年来日渐没落。

常家老夫人从前也是一个彪悍的主,眼见如此,当机立断,直接就把第三代儿孙中好歹还算看得过眼的常怀熙托了关系送去雁定城,想着多少能蹭蹭军功,得个前程也好。

只是这常怀熙也是个打小被宠坏的,常家虽把他送了出去,也生怕他惹恼了世子爷。

就这么又是忐忑,又是期盼地等了小半年,就等到了过年,趁着送节礼的机会,常夫人带着女儿上门来给南宫玥请安。

南宫玥在雁定城时也见过常怀熙,听闻常夫人来了,她就吩咐丫鬟把人带去小花厅。

百卉给她披上了一件月色的织锦镶毛斗篷,移步去了。

一进小花厅,就见一对容貌有四五分相似的母女俩分别坐在一把红木圈椅上,常夫人看来四十来岁,身穿一件宝蓝色的玄色丝绣八团花褙子;常三姑娘约莫十四五岁,着一件葱绿盘金彩绣绵褙子,看来青春少艾,眉宇清秀,与常五公子在眉宇间有三四分相似。

母女俩见南宫玥来了,急忙站起身来施礼:“见过世子妃。”

“免礼。”南宫玥含笑着说道,在上首的一把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三人见了礼后,常夫人便介绍起自己的女儿:“世子妃,这是妾身的三女,闺名环薇。薇姐儿,快给世子妃见礼。”

常环薇袅袅地上前一步,再次屈膝行礼。

南宫玥打量了常环薇一番,客套地赞了她几句,比如“聪慧敏捷,端庄贤淑”什么的,又拔下腕间的镶金白玉镯赠给对方,问道:“常三姑娘平日里都喜欢做些什么?”

“薇儿谢过世子妃。”常环薇得体地屈膝谢过,回道,“薇儿平日里就喜欢琴棋书画,做做女红什么的。”

看着这常环薇一举一动都是教养得体的大家闺秀风范,南宫玥不由嘴角微勾,虽然说是同父同母的兄妹,但这位常三姑娘看来却不似其兄那般“不拘小节”,就像萧霏和萧栾兄妹俩也是性子迥然不同。

常夫人不着痕迹地瞥了那镶金白玉镯一眼,一看就是上好的汉白玉,于是神色间更欢喜了。

听闻世子妃是刚从雁定城回来的,瞧世子妃这态度,熙哥儿显然是受世子爷重用了!真是老天保佑啊!她不由庆幸,当初婆母让熙哥儿去战场的时候,自己没有拼命阻拦……好吧,她其实是想闹上一闹的,可婆母说了,将来这常府会由老大继承,而如今常家不比当年,与世子爷也没有多少交情,其他儿孙是福是祸就难说了。

常夫人思来想去,终于还是狠心让常怀熙去了。

这小半年来,她几乎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总算……

今日回去后得赶紧告诉婆母和老爷这个好消息!

想着,常夫人心里就喜滋滋的,接着女儿的话顺势说道:“世子妃,妾身这女儿就是性子闷,妾身也说她小孩子家家的,应该多出去玩玩,可她就喜欢钻在那些琴棋书画里。”常夫人说这些话当然是有意帮女儿讨南宫玥的欢心,整个骆越城里谁人不知道世子妃和萧大姑娘都是难得的才女。

常夫人继续道:“世子妃,妾身这女儿最喜欢的还是琴,久闻萧大姑娘琴艺出众,不知道可否指点小女一二?”

常夫人满眼希冀地盯着南宫玥,但这一次,她失望了。

“常夫人,这倒是不巧了。我家霏姐儿跟她妹妹出门看画去了。”南宫玥道。

“那委实不巧了。”常夫人心里不免有点失望,她本还想借着今天这个机会让女儿同萧霏多亲近亲近,进而也能时常见到世子妃……不过,不着急,总有机会的。等世子爷凯旋归来,王府定是要办一个庆功宴的,机会有的是!

想着,常夫人的心定了。

南宫玥笑了笑,正欲开口,却看到画眉急匆匆地进来了,瞧她焦急的面色,就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世子妃……”画眉飞快地行礼后,压低声音在南宫玥的耳边耳语了几句。

南宫玥原本温和和煦的面色瞬间一变。

就算是常夫人没听到画眉说了什么,也知道能让世子妃这样变了脸色的,必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常夫人暗暗给了女儿一个眼色,识趣地起身告辞了。

南宫玥心中确实焦急,所以也没有挽留,命鹊儿送客,自己则带着百卉坐着马车赶往了浣溪阁。

“……世子妃,大姑娘和三姑娘在锦画坊买了字画后,就去浣溪阁小坐,谁知道在二楼坐了没多久,三姑娘的哮病突然发作了!”马车上,来禀告的小丫鬟花容失色地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俏脸惨白,“世子妃,三姑娘自小有哮病,但这几年,已经好转了许多,快一年多没有发作了……”

南宫玥面沉如水。

她也听闻过,萧霓自小就有哮喘之症,小的时候更是有数次因为哮病发作差点就没挺过去,也因此萧二夫人自小对这个女儿都保护得小心翼翼……

只是这哮病实在有些麻烦,有的人长大后哮病自然而然就好了,而有的人则不然。

思绪间,马车缓了下来,百卉挑帘往外看了一眼,禀道:“世子妃,浣溪阁到了。”

浣溪阁的主人蒋夫人亲自出来相迎,给南宫玥行礼后,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说道:“世……萧夫人,请随我来,萧三姑娘现在已经好多了,正好有位姑娘给萧三姑娘服了些药……”

蒋夫人也是余惊未消,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倘若萧三姑娘在自己这里有个万一,一来,王府有可能迁怒一二;二来,于浣溪阁的的名声也不利!

闻言,南宫玥和随行的几个丫鬟高悬的心都放下了些许,随着蒋夫人到了二楼的一间贵宾室中。

一进门,就看到几道焦急的背影围着一个美人榻,她们似乎听到了脚步声,闻声看来。

“见过少夫人。”

几个王府的丫鬟纷纷对着南宫玥行礼。

一身月白色柳枝纹褙子的萧霏也转过身来,在看到南宫玥的瞬间,就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急切地喊道:“大嫂!”

几个丫鬟急忙退开到一边,可以看到一身海棠红团花褙子的萧霓靠在美人榻上,含胸驼背,小脸上一片潮红,一双黑眸看来湿漉漉的,但看着呼吸还算平稳……

就像是蒋夫人说的那样,萧霓的状况稳定多了。

“大嫂……”

萧霓面露赧然之色,想起身行礼,但立刻被萧霏给按了回去,颇有长姐的风范,道:“三妹妹,你病了,就该好好躺着。大嫂是自家人,何须如此多礼!”

看起来,萧霓的病情已然稳定了,但是南宫玥还是不放心,疾步上前,在美人榻旁的一张小杌子坐下,然后凝神替她把起脉来。

片刻后,南宫玥沉吟着收回手,脸上的表情一松,道:“霓姐儿,待回去后你要好好休息,近日不能再劳累了。”

言下之意,就是萧霓确实没事了。

一瞬间,整间屋子的人都是长舒一口气,心总算是彻底放下了,就连屋子里的空气都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这时,萧霏想起了什么,忙介绍起身旁的一位姑娘道:“大嫂,是这位顾姑娘见三妹妹身子不适,出手相救的。”

萧霏身旁站了一个着芙蓉色山茶栀子花暗纹褙子的姑娘,一头乌发挽了一个简单的纂儿,头上只插了一支翠玉簪。

那顾姑娘看来容貌清秀,气度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地与南宫玥见了礼:“萧夫人。”

南宫玥也福了福身,与她回礼道:“多谢姑娘出手救了我家三妹妹,敢问府上何处,改日我必当登门道谢。”

顾姑娘淡然一笑,道:“只是举手之劳罢了,萧夫人无须客气。”

既然对方如此表示,南宫玥也没有强求。

萧霓在丫鬟的搀扶下坐了起来,对那顾姑娘福身道谢:“萧霓多谢顾姑娘救命之恩。”她的态度极为郑重,目露感激之情。

半个时辰前,她安生了许久的哮病突然发作,呼吸急促,喉头水肿,几乎快要喘不过起来,眼前仿佛有一大片阴影笼罩而下,那一瞬间,她真的以为自己今日怕是活不成了,她想着母亲,想着兄长,想着王府的亲人……

没想到她终究是命不该绝。

古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会记住这份恩情!

顾姑娘伸手扶住了萧霏道:“姑娘多礼了。我也有哮病,所以才随身带着家传的药物。”

“原来顾姑娘你也得过哮病?”萧霓眼中露出一丝讶色,这还是她第一次遇上与她有同样病症的姑娘。

“以前还比较严重。”顾姑娘含笑道,“近几年已经好多了。只要好好调养,平日里多加注意,相信萧三姑娘你的病也会好转的。”

“顾姑娘,呈你吉言。”萧霓福了福身,再次谢过对方。两人相视而笑,看来颇为投缘。

说了会儿话后,那位顾姑娘就主动提出告辞,百卉亲自把人给送下楼去。

待顾姑娘的步履声远去,南宫玥这才问道:“霓姐儿,我听说你的哮病已经近一年没发作了,你可知今日是被什么诱发了?”

“大嫂,我好像闻到了一股香味,”萧霓皱了皱眉,努力回想着,“一股类似栀子花的香味……”

她这么一说,蒋夫人面色微变,上前一步解释道:“萧夫人,最近浣溪阁中新换了一批香囊,没想到三姑娘竟然闻不得这味道。”蒋夫人心中又是一阵后怕,差一点,只差一点浣溪阁就要栽进去了。

蒋夫人很快就命人取来一个香囊交给南宫玥查看,南宫玥嗅了嗅后,立刻确认这香囊中有数种花粉,比如栀子花、梅花、玫瑰、玉兰等等,会导致哮病的花粉种类繁多,现在也只能猜测其中的一种花粉是萧霓的病因,却又不能冒险去细究……

这事儿,也非浣溪阁故意为之,不过是一场意外罢了。

南宫玥没有追究,待萧霓再休息了一会儿后,就带着姐妹俩回了镇南王府。

尽管萧霓已经无恙,但是身子还是有些虚,须得好好休息调养几日。

萧霓被送回了自己的院子,萧二夫人丘氏得了消息,匆匆赶来,抱着女儿抱头痛哭。她只有这一双儿女而已,他们就是她的命根子。

“娘,我没事的……”萧霓轻轻地拍着母亲的背,心中有内疚,有自责:她都这么大了,还让母亲为自己担忧了。

话语间,只听“砰”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从她身上掉了下来。

丘氏和萧霓都下意识地循声看去,只见地上多了一个系着一串红色流苏的吊坠,那吊坠是一个白玉雕成的梅花吊坠,雕工精致,细腻圆润,一看就是姑娘家的配饰。

萧霓脱口道:“这不是我的!”

第618章-神药

一旁的一个青衣丫鬟俯身把白玉梅花吊坠捡了起来,若有所思地说道:“姑娘,这吊坠看着有些眼熟……对了!”她想到了什么,忙道,“这好像是那位顾姑娘的,奴婢记得顾姑娘把她配戴在腰间的。一定是顾姑娘给姑娘喂药时不小心掉在姑娘身上了。”

“顾姑娘?”丘氏挑眉问道。

她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小丫鬟进屋禀说,鹊儿带着王府良医所的陈良医来看给萧霓诊脉了。

丘氏再也顾不上那顾姑娘,急忙让小丫鬟相请。

陈良医在王府多年,对于萧霓的病情也甚为了解,诊了脉后,就开了个方子嘱咐她先服上三日,他明日再来请平安脉。

丘氏总算是放下心来。

鹊儿听闻萧霓已经没有大碍,就匆匆回去复命,然而一进屋她就听画眉说,世子妃带着百卉去了外书房。

南宫玥会去外书房,当然是朱兴有要事回禀。

自打上次南宫玥命朱兴派人去百越已经过去有半个多月了,派去的暗卫今日刚刚回来,也带来了调查的结果……

“世子妃,暗卫在芮江城细细打听了,五和膏是百越宫廷中才有的一种秘药,民间难觅踪迹。”朱兴面露惭愧地说道,“因而也没能弄一些回来。”

南宫玥微微蹙眉,无论是奎琅还是摆衣,都是聪明人,做事又一贯谨慎,怎么会随便给出一套漏洞百出的说辞,毕竟南疆与百越相邻,想要找到一个熟知百越的人也并非难事。

只是,没有这五和膏,外祖父那边的试验恐怕就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