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过是因为那个野种是杜氏生的才给杜氏荣宠,是的,一定是这样。

  已经过去几天,惠妃每每想到杜氏的身份还是难以相信,还是愤怒还是不平还是恨,这个杜氏太会算计。

  她是不信杜氏那个贱人什么也没做就让皇上如此对待。

  在她看来,定是杜氏迷住皇上。

  使了方子。

  这样心机深沉的妇人,皇上还如此的宠,越是知道杜氏可能是曾经的定远侯夫人她就越是觉得要揭穿杜氏的真面目。

  皇上为杜氏瞒了所有人,让人以为真的是杜尚书的嫡女,不知道要是真相大白的时候会是什么样?

  要是让天下人知道?

  太后肯定不知道?惠妃是恨不得下一刻就告诉太后,就算还没有查清楚,还有那个野种,果然是野种。

  孽种!

  偷情所生的孽种,惠妃先前想的是等查清了就想办法揭穿杜氏身份和真面目,叫天下人看清杜氏是什么人。

  一个罪妇一个早该死的人,看杜氏还有什么脸活下去。

  还有那野种,到时候就算有皇上护着也没有用,就是皇上不想杜氏死她也会让杜氏好好去死。

  当然她不可能让皇上知道是她,除非她真的能揭穿杜氏的真面目。

  其它的人都是傻的,都还傻傻的,只有她知道真相,惠妃内心深处是得意的,如今她有时会希望皇上是真的出事。

  不是布的局,那样的话,她虽然伤心,可没有皇上护着,她是不是就可以揭穿杜氏,就算没证据也无所谓。

  只要流出流言。

  哼,杜氏和那野种哪里还有脸,哈哈哈,怕就怕这是皇上设的局。

  由此她才不敢妄动。

  只不过很多次她都忍不住想要悄悄放出消息,或许皇上查不出来是她,别的人都以为皇上出了事,一旦听说了杜氏真正的身份,知道杜氏的真面目,在这个时候杜氏就是顶罪的。

  指不定大家都会觉得都是杜氏才让皇上出事。

  对,一定会这样。

  惠妃很激动,她心中徘徊,一时想马上让人放出流言,一时又怕皇上知道发现是她动的手脚。

  要是皇上能厌了杜氏就好了。

  她是不是可能也找一个宫女让她告诉其它的人?告诉谁呢,吴氏?太后?不,柳氏?还是?

  到时候自有别的人出手,要查也查不到她身上。

  惠妃太想杜氏失宠,去死,她不想杜氏活着,在南苑活得好好的,这是一个机会,皇上不管是不是布了局,她要不要抓住?

  惠妃以前很谨慎,从来小心。

  因此成了宫中的老人,眼晴瞎了整个人也变了,可骨子里的小心和谨慎还是没有完全丢掉。

  不然她早就让人做了,她舍不得放过这个机会,同时又怕。

  惠妃脸色变来变去,又狰狞又扭曲,终归她还是不愿冒险,要是换成别的人可能就冒险了。

  她还想好好活着,还想荣宠后宫,还想生下皇子,还想成为太后。

  她还没有得到想要的,舍不得就这样冒险。

  皇上一定还好好的。

  还是待能揭穿杜氏真面目的时候再说,但就这样算了她不甘,惠妃忽然想到一个主意,她可能威胁杜氏。

  要杜氏助她,让杜氏帮助她得宠。

  只要皇上宠幸她,她生下皇子后,她就可以除去杜氏。

  现在就是除去杜氏,她又没有生下皇子,只会偏宜了别的人,皇上查不出来还罢了,要是查出来,她的下场可想而知。

  惠妃左想右想,还是下不了决心。

  她怕她威胁杜氏,杜氏却把一切告诉皇上,那她哪里还有活路。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惠妃又不甘,突然她想到一点,她何必想这么多,既然她能查出杜氏真正的身份,别的人也能查出。

  最重要的是那个消失的宫人,据说是太后宫中的宫人,可再找又找不到。

  若是阴谋,证明还有人知道。

  “来人。”惠妃开口,对着一个方向。

  惠妃身前跪着四个宫人,低着头,动也不敢动,她们感觉得出娘娘情绪很不好,皇上下落不明——

  太后宫中,太后发着火,她看着长公主南阳郡主,到底是谁把皇帝下落不明的消息传出去的?

  太后怀疑的盯着眼前的小姑子,然后看向南阳。

  随即又看向跪在地上请罪的黑衣男人,皇帝下落不明的消息只有他们几人知道,可是谁来告诉她,为什么会到处都在传?

  这让太后不得不产生怀疑。

  “是不是你?”

  太后虽然怀疑眼前的小姑子还有南阳,但最怀疑的还是跪在地上的黑衣男人,一时大怒。

  “皇嫂。”

  眼见太后就要大怒,长公主开口,沉着脸。

  南阳郡主知道这一下不好了,皇兄下落不明的消息一直瞒得好好的,没有人怀疑,只要皇兄回来就没事,可一下子传了出去。

  她是没有说给任何人听过,只见过宸贵妃杜氏。

  杜氏早就知道,也不可能传出去。

  那会是谁?

  就是她也不由怀疑起来,本来以为稳妥的事一下子变了,皇兄又还没消息还没找到,接下来难道真要?

  她望着姑姑。

  太后就要发怒,听到小姑子的话,脸色极为难看的抬头看过去:“你要和哀家说什么?”可能是起了怀疑,语气颇为不客气。

  南阳郡主不由皱眉,跪在地上的黑衣男人没有动,长公主脸色不好,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后。

  太后话一顿。

  长公主:“皇嫂你在这里怀疑,可你想没有想过另一个可能。”

  “你是说?”太后很快知道长公主的意思,脸色大变,南阳郡主怔了下也想到了,跪在地上的黑衣男人没有动。

  其它的宫人同样被遣到外面。

  长公主没有说话,这一切的背后明显有人,看来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不然就是大乱。

  太后脸色又是一变,南阳郡主希望姑姑说出以后如何做。

  太后脸色变了变后,忽的:“哀家曾经的提议如何,大皇子哀家见过。”脸色不好的说。

  长公主没有说话,南阳郡主看向太后,黑衣男人轻轻动了动。

  宫里的宫人宫外各家还有各大臣和周嫔等人一样都不信皇上下落不明,宫人们都极担心,宫外各家各大臣一个个都要求见太后

  第四十九章

  太后和长公主一起南阳郡主陪同召见了求见的各家夫人,面对众人太后脸色极不好看,她没有想到流言已经传到宫外去了。

  皇帝还是没有消息,所有人都知道皇帝下落不明,已经不能再瞒下去。

  沉着脸太后回答了各家夫人的询问。

  “皇上确实出了一些事,暂时失去下落,已经派了人出宫,想必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至于外面流传的皇上遇刺,哀家相信皇上!”

  长公主没有开口,南阳郡主更没有资格在太后说话的时候插话。

  下面各府的夫人闻言相互看了一眼,当着太后还有长公主的面,尤其是长公主殿下的面,并不敢议论什么。

  有些人看了一眼一边的南阳郡主,见南阳郡主也在,南阳郡主应该知道些什么,准备出宫后私下想办法向南阳郡主打听一下。

  南阳郡主比起长公主和太后好说话。

  要是能得到长公主殿下的回答更好,只是都不敢。

  又看了看太后和长公主还有南阳郡主这些人收回目光。

  太后坐在上面,一直看着下面,脸色更不好,南阳郡主扫了眼下面的人便望向太后和长公主。

  长公主脸上看不出什么。

  “太后娘娘,皇上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怎么会遇刺,背后的人是谁?皇上一直没有传消息回来吗?皇上是什么时候失去下落的?”

  威远侯夫人这时开口。

  其余各家夫人都敛起思绪,等着太后长公主的回答,她们也想知道。

  长公主还是不语,南阳郡主更不可能开口。

  太后:“哀家也是刚知道不久,皇上遇刺哀家也知道得不多,应该与皇上去江南办的事有关,哀家已经下旨彻查,皇上没有传消息回来,但哀家相信皇上定会平安无事。”

  太后一想到皇帝出事,一想到这些人等着她回答,她心情越发不好。

  太后的话说完,下面各家的夫人再次面面相窥,太后唇抿直,长公主眉目淡淡,南阳郡主盯着下面各家夫人。

  不知道她们的意思。

  “…”由于不敢议论,各家的夫人诰命彼此看看,良久都没有说话,直到很久,为首的一位诰命才开口,对着太后:“臣妇也相信太后娘娘还有长公主殿下说的,皇上不会有事,只是臣妇有一问,要是没有不知道从哪里传出的流言,是不是太后娘娘并不准备把皇上下落不明的消息告诉大家?”

  “大胆!”

  太后一听脸色就是铁青,下面各家的夫人脸色都一变,不敢再多说,跪在地上。

  “请太后娘娘恕罪!”那个开口问的诰命脸色也一白,砰一声跪在地上。

  长公主也盯着这个诰命,南阳郡主也是。

  太后更是黑着脸瞪着。

  诰命脸越发的白,似乎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感觉着落在身上的目光像针一样,她越发害怕,额头上全是汗,不停的磕着头:“请太后娘娘怪罪,臣妇错了!”

  太后冷眼看着,并不开口,显然没有消气。

  长公主和南阳郡主更不可能说什么,下面其它各家的夫人诰命脸色都不好看,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觉得这个诰命太大胆连累了她们还是和这个诰命想的一样。

  砰砰砰砰,不知过了多久,没有人敢开口,只有磕头声,一声一声,安静得窒息。

  “照你们的意思就是皇上下落不明,不管是为什么,还没有查清楚前就该说出来?什么也不顾?也不怕引起大乱?啊?”待到那个诰命惨白着脸,额头上磕出了血色,太后才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的道。

  目光扫过所有人,冰冷中带着怒火。

  说到最后,声音饱含怒火质问。

  一个啊字说出了太后的愤怒,就差指着下面的人骂。

  “太后娘娘——”下面各家的夫人脸色都变白,全都跪在地上,磕起头来,脸色都很精彩。

  太后说的没有错,她们不由自主都看向那个还在磕着头妇人。

  “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跑到宫里来质问哀家,说不定正中了背后传出流言的圈套,谁会知道皇上下落不明,又能传出流言你们想过没有?”

  太后接着道,黑着脸。

  长公主脸色好了些,南阳郡主也没想到太后这样说。

  下面各家的夫人包括一直磕头的那个诰命都呆了。

  随后也意识到太后的意思,她们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只是,所有人都被皇上下落不明可能遇刺的消息吓到了。

  然后赶着来见太后,试图了解清楚皇上是不是出了事。

  要是没事,她们就不用担心,只要揪出乱传流言的人,要是皇上真的有事,那么就是天大的事了。

  她们要知道该如何做。

  如今听了太后娘娘的话,一个个都深想起来,越是想越是发现事情不简单,更是害怕。

  太后哪会不知道她们想什么,长公主和南阳郡主也大概能看出下面的人的心思。

  “你们也不用太担心,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长公主突然道。

  太后微皱眉头,侧头看了小姑子一眼,南阳郡主也是,下面的人也都呆呆的反应过来,长公主殿下开口了,她们其实更相信长公主。

  长公主殿下说得对,谁知道散步流言的人什么目的,肯定和皇上下落不明有关,皇上虽然没有消息也一直没有传消息回来,可仔细一想,那些人会传出流言,说不定真的没有消息反而是好消息。

  一个个脸色好起来。

  太后脸色也好了些,对着小姑子想要开口又看了眼下面的人,南阳郡主只一想就赞成姑姑说的。

  姑姑说得对。

  “你们回去吧,回去后告诉其它人,以不变应反应,皇上不会有事。”长公主继续说。

  下面各家的夫人诰命边想边行礼回答。

  回去后就会其它人说。

  太后眉头松开,她决定一会和小姑子说一说,南阳郡主也松口气。

  长公主不再说话,就在下面各家的夫人诰命准备告退的时候,安国公夫人上前一步行礼后恭敬的开了口:“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南阳郡主,要是皇上有事呢?”

  说完,这位安国公夫人跪在地上,动也不动,她知道大家最怕的就是皇上有事,可都不敢问,可有些事还是要问清楚。

  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没有私下召见她的意思。

  她本来想的是私下说的。

  眼见不行,只好现在问。

  她知道太后娘娘肯定会生气,但不问清楚怎么行,特别是在这样的关头,一步错可能整个家族都会卷进去。

  既然进宫见了太后娘娘还是问清楚的好。

  不然不是白跑吗。

  就算里面有阴谋,万一皇是真的出事?

  安国公夫人自觉自己没有错,其它人未必不想问,不过是不敢,她问了她们还要感谢她。

  她就不信别的人不这么想。

  她也是为了大家好,就算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怪罪,就算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不高兴她也要问。

  她是为了所有人。

  其它各家的夫人和诰命有一部份听了安国公夫人的话确实和安国公夫人想的差不多,但也有一部份,不由往一边移了移。

  早就知道安国公夫人有些不怎么靠谱,果然,这一部份夫人和诰命都是平常比较谨慎小心的。

  另一部份夫人和诰命和安国公夫人一起等着长公主殿下太后娘娘回答,余下的脸色都不好,都担心。

  “大——胆!”太后果然怒了,眼见着就要开口,眼中饱含怒火。

  南阳郡主不由担心。

  好在长公主不等太后发怒,平淡的开了口,对着下面所有的夫人诰命:“皇上要是出了事还有大皇子二皇子,还有各位大人。”

  话一落下,下面的各夫人诰命差点变了脸色,大皇子二皇子?各夫人诰命心中想到许多。

  太后娘娘和长公主殿下已经有决定了?

  长公主殿下的意思大多的夫人诰命都听出来了,一个个心里不由想了许多。

  南阳郡主虽早知道姑姑会同意,却不想姑姑会在这时说出来,她又看向太后,太后皱眉看着小姑子。

  长公主淡然的看着下面各夫人诰命。

  过了一会,太后回过神来,她对着下面神色各异的人:“你们听清楚了?不管如何,还有大皇子。”

  二皇子她提也没有提。

  长公主也没有多说,南阳郡主听出来了,想开口又没有。

  下面的夫人诰命有人听出来了,眼中若有所思,有些没有,不管有没有,过了不久,都告退出去。

  出了宫,把在宫里听到的告诉家中早就等着的人。

  隔天,太后和长公主见了各大臣还有宗室勋贵。

  各大臣还有宗亲勋贵也从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口中亲自证实,知道要是皇上真出了事,如何应对。

  皇上有事,还有大皇子和二皇子。

  知道了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的意思,都安心了不少,何况皇上不一定有事。

  不过。

  二皇子虽小,可是子凭母贵记在宸贵妃名下,太后娘娘看中的大皇子不过是宫女所出。一直不得宠。

  不久太后娘娘接了大皇子养在宫中的消息传开,传到宫外。

  各怀心思的大臣勋贵还有宗亲已经明白了太后的意思,

  他们不知道太后为何不选二皇子,不过大皇子二皇子都是皇子,不管太后娘娘为何不选二皇子,选了大皇子,既然长公主殿下没有反对,那么应该也是赞成。

  不少大臣勋贵宗亲心中有了决定,有了数。

  还有一部份则是想到皇上要是没事,还有皇上对宸贵妃的荣宠还有二皇子的宠爱,也许太后娘娘和长公主殿下选大皇子也不是没有原因。

  具体的原因,不少人只能心中猜测。

  宸贵妃和二皇子被送到了南苑,这些人想着,知道皇上要是真的出了事,这位极尽荣宠的宸贵妃还有二皇子多半就——

  一切就看皇上有没有消息了。

  长公主殿下说得对,此时没有消息也算好消息,说不定皇上没事,那么也就不会有什么事。

  皇上下落不明应和黄河决堤有关,有几个大臣在南巡前被皇上单独召见过,隐约能猜到不少真相。

  他们是最能肯定皇上没事的人。

  皇上既然早就知道,一定会有所安排,现在这样或许是皇上布的局,就是那些流言说不定也是皇上布的又一个局,这些人可不敢轻举妄动。

  看着宫中的动向还有其它人的动向,不知道最后皇上要是没事,有多少人能幸免。

  就算皇上真有事,那还有大皇子二皇子。

  想到这些,很多大臣边做好最不好的打算,边安下心,当面表面上是这样,那些下定决心跟着太后和长公主殿下走的想到皇上要是没事回来,他们也没有错。

  除了这些人,还有很小一部份,被死死压着的野心蠢蠢欲动。

  表面上一切都平静下来。

  暗底下渐渐暗潮汹涌。

  又过了些天,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让大皇子出来见了人,二皇子太小被皇上护着,大家没有见过,从前大家也没有见过大皇子。

  但现在不同了。

  几位大臣和宗亲勋贵人被太后召见,见到了大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