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静嫔没有回应,她听着远去的脚步声,等到所有人都离去,真的只有她后,她才抬起头来。

  让宫人扶她起来,她脸上看不出什么,又是一脸冷若冰霜:“陛下,另眼相看吗?”

  看着偏殿的门口,她嘴轻扬。

  “静嫔娘娘?”

  宫人不知道静嫔娘娘怎么了,是不是高兴坏了,不过想到静嫔娘娘的性子,又觉得不可能,静嫔娘娘连陛下都不怕。

  “走吧,咱们回去。”

  静贵人由贵人变成静嫔的消息在萧绎回到乾清宫后传开,一天之内,先是惠妃病故,再是玉嫔被禁足礼佛,然后是大公主殿下交由太后娘娘,没料到皇上把大公主交给了太后,最后却最没有存在感,一向冷若冰霜的静贵人因照顾大公主殿下有功,升为静嫔。

  由陛下下口谕,皇上更是说是欣慰和喜欢。

  静嫔什么时候得了大公主殿下喜欢,不,是什么时候和大公主接近?还让皇上夸赞奖赏,惠妃这才刚去。

  后宫的众人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想到宸贵妃,宸贵妃不知会如何。

  周嫔看着沁莲。

  “看来那个陌生的宫人是皇上身边的。”

  她知道最多,沁莲后来打听到那个陌生宫人离开后,皇上带着人去了御花园,好像碰到了大公主还有静贵人。

  再多的她不清楚,可是知道那个和吴柔一样爱装模作样的静贵人从贵人升为了静嫔后,她大概知道怎么回事。

  她可不信那个爱装模作样的静贵人真像皇上说的。

  以前可没听说她认识大公主,突然就照顾大公主有功,哼,还不知道怎么算计的,皇上居然还升了她的位。

  周嫔觉得皇上眼瞎了。

  不知道宸贵妃知道会不会整治皇上?

  周嫔有些期盼。

  宸贵妃你会如何呢?

  很快,玉嫔禁足礼佛大公主养在太后身边静贵人升为静嫔的消息被惠妃病去的消息盖过传到宫外。

  萧绎回到乾清宫后就陪着他的心肝还有小公主。

  杜宛宛只在睡前听男人说惠妃病去了,玉嫔被他禁足,静贵人被他升为嫔,他说得轻描淡写。

  也说了大公主被他送到太后那里。

  让她别多想,把为何升静贵人的原因说了下,说是为了大公主,杜宛宛想再多问,被他堵住嘴。

  第七十章

  只能等第二天。

  前朝,随着惠妃病去的消息传开,大公主养在太后身边玉嫔禁足礼佛静贵人升为静嫔的消息也传到宫外。

  隔日早朝,又一道旨意,惠妃的父兄不久之后奉旨回乡。

  一下子转移了所有人的目光,本来大家还在猜测静贵人怎么会因照顾大公主有功升为静嫔。

  所有人都不由想得更多,难道惠妃的娘家也动了手?不然为什么皇上下旨让惠妃娘家父兄——

  在惠妃病故的消息传到宫外后,宫外的人尤其是各家各大臣还有勋贵宗室都是所有猜测的。

  和宫里各宫的一些人猜测得差不多。

  只要稍稍一也联想就能想到,最近最大的事就是突然冒出来关于宸贵妃真实身份的流言,而惠妃之前还好好的,突然就病故,再加上皇上的态度,惠妃要是真是病逝,凭多年和皇上的情份,皇上不可能以妃礼葬,至少也是以贵妃礼,也没有加封,更没有多余的旨意,肯定与宸贵妃的流言有关,所有种种由不得人不多想,没看连大公主都送到太后身边?

  还有玉嫔也牵涉其中?

  只是没有想到,惠妃娘家竟也参与了?不过只要再仔细想想也不意外,要知道宫外的流言从何而来?

  此时看来一定是惠妃的娘家散布的。

  多半是惠妃指使的。

  惠妃这是连娘家也牵连了,虽然上面的意思惠妃父兄回乡是惠妃病去前求皇上的,可谁会信呢?

  反正大家都不相信。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皇上的意思。

  一想到这,不少人觉得若真的是皇上的意思,若真的惠妃的事与宸贵妃的流言有关,那么惠妃病逝,惠妃娘家不可能只是奉旨回乡。

  更可能——

  大家开始观望,不知道玉嫔牵涉得多深,看玉嫔只是被禁足礼佛,应该不算太深。

  不然不可能这么轻。

  应该不会再牵扯出人来,纵使禁足礼佛对后宫渴望得宠的宫妃来说已经不算轻,有一些人想到南巡前还有南巡的时候惠妃对玉嫔的看重。

  不知道还没有人牵扯其中。

  看起来似乎没有人了,要是还有人,皇上肯定也和下令玉嫔禁足礼佛一样早就下旨,不过也有可能接下来皇上会下旨。

  这些都需要观望。

  其实皇上早就表明了态度,对惠妃的处置更是让人明白他的意思,他要平息流言,谁若再敢传流言,就是惠妃的下场。

  也有人又想到皇上把大公主送到太后身边,也有人又想到静贵人突然因为大公主升为静嫔的事。

  怕这之间是不是又牵扯了什么。

  主要是大公主怎么会和静贵人,静贵人还照顾大公主有功?

  这里面有太多需要深想的。

  又是在这个时候。

  有人已经派了人从宫里打听,皇上一直以来眼中都只是宸贵妃,突然升了静贵人为静嫔,不知道静嫔升位会不会也与惠妃病逝,玉嫔禁足礼佛,关于宸贵妃的身份流言有关?

  或者静贵人是皇上的人?

  或者现在的静嫔无意中接近大公主,知道了什么,禀报了皇上?

  升位是皇上的奖赏。

  或者静嫔和惠妃本是一起,只是由于一些原因,成了皇上的人。

  猜测了很多后,各家都回到皇上到底会如何对惠妃的父兄身上,还有关注宸贵妃的动静。

  还有大公主,大公主已经不算小了。

  皇上虽然送到太后那里。

  有姑娘在宫里的威远侯府,定国公府等更是很想派人进宫,又怕皇上正盯着,他们怕自家姑娘会牵扯进去。

  安国公府则气得不行,自家的孙女女儿被禁足礼佛,好在没有连累家里,不过谁知道呢。

  在这种时候,居然只有那个静嫔是例外。

  有人对静嫔关注起来。

  也细细的打听起来。

  打听静嫔的出身。

  萧绎让人宣了旨,过了一会,冷眼看了一会下面的人,挥手示意一边的总管太监,总管太监见到自家陛下的动作,知道陛下的意思。

  萧绎让总管太监把他定下的日子向下面的人说了出来。

  一个月后,正式过继大皇子萧平到忠郡王府。

  下面心思各异的众人一下子都敛起心思,看向皇上。

  萧绎不动也不多说,总管太监退到一边,下面的人见状,片刻过后,相互看看,看看对方。

  一个月后,正式过继大皇子给忠郡王府。

  太快了,一些人看向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没有看其他人,上前一步,跪在地上:“臣遵旨。”

  其他人见罢,看向皇上。

  萧绎点头,在下朝前淡淡对礼部尚书:“之前宸贵妃怀了朕的公主,没有举行贵妃礼,半个月后,先举行贵妃礼。”

  说完就走了。

  根本不理会其他人怎么想,似乎根本不在意他们是不是听到,留下下面的人众大臣还有宗亲勋贵面面相窥,贵妃礼?

  这,这?

  大家并没有忘宸贵妃被封为贵妃封号宸后并没有办贵妃礼,只是大家都假装忘了,没想到皇上又提了出来。

  宸贵妃已经生下昭阳公主了,还以为皇上不知为何是不是忘了,宸贵妃可是宸贵妃,宸贵妃的贵妃礼?

  所有人再次望向跪在中间的礼部尚书。

  皇上说完就走,明显就是已经定了,不容人置疑,也是通知他们一声,通知所有人一声。

  礼部尚书:“臣遵旨。”

  也不看任何人,再次道,看向皇上离去的身影。

  众人再次面面相窥,这位礼部尚书一向古板守礼,谨遵皇上旨意,他们看了一会收回目光。

  皇上提到宸贵妃的贵妃礼,他们都不敢多说什么。

  半个月,比大皇子过继的日子还早半个月。

  他们刚才还怕太急,准备不齐,皇上半个月后便要为宸贵妃举行贵妃礼。

  半个月,惠妃才病逝。

  不知道过了多久,众人忽然想到还有新进宫几个月的吴贵嫔,周嫔还有静嫔,被禁足礼佛的玉嫔,这些娘娘们入宫后分封各宫后,就什么也没有人了。

  皇上早就忘到脑后了。

  对视一眼,脸色都不太好,要不是老杜头不在,他们真要好好和他说说,老杜头倒是识趣,在宸贵妃真实身份的流言传出来后就没有再来上朝,大家都心里有数。

  他们曾经还羡慕杜老头,哪里知道后宫专宠的宸贵妃根本就不是杜府的嫡次女,现在他们一点也不羡慕了,只是看皇上的样子还有宸贵妃依然荣宠,反而是惠妃病逝,玉嫔被禁足,众人的心思又转了回来。

  不知道杜老头何时上朝?

  今后会不会还是一切照旧?

  对,众人忽然想到宸贵妃的身份还成问题,宸贵妃真实身份的流言到处都是,应该说那些流言很可能是真的情况下,皇上这是不管不顾了?还是想好如何平息流言了?

  可为什么他们没有听到消息?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皇上直接无视,在皇上心里那些流言什么根本不算什么,他不在意?

  所有人一想到这个可能。

  突然有一种皇上越来越捉摸不定的感觉。

  宸贵妃难道也不在意?

  所有人都不知道说什么了,皇上要是真的不在意,宸贵妃也不在意,那为什么惠妃还有玉嫔会一死一禁足?

  因为皇上只是在意谁在背后对付宸贵妃?

  因为流言是真的,皇上想通后并不准备阻止了,宸贵妃破罐破摔了?

  长公主殿下呢?

  太后娘娘呢?所有人想到长公主殿下还有太后娘娘,她们就什么也不做,还是任由皇上?

  宗室也有一些老王爷,不知道会不会出面?

  要是皇上真的要在半个月后为宸贵妃举行贵妃礼,应该会阻止。

  不过皇上都下旨,就不可能取消。

  众人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萧绎带着总管公公往御书房去,到了御书房,萧绎看到跪在下面的黑衣人,他脸色沉了沉。

  坐在御座上,他看着下面的黑衣人。

  总管太监站在皇上旁边。

  宫人行过礼,都默无声息的退到外面,萧绎没有马上开口,他想到他的心肝,他的心肝什么都还不知道。

  被他瞒着,每天只是陪着他们的小公主和煜儿,他告诉她最近前朝有事,她就对他放心了。

  他没有想过一直瞒着他的心肝。

  到了现在,也没有瞒的必要了,一会回去他就会告诉他的心肝这阵子发生的事,事情都过去了。

  她就是知道也没有什么,他都已经安排好了,她知道后他敢肯定她一定会高兴,一定会很开心。

  因为…萧绎眯了眯眼。

  跪在下面的黑衣人感觉到陛下的目光,更低下头,总管公公则看出陛下在想其它的事,不知道是不是在想太真夫人?

  萧绎在纳心肝进宫前就想过,也想好了,心肝的身份就算他掩饰得再好,也有可能被人发现不对。

  到了那个时候他会护着他的心肝,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一是不承认,二是不承认也不否认,默认就是。

  他会一直陪着心肝,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承认也不否认,有他护着,心肝不会有事,只要不是真的承认,没有人敢说什么。

  他那个时候就想过,也许相比于掩饰身份,这样心肝更喜欢。

  至少不用不见玉姐儿。

  不用变成另一个人,在有些人面前她不再是别人,只是会让有些人大吃一惊罢了。

  想到这里,萧绎脸色好了许多,那心肝最舍不得的就是玉姐儿,他也知道她并不想变成另一个人,永远只能用别的名字活着,做不回自己。

  算了,他就多纵容她一些。

  惠妃倒是做了件好事,萧绎嘴角扬起一抹嘲讽的笑,太真要是知道是惠妃把她的真正身份说出去她才能不永远顶着另一个身份。

  要不是惠妃的目地是为了害他的心肝肉儿,他说不准会饶她一命。

  不会容不下她。

  事情处理完他就回去好好和他的心肝肉儿说一说。

  半个月后他会为她举行贵妃礼。

  总管太监听到陛下的话,他看向跪在下面的黑衣人,黑衣人趴在地上:“陛下,李庶人背后并没有人。”

  “没有人?”

  萧绎回过神来,听到黑衣人的话,脸沉了下去,他冷着声音:“没有人?查了这么半天就一句没有人?”

  萧绎还以为查到了什么。

  他目光阴沉下来,那个李氏,疯疯颠颠,先是掐死了两个浣衣局的老宫人,又疯疯颠颠从浣衣局跑出来。

  还要对他的心肝不利。

  一个个都想伤他的心肝肉儿,在他看来,无非就是那几个人,只是没有查到,他是不可能让他的心肝处于危险中。

  要是再查不出来。

  干脆都处理了。

  不管是谁在背后动手脚,只要有可能都直接处置了,别以为做得隐秘,瞒过所有人,就可以高枕无忧。

  就可以伤害他的心肝,不用承胆,以为可以完全瞒过他。

  萧绎决定要是再查不出来,就直接下令,他懒得再等,懒得再查,懒得再多说。

  总管公公感觉得出陛下的不悦,他当然知道陛下为何不悦,他也皱起眉头,居然没有查到李庶人背后的人?

  他觉得不可能,不知道陛下会?

  他刚要侧头,就见陛下脸上带着不耐烦,这时跪在下面的黑衣人开口:“陛下,李庶人背后暂时没有查到人,那两个被李庶人掐死的老宫人从李庶人的口中是宸贵妃娘娘派去折磨她的,查过后,那两个老宫人确实并不是宸贵妃娘娘的人,可是这两个老宫人死前一直以为自己是得了宸贵妃娘娘的命令,有人冒充宸贵妃娘娘让那两个老宫人以宸贵妃娘娘的名义折磨李庶人,之后再查,发现两个老宫人一开始得到的命令是上头有贵人有命令,她们觉得李庶人是因害了宸贵妃娘娘才打入浣衣局,她们刚好接到命令,自认为是宸贵妃娘,再查就没有了。”

  “那个传话的人呢?”

  萧绎从来就没想过是他的心肝,他脸色阴沉。

  总管公公也想知道。

  他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宸贵妃娘娘。

  果然查出来不是太真夫人,太真夫人怎么会做那样的事,也就别的女人才会,也不知道那个李庶人怎么会相信。

  也许是太恨。

  蠢人就是蠢人,怪不得疯了。

  到了现在还发着疯。

  不过那个背后的人到底是哪一位?那个李庶人自己蠢还掐死了那两个老宫人,掐断了张索,自己到底是被谁害都不知道,她自己疯了,两个老宫人被她掐死,只余下一个传话的人,要是找不到,找不到背后的人,这个李庶人!

  跪在地上的黑衣人:“传话的人没有人见过,那两个老宫人只提过是贵人身边的小宫人,几次说起来很是羡慕对方能在贵主身边侍侯,比她们强多了。”

  “贵人身边的小宫女?”

  萧绎神色难言。

  总管公公也是一样。

  他望向陛下。

  跪在地上的黑衣人:“是,陛下。”

  “还有没有?”

  萧绎脸上倒是没有不耐,只是更不好,总管公公也一起,对着跪在地上的黑衣人。

  “没有了,再多的就没有了。”

  黑衣人趴在地上,恭敬道,他知道皇上的意思,他也知道是他们的失职,只查到这些,最关键的却没有查到。

  萧绎眉头皱起,不知道在想什么,总管公公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黑衣人,就这一点?没用的东西。

  正是最关键的时候,居然就没有了。

  黑衣人动也不敢动,总管公公很想开口又不敢,只能看着陛下,萧绎沉思了片刻他敛起眸中的神色。

  “承乾宫的小宫女?还是?”

  萧绎刚才在想到底是承乾宫还胆他安排的宫人出了问题,想了想觉得不会,那么会是哪里出了问题?

  最重要的是这个贵主身边的小宫女又是谁的人。

  “李氏什么也不知道?还是疯疯颠颠的?”

  “回陛下的话,李庶人什么也不知道,以为是宸贵妃娘娘!所以才会想找宸贵妃娘娘。”黑衣人马上回答了。

  至于其它的他还没有查出来,无法回答。

  总管公公没有动,等着陛下的命令,萧绎虽说已经决定查不出来就把有可能的人都处理了,但不可能就这样直接处理。

  必竟才处理了惠妃还有玉嫔那两个女人,要处理也要过一段时间,最好是查出点什么。

  可惜,那个李氏比他想的还要蠢。

  “那她也没有留下的必要了。”萧绎不准备再留着李氏了,原本以为她会知道什么,等着背后的人找上李氏,既然李氏什么也不知道,背后的人暂时查不出来,反而自己身边可能有问题,他想了想,决定。

  “是陛下。”黑衣人忙颔首。

  总管公公明白了陛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