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贵嫔顾不上别的,直接看着巧月,要是可以,她恨不能抓着巧月的手,她也想出去。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注意她们。

  都在吃东西,吴贵嫔松开手,紧紧盯着巧月,巧月看出主子的着急,她脸色并不好,心中更是慌。

  一想到她好不容易打听到的,她就心慌,主子还等着,可是要是告诉主子,主子会怎么样会不会受不了?

  可是不说,主子肯定会问。

  如果主子知道了,一定经受不住,主子被打入冷宫,如今只有靠侯爷,可——

  “怎么了,巧月,你快说,你怎么不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吴贵嫔心急如焚,可巧月却不说,脸色也不好,刚刚她还没有多想,但到了现在她不得不多想。

  她也是聪明人,聪明人就是能经由一点想许多。

  她心乱起来。

  若是别的时候她不会这么容易慌乱,可是她被打入冷宫,冷宫的几日消磨了她所有的勇气。

  她不再无所畏惧,最起码她就不想呆在冷宫。

  她怕自己有一天会疯。

  巧月面对主子急切还有慌乱起来的目光,她猛的跪在地上。

  吴贵嫔脸色一沉。

  “巧月!”

  她大声道。

  不知道想说什么还是想阻止什么。

  “主子,奴婢打听到消息,威远侯府因勾结莲花教被皇上派人围了起来,前朝弹劾侯爷的奏折很多,都说威远侯府就差皇上一道圣旨,你也是被府上连累,主子,该怎么办?”

  原来的巧月很冷静,和吴贵嫔一样,可现如今也慌了。

  竟问起吴贵嫔怎么办。

  显然是失去了信心。

  她说完,磕起头来,磕了两个头,她抬头望着吴贵嫔,像是找到依靠。

  吴贵嫔呆了,呆呆的,她怎么也没有料到,家里被皇上派人围了,勾结莲花教,现在就差一道旨意。

  皇上都查到了?

  皇上都知道了,她被连累,哈哈,哈怎么会只是被连累。

  不,皇上不会查到的,一定是有人告密,一定是不会,吴贵嫔不愿意相信,只因一旦相信,她将万劫不复,可是不相信又如何,皇上派人围了整个威远侯府,母亲,祖母,祖父…

  她出不了冷宫了,只能呆在冷宫,老死,疯掉。

  她摇着头。

  巧月脸上全是悲伤:“主子,奴婢打听清楚了,威远侯府都被围了。”她再次说了一遍,带着悲伤难抑,昂着头。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吴贵嫔不相信,怎么也不想相信,她大声的,像是要再次打断巧月,巧月隐约看出来了,心里充满悲伤。

  “主子,皇上若是下旨!”

  她再次说了一遍,吴贵嫔已经像疯了般摇头,一直摇头:“不,不会的,皇上不会那么做,家里没有和莲花教勾结。”

  眼见主子如此,巧月眼中全是泪,站起来,想要拉住主子,不想吴贵嫔陡的挣开她,朝外面跑去。

  巧月脸色一变马上追上:“主子,你要去哪里,主子?”

  她追出去,就见主子往外面跑,不管不顾,巧月脸色又是一变,可能是两人的声音太大,旁边住着的人听到了,看过来。

  “这不是才来那个,这么快就疯了受不了了?”“啧啧又疯了,这么快就疯了,可惜,又是一个疯子。”

  “肯定是一个宠妃,受不了,跑出去了,不知道能不能跑到外面。”“…”

  随着旁边尖利疯狂的女声,一道疯疯颠颠的声音响起:“皇上来了吗?皇上,你终于来了!”

  “又是那疯子,没有关起来?”

  太后看着皇帝。

  “威远侯真的和莲花教有勾结?”太后在知道威远侯府的情况,禁不住派人找了皇帝,先是吴贵嫔被降位打入冷宫,再是威远侯府。

  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威远侯府是真的和莲花教勾结还是?

  “母后以为呢?”

  萧绎看着面前的母后,他知道母后喜欢吴氏,今天来多半也是为了吴氏,可是听到母后提起还是不悦。

  母后知道不知道吴氏做了什么,威远侯又做了什么?

  母后明明知道,还来。

  萧绎冷下脸。

  太后当然把皇帝的脸色看在眼中,她知道自己来这一趟有些不妥,只是想到事关一个侯府,又是吴贵嫔。

  吴贵嫔平时的守规矩她都是看在眼里的,会不会有人陷害?

  她不想皇帝不查清楚就这样处置。

  要是别人,她不会管,可是吴氏还不错。

  威远侯府又是一个侯府。

  “到底怎么回事,你给哀家说一说,哀家也好清楚,皇上不必这个样子,也不必不悦,哀家来不过是想问清楚一点,皇上要是觉得不能说,就算哀家多嘴。”太后也不高兴,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母后只是来问问?”

  萧绎看眼母后眼中。

  “不然皇上以为呢?”

  “母后要是只是问问。”萧绎又看了看母后,不管母后到底为什么,他看向一边的总管太监,让他开口。

  “母后若只是问问,直接派人来,朕早就让人去告诉母后。”接着萧绎道。

  太后不以为意,看着总管公公。

  总管公公得了陛下的示意,站出来,向着太后娘娘行了一礼,看了看陛下,低下头,恭敬的向太后说起事情的始末。

  萧绎在一边听,目光时不时落在母后身上,太后脸上看不出有什么,听得很认真,半晌过后,总管公公讲完了,他行了一礼,恭敬的退到一边。

  “就是这样,母后。”

  “你查清楚了,吴氏派人害杜氏?还勾结莲花教,不对,是整个威远侯府一起,送刺客入宫行刺?吴氏还下了药,试图挡剑,然后得到你的宠幸,到时候杜氏要是一尸两命?”

  太后还是有点不相信,又有些相信。

  后宫的女人不会天真,吴氏再规矩,让她再喜欢,她也知道吴氏不是单纯的人。

  只要有机会肯定会做出点什么。

  只是没想到吴氏胆子这么大。

  太后想到此是生气的,可又觉得会不会有误会,有人陷害,吴氏哪里有这么大的胆子。

  “母后不信?朕一开始也不信,后来查到一些东西,加上查了玉嫔身边的宫人,静贵人穆氏还有一个宫人,总之,朕宁可错杀,绝不放过,莲花教几次想行刺于朕,勾结各地官员,还想动摇朕的江山,其罪可诛,朕早就下定决心连根拔起,凡是与莲花教有关的,都当诛!”

  萧绎神色阴戾,语气凛然冷冽。

  斩钉截铁。

  太后对上皇上的目光,知道说再多也没有用,不管到底查没查清楚,吴氏还有威远侯扯上莲花教,她这个太后再多说,怕是皇上也会不高兴。

  莲花教她是知道的,更是清楚。

  她叹口气,要怪就怪吴氏自己,无论吴氏是不是勾结莲花教,威远侯是不是勾结了莲花教,都怪他们自己。

  江山最重要,她是太后。

  “母后知道了。”

  叹口气后,太后点头,没有再多说。

  吴氏还有威远侯府的事,她不再管:“只是还是要注意一些,别让其它各家以为皇上是为了一已之私。”

  “朕知道。”

  萧绎的回答是点头。

  太后至此不再说。

  吴贵嫔被贬为庶人打入冷宫,玉嫔依然禁足,静贵人春晓也依然被禁足,吴贵嫔被打入冷宫的人消息,不仅在宫外引起猜测。

  六宫也都呆了呆。

  这可是打入冷宫。

  玉嫔怎么也没想到皇上会把吴贵嫔打入冷宫,几个良人才人美人也是,随着宫外威远侯府的消息传到宫里,玉嫔心里很有些复杂。

  静贵人觉得记忆开始变得不同,春晓同样觉得一切越变越不一样。

  她们搬倒了吴贵嫔。

  连威远侯府也可能不存。

  本不该在此打入冷宫的吴氏命运变了,可她们并没有被皇上解禁,想到皇帝说把吴氏打入冷宫就打入冷宫,春晓又害怕起来。

  静贵人倒看不出什么。

  

  第一百一十七章

  没几日,弹劾威远侯府的奏折更多了,威远侯府的各种罪状数也数不清,在皇上派人围了威远侯府,威远侯府与莲花教勾结后,知道皇上的意思的,都开始上疏。

  所谓墙倒众人推,历来都是如此。

  不管多大的世家,不管多大的树,开始倒了,眼见没救,都是众人推的。

  在越来越多的弹劾摆上御案,威远侯府各种罪证摆上的时候。

  迟迟不见的圣旨终于下了。

  “…威远侯府兹勾结莲花教教众,帮助其入宫行刺,历数众罪状,诛九族,先关入天牢。”

  同时还有一道口谕。

  “吴氏庶人,试图谋害宸贵妃杜氏,勾结刺客,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一时尘埃落地。

  威远侯府的主子,脸色一下子惨白,他们这些日子已经知道可能逃不掉。

  下人们也呆住了。

  不一会,都看向威远侯,威远侯谁也没看,接了旨,整个人踉跄着,像是老了十岁。

  “侯爷,什么莲花教,到底怎么回事,还有柔儿?”

  同样老了十岁的威远侯老夫人,想问什么,接着再也问不出来。

  接下来,威远侯府全府都被打入天牢。

  府里的奴婢小厮也被押走,整个威远侯府很快空了,被贴上封条,京城各家远远看着,不久,有一队队的人出京。

  威远侯府不少的族人在各地为官。

  各家看在眼里,有唏嘘也有平淡,这样的事他们一生看得太多了,他们早就猜到不是诛九族就是抄家灭族。

  不久后,威远侯府的下人都会被拉到一处,发卖,威远侯府以后就没有了,京城为此热闹了好几日。

  有人想到后面的口谕,前面的旨意是早就预料到的,后面的口谕在后宫早就传开,但皇上既然放在一起,不少人猜测被打入冷宫的吴庶人多半也不是无辜,并不全是被家里牵连。

  不等众人猜想。

  京城又有两家被围了起来,若不是有莲花教勾结前威远侯府的事在前面,不会有多少人关注。

  这两家都是五品小官,被围起来后,不像前威远侯府,而是立马被押入天牢,其下的奴婢被关起来。

  这两家被封,押入天牢的消息慢慢才传开。

  渐渐知道的人多了,想到前威远侯府,没想到这两个只有五品的小官也勾结莲花教的教众。

  不知道还有没有哪家?

  对于这两个勾结莲花教的五品官,深究的不多,只是知道个大概,想到皇上能查到这两个五品官,不知道还有没有查到别的与莲花教勾结的。

  这些莲花教的教众一个个难道真的想要弑君?

  一天夜里,京城一处房子起了火,有人奔跑,叫喊,里面冲出来不少人,就在这些人冲出来没多久。

  被抓了起来。

  早有人等着,见到这些人,抓了起来。

  “抓人,全抓起来,一个不留,死活不论!”

  这些抓人的隐约能看出是一些黑衣人。

  天亮后京城又恢复了平静,夜里发生的一切没有人知道,夜里的火只有很少的人看到,但都没有多少人在意。

  直到皇上又一次下旨。

  那两个五品官被砍头,男的充军,女的流放,十几个莲花教的教众被押着出现,全部砍首。

  才有人猜测这些莲花教的教众是从何而来,皇上什么时候抓住的。

  一连半个月,才全部平息。

  新年过了,杜宛宛肚子有些显了。

  外面还是很冷,不过今日天气还算好,杜宛宛让宫人打开窗,她看着外面,旁边的案上插着几枝腊梅。

  是宫人才剪的,带着雪的暗香。

  杜宛宛看一眼外面,回头看着案上刚剪的两枝腊梅,她微微凑近闻了闻,一边的宫人要上前扶住她,她挥手没让。

  因为不能下床,这些日,宫人过两日就会剪两枝新的腊梅插上,从腊梅开放,皇帝怕她一个人闷坏,发现她喜欢后,就吩咐宫人每隔两日就剪两枝换着插上。

  入了冬,很少有花能耐住寒冷和雪。

  都枯败了,连绿色也少见,一片残黄。

  她也很久没有见到新鲜的花。

  还是上次宫人剪了荷花插到瓶中,一转眼又是几个月,他让她看个新鲜。

  她也是真的喜欢腊梅,只是这样剪下来,每隔两日剪两枝有些可惜,不过她也没有说什么。

  他说过腊梅树很多,就是她天天换也没事。

  要是她喜欢,以后专门弄个庄子栽满腊梅。

  腊梅花开到年后,要不了多久就会败了,只能再等明年,此时整个寝宫都浮动着雪和梅花的暗花。

  到了夜里。

  暗香浮动,催人入梦。

  更是满室都是暗香。

  闻了闻,杜宛宛有些可惜,再次看向窗外,冬日的阳光没有多少温度,只是比往日好些,她回头,对着身边的宫人。

  “点心做好了吗?”煜儿和晗儿还有忠亲王大公主一会要过来,她无奈下不了榻,只能吩咐宫人做些,不然她很想亲自动手。

  不知道做得怎么样了,煜儿大了,很喜欢吃点心,晗儿还好,忠亲王一向是煜儿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大公主——杜宛宛眸闪了闪.

  “贵妃娘娘,奴婢去问一问。”

  宫人一听忙行了一礼,想到贵妃娘娘不久前的吩咐。

  杜宛宛看了她一眼:“大皇子还有大公主忠亲王昭阳公主该过来了,你让人看着。”

  “是,贵妃娘娘,奴婢马上去。”

  这个宫人连忙颔首,想到不久前大皇子那边派来的宫人的话,大皇子大公主忠亲王昭阳公主要过来了,她还是赶紧着人看看。

  杜宛宛挥了挥手,嗯了一声。

  宫人低头退出去,余下的宫人站着看着,杜宛宛没有理会,过了片刻她才对着余下的宫人:“皇上该下早朝了!”

  “是,贵妃娘娘,不知道贵妃娘娘有何吩咐?”

  宫人一听,跪在地上。

  “你去看一下。”

  杜宛宛看了眼天色,那个男人说会早点回来陪她,她还有事要问他。

  “是,奴婢马上出去,贵妃娘娘要不要叫人进来?”

  宫人没有立刻退下,而是小心的开口。

  “不用,本宫没事,有事会叫人。”杜宛宛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摇了摇头,让宫人下去,宫人下去后,她手轻轻摸了摸案上放着的腊梅。

  没过多久,先出去的宫人回来。

  “贵妃娘娘。”是去看点心好没有好的宫人,跪在地上,行了一礼。

  “起吧,好了没有?”

  杜宛宛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已经好了,贵妃娘娘要不要?”宫人微微抬头,回答道,杜宛宛点了点头,让她取几块过来。

  宫人得了吩咐,转身又退出去。

  片刻端着一份点心走了进来。

  杜宛宛看着她,示意她把点心端到她面前,她小心的尝了一小块,嗯,还不错,味道还好。

  “嗯,放下吧,一会等大皇子几人来就上。”

  宫人低头把手上捧着放着点心的青花小碟放在一边,低着头退到一边,杜宛宛让她挑了一本书。

  “不知道贵妃娘娘想看什么书?”宫人得了话,小心退到一边。

  “就前几日看过那本吧。”

  杜宛宛微皱了皱眉,想了想,想到前几日看过的那本书,还没有看完,当时她看着,煜儿几个过来,她就没看。

  再后来,皇帝回了寝宫。

  一直到现在和想起来,她还是把它接着看完再说。

  这时,宫人已经捧着一本书过来,当时贵妃娘娘看过,大皇子等过来皇上回了寝宫贵妃娘娘便让她收了起来。

  贵妃娘娘看过的书都放在一起,很好找。

  “给本宫吧。”杜宛宛扫了眼她手上的手,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