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也很喜欢这个三皇子。

  他本来想逗一逗这个三儿子的,总管公公来了。

  看到总管太监,萧绎和杜宛宛说了声走了出去。

  到了外面,他才看着总管公公:“何事?”

  “陛下,静贵人还有春贵人已经不行了。”总管公公也看了眼四周,对着陛下道:“陛下你看?”

  “不行了?”

  萧绎一听皱起眉头,脸色一沉。

  “是,陛下,已经不行了。”总管公公听罢,抬起头来小心的道。

  “确定不行了?”

  萧绎盯着他。

  “是。”总管公公点头。

  “算了,不行就不行吧,都弄清楚了?”萧绎想到什么想要开口,过了会又没有,反而问起别的。

  “都弄得差不多了。”总管公公知道陛下指的是什么,他赶紧道,为了让皇上满意,他可是和忠亲王一起想尽了办

  起想尽了办法。

  “既然都弄清楚了,就这样吧。”听到都弄得差不多,萧绎没有多问,只要该问的问清楚,那两个女人他本来就没有准备一直留着。

  那两个女人早该死了。

  只是为了一些事才拖着。

  总管公公也明白了陛下的想法,再没有担心和负担。

  想到那两位,很久了,一直不愿意把所有的说出来,让他想尽了办法,现在,哼,皇上吩咐下的药起效了。

  现在时间到了,两个人也不行了。

  好在该问的都问得差不多。

  皇上一开始就不准备留下这两位,他一清二楚,皇上要他们下药,还是他找的药,那两位什么也不知道。

  再想到那两位口口声声要见皇上,平时两人自觉自己知道得多。

  总管公公又俯身:“陛下。”

  “还有什么事?”萧绎不知道还有什么事,他还想回去陪心肝。

  “陛下,静贵人还有春贵人想见你。”

  总管公公就知道陛下的态度,果然。

  “不见,朕去见她们作什么,没有必要。”萧绎并不想去见,那两个女人知道太多的事,不止是留不得。

  他作为天子,作为皇帝,最不能容忍就是这样的人。

  他不可能留下这样的祸害,该死还是要死,要是换成以前他可能会去见,现在他不会去。

  哪怕她们要说什么,他自觉只要知道一些,多的知道不知道他都有自信,何况已经问得差不多了。

  总管公公早有所料,并不意外。

  萧绎让他到时看好那两个女人,直到断气。

  总管公公颔首,脑中想到那两人的样子,皇上的想法他是知道一些的。

  那个静贵人和春贵人太诡异。

  他其实也不赞成皇上去见。

  静贵人的娘家早在一年前就被入处置了。

  仍然是天牢,静贵人和春贵人一直没有离开过天牢,她们老了很多,身上也没有曾经贵气,不过应该说完全变了一个人。

  曾经认识的人到这里说不定认不出两人。

  她们躺着,脸色腊黄,头发花白,身上又瘦,陷入了昏迷,天牢外面,站着侍卫太监还有萧平。

  总管公公到后,看了一眼里面,示意了一番,天牢的门打开。

  他挨着进去。

  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声音,还是到了时间,春贵人忽然睁开了眼,从昏迷中,她一下看到总管公公,马上激动起来,想要伸出手,可是她哪里有力气,整个人躺在天牢。

  “皇上说了不会来。”

  总管公公也不管春贵人能不能听到,打断她的激动。

  春晓没有想到皇上不愿来见她,她可是知道未来的,不等她说,她眼前一黑,忽然她想到什么。

  她和静贵人那个女人病得一模一样,她早就怀疑过,再想到皇上不来见她,她知道的好多都说了。

  她有些明白,想说什么,来不及了,她知道自己马上要死,她后悔,恨,不甘,她拼命想要清醒,只是不行了。

  她后悔穿越,是的。

  在后悔中,春贵人闭上了眼。

  总管公公冷眼看着躺在天牢,不成人样的春贵人闭上眼,而后他挥了挥手,自有人上前收拾,他走到关着静贵人的天牢。

  静贵人也睁大了眼,像是要说什么,总管公公同样把皇上的意思说了。

  静贵人比春贵人怀疑得早,临死前,她不怪任何人,也不怨恨谁,只是后悔,她突然看到曾经的自己,她伸出手想要抓住什么,下一刻她睁着眼断了气。

  总管公公看着,上前一步,试了一下鼻息,他回过头:“静贵人和春贵人一起断了气。”

  他说完走开,出了天牢。

  天牢里发生的,静贵人和春贵人的离逝,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萧绎下了一道旨。

  没有人再提春贵人。

  再多的怀疑在皇权下,没有人吱声,再说只是一个贵人罢了,还是宫人升的,静贵人的死更引不起人的注意。

  因为在其他人的眼中,静贵人早被赐死。

  与刺杀太子的刺客有关,犯了大罪,理应赐死。

  萧绎得到消息,什么也没说,夜里,他把一切告诉杜宛宛,杜宛宛这才知道一切,他知道心肝早想问。

  只因他不说就没有。

  他一早就决定事情结束再和心肝说,比如现在,说完,杜宛宛很是觉得不可思议,萧绎细细和她说着。

  杜宛宛也不再惊讶。

  对于两人的死,她没有过多的探究,不知道是不是静贵人春贵人还有周嫔一个个出事,后宫再没有人敢做什么。

  玉嫔也变得深居简出。

  几个良人才人美人更不用说。

  宫里平静,宫外也是。

  几年后。

  太子萧煜成了少年,昭阳公主萧晗也长大了许多,赵玉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二皇子萧琰成了真正的熊孩子,三皇子萧阳也长大,忠亲王更是可以选妃了。

  今年,又到了草原进贡的时候。

  曾经统一的草原在几年前又动乱起来,萧绎派了人平乱,之后草原最大的部落被分裂,其中最大的部落归顺朝廷,每年就会来朝贡。

  今年是

  今年是部落的大王子来进贡。

  这位大王子据说很是英武,长得高大壮实,能只手射大雕,随着这位大王子带着进贡的队伍入京。

  整个京城都热闹了起来。

  去年这个部落唯一的公主草原最聪艳美丽的公主被当成礼物送来,被萧绎拒绝了,很是没脸还想找杜宛宛,被萧绎让人拦下,送了回去。

  不知道萧绎还做了什么,那个公主没有再来。

  杜宛宛几次问萧绎,萧绎都不说。

  杜宛宛便不再问。

  太子还有晗儿几个又跑出了宫,听着晗儿说起这位草原部落的大王子入京的情形,杜宛宛摇了摇头。

  晚上萧绎回来,她问了问,把晗儿的话说了出来。

  晗儿很是不待见那位大王子,觉得长得太黑。

  杜宛宛想笑。

  说完,她看萧绎皱着眉若有所思,问他怎么,他又不说,不过没等多久她知道为什么了。

  在宫宴上。

  这位草原归顺的部落大王子直接道,想娶一位公主。

  当场杜宛宛脸色就不好。宫里就一个公主,就是她的晗儿。

  她怕皇帝把晗儿配给那个大王子,她不是有什么偏见,只是晗儿还小,草原气侯多变和中年完全不同。

  她不想她的晗儿去受苦。

  只是当着人她不好说什么,感觉到各色的目光,她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准备私下问一下皇帝。

  好在那位大王子说完没有再说,长得和传闻差不多。

  萧绎回来,她便问起她,到底怎么想,那位草原部落的大王子是不是真的想要迎娶公主。

  他说是。

  她问他难道真把晗儿嫁到草原上。

  萧绎笑着摸了一下她的脸:“你想多了,心肝,朕最心爱的公主朕怎么可能舍得。”

  杜宛宛一听,放下心。

  也不再问他会怎么做。

  这位大王子没有在京城呆太久,走之前,萧绎下了旨。

  封了一个大臣的女儿为公主。

  嫁到草原为大王子妃。

  杜宛宛知道旨意的时候,有些意外,她这几天其实想到一个人,大公主萧兰,她去了御书房。

  第一次问起萧兰。

  萧绎告诉她,萧兰他是不可能放出来的。

  杜宛宛没有劝他。

  这位草原部落的大王子带着人很快回了草原,倒是没有因为没娶到真的公主不高兴,后来杜宛宛才知道自己想太多。

  晗儿才多大。

  这位新封公主,不是别的人,是晗儿的伴读之一。

  萧绎让她把人接进宫,教一些东西,到了时间,便嫁去草原,事情过去,杜宛宛忽然发现她的玉姐儿也大了。

  亲事不能再拖了。

  她告诉皇帝,让他帮忙看看。

  却不想,隔了十几天,萧平来见她,跪在她的面前,求她把玉姐儿嫁给他,说他喜欢玉姐儿。

  看着萧平,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这个孩子她也算看着长大,知道他的性情,可万万没想到他喜欢她的玉姐儿,还想要迎娶为王妃。

  她想到玉姐儿的性格,她一直最担心就是玉姐儿的亲事。

  哪里知道平儿看上玉姐儿。

  那玉姐儿呢?

  玉姐儿适合忠亲王妃这个位置吗?

  “玉姐儿呢?”她看着萧平。

  萧平没有说话,杜宛宛问完才知道自己不该这样问,她让他下去,派了人让玉姐儿入宫,然后她想着忠亲王适不适合玉姐儿。

  想了会,她下不了决定,让人找萧绎,在他过来后,把萧平想娶玉姐儿的想法说了。

  等着他的意思。

  萧绎听完,倒是想了想,觉得还是可以,她看向心肝,玉姐儿他是看着长大的,忠亲王他有他的想法。

  “啊?”杜宛宛发现自己还没有问,他就说可以,那?

  “玉姐儿我还没问。”

  谁知道玉姐儿怎么想。

  “那你问完再说。”

  “哈哈,看你的样子,玉姐儿多半是愿意的。”惹得萧绎愉悦的笑起来,他抱着她,看着她。

  “你怎么知道?”杜宛宛不想承认,萧绎不多说,让她先去问,问了再定。

  第二天,她见到玉姐儿。

  让人下去后,她悄声问了玉姐儿,她边问边观察着她的表情,不想玉姐儿一听脸就红了。

  最后支支吾吾点了头。

  杜宛宛大惊,然后舍不得,觉得忠亲王不知道做了什么,在她没有发现的时候,忙问起玉姐儿。

  与此同时回想着是不是有什么自己没注意到的,不然怎么她都不知道这两个孩子的事。

  玉姐儿知道母亲是担心她。

  她把她和忠亲王的事说了出来,说的时候她也是担心的,怕自己配不上忠亲王。

  “皇上说可以。”

  知女莫若母,不用玉姐儿说什么,杜宛宛已经看出来。

  玉姐儿脸羞红了。

  玉姐儿的事定下,就是晗儿,还有煜儿,琰儿阳儿还小,在萧绎和她一起用膳的时候,她挥退宫人问起。

  萧绎告诉她,景子轩还算不错。

  先看着,要是好,就给晗儿。

  煜儿是太子,他心中早有太子妃的人选。

  这一下杜宛宛发现自己不用操心了。

  有一天杜宛宛想起来,就问晗儿,晗儿一听她提起景家那位公子,就羞红了脸,杜宛宛明白了晗儿的心思。

  一年后,几个孩子都订了人。

  太子妃人选也定了下来,昭阳公主的伴读年家的嫡次女年晓晓。

  最后小县主和杜家的嫡次子看上眼。

  订给了杜家。

  两年后,太子大婚,萧绎在太子大婚后,杜宛宛又生下几个子女,太后生了一场大病,去了,宁贵人随之而去。

  冷宫,曾经的吴贵嫔一天夜里去了,等巧月发现迟了。

  后记:史书有载,自杜氏贵妃入宫,帝再无纳妃,再无新宠,帝一生只宠爱贵妃一人,杜氏贵妃为帝共育七个子女,皆长成,帝崩,贵妃半载随帝而去,贵妃生之大皇子太子继位,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

  昨晚就写好了,可是编辑下班了,只能今早更了,亲们见谅。最后写的有些简单,但也差不多了。这几天,娃娃老要我抱,没能好好码。

  就这样了,开新文亲们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