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赶紧!

陈安走一阵跑一阵,连急带慌,简直有点儿光见迈步不见前进的感觉了。

陈安正昏头涨脑不管不顾只往前赶,迎面一片杂乱却又带着股说不出的整齐感觉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来的极快。

陈安站在路中间呆了呆,急忙转身往路边上一颗树下窜,刚一步窜过去,一头不知道撞到了什么,只撞的陈安忍不住一声痛呼,一个仰身,趔趄几步,被撞回到了路中间。

那阵马蹄声已经到了。

“拿下他!”柏悦一声厉呵。

这条路直通婆台山,这个时候,在这么靠近婆台山的地方直冲乱撞,至少应该是个能问上几句婆台山情形的人。

两个护卫从飞奔的马上纵身跃下,一左一右扣紧了陈安。

陈安吓的小便顺着裤腿往下淌,抖的说不出话。

“你是从婆台山过来的?”柏悦骑在马上,语调神情都十分和善。

陈安惊恐的看着一身软甲的柏悦,已经瞪的极大的眼睛竟然又瞪大了一圈,“您是……您……”

柏悦不爱坐车,经常骑着马在城里来来往往,特别是和苏烨骑着马并肩走在城里的时候,是京城最悦目的一道风景,陈安见过她,不只一次。

认出柏悦,陈安的腿顿时一软,接着又觉出了两腿间的那一片湿凉,不过他这会儿顾不上这个了,“是您,是我,我叫陈安,我是秦王府下……不是,我是……那个,我是来报信的,找苏公子,有急事,是关于王爷和郡王爷的,急得很。”

陈安不害怕了,虽然还有点儿语无伦次,不过总算能基本说清楚话了。

听他说到一句找苏公子,柏悦立刻看向紧跟在她旁边的苏烨的心腹小厮安吉,安吉管着苏烨身边的密谍,这她是知道的。

安吉已经认出了陈安,忙在马上欠身过去,和柏悦低声道:“他叫陈安,现在秦王府做三等采买,他娘原来在萱宁宫主理茶水司,现拨去守陵,他妹妹陈竹玉在秦王妃身边侍候茶水,很得秦王妃喜爱。大爷七年前就将他父亲和弟弟收在手中了,这两年才开始动用。”

柏悦轻轻嗯了一声,她听秦王妃提到过几回这个竹玉,极擅茶道,她确实挺喜欢这个竹玉。

“你要传什么信儿?跟我说吧。”柏悦跳下马,安吉紧跟其后,也下马过来,看着陈安道:“是我,说吧。”

陈安看到安吉,再次长舒了口气,“就刚刚,我妹妹让人递了信出来,肯定信得过的,”陈安下意识的补充了一句,以往每次递信儿,安吉总要问他一句,什么人递的信,信不信得过。

“我妹妹说,她跟着王妃,还有王爷,在山上婆台寺,被人团团围住了,让我千万藏好,千万别出来,还说她听到一句,郡王爷在山脚一带,说山脚一带只怕也不太平,让我千万别出去。”陈安话说的很急。

“你别急。”柏悦眉头微皱,“说清楚,你妹妹给你递话,就是为了让你藏好?”

“不是,让我藏好是一句,我妹妹递话,是交待后事,她说她要是这一趟没能活下来,就让我父亲和弟弟一家赶紧离开京城,还说让我能逃也赶紧逃。”

“谁给你递的话?”

“跟着出门的闪婆子,我妹妹帮过她好些回,她常替我妹妹带话。闪婆子不是专门替我妹妹带话,她是奉了王爷的吩咐,到山脚下找人传话,要传的话,闪婆子露了点儿口风,说是话是传给郡王爷的,什么话她就没说。”

陈安猜到了些柏悦要问什么,答的极其详细。

柏悦眉头紧拧,盯着陈安,好久没说话。

陈安这些话虽乱,可也十分明白,二爷在山脚一带,既然秦王爷能让人捎话给二爷,看来二爷在山脚下,是王爷的安排,或者是在王爷提醒之下,二爷避在了山脚一带。

竹玉说她活不下来,就让父亲弟弟逃出京城,那看来,她要是死了,至少秦王妃也活不成。

婆台寺一定十分危急了。

不过,这些都需要查实。

“你现在回去,照你妹妹说的,护好自己。”柏悦吩咐了陈安一句,转身上了马。

众人越过陈安,如同激流越过石头,余下陈安一脸呆傻的站在路中间,呆了片刻,转个身,左右看了看,闪进了旁边的树影下,这会儿他发现,走在路中间实在太招眼了,他得静悄悄的回去。

柏悦的队伍往前冲了没多远,一人一马从路边林子里斜冲出来,径直冲到安吉旁边,急勒马和安吉并行,踩着马蹬,和安吉禀报了几句。

安吉追上柏悦,“大奶奶,信报说,有人递了信到咱们别庄,说是二爷在别庄门口不远,被截进了婆台寺,现在婆台寺内。”

柏悦猛的勒停了马。“递信的人看清楚了?”

“没有,敲门说了这几句就走了,走的极快,天太黑,山上乱,别庄人少,又没有主事的人,没能跟上。”安吉急忙答道。

柏悦神情冷峻,坐在马上,仔细看着周围,这里已经是山脚下了,再往上就不宜骑马,至少不能骑马作战。

柏悦抬手吩咐众人,“下马,把马牵走,放出警戒,你过来。”柏悦示意安吉。

安吉急忙跟过两步,柏悦低声道:“挑几个精干的,第一,去山上咱们的别庄里看看,问问看到二爷上山没有,问清楚,第二,去婆台寺看看,要仔细看,看清楚,能潜进寺里最好,看看二爷在不在。顺便看看山上的情形”

安吉答应一声,退几步,点了几个人,低低吩咐了下去。

柏悦看着众人拢起马匹牵走,分派警戒,各自提刀握枪,束带整衣,准备一战,转回头,深吸了口气,慢慢吐出来。

她这一趟,是明知圈套而来的,凡事不能急,阿爹说过,临阵之时,越是紧急,越要缓,宁缓不可急。

长贵趴在块大石头上,远远看着柏悦的队伍突然停住,接着拢马警戒,又有几个人急急的往山上而去,忍不住暗暗骂了句娘。

老大说的真对,但凡不简单的娘儿们都不简单的厉害,都这个时候了,还能这么稳,真他娘的!

长贵从石头是蠕动着滑下去,招手叫了趴在旁边的几个手下,犹豫了一瞬,紧盯住分成两路的其中一路,缀了上去。

他只能顾一边,能顾住一边就行。

从柏悦的队伍中出来了四个人,分成两队,一队往前,一队直奔后山,长贵缀上了直奔后山的那一队。

两个护卫脚程极快,长贵紧缀在后面,心里比脚步更快的推算着他该怎么办。

今天夜里这一场事儿,直到今天下午,他才醒悟,原来老大早就带着他们在准备了,棋手们早就在布局,也早就位了,这会儿了,苏家才来,那在今晚这事儿里,他们就是块上好精肉,那,这山上就应该没有他们的安排,嗯,这就好。

这么大一块肉,他们知道,对家肯定也知道,上好精肉,又是柏家人,吃下可是件极耗精力的事儿,对家肯定想让这块肉直接跟自己家对上,那就是直冲婆台寺,他们家的人在婆台寺的肯定不少,对家想让这位柏奶奶直冲婆台寺,跟世子爷对上,嗯,这是明摆着的。

王妃让他们往山脚去搜,山脚肯定有安排。

看来,对家和他们家势均力敌啊,那这位柏奶奶肯定应该收到了两边的信儿,她让人上山,必定是要亲眼看看山上的情形,确认哪一方的信儿更可靠,大约还想确定一下那位二爷到底在哪儿。

那一路必定是往苏家别庄去了,苏家别庄肯定没人看见那位二爷上山,可喜截住那位二爷的地点,是他亲自挑的,别说苏家,哪家都看不到。

这一路,看这样子,是往婆台寺去的,婆台寺可不能让他们靠近,不但不能靠近,还得让他们带几句好话儿回去。

长贵打定主意,正要招手示意跟在旁边的手下先杀掉一个,突然,前面正在飞窜的两人,猛然停住,闪身藏到了灌木丛后。

长贵几乎和前面两人同时,看到了几条彪悍身形从两个护卫前面不远冲过。长贵眉梢猛挑,这是后山窝着的那上百个亡命之徒?动了!

长贵眉梢落下,弯出丝阴笑,弯腰摸了块不大不小的石头,一石头砸在了正猫着腰,紧张的看着从面前一个接一个飞掠而过的亡命之徒的护卫头上。

护卫被砸的头破血流,却咬牙一声没出,可那块石头却是有声的,砸在他头上的闷声,和落进灌木丛中的哗沙声,照样惊动了常年刀尖上舔血的那伙匪徒。

正经过的匪徒立刻一刀劈向灌木丛,护卫反应极快,就地一滚躲过,举刀往前,挡住了第二刀。可第二个第三个匪徒已经抡刀举枪跟上来了,那个护卫挡住了第三第四刀,却没能挡住中间的长枪,一枪穿胸而过,拿枪的匪徒壮硕非常,猛一把挑起护卫,用力摔在地上,狠啐了一口,和其余几个人,用刀枪砍刺着周围几丛灌木。

长贵一石头扔向婆台寺方向,散在长贵石头扔出方向的手下立刻惊声尖叫:“大黄快跑!”

正一通砍刺的几个匪徒立刻纵身扑向那声大黄快跑。

另一个护卫死里逃生,急忙往后撤。

长贵悄无声息的靠近他,小声喂了一声,“你是哪家的?”

护卫下意识的往旁边闪了一步,提刀护在身前,警惕的看着长贵,“你是?”

“我是周尚书家的。”

“刑部周尚书家?你们家庄子在山脚下吧?”护卫看起来对山上十分熟悉。

“山脚下也不太平,我这不是,奉了我们四爷的吩咐,出来看看动静,这不是……”长贵一张脸上这边一块泥,那边好象一片青肿,狼狈的根本看不出原样了,往那群匪徒窜过去的方向努着嘴,一脸苦瓜相,“因为是刑部大牢逃出来的死囚么。”

护卫立刻恍悟,这引子,确实是刑部逃出来的那两个死囚,这位周尚书脱不得干系,自然比别家多了许多关切。

“你刚上来?”护卫仔细看着长贵问道。

“我是在庄子上当差的,城里一传出两个死囚逃出了陈州门的信儿,我们四爷说我最机灵,让我到处看看,我顺着热闹,就上了山。”长贵一脸惊悸,“山上……山上……根本就不是什么死囚,根本不可能!”

“山上怎么了?”护卫立刻追问道。

“你是哪家的?”长贵打量着护卫,也带着一脸警惕。

“那边阮家庄子的,十七爷让我到处看看。”护卫不动声色的换了身份。

长贵长舒了口气,“我就说,这……那位,是你的同伴?”长贵一脸不忍,手指似指又不敢指的指了指被刺死的那个护卫。

和长贵说话的护卫眼里涌起层悲伤,顿了顿,才勉强显的平静的答道:“不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可怜。”

“是啊,真是可怜,唉,咱们俩也可怜,我们家是没办法,你们家也是,大牢是你们十七爷管着的,唉,可怜,我得赶紧走了,再不走,下一个,指定就是我了。我家里还有八十老母呢。”

长贵交待了句,转身就要跑。

护卫没想到他说跑就跑的这样快,猛冲了三四步,才一把揪住长贵,“你别急!”

“你也赶紧走啊!”长贵一边用力甩着护卫,一边示意护卫赶紧跑。

“山上到底怎么样了?你说一句,我回去也好回我们十七爷的话。”护卫紧揪着长贵不放。

“你自己去看看,沿着这路往上,不多远,再走一刻钟,我走的慢,你肯定不用,就看到了,我其实什么也没看到,就是,一脚踩一个死人,又一脚又踩一个……”

长贵一脸恐惧,“你自己去看,我什么都不知道!”

长贵一边说,一边用力甩开护卫,转身往山下跑的飞快。

那个护卫一把没抓住,眼看着长贵往山下跑的飞快,果然跟他家四爷说的一样,够机灵的。

护卫侧身站到棵大树后,凝神听了听,往前进了十几步,隐身树后,再次凝神细听周围的动静,绕过那具同伴的尸体,再往前一棵树,刚刚站定,就听到一阵窸窸窣窣声,又一群衣着杂乱,提着刀枪的人,猫着腰往前窜的飞快。

护卫屏气凝声,看着这一拨人过去了,往后退了几步,转身就往山下疾退。

他们两个已经死了一个了,他再交待在这里,山下大奶奶那里,就一丁点儿信儿也没有了。

柏悦一只手握着长枪竖在身边,人和枪一样笔直站着,平静的看着漆黑而混乱的婆台山。

护卫从山上疾冲而下,一头冲到柏悦面前,就势半跪在地,从遇到那些匪徒起,简洁明了的禀报了所见所听。

刚刚禀报完,另一路两个护卫也回来了,接着禀报:“小的们一路到咱们庄子时,都没什么动静,刚说了几句话,就听到惨叫,从庄子里出来,半里路里撞见了两拨,应该是匪徒,衣着和兵器都很杂,气质凶狠彪悍,全无顾忌,过了半山之后,就和上山时差不多平静了。

庄子里的人说,傍晚时分,因为今天送了一趟柴炭,一趟菜肉,庄子门口一直有人,没看到二爷上山。”

柏悦眼皮微垂,看向安吉,安吉急忙指了指,“回来了。”

山脚一带,他刚刚也打发几个人过去查看。

两个护卫几步冲回来,“山脚很乱过一阵子,家家门户都关的极紧,徐家别庄一段院墙塌了,从院墙外十来步,往院墙里,尸首一具压着一具,再往里小的没敢进去,院子里有一处有灯光,应该有人,看不到动静。徐家别庄南边,是山西一户巨富的庄子,大门洞开,象是被屠了庄,其余还好。”

柏悦凝神听完,看向安吉。

安吉看着她,他知道大奶奶为什么看向他,可他是真没主意,山上混乱,山下一样混乱,一家没安好心,另一家也不见得安了好心,二爷到底在哪里?

柏悦迎上安吉苦恼又有些愧疚的目光,眼皮微垂,他们是被人家诱出来的,拿二爷做诱饵,大约都想要拿他们做棋子的,他们已经太被动了,这会儿能选择的,只不过是做哪一家的棋子,以及,做棋子时,努力挣出条生路,为自己,为二爷,为了她背后的家。

“从最近的庄子,挨家查看,绕过徐家别庄。”片刻,柏悦就拿定了主意,两相权衡,她倾向于秦王这边,因为她信得过秦王妃。

“是。”安吉答应的脆而快,示意众人。

柏悦一声令下,就提着枪走在最前,走向山脚下的那些别庄。

第五百九十二章 落子无悔

蒲高明离婆台山还有十来里路,得了线报:婆台山从山脚到山上正乱相四起,山脚处秦王妃外家徐家别庄,被流匪洗劫,一门妇幼现被困在庄子里,生死不知。

蒲高明急命疾行。

他所带的这几百人,是倾盱眙军所有养的自己的私兵,从头到脚从人到马都是花了大价钱的,精锐非常,早就训的只听他一人调遣。

也就十来里,得了命令,不过一口气,就冲到了山脚下。

婆台山的地形地势,之前胡先生已经派了几拨人过来实地查看过,这座山不算高,以景致著称,看景如看文,最忌一个平字,所以这婆台山不高,却十分陡峭险峻,峰回路转,曲折有致。

从山脚起,略平一些的地方,都被有本事的各家占了修了别庄,别庄层叠错落,直到半山处的婆台寺。

婆台寺占了小半个婆台山,以及半座婆台山峰,婆台寺上方的另半边婆台山直到山峰,是几家世袭王爷和类似唐家古家这样少有的几家百年大家的别庄。

胡先生和蒲高明再三斟酌之后,把一切动荡都安排在婆台寺以下,以婆台寺为线,可下不可上,足够震动,却又不至于伤了伤不得的人家。

蒲高明的人马冲到婆台山下,下了马,将马交给几个人拢总看管,蒲高明带着众亲卫,抽刀握枪,直奔后山。

这是来前胡先生定下的策略,先杀尽后山那一帮花钱买来的人头,再上婆台寺。

蒲高明的人都是精锐,就算路不熟,跟着早就接应上来的几个硬探,还是在树林山石和庄子和庄子这间,穿行的极快。

柏悦带着人,翻墙过树,直接进庄子查找。

婆台山是景致极佳的风雅之地,各家别庄的围墙略高一点,略实在一点,都要被人鄙夷品味太差,几乎清一色低矮镂空的花式围墙,跳进跳出实在是太方便了,柏悦查的极快,刚查好一家极小的空庄子,走没几步,就听到一片如闷雷般,踏地沉重却又干脆整齐的脚步声。

柏悦顿时汗毛竖起,急忙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不动。

这声音她太熟悉了,这不是匪,这是兵,是精锐之师,柏悦竖耳凝神,仔细听着,脚步这样的沉重震动,对方至少二三百人,或者更多。

这是哪儿来的精锐之师?要去哪儿?来干什么?

柏悦只觉得后背一层全是冷汗。

这些精兵要去的地方,才是这座山上最要紧的地方,不一定是婆台寺。

这山脚下几乎找遍了,没有二爷,也许是秦王府的信儿骗了她,也许是二爷已经被人劫持走了,不管哪一种,这一队精兵应该是找到二爷,或是找到关键的关键所在。

“跟上。”柏悦主意拿的极快,听着脚步声过去,低低吩咐了句,自己提着枪,踮着脚不远不近的缀在了蒲高明那支精兵的后面。

后山那群亡命之徒,不远多少里聚在这里,都是得了甜头,又许了更大甜头的,在这座婆台山上,一个人拎两个人头,一万银子,出发前一个人先给了二千银子,诚意极足。

这帮人当然知道冲进这婆台山杀人,那是九死一生的事,不过,一来,刀头上舔血的人,每天都是九死一生,二来么,每个人都觉得九死一生,那九死都是别人的,一生才是自己的。

后山上有一团人悄悄的动身,准备趁早杀一轮赶紧走人,可这会儿聚在后山的人,都是在尔虞我诈中过日子的,睡觉时都得睁一只眼看着,免得被旁边的人一刀砍死了。

趁早的一团人还没走出几步,众人就呼呼啦啦起身,各展本事,争先恐后往各家庄子里冲,赶紧杀人,赶紧抢,能抢多少抢多少,然后想办法逃命,只要能逃出这条命,那就发大财可以金盆洗手了。

婆台寺寺门半开,金拙言一身亮白软甲,背着手站在婆台寺那扇钉满铜钉的大门内侧,笔直站着,微微扬起头,听着外面的杂沓乱响、咒骂呼喊和凄惨尖叫,脸色苍白。

明镜竖直握着金拙言的长枪,嘴唇抿的紧紧的。

王妃吩咐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王妃说,须得有人冲进寺门求救,才能出手。

可是,就怕他们冲不到寺门口……

“王爷,救……”一个丫头凄厉的尖叫着,冲着寺门狂奔而来,离寺门十来丈,斜刺里一把刀劈过来,丫头那声救字还在喊,头已经飞到了半空。

“爷!”明镜一步迈出。

“嗯!血进来了。”金拙言伸手从明镜手里夺过长枪,冲出了寺门。

明镜立刻拨刀跟上,明剑、明砚和明书同时跳出寺门,护卫在金拙言两侧和后方,疾冲而出。

四人后面,背后绣着明晃晃的秦字,胸前绣着秦王府徽记的黑衣护卫们,鱼贯而出,三人一组散开,冲向一个个挥刀砍杀的亡命匪徒。

……

长沙王府那幢黑暗小楼里,郭胜三两步窜上楼梯,“世子出战了,早了一点。”郭胜有几分遗憾的咋了下嘴。

“很好了,世子爷能撑到现在,已经很敬重我了。”李夏这句话里说不清是夸奖还是不满,或许都有,“蒲高明和柏悦到哪儿了?”

“蒲高明已经缀上了那伙悍匪,柏悦紧缀在蒲高明后面。”郭胜顿了顿,“还没看到那边的人。”

“他不是咱们,咱们的人必须亮在明处,他的人必须全部隐在黑暗里。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把柏悦引进婆台寺。”李夏吩咐道。

“是。王妃放心。”郭胜爽利无比的答应一声,其实他也最喜欢藏在黑暗中。

……

更黑暗里的绥安王府那间高阁,一坛子陈年女儿红已经空了一小半,江延世眼神更加明亮锐利,凝神听着枫叶的禀报。

“……柏悦跟上山了,往婆台寺去了。”

“让她去,陆仪呢?找到没有?还有郭胜?”江延世眼神凌利。

“都还没找到,寺里空虚,有四五个匪徒已经攻进寺里了,要不要?”枫叶小心的看着江延世。

“不用,寺里没人。”顿了顿,江延世抬起一只手,“去一队人,护住老二,要是还能护得住的话。”

“是。”枫叶垂手,赶紧传达下去。

江延世站起来,走出落地窗,仰头看着乌沉一片的天空,片刻,退回屋里,缓缓盘膝坐下,冷声吩咐道:“把李家别庄那几个驱出来,让她们去找阮谨俞。”

“是。”

……

在别庄里已经住了小一个月,一门心思配药,好让儿子再长出条好好儿的子孙根的郭二太太和胡夫人,以及被两人指挥的脚不连地的沈三奶奶和罗二奶奶,两耳不闻庄外事。

睡到半夜,沈三奶奶先被丫头推醒,“三奶奶,不好了,外头乱的很,象是杀人了,到处都是杀人的声音,您听听。”

丫头颤抖着说这几句话时,几声不算太远的惨叫声传了进来。

那几声惨叫听的人头皮发麻,沈三奶奶呼的坐了起来,“我的衣服呢,赶紧,把二奶奶叫醒,还有太太,还有那位夫人。”

丫头一边急急的侍候她穿衣服,一边扬声吩咐了外头当值的丫头。

沈三奶奶衣服刚刚穿好,罗二奶奶一头扎进来,衣服倒还算整齐,神情却仓惶极了,“姐姐,不得了了,外面说是造反了,杀……”罗二奶奶话音没落,外面一声惨叫传进来,好象离的很近。

“姐姐。”罗二奶奶哆嗦着,已经哭出来了。

她本来就胆小,从小长到现在,从来没经历过这样可怕的情形。

“别哭,这离京城才多远,造什么反?肯定是哪家进贼了,别怕。”沈三奶奶说着别怕,自己也哆嗦的厉害。

“外头到底出了什么事了?你快出去瞧瞧!”郭二太太一头扎进来,一张脸青白如鬼,冲着沈三奶奶惊恐大吼。

正在哭的罗二奶奶被郭二太太这一嗓子,吓的嗷一声,一下子窜到了沈三奶奶身后,等看清楚是郭二太太时,已经一身冷汗把里面的小衣都汗透了。

郭二太太后面,胡夫人紧跟进来,“是该三奶奶去瞧瞧,你要是害怕,让我们二奶奶陪你去。”

沈三奶奶紧紧抿着嘴,不愿意看郭二太太,更不愿意看胡夫人,拉了把罗二奶奶,低声道:“走,你跟我去瞧瞧。”一边说,一边用力捏着罗二奶奶的手。

有这么两位长辈,罗二奶奶还是跟她在一起稳妥点儿。

罗二奶奶胆子虽小又不傻,立刻就会意,恼的看也不看胡夫人一眼,紧跟在沈三奶奶身后,几乎和沈三奶奶挨成一个人往外走。

李家这座别庄位置虽好,却极小,后面依山势修了几处观景喝茶念书的地方,起居之处,都集中在前面一小块地方,房子套房子,套了两层回字,一间一间挨的极近,虽狭小,却是花足了心思的精致小巧。

她们四个人住在最里面一套回字房里,郭二太太和胡夫人一左一右住了上房东厢和西厢,沈三奶奶和罗二奶奶则在西边两间厢房里各占一间。

沈三奶奶拉着罗二奶奶,出了最里面一套房子,站在第二层房子门口,见两个守门值夜的婆子正一左一右,拿耳朵紧贴在院门上听动静,忙轻声问道:“怎么回事?”

两个婆子被沈三奶奶这一句怎么回事吓了一跳,一个婆子示意另一个接着听,自己站起来,凑到沈三奶奶旁边,压着声音,惊恐万状道:“三奶奶,可不得了了,外面好象是真造了反了,杀了不知道多少人了,三奶奶,这可怎么办?”

罗二奶奶一只手紧紧揪着沈三奶奶,一只手紧紧捂着嘴,惊恐的又是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