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想了想,点头,“当是地。若没他去打探,我到此时也不晓得能不能想起来去衙门问问。”

姚玉莲捂嘴儿笑了一会儿,又悄悄地道,“瑾儿,这样不错地人,莫要生生错过了。你会后悔一辈子地”

苏瑾低头不语。杂念太多,也并非好事。

好一会儿才抬头,“先不说这个了。姚大哥近日可有空,我想再请他过府来一趟。”

咳咳,只有两千字,但今天够三千了。明天再码。

142章决定(一)

姚玉莲见岔开话头,不免又埋怨她一番,不过却没多说。宽慰她几句,便回家去,道是这几日叫姚大郎再过府来一趟。

苏瑾送她走之后,又写了信叫梁富贵送到信局,依旧送到杭州丁氏府上。顺便也给杭州朱府去了一封信,好叫那老爷子不多想,苏士贞出海的消息不晓得能瞒他多久,不过,苏瑾想想,朱府乃读书人家,当不怎么关心出海地事,应该当不会很快得到消息罢?便安心了些。她可不想被接到朱府,然后被圈禁起来。

办完这些事,梁小青和张荀便回来了,说常夫人得知他们送去的消息,甚是高兴,已派了一个家人立时去松江府找亲自去确认陆仲晗探来的消息。

“小姐,你去睡会儿罢。”午饭后,常氏看她眼皮发涩,轻声劝道。

苏瑾点头,依言回房。躺在床上,尽管困倦不堪,脑中却纷乱一团,忻州究竟该不该去?依她的本性,这件事根本不需要这般纠结,只一个“去”字可如今

思量半晌,突然笑了,她也傻了,欠债终是欠债,难不成债主换了个人,便不算欠债了么?

五六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这债总还没有到不须还的份儿上。

想到这儿,便想通了。思绪理顺,不多会儿她便沉沉睡去。

苏士贞和常贵远出事的消息,在归宁府传得极快,不过两三日,苏家的近邻便都知了此事。早先艳羡的目光已变作怜惜同情,近邻妇人们流水似的涌入苏家,苏瑾每每看见一人,便要将苏士贞的重复说一遍儿,虽然累些,日子过得却极快。而在这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之中,她也慢慢的完全相信了自己的话:苏常二人没事,完全是误会导致了这一切。

而常家虽有债主打着慰问的名头上门儿,就如苏瑾所预计的一般,大商户总还是沉得住,又在乎些脸面,又听常夫人说苏常贞二人没,并将陆仲晗打探的消息说与那些人听。他们倒没象邱老爷逼得那般急。

这叫苏瑾松了口气。

“小青”送走午饭后过来探望的几个妇人,苏瑾看天色还早,叫梁小青,“姚大哥成亲的日子将近,咱们去街上瞧瞧,挑几样好物件儿做贺礼。”

“哎”梁小青清脆的应了声,到东厢房将她的小手包取来,笑道,“小姐,今儿天好,咱们去板闸处看看可好?”

“好。”苏瑾点点头,板闸处的绸缎铺子多些,正好挑两匹吉庆缎子给姚大郎做贺礼。

两人乘着马车,到了板闸处,苏瑾处车帘缝中向外张望,这回她觉出板闸处的气氛有些不一样了。虽然热闹依旧,但一路看来,已见到三四家大铺子里面人头攒动,似是清铺的架式。

正想着,梁小青自车窗那边儿道,“小姐,那边有个新开的铺子,咱们去瞧瞧?”

苏瑾在这边儿,瞧不见那边的光景,闻言便无所谓的笑道,“好,即出来一回,我们也逛逛。”

张荀照着梁小青的指示停在那家铺子门口。苏瑾下了车,地上层层的鞭炮红屑,踏上去脚感轻软。心中暗自摇头,也不知哪个倒霉鬼赶在这个时候开新铺子。陆仲晗说税监月内会到,此时已是九月二十日了,不晓得税监到了,又是个什么光景。

一面想着,一面随梁小青踏着红毡进了铺子。抬头扫视,原是笔墨纸砚的铺子。

苏瑾失笑看向梁小青,“咱们谁用这些?姚大哥又不是读书人。你叫我来逛,也不晓得看看是卖甚么地”说话间,突然心中一动,得那陆仲晗数次援手,似是并未还过什么谢礼。

便改口道,“即来了,逛逛也可。”

“这位小姐要买什么?咱们小店笔墨纸砚均是好地,有福建的竹纸、山西的柬纸、白笺、洒金笺、洒金五笔粉笺;墨有卧蚕小墨、牛舌墨;笔有上好的貂鼠毫湖笔”一个小伙计迎上前来,热情招呼,口若悬河地介绍店内的货物。

苏瑾扫过这铺子,失笑,虽然位置不错,铺面也够大,但架上的货物似是并不多,摆手止住他的话,“笔墨砚和镇纸并笔屏,挑几样略好的拿来我看看。”

“好咧!”小伙计清脆应了一声,过去拿货物。苏瑾立在铺子中随意四处观看,突然听到二楼有似曾相识的声音,这声音绝对不是自己想听到的再侧耳细听,好似是汪颜善的声音。

忙快步拉梁小青出来,走到铺外抬头瞧匾额,赫然标着一个“汪”字,急忙又将梁小青拉到间壁的铺子门口,才轻笑着斥道,“也不瞧瞧匾额,便往里闯这是那姓汪的铺子”

梁小青适才一直处于迷茫之中,此时抬头去看匾额,轻“呀”一声,忙拉苏瑾又往前走了十来步,才疑惑地道,“小姐,姓汪的怎么开起铺子来了?这铺子要不少银子呢吧?”

苏瑾笑道,“中了举子,是有人送的呗行了,我们再去旁家看看。”

梁小青点头,又往那边“呸”了一声,“亏得小姐警醒,不然咱们还帮衬他家生意了呢”

苏瑾点头,向张荀示意,叫他赶车跟着,她和梁小青闲逛逛,转到另一家笔墨铺子,将方才挑的那几样东西买好。又进了一家绸缎铺子挑了两匹好缎子,叫张荀将马车停好,一道进了茶楼歇脚。

三人刚到二楼,便听见自一处雅室内隐隐传来女子的喝斥声,因是半下午,茶楼清静,因而这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茶博士听见赔笑两声,将三人领到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样茶点并一壶清茶,苏瑾叫梁小青和张荀都坐下,笑道,“这几天你们都跟着担心了罢?”

梁小青连连摇头,“没有。我娘说老爷吉人自有天相,必没事地。”

张荀也跟着摇头。又说了几句宽慰的话。

“小姐,奴婢没顶撞姑爷,也没顶撞老夫人”雅室里一直低声解释的妇人,突然急切地高声争辨一句。。

“你嚎什么嚎?相公会诬赖你么?你给我回去我这里不要你管”那高声喝斥的声音更大。

苏瑾三人打住话头一齐往那边儿看去,又一齐失笑。梁小青悄悄笑道,“哪家的少奶奶,好大的脾气”

紧接着那先前那妇人又说了句什么。

“啊呀,你还胡扯?相公不要我管铺子,是心疼我你给我滚回去”这话刚落音,雅室的门儿突然开了,走出个怒气冲冲挺着大肚的妇人。

“小姐您听我说”身后紧出一个中年妇人,眼睛已哭得红肿,面带急色。

苏瑾目光避不及,和她撞了个正着。看清这人,心中直叹这归宁府实在太小了,眼前这妇人不是潘月婵么?再看她身后,跟着个正在抹泪儿的中年妇人,也是那日在自家铺子见过地。

结合方才的话,苏瑾刹时明白这主仆为何离心了。汪颜善,当真好本事

潘月婵看到她怔了一怔,突地脸儿上一喜,想说什么,转眼神色一顿,又息了声,不甘地怒斥身后的小丫头,“看什么看,走了。姑爷还在铺子中等着咱呢”说到最后一句话,又面带炫耀得色撇了苏瑾一眼。

苏瑾暗笑不做声,潘月婵日后有你吃的苦头

端坐着冷眼看着这主仆几人。潘月婵讨了个没意,又不甘地骂了不丫头几句,带着人出了茶楼。

“小姐,这这是?”梁小青隔窗又看了一会儿,看那妇人跟着潘月婵解释,潘月婵怒斥她几声,那妇人终是抹着泪儿往相反的方面走了。回过头来,问苏瑾,“小姐,这是怎么回事?”

苏瑾笑了下,“你自己心头不也明白。就是你想的那么回事儿!行了,我们赶快吃茶,吃完了好回去。”

梁小青其实不怎么明白,却又似是明白了。默默低头吃茶。

苏瑾看她纠结的模样,不由的笑了笑,汪颜善亏了这名字了。现在想想,苏瑾儿的记忆中也全是他的好。不由叹息一声,陷在情网中的女人,聪明的又有几个?

“小姐,你出门没多大会儿,陆公子已来了”刚进了院门,常氏便小跑过来,悄悄和她说道。

苏瑾一怔,离约定的日子还差一日呢。转身自梁小青手中,拿了适才买的笔墨等物,点头,“我知道了。”

进了正房,梁富贵正陪着坐着吃茶,见苏瑾进来,他站起身子,“小姐来了。我这还有事,陆公子,失陪了。”

“好,梁二叔,你去罢。”苏瑾笑着点头,走到正位坐下,将手中的小包放到桌面上。扫过正当门桌上的银箱子,笑了下,将那青布小包推过去,“叫陆公子费心了。苏瑾无以为谢,置了几样小物件儿答谢。”

“是什么?”陆仲晗微挑眉头,放了手中的茶杯,伸手去解那青布小包。

“几样案头清玩之物,答谢陆公子的。”苏瑾替自己倒了茶杯,含笑说道。眼睛望着那只银箱子,盘算着自己的决定如何该如何委婉地说。

晚上还有一章。不定时发哈。

143章决定(二)

思量半晌,叫梁小青到东厢房将她早先写好的借据取来。推到陆仲晗面前。

陆仲晗正含笑看着眼前这几样小物件儿,突见这借据,俊郎的眉毛拧得如手中那方卧蚕小墨一般,墨黑一团。“这是何意?”

苏瑾笑道,“能得陆公子解围,苏瑾已感激不尽,五千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理当有借据。”说着看了下他的面色,又笑道,“还请陆公子收下,只当安苏瑾的心罢。”

陆仲晗将借据拿起,搭眼扫过,仍是二分的利钱。摇头,似是无奈一笑,“这意思是说,你仍要去忻州么?”

苏瑾点点头。

“陆某的银子不须立时还”陆仲晗看着这借据,淡淡摇头。

苏瑾笑道,“我自是知道陆公子真心帮忙。可苏瑾若有债务压身,心中难安。”

“苏小姐真是连借口”陆仲晗以指在桌上轻敲着,敲了十几敲,抬头看着她,接着道,“连借口都想的这么冠冕堂皇”

苏瑾尴尬地笑了下。替他添了茶,复又坐下。

“何不直说,你心底是真真切切地想去忻州,无论如何,一定要去忻州”陆仲晗逼视着她,淡淡地道。

苏瑾仍是尴尬一笑。她的生活似陷入无解的局面。往左不是,往右亦不对,站在原地等么,能等来什么,只有天知道。苏士贞说年余归来,究竟何时才能到,这亦是未知。

去忻州,或者去哪里,她不止是在挣银子,也在挣地位呢。但这话,在这个时空听起来又是如此的可笑,所以她没办法说。

此时他突地一语中的,苏瑾倒觉也没什么可掩饰的了。笑着点头,“是,陆公子说的对,忻州或者旁处,是苏瑾想去地。是无论怎样,都渴望有机会去走一遭儿。”

听她亲口承认,陆仲晗轻笑起来,扫过那银箱,似又是无可奈何一叹,“看来这忻州之行,苏小姐是决定了。”

苏瑾点头,想了想又解释道,“若我爹爹归期可定,苏瑾倒也没这么急切。常叔叔临行时亦借了两万银子,虽常家现今并没有债主急切讨要,却怕这二人归期延迟,那些人仍会怀疑爹爹和常叔叔出了事这几宗事合到一处,我便有了此决定。”

陆仲晗一副“又是借口”的神色,听她说着。

苏瑾笑起来。是,若真出现这种情况,办法还有很多,比如她可不管常家,或者拖着债不还,比如求助旁人,外祖父家,也可请求孙记将合约提前一次性兑现,再比如她和掌珠找了婆家嫁人,都可解此局面但这些决不是她想走的路。

默坐好一会儿,陆仲晗终是自觉地退了一步,抬头问道,“打算何时成行?都带何人去?”

话题过去,苏瑾松了口气。笑道,“即便要去,亦要等年后,和姚大哥相熟的人一道儿去。他们惯走那条路,路途极熟。且,我并不打算去关外,只在忻州城内便好。人么,到时再议,反正还有时间。”

正这时,常氏过来请示晚饭。

苏瑾这时才惊觉,天色已暗了下来。时间正赶巧,这饭必是要留地。

在脑海中搜索可来做陪客地人,突地想到林延寿,又自林延寿想到书院。此时方才后知后觉地问道,“陆公子最近无须去书院了么?”

陆仲晗点头,“春闱将至,倒无须日日在书院苦读。”

苏瑾是知道春闱在来年三月,算算时间,已不足五个月的时间,连忙致歉,“叫陆公子为我家的杂事费心,实是过意不去。”

陆仲晗微摇了摇头,站起身子,“无碍。苏小姐不必张罗晚饭。陆某这便自去了。嗯近几日,陆某要随山长去拜会一位儒士,苏小姐若有急事,可差人到程记茶庄找吴掌柜。”

苏瑾点头,“多谢。此去何时能回来?”

陆仲晗想了想,“约十日左右。”

苏瑾再谢,送他出了院子。

次日一早,她写了封信说明情况,差梁富贵和张荀将银子送到邱家。其实她倒是想过,将这银子留下,当作是借陆仲晗的,做为自己忻州之行的本钱。原由很简单,那邱老爷前几日来讨,自家说没银子,才过五六日,便又有了银子,他心中必定会想自己先前是骗他的。但转念一想,同为生意人,换位思量,若是自己,接到银子虽不免心中嘀咕,但能落袋为安,心中还是欢喜的。便决定将银子还去。

梁富贵和张荀去了半日,将借据拿了回来。带回邱老爷致歉的话。

这件事儿暂时歇过去。苏瑾终于松了口气儿,开始着手关张杂货铺子。

原本余下不多的货物,如酒水干果之类,苏瑾叫常氏都归整了,分作三分儿,一份给姚家,一份送去常家,余下的便给四邻分了,转眼又是四五日过去,终于将杂货铺子清理得差不多。余下些日常家用的物件儿,如竹篮子等物,留下自家使用。

常氏拎着最后的一份小食到吴家去了一趟,与吴家娘子说了好半晌的话。拎着她硬塞的几方豆腐往自家走。

刚走过巷子东口,正欲过大路,突见几人乘着马车,在对面巷子口停下,一人快速跳下马车,跑到自家已拆了匾额的铺子门口,望了望,大声道,“铺子都关门了,老四真的出事了”

紧接着又围过去几人,一齐望向铺子。

常氏觑眼儿瞧着,这倒是象棠邑的族亲赶忙穿过大路,往对面走去。

正这时,两个相纪相当的胡子花白老者下了车,在铺子门口望了望,叹息一声,挥手,“走,家去看看”

常氏这时已认出来,来人之中有棠邑的大老爷和五老爷,这两位胡子花白地老者,倒象是苏士贞的大伯父和三叔父。因常氏已有好几年没再去棠邑,觑眼瞧了好一会儿,才确认来者身份。

心里惊疑着,上前见礼,“敢问可是棠邑的大老太爷、三老太爷?”

苏士嘉和苏士德两个不久都是在苏家住过地,一眼便认出常氏来。苏士德滚着圆胖胖的身子,到常氏面前儿,神色激动大声问道,“我四哥究竟是怎么回事?怎的有人传他出海死了?”

常氏忙心中“呸呸呸”几声,连连摇头,“是误传,我家老爷无事。”

“无事?”一众人疑惑对视。

常氏趁这功夫搭眼扫过眼前这一群人,除了两位老太爷,两位老爷,还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便是早先在自家住过十来日的苏绅良。

心头疑惑着,点头,“是无事。那消息是误传。我家小姐已弄叫人去松江府确认消息了。”

一面向巷子里让人,“几位老家家去罢。”

“无事?”苏士德看看那已摘下匾额的铺子,边走边问,“无事为何铺子也关了?”

常氏不欲在外面张扬税监之事,快步去叫门,并道,“是因有些事”

苏士嘉听她答得含糊,不悦皱眉喝道,“是什么事?”

“老大”苏士贞大伯父轻喝一声,并斜了他一眼,“先问问老四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苏士嘉应了一声。又不悦斜了常氏一眼。常氏叹了一声,伸手拍门儿。

梁直今日正好学堂课休在家,正和栓子全福三个在院玩跳房子,听见叫门,忙跑来开,待看到常氏身后一堆人,愣了一下,不及行礼,转身向东厢房喊道,“小姐,棠邑来人了。”

苏士贞大伯父闻听此言,眉头又是一皱。待转过影壁,见栓子和全福,扫过地上的沙包,冷哼道,“成何体统”

苏瑾听到梁直喊,心中一紧,下意识叹息,该来的总会来挑帘出来,正好听到大老太爷的话。

心中冷冷一笑。脸上却浮起笑意来,迎上前见礼,“大爷爷、三爷爷好。大伯、五叔好。”

苏士贞大伯父轻咳一声,淡淡的嗯了一声,道,“起身罢,外头传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瑾直起身子,“大爷爷莫担心,我爹爹无事,是误传”

随即向常氏道,“奶娘,快在正房摆茶。”

又向众人道,“大爷爷三爷爷先进屋坐,这事儿待会孙女慢慢与您说。”

苏士贞大伯父又咳一声,沉声道,“不管是不是误传,怎的出了事,不往家里捎半句话?你眼中可还有这些长辈亲人?”

苏瑾笑了下,仍做着请的姿式,“大爷爷教训得是。是孙女没经过事,一时惊慌,方寸大失,没顾得往那边儿报讯儿。后来得知爹爹的事许是误传,本想等传来确凿消息再送信给您”

“哼”苏士贞三叔父不等她将话说完,也跟着一记冷哼,“老四眼中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么?出海这么大地事儿,悄不吭声便去了”

苏瑾不动声色地斜了他一眼,何时族亲们在乎过爹爹去哪里,做什么,生意是赔是赚如今,又拿出来说嘴,真真是好笑

“罢了,瑾儿,你来先与我们说说这倒底是怎么回事”苏士贞大伯父软了声音,摆摆手,向苏瑾说道。

咳咳,写到现在,女主的感情问题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嗯,此情节过后罢,大约还有四五章,或者五六章。

注:银子该是五千两。改过了。

144章族亲

自见到他们这一行人,苏瑾心中便知麻烦了。若只来几个大人,她尚可在心中骗自己一骗,这些人实是因为担心苏士贞,才来探探消息。可那跟着的三个孩子又是怎么回事儿?一个才六岁,一才刚刚两岁多点儿更巧的是这三个孩子都是之前提及过想过继到自家的。

因丁氏的事,她对这个时空的女子权益略微做了些了解,现实很让人绝望大抵记得大明律规定,未嫁女的财产继承权,“果无同宗应继者,所生亲女承分。无女者,入官。”也就是说只有在户绝的情况下,才承认未嫁女的法定继承权。

这可比寡妇的法律地位差远了而苏家族亲众多,哪会到了户绝的份儿上?

大概正因如此,这些宗亲们才会在听闻爹爹的生意有起色后,对立嗣过继之事如此热衷。当然若苏士贞一直不娶,家业即便不大,也还是会被人觊觎,不过他们不会如此急切罢了。

将人带到正房看座看茶的同时,苏瑾脑中不断思索着适合的应对策略。以丁氏的财力与法律地位,她若想立嗣,尚还有说话挑余做主的余地,但她现在,连说话反驳的份儿都没有。真真是头痛

一通忙乱之后,室内安静下来。苏士贞大伯父三叔父各居左右上位,两个叔伯也各分居下首。

苏瑾便立在苏士德下首,等着他们发问。

苏士贞大伯父吃了半杯茶,轻咳几声,直咳得室内鸦雀无声,三人年幼的孩子也被这威压逼得往各自父亲怀中躲。

他抬起下垂的眼皮,扫过视室内众人,仍旧不出声。端起杯子又慢慢吃了半杯茶,才沉声问道,“瑾儿,你现在说说,外在的传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瑾上前一步,乖巧回话,将事由简略说了一遍儿。最后依旧连连自责,“皆是孙女未经过事,一时慌乱。又想爹爹之事前因后果未明,必要弄清事实,才好向棠邑报信儿。一则担心各位长辈们突听此讯,太过忧心。二则我爹爹的事由未明,做女儿的怎能枉下断言,诅咒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