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废话!”李建成可不敢在这个时候有所保留,一古脑儿将他想到的法子都说了出来,“我知道,你们这里有许多强弩,以其动力足以射过城墙。”

颉利可汗没有说话,只盯着李建成,显然接下来的话,将决定后者是死是活。

“我们可以在冰雹上刻字,然后利用强弩射入长安城中,如今冰雹下得正密,那些士兵只会以为是一并从天上掉下来的,根本不会疑心我们;只要他们有一人看到冰雹上的字,很快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天亮时分,就会有许多人知晓;虽不至于让长安城不战而降,但至少可以削弱他们的士兵,给我们攻入城中的机会!”

见颉利沉眸未语,李建成又道:“汗王要尽快要决定,否则冰雹一停,我刚才所说的计划就不能用了。”

颉利可汗并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听得这话,当机立断,“好,就按你的法子去做,希望是真的有效,否则你们身上的肉,将会一片片被削下来!”

李建成连连答应,旋即道:“我们可以帮着可汗一道刻字!”

颉利可汗冷冷一笑,“不必了,你们两个还是好好在这里待着吧,放心,只要攻下长安,本汗一定放了你们!”

在这个时候,他对助李建成登上帝位一事,只字不提,长安是一块肥肉,对于一头狼而言,岂有将送到了嘴边,再送给别人的道理。

在撩起帐帘之时,颉利可汗脚步一顿,回头道:“刻什么字?”

李建成思忖片刻,道:“无道君主,大唐必亡!”

“很好!”扔下这两个字,颉利可汗走了出来,在猜测他已经走远后,李元吉长出了一口气,心有余悸地道:“还好大哥你及时想出办法,否则咱们已是没命站在此处。”

李建成盯着停止了摆动的帘子,面无表情地道:“你觉得咱们还能活多久?”

李元吉一怔,旋即道:“大哥怎么问这样的话,他刚才不是说了,只要攻入长安,就放我们走吗?”

“他是说会放过我们,却没说其他人会放过我们。”见李元吉愣愣看着自己,李建成寒声道:“还不明白,这是一个文字陷阱,我敢肯定,不论长安城破与不破,他都会杀了我们。”

一听这话,李元吉好不容易放回肚子的心顿时又提了起来,同时气恼地道:“这个卑鄙小人,身为一国君王,竟然做这种事,该死的人应该是他才对!”

恨归恨,对于他们眼下的处境却没有丝毫帮助,在勉强压下怒火后,李元吉道:“那我现在要怎么办,做以待毙吗?”

“当然不是。”李建成冷冷道:“明日天一亮,他们就会攻城,到时候,必定守卫松懈,咱们就趁这个机会逃走!”

“逃走?”李元吉苦笑地打量着被绑得犹如粽子一般的自己与李建成,“怎么逃走?”

李建成没有理会他的话,而是放声大叫,“来人!来人!”

李元吉没想到他突然来这么一茬,顿时有些发怔,待得回过神来后,急忙道:“大哥你这是做什么?”

“来人!来人啊!”李建成什么也没说,依旧是不断叫嚷,许久,终于有突厥士兵走了进来,不耐烦地道:“嚷嚷什么,想挨鞭子是不是?”

“我口渴,能不能给我一碗水喝?”听得这话,突厥士兵冷笑道:“你还以为自己是太子啊,水,哼,要不要再给你拿个鸡腿,盛碗饭?”

面对他的讽刺,李建成什么也没说,只道:“我只想喝碗水,实在太渴了。”

“想喝水是吗?”突厥士兵居高临下地盯着他,“求我啊,爷一高兴了,说不定就弄碗水给你。”

看到他那副嘴脸,李元吉哪里会不明白,他是在刻意刁难,气恼地道:“你别太过份了!”

突厥士兵冷哼一声,“你们要嫌过份,大可以不喝水,我还没功夫理你们呢。”说着,他转身要走,李建成望着他的背影,眸光连闪,低声道:“求求你,给我一碗水喝!”

突厥士兵停下脚步,回过头来,一脸得色地道:“大声一点,我没听到。”

“兵爷,求求你,给我一碗水,我实在渴得难受。”在李建成的连番哀求下,突厥士兵终于满意地道:“行了,等着吧,我给你去拿水。”

“多谢兵爷,多谢兵爷。”在李建成的连声道谢中,突厥士兵出了营帐,他一走,李元吉便迫不及待地道:“大哥,你这是做什么,为了一口水,对这么一个小卒子低声下气哀求,值得吗?”

“我自有打算。”说完这几个字,李建成便闭了嘴,任李元吉怎么说,也不肯再说半个字。

过了一会儿,那个士兵进来了,将一只装了半碗水的碗搁在李建成面前,“喏,喝吧,别再瞎嚷嚷了,否则可没那么客气了。”

李建成迭声答应,在营帐中只剩下他们二人时,李建成并没有喝水,而是侧过身用被绑在身后的手拿起碗,悄悄往地上砸,因为动作受限,试了好几次方才将碗砸破,他将力道控制得很好,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再加上外面冰雹肆虐,声音更是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李建成捡了一块碎瓷片,对愣愣看着的李元吉道:“还不赶紧把手伸过来。”

看到这一幕,李元吉哪里还会不明白他的意思,赶紧将手伸过去,兴奋地道:“大哥你可真有办法,我之前还以为…”

“以为我为了一口水,就对人卑躬屈膝是吗?”面对李建成的言语,李元吉嘿嘿一笑,“误会误会。”

在他们说话之时,李建成已经割开了绳子,李元吉一得了自由,就要去解脚上的绳子,李建成连忙道:“不要解,否则一旦有人进来,就穿帮了。”

李元吉想想也是,转而去替李建成解绳子,低声道:“我们是不是现在就走?”

“不急。”李建成听着外面的动静道:“现在外面都是人,一旦我们出去,很容易被发现,等他们攻城之后再说。”

第六百八十三章 士气溃散

在他这个计划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万一那名士兵来拿碗的话,那么他们的意图就会被发现,若真是这样,就只能杀了他,然后提前逃走;所幸那名士兵并没有再进来。

且说颉利可汗,在出了关押李建成二人的营帐后,就立刻让人准备强弩,同时让人寻来一些稍大的冰雹,在上面刻下“无道君王,大唐必王”这八个字,然后趁着夜色,用强弩从城墙外射进来,一直持续到黎明时分,冰雹停止为止,颉利唤来执失思力道:“我们总共射进去了多少?”

“按着强弩发射的次数还有人数来算,数量应该在两到三千之间。”听得这话,颉利可汗皱起了眉头,“只有这么点吗?”

“我们的强弩并不多,再加上时间紧迫,两三千,已经是最大的数量了。”说着,执失思力又道:“这个数量,相信足以让长安城的士兵发现,从而传扬开去。”

“希望如此。”这般说着,颉利可汗又道:“传令下去,让士兵准备随时攻城!”

冰雹射进去的时候,是夜间,黑灯瞎火,长安城的士兵根本没发现有一部分冰雹是从墙外射进来的。在最黑暗的时刻过去后,天边渐渐露出曙光,负责清扫满地冰雹的士兵发现了那些刻着字的冰雹,正如李建成所料,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寅时未过,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任谁都知道,这冰雹上面所写的“无道君王”是谁,难道李世民当真不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所以上天借这场冰雹降下警示?

本来十月天下冰雹就古怪得紧,再加上这些字,士兵心中皆是疑窦丛生,原本拧成一股的士气开始出现溃散之势。

负责守卫春明门的杜如晦也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些刻了字的冰雹,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在将守卫一事交托给尉迟敬德之后,立刻带着冰雹快马赶去东宫。

十月初冬,天气虽冷,却还不至于刺骨,但这一切都只适用于昨日,自从夜里一场冰雹之后,天气就急转直下,风刮在脸上,刺骨的冷,那些薄棉衣已是有些阻挡不住这份寒意,所幸这里在长安城中,李世民一察觉到气温转凉,就命人搜集棉衣给士兵们送去。

杜如晦到的时候,第一批棉衣刚刚送出,李世民正在与刘弘基商讨军情,看到他进来,神色一紧,道:“可是突厥军队开始攻城了?”

“还没有,但出了一桩比这个更麻烦的事情。”随着这句话,他将带来的冰雹递了过去,在看到冰雹上的八个字时,不论李世民还是刘弘基都齐齐变颜色,后者肃声道:“这是从哪里来的?”

“是士兵打扫街道的时候发现的,数量…”杜如晦停顿片刻,方才徐徐吐出两个字,“很多。”

刘弘基神色凝重地道:“这冰雹必是有人动了手脚,可有排查过那些士兵?”

“时间紧迫,未及排查。”这般说着,杜如晦试探道:“先生可是怀疑,城中还有突厥人的奸细?”

“不错,他们借昨夜那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生事,想要动摇我们的军心。”说着,刘弘基冷声道:“这些突厥人的心思还真是阴毒。”

李世民沉声道:“但很有效,这会儿,那些士兵怕是已经开始心生疑虑了。”

刘弘基低头思忖片刻,道:“眼下最要紧的是稳定军心,恐怕陛下还得前往春明门一趟;至于奸细一事,就交给臣去查。”

“好,此事拜托刘先生了。”说完这句话,李世民对候在一旁的初一道:“立刻去备马。”

初一应了一声,快步离去,如今的初一已经是东宫总管,负责管束东宫所有下人,因为吴玉被擒,所以他又调回到了李世民身边。

在初一踏出显德宫后不久,一名士兵急急奔进来,来不及行礼便匆忙道:“陛下,突厥攻城!”

“来得还真快!”咬牙吐出这句话,李世民带着刘弘基等人快步离去,待得初一牵来马后,即刻赶往春明门。

在离着春明门还有很长一段路时,便能感觉到紧张至极的气氛,待得近一些,更听到刀剑与嘶吼混杂的声音。

李世民刚一下马,盔甲上沾着鲜血的尉迟敬德便奔了过来,“陛下!”

“情况如何?”面对李世民询问,尉迟敬德神色凝重地道:“不是很好,从攻城到现在,半个时辰内,已经有两拨突厥士兵冲上城头,所幸都被歼灭了。”他看了一眼杜如晦,沉声道:“自从看到那些冰雹之后,士兵们的士气就一直不振,恕末将直言,如此下去,情况不妙。”

“朕知道了。”如此说着,李世民便往城楼行去,刚踏上几阶台阶,便看到几名突厥士兵从上面冲了下来,显然是想要去打开城门,后面追着几名大唐士兵。

李世民反应极快,不等尉迟敬德动手,已经抽出腰间佩剑,刺向其中一名突厥士兵,那人当场中箭身亡,另外几个则冲着这个机会缓过神来,与追下来的大唐士兵缠斗在一起,尉迟敬德神色凝重地道:“这是第三批了。”

昨天突厥攻城一日,也没有几人冲上城楼,现在才这会儿一会儿功夫,就已经冲上来三拨,情况实在不妙。

在一众士兵的围巢下,那几名孤立无援的突厥士兵很快就支撑不住,眼看着就要命丧刀下,突然他们形成一个很奇怪的队形,四名士兵,其中三名一字排开,不要命的抵挡着攻来的刀剑,剩下那人则躲在他们身后,并且从怀里取出一枝火折子。

一看到那枝火折子,刘弘基顿觉不妙,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证实了他的直觉,只见那人一把拉开衣裳,里面绑着一个黑黑的球,当中还有一条线,很像是年节之时,燃放烟花的那根引线。

“别让他点燃!”虽然刘弘基已经用最快的速度说出这句话,但还是晚了,引线被点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短。

第六百八十四章 苦苦支撑

“快散开!”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刘弘基与杜如晦同时大喝,并且一起拉着李世民往城楼下狂奔;这件事说来话长,其实只是几次眨眼的功夫,还没奔出几步,后面就传来巨大的爆炸声,紧接着一股气浪从后面冲来,将他们冲上空中,然后又重重摔在地上,回头看去,后面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不光那几名突厥士兵,就连大唐士兵也被卷入火海之中,甚至还能听到他们在里面惨叫哀嚎的声音。

附近的士兵都吓傻了,愣愣地看着那一片火海,怎么也没想到突然会变成这个样子,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四处找来水救火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那一片地方,除了火还是火,再听不到一丝惨叫的声音,好不容易灭掉火,之前还活生生的士兵,这会儿都变成了烧焦的尸体,分不清哪些是大唐的,哪些又是突厥的。

从爆炸开始,杜如晦的耳朵就一直嗡嗡作响,听不到其他的声音,直至这会儿方才恢复过来,急忙对旁边的李世民道:“陛下,您怎么样,有没有事?”

李世民拂去沾在脸上的土,摇头道:“我没事,你们呢?”

“臣没事。”刘弘基心有余悸地望着那几具焦尸道:“这些人必是突厥的死士,在发现冲不到城门处时,就引燃身上的火药,恐怕绑着火药的,并不止刚才那名突厥士兵;幸好当时情况混乱,他们想必一时之间没认出陛下,否则后时不堪设想。”

杜如晦也是一样的想法,颔首道:“刚才真是险得很,晚一步就危险了,真是没想到,突厥竟然连这种自损的招数都使出来了,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对于突厥而言,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再不攻下长安,就会遭到两面夹击,必败无疑,所以不论多么吹卑鄙的招数他们都会用,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刘弘基没有说下去,只是忧心忡忡地望着那些还没回过神的士兵。

李世民与杜如晦皆明白他的意思,是啊,冰雹刻字,再加上这个毫无征兆的爆炸,确实严重打击了士气,这样下去,突厥真有可能攻入长安。

城楼上的战争还在继续,只是这一次,情况对大唐这边更加不利,士兵们不仅士气低落,更被刚才的爆炸给吓到了,对那些前赴后继冲上来的突厥士兵充满了恐惧,没过多久,便又被一波突厥士兵给冲到了下面,虽然没碰触到城门就被杀了,且身上也不曾绑火药,但李世民明白,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恶劣,长安…岌岌可危!

与李世民要反,颉利可汗这会儿可是心花怒放,虽然这一早上,突厥这边已经伤亡过千,但换来的成果也同样喜人,尤其是那次爆炸之后,想来所有长安士兵都在担心什么时候爆炸声会再次响起,甚至…落到自己的头上来。

事实上,他手里剩余的火药仅够再支持两次同样的爆炸,再没有多,而这些,还是他昨儿个连夜派人去数十里远的百姓居处抢夺来的,本只是随意一想,没想到竟真有一个烟花制点,不过那里火药并不多,全部抢来也只有这点,否则数量足够的话,光是用火药,他就能在城墙上炸出一个洞来,哪里还需要这么麻烦。

不过,这次的事情,也让颉利可汗意识到火药的巨大用处,看来以后真要好好屯积火药了,只是这东西运输却是一大麻烦,一个不小心,在途中爆炸,反而会伤了自己人,到时候得好生想个办法才行。

颉利可汗看了一眼天色,这会儿才卯时刚到,照此下去,他有信心在大唐援军赶到之前,攻入长安。

两位兄长至死都不曾实现的宏图伟业,将会在他的手中实现,突厥,亦将会成为这片大地的主宰,好!真是好!

进攻一波接着一波,虽然不断有士兵调上城楼抵挡,情况却越发的不好;至于刘弘基已经去调查冰雹一事。

在又杀了一波冲入城中的突厥士兵后,杜如晦有些沉不住气,对满身是血的长孙无忌道:“援军还有多久能到?”

长孙无忌抹了把溅到脸上的血,沉声道:“最快也要午时以后,甚至还要晚。”

“午时…”杜如晦咬一咬牙,道:“还有三个时辰,怎么着也要撑到。”说着,他朝李世民道:“陛下,臣想亲自去城头指挥。”

李世民也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刻,春明门绝不能失守,颔首道:“去吧,自己小心。”

春明门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一边拼命的想要冲进来,另一边则不停阻挡,但他们的士气较之昨日却是低落了许多。

在又一次逼退突厥的冲击后,杜如晦用力一挥钢刀,厉声道:“你们现在一个个有气无力的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都忘了自己的身份,想将长安拱手送给这些突厥异族吗?”

士兵被他骂得不敢出声,在一刀杀了一个刚刚爬上来的突厥士兵后,杜如晦再次喝道:“你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如今却被区区一些火药吓成这副德性,像什么样子?!”

那几个没去城墙守卫的士兵相互看了一眼,有胆子大些的站出来道:“不是我们不敢,而是连上天也不肯佑大唐。”

杜如晦冷声道:“什么天不佑,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就因为那些冰雹?”

那人小声道:“若非如此,怎会十月天降冰雹,还…有那些字。”停顿片刻,他以更小的声音道:“要不然…陛下还是将帝位还…还给太上皇吧。”

话音未落,一把沾染着鲜血的钢刀已是架在他脖子上,耳边传来杜如晦冰冷似铁的声音,“再让我听到这句话,你就去阎罗王那边排队吧!”说到此处,他环顾了其他人一眼,冷声道:“还有你们!”

虽然那些士兵不敢出声人,但杜如晦明白,他们并没有就此息了心思,可眼下这个情况,他又不能当真杀了他们,否则其他士兵瞧在眼里,必然会更加抵触。

希望刘先生能够尽快查出奸细,带着这个念头,杜如晦在城楼上苦苦支撑,盼着援军赶紧到来。

第六百八十五章 当众拆穿

刘弘基那边查得并不顺利,问了最先发现冰雹的几名士兵,都说不知道冰雹是怎么来的,他仔细观察那几名士兵的神色,也曾试探过他们的言语,未有任何可疑,也就是说,他们所言,都是真的。

一般来说,传播谎言的往往都是最先头的那些人,若他们没有说谎,那这些冰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刘弘基盯着因为掌心温度,字迹渐渐融化的冰雹,到底…到底奸细在哪里?

“昨夜里可是你们负责守夜?”面对刘弘基的询问,其中一人道:“启禀刘先生,是我们。”

“那你们可曾发现什么可疑的人在街上出没?”听得这话,几个相互看了一眼,摇头道:“除了我们几个之外,并没有其他人在街上出没。”

刘弘基眉头一紧,追问道:“那场冰雹之后也没有?”

“没有。”士兵答应了一句,又道:“后来天亮了,小人们就想着将道路扫一扫,以免马匹经过的时候摔倒,哪知道一扫起来,就发现那些了。”说到此处,他欲言又止。

刘弘基看在眼中,道:“你想说什么?”

士兵迟疑片刻,小声道:“刘先生…陛下真的得位不正,所以上天示警吗?”

刘弘基冷冷盯着他,“玄静观掌教王远知道长,亲自为陛下相面推命,断定陛下乃是真龙天子,天命之人;承继皇位乃是顺应天意,何来上天示警这四个字?”

那人被他斥得不敢抬头,“小人知罪。”

刘弘基扫了那些士兵一眼,冷声道:“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虽然暂时还没有证据,但我敢肯定,这些刻了字的冰雹,绝不是天意,而是有人刻意为之,为的就是动摇我大唐军心。”

在他说完话准备离去之时,有一名士兵怯怯地道:“刘先生,有一件事,小人不知道是自己多心还是确有奇怪。”

“你且说来听听。”在得了刘弘基的话后,士兵道:“今早发现冰雹的时候,小人发现这些冰雹差不多都散落在一条道上,除开这条道,也有,但很少。”

听得这话,刘弘基眸光一亮,连忙道:“是哪一条道?”

士兵指了离城墙不远的一条道,“喏,就是这一条,差不多集中了十之七八刻字的冰雹,好象全都放这边下了一般,真是有些奇怪。”

刘弘基蹙眉看着他手指的方向,潜意识里觉得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但一时之间又想不出来,墙着那条城墙来回走着,苦苦思索。

城墙…冰雹…

冰雹…城墙…

可以肯定,这些刻字的冰雹绝对不是从天而降,而城中又似乎没有奸细,也就是说,问题很可能是出在城外。

城外!当这两个字划过脑海之时,刘弘基浑身一震,抬头望向高耸的城墙,下一刻,他急切地道:“去拿梯子来!”

士兵疑惑地道:“先生你要做什么?”

“不要多问,立刻去拿,要与城墙一样高的!”见他说得急切,士兵不敢多问,赶紧四处去找来云梯,梯子刚一架好,刘弘基便迫不及待地攀了上去,在攀到城头处时,果然证实了他的猜测!

好一个颉利可汗,竟然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动摇他们的军心,可是比始毕、处罗二人利害多了。

刘弘基一下了云梯,立刻赶去春明门,李世民正在城楼下,看到他过来,急忙道:“先生可是找到奸细了?”

“没有奸细!”不等李世民发问,他已是上前在其耳边一阵低语,后者惊讶之余,当即道:“辛苦刘先生了,请立刻上城楼告诉大家!”

“是。”刘弘基应了一声,快步来到城楼上,虽然有杜如晦全力防守,士兵也不少,但仅仅只是勉强支撑而已。

刘弘基顾不得危险,站在城楼最高处,大声道:“诸位将士们,我知道你们都曾在今日所下的冰雹之中,看到‘无道君主,大唐必亡’这八个字,你们认为这是天降警示,认为陛下不应为君主,但我告诉你们,这一切都是突厥的诡计,所为的,就是动摇我们的军心,令我们无心抵抗!”

他的声音很大,就算城楼下的突厥士兵也听到了,同样也传到了颉利可汗耳中,后者面色一寒,刘弘基…难道他发现了冰雹的秘密?

想到此处,他当即取过搁在一旁的硬弓,将一枝黑色的箭矢搭在硬弓上,对准刘弘基的方向拉满了弓弦;与此同时,城楼上的杜如晦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不过他所对准的人是颉利可汗,令后者不敢妄动。

与此同时,有士兵手持盔甲挡在刘弘基身后,颉利可汗知道,要是让他们将刘弘基全部护住,自己就没有机会了;所以即便有危险,他还是松开了弓弦箭矢如流星赶月一般,飞快地往刘弘基的方向射去;与此同时,杜如晦手里的箭也射了出来,颉利可汗立刻整个人伏在马背上,以避箭矢。

不过,这一次,他猜错了,杜如晦那一箭对准的并不是他,而是他射出那枝箭,两枝箭在中途相逢,精铁打造的箭尖分毫不差地撞在一起,在发出刺耳声音的同时亦爆出一串火花,旋即两枝箭矢力尽齐齐落在地上。

看到这一幕,颉利可汗脸色不已,这个杜如晦,竟然有这等箭术,还真是小觑了;这么一会儿功夫,刘弘基的背后已是被护得严严实实,连一丝缝也不露,想要再凭箭射杀刘弘基,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杜如晦当真以为,这样他就没办法了吗?

带着一丝阴冷的笑容,颉利可汗招手将执失思力唤到身边,在他耳中低语几句,后者点头道:“是,我这就去办。”

在颉利做这些之时,刘弘基的话语仍在继续,“我手里的这颗冰雹,是在城墙上捡到的,上面同样刻了我之前说的那八个字,而同样的冰雹,在城墙上还有很多,甚至可以说,城墙上的冰雹全部都是刻了字的,为什么?因为老天爷特意下在那里吗?当然不可能,真正的原因,是这所谓的天降惩罚根本就是突厥设的一个骗局!”

第六百八十六章 拼死相搏

听得这话,士兵一阵哗然,在最初的诧异过去后,一个个眼中充满了怀疑,显然并不相信刘弘基的话,在一番沉默后,有一人站了出来,“这些冰雹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与突厥有何关系,难道他们还能呼风唤雨不成?”

“呼风唤雨当然不可能,但送一些刻了字的冰雹入城却不是什么难事?”在刘弘基说话之时,突厥的攻城并没有停止,而且冲得更加疯狂,不要命似的往上涌,相较之下,城中守军因为刘弘基的话而心有空隙,一时被冲上来许多,令杜如晦他们疲于应付,所幸又有一波士兵奔上来,勉强还能应付,但刘弘基那边就无法护卫的像刚才那么周全了,不时出现空隙,所幸刘弘基并非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他从地上捡起一把刀,与几名突厥士兵缠斗在一起。

这个时候,其中一名突厥士兵忽地露出诡异的笑容,掏出一个火折子,自从出了爆炸那件事后,刘弘基对火折子最是敏感不过,一看到这个,便猜到事情不妙,果然那人一把拉开衣裳,里面绑着一个与之前见过一样的黑球。

绝对不能让他引爆!

刘弘基脑海中全是这个念头,士气已经如此低落,再要出现爆炸,这长安怕是真的守不住了!

说时迟那时快,刘弘基使劲全身力气逼退身边那几个死缠着不放的突厥士兵,不顾一切地往那名突厥士兵冲去,想要夺下他手里的火折子,可惜即便这样,并且付出好几处伤口为代价,他仍然晚了一步,眼睁睁着的看着引线被点燃,然后一点一点的变短,耳边传来突厥士兵疯狗一般的笑声。

刘弘基眼神一厉,在别人疯狂往外奔逃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往那名士兵冲去,将他紧紧抱住,在别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在找死!

可是…刘弘基不得不如此!

“啊!”他厉吼一声,生生抱起比他身形要粗壮的突厥士兵,从城墙上跳了下去,他这是要在爆炸之前,将那名士兵扔下城墙,如此一来,确实可以避免伤亡以及士气的打击,可是他自己却要为此付出性命的代价。

惨痛!但是他别无选择!

可惜他没有机会说出冰雹的秘密,不过他之前已经与李世民提过,后者应该会接续他向所有士兵说出冰雹的秘密。

只是…只是千万要小心火药,这东西实在太危险,也不知道突厥还有多少,希望…不要太多!

就在刘弘基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脚踝被一只强壮有力的手给抓住,止住了下掉之势,但那名突厥士兵就没那么好运气了,犹如一颗石头一样往下落,没等他落地,就传来“嘣!”的一声巨响,连一声哀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变成了一团火球;不过因为隔得远,只是将城墙炸出一个浅浅坑来。

抓住刘弘基的不是别人,正是杜如晦,他死死咬着牙,额头青筋暴跳,虽然及时抓住了刘弘基,但他自己也差不多探出去了半个身子,险之又险。

一众士兵回过神来,赶紧帮着杜如晦将刘弘基拉上来,当双足重新踏在城楼上时,刘弘基双腿一阵发软,险些跌倒,这一次真是死里逃生!

那厢,颉利可汗看到这一幕,重重拍了一下马头,那马受此惊吓,突然人立而起,险些将颉利可汗甩下马来。

“汗王小心!”站在一旁的执失思力反应最快,一把拉住缰绳,稳住了那匹马。

颉利可汗脸色铁青地道:“想不到这都让他给逃过去了,真是命大!”不等执失思力言语,他又道:“去,将最后一人也派出去!”

执失思力犹豫道:“他们这会儿已经有了防备,就算派出去,恐怕也难以成事,不如…晚一些再去?”

颉利可汗这会儿正在气头上,恨不得立刻杀了刘弘基,又哪里听得进他的劝说,冷声道:“没听到本汗的话吗?”

见他心意已决,执失思力只得依言去传令,结果如其所料,那人还没爬上城头就已经摔下来了,虽然其他士兵又取过火球想要爬上去,但城中的士兵已经吃了两次亏,岂肯再吃,就算没杜如晦他们的话,也拼了命地往下攻击,不让他冲上来;之后杜如晦更是想到在箭头上缠布,点火往下射去,几次下来,果然成功引爆了最后一个火药,令颉利可汗这个计划彻底失败!

在控制住城门攻势后,刘弘基再一次道:“诸位将士看到了,突厥发了疯一样的进攻,为什么,因为他们害怕我说出实情,害怕计划败露!”

“你们所看到的冰雹,根本不是从天而降,而是突厥士兵利用强弩等物,从城墙外射进来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刻字的冰雹大都在靠城墙的那个范围,也解释了为何城墙上,有那么许多刻字的冰雹。”

本来突厥突然加大力度进攻,且每一次的目标都集中在刘弘基身上,已是令士兵觉得不对,这会儿再听得他这么一说,更是大骇,除了负责抵御的那些人之外,其余士兵皆是窃窃私语,猜测刘弘基的话是真是假。

“不相信的士兵尽可以去问问最先发现这些冰雹的人,他们的回答,会与我一模一样。”停顿片刻,他转而道:“你们当中许多人都曾跟随陛下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你们扪心自问,陛下可曾做出过一点无德或者对不起你们之事?”

那些士兵仔细回想了一下,对于刘弘基那些话的信任不由得多了几分,但仍有人道:“万一真是上天降责呢,又该如何?”

另一人附声道:“太上皇之前说过,他并不想传位于陛下,也就是说,陛下的皇位确实得来不正!”

刘弘基早料到会有人这么问,肃声道:“李建成为了一已私利,勾结突厥,危害大唐;太上皇为了一已私心,不问对错地偏帮李建成撒谎,置大唐安危于不顾;你当真认为,他们二人为帝,对大唐对你们更好吗?”

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军到来

那两人被他问得哑口无言,但并未就此打消疑心,过了一会儿,又道:“如今十月天,却天降冰雹,实在诡异;刚才先生说,那些刻字冰雹是突厥的诡计,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先生的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万一…是真的呢?”

“没有万一!”刘弘基神色严肃地道:“陛下一定会是一位千古明君,开疆拓土,扬我大唐国威!”

“可是…”不等那名士兵说下去,刘弘基已是打断道:“若非如此,我刘某人,愿意亲手割下项上人头!”

任谁也没想到,刘弘基会突然说出这样的狠话来,一时之间倒是没人说话了,刘弘基环视了众人一眼,冷声道:“如何,谁还有疑问吗?”

等了一会儿不见人说话,他扬声道:“若没有的话,就好好守住城门,只要援军到来,形势就会逆转;若你们还是像刚才一般无精打采,想着一些不该想的事情,那么…就是死路一条;因为突厥人凶狠暴戾,如今的突厥可汗,更是残暴不仁,雁门关屠城一事,想必你们都听说了,你们认为,突厥人的话可信吗,他们入主长安之后,真的放你们一条生路吗?”

“醒醒吧,他们现在说的一切,都是为了哄骗你们放弃抵抗,好让他们入城,而一旦入城,鲜血必将侵染长安,不止你们,你们的父母妻儿,都会成为他们的刀下亡魂,无一生还;这是你们所想见的吗,这是你们的愿望吗?回答我!”最后三个字,刘弘基是从喉咙里嘶吼出来的。

“不是。”起初只是稀稀拉拉的声音,待到后面应声的人越来越多,不止城楼,连城下的士兵也在大声回答着。

“既然不想,就拿起你们的刀剑,守住长安,守住大唐。”刘弘基话音未落,另一个声音便接了上来,“只要此战得胜,所有人赏二十匹绢帛,将军者官进一级,士兵者,官进三级!”

随着这句话,李世民缓步走上了城楼,一看到他上来,杜如晦连忙道:“陛下,此处危险,请您立刻离去!”

李世民没有理会他,环视了一圈那些士兵,掷地有声地道:“只要大唐在,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大唐的功臣!朕会记得,长安乃至大唐的百姓都会记得!请为了大唐,为了你们自己,为了你们背后的家人,守住长安!”随着这句话,他竟是拱手朝那些士兵行礼!

那些士兵皆被他这个举动给弄愣了,在他们印象里,帝王从来都是高高在上,不可直视;可如今,这位帝王竟然向他们这些都卑微的人行礼,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是好,待得回过神来后,他们急忙退到一边,避开李世民的礼,然后者并未直起身,依旧保持着行礼的姿势!

“誓死守卫大唐!誓死守卫大唐!”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很快便有人跟了上来,一声接着一声,比刚才他们回答刘弘基之时,更加响亮、坚定,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