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勤勉的昭武帝罢朝三日,一直陪在皇后身边,帝后之情深意重,一时被传为佳话。

第127章 麟儿喜降帝王家(中)

沈天玑悠悠醒来时,第一眼望见的便是纳兰徵的脸。后者紧拧的眉目在看见她睁眼的刹那舒展开来,薄唇动了动,却没说什么,握着她的大掌微微用力,双眸深深看着她。

她忍着浑身疲累,开口有些嘶哑,“你…”怎么在此?产房之地视为不详,男子不能进入,何况他还是皇上。

他知道她要说什么,“朕不信那些。”什么传统,什么俗例,他只信现实。现实就是,他听到她撕心裂肺的呼痛声,魂儿都快没了,自然是要冲进来陪她的。

她有些赧然。被他娇养了这么久,这样的痛楚的确有些难熬。若她知道他离得近,大约会叫得收敛一点。仔细一回想,后来他似乎一直握着自己的手,口中唤着她的名字,让她在混沌中也能感到温暖和支持。

她视线又朝四处转,纳兰徵立刻让宛盈把刚出生的小团子抱过来,“妍儿给朕生了个儿子。”

沈天玑挣扎着想起来,他便让她靠在自己身上。她低头仔细一瞧,只见明黄色的襁褓中,一张只有巴掌心大小的皱巴小脸白白嫩嫩的,黑曜石般的眸子安安静静的,仿佛沉了深秋潭水,也正看向她。

想到这是在自己腹中待了大半年的小生命,她心头一动,忽然就落下泪来。

“这是怎么了?”男子急得伸手给她擦泪。一旁的林氏也吓了一跳,立刻递上来丝帕,“傻丫头,月子里可不许掉眼泪的!”

心里一阵激荡,沈天玑又笑出声来,也顾不得林氏和宛盈她们在场,转身扑到男子耳旁,轻声道:“谢谢你。”

她终于有孩子了。这是盼了两辈子的幸福和喜悦。

他这会子还不明白她话中何意,后面才知道,原来这丫头最开始对夫君的要求就是能让她顺利生下自己的孩子。他觉得,比起这个生孩子的结果,他更喜欢给她孩子的过程。当然,她面皮薄的很,这种心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

在榻上躺了三日,沈天玑就熬不住寂寞下了榻。生孩子之后的一个月极其难熬,皇上下了恩旨,林氏可每日进宫陪伴沈天玑,林氏毕竟是经验丰富的人,对沈天玑又一直疼爱得很,故此,沈天玑省了不少事儿,也得到不少教诲。她可是立志要生好些个的,这方面知识当然非常重要。

“这女人生孩子,身子就像重新塑了一次,这个节骨眼儿,千万不可大意。”她接过宛盈递过来的束腰,亲手给沈天玑束上,“若是身材走了样儿,以后有你哭的。”

沈天玑忍着难受,将丝滑的襦裙放下,罩住那紧绷的束腰。她深吸了几口气,习惯了束腰的存在,又打量了眼林氏,笑道:“娘亲生了四个孩子,腰还这样细呢。我是您生的,肯定也随了您。”

林氏戳了下她,“就知道给你娘戴高帽子。”

沈天玑笑着避了避。笑后,她担忧道:“娘亲在府里一向很忙,现在每天都在陪我,会不会耽误府里的事情?你若是不愿意待在宫里,我去和皇上说就是。”

林氏摇摇头,“自从你二叔他们去了姑苏,你二哥吃了一回闷亏,府里的人都安分不少,我也清闲不少。”

沈天玑坐到摇车旁边,低了头,伸手逗弄儿子胖乎乎的小脸。大昭王朝年仅十几日的太子殿下想要侧头避开,奈何脖子受不住力,只一双眼黑黝黝乌沉沉地看着她,看不出喜怒情绪。

第一眼时还不觉得,养了这么些日子,沈天玑发现这儿子的眼神与纳兰徵有几分相似,可以料想,等这小家伙长大之后,这乌沉冷情的眸子必要生得跟他父亲一般威势凛然。

沈天玑皱皱眉,开口轻声哄道:“小晟小晟,以后千万不能跟你父皇那般沉冷哦,太冷了会没有人缘的 ,也没有小姑娘敢靠近你哦!”转念又想到,这冷也不是不行,就是要冷得恰到好处,比如纳兰崇那样的,才华横溢又高贵疏淡,不知引得多少女子趋之若鹜。反观纳兰徵呢,就冷得过了,好好一副绝世姿容,可除了顾殷殷那个大胆又奇葩的之外,就没哪个女人敢主动贴上来的,也是冤得很。

林氏笑道:“太子殿下以后是要做皇帝的,想要什么姑娘没有?”

沈天玑未答话,伸手拍了几下小锦被,那小家伙很快就睡去了。

沈天玑让宛盈去煮碗如意红枣汤羹来,殿中宫女散尽,林氏这才微肃了面容道:“妍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

林氏犹豫了片刻,终于开口,“如今你也诞下了皇长子,地位不可动摇。皇上守着你一个人过了这么久,连你怀孕期间也未曾纳妃。这几日,我也亲眼看见了皇上对你的用心。妍儿,做人要知足。过了就不好了。”

沈天玑对着镜子拢了拢发,不曾言语。

林氏便又道:“妍儿准备什么时候劝皇上广纳嫔妃,临幸六宫?”

“我不管这些。皇上若是想纳,我自己不会阻止。可他现在并不想,我为何要去劝他纳妃来让自己不痛快?”

“傻丫头,花无百日红,你如今才十六,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他自然恋着你,不舍得委屈你。可等到有一日不再新鲜了,他总要纳妃的,还会在心里埋怨你不贤惠。与其如此,何不如现在放手,大家都好过。”

沈天玑眸光一冷,“母亲一向疼爱妍儿,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为什么出嫁后,母亲对她的态度好像就变了呢?她如今最疼的再也不是女儿,而是尽量让女儿按照她的意愿做事,最终目的无一不是为了沈府。

顾府、苏府相继落败,林府重心在汝阳,京中势力也并不强大。唯有沈府,正盛的风头似乎再也控制不住,飞快疯长。听说,民间有一谣言,沈府一早就是培养了沈天玑这个惑君妖女,只为了悄悄把这姓纳兰的天下改成姓沈的天下。

这样的传闻,连深宫中的她都知晓了,可见流传之广。

站在山巅处,脚下危如累卵。如今最好的方法,就是皇上广纳后宫,最好妃子也能生几个孩子,如昭文帝那般,谣言不攻自破。就如她还是闺中姑娘时,林氏就说过,进退得宜,才能常保荣宠。

殿中静了下来,殿外蔷薇木的花枝上,两只斑斓雀鸟清脆鸣啼。摇床上的五彩丝线铃铛轻轻浮动,叮泠如流水潺潺。铃铛下的络子出自沈天玑之手,那可是她此生最好的手艺了。

“妍儿,我这也是为你好。”

沈天玑沉默了一会儿,语气轻淡却坚决,“今日我只说一句,我们二人之间,是容不下第三个的。让我劝皇上纳妃,根本不可能。”

林氏看着女儿坚决神色,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转换话题道:“自从你祖母生病那次你回过一次府后,这大半年你是再没回去过了。先前我递牌子请见,你也不理,是托了小晟的福,我才能进宫见你。我和你祖母都知道,你心里有气。”

沈天玑又默了默,并未否认她的话。那次回府引得她与皇上闹了一场,虽说祖母是为了大局,但心里难免有介蒂。如今,她也有几分了解了姑姑不与娘家亲近的心情。可是血亲就是血亲,哪里有长久记仇的道理?她低头去看那小宝宝,淡淡道:“让祖母好生保重身体。我实在不方便时常出宫。”

“妍儿,咱们大昭的规矩,诞下皇嗣后可以回娘家一次。你回去瞧瞧你祖母吧。”

沈天玑想了一会儿,还是心软地点了头。

林氏又道:“先时你身子未好全,我也不好开口。国公爷过世后,府里几个哥儿和姐儿的亲事都耽误了下来。旁人倒也罢了,你二姐姐如今都十七了,再也不能耽搁了。瑜儿是已经定了的,珩儿还有姝儿都在选看着。当初你是入宫为后,皇上又早就到了大婚的年纪,这才越过几个大的先成了亲,如今你定下来了,于情于理也该为府里剩下的几个留点心。”

沈天玑诧异道:“二姐姐的亲事不是年前就定下了么?只等秋季祖父周年祭过后加紧办了就是。至于五妹妹,还是让二叔二婶他们自己选看吧。”

“你二姐姐去年说亲时定的本是扬州李府的嫡长子,可那时候府里忙乱,便只是口头约定,连庚帖都未曾更换的。你四婶原以为双方大人心里有数就成了,只等今年秋天行礼就是,没想到…今年春边儿,那李公子身边的通房就生了个儿子,你四婶如今说什么都不愿意把你二姐姐嫁过去了。”

“怎么会这样?”那李府沈天玑也是知道的,那也是世代为官的书香世家,如今的翰林院中的李铭学大学士就是出自李府,正是那位李公子的叔公。这样的家族应该十分重礼重诺才是,怎么会做出主母未过门庶子就出生的荒唐事?

“事情可属实?派人去扬州仔细探过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领导来袭,更得略少也略急,,明天就是周末啦!明天多更点哒。。

领导教我做人的日子。艾玛好可怕。。。

第128章 麟儿喜降帝王家(下)

沈天玑说完就知道自己是多此一问,母亲既然来跟她说了,必然是经过核实的。

果然,林氏叹口气道:“李府忌惮咱们沈府势大,风声蛮得紧,还是你祖父一个扬州门生来吊唁时,无意中说起这件事。你父亲亲自派人去扬州查过了,确实如此。听说是那通房丫头自小跟着李家公子,情分不同寻常。”

沈天玑怒道:“就是再不同寻常,也只是个上不了台面的丫头!二姐姐那样的品性才貌,就是嫁给皇亲贵戚都使得,嫁给李府是便宜他们了,他们还这样不知珍惜!”

“就是这个道理。”林氏淡淡应着,“那丫头被诊出有孕时,李府的长辈原是要赐一碗红花的,但是被那李家公子拦住了。”

当初这门亲事是四叔四婶先看上的,后来征得了祖母以及父亲等人的同意,就这么定下了。沈天玑虽然对李府了解不多,但长辈们都同意了,她也没有多做怀疑。沈天媱在沈天玑心里一直是雪山白莲般无一不好的,她咬牙切齿道:“这样的男子,要来何用?这事儿出了倒也好,免得二姐姐嫁给这种没有心肝的人。”

“话是这样说,但是年纪不等人。若是在京里,挑选余地就大了许多。可你四婶想要媱丫头嫁的离姑苏近一些,当初也是因此才定的李府。江南跟李府那样能衬得上咱们府的统共不过几家,年龄合适的都已经定了亲了。”

沈天玑细细回想了江南的大族,开口道:“我记得去年科举时,江南路出过一个前十甲的进士,叫做…”

“叫做何鹤州,现在就在京里任都水监丞。”林氏道,“这个人选本是极好的,何府是江南大族,家底殷实,祖上也曾有出任宰相的,虽然这几代官运不显,但是这位何公子有功名在身,及第后又是直接出任京官,日后定然前途无量,引领何府再次兴盛。”

沈天玑惊讶笑道:“娘亲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这不是还有姝儿么,去年的进士我可都瞧得仔仔细细的。家世品性等综合来看,这个何鹤州是其中的佼佼者。不止是我,京里不知多少人盯着呢。”林氏满口称赞,继而又忧愁道,“可是你四婶是嫌弃他家虽然在江南,但他人在京里,日后大抵也留在京里做官,才不予考虑。你二婶呢,嫌弃何家不够显赫。可叹我也没有第二个女儿。”

沈天玑撇撇嘴,若她真有个嫡亲妹妹,只怕亲事不会这样简单。这年头亲事就是这样,家族父母的影响力是最重要的,虽说都是沈府女儿,沈相的女儿和一个知府的女儿也不能相提并论。背景低些自有背景低的好处,二姐姐至少不用像她这样,和夫君琴瑟和鸣时却要忍受什么“妖后”的言论。

“其实,四婶若不愿意同二姐姐远别,也并非定要嫁到江南。”她抬眼看向林氏,“说不定四叔丁忧结束后就会出任京官。”

何氏面上一喜,“这话可有什么依据?”

沈天玑摇摇头,“我只是猜测而已的,但有些把握。我看,还是不要把目光就局限在江南了。地方是死的人是活的,后面的事情谁又说的清楚。”

林氏走后,沈天玑这才失笑,自己这是要做红娘的节奏。其实她早就做上红娘了,京中的王府贵介娶妻嫁女,都以有皇后娘娘的祝福和赏赐为荣,不少王妃郡王妃之类进宫时都喜欢和沈天玑聊各家亲事。她过去嫌烦,只面儿上应付着,细里都由宛盈去操持。沈天玑本是个十几岁的年纪,觉得这种事更应该问当事人自己的意愿,让她同上一辈家长那般盲目撮合,她实在做不来。

大约是林氏把沈天玑的话告诉了沈天媱的母亲方氏,最后方氏决定国公爷周年祭后,就带着沈天媱进京。

七月流火时,昭武帝为嫡长子举办了盛大的太子册封仪式并上满月宴,京中一连庆贺七日,借此大赦天下并免除赋税三年,举国百姓一片欢腾。百姓们对太子殿下感恩戴德的同时,自然也对皇后娘娘心怀感恩,如此,那妖后的谣言倒是淡了不少。

太子满月宴的最后一日,由沈天玑主持的女眷宴席就在慎懿殿中举行。后宫诸妃子也都一并出席,沈天玑特意留意了景选侍,见她容色红润步伐轻盈,想是病都好了,心下稍宽。也不枉费这些日子她送去不少的补品药品。几个月前她还来求她说给自己的秋兰殿派一队夜巡侍卫,沈天玑想到她是因惊吓才得到病,便欣然应了她的请求。方才人还同过去那边言笑晏晏,杨林两位贵人大约也是想开了,脸上也有不少笑容。这样就好了,她们安分待着,她必会给她们富贵安宁。

席间几个擅于言谈的夫人免不了说起京中趣事,沈天玑只随意听着,注意力都落在了儿子身上。没办法,这种场合,小团子注定要给几位有脸面的太妃和老王妃们轮流抱抱,这会儿正落在安亲王妃怀里呢。

安亲王妃抱着不撒手,连连称赞太子殿下长得漂亮,一旁的裕郡王妃笑道:“安亲王妃可别搂着小太子不放了,顺温太妃可瞧了好多眼了呢!”

安亲王妃尴尬一笑,连忙将孩子送到顺温太妃手上。顺温太妃连连唤着心肝宝贝儿,真比亲生孙子还亲热。皇上小时候本就在顺温太妃身边带过的,情分自然不同一般。安亲王妃还站在一旁看着,偶尔伸手去逗弄一下小团子粉嫩面颊。顺温太妃朝她笑道:“安亲王世子也不少了,早日娶了亲,也生一个小娃娃来,定然给你抱个够。”

“就是,京里不知道多少姑娘想嫁给安亲王府做媳妇儿呢,世子的亲事还没定下来么?”英靖侯夫人道。

安亲王妃神色立刻不虞,“指望他还不晓得要等到何时呢!”

顺温太妃道:“京里这样多的好姑娘,世子就没有瞧得上的?”

“倒也不是。”安亲王妃眼角暗自看了眼沈天玑,对方神情不见一丝变化,唇角的笑容一如既往。她心里叹口气,崇儿这个认死理儿的,她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抱得上孙子。

裕郡王妃又说起了最近京中流行的熏香,安亲王妃便借此揭过去。小家伙转了老大一圈,刚到沈天玑手上就睡着了。沈天玑心疼的很,很想抱着他回宫睡去,可也只能亲亲他,低声哄道:“母后抱着乖乖睡哦,宴席马上就结束了。”过了一会儿,又有小黄门来回说,皇上有旨,抱小太子去宣德殿瞧瞧。宣德殿是今日群臣宴的地方,她心里一边腹诽,一边“微笑”着让宛盈抱着孩子去宣德殿。

“要说这调香,我瞧着忠勇侯夫人就是个能手,”英靖侯夫人道,“心思又灵活,她调的香都是别出心裁的,什么柳叶香、槐花香的,在别处见也没见过的。”

另一位夫人也随口附和。沈天玑听得一愣,暗道,清姐姐的母亲什么时候会调香了?一旁的碧蔓低头轻声道:“这说的是柳将军的平妻,并不是清姑娘的母亲。”

平妻这个词,真像是触动了沈天玑的痛恨处。因前世里苏府忌惮还未完全瓦解的沈府,迎娶宁清意时就是用的平妻的身份。沈天玑觉得,妻子就是妻子,天下独一无二,若是一个男子有两个妻子,那便算不得真正意义的妻子了。可叹世间男子可以迎娶无数姬妾还不够,偏要弄个什么平妻的身份,坐享齐人之福的同时,他的那些妻子又何其可悲。

“听说这位夫人极其受宠呢。”碧蔓又道。

沈天玑道:“忠勇侯府…怎么今日不见忠勇侯夫人来呢?”

“说是有了孕,不便进宫。”

去年就诞下忠勇侯府的长子,现在又有孕,看来的确是受宠。只不过,忠勇侯的原配还在,却把一个妾室提为平妻,这在大昭是极少见的,算得上十分荒唐了。这柳将军好歹也是朝中肱骨,怎么做出来的事却不像样子。

这位平妻越得宠,只怕柳清萏母女的日子就越不好过。当初,她多羡慕柳清萏的父母是真正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如今看来,当真是笑话。

殿中人多难免闷热,沈天玑便借口换身衣裳,出殿来透透气。碧蔓看了她神色,犹豫道:“娘娘,有一件事,奴婢不知当讲不当讲。”

慎懿殿和宣德殿隔得不远,沈天玑朝宣德殿的方向看着,总担心一群大老爷儿们把她的宝贝儿子吓到。然后又觉得自己神经兮兮担心过了。

昨日纳兰徵还说,她对孩子太过疼爱了,比疼爱他不知多了多少倍。沈天玑径自波澜不惊,她生的儿子,她自然疼爱。至于与他相比…根本是不一样的身份,怎么能比的?

她收回视线,看向碧蔓,“什么事儿?”

“奴婢今日听到几位夫人私下里说,忠勇侯府的新夫人怂恿柳老夫人,给柳大小姐订了一门破落户的亲,还说…”

“吞吞吐吐的做什么?”沈天玑斥道。

“还说那位陈公子是个…天生不能人道的。”碧蔓眼眸一转,“奴婢就知道娘娘定要帮清姑娘的。可是娘娘可别忘了,当初清姑娘是怎么对娘娘您的。”

沈天玑凝眉道:“听说的事情不足为信。”虽然两人交情已这般破碎,但她既然听说了,定是要查清楚的。

碧蔓看她淡漠的眼神,也不再开口。

时值盛夏,殿外一应葱茏树木,落下大片浓荫。乔木下又有不少花卉,赤金红紫,流霞般绚烂。她带着碧蔓沿着林荫处走着,偶尔传来一阵凉风,清爽惬意。

沈天玑今日身着赤霞红织金暗绣牡丹流云纱裙子,臂间挽着蔷薇印花的流云纱披帛,轻纱曼曼,随轻风款款轻扬,行走在绿荫繁花之中,曼妙如临世仙子。

在不远处的纳兰崇看来,她比仙子还要让人惊艳。

他也是不喜欢殿中吵闹,便借口吹风醒酒出了殿。没想到沿着绿树浓荫走着走着,会看见她。

他的身影半隐在一棵遒劲高大的榕树后,视线落在明艳女子的身上,再也逃不开。方才他也看到了小太子,只是太子着实像皇上更多些,他几乎没找到多少她的影子。

主仆二人在一处石桌石凳处坐下,碧蔓给沈天玑打着扇子,沈天玑一手支颐,神情慵懒,墨发上斜插着一只攒珠金凤步摇,落下的珍珠坠子随着微微的偏首落在她白嫩如玉的耳边,双眸微微闭合,落下纤长浓密的眼睫,嫣红的唇时而淡淡勾起,大约是她的婢女和她说了什么开心趣闻。

这段时间,母亲时常说起他的亲事。他总是恹恹。总以为自己快忘记她了,可每每在家宴上看到她一眼,他又觉得,他从未忘记过。若是世上有第二个沈天玑,他就是拼个头破血流也要娶来的,可惜没有。

一阵走神,手中的扇子忽然啪嗒一声掉到地上。

沈天玑一惊,转头正见一个颀长骏挺的身影,立在榕树之下,那一身舒雅如玉的气息,比一旁的青葱碧色还要清朗动人。

两人就这样看着对方,她惊愕了一瞬,很快镇定下来,露出一个平和的笑意来瞧着他。他却立在那里久久不动。

照理来说,他该上前来行礼才是,所以沈天玑并没有起身。可他这样半晌不动,她倒有些尴尬了。

“安亲王世子!”碧蔓朝他福了福身。

纳兰崇回过神来,看见她投向自己的含笑目光,忽然不知该如何是好。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她没有这样正经看过他了。每每皇家家宴,也隔了很远,她坐在他触不到的高处,视线那样清淡,从未在他身上停留过。去年在勤政殿门口,也不过惊鸿一瞥。

他忽然想到,或许是因为人多,她才不看他吧。

沈天玑站起身,“世子也是出来透气么?这里树影浓郁,的确是纳凉的好地方。”

他终于慢慢走过去,脱口而出唤道:“妍儿。”可出口后又觉得不妥,一时又顿了脚步。

她默了默,“本宫出来已久,得回去了。”

正欲转身,男子皱眉道:“在你心里我已经成为洪水猛兽了么?”

沈天玑微笑道:“世子说笑了。”

“那皇后娘娘急着走做什么?”他走到那案几前,兀自坐下,“这里石凳不止一个,你也坐下吧。以咱们过去的交情,不会连与我同坐一桌都嫌弃吧。”

沈天玑一顿,只得坐下来。她给碧蔓使了个眼色,碧蔓便退了几步,守在那里巡视着周围。

“我方才看到小太子了,”他开口道,“长得很像皇上。”

他自己都惊讶于自己平静的语气。这就叫认命么?

“我也觉得像。”他直呼你我,她也不再以本宫自称。

“前段日子外头的谣言,皇上十分震怒,据说抓了不少刻意散播谣言的人。你放心,皇上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她点点头,表示知道。

他纯粹是没话找话,话说出来又觉得自己很荒谬。他们是夫妻,夜夜同床共枕,她有什么不知道的?

沉默一阵,他眸光暗淡,带着叹息道:“妍儿还和以前一样。”

沈天玑一愣,浓密的睫毛轻颤,“明…世子,你…这一年来可还好?”

纳兰崇看着她晶亮的眼,笑得很轻快,“我很好。你不用愧疚,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若是这么久都看不开的话,也不配做当初与你相交的纳兰明宣。”

沈天玑瞅他清澈的眼神,忽然觉得是自己太过拘泥了。这都多久了,她连孩子都生了,他对她的情,大约早淡了。若是她还死命放不开这羁绊,就是她的狭隘了。

她展颜一笑,“世子的言谈,总能让我自惭形秽。”

他被她的笑容又震飞了心神,也不过一瞬,他淡淡垂眸,伸手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来,“最近我在翰林院编书,对□□皇帝生平事迹研读颇多。这位皇帝对咱们大昭的兴盛起了关键作用,其一生丰功伟绩让我好生敬仰,回府便谱了一首咏叹曲。君兰兄最近倒比我还忙些,我便先给你看看,点评一二吧。”

沈天玑接过那张纸,细看了看。虽然没有乐曲奏出,可是也能品出几分恢宏壮阔之意。

她觉得很舒服,原来他们还能这样相对而坐品评谱曲。这样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她发自内心的快乐。

这两个人倒是处得愉悦又舒适,可把碧蔓吓得满头大汗大气不敢出。哎,主子让她守着,可皇上不许她出声,她也不敢出声啊。

不过,今日皇上身边怎么一个跟着的人都没有?

纳兰徵就立在碧蔓一旁,眸光深沉地看了二人许久。此地其实并无太多遮挡,沈天玑只要稍稍偏首,就能看见他。但是她和纳兰崇谈得投入,都没注意到他。

第129章 十丈皇锦双心印

他怜她这几日累着了,便脱身来慎懿殿,想编个什么借口让她回宫歇息去。没想到路上就看到了神情鬼鬼祟祟的碧蔓。

碧蔓很委屈。她明明神情自然得很,皇上怎么会看出鬼鬼祟祟的?

沈天玑和纳兰崇说完了曲谱开始说历史,说到兴起时,她笑出声来,又用丝帕掩了掩,尴尬道:“世子涉猎广泛,见识渊博。”

他摇摇头,“都是写文字记下的死物而已,若说学识还好,见识就谈不上了。若真论见识,皇上必然比我要多得多。”

沈天玑点头。那倒是,纳兰徵虽然是皇帝,但过去出宫在外的日子可不少。

“妍儿,时辰已晚,我该回宣德殿了。”

她起身,笑道:“我也该回慎懿殿了。和世子一谈,心情都好了不少。”

纳兰崇走后,沈天玑舒口气,取出丝帕来轻拭了下额角薄汗,发觉墨发上的攒珠金凤步摇有些松动,她伸手扶了扶,转身唤道:“碧…”

碧蔓低着头,诚惶诚恐的模样。她身边立着的男子,一身龙纹刺绣朱黄衣袍,身姿挺拔如松,秋潭般幽深的眸子正看着她,神情不辨喜怒。

她莫名一慌,见他忽然大步朝自己走来时,她就下意识地往前跑,可怜的步摇叮的一声掉到地上,她却再顾不得了。

只她拖着裙摆,哪里跑得过长腿的男子?他并没有捉她,而是直接一步跨到她跟前,她一时刹不住脚,便是个投怀送抱。

他也没跟她客气,抬起她的小巴,咬了一下她嫩红的唇。声音却是极温柔的,“你跑什么?”

她伸手捂住遇袭的唇,赶紧四下张望,除了低头看脚尖的碧蔓外没有任何人,这才放开手。

“怕朕吃了你?”他好笑道,手指挑高她的下巴。

她脸腾的红了,鬓边垂下一缕碎发,与她白嫩无瑕的脸庞交相呼应黑白分明,透着几分娇柔的美。

他挑了挑眉,都是生过孩子的人了,还总是脸红。

“皇上怎么突然来了?”

纳兰徵只嗯了一声,并未回答她的话,心里想的是,早知过来会见到她和纳兰崇谈曲论史,他就应该…更早一点来的。

伸手接过碧蔓递过来的金凤步摇,他给她理了理头发,插回到发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