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陪嫁

陈姨奶奶生病,让闻氏和陆落都很担心。

黄昏的时候,陈姨奶奶发起了高烧,脸烧得通红,眼睛都不怎么转了,把闻氏和陆落吓个半死。

闻氏着急,连忙派人去请大夫。

大夫说:“不妨事,老人家营卫虚弱,吃些药即可痊愈。”

轻描淡写的开了方子,看来病不算太重。

陆落亲自煎药,送给陈姨奶奶。

喝完了之后,陈姨奶奶睡到了天亮,出了身汗,烧果然退了。

闻氏照顾了一晚上,陆落让她先回去:“您熬了一夜,我来陪着吧。”

见旁边还有三姨娘和八娘,陆落又道:“你们也回去吧,厨房一会儿给你们送早膳,吃了再睡。”

三姨娘困得无精打采,而八娘饿得饥肠辘辘,她们没有客套,就先走了。

陈姨奶奶早上醒过来,陆落再次服侍她喝药,陈姨奶奶突然哭了。

她老泪纵横。

陆落知晓她有心事,上前轻轻为她擦泪,坐到了她身边。

“奶奶,您怎么了?”陆落问。

陈姨奶奶摇摇头,咬牙喝药。

“是不是我娘改嫁之事?”陆落又问。

陈姨奶奶不答话。

家里人都同意了,独独她不同意,岂不是晦气?

况且,她又有什么资格不同意呢?老太太才是嫡母,她同意了,此事无需问过陈姨奶奶的。想到这里,陈姨奶奶心中更酸。

媳妇和众孙女里,她跟陆落最亲,唯有在陆落面前,才泄露了情绪。

“......没人喜欢钧儿!”陈姨奶奶哽咽着,对陆落道。

在陈姨奶奶心中,儿子是她唯一的依靠。可是陆其钧秉性不好,从小就招人嫌。如今他媳妇要改嫁,没人挽留一句。

陈姨奶奶就觉得,这是众人讨厌陆其钧的缘故。

同时。陈姨奶奶也舍不得闻氏。闻氏一走,她心里就无依无靠的,没个着落。

她一生都没有安全感,闻氏像是她的靠山。

这靠山要走了。她以后怎么办?

陈姨奶奶像个“老小孩”,跟小孩子一样害怕改变。

陆落就慢慢开导她。

“每个人都敬重我爹爹!”陆落对陈姨奶奶道。

同时她也想起当初她进京,陆其钧发脾气,用脚把她和二娘陆苏踢得身上紫青的往事,恭维的话。有点说不出来。

而后她又想,她不是为陆其钧歌功颂德,而是为了年迈的老祖母。

她就当陈姨奶奶的儿子,是另一个人吧!

“整个青敖湾,还有谁比我爹爹更有出息?正是因为敬重他,才敬重我们。我娘说要改嫁,他们才不敢反对。”陆落道。

陈姨奶奶听到这里,神色一松。

陆落的话,她相信了。

除了她本身没什么见识之外,也是因为她很信任陆落。陆落说什么,她都当真。

陈姨奶奶心头的阴霾,散去了几分。

“你说得不错,是没人说什么闲话,还是敬重你爹爹的。”陈姨奶奶心思转过来。

陆落笑了笑,欣慰接过了陈姨奶奶喝完的药碗,拿了杯清水给她漱口。

“我娘走了,三姨娘还在这里呢,将来慕儿娶了媳妇,也住在这里!”陆落笑道。“我也偶然回来住。”

陈姨奶奶一喜,拉住了陆落的手,“你不跟你娘走?”

“我两边各住半个月,可好?我都是大姑娘了。十娘会跟着过去,我常在那边不方便。不过,我过了年要去游学.......”陆落又道。

陈姨奶奶很吃惊,不舍拉住她问:“你要去哪里啊?”

陆落就实话告诉了她:“我要进山。”

陈姨奶奶更舍不得:“你在家里学道不好吗?请个师父在家里,就像读书那样。”

“学道的师父,可不像读书的先生那么好请。”陆落失笑。

陆落安慰她。说了三姨娘和八娘、九娘,都在她身边;陆慕将来娶亲生子,陈姨奶奶就是四代同堂。

这么想着,陈姨奶奶就宽心了。

转眼间到了十月,天气转凉,满地桂花碎蕊。嫩黄的蕊,映上了台阶。

陆落又收到了京里的信。

终于不是陈容枫的,而是叔公的。

邬予钟来到湖州,陆落就派人加急给叔公送信了,希望叔公能支持她母亲改嫁。

如今,叔公有了回信。

“娘,叔公的信!”陆落拿给她母亲瞧。

闻氏正在帮十娘洗头,一手的夷皂子,不好拿信,又怕十娘冻着了,她没接:“叔公说了什么?”

她要陆落转述。

“叔公说了三件事:第一,他派人送了陪嫁,已经上路了,你大吉之日肯定能到湖州府;第二,他要让邬大人任湖州通判,年后上任;第三,他明年不来湖州,皇帝不同意他走。”陆落道。

闻氏对前面两条,都不算意外。

闻乐喜肯定要送聘礼,而且他会让邬予钟继续当官,这样邬予钟在湖州更有威望,就没人敢欺负闻氏。

只是,最后那一条,让闻氏不安。

“两年前他就说,朝廷局势不稳,他要急流勇退,如今却想走也走不了,可怎么办?”闻氏蹙眉。

她怕闻乐喜不得善终。

闻乐喜现在的权势太大了,不仅朝臣忌惮他,就连太后和皇帝,也未必放心他。

皇帝的挽留,应该是虚情假意,可闻乐喜不能回来,说明他不能走,而不是不想走。

“应该没事的。”陆落道,“叔公有他自己的度量。”

闻氏仍担心。

陆落劝她把心放到肚子里,不要多想。

“十娘,你要跟娘去邬大人家,还是留在姐姐这里?”闻氏帮十娘擦头发的时候,陆落站在旁边问。

十娘毫不犹豫道:“跟娘去邬大人家!”

言外之意,五姐你哪来的自信我会跟着你?

陆落在她小屁股上打几下。

十娘往闻氏怀里躲,弄了闻氏一身的水。

闻氏含笑看着两个女儿,心满意足。

陆落将信叠起来,放在闻氏的桌子上,就出去去了。

她今天还有点私事,需得在她母亲出门前办好。

“五姐姐,你做什么去?”十娘在背后喊她。

“不做什么!”陆落阔步走了出去。

十娘撇嘴,跟闻氏撒娇:“娘,五姐姐买好吃的去了,不带我!”

闻氏笑了半晌,捏她的鼻子笑道:“五姐姐有要紧事。”

“什么事?”十娘奶声奶气的刨根问底。

第214章吉日(天空已微蓝仙葩缘+4)

陆落是故意逗十娘,不肯告诉她何事,让她着急。

十娘已经到了小孩子好奇心暴涨的年纪,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要问。

陆落有时候偏不告诉她。

这次出门,陆落没什么不能告人之事,她只是去了趟纺织作坊。

陆落的作坊已经开了起来。

她买了几间房舍,又买了几个下人,全放在作坊里。

夏师傅和金师傅在教那些生手,希望教个一年半载,他们就能辅助纺织。

“东家来了?”陆落一进门,金师傅先站起来,笑盈盈道。

夏师傅嘴巴笨拙些,只是微笑。

“怎样了?”陆落问金师傅,“我买的这些东西,还有这些伙计,用得可顺手?”

“新的机子,摸起来没那么顺溜,用一段日子就好了。”金师傅实话实说,“伙计也挺好,都肯学。”

“若是他们偷懒,你要教训他们。”陆落道。

金师傅微笑:“东家,您放宽心。”

在作坊里逛了圈,发现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陆落就放心了。

她又去了趟染坊。

陆落最近常和滕元娘见面,远胜过了从前。

她教滕元娘看账本。

相比较于做账,看账就容易多了,滕元娘脑子灵活,学得很快。

两个月左右,滕元娘对账本就很熟悉了。

“姑娘,为何要我看账本?”滕元娘问,“是不是您要让我做纺织作坊?”

她猜对了一半。

陆落是想让她管理一切,除了纺织作坊,还有染坊和布匹行。

“认真学就是了。以后告诉你。”陆落笑道。

滕元娘点点头。滕元娘染色越发熟练,师傅们帮衬也得力,一百多匹的布,她几天就能染好,剩下的时间学看账,两不耽误。

“姑娘放心,我会用心学的。”滕元娘态度很慎重。跟陆落保证。

陆落笑笑。轻轻拍了拍她的头。

和滕元娘闲聊了几句,看了看滕元娘的学习进度,陆落很满意。

时间慢悠悠的。转眼就到了冬月。

冬月里,陆落和闻氏整理她陪嫁。

家里的财产,闻氏只拿走邬予钟那二万两的聘礼,其他都是陆落的。

闻氏从前嫁给陆其钧时候的陪嫁、闻乐喜给闻氏的私产。闻氏都不带走。

“娘的终身就靠他了,这些钱都留给你。将来十娘出阁,娘若是手头不宽裕,你再借给我。”闻氏道。

陆落没有虚套的客气。

在陆落心中,她的钱还是母亲的钱。

“您帮我收起来。我过了年就要进山,带这些俗物没用。”陆落道。

闻氏也没有推辞,认真收好了。这些钱和财产,她都不动。

晚夕。母女三个人挤在同一张床上,陆落对闻氏道:“娘,我过了年进山,三年后出师,您给我生了个妹妹吧?”

“又说这种话!”闻氏轻轻拍了下她的手。

闻氏想起什么,问陆落:“你不是会看卦吗,怎么不给我看看,是否还有子嗣?”

陆落摇头笑道:“娘,近亲是看不出来的。别说您了,我再见到邬大人,也看不出他来。”

闻氏就不再说什么。

香炉熏得暖融融的。

十娘横在闻氏和陆落中间,已经软软睡着了。

到了冬月二十,叔公送过来的陪嫁礼,到了湖州府。

礼物众多,光头面首饰就有四十八套,装了整整两船。

“叔父总等着这一天呢。”闻氏知晓他叔叔对当年她退亲的事很内疚。如今,他送这么多礼物,是在弥补。

闻氏感慨着,眼睛就湿了。

陆落让人把所有东西都收起来。

家里的丫鬟们,像玉阶、暖雪、秦妈妈,已经带着十几个人去,先去了邬予钟的宅子。

而陆落院子里的丫鬟,以后也会在闻氏身边。

冬月二十八当天,湖州下起了薄雪。细雪皑皑,似柳絮纷飞,很快就铺满了地面。

迎亲的邬予钟坐在马上,下马的时候脚步踉跄了下,亦是神采奕奕。

闻氏在喜娘的陪同之下,上了轿子。

再嫁的规矩多,闻氏和邬予钟也是照规矩来的,该省的地方省,该热闹的地方热闹。

陆落牵着十娘,先到了继父家中。

十娘异常的乖巧,不哭不闹。以前,她只要离开闻氏半刻就闹得不行,今日这么乖,让陆落惊诧。

“你不找娘啦?”陆落低头问她。

“娘成亲,嫁给爹爹。”十娘扬起小脸,寒风中脸冻得黑红黑红的,只有那双眸子,格外的璀璨浓郁,“我有爹爹了,五姐!”

十娘记事起就没见过陆其钧,她从来没有爹爹。

她的话,说得陆落一阵心酸。

十娘偶然跟北府的侄女们一块儿玩闹,肯定听她们说起爹爹,非常羡慕。

“......娘今天高兴,五姐姐你不要惹事,让娘操心。”十娘又叮嘱陆落。

这是闻氏的丫鬟叮嘱十娘的。

陆落失笑。

她轻轻摸了下十娘的脑袋,似自言自语:“你真是个好孩子,不枉娘那么疼你!”

闻氏的轿子到了邬家时,陆落和十娘挤到了洞房里。

热闹散去,闻氏把十娘抱在怀里,柔声问她:“饿不饿?有没有跟你姐姐斗嘴?”

“没有斗嘴,五姐姐可乖了。”十娘学大人说话,“娘,我饿了,爹爹呢?”

闻氏叫丫鬟拿点心给十娘。

还是从前那些丫鬟,连新房的陈设都跟家里差不多,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个身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