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绯一时陷入了纠结中,感觉前方似乎有一条香喷喷的鱼儿在勾着她,偏偏吃鱼的时候,后面又有一只淌着口水的大狼狗正甩着尾巴盯着自己……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左右为难了。

端木绯皱了皱小脸,在心里对自己说,算了,现在有鱼吃,就赶紧吃吧。

她脑子放空,不再多想,只是一脸期待地看着封炎。

封炎随手拿过了几个茶杯和茶托,当场就摆出一个简易的小地形,然后又从袖中掏出了一个青莲色的葫芦形荷包,从荷包里哗哗哗地倒出了一个个小巧精致的金锞子。

每一个金锞子都做成了鸟儿的形状,有的展翅,有的蹲立,有的啄羽……封炎就把那些金锞子一个个地摆了起来,显然是以此为兵将。

真是可爱极了!端木绯忍不住伸出一根白皙的食指,在其中一个金锞子上点了点,然后想到了什么,也取出了自己的荷包,把里面的那些银猫锞子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她捏着其中一个小银猫,笑眯眯地说道:“那我就以这个为兵将好了。”

“棋场如战场,沙盘上也同样是一个战场,第一步就是要先布局……”

封炎一边说,一边挪了几个金锞子,一步步地与端木绯从最基础的长蛇阵说起,说得是深入浅出,化繁为简。

这是一个端木绯还从未接触过的新领域,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对她而言都新鲜极了,她好像一个乖学生一样听得聚精会神,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封炎身上,唯恐错过一个字。

封炎只觉得端木绯的这双大眼中像是燃着一簇火焰似的,火焰一跳一跳,让他的心脏也随着她的节奏跳跃,耳根更像是被火焰熏到一般,越来越烫了……

耳尖红得快要滴出血来。

“蹬蹬蹬!”

雅座外传来一阵凌乱的上楼声,脚步声越来越近,很快就有人在外面唤了一声:“公子。”

封炎皱了皱眉,眼底浮现一抹不悦,但还是道:“进来吧。”

雅座的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小厮落风诚惶诚恐地进来了,顶着公子那如刀般的眼神,禀道:“公子,皇上传您觐见。”这要不是十万火急的大事,他也不敢来叨扰公子啊。

封炎心知肚明皇帝招他是为了什么,只是觉得皇帝也实在太不会挑时候了,依依不舍地看着端木绯,只得起身与她告辞:“端木四姑娘,那我就先告辞了……下次我再继续教你。”

封炎深深地看了端木绯一眼,慢吞吞地出了雅座。

封炎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雅座的门口,端木绯目光怔怔地看着空荡荡的走廊,忽然想到了什么,立刻俯首看向身前的桌子,只见封炎的那个荷包和那些金锞子还都留在了桌上。

端木绯急忙一手抓了把金锞子,一手抓起那个青莲色的荷包中,然后一鼓作气地冲到了临街的窗户口,朝外面的街道俯视下去,一眼就看到大门口的封炎潇洒利落地翻身上马。

端木绯正要唤他的名字,他似乎已经察觉了什么,下巴微扬,抬头朝雅座的方向望来。

二人的视线正好在半空中四目交集,封炎的凤眸在阳光下异常璀璨,唇角一勾,对着端木绯微微一笑,灿如晴空万里。

端木绯下意识地回了一个甜甜的笑,连忙挥了挥手中的那个荷包,示意他忘了自己的荷包。

封炎也对她挥了挥手,心里美滋滋的:蓁蓁在跟他道别呢。

自己真是太聪明了,用这种方式把那些金锞子送了出去,蓁蓁想必很喜欢吧。

封炎依依不舍地又挥了挥手后,就一夹马腹,策马离去。

只留下二楼窗口的端木绯傻愣愣地看着封炎和奔霄离去的背影,嘴巴张张合合,还是没喊出声来。

好一会儿,她才傻乎乎地收回目光看向自己的双手里的荷包和金锞子,默默地叹了口气,眸色有些复杂。

她大概能猜到,皇帝这么十万火急地召见封炎怕是为了那桩送使臣回北燕的差事。

如今北燕王薨了,北燕那边局势不明,哪怕皇帝本来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扫卫国公的面子,现在只怕也决不敢让封炎去北燕了。

这么一来,封炎能从皇帝那里换到什么呢?!

端木绯好奇地歪了歪小脸,下一瞬,小脸又一僵,差点没捶一下自己的头。哎,她怎么屡教不改呢!老是想些有的没的!

端木绯欲哭无泪地扁了扁小嘴,朝桌子的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下方的锣鼓又敲响了,一个个衣着鲜艳华丽的戏子翩然登场,又一折戏开唱了……

端木绯看完这折戏后,才心情畅快地回了家……当天月上柳梢头时,在宫里留了一天一夜的端木宪终于回府了,特意把端木绯叫去了外书房说话。

端木绯已经有些困了,懒洋洋地掩嘴打着哈欠,直到端木宪的一句话仿佛一记闷雷般把她的瞌睡虫瞬间全吓跑了。

除了告诉她北燕王逝世的消息外,端木宪还重点说了另一件事:“封炎即日起在户部兼管盐政事务。”

这一句话听得端木绯当即就傻了。

封炎可是武将出身,和户部那是八竿子打不上干系,他怎么会进了户部,还管起盐政了呢?!而且他还不在户部任职,感觉名不正言不顺的,这算是怎么回事呢?

端木绯转念一想,立刻想到了某种可能性:

莫非这是“那件差事”的交换条件?!

端木宪微微蹙眉,精明的眼眸在昏黄的灯火中闪着疑惑的光芒,“皇上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一个时辰前,皇上把我宣进御书房时,直接就‘通知’了我这件事,说是从今日起由封炎负责改革盐制的一切事宜。”

南境几州盐制改革的事,在朝中争论了一个多月,皇帝才勉强准了,只是到底由谁负责还没有定下。

端木宪其实也知道,皇帝和群臣对改“盐钞”为“盐引”的事并不看好,所以,谁也不想领这不讨好的差事,没想到,现在这差事竟然会给了封炎统筹,一个端木宪怎么也想不到的人物。

一只小小的飞蛾扇着那颤颤的翅膀,朝书案旁那盏莹莹生辉的八角宫灯飞去,扑扇的翅膀在纱制的灯罩上发出“扑扑”的声响,灯罩中的烛火似在随之跳跃着……

端木宪盯着那只飞蛾,缓缓地捋着胡须,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愁,喜的是盐制改革的事终于可以开始进行了;愁的是封炎这还不到十五岁,万一这事办糟了,承担大部分责任的岂不是自己这个提出者?!

而且,封炎从来没去过户部,他对于户部的职责又知道多少?!又或者,进户部并非封炎所愿,只是被皇帝所迫,那他会好好办差吗?!

想着,端木宪觉得头都疼了,揉了揉自己的额心。

端木绯也在看那只飞蛾,若有所思地垂眸,眸光随着那飞蛾扑扇的翅膀微微闪烁着,心下了然。

原来这就是封炎的意图。

尽管如今朝堂上因为盐钞的多方利益牵扯,没有多少人看好新的“盐引制”,但是端木绯相信“盐引制”对于如今的大盛绝对是利多于弊。

《资治通鉴》有云:“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饰、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借着这个机会把盐握在手里,封炎就把一项利器握在了手中。

只是有些话却是不能对端木宪说的。

端木绯沉吟一下,若无其事地安慰端木宪道:“祖父,往好的方向想,不管怎么样,‘盐引制’总算可以开始实行了,等到盐制改革成功,祖父功居第一,必能名垂青史,位列《名臣传》。”

端木绯笑眯眯地哄着端木宪,甜言蜜语一句句地往外吐。

端木宪听端木绯一说,想想也觉得不无道理,心情好了一些。

这盐制改革尚未开始,他自己可不能先给自己泼冷水。一旦盐制改革成功,那么户部的压力也能够减轻不少。

端木宪才舒了半口气,又想到了另一件事,一口气就蓦地梗在喉咙口,不上不下。

他差点忘了,现在都六月底了,按常例,皇帝又该去避暑了!

避暑就代表着又要银子。

端木宪烦躁地揉了揉眉心,眸色又凝滞起来。

端木绯一看端木宪的神色,就知道他愁什么了,笑眯眯地安抚道:“祖父,您放心,今年北燕那边出了这么大的岔子,皇上现在想必愁都要愁死了,估计一时半会儿是想不起要避暑了。”端木绯狡黠地对着端木宪眨了下眼,所以,祖父,您也不要没事提这茬儿了。

四丫头说得是啊。端木宪怔了怔,若有所悟地眯了眯眼,心里叹息:还是四丫头知他心之所系啊!

端木宪看着端木绯的眼神越发柔和慈爱了。

端木绯调皮地抬手在那灯罩上弹了一下,那只飞蛾仿佛受了惊一般,拍着翅膀朝窗户的方向飞去。

端木绯的眸子闪闪发亮,接着说道:“祖父,北燕新王即位,对于大盛的态度未知,这会直接影响到宫中的那位皇贵妃,如今事情未明……我们端木家身为大皇子的母家,一定要慎而又慎,不能让人寻到我们的‘错处’。”

说着,端木绯那双幽黑的大眼中掠过一抹精光。

卫国公府打起了姐姐的主意,以贺氏的精明,想必也一定看出来了,但是端木绯可以猜出贺氏的想法,贺氏恐怕是觉得可以靠姐姐拉拢卫国公府,好给大皇子做靠山。

所以,端木绯特意先含蓄地给端木宪“提个醒”,万一贺氏或者卫国公府真的跟端木宪提起这桩婚事,想来端木宪也会“三思而后行”了。

端木绯的嘴角在端木宪看不到的角度勾出狡黠的弧度,鸦青长睫下的眸子晶亮。

端木宪精神一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现在他们端木家下面两辈的男丁还一个都提不起来,只能靠自己这顶梁柱撑着。京中那些世家勋贵,家中哪怕倒下一个,也还有其他兄弟族人撑着,而端木家不同,端木家的根底太浅了,错不起,这段时日自己行事一定要谨慎。

“四丫头,还是你有心,心里一直惦记着家里的事。”端木宪笑吟吟地捋着胡须,眉眼又舒展了不少。

他一个人无论再能干,也只有一双手,一双眼睛和一双耳朵,总有顾不到的时候,至于贺氏越来越糊涂了,不提也罢,如今有了一对好孙女,对外,有端木绯替他看着想着;对内有长孙女端木纭管着府中的内务,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想到端木纭,端木宪就想起了端木纭的笄礼,便关心地过问了一句:“四丫头,你姐姐笄礼现在准备得怎么了?”

一说到端木纭的笄礼,端木绯登时就喜笑颜开,眉飞色舞地说了起来:

“祖父,我已经请了李家外祖母做笄礼的正宾,涵星表姐说她要来给姐姐当赞者,就差司者还没有定下。”

“姐姐的礼服也已经请玉锦楼定制了,首饰是在琉璃坊打的,宴请的名单我也列好了,让姐姐过目了……”

“过两天,我打算就开始布置笄礼的场地……”

端木绯说得兴高采烈,端木宪也被她感染了笑意,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但是听着听着,他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贺氏呢?!

端木纭的笄礼居然是端木绯一个十岁的小丫头独自在操持,贺氏这祖母又做了什么?!

端木宪不由眯了眯眼,眸光微闪,却是不露声色,笑吟吟地听着端木绯说完了。

“四丫头,你做得不错。祖父再拨你三千两银子。”端木宪一边说,一边抬手做了个手势,书房里服侍的丫鬟立刻就心领神会,很快就从内间捧了一个木匣子出来,呈给了端木宪。

端木宪从匣子中取了三张一千两面额的银票亲自递给了端木绯。

“多谢祖父。”端木绯欠了欠身,从善如流地收下了,心里飞快地计算起多了这三千两银子自己该怎么用才能把姐姐的及笄礼办得更为隆重。

端木宪笑着又道:“四丫头,你刚才说客人的名单你也列好了是不是?明天你把单子送来我这里,我亲自来下帖。”

端木绯喜滋滋地笑了,直点头道:“祖父,不用等明日,我现在就使唤碧蝉去取。”

以端木宪现在的身份,由他出面下帖,姐姐的笄礼会更隆重。

本来就算端木宪不说,端木绯也打算挑一天来哄哄端木宪,现在也好,省了她不少口舌……唔,她多送一坛梨花酒给他好了。

当天,拿了三千两银子的端木绯就大手笔地把钱都花了,命人去采购一整套的带牡丹花的茶具、碗碟、筷箸等器皿,要在及笄礼上供所有宾客使用,还让人采购了藤席,给府中下人都做了及笄礼上要穿的新衣……

钱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三千两花了不到五天就没了。

这钱真是不经花啊!端木绯在心底默默叹息着。

时间在忙碌中进入了七月,端木绯更忙了,全身心地投入及笄礼的相关事宜,为了布置厅堂,她几乎把府里的库房又搜罗了一遍,连带端木宪也从他的私库里拿出了不少好东西供她随意使用。

老太爷有了表示后,府中上下也知道这次大姑娘的及笄礼是府中几年没有的盛事,十分隆重,府里的下人们办起事来也更为卖力。

端木绯每天的行程排得是满满当当,等她回过神来时,已经是七月中了,七月十六日,李太夫人和李二夫人辛氏上门拜访。

一开始李太夫人还以为端木纭的笄礼会由贺氏操持,后来才发现都是小外孙女端木绯一人在忙里忙外,心里一下子就悟了。

李太夫人心疼两个外孙女,就特意过来看看还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得知李太夫人婆媳俩来了,端木绯喜出望外,拉上端木纭一起好像喜鹊一样飞向了仪门。

“外祖母,二舅母。”

姐妹俩亲昵地挽着李太夫人,也没去贺氏那里,直接朝姐妹俩的湛清院走去。

一路上,四人笑容满面地彼此寒暄着,没一会儿,湛清院就出现在了前方的绿荫间。

端木绯想到了什么,眨了眨眼,笑吟吟地说道:“俗话说,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外祖母您和二舅母来得正正好。姐姐笄礼的大礼服快要做好了,您二位吃的盐比我吃的米还多,今天刚好来替我掌掌眼。”

四人说说笑笑地进了院子,一路来到东次间中。

一个着丁香色竹叶梅花刺绣长袄搭配一条白色绣花马面裙的中年妇人正坐在窗边的一把圈椅上,见端木绯几人进来了,忙起身相迎。

“外祖母,二舅母,这是玉锦楼的金师傅,姐姐的礼服就是由金师傅所制。”端木绯笑着介绍了一句。

这位金师傅不到四十,容貌清秀,身形纤细,一头乌黑的青丝挽着一个整齐简洁的圆髻,戴着一对碧玉簪,许是因为是宫中尚服局出来的,她的仪态举止都是十分得体,要是不说,别人还以为是哪户人家的当家主母。

金师傅得体地给李太夫人和辛氏见了礼。

今日金师傅是亲自送礼服来的,礼服还只完成了八成,等端木纭今日试衣后再接下去做。

三加仪式穿的一整套礼服已经一件件地整齐地摊在了罗汉床上,只是那么静静地平铺在那里,那种华丽而精致的气息就自然而然地散发了出来。

李太夫人一件件地看过去,眸子不由越睁越大,掩不住惊艳之色。

219说亲

金色的阳光透过半透明的纱窗柔和地照了进来,如同一片碎金般洒在了罗汉床上的那几身衣裳上,给它们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也映得李太夫人婆媳俩的眸子璀璨如星,闪闪发光。

第一件是霜色小竖领中衣,选用的是轻薄的纱缎。

第二件是大红镶边交领上衣搭配一条牡丹花下裙,裙子上一朵朵怒放的牡丹花一下子吸引了辛氏的目光。

那些牡丹花绣得惟妙惟肖,一眼望去,仿佛从腰间撒下无数朵红色的牡丹花般,正红、酱红、朱红、绯红……各种红色交错在一起,娇艳夺目,美不胜收。

“好漂亮的牡丹花!”辛氏脱口而出赞道,忍不住俯身细细地打量着那裙子上精致的牡丹刺绣,却惊讶地发现,这些牡丹花乍一看每一朵都是一种颜色,可是实际上每一朵花上都用了数种红色,花瓣上由浅及深地晕染开来,颜色之间的过渡极为自然,因此这些牡丹花才能栩栩如生地跃然“裙”上。

“这真是巧夺天工啊!”辛氏几乎舍不得移开眼了,她简直不能想象,在这条裙子上到底用了多少种红色的丝线。

见状,一旁的金师傅自得地嘴角微翘,眸子里闪闪发亮。绣这条裙子比她预料得还要费时费心费眼,她是日夜赶工,才勉强在今日把这套衣裙送来给端木纭试穿。

不过,她所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这套衣裙必然会在京中大放异彩!

最右边的是最后一身大红色孔雀戏牡丹纹刻丝大袖褙子,华丽的料子在金灿灿的阳光中仿佛在发光般。

饶是李太夫人见多识广,也微微动容,手指轻轻地抚在了那料子上,略显激动地脱口道:“这件褙子莫非是孔雀锦所制?!”

孔雀锦的名贵众所周知,在民间可说是千金难求,辛氏也难掩惊讶地凑了过来。

端木纭眸光宠溺地看着端木绯,笑道:“这是蓁蓁费心给我寻来的孔雀锦。”

李太夫人先是一惊,然后笑了,温和慈爱地看着这对姐妹俩。在端木纭口里不过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可是李太夫人可以想象端木绯为了这块孔雀锦必是费了不少心。

她的这对外孙女实在是姐妹情深,女儿在天之灵看到她们这样也该安心了。

端木绯得意洋洋地扬了扬下巴,催促道:“姐姐,你快去试衣裳吧,我来和外祖母、二婶母商量一下,看看还有什么要修改的……”

端木绯急忙地催促端木纭去试衣,自己则与金师傅先说起了鞋子的修改,她觉得这鞋尖上可以做配套的牡丹绢花,届时,姐姐走动起来,就仿佛裙子上的牡丹花掉在了鞋尖上一般……

她这么一说,金师傅也是眼睛一亮,跃跃欲试。

屋子里的四个女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这女子又有哪个不爱漂亮衣裳,说到了兴处,李太夫人和辛氏就与金师傅约好了明日去玉锦楼看看。

等端木纭试完礼服,她们又说好了需要修改的几处地方,已经是一个多时辰后了。

金师傅随即告辞,东次间里就只剩下了姐妹俩、李太夫人与辛氏。

“绯姐儿,你姐姐的及笄礼准备得怎么样了?”

经过刚才那一个多时辰,李太夫人算是看出来了,端木纭对自己的及笄礼不太上心,觉得“凑活”就行了,于是李太夫人也就不问她。

端木绯就把礼服、首饰、宴客帖子、菜单、场地布置等等的进度都汇报了一遍,说得是有条不紊,成竹在胸。

来之前,李太夫人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此刻见端木绯行事有度,彻底放心了,笑得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道:“我们绯姐儿真能干,像我。”

李太夫人拉着端木绯的小手亲热地拍了拍,觉得无论大外孙女还是小外孙女都能干极了,和自己年轻时一模一样。

辛氏听着差点被茶水呛到,轻咳了一声后,默默饮茶。

其实,她觉得两个外甥女还是更像过世的大姑奶奶。

自家婆母看着如同寻常的贵妇般,其实那可是上马可杀敌,提刀就能砍人的,有一年,倭寇趁家中的男人出海剿匪,悄悄登陆攻城,就是婆母彪悍地亲自登上城墙协助守城,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相比之下,两个外孙女,大的温温柔柔,小的娇俏可爱,端木家又是文臣门第,两个外甥女怎么也不会彪悍到这个地步!

李太夫人完全没注意到辛氏的异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端木绯的身上,笑眯眯地问道:“绯姐儿,你觉得你攸表哥怎么样?”

闻言,辛氏激动地从茶盅里抬起头来,一眨不眨地看着端木绯,目露期待之色。

“表哥,他别的也挺好的,就是……”端木绯似有迟疑,李太夫人和辛氏婆媳俩皆是一脸期盼地看着她。

端木绯一本正经地提议道:“外祖母,舅母,最好还是给攸表哥找个懂行情的小厮跟着才好。”

端木绯就说起她两日前在外偶遇了李廷攸从一家成衣铺子出来,原来是他与军中同袍出来喝酒时不慎有人打翻了酒坛子弄脏了他的袍子,他就临时去那成衣铺子买了一身……

辛氏想到了什么,无力地扶额问道:“他又被人骗了?”

端木绯无奈地点了点头,“攸表哥他还一次性买了十几身……”全都是前年的库存料子做的衣袍。

辛氏和李太夫人彼此对视了一眼,皆是悄悄叹气。辛氏心里有几分无力:儿子太蠢可怎么办呢?!

辛氏想了想,委婉地再次试探道:“绯姐儿,我们都是自家人,二舅母也不瞒你,其实我和你外祖母这次来京其实是想给你攸表哥订门亲事。”顿了一下后,她再问道,“绯姐儿,你觉得……怎么样?”说着,一脸期待。

端木纭原本正把茶盅往嘴边送,瞬间仿佛被冻住似的,双手就停顿住了半空中。

她眨了眨后,品出了辛氏的语外之音,原来外祖母和二舅母是看上了妹妹做李家妇,所以才会特意千里迢迢地跑了一趟京城。

端木纭心里有些复杂,惊讶,感慨,骄傲……自家妹妹委实太抢手了!

端木纭神情紧张地看着妹妹,虽然她觉得封炎还不错,但是攸表哥似乎也不错,亲上加亲,以后妹妹嫁去李家,自有外祖一家护着,端木纭一时颇有几分左右为难。

屋子里静了一静,其她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端木绯身上。

端木绯完全没听懂辛氏的言下之意,直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乐呵呵地说道:“外祖母,二舅母,照我看,攸表哥要娶媳妇怕是不易啊!”

她似乎回想到了什么趣事,笑得眼睛都眯了成了弯月儿,说起了七夕那天和涵星、李廷攸、封炎他们出去玩的事。

当时,李廷攸特意送了一份礼物给端木绯,端木绯没打开就交给了丫鬟,可是涵星有些好奇,就打开了,谁知道从匣子里爬出了一只蜘蛛,还掉到了涵星的裙裾上,把涵星吓得差点没晕厥过去。

“……当时啊,攸表哥还一脸无辜地说,七夕节姑娘家不是都喜欢抓蜘蛛乞巧吗?!”端木绯学着李廷攸的语气说道,忍不住又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李廷攸啊,有时候真是少根筋。

儿子都这么大人了,竟然还给自家表妹送什么蜘蛛!辛氏顿生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感慨着:攸哥儿啊攸哥儿,你到底有多蠢啊!难怪你小表妹都觉得你娶不到媳妇了!

没戏了!肯定是没戏了!

婆媳俩彼此互看了一眼,心里是觉得既失望,又有些好笑。

就在这时,紫藤挑帘进来了,禀道:“大姑娘,四姑娘,太夫人听说李家来人了,吩咐二夫人过来请。二夫人已经快走到院子口了。”

李太夫人瞬间面沉如水,眸底闪过一抹不屑。

先不提这几年来,端木家对这对姐妹素有慢待,这嫡长女的笄礼竟然让两个孩子自己操持,就这一点,就足以让李太夫人对于贺氏和小贺氏婆媳俩越发看不上眼。

既然人家不要脸,李太夫人也不打算给对方脸面,冷冷地说道:“和你们二夫人说,我是来看外孙女的,外孙女的及笄礼还有很多事要忙,恐怕是没空过去了。”

紫藤飞快地看了一旁的端木纭一眼,跟着就屈膝领命,打帘退了出去。

李太夫人看着那道跳跃不已的湘妃帘,没好气地说了一句:“继室就是继室,心胸这般狭隘,真是上不了台面。”既然容不下原配的血脉,那就别当人继室啊,又没人拿刀子逼她。

端木绯怔了怔,缓缓地眨了眨眼,好一会儿才意识到李太夫人说的人是贺氏。

原来贺氏是继室啊。

对于这老一辈的事,京里已经很少有人特意提及了,所以端木绯对此是一无所知。

她只知贺氏对她们姐妹俩非常不好,也明显是不喜,却不知道原因,最初,她也曾有过一丝疑虑,不过她对贺氏并不在意,也就懒得去探究了。没想到今天倒是在外祖母口中解开了她心里的一个疑惑。

端木纭自然看出了端木绯那恍然大悟的表情,就解释道:“蓁蓁,我们的亲祖母姓宁,是祖父的原配,在父亲三岁那年就辞世了……后来,祖父又续娶了现在这位祖母为继室。”

“哼!”李太夫人没好气地撇了撇嘴,“那个贺氏啊,其实怕早就看上你们祖父了,当年你们亲祖母过世后不久,这还热孝呢,贺家就派人来说亲,还说什么你们父亲年纪小,孩子需要人照顾,家里需要人操持。”

“不过你们祖父要脸,还是给你们祖母守了一年孝。”

“贺氏对你们祖父那也算‘一往情深’了,足足等了一年,嫁过门时,都快十七了!”

李太夫人滔滔不绝地说了一溜连端木纭都不知道的往事,端木绯只当自己在听书,听得是津津有味,抓了一把瓜子慢慢嗑着。

闲聊了一会儿后,李太夫人又仔细地与端木绯说了一下及笄礼的仪程,包括要用到的器皿,以及要注意的细节,还去端木绯挑选的厅堂看了看布置。

与姐妹俩一起用了午膳,等李太夫人和辛氏回府的时候已经申时了,没多久李廷攸也从军营回来了,第一件事就是去李太夫人的院子给她请安。

平日里看到李廷攸,李太夫人都是笑眯眯的,可是今天却是皱紧了眉头,嫌弃地说道:“攸哥儿,你这么大人了,怎么就活成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呢!”

李太夫人摇了摇头,肯定是攸哥儿不够好,不够老成,绯姐儿才不愿意嫁的。这么好的孙媳妇就眼睁睁地在她眼前飞走了,李太夫人可以说是痛心疾首了。

他怎么就活得高不成低不就的了?!李廷攸一头雾水地看着自家祖母,不知道她到底是受了什么刺激了。

辛氏也觉得婆母说得有理。不过,好歹这儿子是亲生的,就算有点蠢,自己也不能嫌弃他啊!

辛氏努力地在心里说服自己,嘴上像是闲话家常般说道:“攸哥儿,今天我和你祖母去看了你两个表妹,本来是想着给你纭表妹的及笄礼出把力,谁知道你绯表妹年纪小小的,倒是能干得很,把一应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辛氏说着故意叹了口气,“以后也不知道是哪户人家这么有福气可以聘了你绯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