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楚九歌半点也不怕:“去吧,我倒要看看…皇上是罚你这个丢了东林脸面的夫人,还是罚我。”

“你…楚九歌你别得意,你打我的事这么多人都看到了,就算今天我不能找皇上为我主持公道,明天也能让皇上罚你。”杨夫人确实不敢在今天闹事,但吃了这么大的亏,她也不可能放过楚九歌。

“对对对,我们都看到了…楚,楚九歌是吧?我们都会为杨夫人作证的,你别想狡辩。”有想讨好杨夫人的人,急急开口站队。

也有如高冷的,只冷冷地说了一声:“粗鄙不堪,我定要禀明皇上,让皇上严惩。”

“楚九歌,你看到没有!这么多人为我作证,你逃不掉的。”虽然脸上挨了一下,但并不算疼,杨夫人觉得很值。

“呵…”楚九歌忍不住笑了出来,“再多人作证又有什么用?杨夫人,我要是你,就去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巴掌印,到底是哪只爪子留下来的,然后好好想一想,你的丈夫为何连教妻的时间都没有?让你一直这么…蠢笨如猪!”

“你,你,你敢说我是猪?楚九歌,你这个贱人,我要杀了你。”杨夫人长得肥胖,最恨别人说她胖,且她至今还未跟丈夫同房,楚九歌一再拿“枕边教妻”来刺激她,她根本忍不住…

杨夫人疯似的扑向楚九歌,奈何楚九歌动作灵活,轻松就避开了…

“嘭…”笨重如猪的杨夫人重重摔在地上。

“啊…”她面前的贵夫人吓了一跳,纷纷后退。

“楚!九!歌!”杨夫人趴在地上,痛得直咬牙。

“杨夫人…记清了,你刚刚是自己摔倒的,我可没有碰你,至于你脸上的巴掌?看看你自己的爪子,是不是很眼熟?不对,说你的手是爪子都污辱了爪子,你这手充其量也就是猪蹄。”不怪楚九歌说杨夫人的手是猪蹄,实在是…太形象了。

也不知道这位杨夫人是怎么长的,胖就算了,一双手还特别的短小,五根手指几乎看不到,只有一个肉乎乎的手掌,除了比猪蹄肥大外,真的没有什么区别。

“杨夫人,杨夫人,你没事吧?”刚刚后退一步的夫人们,心中发虚,忙上前把杨夫人扶了起来。

杨夫人艰难的爬了起来,一双眼像是淬了毒一样,瞪着楚九歌:“我自己摔的?谁能为你作证?我脸上的巴掌印是我自己打的?又有谁能为你作证?楚九歌…我是杨贵妃的姐姐,你辱骂皇亲国戚,你等着坐牢吧!”

“对对对,我们可以为杨夫人作证,是楚九歌你辱骂、殴打杨夫人。”

“对,我们都看到了,楚九歌,你别想狡辩。”

“我们都会为杨夫人作证。”

围观看热闹的夫人,纷纷仗义执言,杨夫人得意的大笑:“楚九歌,你看到没有?我今天就是打死了你,也会有人为我作证,是你自己摔死的。敢骂我?敢害我受伤?楚九歌,你给我去死…”

杨夫人以一个胖子没有的灵活,甩开扶着她的夫人,再次扑向楚九歌。

楚九歌同情地看了杨夫人一眼,再次避开:“杨夫人,好自为之…”

但她刚退一步,就被人挡住了去路,还来不及回头看,就见杨夫人被人踹飞了出去…

“本王看到了!”

耳边响起北王清冷的声音,身后传来北王比正常人偏高的体温,楚九歌一时僵住了,忘了反应…

“啊…嘭…”好巧不巧,杨夫人摔在那群叫嚷着,要为她作证的夫人身上。

凭借杨夫人的重量,数十位夫人纷纷摔倒在地,好半天都没有爬起来。

“北,北,北王?”其他看热闹的夫人,看到北王出现,顿时一个个眼睛瞪得像鸽子蛋,不敢相信的摇头…

这,这不是女眷停马车的地方吗?北王怎么会过来?

不对,不对…北王刚刚是从马车上下来的,楚九歌先前也是从这辆马车上下来的,也就是说…

北王送进楚九歌进宫了!

一众夫人这下更是惊得合不拢嘴了,一个个看看北王,又看看楚九歌,有些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了?

不是说,北王不待见楚九歌,人到了北域也不肯娶吗?

不是说,楚九歌对北王很不满,拿着家传的丹书铁券,进宫求皇上解除了婚约吗?

这两个…明明就该是仇敌的人,怎么会搅和到一起去?

“北,北王?”杨夫人摔在地上,好半天才缓过来,正要大骂是谁踹了她,听到众人的话,甚至连看都不敢看北王一眼,两眼一番就晕了过去…

被杨夫人压在身下的夫人,一个个狼狈不堪,她们也想要晕过去,奈何她们实在不敢晕,只能战战兢兢的开口:“北,北王,我,我们…”

北王淡淡地扫向那几位夫人,冷漠的开口:“作伪证是什么罪?几位夫人可清楚?不清楚,就回去找你们的丈夫,让他们少睡几个丫头,多花点时间在枕边教妻。”

北王站在楚九歌身后,一手搂着楚九歌的腰,一手背在身后,端得是高贵不凡,但前提是,忽视他身后紧握成拳的手…

第213章 瞎话,是你撞进本王怀里的

两人之间没有一丝距离,楚九歌的背靠在北王的胸膛上,能清晰的感觉到,北王比常人略高的体温,还一股说不出来,却十分霸道的,独属于男人特有的气味…

几乎从不曾与人靠得这般近,楚九歌有片刻的恍惚,但很快她就冷静过来,想要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却不想她腰间放着一只铁钳,将她紧紧禁锢住了。

“北王,松手!”楚九歌扭头,对上北王冷俊的容颜。

不得不说,长得好看的人就是有优势,北王长相好,气质佳,单手搂着她,往那里一站就是正气凛然,满满的霸道王爷的气息…

就北王这种长相,明明是占了她便宜,她却没有办法生气。

北王搂着楚九歌的手一僵,随即收回手:“楚九歌,是你撞进本王怀里的。”

要不是他下盘够稳,指不定就被楚九歌撞得摔倒在地上了。

“那可真是对不起了。”这厚颜无耻的程度,叫楚九歌叹为观止。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北王面色严峻的点头,叫楚九歌无言以对。

难道北王没有听出,她那句话口不对心吗?

楚九歌抬头看着北王,很想从北王脸上看出一点端倪,然而北王一脸冷漠,面上没有一点情绪。

“随本王走。”北王朝楚九歌招了招手,转身就走。

楚九歌看了一眼,晕死过去的杨夫人,又看了一眼那几个摔倒在地,却敢怒不敢言的夫人们,没有任何犹豫,跟着北王走了。

她看到了,杨夫人身边那个小太监不在,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那个小太监应该去找杨贵妃了。

她跟杨贵妃身份差距太大,在宫里,杨贵妃随便也能找到借口处罚她。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楚九歌决定紧跟北王。

北王没有上马车,而是带着楚九歌,从那群夫人身边走过,一种目不斜视,甚至那群夫人,屈膝给北王行礼时,北王也没有抬头看她们一眼…

楚九歌跟在北王身后,沿途打量给北王行礼的众夫人,暗暗庆幸跟着北王是对的。

跟在北王身后,没有人敢找她的麻烦不说,见到那些身份高的夫人,她也不用行礼了。

要知道,今天来参加寿宴的人,就属她的身份最低,按说她这一路都得行礼…

有北王开路,楚九歌一路畅通无阻的跟随北王来到宴会厅。

此时,宴会厅到的人还不算多,至少一路上他们遇到的人,这个时候都没有进来了。

她们哪里敢跟北王抢道,自是北王走了,她们才进来…

“北,北王?”守在门口引路的太监,看到北王早早的到了,不由得瞪大眼睛。

北王是不是来走了?

这还不是最叫引路太监震惊的,最叫引路太监震惊的是,楚九歌居然跟在北王身后。

这两人,不是水火不融吗?

不是说,荷花宴上,北王不顾风度,直接把楚九歌给拖走了吗?

怎么这时候,两人会同时出现呢?

北王淡漠的应了一声,不疾不徐的往前走,并没有因谁而停留。

坐在靠门口,位卑官低的官员夫人们,早早的就到了,看到北王进来,忙起身给北王行礼,但礼行到一半,看到站在北王身后的楚九歌,一个个愣地忘了行礼。

这个…这个跟在北王身后的女人是谁?

北王身边什么时候有女人了?

这事,皇上知晓吗?

一群官员本能的行礼,但眼神却一直落在楚九歌身上,楚九歌一走,一群人就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北王身后的那个姑娘是谁?谁家的?之前怎么没有见过?”

“北王不肯娶皇上赐的楚家小姐,不会是为了这个女人吧?”

“看着气质不俗,跟在北王身后也是落落大方,不见一丝卑怯,想来出身应该不差。”

“这女人…长得也就一般,怎么就把北王给迷住了?”

在京中,知晓楚九歌这个名字的人很多,但见过楚九歌的人并不算多,大部分官员都不知楚九歌是谁,直到有个小太监提醒,才知被北王带进来的姑娘,就是楚九歌。

那个皇上赐给北王的未婚妻,那个没有死,却也没有嫁进北王府的未婚妻。

“楚九歌?”刚刚平静下去的议论声,因楚九歌的身份暴露,又再次喧闹起来。

不知是哪位大人没有控制住,高声喊出了楚九歌的名字。

楚九歌原想装作没有听到身后人的议论声,但对方都喊她名字了,她能不认吗?

“这位大人,叫我有事?”楚九歌停下脚步,转身,看着那位大人,笑盈盈的寻问。

北王原没有把这些人和事放在眼里,见楚九歌开口,他便也停了下来,眼神淡漠的扫向对方:“欧阳大人?有事?”

“没,没,没事…”那位欧阳大人,被北王眼一扫,吓得连连摇头。

北王本欲转身,突然想到什么,又补了一句:“原是家学渊源,看样子,本王不该对尊夫人的教养抱有期待。”

欧阳夫人就是在停车处,嚷着要为杨夫人作证的夫人之一。

这位欧阳大人的出现,提醒了北王,北王又点了几位大人的名,意思都差不多。

楚九歌站在北王身后,看着年纪不大的他,把一群年纪大的,能当他爹的人教训的跟孙子似的,莫名的想笑…

北王一连点了好几位大人的名字,最后视线落在,坐在中部靠前的一位年轻大人身上:“沈大人!”

“下官在。”被北王点明的沈大人,很是年轻,身形修长、五观俊美,不似读书人那般白皙瘦弱,却也不像武夫那般冷硬,站在一群中年官员中间,衬得他越发不凡。

沈大人气质沉稳、朴实,没有世家子弟的风雅不羁,也没有寒门子弟的清高愤世。他与周边的人似格格不入,但他却很平静,不受外界的影响。

楚九歌看到此人,第一反应就是人中龙凤;第二反应就是为上位,不择手段的小人。

她可不认为,这位沈大人娶杨夫人,是真爱…

“回去好好管教你的夫人,本王不希望…再见到她出口成脏,污了本王的耳朵。”北王对先前几位大人,只说他们的妻子教养堪忧,对着沈大人却是直接一些。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位沈大人正是…

第214章 沈卿,皇上耍什么花招

杨夫人的丈夫沈卿沈大人,是东林开国以来,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

说起这位沈大人,也是蛮悲惨的…

沈大人是寒门子弟,苦读数十年,才华横溢,却不肯依附任何一个世家,硬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一步步考了上来。

五年前,好不容易一朝高中,被皇上点为状元,但却在打马游街的时候,被杨贵妃寡居的妹妹杨夫人给看中了。

杨夫人要嫁他为妻,请了皇上出面作保,比杨夫人小了十几岁、一表人才的状元郎自是不肯,半点不给皇上的面子,直言家里已说了亲事。

沈大人拒了杨夫人的婚,得了皇上授的官职,便想趁赴任前,回家乡见父母、弟、妹,但回到家乡,迎接他的不是父母、弟、妹为他高兴的笑颜,而是满村残尸。

在他赶到家乡的前一天,他的家乡遭到山贼洗劫,整个村子的人全部死光,年轻女子皆被凌辱致死,只有出门在外的人才幸免于难。

沈大人在家乡守孝三年,期间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什么事,无人得知,三年后他再度回到京城,整个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先那个青涩的,带着些许孤傲的状元郎,彻底的死了,再次回到京中的状元郎沉着稳重,处事圆滑老练,像是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老狐狸。

当皇上再次寻问,他肯不肯娶杨夫人为妻时,沉稳圆滑的沈大人没有拒绝,而是说但凭皇上做主。

在皇上金口玉言下,沈大人娶了比他大十三岁,并且嫁过一次的杨夫人为妻。

之后两年,沈大人平步青云,从一个要排着等授官的状元郎,一步步爬到户部侍郎的位置。

对这位沈大人,朝中褒贬不一,有人佩服他的能力,也有人不耻他靠女人上位。

不管旁人怎么评价他,沈大人都在朝中站得稳稳的,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他经手的差事,不管多难办的事、多难处理的关系,他都处理的漂漂亮亮,叫人挑不出一丝错。

北王自是知晓这位“传奇”的沈大人,他对沈大人没有任何偏见,如若不是那位杨夫人污了他的眼,他甚至不会看到这位沈大人。

再怎么年少高才,人中龙凤,龙章凤姿,在他面前…都不堪一击。

沈大人站在北王面前,不卑不亢,听到本王的话也只是怔了一下,便坦然的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是下官没有管教好妻子,请北王放心,下官回去后,定会与杨夫人好好交流,不会让她再犯。”

沈大人提起杨夫人,没有一丝为人夫的温情,但也没有贬低人。

楚九歌不知沈大人与杨夫人之间的事,但看到一表人才的沈大人,娶了一个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都与他半点不相符的杨夫人,便对这人没有一丝好感。

她说出来的话,楚九歌自然也不会往好的方面想,只道这人虚伪又奸诈。

楚九歌扫了沈大人一眼,便收回了目光,没有注意到,沈大人一直在暗中观察她…

北王站在路中央,一连点了几位大人的名字,还把朝中新晋宠儿沈大人教训了一番,众人自是好奇…

于是,北王和楚九歌一走,一众大臣又悄悄的议论了起来,不断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会惹得一向不管闲事的北王,这么不满?

马车停放处发生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随着几位看热闹的夫人走进来,很快…在场的众人就知晓了前因后果。

一众大臣在暗中琢磨北王用意的同时,不忘用同情的目光,看向沈大人。

说起来,沈大人也确实可怜,娶了那么一个妻子,可以说是一辈子的污点,怎么也洗涮不掉。

他日,任凭沈大人本事再强,官再大,都会被人指着骂,靠女人上位。

而这对一个文臣来说,是一大忌。

一众大臣对沈大人的同情,几乎是毫不掩饰,甚至坐在他身旁的几位老大人,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

楚九歌跟随北王,坐在最前方,靠近御座的位置,可以将全场的一切尽收眼底。

不过,她能坐得这么靠前,可不是沾了北王的光,而是宫里的人,特意把她安排在北王身边。

被太监引到这个位置的瞬间,楚九歌感受到了无数道打量的目光,这些目光有不满、有轻蔑、有鄙夷还有嫉妒…

位卑却居高位。

这对高位者来说,是一种羞辱!

明明只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却坐的比一品夫人还要高,那些坐在楚九歌下首的夫人们,不敢记恨皇上,只会把这笔账,算到楚九歌头上。

楚九歌很清楚,宫里的人给她安排这个位置,就是为她拉仇恨的。

把她安排在北王身边,不是为了膈应她,就是为了膈应北王。

楚九歌想了想,觉得膈应北王的可能性比较高,毕竟她坐在北王身边,就等于是在提醒众人,她曾经是北王妃,然后她不要北王了。

一个位置也藏着这么多东西,楚九歌真心觉得皇宫好危险,要不是北王跟她说,他们从此两清,她真的不敢坐下去…

那些夫人杀人的眼神,她不怕,她怕的是北王当众把她丢出去。

她相信,换作没有“两清”前,北王绝对做得出这样的事情。

默默地落座后,楚九歌发现那些落在她身上的、充满了恶意的眼神并没有消失,只是碍于北王在,那些人不敢妄动罢了。

楚九歌可以肯定,一旦北王表现出对她的不满,不需要北王说话,就会有人站出指责她,羞辱她。

楚九歌不由得叹气,这日子过的真是憋屈,也不知何时才是个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满殿的人都齐了,当开宴的时辰到了,却仍旧不见皇室的人出现。

就在众人不安之际,一个太监脚步匆匆的跑了进来,跪在北王面前:“北王爷,皇上急诏!请您速去御书房。”

“急诏?”北王神色不变,淡漠的站了起来,“走吧!”

这个时候急诏,皇上耍什么花招?

第215章 入瓮,皇上技高一筹

君权在上,北王再怎么权倾朝野,再怎么势大,他也只是一个臣子,皇上召见,还是急诏,他没有理由不去,也不能不去…

“这,这是出什么事了?”

北王一走,坐在殿内的大臣便不安了起来。

开宴时辰已至,皇上迟迟不来就算了,怎么还在这个时候,把北王给叫走了?

在场的大人们忐忑不安,一众贵夫人却暗暗叫好。

北王不在,她们还要忍什么?

一个身着紫色宫装的中年贵妇,当即拍案而起:“楚九歌,是不是你在马车停放处闹的事,惊动了陛下,这才使得寿宴无法如期开宴?”

“我?关我什么事?这位夫人…你是不是搞错什么事了?闹事的人可不是我。”楚九歌虽然老老实实的坐着,但一直处在备战状态,尤其是北王一走,她就更觉得事情不妙。

果然,来了…

“怎么?你还不认为自己有错?”那位妇人,理直气壮的道:“你一个小小的孤女,挡了杨夫人的路,杨夫人教训你两句,你不认错就算了,居然还敢对杨夫人动手,你简直是胆大包天。也就是杨夫人心善,要换作是我,定要将你活活打死。”

“打死我?”楚九歌听着好笑,她懒得回击,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那夫人,嘲讽意味十足。

那位夫人似被楚九歌看怒了,脸色更难看了:“看什么看…低贱的东西,难道不知,我没有准你抬头,你不能抬头吗?”

楚九歌没有接她的话,而是问道:“说了这么久,你是谁?”

“你,你连我是谁都不知道?”那位夫人的脸色更难看了,似乎楚九歌不知道她是谁,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

“你又不是皇后娘娘,我需要知道你是谁吗?”楚九歌不客气的反击。

“你,你,你…大胆!”那位夫人被楚九歌气得不行,伸手指着楚九歌,手指颤抖个不停。

“好啦…别跟这种小门小户的女人让较,没得失了身份。”妇人旁边的中年男人站起来,连看也不看楚九歌,便对一旁的太监下令:“来人呀…把这个女人押到宫门口,让她跪在宫门口,好好反思反思自己错在哪里了。”

“杨大人,这,这…”站在两旁装死的太监,听到男人的命令,一脸为难。

“杨大人?你是杨贵妃的哥哥还是弟弟?”人家是打了小的,引来老的,她这是打一个,引来一家了。

“本官的身份是你可以过问的吗?还愣着干什么,楚九歌以下犯下,给我拖下去。”杨大人似在宫中下惯了命令,一点也没有身为外臣的自觉。

小太监一脸为难,这时坐在祁大人身旁的贵妇,开口附和道:“什么东西,也能坐在这里…杨大人说的对,这种小门小户出来的,就得给她一点教训,让她明白什么叫尊卑有别。”

“祁夫人说得没有错,这种女人呀…仗着有几分姿色,不择手段的往上爬,我见了不知多少。好好打一顿,把那张脸毁了,省理她再出来碍眼。”

祁夫人一开口,便有越来越多的夫人开口,纷纷表示赞同杨大人的话,就该把楚九歌拖出去,好叫楚九歌认清自己的身份。

东林贵族、官员间多有联姻,不说楚九歌坐的这个位置,碍了许多人的眼,就说先前停车处发生的事,她就得罪了好几位夫人。

那几位夫人是没有入殿,但那几夫人的哥哥、姐姐、妹妹、表姐什么的,指不定就坐这里。

他们不敢对北王发难,只能把账记在楚九歌身上了。

一时间,殿中大半夫人都要求把楚九歌拖下去,让她在殿外跪着认错,剩下的一半也是坐壁上观,冷眼看热闹…

很明显,楚九歌这是犯了众怒,殿中几乎每一个人,都看她不顺眼,想要趁北王不在,先一步把她给处理了。

附和的人越来越多,宫中的太监、宫女也不客气,上前就威胁道:“楚姑娘,你看…你是不是起身,去殿外跪着?”

今天是皇上的寿辰,他们不敢乱来,只能让楚九歌“主动自觉”的出去跪着。

届时,皇上或者北王问起来,那也是楚九歌的自愿的,不是吗?

“你看我脸上写我‘我傻’吗?”楚九歌很想笑,“她们叫我跪,我就去跪,她们叫我去死,我是不是也要去死。”

她就不明白,她做什么了?

这群女人,简直是…不讲道理到极点。

“楚九歌,众怒难犯。你应该很清楚,你今天不跪,不消了这些夫人心中的怒火,你出了宫,也没有好日子过。”宫中太监“好言”相劝。

“楚九歌,你听到没有…你现在去外面好好跪着,本官看在你诚心认错的份上,不跟你计较。否则…”杨大人倒三角的小眼睛,阴恻恻的看着楚九歌,眼中流露出淫邪的光芒。

楚九歌看得恶心,强忍着拿酒泼人的冲动…

好多年,没人敢用这种眼神打量她了,这位杨大人算是撞枪口了。

“否则,你能拿我怎么样?”楚九歌默默地取出银针,握在手上,站了起来。

她要不给这位杨大人一点教训,杨家人还不明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动手,有什么后果,我承胆!”杨大人看楚九歌半点不服软,顿时怒了,不管不顾的就下令。

有了杨大人这话,宫中的太监、侍卫没了顾忌,上前就要扣下楚九歌,但就在这时…

一群禁军突然冲了进来,将殿中所有人团团围住。

“出,出什么事了?”这下,众人也顾不得处置楚九歌,一个个惊恐的大喊。

楚九歌也吓了一跳,握银针的手不由得紧了紧…

这么多侍卫,不是冲着她来的吧?

北王说,她身上这件衣服,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是真的还是假的?

“巫族少主进贡给圣上的寿礼——星罗巫盘被盗,圣上有令,宫内、宫外全部戒严,所有人不得外出,直到星罗巫盘被找到为止。”

禁军没有给楚九歌胡思乱想的机会,控制住局面没有多久,就把原因说了出来。

这时,楚九歌才发现,不仅北王不在殿中,就是应池、谢玄等人也不在殿中。

那两人肯定是进了宫的,想来也是和北王一样,被皇上单独叫走了…

第216章 搜城,装傻与真傻

应池和谢玄早就进宫了,不过他们一下马车,就被皇上的人请走了。

按理,北王一下马车,也会被皇上的人,请去御书房见皇上,但是…

皇上做梦也没有想到,北王会不顾身份走女眷的通道去大殿,以至于皇上派去等北王的太监,根本没有等到人,后来得到消息,才急急来大殿上找人。

应池和谢玄早早就到了书房,但皇上什么也没有跟他们透露,只说发生了大事,等北王来了一道说。

发生了大事?

应池和谢玄两人虽心中不安,但皇上开了口,他们还能如何?

甚至,在进入御书房后,他们连出去都不行,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他们都只能坐在书房里干着急。

这一坐,便坐了近两刻钟,眼见着开宴的时辰到了,也不见北王来,更不见皇上有离开书房,去前殿赴宴的意思…

谢玄还好,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好似什么也无法让他动容。

但应池却差了不止一点,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移,应池越发的坐立不安。

昨晚的事,皇上摆明了是针对应家。今年,皇上的寿宴,镇国长公主又是第一次缺席,他代表应家前来,皇上要对应家出手,完全有可能。

要不是谢玄几次以眼神安抚应池,应池怕是会忍不住,直接站出来问皇上,事情是不是与应家有关?

但,应池虽忍了下来,没有贸然得罪皇上,他与谢玄之间的互动,却落到了皇上的眼里。

应家与谢家果然搅在一起了。

皇上半合着眼,掩去眼底的冷酷与轻蔑…

应池以为,与谢玄合作,就能保住应家吗?

简直是天真,没有他那位皇姑姑坐镇应家,没有他那位皇姑姑保应家,他要灭了应家只是抬手间的事…

君臣三人,坐在御书房内,却各怀心事。不过,除去情绪外露的应池外,不管是谢玄还是皇上,面上都没有表露半分。

就在应池坐立难安之际,太监尖锐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北王到…”

随着这一声落下,便听到一阵不疾不徐,从容不迫的脚步声。

“踏…踏…”每一下都不轻不重,却沉稳有力,让人不由得自主的安心。

应池一瞬间就安定下来,随同谢玄站了起来…

北王推门而入,看到谢玄与应池半点也不意外,朝皇上拱了拱手:“陛下。”

“北王。”谢玄与应池也朝北王拱了拱手。

“都不必客气,坐下吧。”皇上抬了抬手,半合的眼子,此时终于睁开了,“你们三个人都到了,朕也就不避讳的直言了。两刻钟前,巫族少主来找朕,说巫族敬献的星罗巫盘被盗了。”

皇上说完,就看着三人,但除了应池惊讶的问了一句:“什么?星罗巫盘被盗了?”

不管是北王还是谢玄,都是一脸平静,就好像皇上只是在谈论,今天的天气一般。

星罗巫盘就是北王拿走了,昨晚巫族没有动作,皇上现在有动作,北王一点也不意外。

至于谢玄?

这种小事…还真不至于让他动容。

应池受二人的影响,诧诧的坐了下来,面上颇有几分不自在。

和北王、谢玄相比,他真的是太嫩了,他日后要学的实在是太多了,不然应家必毁在他手上。

没有看到预想的反应,但有应池接话,皇上也能淡定自若的,继续往下说了:“没错,就是巫族的星罗巫盘被盗。星罗巫盘代表什么,你们三人应该都知晓。星罗巫盘在我东林皇宫被盗,简直就是打东林的脸,打朕的脸,朕便是挖地三尺,也要把星罗巫盘找出来!”

说到最后,皇上的话中已然带着杀气,看谢玄与北王的眼神,也透着不善,但…

不管是谢玄还是北王,都没有给皇上一个正眼,两人老神在在的坐着,就差没说,你说你的,我听我的,各不相干…

皇上差点没给气得吐血,强压下怒火道:“你们两…三个人,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没有!”

“臣没有什么可说的。”

北王和谢玄几乎同时开口,同样不给皇上面子。

皇上一怒,抬手就要拍桌子,应池却在这时开口了:“皇上,星罗巫盘代表什么?不就是巫族敬献给您的寿礼吗?他们把寿礼弄丢了,不应该是巫族的错吗?为什么是打我东林的脸?”

应池一脸不解地看着皇上,脸上的神情不似做假,要不是这样,皇上肯定一巴掌扇向应池了…

明知故问,应池真不是在消遣他这个皇上?

但,应池茫然不解的神情太逼真的,结合应池这几年来的表现,皇上知晓应池是真不知,只能耐着性子,为应池解释:“巫族一向排外,外人根本不知巫族在哪里,只有星罗巫盘才能指引外人,进入巫族。星罗巫盘就是巫族的向征,巫族少主将星罗巫盘敬献给朕,就表示巫族愿意依附朕。但,就在朕的寿宴前夕,星罗巫盘在宫中被盗了,你说…凶手这是是何意?”

“是要破坏巫族依附东林?”应池说道。

“对。凶手用心险恶,意图破坏巫族与东林之间的和平。”皇上这话是在对应池说的,但眼神却落在北王与谢玄身上。

奈何,这两人都平静的不能再平静,哪怕皇上把眼睛瞪穿,也无法从两人身上,看出半点破绽。

“星罗巫盘已经被偷走了,那,现在要怎么办?”谢玄和北王不捧场,应池却是给足了皇上的面子。

当然,这并不是应池给皇上面子,他是真不知…

至于北王和谢玄?

他们两人心中门清,星罗巫盘只是借口,皇上不过是寻个理由,把他们捆在宫里,好方便做一些事。

“自然是找!星罗巫盘是在宫里被盗的,先在宫里找一遍,找不到…便全城搜索。”皇上的语气前所未有的威严,不许北王和谢玄再装傻,直接点二人的名字:“北王,谢玄,你们二人可有异议?”

“没有!”

“臣没有!”

北王回答的干脆,谢玄却是有几分无奈,如果他没有猜测,这只是第一步,皇上的胃口,肯定比他们想象中的大。

果不其然,在两人应下后,皇上又开口了…

第217章 搜身,不可能动北王

皇上说:“星罗巫盘失窃不到半个时辰,朕已下令封锁全城,朕相信星罗巫盘必然还在城内。为了寻找星罗巫盘,禁军不可避免要进北王府、谢家与应家搜查,你们三人可愿意配合?”

皇上开口,虽是寻问,但身为臣子的,能拒绝吗?

自是不能,是以三人根本不回答这个问题。

应池本想说什么,但看到北王与谢玄二人不语,他张了张嘴,又乖乖地闭上了…

一时间,御书房内寂静无声,皇上顿时就恼了:“你们是何意?不愿?”

“皇上言重了,圣上下令,岂有我们愿不愿意的事。”谢玄起身,淡淡地开口,“我谢家世代忠于皇室,我谢玄以谢家百年声誉发誓,我谢家绝没有偷盗星罗巫盘,更不会窝藏偷盗星罗巫盘的人,皇上随时可以去查。”

谢玄这话给了皇上面子,却也表示出自己强硬的一面。

他拿谢家声誉发誓,皇上还要执意派人搜查谢家,要是查出点什么还好,若什么也没有查出来,谢家绝不会轻易罢手。

谢玄开了口,应池也附和:“皇上,我也可以发誓,我应家绝不会偷窃星罗巫盘,而且禁军昨天就把我应家,从里到外砸了个遍,皇上要是不信,就让禁军再去砸一遍好了,反正我祖母也不会在意。”

昨晚之事是应池心中的一根刺,皇上不提要他们配合的事还好,一提应池就有杀人的冲动。

谢玄和应池的态度出奇的强硬,但皇上却没有放在眼里,他看着北王,逼问:“天骄,你也这么想吗?”

“臣想知道,要是禁军在城中也没有找到,会如何?”北王同样站了起来,和应池与谢玄的强硬不同,北王的声音称得上平静,但却是把皇上的后路给堵死了。

“自然是继续搜,直到找到星罗巫盘为止。”皇上亦是同样的强硬。

他根本不在乎谢玄与应池的反应,他的目标是北王。

星罗巫盘被谁拿走了,昨晚他就知晓了,把谢玄和应池带上,不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手。

“搜不到便一直搜,臣等也不能出宫,只能呆在宫内,是吗?”北王将皇上的打算,全部摊开了说。

“自然!”

“臣明白了。”说完,北王又坐了回去,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明白了什么?”应池整个人都懵了,看了看北王,又看了看皇上,最后视线落在谢玄身上。

“就是,没有找到星罗巫盘,我们三人都无法离开御书房。”谢玄好脾气的为应池解答了一句,然后朝皇上拱了拱手,“圣上,星罗巫盘也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枯坐着实无聊,这书房内的书,臣可否借阅?”

皇上想什么时候放他们出去,星罗巫盘就会在什么时候找到,皇上要是不想放他们出去,没个三五天,星罗巫盘都找不到。

此刻,他开始怀疑星罗巫盘是真的被盗了,还是,这只是皇上设的一个局?

“你倒是沉得住气。”皇上没有想到,北王和谢玄是这个反应,着实愣了一下。

他还以为,他需要花不菲的力气,才能让这两人安分,不想这两人比他想象中的聪明多了。

“臣相信皇上,早晚会还臣一个清白。”人已经在宫里,他们也不可能抗旨不遵,皇上不开口他们就出不去,而他不相信,皇上能一直关着他们。

要知道,不管是他还是应池,都不是皇上能任意摆布的人,至于北王?

谢玄看了老神在在的北王一眼,压根不担心北王。

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不必害怕,黑雾森林还需要北王镇守,在没有找到可以代替北王的人之前,只要北王不造反,皇上就不会动北王…

皇上能借星罗巫盘被盗一事,把北王、谢玄和应池三人扣在皇宫,却不能动他们,但杨大人他们几个,要借此事动楚九歌却是再容易不过。

楚九歌在京中本就没有靠山,在殿中地位又最低,禁卫一解释原委,杨大人便跳了出来:“偷盗星罗巫盘的人必是楚九歌,满大殿只有她一个穷酸破落户,除了她之外,还有谁会打皇上寿宴礼物的主意。你看她…鬼鬼祟祟的,她不是小偷,什么人是小偷?我们这些人…十几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什么人品大家都清楚,绝不可能偷东西。”

“我也认为是楚九歌…且,楚九歌身份卑微,就从她开始搜起,各位意下如何?”祁夫人也开口附和,声音柔柔的,但却杀人于无形。

“杨大人、祁夫人说得对,除了她,这满殿也没有人会偷东西。要她身上把脏物搜出来了,也省了我们一番折腾。”

突然发生这样的事,一众夫人都吓了一跳,但听到杨大人和祁夫人话,这些人又冷静下来了。

是呀,他们又没有偷东西,他们怕什么?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把楚九歌挤兑的几乎没有站的地方,且言词一句比一句刻薄、难听。

禁军也出声附和:“那就听众位大人和夫人的,我们就从楚九歌开始搜。”

事实上,哪怕这些人不开口,他们也会从楚九歌开始搜起。

无他,只因为楚九歌身份最低,得罪了也不怕。

楚九歌也很清楚这一点,是以,杨大人和祁夫人针对她时,她并没有开口。

没办法,人卑言轻,这个时候她说什么都没有用…

“那就快搜,愣着干什么…”禁军一开口,就有不少人幸灾乐祸的起哄了。

“对对,对快点搜,搜出来了,我们也好开宴。”更有人,笃定了偷东西的人就是楚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