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现在只有他的胜算,最大…

第517章 野心,无法成为盟友

平王双手放在轮椅的扶手上,轻轻一个借力,人…就站了起来!

平王不仅站了起来,还往前走了两步,每一步都沉稳有力,虽然步子迈得很慢,很小,但平王的背挺得笔直,一点也看不出异常…

北王看着朝他走来的平王,要说不震惊那是骗人的,但他面上没有一点异样,好似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没有吓到北王,平王虽有那么几分失望,但并没有意外。

北王这种人,这么可能会被轻易吓到,要是北王因他能行走而震惊,那他就看不起北王了。

“本王今日…有个交易要跟你谈。”平王站在北王面前,气场全开,威压不断向往释放,大有不压倒北王,誓不罢休的架势。

当年,平王也是统领三军的大元帅,那一身悍将的气势无人能敌,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平王的气场有增无减。

他与北王差不多高,但此刻气场全开,看着却比北王更高大,更威武,一句“本王”的自称,更是昭显了他的自信与得意。

显然,此刻的平王,在北王面前满满都是优越感。他是帝王之子,任凭北王手握重兵,权力滔天,最后能登上的帝王,也只可能是他,而不是北王。

“什么交易?”北王依旧是那个态度,并不受平王的气场影响,他看着平王,神色平静得如同看陌生人。

“你助本王登基,本王将荣兰给你,你可以在荣兰称王。”这个王自然不是封王,而是国王。

“没有你…本王也能拿下荣兰,皇上对本王封可无封,赏无可赏,你觉得…本王要拿下一个小小的荣兰,需要冒险吗?”他谋划荣兰谋划了十多年,哪怕拿不下整个荣兰,一半却是可以拿下来的。

只不过,现在一半的荣兰不足已弥补他的损失。是以,另一半荣兰也只能是他的。

“我那位父皇与北王府有仇,你觉得…他会放过你?天骄,别…天真了,他将当年迫害他心上人那些人的家族都灭了,只有你们北王府没有除尽,他是不会放过你的,只有本王登基,才能保你北家永世长存。”活得久就是这点好,他知道的多。

太子不知的那些隐秘,他都知晓。毕竟,那时他年纪也不小了,知道多一些实属正常。

“永世长存?没有千年的江山,自然也没有万年的家族,这世间…有什么是能永世长存的?”北王与平王对视,幽深的眸子似有淡淡的金色光芒流转,似嘲讽,又似轻蔑…

被北王怼了一句,平王面露不快的道:“你知道本王的意思。”

他没想到北王会跟他装傻,现今他的优势最大,除了他北王还有其他选择吗?

“你开的条件,本王不满意。”北王没有装傻,他直接拒绝。

“你要什么?”平王皱眉,显然很不高兴让北王占据了谈判的主动权。

他选择这个地方,又突然站起来,走到北王面前,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为了占据主动权,可现在呢?

只一句话的功夫,主动权就落到了北王手里,这不是他想要的…

北王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一句:“为什么是你?”

“什么意思?”难道还有除了他以外,北王更好的选择?

“平王殿下离京太久,想来是忘了曾宠冠后宫的宸妃娘娘了。”北王声音低沉而缓慢,但他说出来的话,却叫平王一颤:“宸妃?她有孩子?”

“皇上并不只有你一个皇子。”北王没有给平王肯定的答复,他后退一步,上下看了平王一眼,冷声道:“本王有那么多选择,为什么要是你?”

平王勉强镇定下来,说道:“本王寿时不多,又不可能有后,日后本王要禅位也容易,不是吗?”

这些是他踏上皇位的最大障碍,但却是说服北王最好的利器,他知道北王的野心不仅于一个荣兰的国王。

“本王扶持去年刚出生的小皇子,更简单。”北王也不掩饰他的野心,漫不经心的道。

平王脸色微变,不敢置信的看着北王…

他只是随口试探一句,不想北王居然承认了,他就不怕吗?

不,北王要怕什么,只要他坐不上那个位置,他就永远不可能叫北王害怕。

知晓了北王的深意,平王脸色一冷,恶声恶气的道:“看样子…我们的交易是谈不拢了。”

“北王府从不插手皇位之争,北王府只忠于皇上。这是北王府的祖训,还请平王殿下体谅一二。”北王嘴上说着体谅,面上却是一点表情也没有,半点歉意也无。

平王冷哼一声,嘲讽的道:“太子,不是你废的吗?”

不插手皇位之争?

北王府还真是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废太子,不是众望所归吗?”他只是推了一把手,真正把事情搅得惊天动地的,不是平王与宸妃背后的人吗?

对了,还有皇上。

要不是皇上的默许,废太子一事也不会进行的这么快。

他,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忠勇侯这段时间可忙得很…对了,还有老将军,他死的正是时候,不是吗?”北王嘲讽的看着平王。

忠勇侯是平王的舅舅,当年忠勇侯府在军中如日中天,在军中与应家平分秋色,甚至隐隐有取而代之的架势。只是,后来随着平王出事而失势,现在平王出现了,忠勇侯府又跳了出来。

至于奉旨带着援军前往前线的老将军?

他确实是死于南凉奸细之手,但是…

要不是平王的人与南凉奸细里应外合,他派出去的人,也不会保不住老将军的命。

真正要算起来,老将军是死在平王的手里…

他北天骄争权、争势、夺权、夺利,但他有底线。

他不会损害这个国家的利益,不会在外敌当前时冷眼旁观对方斩杀己方的人,更不会明明有能力还不出手阻止…

他承认,他敬佩平王,也愿意在平王危难之际出手相助,更不介意帮平王一把,但那是曾经。

现在的平王为了出征的机会,不顾前线危机与敌国合作谋杀老将,和他记忆中的那个平王已判若两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与平王,就算不会成为对手,也不会成为盟友。

他与平王,不是一路人,也就没有合作的可能…

第518章 告别,人人都能是战神

北王与平王谈判破裂,平王走之前,更是放下狠话:“捡了本王的便宜,却不为本王办事。北王…你最好祈祷此战你能赢,且一直能赢下去,中途不会出任关错。不然…本王会让你后悔一生!”

他配合南凉人杀老将军,可不是为了给北王做嫁衣。

要不是前线突然告急;要不是他那好父皇不肯让他坐大;要不是他那好父皇被吓怕了,只相信北王,还真不一定能轮到北王带兵去前线。

不过,北王以为他去了,凭他的本事,就一定能得胜归朝吗?

简直是天真!

从古至今,在战场上战败而归的将军,有大半不是因为自身实力不济,而是后方、内部争斗之故。

平王自己就是靠军功起家的,他太清楚要毁掉一个将领,有多么简单。

不需要对兵马、粮草动手,只需要在他失误的时候,死咬着他的失误不放,对他施加压力,对朝廷施加压力,关键时刻夺了他的兵权,让他失去对将士的掌控,届时…

领军的人便是有千般本事、万般能耐,也计法可施。

至于失误?

寻常的失误自然是意外,但也有人为的原因存在,不是吗?

且,不需要大失误,只需要战后分析战况,咬定北王指挥不当,害东林将士枉死,就能把北王的名声抹黑。这时,只要稍稍煽动舆论,对朝廷施加压力,就能逼皇上把北王招回来。

要知道,事后分析战况,要寻一个比当时更好的对阵策略,那再简单不过。

战场瞬息万变,没有本事的人活不下来,但事后——人人都能是战神!

就算这些都行不通,也没有关系,他可以在北王得胜的关键时刻,让大臣说服皇上,派个人去摘桃子、抢功劳。

当年,他初入军营,对战事一窍不通却能履立功,就是他的祖父、舅舅们为他安排的。

天高皇帝远,在军中抢夺军功、做假军功简直不要太容易。

而且,他相信,皇上一定不会乐意看到北王,独自一人立下大功,肯定愿意让人分享北王的战功,只是…

他不敢保证,与北王分享战功的人是他,也不敢保证会是他的人。

是以,这是下下策…

平王放了一句狠话离去,北王也没有让平王好过,他没有小家子气的,跟平王一样放狠话,而是在平王走后,招来暗卫:“去…把今晚的事,透露给皇上知晓。”

皇上被他气得病倒在床,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他想,皇上一定很乐意收拾这个不听话的儿子。

“是,王爷!”暗卫在心中默默地为平王点了一排蜡烛。

平王太不了解他们家王爷了,他们家王爷从来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平王居然敢放狠话威胁他们家王爷,简直是自寻死路。

北王出城后并没有立刻回城,他折到君子阁,与江河碰了一面…

“十天内,本王要三十万大军所需的伤药,粮草也备上,本王不相信皇上,不相信朝廷。”北王见江河,是单方面的下命令,不等江河回答,又问道:“应池人在哪里?”

“应池已经到了蜀中,至于伤药…我这里都备全了。”都是丹药,是江河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只是…

“全部运走后,日后我们手上就半点存量也没有了。”江河担心的道。

“无妨,楚九歌的药本王试过,虽无丹药方便却比丹药好用,你暗中帮助应池,让他的药园尽快成立起来。”有了应池的药园,有了楚九歌配药,他就有源源不绝的药材,日后…

他再也不用担心药材不够用,也不需要顾忌丹医堂,他可以放手去对付魔族和巫族。

“你与楚九歌商量一二,派人去跟她学习制药。”他在药房陪了楚九歌大半天,楚九歌也没有防着他,该看的不该看的,他都看到了。

有了药材,制药并不是多难的事。心思细腻的人,跟在身后学个三五个月就能出师。

“呃…楚姑娘会同意吗?”江河不认为,楚九歌会因他是北王的人,就高看他一眼,任由他摆布。

“这是你的事。”北王说完,又冷冷的警告了一句,“公归公,私归私。公事就该公办,这世间没有谈不拢的交易,只有不合适的筹码。本王不想看到,你公私不分。”

江河想要让楚九歌同意,就得拿出能让楚九歌心动的筹码,至于利用他与楚九歌的关系,让楚九歌白做工?

他,绝不允许。

楚九歌为他做的已经够多了,他北天骄没有占女人便宜的习惯。

“公事公办?”这要怎么办?

江河一脸错愕的看着北王…

楚姑娘不是王爷认定的北王妃吗?

公事公办?

难不成王爷这段日子,对楚九歌的志在必得、为红颜不顾一切的姿态,都是装出来的?

那…王爷也牺牲太大了!

“怎么?你还想让楚九歌不拿好处,免费帮你教人?”北王给了江河一个冷刀子。

江河吓得一个哆嗦,脑子瞬间反应过来了…

我去…

王爷说的公事公办,原来是这个意思,那他们也太亏了。

帮楚九歌的时候,楚九歌就是北王妃,他们得倾尽一切;需要楚九歌帮忙的时候,就得公事公办,给足楚九歌好处。

这不是什么便宜,都让楚九歌占尽了吗?

江河很想争辩一句,但看北王冷着脸,江河一句话也不敢说,只能默默道一句:“属下不敢,请王爷放心,属下一定公事公办,绝不占楚姑娘一丝便宜。”

他错了,王爷对楚九歌绝对是真爱,只是…

这事对王爷来说,是好还是坏呢?要不要禀告给主上知晓?

江河悄悄地看了北王一眼,内心满是挣扎…

北王似无所察觉,继续给江河下令,随着北王一条条命令下达下去,江河也无心多想,集中精力去听北王的安排。

待到北王与江河商谈完,天已经大亮。

今天是北王带兵出征的日子,北王不能迟到,换了一身银色铠甲,北王便直接进宫了,甚至来不及跟楚九歌道一声告别…

第519章 捐赠,你是我们的神

废太子,是事关江山社稷之的大事,但与前线紧张的战事相比,废太子的事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国家都没有了,谈什么江山社稷?

今天是北王出征的大日子,哪怕再怎么信服北王,皇上也想要取个好兆头,今日这个日子实在不适合废太子。

再说了,皇上昨天就表态了,太子被废只差一道圣旨。今天这个时候提起,简直在找死。

是以,大家皆默契的不提废太子的事,也没有那个蠢货去问北王出征这样的大事,文武百官都来了,太子为何不到?

北王进宫的时候,文武百官以及皇上给北王安排的五百精兵,已在武极殿外等候。

文武百官分列两排,五百精兵如同杨柏一般,站立在大殿外,看上去分外精神。

北王一到,五百人就齐齐大喊:“东林必胜!北王必胜!”

五百人齐声大喊,声音直冲云霄,皇上在内殿,听到外面将士们呐喊的声音,脸上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朕输了没有关系,只要北王赢了就好。”

北王赢了,东林还在,他还有赢有的机会。

“皇上…”叶公公低低的唤了一声,似有千言万语,但最终都在皇上的抬手间化为虚无。

“好了,时辰到了,朕也该出去了。”休息了一晚,该决定的事都决定了,皇上的精神头也恢复了不少,看着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但是…

一直扶着皇上的叶公公却知道,皇上的手一直在抖,抖动的厉害。

皇上出来时,所有人都就位了。北王与五百精兵一同站在广场上,一个个英气勃发,战意高昂。文武百官则站在皇位下首,分列两侧。皇上走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包括北王。

北王与五百精兵一同行军礼,单膝跪下,随同众人高呼皇上万岁。

皇上站在九阶高台上,看着底下整齐划一、英气勃发、寒气逼人的五百精兵,看着跪在精兵前方的北王,笑了…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北王会与众人一同跪下。

北王这人傲归傲,狂归狂,但他却知晓什么时候该傲,什么时候该狂,小毛病不断,却不会让人捉到大问题。

北王这人,有常人所不及的才干,又有常人所不及的智慧,这样的人要是不成功,就没有人能成功。

更不用提,北王的出身好,起点高,天生就高人一等。

想到接下来,北王要在前线为他卖命,为他守卫疆土,皇上对北王也没有那么厌恶了,众人刚跪下,皇上就抬手,说了一句:“起!”

“东林必胜!吾皇必胜!”一众朝臣叩谢皇恩,但他们的声音,却被五百精兵的声音完全遮盖了。

“东林必胜!吾皇必胜!”的呐喊声,响彻全场,全场只有这五百人整齐划一的呐喊声。

热血是会传染的,这五百人像是打了鸡血的呐喊声,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的热血,皇上更是激动的站了起来,满面红光的道:“东林必胜,我东林儿郎必胜。朕等你们得胜归来。”

“来人,上酒!”皇上的精神一瞬间就恢复了,完全看不出病态,甚至不要叶公公扶了,大步上前,举起太监送来的酒坛,拎了起来,倒了满满三碗。

皇上取了其中一杯,另两杯则送到北王和副将的手中。

皇上举起酒杯,中气十中的道:“朕,等你们凯旋归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五百人齐齐举起手中的酒,庄重而肃穆,北王亦是郑重的将酒杯举起,没有一丝轻忽。

这是出征的仪式,这是东林上下对出征战士最美好的期待,此时容不得一丝轻忽,也容不得一丝怠慢。

“众将士与朕共饮此杯!”看着底下的将士,皇上只觉得豪气冲天,恨不得自己御驾亲征。

话落下,皇上就将碗中酒一饮而尽,随后将瓷碗摔碎在地。

五百精兵亦将酒饮尽,用力的将碗摔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啪啪啪…”粗瓷碗摔落在地的声音不绝于耳,平日里听来刺耳的声音,此刻却只觉得痛快,文武百官站在台阶上,看着底下的精兵,恨不得也能与之饮上一杯,一疏心中的豪气。

可惜,他们没有资格。

践行酒喝完,北王便要翻身上马,高举手中的长剑:“出发!”

“唰”的一声响,五百精兵如同一人,同时后退一步,给北王让出一条路来了。

北王打马从中间走过,五百精兵随后跟上,小跑的跟在北王身后,朝宫外走去…

宫外,从皇宫直通城门口的长安大街,早已封琐,一大早就有禁军用清水净路,只等北王过来。

禁军站在路两侧,三步一岗,京中的百姓挤在两旁,见到北王骑马带兵过来,两旁的百姓自发的高喊了起来:“东林必胜!北王必胜!北王必胜!”

嘉云关失守的消息传来,朝野震荡,不仅皇上与朝臣忧心不已,东林百姓亦是寝食难安,生怕哪一天就国破了。

东林国破,他们这些普通人必将遭难。

而且,随着北林三国不断攻城掠地,北上的难民越来越多,粮食不断上涨不说,各地的治安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城中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京城的百姓虽还未受影响,但他们已有了危机感。

这段日子,越来越糟糕的国情,让东林上下极度不安,全国上下都希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而在东林百姓眼中,北王就是他们的神,他们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他们只知道北王出征了,一定能将北林三国的联军驱逐出境,这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他们又会回到原有的平静生活。

是以,得知北王今天带兵出征,京中的百姓们自发上街,为北王送行,甚至还有不少人,背来了大米、铜钱,要为大军损钱、损粮。

一时间,大街上气氛热烈,不少百姓受此影响,也跟着积极捐赠,不多时就在路旁,堆出了一座粮山,一座铜钱山,禁军想要阻止都不行。

禁军一阻止,捐赠粮食和铜钱的百姓就道:“我是捐给北王的,不是捐给你的,你凭什么代北王拒绝?”

第520章 想你,出征的第一个时辰

这话没毛病!

人家是捐给北王的,禁军跟北王一点关系也没有,凭什么代替北王拒绝?

就算要拒绝,那也是北王来拒绝。

至于不允许他们捐赠,那就更没有道理了。

禁军凭什么不许他们捐粮、捐钱?

他们捐的是自家的东西,又没有违法,他们把粮草和铜钱都堆在禁军防守线外,又没有妨碍大军出行,禁军任什么说不?

捐赠粮草和铜钱的百姓理直气壮,把禁军说得一愣一愣的,有些胆大的更是不顾禁军的阻止,直接把粮食放下、把铜钱堆在一旁。

有一就有二,有人带头后,其余百姓纷纷跟上,禁军倒是想把这些粮食和铜钱给丢了,但想到空空如也的国库,想到怎么也筹不够的粮草,禁军只得认怂。

于是,当北王带兵出宫准备出城时,就看到每隔百米,就有一座矮矮的粮山,粮山旁边堆满了铜钱。

铜钱散落一地,却没有一个人去捡,围观的百姓看到北王出现,都兴奋的大喊大叫。

北王坐在马背上,他早早就看到了堆在一旁粮食和铜钱,不等他派人去寻问,两旁看热闹的百姓,就喊了出来:“北王爷,这是我们给大军捐的粮食和军饷。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北王爷…你一定要收下来!”

“东林必胜!北王必胜!”

“北王爷,你一定要收下来呀。”

“把北林贼人赶出去!”

“北王爷,我们相信你,你一定会赢的!我们得你凯旋归来。”

各种喊叫声混在一起,但东林必胜与北王必胜的声音,还是占据了主流,这八个字始终是主旋律,始终响彻在东林上空。

北王骑马从人群中走过,一路面无表情,严肃异常,但听到百姓说到粮草和铜钱,北王还是停了下来,朝两旁的百姓行了个军礼…

只是一个军礼,并没有任何感谢的话,也没有做任何保证,却彻底引燃了两旁百姓的激情,两旁的百姓兴奋不已,扯起嗓子大喊:“北王!必胜!北王!必胜!”

更有激动的,直接哭晕了过去…

北王却没有多言,他看了右侧上方的茶楼一眼,长长的睫毛耷拉下来,掩去眼中的欢喜。

他就知道,她会来!

一个眨眼的功夫,北王就恢复原有的严肃,眼中的柔情退去,只余冷酷。

北王招来随从,冷酷的说了一句:“去,让人收起来。”便继续前行,任由两旁的人怎么喊,也不曾再停一秒。

楚九歌坐在茶楼上,看着尊贵不凡,杀气凛然的北王,不由得摇了摇头…

北王的魅力果然大,这简直是男女老少通杀,她刚刚都听到隔壁房间有一个姑娘,兴奋的晕了过去。

那姑娘晕过去前,还兴奋的大叫了一句:“北王看我了,北王看我了。”

楚九歌:…

北王没有多做耽搁,行了那一礼后就快速前行,以最快的速度出城。

对此,两旁的百姓没有半点不满…

三国大军不断破城,东林随时都有城破国亡的风险,就算三国联军一时打不到京城,北王早一刻抵达前线,也能叫三国少破一座城,叫东林的百姓少受一份苦。

北王率军出城后,长安大街就解除了封琐,但街上的百姓却迟迟不肯离去,他们齐齐朝正中央的大街走去,说是要沾一沾北王的神气,甚至还有人不顾脏污,在地上打滚,说要走北王走的路过。

楚九歌坐在茶楼,看着底下百姓疯狂的举动,忍不住道:“你们家王爷人气真高。”

这还只是出征,要是得胜归来,这些人不得疯了?

“姑娘…王爷不是奴婢家的。”站在一旁,伺候楚九歌的侍女白着脸道。

“是吗?”楚九歌看了那婢女一眼,不等那婢女解释,就起身往外走:“走吧!”

她身边全是北王的人,她在这个时辰出现在茶楼,也是北王府这些人的要求。

不,应该说是北王的要求,这些人只是执行北王的命令罢了。

“姑娘…”那侍女腿一软,要不是及时扶住一旁的桌子,同伴又拉了她一把,怕是直接瘫了下去。

楚九歌听到了身后的动静,却没有回头…

她不介意身边全是北王的人,但这些人必须清楚,谁才是他们的主人!

一想到,这些人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最后才告诉她,她必须来茶楼为北王送行,楚九歌就无法高兴…

给北王送行不是什么大事,但被北王强制要求非来不可,却叫楚九歌不爽…

北王就不能提前跟她商量一句,尊重她一下吗?

显然,北王不懂得尊重她…

街上人多的可怕,楚九歌的马车被堵在路上,花了近一个时辰才回到小院。在马车上闷了一个时辰,昨夜又一晚未睡,楚九歌累得不行,正要让侍女备水给她沐浴,管家就急忽忽的走了过来:“姑娘,您的信。”

“信?”楚九歌心里一突,以为出了什么事,神色紧张的接过信,可是…

接到信一看,楚九歌就无语了。

信封上,是楚九歌熟悉的字体,但上面的字却叫楚九歌既陌生又尴尬。

“夫人亲启”四个龙风飞舞的字,霸道的占居了信封正中央三分之二的位置,张扬而狂妄,让人想要忽视都不行。

楚九歌努力忽视信封上的字,取出里面的信件。

只有短短几行字,楚九歌一眼就扫完,然后无语的把信握成团,默默望天…

她一直知道北王脸破厚,从来就不要脸,但真不知道北王的脸皮,已经厚到这个地步,能不要脸到这个地步。

什么叫,出征的第一个时辰,想你!只记得想你!

什么叫,本王瘦了,铠甲大了,骑马时磨得大腿内侧发疼,想念你给本王上药的手。

北王这真的不是在写小黄文?

想念给他上药的手,北王这是想要她,给北王磨伤的大腿内侧上药?

北王确定要她亲手,给他那个位置上药?

不怕她阉了他?

第521章 风起,有钱人的世界

真是臭不要脸!

楚九歌没好气的将手中信纸揉成一团,用力掷向角落,可刚丢出去,楚九歌就后悔了…

北王在信上写的那些话,根本没有办法见人,要让人看到了,丢人的可不仅仅是北王,还有她呢。

不行,不行,绝不能让除了她以为外的第三个人,看到北王写给她的那封信。

那信,简直没法见人。

楚九歌三步并做两步走过去,将纸团捡了起来,藏在衣袖里,快步朝屋内走去。

她得毁尸灭迹!

“姑娘,回,回,回信呀…”管家反应过来,追着她大喊,可还是晚了一步。

暗卫默默地将这一切看在眼底,虽然没有拿到回信,但暗卫相信,这些也足够他向王爷禀报了。

北王离城两个时辰后,收到了来自京城的消息,虽然遗憾楚九歌没有给他回信,但听到暗卫的汇报,北王十分满意。

楚九歌肯定是害羞了。

午休时分,北王寻了一个时间,给楚九歌写了他离京的第二封信。

这封信,只有一行字——本王很高兴!

楚九歌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看北王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只为给她送一句话,楚九歌默默地望天…

有钱人的世界,她真得不懂。

楚九歌依旧没有给北王回信,不过,楚九歌也没有把北王的信丢了,而是放在一旁的盒子里。

她倒要看看,北王这一路到底有多闲,有多无聊…

而很快,楚九歌就知道北王这一路有多无聊了。

她吃完饭回来,管家又给她送来一封信,没有意外,这封信也是北王的…

拆开,上面只有两个字——回信!

两个字,占了整张纸的位置,这两个北王写得端端正正,生怕她不认识一样。

楚九歌看了一眼,就将信丢在一旁,至于回信?

北王说回信她就回信,她是北王养的狗呀?

管家站在一旁,等了许久也不见楚九歌回信,只得硬着头皮道:“姑娘,那个…”

“回信是吗?请便…”楚九歌起身,把位置让给管家,一副我很好说话的样子。

管家哭笑不得:“姑娘,王爷是要您回信。”

北王不仅给楚九歌写信,要楚九歌回信,还让送信的人告诉楚九歌,给他回信,可见北王内心有多么怨念…

“拿去。”楚九歌拿起北王的信,原封不动的丢给管家:“回信。”

“姑娘,这,这…”这真是“回信”,但不是北王爷要的回信呀。

“你是我府上的下人,还是北王的 人?”楚九歌双手环抱,冷着脸看着管家。

管家一怔,忙低下头来:“小的不敢有二心。”

“不敢就好!”楚九歌转身离去,留下管家看着桌上的“回信”,想哭…

北王等了一天,也没有等到楚九歌的回信,但给楚九歌的信却没有断。不过,没有像第一天一样,一天三封,只一天一封。

北王的信依旧只有寥寥数句,且离前线越近,北王的字越发的潦草,看得出来北王写得很匆忙、很急,但就算是这样,北王在结尾处,依旧不忘提醒楚九歌回信,然而…

楚九歌依旧没有给北王回信,倒不是楚九歌跟北王赌那口气,实在是她太忙了。

北王走后第二天,江河就带着满满的诚意,跟楚九歌谈,为北王的大军提供药材、训练人手的事。

江河一来就摆出了公事公办的态度,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只为打动楚九歌。

楚九歌对江河所说的在一个城镇,开设中药堂的计划十分感兴趣,对江河手中的资源更感兴趣。

两人一个有心一个有意,合作很快就达成了。江河提供药材,楚九歌为北王的大军提供成品药,并为江河培养人手。江河则帮助楚九歌,将中药堂开到东林每一个角落。

为了让楚九歌相信他的诚意,相信他的实力,江河奉上了东林各大城镇繁华地段店铺一间。

这些店铺就是有银子也买不到,江河毫不犹豫的拿出来,可见其诚意。

江河诚意满满,楚九歌自然也不会矫情,两人谈妥后,楚九歌就着手处理江河送来的药材,同时为他培养能制药的人。

学制药与学医是不同的,学医需要天赋,学制药只需要勤奋肯学就行了。江河挑选出来的人自是不会差,楚九歌考验一番便全部收下来了。

要制药,要教学徒,可想而知楚九歌有多忙碌,更不用提,她还得给宸妃准备药,为她的脸正型。

楚九歌忙得晕头转向,哪有闲功夫给北王回信,别说回信了,她连京城最近发生了什么事,都是旁人告诉她的…

北王带兵出征后,京城的氛围为之一变,先前的暗潮汹涌、你争我斗全部消失了,哪怕是废太子,也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就那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等到楚九歌收到消息,废太子的事已诏告天下了。

“太子就这么被废了?这么快,这么突然?”楚九歌着实是惊了一跳。

王梓钰顿时笑了:“哪里突然了?”对普通百姓来说也许突然,但对楚九歌来说,怎么能叫突然呢?

太子会被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九歌。

为了废太子,北王做了多少事,楚九歌应该很清楚…

“我以为北王走后,皇上就不会废太子了。”北王在朝中又没有盟友,皇上会做出这种出尔反尔的事,在楚九歌看来很正常。

皇上就是那么不要脸的一个人,不是吗?

“皇上要给人铺路,太子早晚要废,且太子声誉扫地,便是皇上也无法力挽狂澜。”谢五爷的事,北王查到了,王梓钰自然也查到了。

甚至,皇上派人去查谢五爷的时候,还是他帮忙扫得尾,要不然皇上怎么会认定谢五爷。

王梓钰说得不多,但楚九歌还是听明白了,不由得摇头:“皇上,他查清楚了吗?他就不怕…把皇位交给一个外人吗?”

她总觉得皇上太儿戏了,就她一个外人都能看出来,谢五爷的身份很有问题…

第522章 局中,心里不痛快

第522章 局中,心里不痛快

这世间之事,大多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楚九歌能看得清,是因为她是不带感情的旁观者,她可以冷静理智的去思考,整件事情的不合理之处,但是…

皇上做不到!

没有保护好心爱的女子,没有保护好心爱的女人为他生的孩子,是皇上的心魔,是皇上心中过不去的坎。那个消失不见、不知生死的孩子,更是皇上心中割舍不断的执念。

这些年,皇上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只为暗中寻找那个孩子的消息,现在种种证据表明,谢五爷就是当年那个孩子,皇上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高兴?

这样的皇上,又怎么可能冷静的做出判断?

且,楚九歌做出谢五爷身份有问题的判断,并没有任何证据做支持,只是她自己的推断,基于她自己的立场,做出来的对她有利的推断。

皇上为什么不相信证据,而去相信这种可能、也许的推断?

王梓钰知道,这个道理楚九歌明白,她只是不高兴,不高兴害死谢三的人,不仅不用付出代价,还能风光无限…

王梓钰轻轻叹息了一句,安慰道:“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北王能把他捧上去,就能让他摔下来,假的终归是假的,成不了真,你且看着…谢五爷不会有好下场。”

“我心里还是不痛快。”对上王梓钰什么都明了的眸子,楚九歌也不再佯装,她强忍着泪水道:“我就是看他不顺眼,就算他日后会摔下来,我现在依旧看不得他高高在上,风光无限的样子。”

世人总道,人都死了,再怎么样也无法让他活过来,我们要为活着的人考虑,可活着的人就不用为他犯的错,付出代价吗?

凭什么谢五爷害死谢玄后,不仅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还能更上一步?

“世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且,他染了福寿膏的烟瘾,他活着也和死人没有什么区别。”作为谢三的好友,王梓钰怎么可能放过谢五爷。

谢五爷的烟瘾越来越重,其中就少不了他的功劳。

“皇上要把他认回来了,坐在他那个位置,他不会缺福寿膏。”不缺,也就不受其限制了。

“九歌,复仇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让仇人生不如死。谢五爷一定会生不如死,求死不能。你想想明珠公主。”王梓钰笑容依旧,温润依旧,他的声音依旧温柔,但说出来的话却叫人不寒而栗…

“但,在他死之前,他还是能享受这世间最好的一切,甚至还有机会翻盘,不是吗?”楚九歌冷笑着,说道:“你们这种人…总觉得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中,最爱冷眼看将死之人不断挣扎。可你们忘了,兔子急了还会咬人,谢五爷就是再蠢,他要反击起来,也会叫你们狠狠跌一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