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袁大人的嫡子袁五犯事,袁大人那一脉,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继承人之位隐有落到二房的意思,可不等二房去争,他亲妹妹的儿子就废了。

失足坠马,虽没有毙命,但脑袋以下都不能动了,一身都只能躺在床上度过。

他们萧家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肯定事情必然与袁家有关,却碍于袁家做得太干净,拿不到实证,而袁家也以此为由,一口咬定是他那外甥自己的原因。

他妹妹近乎疯狂,疯狂的想要报复袁家,便与被袁家利用又被袁家丢弃的苏家联手,从袁大人的书房里,弄出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具体弄出了什么,萧大人并不知晓,他只给他妹妹和北王牵了一回线,后面的事就没有管了,他妹妹并不想他掺和,只让他等着,等着看袁家倒霉。

他原以为他妹妹是说气话,他太清楚世家的势力了,凭他妹妹一个弱女子,根本没有能力让袁家倒霉,但没有想到…

他妹妹办成了!

不仅办成了,还办得特别漂亮!

袁家这一会是真的完了,不管是皇上还是谢家,都不会放过袁家。

“不知道这对士族来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萧大人和王梓钰一样担心,担心袁家的覆灭只是一个开始。

袁家的覆灭,告诉了皇上,哪怕是千年的士族也能一遭毁灭;同时也告诉了他们这些世家,世家没有他们想得那么风光,强势如袁家,皇上想要灭了,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他不用想也知道,袁家的覆灭,定会让其他世家不安,他怕,怕那些家族为了活下来,为了守住士家的荣光,会联合起来抵抗皇上,届时…

定会引得皇上对士族更加的不满,也会坚定灭了士族的决心。

现在的东林,已不是初建国那会,人才凋零、财富、资源、兵马尽藏于士族之手。经过百年的积累,皇室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与士族抵抗,甚至灭了士族。

与王家和萧家两位家主考虑的问题不同,谢老爷子得知袁家死士,险些把武王给弄死了,气得提剑就往袁家冲,要不是谢家幕僚拉住了他,这会怕是已经杀到袁家了。

“袁家那小儿…他敢!他居然敢!他是活得不耐烦吗?居然敢对武王出手?他眼中还没有我们谢家?真当我们谢家的继承人死了,就败了吗?”谢老爷子怒气冲天,谢家幕僚不断劝解,心中却是暗叹:他们谢家可不就是败了!

老爷子与家主,为了一个外人反目成仇,谢家第三代最出色的儿郎,因武王死的不明不白,谢家不曾过问一句不说,还毫无芥蒂的为武王卖命。在外人看来谢家就算不是败了,也成了皇室的走狗,失了士族该有的风骨。

老爷子就没有发现,往日依附他们谢家的小士族,暗中都与远离了谢家吗?

“老太爷,就算要杀袁大人,也不该亲自出手,脏了自己的手。”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幕僚都要好言好语的劝说,以免谢老爷子犯错。

袁、谢二家虽有龌龊,但同时也是姻亲,虽说这两代嫡系与袁家没有联姻,但早些年却是有的,且旁枝与袁家也有嫁娶。

谢老爷子拿把剑冲上门,喊打喊杀,伤不了人不说,落了袁家的脸面,他们谢家在袁家的姑奶奶又有什么好日子过?

且,世家出身的人,做事都讲究脸面,不管暗地里有多少龌龊事,面上都不会撕破脸,让外人看笑话去。

袁家死士伏杀武王,谢家手上又没有证据,谢老爷子提剑喊打喊杀的行为,与土匪强盗有什么不同?

幕僚生怕谢老爷子一时出动,失了谢家的颜面,反倒不得好,不断的给谢老爷子分析利弊。

谢老爷子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把手中的剑一丢,阴狠狠的道:“你说的对…他能用死士,我们谢家也能用,不就是死士吗?我谢家的死士也不比他袁家弱。”

幕僚一听,嘴巴张了半天也没有合拢…

他,他不是这个意思呀!

但谢老爷子根本不听,他丢了剑就折回了屋内,在屋内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的道:“袁家敢伤武王,我就把袁家全杀了。不过,现在皇上肯定盯着我们,死士是不能用的,老大绝不会同意调死士为武王报仇,我得另想别的办法才行。”

谢家的家主是谢玄的父亲谢大人,谢老爷子出山后,谢大人手中的权利急剧缩水,但…

历代以来,只掌握在家主手中的死士,谢大人却没有交出来,且谢大人早早地更换了,与死士联络的方法,就是谢老爷子也调动不了谢家的死士。

老爷子要动用死士杀人,必然要与谢大人撕破脸,把父子间最后一点情份给毁了。

幕僚听到谢老爷子的话,险些晕了过去。

“老太爷…”幕僚上前,几次想要开口劝说,可谢老爷子只顾想办法去了,根本不看他一眼,他一开口,谢老爷子就把人挥开了:“别烦!”

“老太爷,事情…”幕僚被挥开后,又硬着头跟上前,跟在谢老爷子身后团团打转,刚说了几个字,谢老爷子就一拍脑门,猛地转身,对幕僚到:“去,领十万两黄金找暗风楼,我要买袁相的命!”

“老爷子,暗风楼不杀朝廷命官。而且,暗风楼与皇室有关,要让皇上知晓,咱们谢家动用江湖的力量对袁家出手,定会对咱们不满。”幕僚头痛不已,恨不得把谢老爷子的脑袋打开看看,看看里面装得是什么?

明明年轻的时候那般精明,怎么年纪越大越糊涂?

皇上这般不客气的对袁家,明显是要发出,他要对世家出手的信号。

从暗风楼卖凶杀人,不就等于把证据送到皇上手上吗?

这种情况下,大家躲都来不及,谢家还上赶子把要命的证据送到皇上手上去,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第733章 怨恨,世间最大的幸运

谢老爷子要是能听得进劝,他就不会落得妻离子散,孤家寡人的地步,任凭幕僚怎么劝说,他都不听,执意要去暗风楼请杀手,杀了袁大人。

当天,谢老爷子就让幕僚支了十万两黄金,找到暗风楼接生意的地方,把银子交给了对方,指名要买袁相的命。

是个人都知道,暗风楼不接暗杀朝廷命官的任伤,但…

买命的人是谢家老爷子,这事就不是下面的人能做主的。当天晚上,暗麟就进宫,将把消息如实禀报给皇上。

“买袁相的命?谢家倒是有意思。”皇上阴沉了一天的脸,露出一丝笑意,只是这笑意并不达眼,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诡异与阴冷。

暗麟跪在下首,不由自主的再次低下头,不敢妄动…

“谢家既然想做朕手中的屠刀,朕就成全他。告诉谢家,暗风楼不接暗杀朝廷命官的生意,袁相的命不能买,但…”皇上顿了一下,冷笑道:“袁五的命,可以买。”

袁家这一代出色的少年就那么几个,袁家二房的孩子废了,袁五虽然犯了错,但仍旧是袁家的继承人,有袁大人力保,十年二十年后,指不定又回来了。

袁家敢动他儿子,他就杀袁大人一个儿子。

“是,陛下。”在皇上面前,暗麟除了听命,没有任何话语权。

“杀了人后,把谢家买凶杀人的消息透露给袁家。”皇上眼睛半眯,笑着补充了一句。

暗麟身子一颤,但仍旧什么也没有说,默默地应了下来。

这个时候,他绝对不会提醒皇上,暗风楼的规矩是不泄露买主的消息。

在成为暗风楼楼主的第一天,皇上身边的人就告诉了他,暗风楼最大的规矩就是皇上。

皇上的话,就是暗风楼的规矩。

暗麟出宫后亲自去了一趟谢家,将暗风楼的决定告诉了谢老爷子,谢老爷子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他买凶杀袁相也不过是在试探,试探皇上的态度,也是在告诉皇上,他们谢家支持武王的态度不会变。

“三天内,给你消息。”暗麟留下这句话就走了。

三天后,袁五身死的消息传回京城!

当然,谢老爷子买凶杀人的消息,也传到了袁家。

袁相又一次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没有人知道他在书房里做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想了什么。只知道他从书房出来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如常的叫人准备嫁妆,好像死的人不是他的儿子一样。

面对袁家女眷的哭闹,袁云华要死要活的威胁,袁大人同样一言不发,只冷冷地看着她们,那眼神像是在看死人,把袁家女眷吓得一脸惨白,连话都不敢说了。

王、萧二家,并没有收到谢老爷子买凶杀人的消息,但袁五身死的消息一传到京城,他们就猜到了…

“袁、谢二家,怕是要不死不休了。”萧家主忍不住叹息,笔直的肩膀耷拉了下来。

袁、谢二家斗了起来,他们萧家能独善其身吗?

王梓钰收到消息,亦是叹息了一句:“谢老爷子年纪越大越糊涂,皇上从来不是一个大度的人,更不是一个值得卖命的明君。”

谢家秘密养了武王那么多年,只当皇上只有感激没有怨恨?

当年,北王为皇上肝脑涂地,连命都可以不要,皇上是怎么回报北王的?

一旦皇上认为他不需要用北王了,屠刀就落了下来。

皇上,从来就不是一个明君,谢家这步棋,走得太臭了。

不过,皇上自以为稳坐钓鱼台,但他看到的,却是黄雀在后。

北王,早已不是十年前的北王!

京城里的风起云涌,第一时间就传到了襄城,呈到了北王面前。

“谢玄怕是坐不住了。”北王摇了摇头,将手中的消息,递给一旁的楚九歌:“袁五死了!”

袁五的死是早晚的事,谢家不动手,他也会动手,敢动他的九歌,袁五真的是活得不耐烦了。

“谢老爷子真是…遇到武王的事就糊里糊涂的,这事办得也太臭了,这是要拿整个谢家,去给武王铺路吗?谢家不是谢老太爷一个人的谢家,他这是在拿谢家所有人的命在玩。”楚九歌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信放在桌上:“谢家成就了谢玄,但谢玄这一辈子也毁在了谢老爷子手上。”

北王嗤笑道:“一饮一啄皆是天定,谢老爷子现在这个样子,何尝不是谢玄和他父亲纵容的。要制服谢老爷子并不难,你看…本王是怎么对皇上的?现在,本王再目中无人,再不将皇上看在眼里,也没有人说本王一句不是。”

“呃…”楚九歌顿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当即瞪大眼睛看着北王:“你这心计也太深了,十年前你才多大?”

“心智与年龄无关,蠢货活到一百岁依旧是蠢货。当年…”北王眼眸一暗,顿了一下,才道:“本王只是留一后手,一切都是皇上的选择,本王不过是如他所愿罢了。”

当年,皇上要选择相信他,他依旧会是那个为皇上卖命,战战兢兢在北域为东林守疆卫国的北天骄,但是…

皇上选择杀他!

他是人不是猪崽,皇上的屠刀要落到他的脖子上,他不可能不反抗。

“你…会后悔吗?后悔当年没有第一时间,像皇上坦白身份?”楚九歌伸出手,握住北王放在桌上的手。

当年没有说,现在却是不能说…

“本王从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重来一次,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横在他与皇上之间的问题太多,多到他即使坦诚身份,也无法得到皇上的信任。

更何况,他见到皇上的时候,早已经过了需要父母的年龄。

“你会怨他吗?”就算北王不是皇上的儿子,皇上的做法也很伤人。

“他就只有那样的能力和见识,本王怨他做什么?”这天下,没有任何人在让他不痛快后,还能活得痛快,现在的他不需要怨,而在他只能怨的时候,他怨的是老北王和老北王妃。

同样是他们的血脉,他不明白,为什么兄长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却只能活在阴暗的角落里,吃不饱、穿不暖,后来…

得知自己的身世,他就不怨任何人。

比起那位生死不知的北王府二公子,他能活下来,便是世间最大的幸运;他能活着遇到楚九歌,便是世间最美好的事…

第734章 仪式,不惧与北王一战

南凉太子的援军全部惨死,袁家被困在京中无法动弹,北林只敢派几个高手来保护巫族,再多的他们说什么都不敢了。

北王带了六万人马来攻打巫族,余下的人并没有驻守在嘉云关,而是朝北林边境奔去,其用意不言而喻。

北林收到消息,第一时间发国书谴责北王的行为,同时亦给皇上发了国书,但…

并没有什么用!

北域的兵马从来不曾记录在案,皇上也没有养过他们,他们甚至不算是东林的大军。

皇上派人接手北域的时候,北域的兵马直接消失了,皇上也没有追究北王的责任,直接当这些人不存在。

北域军在东林,就像是一只幽灵军,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存在,但在官方档案上却没有记载,朝廷对他们也没有任何供养

北王出事的时候,皇上倒是想要将这支兵马收服,为此皇上派出了应颐,但结果却是…

北王及时赶了回来,应颐做了白工。北域军又回到北王手上,并且更加不受控制,在东林来去自如。

皇上不是不想管,可怎么管?

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大军还在东林境内不曾离去,如若他这个时候找北王的麻烦,不是给那三国可趁之机?

且,皇上就是真的想要管,也管不了北王和他手下的北域军,真要闹起来,皇上肯定没脸。

与其在南凉三国面前丢脸,不如假装北王所做的一切,都是他这个皇帝默许的,兴许还能挽回一点颜面。

在皇上的“默许”下,北王在东林行事无所顾忌,要打北林就打北林,要打巫族就打巫族,事后不管是北王还是巫族找上皇上,皇上也能把事情推得干干净净。

这是北王的个人行为,与他们东林无关,他们东林可没有出兵!

皇上此举虽然无耻了一点,但在这个时候,却是最好的办法。

皇上阻止不了北王攻打巫族,暗中给巫族帮助的人虽不少,但实力强大到,能左右北王决定的就那么几个人。南凉、北林被吓怕的后,巫族就等于断了一臂,便是其他势力能给巫族助力,也只是保护巫族几个重要人物,而无法逼得北王退兵。

“族长,我们怎么办?南凉和北林的援军都不来了,袁家派出来的死士也在半途出了事。在东林,已没有人可以阻止北王了。”巫族的族老们,这个时候已经笑不出来了。

他们用尸毒,确实坑了北王一把,把北王的大军困在襄城,但有楚九歌在,那些尸毒也仅仅是让北王停下了脚步,而无法阻止他攻打巫族。

甚至,他们牺牲大量的利益,从魔族换来的尸毒,都没能弄死一个北域军,说起来也是够憋屈的…

“不急,国师已经到京城了。”巫族族长自然是担心的,但他不能表现出来。

这个时候谁都可以担心,谁都可以乱,唯独他不能担心,不能乱。

他必须给下面的人,绝对的信心,让他们相信,对上北王,他们巫族不惧。

“皇上他…能把北王召回去吗?”巫族一众族老很担心。

皇上要真能把北王召回去,就不会等到现在了。

“那是皇上的事…皇上不行,咱们就换一个皇上。”巫族族长不以为然的道,他的眼中闪过一抹冷光:“武王是个不错的人选,武王与北王不对付,他要上位,首先就会拿北王开刀。”

东林皇室那群蠢货,便是帝王、龙子又如何?

最终,还不是他手中的棋子,任由他摆布?

便是北王…

他想要控制他,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是时候未到,不能轻举妄动罢了。

“皇上能把北王召回最好,我就怕皇上还未…”族老忧心忡忡的开口,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外就响起一阵尖锐的喊叫声:“不好了,族长,族老,北王,北王带兵马打过来了。”

“什么?”一众族老一惊,猛地站了起来,不可思议看向冲进来通报的人,接着又默契的看向族长,无声的寻问族长,他们要怎么办?

这是他们最担心的事,皇上召回北王的命令还未下达,北王先一步对他们出手了。

虽说有不少人暗中帮助他们巫族,那些人本事也不弱,但真要打起来,那些人也只能保巫族不灭族罢了,他们巫族这几十年积攒起来的势力,肯定会被北王给灭了。

“怕什么?不过是几万兵马,要战便战,我巫族岂会怕他。”巫族族长缓缓起身,迈着稳健的步伐,从主位上走下来:“正好,我就去会看北王,看看这么多年过去了,北王有没有长进。”

“有族长这话,我们就安心了。”巫族众族老,见族长信心十足,面上也长松了口气。

他们族长的本事,他们是知晓的,这些年不仅带领他们巫族活了下来,还悄无声息与四国皇室搭上了线,暗中训练了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

他们巫族已不是当年那个,被四国追杀得无处可逃,只能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巫族。现在的巫族,就缺一个像世人证明实力的机会。

这一次北王要攻打他们,对他们来说是危机,但同时也是机会。

如若,他们能从北王的强攻下活下来,可是能把北王打退,他们巫族在四国就彻底的站稳了脚步,今后再无人敢与他们一战。

“去通知魔族,我们需要他的帮助。”巫族族长从容而优雅的走了出去,一点也没有面对大军进攻的不安与慌乱。

“族长!”

“族长!”

巫族族长一出来,原本还有几分慌乱的巫族众人,强制的冷静了下来。

他们族长,不喜他们这副样子。

“准备,开战!”巫族族长长臂一伸,就有下手将长枪呈到他的面前。

巫族众人看到族长拿出长枪,一个个屏住呼吸,看着族长手中的长枪…

这把长枪是巫族的圣物,在巫族,族长请出长枪是一件庄重而严肃的事,他们需要保持严肃,集中注意力,将目光放在长枪上。

巫族族长扫了众人一眼,接过长枪,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弧度,鲜红的缨穗随着飞舞,啪的一声撞向枪身。

巫族一干人的视线,都落在族长手中的长枪上,他们的目光透着迷离与空虚,当缨穗“啪”的一声落下,他们的目光却瞬间转为暴戾与疯狂,双眼通红冲血,好似没有神智一般。

这,就是巫族最强的红缨军!

第735章 不败,本王就没有怕过谁

“这些人不对劲。”

两军一个照面,作男装打扮,随同北王一同出战的楚九歌,就发现了巫族的士兵与寻常人不同。

他们…

一个个像是疯子一样,看向北域军的眼神充满仇恨与杀戮,一副不杀了你,誓不为人的凶狠样。

她知道巫族人有多痛恨北王,有多痛恨北域军,但也不至于每个人看北王、看北域军的眼神,都是一样的凶狠。

这种凶狠像是刻意训练出来的一样,也像是被催眠出来的一样。

但集体催眠,这似乎有点夸张了。

“这是巫族的红缨军,号称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由巫族族长亲自领军。”北王看着手持长枪,一马当先的巫族族长,眼中闪过一抹嘲讽:“巫族族长这人,最擅长训练杀人机器。”

他今日出战,一是为了敲山震虎,震出巫族族长背后隐藏的大势力。另一则是为了会一会这一只红缨军。

先前,驻守在襄城的就是这支红缨军,他很好奇,号称战场上杀人机器的他们,怎么会不战而逃?

这让他很好奇。

“这些人此刻已失去了理智,他们只有杀戮的本能,真要打起来,我们占不了便宜。”真要算起来,这一战应该是他们与巫族正式交手的一战,这一战只能赢不能输了。

输了,巫族就更张狂了。

占了北王的地方,把北王的兵马打败,有了这两个战绩,巫族可以上天了。

“在战场上,本王就没有怕过谁。打仗,本王就没有输过!”北王看着不远处的红缨军,眼神微眯。

不管这只红缨军多强,他都得把他们打败,把他们废了,只有这样…

他才能让巫族族长出动底牌,暴露隐在暗处,给巫族支持和底气的人。

他一直怀疑,除去四国、巫族与魔族外,还有一股极大的势力隐藏在暗处。

那股势力不属于四国,也绝不是江湖上的势力。十年前他曾带兵围剿江湖各大门派,江湖上凡是有点本事的门派的都被他踏平了,余下的那些人势力便是聚在一起,也给不了巫族多大的助力。

巫族敢重新出世,面对四国有恃无恐,必然还有一股更大的势力,在支持他们。

“后方的事就交给你了,旁的,你不要担心。在战场上,本王便是主宰!”北王虽然带着楚九歌出战,但并没有要楚九歌上战场的意思,他只是让楚九歌熟悉、适应战场上的生活,在战场上找到属于她的位置。

东林容不下他,容不下他的北域军,待到四国平谈结束,他怕是要离开东林,届时…

为了活下去,为了带着北域军在这片土地上立足,不受人欺负,南征北战的生活少不了,楚九歌必须现在就适应。

楚九歌不会打仗,但她会医术,她培养出来的那些医僮,虽不如她那么厉害,但在战场上却能给北域军提供不少帮助。

比如,第一时间救治受伤的士兵,不让他们因失血过多而死,也不让他们因缺药少医而死。

他现在不缺粮草、兵器,但缺人。

北域就那么一点人,数年都不曾出现新人口,死一个便少一个。这些人跟着他,苦没有少吃,仗没有少打,福却没有享,能让他们活着,他就绝不会让他们去死。

他此次带楚九歌出战也是有这个用意,他想知道楚九歌在战场上,能发挥多大的价值?能挽救多少人的性命?

他不求战场上的北域军,人人都能活着回来,只希望有了楚九歌后,他手下的兵,不会像以前一样,因为一颗丹药而眼睁睁的等死…

“你且放心,后方交给我,我必不会让你失望。”楚九歌早先在医院呆过,后来名气大了,基本上就只给领导们看病,从不曾上过战场,做过战地医生,但是…

她参与过救灾!

地震,洪灾,她通通参与过,并且是领头人。

战场和救灾现场没有办法比,但对大夫来说,不管在哪里,治病救人都是相通的。

她,不会让北王失望。

“嗯。”北王看了楚九歌一眼,不等楚九歌回望过来,便打马上前。

前方的士兵第一时间避退,给北王让出了一条道来。

战场正前方,北王巫族族长各自坐在马背上,他们胯下的战马一动不动。北王空着手,巫族族长手持长枪,他们身后是各自带来的兵马,再后方就是城墙…

两人视线相交的刹那,北王神色如常,眼神平静,显然是不把这一战当回事,巫族族长脸上的笑意亦不曾变,但他的眼中杀气腾腾…

北域军与红缨军亦是视线相对,不过瞬间,战场上的气氛就变得凝重,紧张,肃杀,隐隐还有几分嗜血!

空气中火药味十足,战事一触即发。

巫族族长率先开口,轻蔑而嘲讽的道:“带个女人上战场,北王不愧为是北王,在战场上也能玩出花样来。暖香惜玉在怀,北王,你还有力气打仗吗?”

“蠢!”和巫族族长废话连篇不同,北王看了他一眼,便下令道:“开战!”

“咚咚咚…”战鼓响起。

“嚯嚯嚯…”战旗挥舞,

站在北王身后,一动不动的北域军唰的一下就动了起来,先锋军第一时间将背在身后的盾牌,立在前方…

“唰!”明亮如镜的盾牌呈弧形,立在北域军正前方,阳光照在盾牌上,闪着刺眼的光芒。令旗一动,手持盾牌的士兵也跟着动了,照射在盾牌上的太阳光,第一时间折射出去,射向巫族的红缨军。

“啊…”眼睛被强光一照,哪怕红缨军此刻一个个没有理智,本能的反应却叫他们不由自主的抬手遮眼,以避强光的侵拢。

“进攻!”

就是这一刻,手持盾牌的北域军大步往前冲。身后的北域军第一时间跟上,手中的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中射出,刺向巫族的红缨军!

“噗…”长枪射出,抽回,鲜血的血,顺着长枪上的缨络流下,落在地上。

不给巫族红缨军喘息的机会,另一批人又上前,从盾牌的缝隙,刺出长枪!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一丝停滞,打得巫族族长和他的红缨军,措手不及…

第736章 过敏,战争的残酷

巫族与北王交恶多年,但巫族族长和他的红缨军,却是第一次正面与北王交锋,也是第一次在战场上与北王的北域军交手。

先前,在澜城与襄城,他们几乎是打都没有打,就放弃了,完全没有领教到北王的凶残,也没有领教到北域军的彪悍。

在北域军出手的那一刻,巫族族长都是懵的。他完全没有想到,北王根本不按理出牌,说战就战…

这不符合规矩!

两军交战之前,不是应该说一声鼓舞士气,打击对方士气的话吗?

北王,他一声不吭就开战,这是打仗吗?这是强盗!

还有北域军,这速度也太快了。几乎是北王一声令下,他们就进攻了,这般默契,着实叫人害怕…

巫族族长气得吐血,但北域军已经动手了,他要再跟北王讲规矩,损失的只有他自己。

“给我杀!”巫族族长也被北域军的盾牌,逼得连连后退,在北域军第三次,刺出长枪的时候,他终于反应过来,将手中的长枪挥出,气势如虹的下令。

“杀!”一瞬间,被北域军逼得不断后退的红缨军,像是重新活了过来一样,举刀就反击。

巫族族长亲自训练的红缨军,战斗力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他们在战场上,根本没有自我意识,失了先机的愤怒,并没有打击到他们,红缨军很快就反击了,长刀“悭悭”的砍在盾牌上,从盾牌的缝隙砍进去,趁着北域军换人的空档砍过去。

“杀呀!”

“杀!”

红缨军在战场上,有一股悍不畏死的狠劲,他们一边挥刀砍向北域军,一边拿身体往前挤,势要将手持盾牌的北域军挤散…

“噗嗤…噗嗤…”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一瞬间,血不断往外涌,溅在盾牌上,染红了大地。

有盾牌阻挡,北域军伤亡并不重,至少比红缨军强太多了,但在战场上最不可能避免的,就是伤亡。

冲锋在前的士兵,不可避免会受伤。

受伤的士兵,除非无法再继续战斗了,不然他们仍旧会坚持在第一线,坚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身后的伙伴,挡住敌人的刀子。

而,受伤严重,实在无法再继续战斗的士兵,则会被一旁的辅军抬下去,以免他们在前线阻碍他人战斗,也怕他们被人踩死。

以往,受伤被抬下去的北域军,都只能简单的敷上止血的药,好一点的可以服用止血、消炎的丹药,而后…

就在后方等,等战争结束,等伤好,或者等死。

但这一次不一样,受伤的士兵被抬下去后,便立刻有医僮上前,会根据他们的伤势轻重,给他们安排大夫。

“天字营帐。”

“玄字营帐”

“黄字营账。”

楚九歌将伤兵营划分了天、地、玄、黄四个等级,她先前就训练了医僮,让他们按伤势轻重,将受伤的士兵送到对应的病房。

天、地病房,由楚九歌带着医术不错的医僮负责。另两个病房,则由北王前段时间,从应池那里弄出来的大夫负责。

当然,不管哪个病房,都有懂医术,却还称不上精通的医僮打下手。不然,当凭一两个大夫,根本忙不过来。

“楚姑娘,黑大的肚子破了,肠子流出来了,还能治吗?”

“楚姑娘,你快来看看…这人胳膊断了,断了的胳膊我捡起来了,你看看能接起来吗?”

“楚姑娘…”

战争才刚开始,楚九歌这里送来的病人并不多,但每一个人都十分严重。严重到,在以往只有死或者残废的份,但现在…

他们却抱有一丝希望。

楚姑娘说过,只要还有一口气,她就会想办法救治,哪怕是断胳膊断腿,她也会想办法接上,接不上就再想别的办法。总之,她会尽最大的力,为北王保住北域军。

是的,为北王,而不是为了北域军!

她知道谢玄与北王,都希望她能在北域军中站稳脚步,得到北域军真心的爱戴与敬重,但她…

并不想刻意去做什么。

她只是一个大夫,她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旁的…

顺其自然就好。

而且,得到北域军上下的爱戴,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得到的越多,付出的就要越多,身上的责任也会越大,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夫,她成不了像北王那样的王者,也不想做那样的强者。最主要,她不愿意像北王一样,为北域军撑起一片天地,为北域军遮风挡雨。

不,不应该说她不愿意。她曾经试过,努力过,但北域军不仅拒绝,还残忍的践踏她的好意。

当初,北域军无视她的好意,现在,她也不会再为他们做那么多了!

病人送进来,楚九歌瞬间就忙碌开了,她正忙着将伤者流出来的肠子塞回去,百忙之中看了一眼断胳膊的士兵,用肯定的语气道:“把人放平,止血,断肢给我看…可以,立刻清创,第十八号药方,立刻熬上,半个时辰后我要用。”

楚九歌常用药方一一整理出来了,她也不怕旁人偷师,将近百副药方一一整理成册,直接做了一面墙,放在伤兵营,不仅医僮可以学,就是普通的士兵感兴趣,也能背上一二张药方,以备不时之须。

楚九歌将所有的药方编了号,并且强记了下来,要用时哪张药方,她直接报一个序号,让医僮按序号找药方配药就行了。

“好的,楚姑娘。”这么一来,大大减低了医僮的压力,让他们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完成楚九歌交待的任务。

交待完医僮后,楚九歌又将全副注意力,放在腹部开了一个口子的士兵身上,替他将伤口缝好后,对身侧的医僮交待:“伤口缝好了,给他清创包扎。第六十七号药方,一日三剂,先喝三天。三天后,不管情况有没有好转,都记得提醒我为他复检。”

楚九歌教出来的医僮与她配合默契,她刚说完对方就全都记了下来,楚九歌扫了一眼,确定没有错误,就把伤者交给另一个医僮,由他为受伤的士兵,做最后的包扎。

她记得她是大夫,哪怕这些人曾让她不痛快,她也会尽心医治,这是她身为一个医者的骄傲与原则。

“楚…”受伤的士兵,疼得直哼哼,但他还保持着清醒,见到楚九歌要走,他很想问一句,他会不会死?

但,不等他开口,楚九歌一个转身,就去看下一个病人了。

楚九歌拿起断肢,看了一眼,皱眉道:“清创不够,去…拿我制的药膏来,再拿一瓶灵芝液。”

“好的,楚九歌。”楚九歌忙得团团转,跟在她身后的六个医僮,也一刻不得闲,一个个像是陀螺一样,在伤兵营转来转去,但好在伤者不算多,一切还算井井有条,在楚九歌能控制的范围内,可就在此时…

两个小兵,抬了一个浑身是血的男人走进来,急促的大喊:“楚姑娘,不好了!黎将军出事了!”

第737章 蔓延,阴谋与巧合

黎大将军黎英身上还穿着铠甲,血混在泥土粘在身上,躺在担架上一动不动,要不是鼻息间还有气呼出,众人都要以为他死了。

对着一个血人,楚九歌也不知他伤得严不严重,只能吩咐医僮,把他身上的衣服脱了。

脱了铠甲,发现他的中衣也被血染透过了,只能继续脱,直到光裸着身上。

就这样,仍旧看不出他哪里有伤,楚九歌没有办法,只得再次吩咐小医僮:“小心一点避开要害,把他身上的血擦干净。”

小医僮动作很快,避开了要害,三两下就将黎英身上的血擦干净了,也露出了布满他全身的、泛红的疙瘩,那些疙瘩不知怎么破了,不断往外冒血,医僮刚擦干净的,又有血丝冒了出来。

“这是…严重的过敏?”楚九歌看了一眼,差点僵住了。

她从医这么多年,还没有见过过敏这么严重的症状,这有点吓人。

“赶紧,把他抬里面去,你们尽量不要碰他,碰过他的人,立刻用喝一碗清热解毒的药。”楚九歌想到黎英的弟弟,就是因为严重过敏,被北王下令隔离,这黎英不会是被他弟弟传染上的吧?

按说,黎英弟弟的过敏症虽然严重,但只要按她的方子去治,就算无法立刻好,也能得到控制,至少不会传染。

黎英这过敏症状,似乎比他弟弟还严重…

最严重的,他居然像没事人一样打仗,这人有点可怕!

“楚姑娘,这,这是怎么?这…好像不是魔毒,我们已经不怕魔毒了。”说起来,这一年他们北域军不再受魔毒侵拢,中了魔毒的士兵能捡回一条命,还得感激楚姑娘。

要不是楚姑娘无偿把方子给他们,又教他们怎么制药,他们这一年死的人还会更多,但是…

他们一直从来没有感激过楚姑娘,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楚姑娘给他们药方的时候,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楚姑娘嫁到北域,想要在北域立足,自然要对他们好,要讨好他们。

楚姑娘给他们方子,教他们制药,不过是为了在北域活得好一些,他们有所需,楚姑娘有所求,他们需要感激楚姑娘吗?

必然是不需要的!

现在想来,这想法…确实很要不得。

人家楚姑娘,压根就不是非嫁王爷不可,也不是非嫁到北域不可。

北域是什么地方?

不是旁人看不上北域,就是他们这些人也无法喜欢北域。

不说旁的,就一条…

在北域,他们没有后代!

只这一条,就足已叫人远离北域,永远不靠近北域。

而且,和繁华的京城相比,北域实在是拿不出手。楚姑娘出身京城楚家,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名门望族,但凭楚姑娘的本事,她要嫁个京城的世家子弟,却是半点不难。

旁的不说,那王家二公子,下落不明的谢家三公子,必然愿意娶楚姑娘。

人家放着世家名门的夫人,放着京城繁华的日子不过,跑来北域干什么?

他们家王爷是好,但也没有好到,能让人舍弃一切的地步,更不用提,他们这些人,还给王爷扯后腿。

楚姑娘回到京城,不惜冒死求皇上收回赐婚的圣旨,必然是他们对楚姑娘不好,让楚姑娘对北域失望了,进而迁怒王爷。

他们当时真是犯浑,楚姑娘愿意嫁到北域,那是他们北域军上下的福气,他们没想到对楚姑娘好一点,居然在楚姑娘面前摆高姿态,真正是…

想想都觉得没脸见楚姑娘。

伤兵营的士兵听到魔毒,便想到了楚九歌的好,一时间看楚九歌的眼神,充满了羞愧。

楚九歌正忙着看给断臂的伤者接胳膊,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异常,听到士兵的寻问,头也不抬的道:“不是魔毒,是过敏…兴许会传染,先把他隔离。还有,让人去看看黎将军的弟弟,看他怎么样了?”

“是,楚姑娘。”回答楚九歌的,不是跟在她身边的医僮,而是抬着黎英往里走的士兵,这一声回答的中气十足,声音大到能把屋顶掀了。

楚九歌被他们吓了一跳,抬头看了一眼,没有发现什么不对,便收回目光,将她自己制作的生肌液摸在伤处,而后将伤臂的血管、筋脉续接好。

这是一个精细活,一旦开始了就不能停下来了。楚九歌知道她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去看黎英的病,便让医僮先对黎英的症状,熬了一副药。

“去看看玄字号与黄字号病房的大夫有没有空?如若他们有空,让他们过来看一下黎将军的病,问问他们能不能控制?另外,你们留一个人观察黎将军的病情,如若病情没有稳定下来,立刻通知我。”

楚九歌手上的动作没有停,眼睛也没有眨一下,全副注意力都放在伤者的手臂上,但她的思维依旧清晰,没有半点错乱。

小医僮跟在楚九歌的身后,两眼放光的看着楚九歌,心里在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变得这么厉害就好了。

有了楚九歌居中指挥,伤兵营忙而不乱,哪怕不断有伤者抬进来,一切也是井然有序。

玄字号与黄字号病房的四位大夫,手上的病人并不严重,得知楚九歌这里忙不过来,派了两个医术稍好的过来,可一看黎英的病情,纷纷摇头…

给黎将军治病,是一个露脸的好机会,但这病,他们不会治!

两个大夫正想着,要怎么措词才能说明不是他们无能,而是黎将军这病太怪,病房外就响起一阵痛苦的哀嚎声,伴随哀嚎声的,还有北域军惊慌不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