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把他们赶走了,他们要住到哪里去?

难道真的要露宿街头?!还是去南城,跟那些下等人混迹在一起?!

不行,她要好好想个法子,不能让王毅兴就这样把他们赶出去……

文宜室将食盒留在书房门口,自己怔怔地转身回内院去了。

……

内宫的安和殿。

太皇太后斜坐在窗前的炕上,跟坐在她对面锦杌上的昭王说话。

看得出来,昭王心情很好的样子。

太皇太后也跟着心情好了起来。

“神将府的周小将军大婚。你没去亲自道贺?”太皇太后凝视着昭王,唇边带笑,目光很是慈祥和蔼。

昭王顿了顿,笑道:“……陛下不会高兴我去的。再说我跟他们也不熟。”

太皇太后垂眸,吹了吹手里热茶冒起来的烟气,“你知道就好。”

昭王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转头看了看太皇太后日渐苍老的面容,皱眉道:“皇祖母,您是近来太操劳了?还是陛下……对您太过份了?我前些日子已经求过陛下了。”

太皇太后含笑抬头,“你有心了。皇祖母真没有白疼你,白抚养你一场。”说着,她放下茶盏。站了起来,“你大哥其实没有对哀家不好。他现在已经是皇帝了,再对哀家不好,岂不是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昭王跟着站起来。

“……哀家现在就是个老婆子,六部都被他收拢了。哀家的娘家被他夺爵了,手里没兵,还有神将府给他坐镇,他要还圈着哀家才是授人话柄。”太皇太后的话似乎想得很开,一点都没有恋栈权势的味道。

昭王却是知道皇祖母的性子。看似柔顺和煦好说话,其实骨子里极为执拗。

以她二十年执掌朝政的能力和本事。怎么看,皇祖母也不像是会栽这样大一个跟斗的人。

昭王心里有数。并没有多问,只是说了些闲话,就告辞而去了。

夏启帝确实没有再圈着太皇太后了。

先前为了登基,还有收拢太皇太后这么多年手里的权力,他确实是把太皇太后软禁了。

现在皇位已稳,关键是昌远侯府已经不存在了,昌远侯府的兵由兵部接管。

再加上神将府不偏不倚的态度,夏启帝才不再圈着太皇太后,只是派人暗中监视着她。

昭王走后,太皇太后坐到妆台前照了照镜子。

镜子里不再是白腻如新剥鸡蛋的细致容颜。

眼角出现几条鱼尾纹,鼻子两边的法令纹也渐渐显露踪影。

现在的太皇太后虽然还是比她真正的年龄年轻许多,但是已经不是当初宛若二十少妇的美貌容颜了。

“浮生常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太皇太后照着镜子,微微笑道,“这句诗当真写得好。”

姚女官低着头站在太皇太后身后,并不敢接话。

太皇太后偏了偏头,镜子里一丝银光没有逃过她的眼睛。

她仔细看了看,原来是她鬓边的一丝白发……

她也终于有白头发了。

太皇太后将镜子扣在桌上,笑道:“真是不服老都不行了。”

姚女官心里一动,抬头道:“太皇太后,要不要去问问郑大奶奶,还有没有那种特殊的香膏?”

太皇太后淡淡一笑,摇头问道:“郑宜人最近怎样了?听说是病得动弹不得?”

“嗯,是病得很重呢,不仅是动弹不得,而且连话都不能说。”姚女官的语气很是可惜,但是她眼里的神情却恰恰相反,“我前些天才亲自去看过她。”

太皇太后点点头,道:“这样啊,她给我的药还有一些,哀家去取了来。”又道:“她给哀家用的不仅是香膏。”

她含笑,看了姚女官一眼,“那么神奇的效用。怎么可能只靠抹在脸上和身上的香膏就起作用的?当然有别的东西。”

“不仅仅是香膏?”姚女官疑惑。郑素馨不是一直说是她的香膏,再加上特殊的手法按摩?

太皇太后起身,去里屋取了一个小白瓷瓶过来。意味深长地笑:“这才是最管用的东西。不过她跟哀家有过约定,这东西不能对别人说起。”

姚女官哦了一声。仔仔细细看了那个小白瓷瓶一眼。

太皇太后将那小白瓷瓶收到袖袋里,起身道:“你去跟皇帝说说,就说哀家要出去走走,问问可不可以。”

姚女官应了一声,去夏启帝那里传话。

夏启帝想了想,道:“派人好好护着皇祖母,不要出茬子。”

宫里的人应了,自去安排。

没过多久。太皇太后就带着姚女官,和宫里的宫女侍卫,坐了大车,悄悄离开皇宫,先往郑国公府去了。

姚女官悄悄地道:“太皇太后,下官以为您会去吴国公府?”

吴家庄被烧,郑素馨已经被接回吴国公府养病了。

太皇太后微笑道:“先去郑国公府看看吧。哀家好久没有跟郑老爷子和郑老夫人说过话了。”

大车缓缓前行,没多久就来到郑国公府门前。

因太皇太后是微服出宫,也没有大摆仪仗,因此姚女官亲自下车去郑国公的角门前叩门。

那门子一看姚女官的拜帖。忙飞奔去外书房送信。

郑国公却不在外院的书房,而是在内院,跟郑老夫人一起说话。

今日是盛思颜嫁到神将府的第二天。

按时辰算。她现在正在敬茶认亲,下午才会去庙见。

只有庙见之后,她才算在礼法上真正成了神将府的人。

郑老夫人一直很激动,但也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所以只能强自忍耐,只能跟郑老爷子悄悄说话。

二门上的婆子听了门子的回报,也忙飞跑来内院传话。

郑老爷子忙站了起来,“太皇太后来了,我去大门迎接。”

太皇太后扶着姚女官的手下了车。对郑老爷子点点头,“郑国公不必多礼。咱们进去说话。”

郑老爷子忙恭恭敬敬请了太皇太后进去。

几个宫女和内侍跟着他们一起进去,别的侍卫就留在外面守门。

进了郑国公府。太皇太后道:“哀家就不去内院了,就在外院跟你说说话吧。”

郑老爷子一愣,忙道:“那去我的书房吧。”说着,引了太皇太后进去,来到他在外院的外书房。

去书房当然是要说正事。

姚女官守在门口,不让旁人靠近。

郑老爷子亲手给太皇太后斟了茶送上来,然后坐在下首相陪。

太皇太后端着茶盏嗅了嗅,略沾了沾唇,就放到一旁,对郑老爷子问道:“四大国公府,就你们郑国公府没有立世子了。你一点都没有打算过吗?”

郑老爷子对这件事也是一直犹豫不决。

按理说,世子应该是嫡长子承继,但是四大国公府的国公位置世袭罔替,非常重要。

一旦世子挑得不好,确实很影响四大国公府的实力。

郑老爷子当然是对原配所出的嫡长子郑星宏很不满意。

他是郑老爷子的原配叶氏拼了命生下来的,在娘胎就养得不好,出生之后一直身子瘦弱多病。

好不容易长大了,资质却是平平,一点都没有继室康氏生的三个儿子出色。

但是因以前郑星宏的嫡亲姐姐郑素馨在这个问题上很是坚持,一定要她的嫡亲弟弟,也就是郑国公的嫡长子郑星宏做世子,郑老爷子不好拂她的意,但也不肯就这样轻轻松松把世子就给了资质平平,只唯郑素馨马首是瞻的嫡长子郑星宏,所以他就想了个法子,说要这四个儿子一起下场考科举,谁考得名次越高,这世子位置就是谁的。

郑老爷子便对太皇太后道:“这几个孩子都差不多,我一时难以决断,所以琢磨着下一次科举的时候,让他们都下场,谁的名次最高,这世子位置就是谁的。”

太皇太后很是意外地看了郑老爷子一眼。

“……这个法子倒是新鲜。不过呢。郑宜人如今病成这样,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你又何必在那嫡亲的三兄弟之间制造隔膜?”太皇太后提醒郑老爷子。

是啊,这样做好像是能把郑素馨的嫡亲弟弟郑星宏排除世子的选择以外。因为他是四个儿子中学问最差的,连像样的应试文章都写不出的人。

但是同时又在康氏亲生的三个儿子之间人为地制造了竞争的局面。

本来世子的位置。在差不多的情况下,嫡长是最有力的证据。

如果嫡长的能力太差,那么剩下的儿子中也是先看长,不能长幼不分。

郑老爷子的二儿子,也是继室康氏生的长子郑星辉,其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的文名虽然没有郑想容那样出众,但是除了郑想容以外,在新一辈里。他的文名是最盛的,也写过不少传诵一时的名篇。

他虽然是继室的儿子,但也是嫡子,他下面的弟弟本来是极服他的。

但是因了郑老爷子为了让郑素馨心服口服,想出的科举一道,却是会让这亲生的三兄弟心生隔阂。

有了利益争端,再好的情谊都会变得不纯粹。

郑老爷子“啊”了一声,拍了拍桌子,“太皇太后说得有理!是我迂腐了。”

太皇太后笑着点头,“现在还不晚。趁哀家还活着。给你把这件事了结吧。”说着,她的食指扣了扣郑老爷子的书案,“你写奏章。请立你继室康氏的长子郑星辉为世子。哀家让姚女官拿回宫,马上让皇帝和礼部用印。”

居然这样雷厉风行,马上就要把郑国公府的世子位置定下来。

郑老爷子想起郑素馨对他小女儿郑想容做的事,也实在不想把这个郑国公的位置还给郑素馨的嫡亲兄弟……

罢了,这是她欠想容的。就把这个郑国公的位置,给想容的嫡亲大哥吧。

想容的嫡亲大哥做了郑国公,也是对想容……和思颜的一重保障。

就这么办。

郑老爷子拿定主意,脸色一肃,“多谢太皇太后关心。老臣这就写奏章!”

郑老爷子是大夏皇朝的文坛领袖,他写个奏章。也就是一挥而就的事。

很快请封他的嫡次子郑星辉为世子的奏章写好了,送到太皇太后手里。

太皇太后看了看。见上面写道:“……嫡长子郑氏星宏,四体孱弱,文浅才低,不堪大任。其弟郑氏星辉,性情和顺,上孝下悌,文秀品高,乃是世子之良选……”

“嗯,不错。——姚女官!”太皇太后连连点头。

郑国公在请封世子的奏章上给自己的嫡长子来了一句“不堪大任”的评语,注定了郑素馨的嫡亲弟弟郑星宏一辈子只能是个平民百姓,别说郑国公的位置不可能,就连一般的官员他都做不了。

也不知道费尽心机的郑素馨见了,会是什么心情……

太皇太后微笑着阖上奏章。

姚女官应声而入,过来捧了奏章出去,往宫里去了。

皇宫里面,夏启帝听说是太皇太后和郑国公一起拿的主意,又看见是跟他比较熟悉的郑家二子星辉做世子,忙道:“要恭喜星辉了。”很快用了印,再发到礼部用印,上档子。

有姚女官出马,这件本来要十来天才能办好的事,居然一个时辰就办好了。

姚女官捧着皇帝和礼部一起用了印的封册诏书和郑老爷子的奏章回到郑国公府,给太皇太后呈了上去。

太皇太后笑道:“确实要恭喜星辉了。”

郑老爷子见困扰了他十几年的事情,居然在太皇太后的帮助下,一个时辰就办好了,也很是感激,忙道:“老臣这就让星辉过来磕头。”

郑星辉被人匆匆叫来,直到看见那封册诏书,才相信自己真的是世子了,忙感激地给太皇太后磕了头。

太皇太后给他赐了赏赐,便带着人走了。

从郑国公府离去,太皇太后带着人又去了吴国公府。

吴国公不在家,是吴老夫人领着人出来迎接她进府。

太皇太后笑道:“哀家听说素馨病了,特意来看看她。”

第251章 洞悉 (4K,加更求粉红票)

在太皇太后以前还是太后的时候,郑素馨确实是她面前红人。

不过郑素馨也病了快半年了,太皇太后好像从来就没有来探望过她?

姚女官笑着补充道:“自从先帝过世之后,太皇太后一直在内宫病着,最近才好些了,才能出来走动。”

尹二奶奶心里一沉。

她知道郑素馨病得蹊跷,正是在先帝病死不久就开始生病的。

那天她听见人说了郑素馨的病情跟先帝差不多,心里很是担心,回来后跟她夫君,也就是吴国公府的二爷吴长风商议了许久,最后看太皇太后和陛下都没有什么动静,才暂时按捺下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

看起来,是陛下那时候忙着登基,和太皇太后争权,所以这两人都顾不上这边吧……

现在陛下的权位稳固,太皇太后才可以出宫行走,来看郑素馨了。

尹二奶奶如今是吴国公府的当家人,她陪着吴老夫人一起,将太皇太后一行人迎进吴国公府。

郑素馨在明瑟院里养病,她女儿吴婵娟就住过去照顾她去了。

吴长阁已经搬到他的妾室那里住,只是每天来探望一次。

白天的时候,吴长阁和吴老爷子都不在家。

内院只有女眷。

“太皇太后!”吴婵娟惊喜地迎了上来,福身行礼。

她知道太皇太后一向很看重她娘亲,一定会来帮她的。

吴婵娟将众人迎到明瑟院的正堂坐下,命丫鬟上茶。

太皇太后没有喝这里的茶,只是端过来嗅了嗅,就道:“你娘怎样了?听说她病得很重,哀家很是担心。不过前一阵子。宫里乱糟糟的,哀家身子又不好,不能出来。”

吴婵娟忙道:“我娘本来一直吐血。后来盛国公帮我娘治了一次,倒是把血止住了。但是我娘还是不能起身,如今说话都说不出来。”

“哦?盛七帮你娘治过?”太皇太后笑着问道,“他的医术得盛老爷子真传,你娘的病应该没事了吧?”

吴婵娟忧伤地摇摇头,“盛国公也说很难治。给我娘吃的药,是当初给先帝治病剩下来的。先帝用不着了,才给我娘的。”说完她就觉得有些不妥,知道自己言多必失。说错话了,忙低下头。

尹二奶奶和吴老夫人都怒视着她,在心里大骂这孩子没脑子,这种话怎能在太皇太后面前说?!

先说自己娘的病跟先帝差不多,然后说她娘吃了先帝吃剩下的药止了血。——这是要把吴家往死里推吧?!

“太皇太后,这孩子日夜照顾她娘亲,脑子都糊涂了。给先帝吃的药何等贵重,素馨怎能吃得到呢?盛七大概也是随口说说,敷衍这孩子的。”吴老夫人忙帮着转圜。

太皇太后笑了笑,像是并不在意的样子。道:“没事的,你们也太小心了。先帝已经薨逝,他剩下的药如果能治好素馨的病。倒也是功德一件。”

尹二奶奶松了一口气。

她最怕郑素馨的病确实是跟先帝一样,然后还被盛七爷用给先帝治病的药给治好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郑素馨就跟先帝中毒脱不了干系!

如果太皇太后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那么他们吴家,很可能是第二个盛家!

幸好,盛七爷的药,也没有把郑素馨治好!

这一瞬间,尹二奶奶、吴婵娟和吴老夫人心里不约而同都闪出这个念头。

太皇太后眼眸一转,就知道她们在想什么。她掩袖轻笑,点点头。站起来道:“哀家想去看看素馨。”

吴婵娟定了定神,不敢再自作主张乱说话。看了看吴老夫人和尹二奶奶。

这两人都示意她带路。

吴婵娟便道:“臣女这就带太皇太后去。”说着,领着太皇太后进了郑素馨养病的内室。

跨进这间屋子,太皇太后就闻到一股带着腐败的气味,跟当初先帝躺在病床上二十年后,发出的气味一模一样。

太皇太后的脸上有一丝厉色一闪而过。

吴婵娟懵然不知地将太皇太后带到郑素馨病床前。

“娘,太皇太后来看您了。”吴婵娟对着病床上的郑素馨柔声说道。

郑素馨睁开眼睛,看见了站在她床边的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笑了笑,对吴婵娟和跟进来的姚女官道:“哀家有几句话,想跟素馨说说。”

吴婵娟和姚女官忙躬身道:“太皇太后请便。”

两人倒退着出去。

姚女官守在内室门口,吴婵娟只好出去坐在吴老夫人和尹二奶奶身边。

尹二奶奶看了她一眼。

吴婵娟轻声道:“太皇太后想跟我娘说话。”

吴老夫人点点头,一边对吴婵娟道:“给你祖父和你爹送信,说太皇太后来了,让他们赶紧回来。”

尹二奶奶忙道:“我去吩咐人送信。娘在这里陪着婵娟坐着。”

吴老夫人应了,目送着尹二奶奶出去。

郑素馨的内室里,太皇太后居高临下地看了她一会儿,低声道:“郑素馨,哀家给你看一样东西。”

郑素馨被太皇太后的眼色看得心里发毛,但是她又动弹不得,只好以目示意。

太皇太后从长袖里拿出一道奏章,满脸笑容地道:“你看看这个。”说着,将那奏章展开,放到郑素馨眼前。

那正是郑老爷子刚刚写的请封他的嫡次子,也就是继室康氏所出的长子郑星辉为世子的奏章!

“看见了吧?你爹的亲笔,陛下和礼部的印信,全在上头了。”太皇太后微笑,“哀家到你这里之前,陛下刚刚将册封郑星辉为郑国公世子的诏书发过去。”

郑素馨瞪大眼睛,看着郑老爷子那手熟悉的笔迹,“……嫡长子郑氏星宏。四体孱弱,文浅才低,不堪大任。其弟郑氏星辉。性情和顺,上孝下悌。文秀品高,乃是世子之良选……”

居然册封了那个小贱人的嫡亲大哥郑星辉做世子!

自己和弟弟才是原配所出的嫡长!

郑星辉和郑想容凭什么?!

难道他们前世跟这两人有仇?!

郑想容抢了自己的心上人,而且是抢了两世!

而郑想容的嫡亲大哥,又抢了自己嫡亲弟弟的世子位置!

这可不是一般的位置!

这意味着,那个贱人的嫡亲大哥,以后就是郑国公!

上一世的时候,她可是帮自己的弟弟做了郑国公的世子……

这一世,她虽然嫁了人。成了吴国公世子的原配正室,弟弟却一无所有。

因了郑老爷子奏章上那一句“不堪大任”,自己的弟弟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做任何官职了。

太狠了,爹怎能这样狠心?!

郑素馨眼里似乎能喷出火来。

“你很生气。”太皇太后看着她,笑着说道,“不过哀家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