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度虽深有同感,可此时再说这些也没用了,他只能看着叔父对他颔首之后站起身出了屋子。即便知道姜晦历御史中丞和吏部侍郎固然有父亲相助之故,却也有相应手段,那些往日承情太多却不肯相应的,除却源乾曜这样的地位动摇不得,其他人叔父必然会让他们各有报应,可姜度却只觉得心头仿佛压了一块巨石。枯坐屋内许久,想到母亲杨氏禁不起那样的打击病倒在床,他忍不住长叹一声把头埋入了双手之间。

富贵闲人……阿爷要是肯当一个富贵闲人就好了!那样的话,家中子弟固然不得位居重臣,可等到如今不过牙牙学语的小弟姜庆初长大了,亦或是再等到下一辈,未必没有跻身朝堂跃居前列的机会!

“郎君,郎君!”浑浑噩噩的姜度在一阵摇晃中惊醒过来,见身侧是自己的心腹从者,他不禁恼火地喝道,“又是什么事?莫非张嘉贞一日都等不起,立时便要对阿爷动手?”

“不是……郎君,听说杜郎君因为回护郎主,被张相国奏以妄议国事,罢左拾遗,出为衡州司户参军。”

“什么!”

姜度一骨碌爬起身来,待要往外走时,他陡然之间想起自己再也不是声势烜赫的楚国公之子,别人再不会看他脸色为他奔走,如今之际更是什么忙都帮不上,他不禁颓然站住了。把马球赛的种种托付给崔俭玄,是因为他知道崔俭玄是讲义气的人,倘若他也因为父亲而受牵连,崔俭玄决计会照顾他的家人,而且杜士仪也会因此记得旧日情分。谁曾想到,杜士仪比他想象中做的更多,而且还受了牵连!

“郎君……”

“把杜十九郎封还制书时的书判设法抄出来,不论花多少钱!然后……”姜度把心一横,一字一句地说道,“将这些宣扬出去!”

当杜士仪在门下省向留守的另一员左拾遗内供奉交割清楚了手头的事务,从洛阳宫中出来,再一次经由星津桥天津桥黄道桥这天津三桥,踏上了定鼎门大街的时候,他心里别有一番不同的滋味。一路回到了观德坊私宅,他在门口下马时便察觉到几个上前迎接的部曲脸色不对,不等他问什么,陡然之间就听到耳畔传来了一个低低的唤声。

“阿兄……”

抬起头看见是杜十三娘,又发现她的双眼红肿,好似大哭过一场,杜士仪陡然神情一紧。可是,当杜十三娘快步上来说出了第一句话,他方才知道是自己想岔了,但继而便生出了深深的内疚。

“阿兄,平安回来就好!”杜十三娘想到玉真公主命人传信来时自己的震惊和惊惶,此刻忍不住使劲吸了吸鼻子,这才竭力用最平静的声音说道,“我不在乎阿兄是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还是因直言被贬,总而言之,阿兄去哪儿,我就跟去哪儿!”

“傻丫头!”杜士仪涩涩地吐出这三个字,却是伸出手来在妹妹的肩头重重压了压,这才强笑道,“都要嫁人的人了,还说这些傻话?”

“阿兄,我是认真的!”

不等杜十三娘说完,杜士仪便伸出一根手指在她的唇前轻轻一点,旋即淡淡地说道:“别在外头嚷嚷这些了,让人听见,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他一边说一边环视左右,却是含笑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过一时小挫而已,你们也无需挂心。公道在人心,我不过做了我该做的事。”

此行洛阳跟随的部曲,多数是崔家送给杜士仪的人,跟着他出生入死,经历颇多,虽得知了主人被贬官,但都不曾萌生异心。此刻见杜十三娘都如此说,刘墨便第一个说道:“郎君忠直重情,人尽皆知。今日即便因言获罪,可就如郎君所言,公道正义在人心,士林之中自会褒扬郎君直言义举!”

其他人齐声附和,杜士仪欣然点头,拉着杜十三娘便进去了。直到他们在视线中消失,刘墨方才大步走到一直没吭声的赤毕面前,不解地问道:“赤毕大兄,你怎的什么都不说?”

“郎君是聪明人,不至于一味忠直,却拿鸡蛋碰石头。”赤毕用极低的声音说出了这句话,见刘墨悚然动容,他方才轻声叹道,“我听说,张嘉贞张相国想要借此机会把姜皎党羽一网打尽,也想借机清算除掉几个源相国的左膀右臂。郎君作为他素来不想看到的人,又和姜四郎颇有交情,本就在清除之列。所以,郎君这是不进则退,不但是为姜皎陈情,亦是自保大计!”

赤毕对刘墨所说的话,杜士仪也用类似的意思对杜十三娘解释了一遍。这几年苦学经史的杜十三娘自然能够领悟此中道理,即便如此,那种危机和凶险却也让她不得不咬紧了牙关。良久,她还是嗫嚅说道:“阿兄,还是我陪着你一块去衡州……”

“圣人在气头上,我却还如此直言,自不是为了自求贬官岭南恶处,这才封还制书的。”杜士仪没好气地再次敲了敲杜十三娘的脑袋,这才摇了摇头,“前大理寺卿李朝隐遇到中宗皇帝那样的昏君,又是武三思当政,本因忤旨贬岭南恶处,可宰相却不得不因为他忠直清正而上书求情,最终迁闻喜令,你阿兄虽则远不如李朝隐,可自信那封还制书行得正做得直,不至于无人说话……”

“可真要无人说话呢?”

见杜十三娘不依不饶,杜士仪忍不住打趣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阿兄!”

兄长都这个份上了,还有兴趣开玩笑,杜十三娘登时为之气结,可原本愁肠百结的心情却疏解了许多。她一再追问了杜士仪可有把握,听他轻声剖析利害,她越听越觉得阿兄并非冲动行事,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可是,当听得杜士仪让她尽快预备行装,三两日内就会做出离开洛阳前往上任的态度,她不禁又觉得揪心了起来。

万一假戏真做怎么办?

她正如此想,突然只听得外头传来了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杜十九,杜十九你怎么回事!我就考了个河南府试,怎会一下子这样乱七八糟的?”

眼看崔俭玄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满脸气咻咻的表情,杜士仪忍不住轻轻拍了拍额头。才刚费尽唇舌对妹妹解释了一遍,如今可好,还要再解释一遍,那时候崔十一这颗爆炭必然就炸了!

第330章 造势!

安国女道士观中静室,当匆匆赶来的金仙公主见妹妹一身盛装,显然是要就此进宫,她不禁暗自叹气,随即立时快步上前说道:“元元,不可鲁莽!”

“阿姊,王郎当初贬济州司户参军,倒是还有罪名,如今杜十九郎不过是为姜皎说了一句公道话,竟然要被贬到岭南那种极恶之地去,你还要我不得鲁莽?”

玉真公主一时柳眉倒竖,竟是怒不可遏:“别说姜皎必然是有人构陷,就算他真的泄露御言,杜十九郎封还制书的话说错了?当死则死,应流则流,用得着笞辱大臣,伤了阿兄作为天子的圣明?他如今盛怒之际听不见忠言,事后就是后悔都来不及了!”

听到玉真公主急怒之下,竟是口不择言,直接指摘起了李隆基,金仙公主不禁心中大跳,又是庆幸自己把闲杂人等都留在了外头,又是暗叹外间是霍清看守,不虞这些话被有心人听去。然而,她在言辞上本就不是玉真公主的对手,这会儿只能目视之前规劝过自己的王容,期冀她来帮自己拦住玉真公主。

面对金仙公主那目光,王容便强自镇定心神,上前说道:“观主,圣人因楚国公的案子迁怒直言劝谏的杜郎君,甚至要把人贬到岭南恶处,消息一旦传开,必然不单单只有观主惊怒。杜郎君从前便是胆色无双忠直清正的人,朝中上下人尽皆知,他进直言反遭贬斥,朝中大臣即便能够坐视楚国公之事,却必然不会坐视他进言中肯反遭池鱼之殃。观主倘若就此进宫陈情,反而会令他大公之举变成挟私,届时反而更加不利!”

“嗯?”玉真公主此刻也正在气头上,见劝自己的竟是王容,她不禁冷笑道,“莫非就因为你家和他有些不容,此刻便要阻我进言相救?”

倘若有用,她也恨不得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立时赶入宫求情相救!

王容在心里转着这么一个念头,想到杜士仪的封还制书事先没有半点风声,也不知道多少人正处在惊愕之中,她便深深吸了一口气,在玉真公主犀利如刀的责问目光中,反而坦然又上前了一步:“观主请恕我无礼,此前王郎君因事被贬,观主和尊师一道入宫求恳,结果如何?”

闻听此言,不但金仙公主花容微变,玉真公主更是一张脸如同白纸一般惨白无神。这时候,王容方才屈膝下拜道:“观主和尊师是跳出俗世的人,平日专心道籍,偶尔相交文人雅士,超然物外不染尘埃,因而陛下深加优礼,可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因外人之事在御前抗争,陛下看待观主和尊师,便会等同于寻常因为一己之私而闹到御前的金枝玉叶。更何况,杜十九郎往昔有事,必会事先知会甚至于径直求助,而今可有只言片语否?”

见王容连番话语说得玉真公主渐渐怔忡犹豫,金仙公主一时如释重负,一面赞赏地冲着王容点了点头,一面就势扶着妹妹坐了下来,随即又轻声规劝道:“元元,就连高力士都给咱们捎了信,他是阿兄身边形影不离的人,如此不是单单向我们卖好,也是因为看好杜十九郎。

以往阿兄一怒之下喊打喊杀的,也不是没有过事到临头收回成命的例子,就如玉曜说的这话,宋璟对杜十九郎异常看重,焉知不会上书替他辩白?源乾曜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门下省的左拾遗这样被张嘉贞摆布?还有其他朝中深负清正之名的大臣,这会儿缄默不言,可是要丢人望的!”

她一口气把自己当初一时无措之际,王容劝解的那些话改头换面说了一遍,见玉真公主果然容色稍解,她如释重负,又悄悄向王容打了个手势。等人站起身上前在她们姊妹俩面前跪坐了下来,她便和颜悦色地说道:“玉曜,你之前这些话都很有理。可我和元元不入宫去,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见玉真公主的眼神一凝,显然是从最初的急躁惊怒中回过神来,王容便欠了欠身说道:“尊师和观主此时此刻与其做别的,不如大张旗鼓地命人送东西去观德坊杜郎君宅中,替他送别!”

“这不是……”金仙公主都吃了一惊,失声惊呼了这三个字,她突然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眉,突然咀嚼出了其中滋味,当即笑道,“好,好一个以退为进!既然是阿兄的旨意,我和元元身为妹妹,又是臣子,自然不好违逆相争。可岭南何等苦地,听闻瘴气密布,蛮人凶横,既如此,我们就多采办些驱邪避瘴的药材,然后再加上那些更适合岭南之地的坚实布匹,丝绢之类一律不要,就是麻葛之类……”

金仙公主既然都能触类旁通想到这些,玉真公主本就冰雪聪明,只不过关心则乱,历经了王维被贬斥一事,更加敏感的她一下子没有转过弯来,此刻须臾就品出了如此举动的深意。她长长吐出一口气,继而便点点头道:“就依照阿姊的话,对了,不如再去挑选几匹健壮的骡子,岭南少有大道,这些驮东西更管用的骡子应该比马强。总而言之,要让人知道,我姊妹二人虽则惋惜,却也只能做这些!”

见金仙公主见微知著想得周到,玉真公主终于回心转意,王容自然欣然附和,心里却知道这只不过是起头。等到陪着金仙公主从安国女道士观中出来上了牛车,才一坐定,她却只觉自己的手被人牢牢抓住了,抬头看时,她便发现金仙公主心有余悸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亏你亏你,元元这人外柔内刚,我就怕她再忍不住去和阿兄争执!阿兄是天子,虽则我和她都是嫡亲妹妹,可情分从来就不是永久的……”

这些叹息感慨的话,王容固然沉默听着,心却早已飞到了别处。等到牛车回了道德坊的景龙女道士观,她送了金仙公主入内后,借口家中有些事情要处理,带着白姜又出了门。上了自己的牛车,她方才一下子松懈了刚刚始终提着的精神,面色也变得有几分苍白。

“娘子!”

睁开眼睛看到白姜满脸的忧心忡忡,她便强笑道:“没事,只是之前乍闻惊讯却还得置身事外不动声色,这会儿没了外人,再装下去我也坚持不住了……好了,去洛阳南市的琉璃坊,我要见几个人。”

“娘子……”白姜却不知道之前王容陪着金仙公主去见玉真公主,究竟定下了什么谋划,犹豫许久方才嗫嚅问道,“杜郎君若是真的被贬去岭南,那他之前说的那些话……”

“不会的。”王容用自己都有些不相信的斩钉截铁语气迸出了这三个字,旋即方才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就算是最终真的势不可违,那我等他便是。”

白姜一时瞠目结舌,可看到自家娘子面上分明是不容置疑的神色,她不禁轻轻咬了咬嘴唇:“希望杜郎君真的能逢凶化吉!”

“事在人为。若能做的都做了仍旧不能挽回,那便只能求满天神佛保佑他逢凶化吉了。”

王容撩开窗帘看了一眼外间人来车往,心里却隐隐冒出了一个念头。杜士仪封还制书,固然有天子措置既不合律法又不近人情的缘故,可应当也有和姜家四郎君姜度颇有交情的缘故,但是否也有眼看着张嘉贞磨刀霍霍,因而先下手为强,进一步挑起事端的缘故?

永丰坊崔宅寝堂之中,赵国夫人李氏和崔泰之相对而坐,面色异常凝重。崔俭玄得了今科河南府明经科解送的名额,而且名次位居前五,这对她来说固然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可是,相比之前杜士仪因言获罪的消息,这喜讯却显得有些微弱了,甚至连儿子没有第一时间回来报喜,她都顾不上理会。然而,此刻这傍晚时分,崔泰之从尚书省回来之后便径直见她,所提到的事更让她呆若木鸡。

“杜十九郎行事太过冲动,此等人固然容易出尽风头,可一旦跌落,却就很难有复起之机。此前张相国曾经令中书舍人苗延嗣邀请他参加右拾遗李元芝家中饮宴,却被他拒绝,这便是殊为不智!所幸之前不曾定下婚约,否则九娘岂不是委屈?他家妹妹十三娘确实是聪敏能干之人,然则如今之计,她和十一郎的婚事不如暂且延后再定,以免别人借题发挥!”

沉吟良久,赵国夫人正要开口,却不防厚厚的帘子猛然间被人撞开,竟是满脸怒色的崔九娘出现在了他们面前。酷似崔俭玄的她此刻脸色涨得通红,竟是怒不可遏地说道:“阿娘,四伯父此说简直是荒谬,这还有什么可想的!清河崔氏什么时候要沦落到看别人脸色决定自家婚事了?

我和杜十九郎是他无心,我无意,和委屈不委屈有什么关联!至于十三娘,之前既然已经约定了婚姻,即便只是嘴上答应,又岂有延后之理?四伯父口口声声张相国,须知他这相国也不是一辈子的相国,贤如姚崇宋璟也有下台的时候,更何况他贤明才干全都不如!”

“你……”

崔泰之被气得险些吐血,可崔九娘却傲然施礼道:“四伯父这大道理侄女不敢领教,就此告退了!”

崔九娘转身扬长而去,崔泰之见弟妇默不做声,顿时恼将上来,冷冷告辞离去。他一走之后不多久,崔五娘方才进了寝堂,挨着母亲坐下便低声说道:“阿娘,虽则事出突然,可四伯父此说决计不可。杜十九郎此人,阿娘应是最知道的,断然不会一时冲动。此次楚国公之事,坊间多有人觉得冤枉,圣人如今是正在盛怒之际,日后未必不会后悔。”

“我也是觉得你四伯父之言太过功利。那依你之见,崔家应当如何?”

“既然阿弟已经得了解送,那阿娘应当立时命人前往杜宅,高调把两家婚事定下来。如此万一杜十九郎真要被贬岭南恶处,十三娘也有了归宿!而且,以此向人表明我们家的立场,如此一来,那些本是犹豫的清正直臣若是还视若无睹,那他们那清直刚正的名声就全都砸臭水沟吧!”

第331章 贬官反为荣

收拾行装准备走人,这原本该是杜士仪如今的最好写照,他回家之后本也是吩咐杜十三娘如此做的。

然而,对于这种灰溜溜离开东都的行径,崔俭玄哪里同意!

姜度把马球赛的种种权益和产业都转让给了他,这下子,别说他这些日子和姜度厮混的时间长了,颇觉得这家伙就是和自己一样嘴刻薄一点,做人倒是颇为痛快,就算还惦记着儿时那点小龃龉,可人家一口气把几万贯的投入都托付给了他,他怎能没有一点触动?

因而,在杜士仪解释过事情原委之后,知道自己帮不上别的忙,发了狠的他丢开解试告捷的欣喜,立时全身心投入了马球赛的那些正赛中,甚至不顾当初的另一个发起人窦锷躲了清闲,姜度又不在,自己那支队伍竟是相当于不战而退,当次日其中一场比赛开战之际,他更是死活把杜士仪拖了过去观战。

“别的忙我帮不上,你也让我不要帮,既然如此,你要走,临走前好好看一场马球赛总可以吧?要不是你当初建议,我也不会捣腾这个!”

家中行装尚在打点,陪同一块去衡州上任的人都已经挑好了,甚至又命人去和千宝阁刘胶东接洽,把此前赁下的这一处观德坊私宅退赁,此时被崔俭玄拉了来看球,杜士仪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然而,当看到今日临场的其中一队人中,赫然有此前他对裴旻询问过的那个楚沉,他那无奈劲头顿时少了三分,兴致多了五分。而当看到此人大发神威一上场便连下三筹,敢拦阻的全都人仰马翻的时候,他更是禁不住站了起来。

时隔一天一夜,杜士仪的名声在有心人无心人的各种炒作渲染传扬下,赫然成了东都洛阳的又一个热点,因而他之前进了这马球场的时候,就已经被人认出来了。更何况比赛开始之前,崔俭玄还特意以主办人的架势到高台上说了一番话,大意是以今日之赛为自己友人杜士仪送行,因而他这一站起身,登时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就连场中挥着鞠杖看同伴们欢呼雀跃的楚沉,此刻也不禁若有所思地抬起头往杜士仪看来。

四目对视之间,杜士仪只觉得那目光中除却好奇,仿佛还多几分说不出道不明的东西,待要细究时,对方却已经与其他人会合,再次满场飞奔打球去了。见场上另一队人马仿佛也打出了气性,渐渐拼死阻拦争夺,场面一时间有些胶着,他不禁轻轻摩挲着下巴,可下一刻,他耳边就传来了赤毕的声音。

“郎君,家中十三娘子命人捎信来,说是景龙女道士观金仙公主,安国女道士观玉真公主,命人送来了健骡四匹,驱邪避瘴毒的药材如雄黄等等两箱,并细葛粗麻等等,总共十二匹,以及金铤银铤各二,说是给郎君的送行程仪!”

杜士仪心中最大的担忧就是那两位贵主会入宫去向自己求情,此刻听到她们竟是大张旗鼓地赠程仪给自己送行,他不禁眼睛大亮,暗想此主意竟是绝妙!想想凭那两位金枝玉叶的脾气,应该不会第一时间想到这种以退为进的做法,倏忽间,他的面前便仿佛浮现出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真是深合他心!不知道让十三娘去拜谢时,能否见到她……他这个众矢之的,怕是不可能会见佳人了!

“知道了,你让人捎信给十三娘,崔十一盛情相邀,我总得这儿结束再回去。”杜士仪顿了一顿,这才添了一句,“让十三娘替我拜谢二位贵主,我如今待罪之身,就不去见她们了,免得瓜田李下被人说三道四!”

赤毕欣然而去。而等到送信的部曲又回到了观德坊杜宅,却赫然发现门前除了刚刚那二位公主派来的车马,仿佛又多了很多别的人,除却看热闹的,还有很多白衣儒衫的士子。他正纳闷地排开人群往里头挤,却只听前头有人大声说道:“潞州李十二郎,闻听杜拾遗之名久矣,今日得知杜拾遗因直言反遭人构陷被贬退岭南,特来此献上送行长赋一篇,敬请杜拾遗收下此赋。”

“我也有诗敬上。”

“我有赞一篇!”

那部曲见人群之中七嘴八舌,看样子竟是为了明年的省试而提前来东都行卷的各方才俊,他登时瞠目结舌。自家郎君这是要被贬了,而且是要去岭南恶处,怎的看这架势反而别人趋之若鹜,这时候找自家郎君行卷有用么?当他好容易从人群中挤出一条道路进门之际,就只听外间好一阵敲锣打鼓,他回头一看,却见有人客客气气四处拱手,请围在大门口的人群让开了一条通路,继而便让后头一行车马进来。对此颇为好奇的围观人群有人张口问了一声,得到的答案却又让四周人群一片喧哗,那议论声让整条街都犹如集市一般。

永丰里清河崔氏为赵国公次子崔十一郎崔俭玄,向杜士仪之妹求亲!

“杜家十三娘子听说孝悌之心感天动地,这才使得当年兄长转危为安重疾尽去!”

“崔家十一郎君和杜拾遗听说是同门师兄弟,这些天备考一直都住在杜宅……这婚事一结,可不是通家之好?”

“杜拾遗如今遭了贬斥,崔家却丝毫不计利害,果然不愧是世家名门,重信义,重情意!”

当此事连同那些议论都传到了杜十三娘耳中时,她不管平日里如何大方,此刻也不禁满脸泛红。想到崔俭玄把杜士仪拉出去了,这种大事总不成让她这个当事的女子亲自去接待,她不禁有些发慌,连忙又对秋娘吩咐道:“大媪,快去再让人寻阿兄,把事情告诉他!十一郎君也是的,这么大的事竟然不提早说一声……”

可这毕竟是自己的终身大事,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便极其不自然地低声说道,“告诉阿兄就行了,千万别告诉十一郎君!”

秋娘虽为杜士仪之事忧心,此刻却不禁笑了起来:“娘子放心就是!”

一场马球赛终于看完时,杜士仪便再次迎来了家中信使。得知崔家竟然在这节骨眼上派人来提亲,他不禁讶异地瞪大了眼睛,转头看了一眼在高台上慷慨激昂激励人心的崔俭玄,他就知道问这家伙必然也是白问,此等大事必然是崔家长辈决定的。在如今情势未明,他说不定真有可能往岭南走一遭的情况下,对于十三娘能有归宿,他自然心中又是欣悦又是轻松,想了想便命人召来了崔俭玄随行的一个从者,直接对他吩咐说道:“对你家十一郎君说一声,永丰里崔氏上门为他崔十一向十三娘求亲,我得先回去了!”

“啊!”

那从者瞠目结舌,等看到杜士仪带着人说走就走,他方才如梦初醒,可三步并两步跑回到了高台上正在给获胜者发赏钱的崔俭玄身后,他又不好就这么上前直说,只能在后头干着急。本待想这些人早点散去,却不想胜者那一方领头的彪形大汉却突然拱了拱手问道:“崔郎君,之前你说过,今日此站,算是给令友杜拾遗送行?”

“嗯?”崔俭玄愣了一愣,这才点头答道,“确是如此。”

“杜拾遗清正刚直,听说是因为直言之故被贬斥岭南?”见崔俭玄面色有些阴沉地再次点头,楚沉看了一眼自己那些分了赏金的同伴,便把自己手中的钱袋递还给了崔俭玄,“我一介草莽,对杜拾遗为人处事颇为敬服,无以为敬,这些微末之资,望能转赠杜拾遗作为程仪!”

此话一出,崔俭玄登时愣住了。见此人身边几个同伴在惊愕过后,一时都神态复杂地看着自己手中的沉甸甸钱袋,他又不是迟钝的人,想了想就摇摇头说道,“这位壮士的心意我领了。可你们一路拼杀到现在,每场比赛都是竭尽全力,受伤和马匹损耗等等,无不要钱,杜十九断然是不会领受这份程仪的。有心就好,何需钱财作为程仪?”

见大汉沉默不语,其他人亦是松了一口大气,崔俭玄突然想起另一件事,立时又问道:“对了,壮士可是姓楚?”见对方点头,他便笑了起来,“这就对了,杜十九从前也观瞻过你的比赛,一度赞不绝口,还说过倘使楚壮士上阵杀敌,必然是真虎将。他日你有机会建功立业时,别忘了他这番赞语就行了!”

建功立业……

楚沉一时面色极其复杂,拱了拱手行过礼后,他便拿着钱袋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其余四人一愣之下方才慌忙追了上去。面对这一幕,崔俭玄舒了一口气,暗自觉得自己解决得不坏,正想待会对杜士仪说道说道,可他往看台上一瞧,人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这时候,身后一个从者上来挨着他耳边说出了一句话,却立时让他再也淡定不下来了。

“十一郎君,您赶紧回去瞧瞧吧!刚刚观德坊杜宅派了人来把杜郎君请了回去,说是咱们家……派人去杜家提亲了!”

“什么!”

崔俭玄昨天回来只顾着不平了,根本还没工夫去想自己的终身大事,此刻险些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可在片刻的瞠目结舌之后,他突然仰天大笑了三声,随即也不管尚未散去的观众会如何看他,径直一阵风似的冲下了高台。等到了外头翻身跃上自己那匹坐骑,他几乎想都不想便挥鞭下击,进而风驰电掣往回城的方向驰去。那一刻,他虽心花怒放,可更多的是遗憾。

要是杜士仪真的要贬官岭南,这一去却不知道多久,他和十三娘成婚之时,岂不是杜士仪就看不到了?不行,就算草草操持,也得把婚事办了,十三娘必定会同意他的想法!

第332章 风光提亲事

娶妻当娶五姓女,清河崔氏身为隋唐以来,一直被人奉作为世家望族之中的第一等,女儿一贯是不愁嫁的,倒是男子娶妻总得提防一二,否则一不留神就要被塞一个公主县主,苦不堪言都是轻的。

尽管崔泰之反对在如今这风口浪尖上正式定下婚约,但当初杜十三娘在崔宅住过一段时间,赵国夫人体察其言行举止,本就心存喜爱,而太夫人故去之前遗愿是修两家之好,此后杜士仪更是在关键时刻赶回东都,把悬崖边上的崔俭玄给拉了回来,因而对于杜十三娘这个兴许能管住儿子的媳妇,她自是千肯万肯。于是,既然崔五娘也赞同早些定下来,她想想崔泰之不情不愿地出面,还不如另求别人,思来想去就亲自登门去见了黄门侍郎裴漼的夫人。

所以,此时此刻登杜家门来替崔俭玄提亲的,竟是裴漼本人!

门下省的第二号人物亲自出面做这种事,杜士仪也不禁大吃一惊,暗自庆幸信使虽没说清楚,但他至少还是赶回来了。邀了裴漼正堂入座奉了茶点,他见裴漼饮茶之后饶有兴致地询问此茶出处做法,竟仿佛是平常登门的客人,而不是来提亲的长辈,他不禁心中一动。果然,当他笑说裴侍郎倘若喜欢,回去时不妨带上一匣子的时候,裴漼便笑着点了点头,入了正题。

“从前二十七郎一直对你颇多好评,我却只见过你的策论,耳听为虚,可自从你到门下省任左拾遗之后,我才算是眼见为实了。楚国公姜皎的案子,是非曲直暂且不论,然则杖刑确实大为不妥,张相国身为中书令,这措置着实过分!你所谏既然并无不妥之处,圣人盛怒不纳,张相国却就此落井下石,朝廷公论自不会坐视不理!所以,你且放宽心,今次你直言,朝中清望之官多数极其赞许,自会秉公而论!”

清望之官意味着什么?那代表朝中三品以上屈指可数的真正高官,这些人方才是金字塔尖的人物!

杜士仪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面上立时流露出了深深动容的表情,连忙起身谢过。而裴漼显然不会忘记今天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公事,更是为了崔杜两家的婚姻大计。于是,他轻轻咳嗽了一声,便含笑说道:“令妹蕙质兰心,孝悌之心人尽皆知,因而清河崔氏赵国夫人有意聘为子妇,今托老夫前来面见杜十九郎,替子崔十一郎求娶,不知杜十九郎肯应否?”

这就是正式的提及婚事了。尽管两家早已口头约定,这不过是走个过场,可有裴漼这等身份地位的人登门,哪怕他将来真的贬官,杜十三娘的婚姻也不会被人诟病。因而,杜士仪深深吸了一口气,欣然点头道:“舍妹虽好,却也需有赵国夫人这样的长辈方才能慧眼识珠。崔十一郎真诚信义,舍妹托付给他,我也能放心了。”

“哈哈,如此姻缘天成,甚好甚好!”裴漼早就知道今日这一趟必然顺遂,此刻不禁哈哈大笑,“倒是杜十九郎,令妹我还从未见过,可否引来一见否?”

事关自己,当杜士仪从正堂传话让她去见裴漼时,杜十三娘不禁大吃一惊。可眼下不是羞涩的时候,想到兄长正处于随时随地便要远赴岭南的不测境地,她换了一身见客的衣裳进入正堂之后,见客位上那个五十开外鬓发花白的老者正笑吟吟打量着自己,知道这是裴宁的从祖兄,南门吴裴如今在朝中官职最显赫的人,也是兄长曾经的上司,门下省的第二号人物,她从容上前行过礼后,却没有依对方之言免礼,而是仍旧维持着下拜行礼的架势。

“裴侍郎,朝堂大事,本不该妾身一介女流多言。可阿兄直言招祸,要远赴岭南恶处,妾都斗胆请裴侍郎明察阿兄一片公心……”

“十三娘!”杜士仪这才想到妹妹看着柔弱,实则大胆,此刻连忙喝止了她,但见她咬着嘴唇却并不起身,他顾不得裴漼在场,上前将其一把搀扶了起来,一字一句地说道,“今日裴侍郎来,一是为了你的婚事,二也是为了我的事。裴侍郎久负清名,你这些话不必说。”

裴漼早就从最初的须臾惊愕之中回过了神,此刻不禁笑了起来:“我记得当初杜娘子还曾经随玉真公主面圣,为你家阿兄诉过冤屈?圣人面前都敢直言护兄,更何况是我面前。你放心,要是真的放任你阿兄被人三言两语构陷了,不说我这个黄门侍郎不用当了,源相国也断然不能忍!圣人英明,不过是被人一时蒙蔽,但使我等剖明利害,圣人应该会收回成命,你就放心吧!”

亲耳听到裴漼这么说,杜十三娘登时松了一口大气,然而,她还来不及说两句感激的话语,门外突然就传来了一个咋咋呼呼的声音:“裴侍郎,你这话是真的?杜十九郎不用去岭南那瘴气密布简直能毒死人的地方?”

随着这话语声闯进来的,正是满头大汗的崔俭玄。他身上满是风尘,这倒不是一路快马加鞭,而是今日风大尘土飞扬之故。他随手用袖子擦了擦脸,根本不在意自己那大花脸有多可笑,而是认认真真看着裴漼说道:“裴侍郎,我和杜十九情同兄弟,这婚姻之礼上倘若没有他在,那我和十三娘心中都会存下遗憾。倘若他真的要贬斥岭南,这婚事一概从简,我非得赶在他走之前办了不可!十三娘,我这话你可同意么?”

杜十三娘一瞬间睁大了眼睛,和崔俭玄对视了一眼后,她只觉得从来没有哪一刻,觉得崔俭玄如同现在这般善解人意,当即立时点头道:“自当如此!”

裴漼来之前就知道杜士仪兄妹相依为命,感情极好,因而杜十三娘会有这样的心意并不奇怪,可崔俭玄竟然也如此,他不禁心中大为惊讶。想了想自己原本的打算,他便苦笑道:“倘若赵国夫人听到这话,不知道要怎样头疼了……只是,圣人之命我却无一定把握,你们的话我这就捎回给赵国夫人就是……还有,崔十一郎。”

见崔俭玄有些莫名地看着自己,裴漼便无奈地摇头叹道:“你呀,立时就要交换婚书,行六礼,这节骨眼上,难道你还想继续赖在杜家?”

“啊!”崔俭玄这才意识到还有如此问题,登时懊恼地捶了捶脑门,“那好,我收拾了东西就搬回去。”

看着扑哧偷笑的妹妹,又扫了一眼嘿然傻笑的崔俭玄,想到他们刚刚不约而同的话,杜士仪只觉得心头又是轻松,又是惘然。等到把这一对已经几乎定下来的准夫妻打发了出去,他方才对裴漼苦笑道:“我家十三娘性子执拗,让裴侍郎见笑了。崔十一郎也是一样。敬请裴侍郎转告赵国夫人,该如何办理就如何办理,婚姻大事,办得风风光光才是,哪里要因为顾忌我,就让他们一辈子的终身大事留下遗憾?”

妹妹和准妹婿想着兄长,而兄长亦是想着他们,裴漼只觉心中百感交集,打了个哈哈就答应了下来。等到又约定聘书等等细节,杜士仪亲自送了他出来,他回到永丰坊崔宅对赵国夫人把所有原话一一告知,却发现这位崔宅主妇并没有露出为难之色,而是满脸的欣慰。

“今日劳烦裴侍郎了。这桩婚事且做两手准备,倘若事情无可挽回,那三日之内便让十一郎迎娶了杜家娘子,如此安她兄长之心,也可让十一郎和她都不留下遗憾。倘若真能够挽回,那便竭尽我所能好好操办,让十一郎风光娶妇,杜十九郎风光嫁妹!”

“夫人快人快语!”裴漼不禁脱口赞了一句,心中不禁冷不丁冒出了一个念头。

如此体察别人的长辈婆婆,做儿媳的着实福分不浅,怪不得崔俭玄亦是重情重义的人。说起来,崔俭玄还有一个幼弟在,他膝下正有一幼女年纪合适,是否干脆也趁机定下来?否则——他看了一眼侍立在赵国夫人身侧的崔五娘,却是又暗叹了一口气——否则如崔五娘这般能干聪慧却所托非人,那简直是天底下让爷娘最后悔的事!

于是,裴漼斟酌了一下语句,这才清了清嗓子,笑容可掬地说道:“清河崔氏家门严谨,据我所知,十一郎还有一个幼弟……”

且不说裴漼因赵国夫人和崔俭玄母子而打起了联姻的主意,杜士仪送走人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家中竟是纷至沓来,又迎来了好几拨客人。也不知道是因为崔杜联姻,还是因为他那封还制书却遭贬斥,韦氏、杜氏以及其余那些他打过交道抑或是点头之交的人家,都送来了贺礼和程仪。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开了个好头,这些人家除了送给婚事的贺礼,还送来了各种极其实用的东西,从药油木屐到各式膏药草药,甚至于奴仆和鞍辔等物,应有尽有。

而在外间不少官员们因杜士仪封还制书而遭贬斥之事相互商量各自预备的时候,洛阳宫宣仁门西边的大理寺官署之中,被押了两日的姜皎好容易得见天日,面对的却是让他整个人如坠冰窖的消息。

第333章 死生一线间

“楚国公姜皎,妄谈休咎,决杖六十,配流钦州。”

事出突然,尽管姜皎知道这一次别人以有心算无心,要翻转过来恐怕要大费周章,却怎么都没想到根本连审理都没有便已经定了他的罪。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怒声说道:“岂有此理!所谓妄谈休咎何等大罪,可有人证物证?我要见陛下陈情,岂容尔等编织罪名!”

那青衣令史却丝毫无惧,反而嘿然笑道:“楚国公还以为是平日出入宫中通行无忌,陛下饮宴无你不欢的时候?现如今外头流言蜚语不断,伤了陛下圣明,陛下对此震怒非常,哪里还会肯见你!”

“不可能,陛下怎会不肯见我!”

想到旧日初见时的宾主尽欢,此后李隆基登基,一直视他如友,但凡喜怒哀乐全都会对他倾吐,而他更知道如何妙语连珠使君欢心,可如今不过是三两句流言,怎会把事情闹到如今这般地步,一时间,姜皎双目圆瞪,使劲想要挣脱钳制自己的双手,可无论他怎么使劲,两边胳膊一直都被人死死把持着,脚下也无法向前挪动半步。情急之下,他不禁大声嚷嚷道:“我蒙此冤屈,朝中上下莫非就无一个明眼人不成?”

“楚国公别冲我嚷嚷,我不过一个不入流的令史,这等大事我怎会知晓?”口中如此说,这青衣令史脚下却向前了两步,旋即压低了声音说道,“好教楚国公得知,也不是没人说过公道话。门下省左拾遗杜十九郎,便曾经封还了决杖流你岭外的制书,只可惜陛下正在火头上,不但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更因为张相国奏其妄议国事,因而罢其左拾遗,出为衡州司户参军。他昔日还颇得圣眷,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谁还敢多言不成?事到如今,楚国公你就认命吧!”

姜皎一时间呆若木鸡,当左右架着他出了院子时,他都一无所觉。杜士仪此人他只见过两次,虽觉得此子明智果敢,可与其有交情的只有他那儿子姜度,而且也谈不上什么莫逆之交。可如今他逢此大难,满朝文武这么多人,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他说话的,竟然是位居谏官的杜士仪!

他自幼生于官宦之家,当初一见李隆基便为之折服,哪怕因为过从太密而一度被囚,险些流配岭南恶地,最终在百般设法后方才只是出为润州长史。可正因为那时候历经审讯却不曾吐过和李隆基有涉的半个字,天子方才会对他分外优容,可没想到贵极一时之后,他又再次落到了比当初更加绝望的境地!

等他回过神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在大理寺,而是仿佛在洛阳宫乾元殿之前。他被人除去外袍,又为之死死按在了刑凳之上,继而则是手足被缚不得自由。眼看着一个持常行杖的大汉走到了自己身侧,他还来不及说一句什么,背上便传来了一记仿佛深达骨髓的剧痛。可这一下之后,行杖却仿佛突然停了,他的嘴里却是被人塞进了一个小布卷。

“楚国公此次决杖,本应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可陛下格外体恤,免了别人围观。只不过,殿庭行杖,一律杖背。大家都知道楚国公养尊处优,因而手下自会有分寸。都是奉命行事,还请楚国公不要记恨我们这些小人物……这东西不是为了让你不呼痛,而是防着你咬了自己的舌头,那时候却不好调治。好了,继续!”

但凡行杖,若是只有臀腿受刑,即便苦楚,但只要好好养伤,痊愈的可能性自然大得多,可脊背之处却是筋骨聚集,稍有不慎就会伤及肺腑,当初武后用这一招对付大臣,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打得死去活来,然后死在了决杖之后配流的路上。姜皎从前只听说过此等情形有多残酷,但如今自己亲身体会,他方才知道那些记述根本不足以诠释这杖刑苦痛之万一。

最初几杖下去,他便已经痛得脸色发白,若非口中咬了东西,咬着舌头几乎是必然的。可等到十几二十杖,他就已经痛得昏了过去,背上那一条条青紫交错的杖痕异常可怖,渐渐的更是破皮见血,那不过小指粗细的常行杖每一次带着凌厉风声下击,几乎都会有血滴四溅。一旁监刑的青衣令史见此情景,却是对那向自己看来的行刑差役摇了摇头,示意不必停止。一时间,即便行刑的人已经昏迷不醒,但杖责依旧一下一下丝毫停顿都没有。

约摸五十几下的时候,姜皎便悠悠醒转了过来。可这一醒却让他陷入了更加难捱的境地,背上已经说不清是麻是痛还是火烧火燎,他只觉得喉咙里头满是一股腥甜的滋味,额头上挂落下来的冷汗已经糊满了眼睛,那最后几下,他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等到有人解开他的手脚将他重新架着站了起来的时候,他只觉得两条腿虚软无力,浑身便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冷汗淋漓。

“流配之法,想来楚国公未必清楚,我就在此再多啰嗦两句。流配钦州,是六千里外,倘若是骑马,日行七十里,九十天天之内一定要到配所;倘若是骑驴或者步行,是日行五十里,百二十天内必须到配所;至于伤重而不得不坐车,是日行三十里,两百日之内必须到配所。所以,还请楚国公早作预备启程,否则误了日子,难免还会有些波折。”

说到这里,那青衣令史仿佛想到了什么,又笑容可掬地说道:“对了,因圣人震怒,楚国公之弟贬春州司马,都水使者刘承祖配流雷州,其余还有好几个配流的。路上倘若同行,还能有个伴……”

说到这里,他见姜皎勃然色变,最后竟是吐血软倒了下来,他愣了一愣后便将手一挥,见人架着失去了知觉的姜皎离开,他方才轻轻舒了一口气。倘若大理寺还是李朝隐坐镇,今日此般行刑,那老儿必定会阻止抑或干脆廷诤,可现如今新任大理寺卿是个绵软懦弱的,中书令张嘉贞亲自吩咐下来的事,自然不敢有所违逆抗争。要说姜皎还真的是无用之极,听闻天后年间,颇有几个铁骨铮铮的官员,受刑之时虽几度昏厥复苏,却始终一声不吭!

“这几年圣人制令杖杀抑或是用杖刑的次数,还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嘟囔了这一声后,他阴恻恻一笑,吩咐把人送回姜家,转身便回去复命了。

当高力士得到姜皎已经决杖,不日便立时启程前往配流所在钦州的消息时,已经是傍晚时分的事情了。惊讶于大理寺那边竟然动作如此之快,他不禁陷入了踌躇。因为这一桩突如其来的风波,李隆基近日以来气性很不好,所有妃嫔那儿都不曾去过,大多数时候都闷坐在贞观殿,几乎谁都不见。事到如今,他也不想成心去触霉头,思来想去便决定暂且不去呈报这个消息,可没过多久,尚书省那边就有知情识趣的令史送来了另一个消息。

“谢他一声,就说此事我记住了。”

打发了一个心腹宦官去传信,这位从武后当权一直屹立不倒的内侍省第一号人物,不禁在宽敞的直房中来来回回踱起了步子。杨思勖去安南平叛,前时战报回来说是战功斐然,不下于王毛仲那两手花架子。可杨思勖建功立业,他在宫里就没有别的够分量的人好支使了。现如今这节骨眼上,岿然不动是可以明哲保身,可问题在于,这时候需要打破僵局的人!而且在他看来,此次的这一场风波,固然看上去此消彼长,可事后只要天子醒悟过来,自作聪明的人便会玩火自焚!

“将军,将军!”

一个年轻的内侍匆匆进了屋子,见高力士有些恼怒地挑了挑眉,他便慌忙说道:“柳婕妤往陛下的贞观殿去了。”

柳婕妤?第一个坐不住的不是王皇后,不是武惠妃,而是柳婕妤?

高力士在最初的诧异过后,立时眉开眼笑了起来,当机立断地说道:“去尚书省,请他们立时把今日奏疏节略送陛下御览!你亲自去,对人这般说……”

对那年轻内侍严密嘱咐了好一通话,高力士这才回座,支撑着脑袋沉吟了起来。虽没有一定的把握,但横竖不是他亲自出马,死活就看天命了!

贞观殿中,尽管天子面沉如水,但柳婕妤还是端着得体的笑容,行礼过后便送上了几样精致的点心,末了才说道:“妾身知道陛下如今心绪不佳,可若是为了那些流言蜚语便伤了御体,岂不是令天下臣民全都心怀忧切?这几日皇后殿下也好,惠妃也好,再加上妾身和其他嫔御,人人都生怕陛下气坏了身体。一二无知小人作祟,无伤大雅,还请陛下珍视身体,莫要因为外人之言,错怪了人。”

“哦?你说朕错怪了谁?”

见李隆基面色倏然转厉,柳婕妤便不慌不忙地说道:“妾身惶恐,只怕陛下因人言错怪了皇后殿下和惠妃。流言起自宫外,陛下却不见嫔御,岂不叫宫中人心惶惶?妾身今日斗胆请见,只请陛下见一见皇后和惠妃,如此后宫上下自然安心。”

按照嗣滕王所奏,废后之言起自姜皎,李隆基自然最疑心的便是武惠妃。然而,时隔数日再细细思量,他却越想越觉得王皇后亦是嫌疑极大,因而索性谁都不见。此刻柳婕妤如此说,他不禁陷入了踌躇。见自己所言仿佛有效,柳婕妤心中暗喜,这才不动声色地又添了一句话。

“不过,听说今日清河崔氏与京兆杜氏联姻,听说是黄门侍郎裴漼亲自充当地大媒,外头好大的热闹。”

李隆基正因为柳婕妤这若有所指的话而眉头紧皱,外间便传来了一个声音:“大家,尚书省送了今日一应表笺奏疏的节略来。”

“卿之言朕已皆知,你且退。”等到柳婕妤退下,李隆基令外间进来,等展开那长长一卷节略一扫,当头一连数份奏疏的标题就让他一时面露严霜。

谏门下省左拾遗杜士仪封还制书事!

第334章 御前激辩,针尖对麦芒

尽管杜士仪如今已遭贬斥,可裴漼作为大媒,亲自往观德坊杜宅走过一趟提亲,送去的定亲礼物却是丝毫不马虎,原就是赵国夫人李氏在此前口头订约之后,提早为儿子置办下的。而杜士仪早先就打算拿出两万贯来给杜十三娘置办嫁妆,因而尽管这一次看上去有些仓促,但家奴部曲当日便悉数出动,从前那些早就定好的东西纷纷从南市各大商肆中送了过来,一时间把前头院子里的几间屋子堆得满满当当。

而同在观德坊的官宦人家也好,平民百姓也罢,很快都从杜氏家人口中打探得知杜士仪此次要赶在南下岭南前,把嫡亲妹妹嫁入清河崔氏,因而婚期可说是赶得无以复加。当得知清河崔氏竟对此并不在意,虽有人暗中讥嘲,但更多的人都是感慨于杜士仪爱护妹妹,崔家亦体恤杜氏兄妹之情。

于是,当天行过纳彩和问名,次日竟立时就是纳吉和纳征之礼。当永丰里崔家按照古礼,送来了大雁和几乎塞满了巷子的聘礼时,围观的人群竟是把附近几条十字街都给堵得严严实实。

然而,在这种热闹喜庆之中,人群却只听得后头好一阵大声喧哗,紧跟着便是一阵扯破喉咙的嚷嚷:“让开,快让开!陛下宣召!”

这时候竟然天子宣召?宣召的是谁?杜十九郎不是已经被贬了吗?

尽管人群一下子为之炸了开来,但众人还是纷纷往两旁退避让路,总算是堪堪腾出了一条足够一人通行的路来,让了那一身内侍服色的宦官和两个随从通过。这一行三人策马小跑到了杜家门口,头前那个宦官便纵身跃下马背,大声说道:“陛下宣召,快请杜郎君立时随我等入宫!”

家中平日都是杜十三娘主持家务,可现如今她都要出嫁了,杜士仪当然得亲自出面替妹妹操持,所幸秋娘和竹影如今都能独当一面,月影虽年纪小些,可也能帮上手,而赤毕等人在前头招呼那些崔家送聘礼的人,他则是亲自接待崔俭玄的长兄崔承训,两人虽则早就相识,但并没有太多的深交,可今后就是姻亲了,崔承训最关切的是杜士仪此次遭贬的事,一来二去还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外间的动静就被人报了上来。

尽管今日是崔家下聘的大日子,可崔承训知道,天子宣召比什么都重要,更不要说兴许还关乎杜士仪的前程命运。因而,他立刻站起身来,满脸凝重地说道:“杜十九郎,此处的事情有我即可,你立时入宫去吧!君前容不得半点失误,你千万小心!”

“那就容我失礼了!”

这会儿宫中来人,杜士仪心知肚明,不外乎就是因为自己一个遭贬之人的动静实在太大。然而,他也是被这一次的突发事件逼得不得不豁出去赌一赌,否则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因而,他向崔承训拱了拱手后就立时出了正堂。他也不忙着先去见那宣见的宦官,而是紧赶着回房换上官服,这才来到了前院。

甫一照面,他便立时认出,此时此刻前来宣召自己入宫面圣的这个宦官,依稀竟有几分面熟。微微一沉吟,他便笑了起来。竟是当日探花筵时之人!

“李静忠,原来是你。”

见杜士仪还认得出自己,李静忠目光闪烁,却只是微微颔首没有说话,等到杜士仪身边随从牵来了马,他待其上马后,自己也跃上了马背。直到进了洛阳宫,刚刚两个随从都垂手退下,他引着杜士仪一路往宣政殿方向行去,觑着四下人都离得远,这才用极低的声音说道:“杜郎君,陛下今天心绪很不好,还请你千万小心些。惠妃让奴婢捎话给杜郎君,多谢杜郎君能够为楚国公说一句公道话。”

上次这李静忠在探花筵上陪侍自己,就曾经坦陈是武惠妃的人,如今又提醒了这么一句,更代武惠妃致谢,杜士仪顿时暗自苦笑。他如今在朝中还只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原本根本不想卷入后妃之争中。倘若不是蓝田县主之案他恶了王皇后,此次张嘉贞又明显公报私仇,单单姜皎党羽就陷进去多人不说,更是以杖刑上公卿,他还不至于胆大到封还制书的地步。如今武惠妃这空口白话的感激,对他来说并不能解燃眉之急!

接下来这一关能否安然度过,便是生死荣辱两重天!

心中豁出去的他踏入宣政殿之际,已是把所有顾虑都排遣一空,换上了一张从容镇定的面孔。作为常朝以及朝会之后接见大臣的地方,自然是空旷宽阔,人少时更有一种冷寂寥落的滋味,此时此刻御座上的天子沉着一张脸,左右内侍宦官无不是低垂着头,仿佛连呼吸都摒止了一般,那气氛何止凝肃!在这种僵硬得仿佛连空气流动都为之停止的环境中,他不禁感觉到了一股深深的压力。

“杜士仪,你很好。”李隆基终于开口打破了沉寂,可第一句话便是语带双关,紧跟着又哂然冷笑道,“你从门下省左拾遗出为衡州司户参军,结果官民送行,又是紧赶着嫁妹,看着你这大张旗鼓的架势,恐怕别人还以为你不是贬斥,而是荣升一般!”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和崔十一郎是同门师兄弟,交情莫逆,因而去岁他丧服期满后,臣就已经为幼妹十三娘和清河崔氏口头定下了婚姻之约,崔十一郎河南府明经科解送之后,便行完婚。前几日他得了解送出场回来后,得知臣即将前往衡州上任,崔家知道十三娘只有臣这唯一一个至亲兄长,所以方才打算立时完婚。臣本不想委屈了妹妹,可却拗不过他们,因而所能做的不过倾其所有置办嫁妆而已。毕竟如今一别,不知多久方才能够相见。”

李隆基已经让人去打探过,所奏都是崔家聘礼如何丰厚,杜家置办嫁妆如何豪气,再有就是给杜士仪送程仪的里头有多少达官显贵豪门世家,可此时杜士仪的回答也着实中肯。而短短一两日,上书为杜士仪求情的官员就已经有十数人,他的怒火历经几日,也已经渐渐平复了许多,当初没想过的那些关节,眼下却已经另有考量。

“至于陛下说臣大张旗鼓,犹如荣升,臣不敢苟同,虽贬犹门庭若市,其如公心民意也。臣封还制书,乃是身为谏官的职责。陛下不以臣微末,自万年尉半岁有余便超迁左拾遗,臣铭感五内!律者,纲也,此次楚国公之案付中书门下究其状,然未得人证物证诸多实据,便奏其罪断其刑,民间非议本就不少。更何况纵得其罪,其刑亦当依律而行。楚国公昔日煊赫,今朝得罪,明正典刑方才昭显陛下之明。中书门下不以常刑断罪,而责以非刑,臣身为谏官,自应不当则谏!”

李隆基尚未说话,原本静悄悄的大殿中,突然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好一个不当则谏!然则杜士仪,你扪心自问,就真的并无分毫私心?昔日你能得京兆府解头,楚国公姜家便曾经在县试府试一再打过招呼,姜皎之子姜度更屡次出入你之门庭,安知你不是以私谊废公事?”

这是……张嘉贞的声音?真真没想到,今日李隆基这天子竟不止召见自己,还有一个中书令张嘉贞在,而且堂堂宰相藏着听壁角,君臣二人着实还真是想得出来!

窥见李隆基并没有多少表情变化,杜士仪便大胆地往声音来处看去。却只见张嘉贞从大殿上一根廊柱后大步走了过来,随即看也不看他一眼,径直越过后深深向天子施礼道:“陛下,杜士仪不但妄议国事,而且分明因私废公!”

能够和宰相当面打擂台,杜士仪何止提起了七分精神。他也顾不上自己和张嘉贞之前的品级资历无不差着十万八千里,当即朗声说道:“昔日夫子曾赞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祁黄羊可谓公矣’。举贤如此,断事同样如此,不分亲仇,只论对错!臣闻古语云刑不上大夫,何也?因士大夫近于君,所以养廉耻。故士可杀不可辱,何况楚国公昔乃近臣?张相国为宰相之尊,领旨断事之际却不思律法,不近人情,只求杀一儆百,众所战栗,莫非这便不是因私废公?”

张嘉贞为宰相之后素来说一不二,哪怕资历年纪全都比他更长的源乾曜尚且不放在眼中,哪里瞧得起杜士仪这初出茅庐的乳臭小儿?然而,此刻对方面对他这指斥,不慌不忙,反倒把同样的因私废公四个字砸了回来,他登时气得几乎吐血。

可就在这时候,外间却还偏偏传来了一个通报声:“陛下,开府仪同三司宋璟,门下省侍中源乾曜求见。”

李隆基见杜士仪竟然敢和张嘉贞公然质辩,还把张嘉贞说得面红耳赤,他不禁挑了挑眉,此刻听到宋璟和源乾曜都来了,他方才淡淡地吩咐道:“让他们进来!”

一听到宋璟和源乾曜竟是来了,杜士仪登时心头大振,面上却露出了讶异的表情。他封还制书之前没见过宋璟,封还制书之后也没有见过宋璟,再加上这位赫赫有名的铁面宰相素来无人敢疑其私!至于源乾曜,他可一贯没怎么指望这个老好人!果然,当他用眼角余光瞥见宋璟和源乾曜入殿后从自己身侧走过,继而来到和张嘉贞平齐的地方站定之后,双双行礼拜见。

当次之际,面色肃然的宋璟当先开口说道:“陛下,臣听闻就在昨日,楚国公姜皎已经决杖了?”

第335章 直谏的艺术

这还真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杜士仪从前领教过宋璟这般性格,可此时此刻见宋璟面君之际依旧如此,他不禁叹为观止。再悄悄打量张嘉贞和源乾曜时,他便发现这两人一个满脸始料不及,一个则是老神在在,一下子分出了某种程度上的高下来。至于御座上的天子,他固然不能在这种时刻直接行注目礼,可他站着的位置本就靠后,前头有三位宰相级别的大佬扛着,少不得迅速瞥了一眼,待发现李隆基脸上委实有些不自在,他的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测。

见天子并不回答,宋璟却又沉声说道:“姜皎之罪,中书门下虽已经细究定罪,陛下业已圣裁,然按律严惩也好,按情宽大也罢,既然由门下省过,杜士仪身为左拾遗,上封劝谏本属应当。中书令所言妄议国事四个字,有违当年置左右拾遗补阙的本意!

正如拾遗补阙之名,此等谏官,本就是为陛下拾遗补阙。便犹如御史奏事,不因言治罪,是为恤言官;而拾遗补阙封还,不因谏加罪,是为重谏官!倘若谏官身为天子近臣,尚且不能议国事,那朝堂百官天下诸官,还有谁能议国事?”

宋璟的年纪只比张嘉贞年长两岁,却还比源乾曜小一岁,可他是当年武后尚且嘉赏的大臣,早在睿宗之初便以不到五十的年纪官拜宰相,再加上他是出了名的廷诤第一,此刻张嘉贞固然给噎得心头大怒,却不敢立时三刻出来争辩。

而他这犹疑,却是让宋璟气势一时更甚。他长揖之后再次踏上前一步,郑重其事地说道:“臣从前便曾经因姜皎权宠太甚,谏劝过陛下,请稍加抑损,以免太过,陛下从谏如流,因而一时姜氏富贵安闲。而如今姜皎之案朝野沸沸扬扬,不在措置,而在中书门下领旨断罪不辨公私,陷陛下于情理两难!

若有罪,以姜皎之微功,或死或流,官民皆能见陛下公心,王侯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必定罪笞辱,而使官民言谈之间,常涉陛下与姜皎私谊?陛下一国之君,大唐天子,国器之重,姜皎既位居秘书监,既非闲人,何来私谊?此其一也。”

这还只是其一!

杜士仪听到宋璟三言两语,已经把整件事情都归在了中书门下,实则是真正主导此事的张嘉贞身上,而对方气得面红脖子粗,却还只能暂时忍着,他心中顿时钦服更甚。他瞥了一眼依旧沉吟不语,眼神却有些不同变化的源乾曜,自然更加专注地打算听宋璟接下来说些什么。

“其二,姜皎及其弟乃至于有涉此事的官员或流或贬,此固然快刀斩乱麻。可妄言者不止官场,更有民间不明就里的寻常百姓。姜皎妄谈休咎,虽殿堂行杖,可于民间来说却又是多了一桩谈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百姓常喜家长里短,若要抚民,但使其恢复原本的生活即可。

臣听说尚书省今日刚刚令河南府,将此前于东都一时蔚为流行的马球赛暂时严禁?既是前时以陛下观瞻决胜赛为名,令官民趋之若鹜,今陡然严禁,岂不是让人生疑?如今不借着这机会,让百姓有其他更津津乐道的事,反而剥夺百姓少有的乐趣,这岂不是因噎废食?”

马球赛被陡然勒令停办的事,就这么被宋璟一下子揭了出来,杜士仪即便此刻才知情,已经完全佩服得五体投地。而这等小事,李隆基显然并不知情,皱了皱眉后便不悦地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姜四郎窦十郎崔十一郎三个把马球赛办得好好的,朕还听说其中多有身手杰出之士,缘何突然就停了?”

陡然之间转到了这么一个话题,就连源乾曜都有些意外。见张嘉贞竟有些狼狈,他便恭恭敬敬地说道:“回禀陛下,仿佛是尚书省觉得此等三教九流齐聚东都,很容易惹出事情来……”

“朕记得窦十郎对朕说过,所有参赛的人若非东都洛阳本地人,便有各地官给过所公验,验明无误方才给参赛堪合,临场仍需再验。”李隆基一下子就想到了三个主办人之一的姜度如今已经成了犯官之子,面色陡然之间一沉,心绪不知怎的便为之大坏,竟是冷冷说道,“朕当日金口玉言答允了他们,若是这项赛事办得好,日后决出最终两队之际,朕会亲自临场观一场龙争虎斗。尚书省日理万机,竟有空管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张嘉贞知道崔泰之也不满意侄儿崔俭玄不务正业,因而方才授意崔泰之让河南府叫停这一项赛事,可谁曾想宋璟吃饱了撑着,竟是连这一条都奏到了御前。

此时此刻,要说杜士仪和宋璟没有眉来眼去的关系,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信!事到如今,他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能掣出了王守一私底下对他透露的最大的一项砝码。

“陛下,尚书省那边,正是臣知会的。臣也是未雨绸缪,因长安那边近来有人奏称,道是陛下不在长安期间,军中小卒固然常有各式骚乱,且民间闲汉游侠儿亦常常在街头闹事,而如今东都这马球赛人多眼杂,异日御前决胜之际,万一混入一二宵小,恐有不测之祸……”

“防微杜渐本为善意,可民间百姓之中,多有捕风捉影的人,无事都要说成有事,更何况如今旨在平息流言之际,何必多此一举?”

宋璟这一本正经的驳斥,听在李隆基耳中自然觉得有道理,而前头那些话刺耳的固然有,总体来说,却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于是,他摆了摆手示意张嘉贞不必再辩,目光就越过前头三位宰臣,落在了杜士仪身上。

“宋卿忠心体国,尤其所谏一二尽皆有理,朕已经尽知。”李隆基仔细想了一想,决定还是收回此前的成命,免得背一个迁怒谏官的名头,当即似笑非笑地说道,“杜士仪从前便依朕之言去拜见过你,闻听对你也颇为敬服。眼下你就把他带回去,好好训诫一下这个愣头青,让他知道何为谏官!不是耿着脖子和朕和宰相打擂台,那就是拾遗补阙!”

杜士仪都已经出为衡州司户参军了,还要了解什么是谏官干嘛?

源乾曜心中一面嘀咕,一面长舒一口气,见宋璟长揖领命,而杜士仪也随之行礼,他便笑道:“也是陛下从谏如流,容人雅量,方才能容杜十九郎这少年狂妄。”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讽刺自己没有容人之量?

张嘉贞被气得险些又是一口血吐出来,可眼见得天子微微一摆手,杜士仪竟是随宋璟先行退下,他更觉得喉咙口堵得慌。偏偏等到他好容易迅速打点好了进一步解释自己苦心的言辞,御座上的李隆基却淡淡地说道:“中书省事情多,张卿不能分身太久,先回去吧。”

说完这话,见张嘉贞呆若木鸡,好一阵子方才有些不情愿地告退,李隆基瞥了一眼面露振奋之色的源乾曜,又漫不经心地说道:“门下省亦是不可一时无人,源卿也且回去理事。等宋璟好好训诫了杜士仪那榆木脑袋,就让他立时回门下省当他的左拾遗!”

他可以不在乎宰相私心太重,只要他们在政略上能够游刃有余,所以他包容了姚崇多年。可如今这对搭档,实在有些不合适!

当杜士仪随着宋璟一路一声不吭地出了洛阳宫,等过了天津三桥,随从们牵马过来,他见宋璟就连牵马的小奚奴竟也犹如闷嘴葫芦似的,一直都没机会说话的他终于讷讷说道:“宋开府今日殿上风采,着实让人心折。”

“哦,你想学么?”

宋璟这反问让杜士仪一时招架不住,等发现宋璟径直拨马而行,他愣了一愣连忙追了上去。宋璟位于东都的私宅不比其在长安城那座御赐宅邸一般靠近大明宫,而是位于洛阳城南紧挨着南边定鼎门的明教坊。当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杜士仪跟着宋璟来到其书斋时,他还在悄悄留意四处的陈设,就只听得前头人头也不回问了他一句。

“你之前封还制书的时候,可想到我会出面?”

果然不愧是开元名相,真不好招架!

“宋开府明鉴,只是转过这念头。其实只因为在那道流姜皎于岭外的制书之前,姜四郎姜度曾经把他在马球赛的一应产业和收益都转给了崔十一郎,又捎话令我等无需替楚国公奔走,因而我心中本有些踌躇。

倘若制书是死罪抑或流刑也就罢了,可我实在不曾想到竟是杖刑之后再行流配!楚国公在当年窦怀贞之乱中毕竟是有功的,更何况若国之大臣皆可笞辱,日后别人呢?张相国身为宰相却如此不体恤同僚,是而我一时义愤……”

听到杜士仪说到这里就暂时停住了,宋璟方才倏然转过身来,盯着杜士仪看了好一会儿,这才露出了一个难得的微笑:“听得出来,你倒是说了实话。后头你那条理由,正是我适才面圣的理由。至于前头的……我就当没听见了。”

他说着便在主位上坐了下来,抬手示意杜士仪在下首坐了,他便淡淡地说道:“前时罢相之后,我也想了许多。陛下能纳谏,然则如何谏,却至关重要。从前我只知一味用强,如今方才觉得,倘若一味用强,忠直则忠直,若一旦陛下拂袖不听,则前功尽弃。所以,才有今天那些话。”

直到此刻,杜士仪方才恍然大悟,心中竟是佩服更甚。罢相至今已经两年有余,宋璟这位赫赫有名的梅花宰相,已经更加炉火纯青了!

第336章 死则死尔!

看着趴在床榻上气若游丝的父亲,饶是姜度从前自诩天不怕地不怕,此刻却也是双眼通红心中悲痛交加。

谁都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快,叔父姜晦在贬斥之前,只来得及用了手段,把几个当初趋炎附势如今却避如蛇蝎的人打成阿附父亲的姜氏党羽,甚至连这几个人是否会被贬官去职都没机会看见,更没能和父亲见上一面,便被贬为春州司马,而且是即刻上路。

春州远在广东,这一路山高地远,而父亲的贬所更远在广西钦州,远比春州更属于蛮荒之地。更何况,挨了那样六十杖,已经五十开外的父亲如何撑得下来?

叔父姜晦又担心晚辈们留在洛阳遭人暗算,把大多数人悄悄都转移到了叔母的娘家,现如今当初那偌大的楚国公姜宅,如今只剩下了他和尚在病中的母亲,其他婢仆固然大多留着,可整个宅子里的气氛却已经低落得无以复加。倘若不是这两天表兄李林甫除却在官署点卯,其余时刻都在这儿陪着他,他恐怕就是再坚韧的神经也难以坚持下来!

“四……郎……”

听到这个极其低微的声音,姜度先是一愣,见趴伏在床榻上的父亲竟是终于醒了过来,此刻微微睁开了眼睛,他慌忙挪上前去,紧紧抓住了父亲的手。这时候,李林甫也连忙在床榻边上坐了,轻声说道:“舅舅,四郎在这儿,咱们都在这儿。”

姜皎用浑浊的眼睛看了一眼姜度,目光接着却在李林甫身上停留了许久,这才用含糊不清的声音说道:“已经几天了?”

“阿爷是昨天被送回来的。”姜度用极低的声音答道。

“原来如此……”想到昨日决杖时那青衣令史有恃无恐说出来的那些话,姜皎竭尽全力把背上那几乎令人窒息的剧痛抛在脑后,一字一句地问道,“现在外间情形如何了?不要骗我,说实话。”

姜度正在犹豫不决之际,李林甫却比姜度更了解这个舅舅的性格,连忙低声说道:“舅舅,小舅舅被贬了春州司马,刘承祖流配雷州,此外还有好些人遭了池鱼之殃。”见姜皎闻言并不动容,即便大汗淋漓,依旧死死盯着自己,他心中一动,又低声说道,“倒是此前曾经因封还制书而被贬衡州司户参军的门下省左拾遗杜士仪,今日突然被圣人宣召,而后竟是收回成命,依旧为门下省左拾遗。”

听到这一条,姜皎的眼睛里突然流露出了一丝湛然神光。他使劲一咬舌尖,这才抵抗住了脑际的那种昏昏沉沉,继而又问道:“送我回来时可有说明,几日之内启程赴钦州?”

李林甫瞥了一眼姜度,见表弟依旧没有说话,他索性就继续越俎代庖地解释说:“昨日舅舅被送回来之后,那边的说法是三日之内便要启程。只不过舅舅如今伤势沉重,倘若可以,不如争取一下宽限吧!圣人既然能够回心转意宽宥杜十九郎,总不至于对舅舅一定要赶尽杀绝!更何况,如今离事发已经有好几天了,圣上最初震怒,如今仔细斟酌,难道还会琢磨不出来舅舅是被人算计了?”

“圣人唯一不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承认自己错了。”

姜皎这一句话不但李林甫听清楚了,姜度也同样听清楚了,表兄弟两个彼此对视了一眼了,面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继而李林甫若有所思地蹙紧了眉头,而姜度则暗自捏紧了拳。

这时候,姜皎方才勉力解释道:“陛下宽宥杜十九郎,是因为他是谏臣,职责所在,宽宥了他更能显得虚怀若谷,宽容纳谏。至于我……六十杖都已经挨了,这时候突然再宽宥赦免,那就是出尔反尔!”

“舅舅说得没错。”李林甫陡然醒悟,面色一时极其难看,“那难道连宽限几天启程上路都不成?”

“不成。”姜皎艰难地吐出了这两个字,一旁的姜度见父亲额头上汗珠大颗大颗地滚落了下来,慌忙亲手去拧了毛巾替他擦去。被那冰凉的感觉一刺激,姜皎方才恢复了些许气力和知觉,又声音低沉地吩咐道,“就按照期限所定启程,用马车,如此便是日行三十里……”

“阿爷!”姜度一时又惊又怒,“之前大夫来看过你的伤势,说是有好几杖伤及肺腑,如此强撑着上路,恐怕会……”

“死则死尔,到这个份上,你还指望我能活命?”

姜皎凄然一笑,面上随即露出了决然之色:“圣人之心有多狠,你们都不知道。否则当年赞襄如刘幽求,怎会说死就死?知心如张说,怎会说贬就贬?还有那些曾经从旁辅佐进言的人,死了多少,你们兴许都忘了。我不过一闲散之人,却自以为知己,活该有今次劫难!记住,启程之后每日该走多少就走多少,但绝不要多走。不要再找什么没用的大夫,到哪里撑不住了,就立时命人往东都报丧!”

姜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面对姜皎那眼神,他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而李林甫虽则入仕以来一直都是名义上的官衔,从来不曾经历过实职,可心志却坚毅得多,倒吸一口气后便恍然大悟,当即义无反顾点了点头:“舅舅的话我明白了,此事便交给我!虽则如今人人避姜家如蛇蝎,但倘若那时候……宇文融我却有几分把握能够说动,更何况源翁虽不太靠得住,单单报丧他总不至于还推三阻四!”

听到姜皎和李林甫舅甥竟是把话说得这般赤裸裸的,姜度只觉得整个人如堕冰窖。可须臾,他就觉得手上传来了巨大的力道,再看父亲时,他便发现姜皎的脸已经涨得通红:“四郎,哥奴比你年长,也比你更明白世事,你日后凡事多多请教他。此次启程,你与我同行。若到我不测之时,万一陛下真的能够还存着体恤怜悯之心,容你递柩回乡,你切记找几个文采好的人,如果能请动杜十九郎最好,为我写一篇墓志铭。不用过多美言,但书过,不言功。记住,一定要如此!还有,后宫惠妃处,不要再往来了。”

事到临头父亲方才想到最后一条,姜度不禁心中异常黯然,良久方才点了点头。而李林甫听到舅舅让姜度凡事多请教自己,不禁谦逊了两句,但见姜皎显然无心听这些,他方才立刻满口答应照顾舅母和表弟们。等到姜皎再次吩咐了好些话之后,他眼看其仿佛精疲力竭,正要请其好生养息,却不想姜皎突然低声说道:“四郎先出去,我有事要吩咐你表兄。”

眼看姜度愕然离开,李林甫方才就势在榻前跪了下来,低声问道:“舅舅有何事要吩咐我?”

“哥奴,四郎也好,姜氏其他子弟也好,没有一个及得上你能屈能伸,精明强干。惠妃经此一击,无论宫里宫外全都损耗巨大,姜家已经不成了,但你却还能给惠妃雪中送炭。记住,不要如我和你舅母当初那般张扬,事情做得隐秘些……”姜皎张口对李林甫低声嘱咐了几个不为人知的名字,见外甥目露异彩重复了一遍,他方才欣慰地笑道,“我是不该走了幸臣的路子,否则也不至于如此。你比舅舅有出息得多,日后四郎他们,我就托付给你了。”

昔日贵幸时,宫廷之中的宫女、名马、珍奇……但凡姜皎看中之物,李隆基都会毫不吝惜地下赐,就连宫中草木亦是如此。然而如今一朝见罪杖刑流配,当一辆马车十数家人从姜宅徐徐出来,经由城门黯然离开东都之际,却是连送行的人都几乎不得见。熟识相厚的人家大多早一日便送了程仪,也有少数怕事的人也不见,礼也没有,陪伴在马车之侧的姜度走在官道上,只觉得心中满满当当说不清是愤怒还是失望。

当耳畔传来了一阵疾驰的马蹄声时,他也丝毫没有回头,直到他听见有人扯开喉咙嚷嚷了一声:“姜四!”

愕然回头的他看见两匹马几乎并行疾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从人。随着人趋近到只有一二十步远,他一下子就认出崔俭玄身后的那人是谁,一惊过后也来不及吩咐什么,连忙拨马迎了上去。相见之际,他忍不住苦笑道:“别人顶多送了程仪就躲了,你们两个就不怕给家中招祸!”

“怕什么!之前马球场都被河南府使人查封叫停,窦十郎直接把一应都转给了我,再加上你这些,如今我是独家经营一人做主,我怕个鸟?”崔俭玄没好气地冷哼了一声,这才看着同样靠边停下的马车,低声问道,“楚国公还好么?”

“大约坚持不到钦州。”尽管这话从自己这个做儿子的人口中说出来,难免悲恸黯然,但姜度面对这两个特意来送行的人,还是说了实话,“能否支撑到出了河南府境内,都说不准。”

“那你还……”

崔俭玄大吃一惊,正要嚷嚷的时候,却被杜士仪一个手势拦住。策马上前一步的杜士仪瞥了一眼那辆装饰简朴的马车,他只需稍稍想象就知道坐在马车上会有多颠簸,再加上五十开外的姜皎经那六十杖之后必然伤情严重,他立时明白姜度所言不虚。想想姜皎此次也没有上书再请宽限抑或其他宽宥,他隐隐之中便猜到了这位楚国公的决断,心中不禁叹了一口气。

“楚国公真是一片苦心……姜四,此去路上你自己小心些。若有什么事情,尽管送信到观德坊来。只可惜,崔十一和舍妹的婚礼,你是来不了了。”

“看我这一昏头,竟是忘了你是要成婚的人了!唉,连你的傧相都做不成!”姜度懊恼地拍了拍脑袋,见崔俭玄欲言又止,他便笑道,“只不过你比新娘子还漂亮,回头可别让人笑话了!我眼下也没什么可送你当贺礼的,这块玉佩你收着!”

扯下腰间一块玉佩不由分说地塞到崔俭玄手中,他便意味深长地说道:“等日后我回来,再用合适的贺礼换了这块玉佩!”

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

才刚因为天子虚怀若谷宽容纳谏,最终留任门下省左拾遗的杜士仪,竟是和崔俭玄师兄弟二人一块去送了获罪流配的姜皎!

东都洛阳四面八方的官道原本就是往来车马最多,每日各等进出京城的官员也不少。再加上杜士仪本就颇有名气,崔俭玄亦是东都土生土长的,认识的人更多,因而他二人和姜度话别的情景,竟是有不少人认出了看见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转眼之间人尽皆知。背地里议论杜士仪胆大包天的人不少,摇头叹息太不知收敛的人也不少,但更不少的,却是怒发冲冠恨不得四处找东西砸以求泄愤的。

傍晚时分,当王守一来到张嘉贞位于南市之西思顺坊的私宅时,便是一脸森然怒色。他径直踏入了张嘉贞的书斋之后,竟是不避书童家仆,声色俱厉地说道:“那乳臭小儿这等狂妄大胆,张相国便打算一直如此放任不理不成?”

张嘉贞昔日和王守一颇有交情,因而为相之后自也常常悄悄透露一点消息过去,可是,他怎么都没想到,在这种要命的节骨眼上,王守一竟然还敢明目张胆地来见自己,甚至当着下人的面指摘杜士仪!

面沉如水的他恼火地斥退了伺候的人,这才冷冷说道:“驸马应该知道,我已经奏了他妄议国事。可宋广平公然出来袒护他,圣人又回心转意,我又能如何?”

王守一面露讥讽,本想再刺上张嘉贞两句,可想到如今是唇亡齿寒,他便硬生生忍耐了下来,深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心平气和地说道:“张兄,我们俩情分非比寻常,我却也不必和你拐弯抹角。姜皎阴附惠妃,谋倾中宫,本就是罪有应得,可那杜士仪竟然为他开脱,不是同谋同党,亦是其心可诛!再者,昔日他对蓝田县主穷追猛打,焉不知是因为当初在奚地和固安公主有私情?总而言之,此子殊为可恶,而且屡次冒犯张兄,莫非张兄就比我能忍?”

张嘉贞确实打从一开始就对杜士仪没多少好感,而如今这种观感也比从前更强十倍。因而见王守一已经把话摊开来说,他便索性直说道:“宋广平对其激赏有加,源老头对他亦是颇为看重,更何况过了这一关,他又在门下省,我纵使是宰相,可总不能把手伸到源乾曜的手底下去!”

“那好,此子先放在一边。张兄可还记得,我之前对你提过的事?”王守一却也不再一味相逼,而是突然话锋一转。见张嘉贞面露疑色,他方才淡淡地笑道,“我此前说长安不稳,本就不是信口开河,三五日之内,长安告变的信使必然会抵达东都洛阳。到时候,你就可以用我此刻之计了……”

他一改刚刚进来时那大大咧咧,却是走到了张嘉贞身边,声音一时变得无比低沉。等到听他说完,张嘉贞面色陡然大变,竟是不可思议地盯着王守一问道:“此话当真?须知这可是捅了天的!”

“此前我做的那事情可有一星半点纰漏?不引蛇出洞,哪里能保江山万年。再说了。”

见张嘉贞果然不做声了,王守一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源老头这个宰相,当年和姚崇共事就是个应声虫,若非姜皎举荐,也没有他的今天。如今没有人一个劲在御前为他说好话了,他还有什么本事和你相争?至于宋广平,他罢相本就是因为得罪的人遍地就是,更是不可能取你而代之。而张说一时半会却也不必担心。只要此事能够和前事彼此呼应,你何愁不能在政事堂一言九鼎?”

不论外人如何议论筹谋,杜士仪再一次位列常朝时的门下省左拾遗之列,朝会赐食后再次踏入自己那熟悉的直房,面对的便是一张张笑容可掬的脸。不管这些人对自己的归来是真心高兴也好,抑或只是装模作样,他都客客气气再次一一厮见了。而等到午时照例有人用食床送了饭食进来,窦先却异常热络地力邀他同席,吃喝一阵之后就压低了声音说道:“原本杜贤弟的空缺,早就有人看准了,只可惜这次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也以为此番必然要到岭南数星星,不想圣人虚怀若谷,容我重回谏官之列。”杜士仪很是谦虚地颂圣,一副对窦先的话听不懂也不在意的样子。

当初杜士仪初为谏官,窦先就代表同僚们想给他一个下马威,结果被他一篇文章漂漂亮亮应付了过去,接下来杜士仪又是冲杀在前,此次更是干脆还封还了中书省的制书,自己却安然无恙,攻击力和防御力如何,这已经显而易见了。因而,杜士仪这会儿虽显得谦虚谨慎,窦先却没有就此退缩,接下来又是絮絮叨叨拐弯抹角明示暗示了好些话,言辞间只有一个意思。

看上那个空缺想要设法安插人进来的,是中书省中书舍人苗延嗣……换言之,背后便是中书令张嘉贞!

不论是否有这么一回事,杜士仪心里都异常明白,这一回他是彻底把张嘉贞得罪到了死处。可张嘉贞对付姜皎的手段雷霆万钧也就罢了,又想连他一块拉下马,他也只能豁出去。更何况,打从当初因固安公主而起的蓝田县主之事开始,他就已经得罪了王皇后,债多不压身,与其瞻前顾后,他也只能先一条路把诤谏直臣扮到黑了!

他既是重新复职,下午和晚上的当值自然一时半会还轮不上,源乾曜和裴漼又体恤他如今正是嫁妹的时节,自然更授意给杜士仪减减担子。于是,用过午饭之后不多久,杜士仪便清闲自在地出了洛阳宫,回到了自己的观德坊私宅。才刚在门前下马,他就只见一个家仆迎了上来。

“郎君,千宝阁刘胶东早上就来了,娘子留他说了好一阵子的话方才走。”

“我知道了。”

杜士仪的书斋中虽然书卷极多,兼且宽敞明亮,平时多一个人并没有问题,然而杜十三娘大多数时候都顶多从书斋找到自己想看的书带回房中看,哪怕看到崔俭玄毫不客气地霸占书斋,如今崔十一是回家去了走了,她也从来不曾雀占鸠巢。此刻在房中看书的她得知兄长回来了,连忙站起身快步到门前,却险些和正要进来的杜士仪撞了个满怀。

“阿兄这么早就回来了?”

“眼下人人看我都是满脸敬畏,想着这个傻大胆怎么就能够平安无事,自然巴不得我少在他们面前晃悠。”杜士仪随口开了个玩笑,这才开口问道,“千宝阁刘胶东是来重订赁约的?还是因为知道你就要出嫁,提早把这个月的钱结算了来?”

“阿兄猜得八九不离十。毕竟,如今你可是别人眼中的拼命杜十九郎呢。”

如今婚期在即,杜十三娘却不害臊了,反而笑吟吟地说道,“不过不是重订赁约,而是送上这座宅子的房契和地契,说是此前因为阿兄得益众多,因而馈赠作为我成婚的贺礼。我想着无功不受禄,坚持不肯收,后来便与他商定,索性这宅子就让阿兄住到圣人回銮长安为止。如此也省下了好几十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