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为了让柳若姒更加心安,荣成翰还加重语气,“三妹妹尽管放心吧。”

“哦。”荣成翰竟这样好说话,还如此郑重其事地做了承诺诺,柳若姒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显然,在她没开口之前,荣成翰已经想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并且做了妥当的安排。想到那时候丫头们所禀报的,水阁里的人听到说有人落水,立刻出来相救。可是远远地看见人并没什么事,就再没上前了。想来是看出来是柳家的姑娘,知道上前不便的缘故。

这就不是寻常军汉会理会的事情,荣成翰虽然很小的年纪就去打仗,但也是王府里头长大的,才有这样的计较。

荣成翰既然这样说了,柳若姒放下心来,一面就安排人领着荣成翰出去了。其余的事情,不过是吩咐柳府下面的丫头婆子们,不可嚼舌头,这件事情,也就算遮掩过去了。

柳若姒送了荣成翰回来,柳二太太已经服侍着柳二老爷换了舒适的家常衣裳,躺在榻上小睡。

“你刚才跟小王爷说些什么?”柳二太太就低声问柳若姒道。

柳若姒就将她和荣成翰说的话都告诉了柳二太太。

“老太太突然特意嘱咐我去看二姐姐,还说姊妹间如何如何。我想,老太太就是担心这个,她又不好说,想着咱们跟荣三,不,小王爷亲近些…”

“也是这个道理。”柳二太太就点头,随后又赞荣成翰,“是个妥当的好孩子,难得这样细心,还这样仁义。”

柳若姒知道,从此之后,柳二太太对荣成翰会更加的赞赏、喜欢,此刻,她要想说相反的话。柳二太太难免又会数落她,只得忍了什么都没有说。

转眼就进了六月,这天傍晚,大家依旧都到柳老太太处来请安。柳大太太就跟柳老太太商量起给贞定侯夫人。也就是长公主贺寿的事情来。

六月初九,是长公主的生日。虽然并不是什么整生日,但是贞定侯府已经传出话来,今年要为长公主大操办一番。贞定侯府此举,自然是有些深意的。柳府中这样的事情,自来都是柳大太太做主。现在,柳大太太已经拟定了给长公主寿礼的礼单,正跟柳老太太禀报,请柳老太太添减。

“就是这样吧,难为你。身子可大好了?”柳老太太看了礼单,见都是遵循的旧例,只额外添了两件古董。柳老太太就瞧了一眼柳大太太,寻思了一会,也就点了头。随口问柳大太太身子是否完全好了。

柳大太太上一回在开祠堂的时候厥过去了,众人本以为她之后必定要好生将养一段日子。可出乎大家伙的预料,过了没两天,柳大太太就出来理事了。不仅如此,柳大太太似乎还比以往更加勤勉了。处理家事上是如此,待人方面,柳大太太也有了些改变。待柳老太太自不必说是更加恭敬孝顺。就是对待妯娌们,也都是不笑不开口。

柳三太太曾到柳二太太处,说柳大太太此举是没安好心。

柳若姒心中,却是明白柳大太太为什么这么做。长房屡次出事,在柳老太太跟前的地位一落千丈。柳玉江病了,柳若媛禁足。柳大太太这个时候如果再不出面,勤谨小心些,不仅手中管家的权力要被进一步瓜分,长房的颓势也会越加的难以挽回。

“劳老太太记挂着,媳妇身子已经好多了。”柳大太太忙陪笑应答柳老太太的话。

“大嫂身子要是没大好。还是多歇一歇的是。”柳三太太在旁就不冷不热地道,“这些个应酬小事,有旧例,就是交给家里几个姑娘们,也能办的妥当。也免得不知道的人要说,咱们家里没人,只好让大嫂带着病还管着家事。”

柳三太太是恨不得柳大太太什么事都不要管,都交给她,她才高兴。

柳大太太何尝不知道柳三太太的心思,故意装的淡淡的。

“老太太这么大年纪,还操心家事那。我身上有些不舒坦哪里算的上什么。何况,这人情往来的大事情,必定要我和老太太商量定了,是一家子的大事。”言外之意,是这种大事只能她来管,柳三太太再心急,也是轮不上的。

柳三太太冷哼了一声,随即又换上笑脸。

“老太太,那天老太太是必定要去的?”柳三太太就陪笑问柳老太太道。

长公主要办生日宴席,柳老太太当然得去。柳老太太就点头。

“年岁大了,也懒得动换。不过,好歹要过去走一遭的。”

“那这一次,媳妇可要跟着老太太去见一见世面了。”柳三太太立刻笑道。

“大凡京中的人家,恐怕都是要去的。”柳老太太就慢悠悠地道,“你们也是该去见识见识。…就都跟着我去吧。”

女眷这边,柳老太太打算将柳大太太、柳二太太、柳三太太和柳大/奶奶都带上。至于姑娘们…

“…就带三丫头、四丫头,还有大姐儿去吧。”柳老太太如是说道。

柳二太太和柳三太太自然高兴,柳大/奶奶也十分欢喜。唯有柳大太太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柳若媛还在禁足中,柳老太太并没有格外开恩,说要带柳若媛。而柳若娟倒是没什么事,但是柳老太太对柳若媛也只只字未提。

柳三太太就斜眼瞥了柳大太太一眼,有些得意。她之所以立刻提出这件事来,一方面确实是关心,另一方面也是想到了柳大太太的两个女儿,一个禁足,一个上不得台盘,要给柳大太太添添堵。

柳大太太一心想要带柳若媛去,然而自己却不好在柳老太太面前开口。这个时候,最好就是由柳二太太或者柳三太太开口求情。然而,柳大太太情知柳三太太是绝不可能这么做的。而柳二太太,若是以前,必定就肯,但是现如今。

这么想着,柳大太太还是冲着柳二太太使了个眼色。

柳二太太却转过头去,只跟柳三太太说话,似乎根本没有看到柳大太太递过去的眼神。柳大太太无奈,只好给柳大/奶奶又是一个眼色。柳大/奶奶求情,虽不如柳二太太和柳三太太,但也聊胜于无。事情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柳老太太心里怎么想。

“老太太,”柳大/奶奶收到柳大太太的眼神,忙就陪笑上前,讨好地给柳老太太捶腿,“大姑娘也禁足了有十来天了…”

“…她知道自己错了,这些天像是换了个人,大太太罚她抄的书,全部抄完了不说,还自己抄起佛经来,说是抄抄那些经书,就觉得心里特别安宁。老太太平常待人处事、这样多福多寿,可不就是老太太心诚信佛吗…”这些说辞,柳大/奶奶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又给老太太做了鞋、绣了抹额,说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孝敬老太太。老太太将她带她,是最疼她的。她做错了,知道老太太最伤心。…还绣了帕子给她二妹妹…”在柳大/奶奶说来,柳若媛是完全改过从新了,真的换了个人一般。

“这么听着,竟听不出这人是大姐姐。”柳若姗扑哧一声笑,就在柳若姒耳边压低了声音道。

柳大/奶奶说了柳若媛许多好话,柳老太太都没言声。柳大/奶奶就看柳大太太,柳大太太就示意柳大/奶奶,暂且不要说了。

“原本我不该说,可是自家的姑娘,若是我不说,还等着外人来说不成?”柳三太太这个时候就说道,“这般罚她,已经是极轻的了,为的是她好,让她记住这次教训,再不敢这样。如果这样轻易,就又不罚了,不能服众不说,她自己也当做没事了,以后胆子越发大了,那还得了!”

柳三太太立场鲜明,柳若媛还是要禁足,给长公主贺寿,是不要想去了。

柳老太太对此,也没说什么。

又商量了两件家事,说了些闲话,大家就都起身告退,从柳老太太屋里出来。柳大太太和柳大/奶奶就落在了众人后头,等看着柳二太太、柳三太太带着人走远了,柳大太太就给柳大/奶奶使了个眼色,柳大/奶奶点头,又转身回柳老太太屋子里来。

柳老太太正准备要歇下,见柳大/奶奶来了,倒也不是特别的惊讶。

“老太太,大姑娘是错了,可这罚她也领了,不过是早放她出来几天。等过了长公主的生辰,再接着罚也不迟。不念别的,大姑娘年纪大了…”柳大/奶奶跪在柳老太太脚下,央求道。

柳老太太就叹了口气。

柳大/奶奶见柳老太太有些松动,忙又再接再厉。

“大姑娘的年纪,京城里头没定亲事的,老太太数一数,还有几个。老太太整日怕也将这件事挂在心头上。大姑娘若是迟迟不能定亲,她下面几个妹妹的婚事也要受影响。…也是咱们柳家的大事,老太太不是常说,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的。眼下,给大姑娘早些定下亲事来,可不就是最要紧的。…长公主上次见咱们大姑娘,可是喜欢的紧…”

第一三二章 老太太的心思

“我何尝…”柳老太太扫了一眼柳大/奶奶,就叹了口气,“只是,难以服众。况且,也不在这一回。你是做嫂子的,得空好好劝劝大丫头。”

柳大/奶奶这么央告了半晌,柳老太太却依旧没有答应,柳大/奶奶不免有些失望。

“时辰不早了,你回去吧。好生照料大郎。大郎近来可好些了?”柳老太太就问柳大/奶奶。

“吃了老太太送过去的东西,大/爷已经好多了。再过两天,大/爷就能亲自来给老太太请安了。”柳大/奶奶就陪笑道。

“告诉他,好生将养,也别急着起来。我这里并没什么事,衙门里,也有大老爷替他告下假来了。养好了身子是正经,你们还年轻。”

“是。”柳大/奶奶忙就答应了。

“去吧。”柳老太太面露倦容,微微合上眼睛,对柳大/奶奶随意挥了挥手。

柳大/奶奶只好从柳老太太屋子里退了出来。

从柳老太太处出来,柳大/奶奶并不回自己的院落,而是径直往柳大太太的院子里来。

上房内,柳大太太带着柳若媛正在榻上坐着,等待柳大/奶奶的消息。

“…能说的都说了,老太太只说难服众。还说不用急,也不在这一次,以后还有机会。”柳大/奶奶就将柳老太太的话大致跟柳大太太和柳若媛学说了。

柳大太太就皱眉,柳若媛则是急了。

“…都是三太太使坏!…不过是老太太一句话的事,怎么就难服众了。从前这样的事难道还少了,也没见这么艰难过。”从前柳老太太偏疼柳若媛,压服着一家上下,没少做偏心的事情。可偏是现在,柳若媛觉得最要紧的时候,柳老太太突然就顾虑是否能够服众了。

“老太太这怕是…”有了别的心思了。柳大太太只说了半句话,考虑到柳若媛的性子。就将后半句话吞回了肚子里。

“老太太说话,是一点儿余地也没有了?”柳若媛不甘心,又问柳大/奶奶。

柳大/奶奶看看柳大太太,又看看柳若媛。心中斟酌着。

“那倒也不是。”柳大太太就道。柳老太太耳朵根子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柳若媛听柳大/奶奶这样说,就要起身,亲自去找柳老太太说话去。柳大太太瞪了柳若媛一眼,将她拦下了。

“没听见老太太怎么说的,现在还去闹,不怕老太太更恼了你?就算老太太疼你,如今家里又和从前不一样了。一双双眼睛都盯着咱们,一点儿行差踏错的,揪住了就不放手。难不成。你还想再加重了处罚不成?”

柳若媛只好站下,委屈地看着柳大太太。

“娘,好歹想个法子。”

“你先别急,就像这些天一样,乖乖地。给老太太知道了,心里就疼惜你了。毕竟还有几天工夫,说不定老太太就回心转意。”柳大太太让柳若媛表现的乖顺一些,借此挽回柳老太太的心,也能堵住柳三太太的嘴。

“那要是到时候老太太还不肯改变主意,那可怎么办?”柳若媛就问。

长公主这次大办宴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侯府世子韩青挑选一个中意的媳妇。这件事虽没有摆到明面上来说。却也是众所周知了。京中的,甚至包括一些京外的仕宦人家,但凡有适龄的女孩儿的,无不赶着来参加这次宴会,巴望着自家女孩儿能被长公主看上,嫁入侯府成为世子夫人。以后的侯爷夫人,同时也成为皇帝的外甥媳妇。

如果缺席了这次宴会,那就几乎意味着失去了被选中的机会。

柳大太太和柳若媛早就将目标锁定了贞定侯府,自然不会轻易就这样放弃。

“到时候,自然会有别的办法。”柳大太太沉吟着道。

转天早上。柳二太太带着柳若姒又来给柳老太太请安。等众人都告退的时候,柳老太太出声留下了柳二太太和柳若姒。

“三丫头最近身子可还好吧?”柳老太太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柳二太太和柳若姒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柳二太太依旧照实回答了。

“回老太太,三丫头近来都没什么事,身子也比从前壮实了许多。”

“这就好。”柳老太太就点了点头,“你这两天好生照看着三丫头,等去贞定侯爷府上,给长公主贺寿,三丫头莫要再闹什么病啊痛的。”

上一回在大相国寺,柳若姒说肚子疼,没有去见长公主和永靖王妃的事情,柳老太太还记着那。

柳二太太不由得瞧了柳若姒一眼,想了想,就忙点头应承,也不管柳若姒如何向她使眼色。

“嗯。”柳老太太对于柳二太太的这个态度还是满意的,“你呀,也是这样的年纪,早就做了娘的人了,心里头也该有些算计。”

柳老太太半是数落,半是教导地跟柳二太太说话。

“三丫头正是好年纪,你也该为她打算打算。常出门带着她,教她多认识些太太、奶奶们。她还小,心里没什么,你不能总由着她,那样会耽误了她。”

柳二太太难得听见柳老太太这样为她和柳若姒着想的话。柳若姒在一边听着,就觉得话题似乎偏向了某个奇怪的方向了,她想要出声,却也知道这里并没有她说话的余地,只得也垂头做出静听的姿态来。

“家里这几个女孩子,论样貌,人品,三丫头都是拔尖的。咱们家并不指望着攀龙附凤的,可孩子条件好些,也不能委屈了。你和二老爷虽是过继了嗣子,汶儿那孩子看着也还好。终究…”

“往后,你们还是得靠着三丫头些。三丫头好了,你们就多些指望,多些拿手。”

柳老太太的话却是越说越发知心,柳二太太不由得就被感动了,就是柳若姒也是心中微动。柳老太太这是经过比较,终于觉察到她们的好来了,所以将疼爱的心转了一些到她们的身上。

“老太太说的都是,我是个没算计的人,亏得老太太指点我。”柳二太太就起身道。

“你呀,起来做什么,坐着说话就是了。”柳老太太抬手,让柳二太太坐下说话。

“…如今这满京城里的人家,我都想了一圈。贞定侯府,算是顶尖的了。…只有这一个嫡子,万岁爷的亲外甥。往后继了侯爵的位是板上钉钉的,就是下一代,也少不了一个侯爵的爵位。他家人口也清静,小世子那天咱们也都瞧见了,人样子不错,年纪也好…”

柳二太太和柳若姒不由得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柳老太太这话里的意思,竟然是让她们争取被长公主看中,嫁入侯府做世子夫人!

原来,柳老太太也看中了贞定侯府。只不过原先柳老太太是打算将柳若媛嫁进侯府的,现如今,这个人选却变成了柳若姒。

柳若媛在柳老太太这里算是完全失宠了,现在柳老太太似乎最看重柳若姒。然而,如果看重的结果是这样,柳若姒宁愿不要。

从柳老太太处出来,柳二太太和柳若姒母女两个的心情就都比较复杂。

“娘,我不愿意。那个韩青不是好人。”回到柳二太太屋子里,柳若姒支开了伺候的丫头们,干脆就跟柳二太太摊牌道。

“娘知道,娘知道。”柳二太太点头。就算没有上次大相国寺后山的事情,柳二太太也曾从柳二老爷,还有赵氏那里听说过,韩青是个纨绔。而且,回想在大相国寺看见韩青的场景,柳二太太自己也觉得韩青的眼神有些发飘,人看着比较轻浮。

柳二太太并不指望柳若姒将来的婆家如何大富大贵,但起码要柳若姒所嫁的人是个能靠得住的稳妥男人。韩青的样子,可离着稳妥两个字太远了。

“娘,那你不会听了老太太的话,就…”

“不,当然不会。”柳二太太马上就道,虽然因为柳老太太今天的态度,柳二太太很受感动。但是因为这个感动,就把女儿的终身给定下来,于柳二太太却是绝对不能够的。如果说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是柳二太太绝不会妥协的,那也就是关系柳若姒的事了。

“姒儿,你别怕。等你爹晚上回来,我跟你爹说说。让你爹回绝了老太太去。”

柳若姒听柳二太太这样说,就扑哧一声笑了。

“娘,你的心也太实了。”柳若姒笑着对柳二太太道,“老太太今天虽说的很明白,却也并未明说。咱们心里有数就是,让我爹去回绝,这就是多此一举了。”

“老太太虽打算的好,也只是打算罢了,也要看长公主是不是看得上咱们。”

柳二太太听柳若姒这样说也笑了。

“是我心急了。”其实这也怪不得柳二太太,哪一个做母亲的眼睛里,自己的儿女不是世上最好的。自然是想着只有她们看不上别人,万没有别人看不上自己的。

“到时候那么多人,必定好多存了心思的。咱们只不上前,不出头,能躲着就躲着些,也就没什么事了。”柳若姒就道。她担心的只是柳二太太和柳二老爷的态度,其余的并没有放在心上。

第一三三章 心计

“是这个道理。那就这么办吧。”柳二太太也跟着放下心来。

柳若姒虽然心里不情愿去贞定侯府,但因为柳老太太特意提出来了,她这次无论如何都得去。不过,能够跟柳二太太达成共识,到时候见机行/事,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柳若姒心中安定,每天就和往常一样。只不过,她这里不当什么的事情,府内却是暗潮汹涌。

这一天,柳若姗邀柳若姒在花园内闲逛、散闷。

“…急的不得了,说是嘴上都生了火泡。又是请太医,又是寻偏方的。她这禁足,比不禁足闹腾的还厉害那。昨天听说是花了不少的银子,寻了什么珍珠粉药膏来了。…听说,还要赶着给老太太缝衣裳那…”柳若姗笑呵呵地将柳若媛这几天的情形当做趣事来说给柳若姒听。

“她闹腾,也只在她那个院子里。好歹咱们跟前算是清静了些。”柳若姒就笑道。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柳老太太那里吃了闭门羹,柳若媛接受了教训,这次禁足还算老实,所有的折腾,只限于她那个院子里头。若是以往,怕是要恃宠生娇,自己跑去柳老太太跟前央求了。

“就是的。”柳若姗笑着点头,“这些天没看见她,我都觉得比往常神清气爽的。”

“三姐姐,赶明儿个去贞定侯府上,三姐姐打算穿哪套衣裳?”说了一会柳若媛的笑话,柳若姗又兴致勃勃地问柳若姒。长公主这次的寿宴摆的铺张,到时候满京城但凡有头脸的人家都必定得去。年轻的姑娘、奶奶们凑到一起,难免就要攀比相互的衣饰打扮。

“我娘给准备了两套,说是再给老太太看看,让老太太帮着选一套。”柳若姒就如实地告诉柳若姗。像这样重要的宴会场合,衣着穿戴上也是不能随意的。

姐妹俩正说的高兴,就见柳三太太身边一个小丫头匆忙走来,说是柳三太太的一个亲戚来了。要见柳若姗。柳若姗只好跟柳若姒分开,往园子外去了。

柳若姒见柳若姗走了,不由得就往不远处的绿萝架看了一眼。绿萝架后面,有人影晃动。却没什么声音。柳若姒心想,如果她没看错的话,那绿萝架后面的,应该是柳若娟。

柳若娟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哪个门进了园子里来的,看见了她和柳若姗,却不上前招呼,离的不远不近的,又不像是要躲着她们,倒好像是缀着她们似的。

自打柳若媛被禁足,柳若娟有时候也自己出来走走。除了柳老太太、柳大/奶奶那两处,再有就是这个园子里。不再跟在柳若媛身后的柳若娟,给人的感觉竟有些奇怪。柳若姒也不大说的好是怎样的感觉,似乎就像是看到影子自己在走路吧,总之怪怪的。

柳若姒顿了顿。见柳若娟并不从绿萝架后面出来,她也无意去找一个影子说话,因此也带着小丫头往园子外头走。刚走了没两步,迎面就看见金姨娘带着柳若婵走了来。

金姨娘远远地看见了柳若姒,就忙拉着柳若婵过来,给柳若姒行礼。

“姑娘自己一个人逛那。”金姨娘笑着问道。

“刚才四妹妹也在。”柳若姒就道,“姨娘这是从哪里来?”

“刚从老太太处来。老太太有些倦了。我就将五丫头带出来,免得她吵了老太太。”金姨娘笑道。

“五妹妹最乖巧的,不是那闹腾的小孩子。”柳若姒捏了捏柳若婵的嫩脸,“不过出来散散也好,小孩子也免得闷坏了。”

“是的那。”金姨娘陪笑点头。如今,她和柳若婵都有了正正经经的身份。然而在府内,这母女俩依旧十分小心。就比如说柳若媛没有禁足的时候,金姨娘就不大带柳若婵往园子里来,无非是怕遇见柳若媛。如果是遇见柳大太太,柳大太太还有些矜持身份。但是柳若媛就不同。

金姨娘真是很聪明,也很小心,尤其是在照看柳若婵的事情上。

“三妹妹在这那…”柳若娟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向柳若姒招呼道。

“二姐姐也出来逛了。”柳若姒微微吃了一惊,不过见柳若娟来了,也笑着应了一声。她本以为,柳若娟早就看见了她,却不出来见面。如今有金姨娘和柳若婵在,柳若娟更加不会上前。然而,柳若娟偏在这个时候主动走过来,还主动跟她招呼。

柳若娟今天穿了家常的裙衫,身边只带了一个老嬷嬷和一个才留头的小丫头。那老嬷嬷姓姜,小丫头名字叫做小月牙儿。因为和柳若媛闹出的那场事,柳若娟身边两个贴身的大丫头也被罚了,却还留在府里,据说是棒疮比较严重,还在养伤。

即便是这样,柳若娟身边也不会缺人使唤。可不知道柳若娟是怎么想的,这几天但凡出来,身边最多只带两个人,就是这两个。那姓姜的嬷嬷已经有些老眼昏花,小月牙儿倒是机灵,只是年纪实在太小了。

这一老一小,让人看着难免觉得不大合适,认为柳若娟使唤起来很难省心。但是柳若姒却知道,这一老一小,堪称是柳若娟的心腹。而且不像那两个被罚的大丫头,这两个才真正是…柳若娟自己的人。

“给二姑娘请安。”金姨娘忙就向柳若娟行礼,又让柳若婵叫柳若娟二姐姐。

柳若娟就回了礼。

“远处看着三妹妹,就想过来说话。这么巧,姨娘和五妹妹也在这里。”柳若娟说道。

金姨娘就认为柳若娟这么说是避嫌,意思是如果看见了她和柳若婵,柳若娟就不过来了。

“可不是凑巧,我也是刚进园子里来。”金姨娘就陪笑道。

因为柳若娟的到来,金姨娘的话就少了,柳若婵也有些拘束,柳若姒就说时辰不早,不逛了,要回去。金姨娘立刻附和。大家朝园子外头走,柳若娟没说什么,竟也跟着往外面走。

一路走,难免又说了两句闲话。柳若姒察言观色,就看出来柳若娟是有话说。不过不是找她,而是找金姨娘。金姨娘也就觉察到了。等走到她那院子的附近,金姨娘就带着柳若婵站住了脚。

“…请两位姑娘上我那院子里坐坐去…”

“今天还有些别的事情,改天吧。”柳若姒就道,一面带着人走了。

等柳若姒走到拐角处,微微转头看时,就看见柳若娟正跟在金姨娘身后,往金姨娘那院子里去了。

柳若娟虽不像柳若媛那样,明面上就对金姨娘和柳若婵不善,但是也从不肯跟这个姨娘和庶出的妹妹亲近的。今天却特意找上来,还往金姨娘那个院子里去了。柳若娟会有什么事那。

傍晚,柳若姒正在柳二太太屋里,陪着柳二太太说话,外面小丫头就禀报说金姨娘来了。金姨娘送来了两碗蒸酥酪,说是给老太太做的消暑的小点心,多做了些,给柳二太太和柳若姒送来尝尝。

金姨娘承了柳二太太的人情,经常往柳二太太这个院子里走动。她心灵手巧,不仅女红出众,也做得一手的好点心。柳老太太十分喜欢,而金姨娘但凡做了什么点心,必定会往柳二太太和柳若姒这里送一份。是一个非常聪明,会做人的女子。

金姨娘送了酥酪,又到柳若姒身边来,闲话了两句。

“听说这两天姑娘就要跟着老太太、二太太,往贞定侯府做客去?”金姨娘似乎无意地问道。

这件事在柳府并不是什么秘密,柳若姒就有些奇怪为什么金姨娘要特意的问起,因此就点头。

“姑娘可要赶做什么针线,或是准备些什么东西,用着我时,姑娘尽管吩咐。”金姨娘就道,显然她不仅知道了明面上的消息,还晓得了这次宴客的某些隐含意义。

“都是现成的,并不用准备什么。往后要是有什么,再麻烦姨娘。”柳若姒就道。

“说来可笑,今天二姑娘到我那里去,竟说起这件事来…”金姨娘就略压低了声音,陪笑对柳若姒道。

“哦…”柳若姒就敏感地觉察道,金姨娘接下来的话才是她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因此细心聆听。

“二姑娘说在家里闷的久了,也想出去逛逛。偏老太太、大太太那里都心疼她,怕她身子骨不好,不想劳动了她。二姑娘托我在大老爷跟前说说…”

柳若娟想要跟着去贞定侯府,没有别的法子,只好求到了金姨娘的头上,希望金姨娘能够在柳大老爷跟前进言,由柳大老爷出面,让柳老太太也带了柳若娟一同去赴宴。

原来,这就是柳若娟今天那样奇怪的举动的目的。

想不到柳若娟竟然也有这样的心机,柳若姒眯了眯眼睛。就这样求到柳大太太最憎恨的人的头上,不得不说,柳若娟心思可也不容小觑了。

“姨娘答应了?”柳若姒就问。

“这是大事,我哪里敢应承什么。”金姨娘就道,“不过,说一句话,倒也没什么。只是我也不晓得轻重,也没个人商量,来问问姑娘怎么说。”

第一三四章 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