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韩青的劣迹,长公主的性情,母妃都很清楚不是吗?”荣成翰非常冷静。柳若姒和韩青的纠葛,他早就从刘同和刘和兄弟那里知晓了。在他看来,这根本就算不上苏氏意味中的所谓“纠葛”。长公主和韩青因为这件事情记恨柳若姒,从而试图抹黑柳若姒倒是十分的有可能的。

不过,苏氏的话还是提醒了荣成翰,他是应该多关注关注韩青和长公主的动向了。那次在贞定侯府,韩青窗上女客们的阁楼,他因为凑巧看到柳若姒不快,因此赶过去强行带走了韩青。那个时候,他已经注意到韩青看柳若姒的眼神了。

韩青这小子对柳若姒有非分之想,而且,只怕如今知道他和柳若姒定亲了,那小子还贼心不死。这件事,就不能不重视起来了。

荣成翰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也幽深了起来。

荣成翰不仅态度冷静,说出的话来也让人无法反驳。面对荣成翰,苏氏感觉非常无奈,却发不出火来。

“阿翰,母妃这是为了你好。”苏氏看着荣成翰,语气中竟带了些央求的意味。

荣成翰收回目光,对上了苏氏的视线。

“母妃,”荣成翰郑重地道,“我留在柳府,岳父和岳母已经将所发生的事情悉数告诉了我。母妃方才所说,阿姒和七妹妹在花园里的事情,就我所知,是阿姒救了七妹妹。”

“这话怎么讲?”苏氏不解。

“母妃想想,如果如七妹妹的心意,跟着那丫头去找柳二姑娘,结果如何?七妹妹以后还要不要见人了?”荣成翰就道。

“这…”苏氏沉吟,她并不是完全没想到这一点,不过她的关注点并不在这个上头。但是荣成翰说出来,她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还有母妃的猜疑,是母妃自己猜疑,还是七妹妹的猜疑?”荣成翰问。

“是我,不关你七妹妹的事。”苏氏总算没有忘记苏晴暖的话,而且她本心也要在荣成翰面前维护苏晴暖的,因此就将事情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哦。”荣成翰对此不置可否,“七妹妹对阿姒应该是有所误会,因此影响了母妃的判断。”

“并不是。”苏氏忙道。

“那小丫头言行异常,阿姒有所怀疑这是人之常情。况且,阿姒虽自己未去,却打发了跟随的嬷嬷过去。这怎么能叫做置之不理,凉薄那。母妃仔细想想,阿姒这么做难道不是最为妥当的吗?”

“况且,还有七妹妹在身边。换做是母妃,也不愿意自家什么事情都袒露在客人面前是不是?阿姒聪慧守礼,做事极有分寸,以后她进了门,母妃自会发现。”

“哦…”方才听苏晴暖的一番话,苏氏觉得有道理,可现在荣成翰这么一说,苏氏心里也有些动摇。

“七妹妹平常最为机灵、懂事,这次却是十分失态。母妃觉察有事,尚且会想早点离开。七妹妹却急于插手…”荣成翰缓缓地说道。

“你七妹妹只是好心,也是因为和柳三姑娘知心的缘故…”苏氏心中一动,却马上习惯地维护苏晴暖。

荣成翰见苏氏这样说,就不肯再提苏晴暖了。苏氏对苏晴暖的好感不是一天行成的,而且在苏氏看来,苏晴暖自然比柳若姒近了许多。荣成翰在苏氏面前说这些,就算不能让苏氏完全改变对苏晴暖和柳若姒的看法,也会帮助苏氏看清一些事情。荣成翰做事历来雷厉风行,然而对于不能一蹴而就事情,他也有足够的耐心。

前者比如他向柳二老爷求亲,后者比如他等待柳若姒点头。

“母妃,我刚才从柳府过来,岳父岳母,还有阿姒自己,都曾跟我提过退亲的事情。”荣成翰突然又道。

“啊?”这一下,苏氏可吃惊不小。柳家竟然会告诉荣成翰真/相,柳若姒竟然主动提出退亲,他们怎么肯这样放过荣成翰这样好的人选那,他们难道不知道退亲之后迎接柳若姒以及柳家的将会是什么吗?

“我没有答应,我还跟岳父岳母以及阿姒说。父王和母妃绝不会因此就对阿姒,对岳父岳母生出什么偏见来。母妃历来很喜欢、疼爱阿姒。父王和母妃都是开明、大度,且慈和的长辈。”

“阿姒很是感激母妃。”荣成翰又道,“阿姒对母妃历来很敬仰,孺慕。只是她性子耿直,不善言辞。”

一个意外接着一个意外,苏氏久久说不出话来。等荣成翰再次阐明,与柳若姒的婚期照旧的时候,苏氏虽心中还有些不甘,却再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了。

“…怎么就…答应了那。”这分明是最好,只怕也是最后一个拆散荣成翰和柳若姒的机会。等荣成翰告辞离去,苏氏又呆坐了半晌才喃喃自语。

荣成翰从春晖堂出来,走了没几步,迎面就碰上了苏晴暖。苏晴暖已经不再是去柳府时的装扮,而是换了一件鹅黄色的长身袄,头上的发式也换了样。

“三哥哥。”苏晴暖看见荣成翰,就笑着上前行礼,态度极亲切,还额外有些娇羞。

荣成翰答礼,将苏晴暖的装扮看在眼睛里,眼角几不可见地跳了跳。苏晴暖这样的打扮在她身上很新鲜,但是荣成翰却有眼熟的感觉。柳若姒似乎就偏爱鹅黄色的衣裳,且最爱这种发式。

只不过那些在柳若姒身上的时候,荣成翰觉得赏心悦目。如今看苏晴暖这般打扮,荣成翰却觉得不自在的紧。

荣成翰居高临下,看苏晴暖的目光就更加幽深了。

“三哥哥可回来了,见过姑母了没有?”苏晴暖行过礼,抬起头,对荣成翰笑道,一面偷偷打量荣成翰的脸色。

想来苏氏与荣成翰的谈话已经有了结果,看荣成翰的样子,是决定要和柳若姒退亲了吗?苏晴暖满心期待,但是却失望地发现,她从荣成翰的脸上根本就看不出答案。

“三哥哥这胡子!”苏晴暖捂住嘴,娇笑了两声,“姑母可没少跟我抱怨。”

“母妃倒是没跟我提起过。”荣成翰淡淡地道。

“三哥哥从柳府回来,可曾见过三妹妹?”苏晴暖见荣成翰这样,飞快地转移了话题,“今天…三妹妹可受惊了,不知道好些了没有?”

“阿姒很好。”荣成翰道,“阿姒跟我提起七妹妹,她将七妹妹看做好友。以后,阿姒进门,还要多和七妹妹亲近。”

苏晴暖顿时就有些愣怔,半晌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

“这是当然的,我和三妹妹一见如故。”

“这就好。”荣成翰点点头,径自走了。

苏晴暖站在原地,荣成翰说到柳若姒进门要她多亲近照应,也就是说,荣成翰和柳若姒不会退亲。苏氏方才那般坚决,竟这么快就让荣成翰说服了!柳家发生了这种事,竟然还不能让荣成翰改变主意!

苏晴暖无意识地揪着手里的帕子,似乎是要将所有的不甘心和怨气都撒在手中的帕子上。

不过,荣成翰不是也说了,柳若姒将她看做是好友,而且,这两个人还存着心思,知道苏氏疼爱她,知道她在王府的地位,想要她以后多关照柳若姒。

也好,到时候她一定会好好关照柳若姒的。

“七妹妹,怎么站在冷风地里?这是在想什么?是谁开罪了七妹妹了。”劳氏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看着苏晴暖道,“快告诉我,我替七妹妹罚她。”

苏晴暖听见劳氏的声音才回过神来,脸上忙就露出了笑容,一面甜甜地招呼劳氏。

“这府里谁不知道二嫂对疼我,可有谁敢得罪我。…不过是忘了件东西,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了。”苏晴暖笑道,“二嫂这是往哪里去?”

“正要去见母妃。”劳氏打量了苏晴暖两眼,说道。

“正好我同二嫂一同去。”苏晴暖又恢复了活泼的模样,一面与劳氏并肩往春晖堂走去。劳氏斜瞥了苏晴暖一眼,在苏晴暖看不到的角度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第二四三章 寒气袭人

这天夜里,突然刮起了北风。北风扫过房檐,穿过树梢,直将寒气吹到人的骨头缝隙里。柳若姒的屋子里早早地就掌了灯,窗户用厚重的帘子严严实实地遮挡着,屋中的青铜熏笼隐隐漫出暖香。地龙自是比平常烧的更热了,地上还特意另外添了两个炭盆。

柳若姒穿着家常的衣裳斜倚在榻上,身上搭着薄被,一边轻轻地抚摸怀里的波斯猫雪球,一边看着常嬷嬷带着几个丫头在灯下做针线。

腊月和六月两个大丫头,初五和初七两个心腹的小丫头,再有一个常嬷嬷,都围着炭盆坐着,一边做针线,一面陪着柳若姒说话。常嬷嬷的针线极好,腊月和六月都是她带出来的,也做的一手好女红。初七和初五两个还小,毕竟稚/嫩了些,不过也能盘给纽扣、或做些其他的小物件。

这几个人自然都是在为柳若姒的嫁妆忙碌着。虽然有针线房的人,还有从外面请来的绣娘,但是有些贴身的物件柳二太太不放心给别人做,就分派给了服侍她和柳若姒的这几个心腹。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常嬷嬷有了些年纪,肚子里很有些掌故,她知道柳若姒爱听这个,还特意搜罗了来讲给柳若姒听,也算做是解闷消闲了。“听说北边已经冻死了人了。咱们太太在那边有铺子,今年施粥又要花上大笔的银钱…”

“娘就喜欢做这些善事。”柳若姒就道,对于柳二太太这种行善的举动,不论是柳二老爷还是柳若姒都是支持的。“这天继续冷下去,京城里头也要施粥了。”

“可不是。”常嬷嬷和几个丫头都点头。

京城里头施粥,一般都是各户人家自己发愿,将钱米送到大相国寺等几处寺庙,由寺庙来集中施粥。

“看我那箱子里还有多少月钱,到时候一并拿了去吧。”柳若姒就道。

“姑娘,咱们也攒了几个钱。也跟着姑娘一起做个功德。”六月几个丫头就都笑着道。

“好。你们随意拿出两个来,到时候我再补上些,也是你们的功德。”柳若姒就道。

“下晌的时候,璋哥儿打发人来递话。说是想见姑娘一面。那时候姑娘在老太太处,老奴自作主张,只说姑娘没空。”常嬷嬷突然道。

“很好,若有下次,依旧是这样说。”柳若姒就道。

主仆说说笑笑,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柳若娟那件事情的影响。就在傍晚的时候,荣成翰又特意到柳府来了一回,告诉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苏氏那边他已经说服了,他和柳若姒的婚事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本来还有些担心的。听了这个消息,才将心完全放回了肚子里。

荣成翰做事极为妥帖,就是柳若姒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常嬷嬷等人因此也都替柳若姒高兴,荣成翰是可以依靠的人。

“…王妃那边,姑娘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偶尔看见柳若姒微皱眉头沉思。似乎有心事的样子,常嬷嬷就认定柳若姒在外将来的婆媳关系担心,因此常常这样开导,“不说别人,只瞧咱们太太,如今不也是好好的。再说了,姑爷的性子又和咱们老爷不大一样。姑爷的性子更强些。知道护着姑娘,而且王妃那边也摆的平。”

柳二太太也是常嬷嬷的这个意思,她们都认为刚进王府门的时候,柳若姒怕不能够一帆丰顺,但是慢慢地就会好起来,过一两年有了儿女之后。柳若姒在王府就会有崭新的局面。不要说柳若姒并不的未来婆婆的欢喜,就是得未来婆婆欢喜的新媳妇,头一两年也是要熬的。

柳二太太和常嬷嬷两个为柳若姒设想的非常长远,柳若姒自己却还没想那么远,而且想也跟柳二太太、常嬷嬷不一样。

什么头一两年要熬。那自然是指打算做个贤惠媳妇的女人,她可没有这个打算。如果要熬,也不是她去熬,而是别人去熬。

比如荣成翰,比如苏晴暖,就算王妃苏氏。要是苏氏找自己麻烦,她也不会对苏氏客气。

当然,柳若姒这样的打算是不敢也不能够告诉柳二太太或者常嬷嬷的。如果这两个人知道了她的真实打算,不用嫁去王府,这两个人的唠叨她只怕就招架不住。

“大太太那边,竟然还算安静。”常嬷嬷突然又道。

“她们在自己屋子里闹,把伺候的人都打发的远远的。…也知道事情不好听那。”初五就道。

柳大太太带着柳若媛和柳若娟回了自己的住处,立刻就关起门来。虽是将服侍的人都赶的远远的,但是屋子里激烈的声音,外面还是听到了一些。这三个人闹了半天,掌灯时分才消停了。

只不知道她们闹出来个什么样的结果。据打探的丫头回来禀报,柳若媛和柳若娟是分别从柳大太太屋子里离开的,两个人的表情都算平静。

难道柳大太太找到了什么两便的好法子了?柳若娟这次豁了出去,只怕不会再退让。而柳若媛也不是个会吃亏、退步的。

外面北风虽刮的紧,不过柳若姒却一夜好眠。第二天早上醒来,看看琉璃窗上的冰花,还有廊檐下垂下来的冰锥,柳若姒知道,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日子终于来了。

在常嬷嬷几个的服侍下收拾利落,柳若姒就先往柳二太太的屋子里来,之后又随从柳二太太到柳老太太处来请安。柳老太太昨天受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气,早上虽然起来了,看着精气神却不大好。看见柳二太太和柳若姒来了,柳老太太的脸色却好了些。

“都过来坐。”柳老太太招呼柳二太太和柳若姒,“早上她们熬了御田紫米粥,还有刚送上来的椒油莼齑酱,听着倒也清爽,你们不嫌,一会跟我一起吃吧。”

不仅留柳若姒吃饭,还少有地留了柳二太太。柳二太太自然忙就答应了。

“老太太爱吃这个清淡的,我那庄子上有会腌什锦小菜的,也还爽口,送来给老太太尝尝。”柳二太太就道。

“好。”柳老太太如今是极给柳二太太面子的。

一会柳三太太带着柳若姗也来了,柳老太太也留柳若姗吃饭,并没留柳三太太,只说柳三太太事多,让她尽管去忙。直到早饭摆了上来,柳大太太、柳若媛和柳若娟都不见人影。

柳若姒心中只当是因为柳老太太吩咐了下去,这几天不想见柳大太太这几个,柳大太太因此要避开风头,也就没放在心上。大家陪着柳老太太入座,柳二太太亲自捧了粥奉给柳老太太。

柳老太太正要动筷,就听得外面纷乱的脚步声,还有小丫头惊恐的叫喊声。

“这又是怎么了!”柳老太太撂下筷子,脸路不悦之色。

“回老太太,不好了!”就有小丫头跑进来禀报,“大姑娘、大姑娘掉进冰窟窿里了。”

“啊…”众人听了小丫头的话,不由得都吃了一惊。

“怎么回事?”柳老太太忙就询问,外面乱糟糟地,柳三太太正带着人往后园去,似乎暂时还不知道细情。柳二太太忙就劝柳老太太不要着急,且等着消息,或许并不像小丫头说的那般严重。

柳老太太是没有心思吃饭,只让人将早饭撤掉,一面坐回到榻上,紧锁着双妹。芍药赶忙过来,拿了两丸丸药给柳老太太吃了,又给柳老太太按/揉两边的太阳穴。

这是太医给开的方子配置的丸药,按/揉太阳穴的手法也是太医交代的,遇到事情,可以缓和柳老太太的病情。

柳二太太要陪着柳老太太不好离开,柳若姒和柳若姗要去后园也是无益,因此都留在柳老太太的屋子里等候消息。很快,柳三太太就带着人回来了,看她身后还跟着一群人,其中就有闻讯赶来的柳大太太。

柳大太太高一声第一声的哭,有几个婆子似乎抬着一个人,想来正是柳若媛。

柳三太太先进屋来向柳老太太禀报,说是她带人去了后园,正如小丫头所禀报的,柳若媛确实掉进了荷花池的冰窟内,费了些力气,才将柳若媛救上了岸。如今柳若媛昏迷不醒,生死未知。

下面服侍的人似乎是得了柳三太太的吩咐,并没有就将柳若媛抬进屋子里来。看样子,柳若媛似乎是凶多吉少了。

“快抬进来,”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来,柳老太太虽然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宠溺柳若媛,又迁怒了柳若媛,但是这么多年的感情,她心里还是疼柳若媛的,“拿大老爷的帖子,去请太医来。请崔院判,拿三老爷的帖子去。”

柳老太太一连声的吩咐着。

柳三太太一面就打发人去请太医,一面让人将柳若媛抬了进来。柳若媛被抬进屋里,柳若姒才看清了柳若媛的模样。柳若媛身上的衣裳早就湿透了,还带着冰渣,头发乱糟糟的,露出来的头脸和双手都没了人色,青紫的怕人。

“大丫头…”柳老太太被芍药扶着,颤巍巍地摸着柳若媛,眼睛里就落下泪来。

第二四四章 同室操戈

“老太太…”柳大太太见柳老太太哭了,她反而镇定了下来,似乎是抓/住了什么希望似地,就上前抓/住了柳老太太的袖子,“老太太,大丫头还有气,求老太太救救大丫头。…老太太带大的她,她和老太太最亲,最孝顺老太太…”

柳大太太说柳若媛还有气,要是尽全力救治,还可以救治的过来。不过,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自然要花费许多的金钱,调动许多的人脉。而且,就算是将柳若媛救活了,也不能保证不会留下什么病根。很有可能,柳若媛会从此成为废人。想到如今她们母女的处境,柳大太太以己度人,就忖度着柳老太太等人怕是不肯尽力救柳若媛的。现在看出柳老太太还是疼惜柳若媛的,柳大太太顿时燃起了希望。

“这是怎么了…”柳老太太伤心,但是当下却不是询问的时候,柳老太太吩咐下去,要尽力救治柳若媛。

很快,太医就被请了来。其中详情无需细说,经过精心的诊治,柳若媛睁开了眼睛。

柳若媛的命是救回来了。

“…寒气入体,怕会留下病根,要慢慢用药调理。”太医开了药方,留下这么一句话,说了过几天再来看视就走了。

柳若媛并没有被送回去,而是被柳老太太留在了自己的屋子里。此刻,柳若媛正抱着柳老太太在痛哭。

不需要再询问丫头婆子们,柳若媛醒了过来,向她询问,自然就能够知道事情的真/相。也没用人询问,柳若媛一醒过来,就迫不及待地开了口。

“是二丫头。”柳若媛看向站在榻边的柳若娟。

柳若媛出了事,柳若娟知道消息也过来了,并且还曾试图上前照料柳若媛。也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柳大太太总是挡在柳若娟的身前。后来还找出借口将柳若娟给支开了。

柳若媛落入冰窟内,伤成这个样子,柳若娟见了并没有像柳大太太一样呼天抢地,不过也恰当地表达了她的震惊和关切。

如今。柳若媛一醒过来,就指着柳若娟,说是柳若娟将她推入冰窟内的。

“…一早上过来瞧我,装的和我极好,约我去后园走走。我哪里知道她心思这样歹毒,我就跟了她去…”结果走到荷塘石桥上的时候,柳若娟就趁她不注意,将她推落桥下。

“是看准了那有冰窟。二丫头这是想我死。”柳若媛咬牙切齿的。

柳若媛这样说,众人不由得都看向柳若娟。柳若娟丝毫没有惊慌,只是做出一脸的委屈。拿起帕子装作拭泪。

“大姐姐何苦诬赖我,就算是嫉恨我要与贞定侯府结亲,大姐姐也不需要用这样的苦肉计,差点就将自己害死了。”柳若娟对柳若媛的指控矢口否认,而且还反说是柳若媛自己演戏。就是为了要嫁祸给她。

“大姐姐何苦,就算是大家伙信了大姐姐,大姐姐如今这个样子,难道还想代替我嫁进侯府不成?”柳若娟抹了抹眼角,最后又说了一句。

这句话,却仿佛是刀子一般,正插在了柳若媛的心口上。

除了太医所说的寒症的病根。如果不出什么奇迹,柳若媛这辈子就离不得药罐子了。柳若媛这次掉进冰窟内,还受了外伤。她的头脸被冰碴割破了哈几处,一条腿也在下落的过程中摔断了。因为冻伤,她身上好几处的皮肤也需要长期的调养,才能恢复正常。

因为摔断了骨头。即便是接骨之后,也不能保证柳若媛以后就可以行走正常。太医已经隐隐地透露,柳若媛的腿很可能会留下残疾。也就是说,柳若媛很可能会瘸。

就算是柳若媛能在婚期前休养好,但是有了这样的残疾以及寒症。长公主那边又怎么会同意她进门那。可以说,柳若媛要进侯府的路已经完全被堵死了。只不过太医的话,还没有传到柳若媛的耳朵里,柳若媛还不知道她的伤是这样的严重。

可柳若娟知道。

是不是正因为这样,柳若娟才会如此镇定。柳若姒坐在柳二太太身边思忖着,长公主那边留了话,柳家必定会跟贞定侯府结亲。本来,柳若媛是可以跟柳若娟争一争的,如今柳若媛又变成了这样,柳若娟没有任何悬念地是唯一的人选。

柳若媛和柳若娟两姐妹各执一词,柳若媛情绪比较激动,柳若娟却镇定了许多。

“大太太生的好女儿!”柳三太太就看不下去,对着柳大太太冷笑道。柳三太太的意思,她和柳二太太,还有柳老太太都不耐烦看着柳若媛和柳若娟两个狡辩,就让柳大太太负责问出真/相来。

柳大太太没吭声,只小心地瞧着柳老太太,等柳老太太的示下。

对于发生了什么事情,柳大太太心中已经有了猜测,看她的样子,却又不大热衷要查出什么真/相来。

“老太太,求老太太为我做主!”柳若媛又哭着向柳老太太央求。

柳老太太沉默半晌,最终发了话。柳老太太吩咐,将发现柳若媛掉入冰窟的小丫头,还有服侍柳若媛和柳若娟的丫头婆子都叫来审问。

“园子里头都谁看见了什么,也都找了来。”柳老太太又吩咐柳三太太。

柳老太太的意思,是要查明真/相。

很快,人都被找了来,一个挨一个地被叫进屋里问话。在众人的严厉询问中,事情的真/相,也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柳若媛和柳若娟都没有完全说实话。

一早上,并不是柳若娟去找柳若媛,而是柳若媛去找了柳若媛,邀柳若娟一同去逛园子。两人进了园子,还都非常默契地将跟随的丫头婆子留在了外头。那个时候时辰尚早,园子里几乎是空无一人。

柳若娟说是柳若媛自己失足,自然也是假话。两人走到桥上,柳若媛转移柳若娟的注意力,就要推柳若娟下去,没想到,柳若娟心中早有准备,柳若媛反而被柳若娟推了下去。

至于那桥下的冰窟,也不是无端出现在那里的。那还是前两天的事情,发现荷塘里结了冰,柳若媛非要钓鱼,就吩咐人在桥下砸开了冰面,弄出一个冰窟来。带柳若娟到桥上,看准了冰窟的位置要推柳若娟下桥,不知道是柳若媛早有预谋,还是因为昨天发生的事情而临时起意。

但是有一点却是清楚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柳若媛要害柳若娟不成,反而让柳若娟将计就计,将她推下了冰窟。

柳若娟推了柳若媛下去之后,看柳若媛消失在冰水里头,她就扭身走了。回到花园门口,也只对伺候柳若媛的人说她先回来,柳若媛又去别处逛了,让这些伺候的人先回去,不要等柳若媛,也不要去找柳若媛。

还是跟着柳若媛的一个丫头觉得事情不对劲儿,跑进园内,发现柳若媛掉落在冰面上的半块玉佩,因此叫嚷起来。大家救治的及时,柳若媛才捡回一条性命。也正因为这个丫头,大家才确信,是柳若媛先起意害柳若娟的。那丫头是柳若媛的心腹,知道柳若媛的计划,看到柳若娟出来,而不见柳若媛,就知道事情发生了变故。

事情的真/相查出来了,柳若媛和柳若娟再要狡辩也是枉然。屋内顿时就出现了一片寂静。

“带着你这两个丫头,都给我从这里滚。”半晌,柳老太太出声道,也不再看柳若媛了,“你以后不必再来,这两个孽障,嫁出去之前,也不必再来。”

柳老太太将三人赶了出去。柳二太太、柳三太太、柳若姒和柳若姗留下来,对柳老太太又是好一番劝慰。柳老太太经历连番打击,心都有些灰了。

“孽障,都是孽障啊。”

“这两个丫头,竟一个比一个毒辣。真让人开了眼界,原来她们两个里头,厉害的是二丫头,平常可真不大看的出来。”安抚了柳老太太,大家又都到柳二太太的屋中来坐了。柳三太太如是感慨道。

“看老太太的意思,是要二丫头跟贞定侯府结亲。”柳二太太点头,就对柳三太太道。

“毕竟都养了这么大了与其两个都废了,有一个嫁进侯府里去,柳家面子上也好看些。”柳三太太就道,柳老太太的心意,她和柳二太太都懂。

“大姐姐是完了,不过二姐姐现在得意,也是为时过早。”柳若姒一边跟柳若姗说道。

柳若娟做的太过分,柳老太太心里有气,绝不会因为柳若娟要嫁进侯府就会将柳若娟抬的高高的。柳家这边是这样的,而贞定侯府那边…

“大姐姐嫁过去的话,只怕还好些。二姐姐真嫁过去了,长公主就能对她既往不咎了。只怕她以后的日子更难。”柳若姗也道。

柳二太太和柳三太太听见她们小姐妹说话,都暗暗点头,两个孩子也算是见事明白的。

“二丫头自己难道就想不到这个?”柳二太太道。

“她当然能想到。”柳若姒道,“不过这世上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博富贵的人也多了!”

第二四五章 痛斥

“没错。”柳二太太和柳三太太都点头,她们都赞同柳若姒的看法。

“这二丫头要与贞定侯府定亲,我手里还忙着咱们三丫头的事,真不愿意沾手。”柳三太太又道。

“到时候,只听老太太的吩咐吧。”柳二太太就道。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话,这才各自散了。当天下午,柳若媛受伤的消息,就经由某个渠道传到了贞定侯府长公主的耳朵里。传到长公主这里的消息,自然没提柳若娟和柳若媛两个人之间的纠葛,只说是柳若媛逛花园的时候不小心所致。长公主听了这个消息,据说有半晌都没说话。第二天,贞定侯府就向柳府递过来消息,三天之后,贞定侯府会打发人上门提亲。

提的自然是柳若娟。

在柳若姒定亲之后,这件事本来应该也是柳府的一件喜事。但是柳府内得到了这个消息,却并没有任何喜庆的气氛,一家上下都和平常一样。傍晚,外面又纷纷扬扬地下起了雪,柳若姒坐在屋内炕上,带着常嬷嬷和几个丫头一边做针线,一边聊着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