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老夫人叹了口气,转头吩咐:“月色昏暗,门缝里看不清,叫老钱爬梯子上墙头再看!”

钱叔低低地应了,仲茂林搬了架木梯过来,靠在大门边上,前者爬了上去,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往四处张望。

长房宣乐堂位于九座住宅的第一排正中,后门正对着一条大路,而六房宣和堂的大门就在这条大路以西,从六房大门口望过去,距离长房后门也不过二三十丈,借着前庄的火光,以及各家门前灯笼发出的昏暗烛光,隐约能见到许多人影。钱叔倒吸一口冷气,又转向右手边,发现离宣和堂最近的一道黑木墙下,灯笼正随风晃动,有几个人影在灯下晃着,却看不清是谁。他飞快地缩回头,深吸一口气,方才再次探出头去,只见人影之一往长房那边奔去了,接着,便有几个人抬着一架长梯从墙外挪了进来,显然也是要往长房后门去的,而聚集在那后门处的黑影也越来越多了。

钱叔暗道一声不好,立时滚下梯来,将自己看到的情形报给卢老夫人。卢老夫人听说那些人是从离自家最近的木墙进来的,脸色都白了,忙问:“你确定他们是从那里进来的?!我们家天黑后不是确认过,已经锁上了么?!”文怡也紧张地盯着钱叔等待答案。但跟在她身后的紫苏却忍不住哭出声来。

冬葵一把扯住紫苏往后拖,小声骂她:“这时候你哭什么?!快闭嘴!”紫苏哽咽道:“连顺不是负责守那门么?会不会出事了…”冬葵暗地里跺脚:“他只怕还在前庄救火呢,你有什么可哭的?!”

文怡回头瞪了她们一眼,冬葵忙捂住了紫苏的嘴。前者这才回过头来,听见钱叔在说:“小的真的确认过,是锁上了的,但不知为何,居然开了!小的恍惚听见五房的十老爷在外头叫骂过几句,兴许是他从外头回来,被挡住了,他们家的人就打开了锁!”

五房宣寿堂的宅子就在六房宣和堂边上,中间还隔了一家旁支的小宅子,出入道路倒与六房是一样的。他家男主人顾十老爷素来喜欢与朋友饮酒作乐,经常三更半夜才从外头回来,十太太是个懦性子,从不敢劝她。庄上树起的这些木墙,对他的阻碍最大,因此他在拆墙之事上跳得最欢,平时出入,也从不肯让人将门锁上的。文怡一听钱叔的话,就知道至少有八分真。

如果说顾庄今晚真的遭了劫,那也是某些顾氏族人自找的!文怡在心中暗暗骂了十叔几句,又念了句佛,方才问祖母,“现在怎么办?那些人多半是要爬梯子翻墙进去,长房的人好象没发觉,咱们要示警么?”

卢老夫人冷笑道:“示警?人家都把后门围住了,里头的人还一点儿动静都没听见,也不知道是睡死了还是吃醉了!我们凭什么示警呢?!”话虽如此,但她还是无可奈何地对仲茂林下令:“大声喊吧,总不能眼看着他们遭殃!”

仲茂林跑去爬梯子了,钱叔又从门房里推了两个箱子出来堵门。文怡心中发沉,有些喘不过气来,手紧紧抓着袖子,清楚地感受到指尖下那坚硬细长的簪身。

六房与别家不同,虽然这些年添了不少仆役,但其中女多男少,除去驻守西山庄子的张叔夫妻,以及打理祖母和母亲奁田的林老二夫妻,家中只有四名男仆:管家仲茂林、门房钱叔、车夫郭庆喜以及长随林连顺。如今后两者因为是青壮,都被抽调去巡庄了,今夜正好当值,此时怕是在前庄救火呢,家中便只剩下仲大与钱叔两个男仆,以及郭庆喜八岁的儿子…其他的,全都是丫头婆子媳妇。若是因为示警,引来贼人,这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仅靠这一扇薄薄的门板,要如何逃得过?但若不示警,别说道义上过不去,只说贼人摸进宣乐堂害人后,空出手来,又怎会放过六房?!同样逃不过这一劫,倒不如早早惊动庄上人等,只盼着他们能将贼人赶出去。只可惜前庄太过热闹,不知能不能听见?

“抓贼呀——有贼——”仲茂林洪亮的声音响彻夜空,心动了整个后庄,附近几个宅院很快就点起了灯火,黑木墙下有数人飞快地跑了过来,仲茂林慌忙缩下脑袋,却不肯下梯子,只嚷着,“快堵住大门!”然后再次探头望去,瞥见长房后门下那些人已经立起了长梯 ,甚至有人影爬到一半了,听到有人示警,便加快了速度,不过弹指间,就已经翻进了墙内。

卢老夫人听着仲大的回报,脸色白得像纸一般。文怡听到有人在外头砸门,忙害怕地扶住她:“祖母,请快到后门去吧!这里危险!”然后不等她回答,便半扶半推地拥着她往后方走避,但她们才转身走了几步,便听到外头一声惨叫,接着便是兵器交战的声音。

卢老夫人停下了脚步,石楠尖叫问道:“爹!外头怎么了?!”仲茂林惊喜地在墙头上喊:“长房的后门有人出来了!是几位官兵老爷!他们把贼人赶杀出…”话未说完,便有一把大刀冲他飞了过来,他吓了一大跳,缩回了头,脚下一个不稳,整个人从梯上摔了下来,吓得石楠惊叫一声:“爹!”仲娘子飞快地抢了上去,扶起丈夫,见他无碍,方才松了口气。

刀落在前院正中,把青砖地面砸出一个小坑来。文怡深呼吸几口气,颤声道:“祖母,我们还是先避到后面去…”这时从门外传来几声惨叫,接着便是一声闷哼,然后就听见有人低喝,“贼子安敢如此!”尖啸声过,又是几声惨叫。

文怡心头一震,认出那正是柳东行的声音,当即不知从哪里冒出了勇气,冲下台阶,扑到门上,透过门缝往外看,还未看清,眼前便一花,有人被踢到门上来了,撞到门板,发出重重的声响,连檐下的灯笼也撞了下来,火烧上人的皮肤,发出刺鼻的气味,那贼人惨叫一声,打了个滚,方才将衣服上的火熄灭。

文怡退了一步,看到门缝中银光一闪,有人影在银光中晃动,便又扑上去看。卢老夫人惊叫:“九丫头!”也没能拦住她。只见门外人头涌动,十来个人围着一个青色的身影,个个都浑身浴血。那青色人影转过身来,借着门前的火光,照亮了半张脸,文怡猛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将惊叫声强咽下去。

火光下,柳东行额头流血,头发有几分凌乱,双目凛然。他身上穿着元绿团花缎子的长袍,但前摆早已撩起掖在腰间,以方便行动。他右手握着一把长剑,剑身通体银白,一丝血迹亦无,前襟却染了一大片乌黑。在他脚下,已经横躺着七八个人,动也不动,不知是生是死。围着他的十几个人,全都用凶狠的目光瞪着他,眼里几乎要冒出火来。

文怡看得浑身发抖,大气也不敢出,忽然间,她觉得柳东行好象往她这边看了一眼,他身后那匪徒便动了,举起大刀向他砍过来,吓得她惊呼一声,但话音未落,柳东行便反手一剑横劈过去,将那匪徒的刀劈飞了,再回手一剑,那匪徒颈间已经多了一道血痕,整个人瘫倒在地。

另一个匪徒悲呼一声:“大哥!”便拿刀砍来,其他人也纷纷一拥而上,柳东行手起剑落,几个回合间,已将他们全数斩于剑下,浓重的血腥味瞬时蔓延开来。

文怡只觉得脚上发软,身体向后一歪,便被人扶住了,回头一看,却是冬葵。冬葵小声问:“是柳大公子?”文怡点点头,直起身来站稳了,便听到外头响起了柳东行醇厚的声音:“六老太太,九表妹,我是柳家的东行,你们没事吧?”

第七十四章 紧急转移

文怡心中忽地一定,只觉得悬在半空中的心缓缓地落到了实地上,便答道:“我们没事…你…你可伤着了?”

门外的柳东行顿了一顿:“只是擦破点皮,没什么要紧。方才多亏府上示警了,如今潜入宣乐堂大宅的贼人已经被赶了出来,有罗校尉他们在,不会有事的。只是如今不知贼人数量,万一有漏网之鱼,躲在暗处,寻机作恶,府上人口少,怕是会有所损伤。趁眼下贼人暂退,九表妹不如侍候着老夫人,一起往宣乐堂暂避去吧?那里人手多,又有王府亲卫在,比这里安全些。” 文怡怔了怔,心里没了底。去长房暂避?可贼人的首要目标不就是长房么?前庄正起火,后庄有那么多户人家,他们却只围着一个长房谋事了,若他们只是谋财,不论哪一家,院墙也没长房高,守卫更是没他们的森严,可他们就是奔长房去了…

她有些无措地回过头看祖母,卢老夫人脸上一片肃穆,扶着石楠的手走下台阶,低声问:“九丫头,你问他,逃走的贼人有几个?”

文怡忙开口问了,柳东行稍一沉默,才道:“这却说不准,我对付了二十多个,罗校尉带着两个人往另一个方向追过去了,算来也是差不多这个数。”

钱叔大着胆子插了句嘴:“小的方才看到聚集在长房后门处的人,少说也有四五十个,还有从木墙外头进来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文怡心中一沉。若这帮贼人就是平南那一群,传言中他们还有上百人马,如今不过才去了五六十个,剩下的又在哪里?!她回过头扫视院内一眼,六房的人基本都在院里了,只剩下几个婆子还在内院看守,连主带仆算起来,还不到三十人,却只有两个是成年男丁。别说是几十个贼人,哪怕是不慎钻进来一个,全家人都未必是他对手!

她抬眼望向卢老夫人:“祖母,方才咱们家示警,怕是已经惊动了贼人…”

卢老夫人严肃地点点头,又略抬高了声量:“东行小哥,外头只有你一个?可能护得住我们全家么?!”

柳东行断然道:“晚辈的武艺还能拿得出手,拼死也要护住老太太一家就是!”

“好!”卢老夫人当机立断,“去后头把其他人都叫来,我们一起走!”

众人都吃了一惊,仲茂林忙劝道:“老夫人,好歹要留两个人守屋子。”

卢老夫人却摇头:“屋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只要人没事,屋子又有什么要紧?!”宣和堂虽是祖宅,但若她是那种死心眼的人,早在当年被族人分去部分房舍时,就已经气死了!更何况,在孙女儿的梦里,这祖宅仍旧是归了别人,她又何必太过在意?

六房上下众人却是一阵感动,钱叔更是红了眼圈。他是门房,干的就是看门守屋子的差事,若换了在别家,连主人院里的粗使婆子都有随主子走的机会,他却不可能离开。一旦遇到什么贼人,他就是头一个要送命的,便是侥幸逃过了,过后也要被主人骂一句“办差不力”、“放贼入室”,同样没有好结果!也就只有六房老太太和九小姐会这般体恤下人了!他立刻就回门房里抓了根六尺长、手腕粗的熟木棍出来,一副要拼死守护主人的架势,连钱婶叫他帮着拿行李都顾不上了。

文怡房中的财物早已随身带好,老夫人屋里的东西也收拾过了,大丫头们一抱就跑了出来,连着原本留在后院警戒的婆子媳妇在内,全都在不到一柱香的功夫里做好了准备,齐齐集聚在前院等着卢老夫人下令走人。

文怡见状忙问门外:“柳大哥,我们都准备好了,外头还算太平吧?能走么?”

柳东行迟了一点才答道:“行!宣和堂后门已经开了,你们要快!”

文怡忙命钱叔开门,这时赵嬷嬷却开口了:“老夫人,咱们家离长房的后门足有二三十丈远呢,您腰腿不好,走得不快,不如老奴背你吧?”

文怡心想这话也有理,却不赞成让赵嬷嬷去,“嬷嬷您年纪也大了,哪里受得住?叫个有力气的媳妇子来好了。”

这时林婆子却上前一步,向卢老夫人禀道,“老夫人,老奴身体还算壮实,让老奴来背您吧?”她原是六房长随林连顺的祖母,庄头林老二的母亲,四年前随着儿子媳妇和孙子一起被卖到六房来,因年岁不算太大,手脚也还算麻利,只在老夫人院里做些粗活,平日是个不显山不露水、沉默做事的老妇人,除了身体比别的婆子好些,力气比她们大些,并不见有什么特别之处,此时在一众神色惶惶的仆妇当中,却显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沉稳来,说话语气也十分镇静,叫人听了便心生信服。

卢老夫人只盯着她看了两眼,便点了头,林婆子立时屈身一蹲,将卢老夫人稳稳背起,下盘站得十分稳当。石楠拉着水荭上前扶住卢老夫人,另两名大丫头忍冬与迎春便顺势扶住了赵嬷嬷。

大门一开,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扑面而来,文怡大着胆子朝外望去,却看不到门前有尸体,方才还在燃烧的灯笼残骸也熄灭了,静静地躺在门边,路面上隐约能看到一滩一滩的黑色血迹。柳东行手持银剑,立在门前,警惕地扫视周围一圈,才回过头来,常常地看了她一眼:“走!”

文怡深呼吸一口气,回头低声下令:“快!”六房众人立时井然有序地鱼贯而出,钱叔夫妻打头,接着是仲茂林两口子,几个大丫头紧紧拥着文怡祖孙俩,何家的和许家的两个媳妇子护在两翼,郭庆喜家的抱着儿子,她婆婆抱着小孙女儿,再加上几个粗使的小丫头和婆子压后,快速而安静地在柳东行的一路护送下往长房后门的方向进发。走在最后的许婆子还把门带上了,挂上了锁。

六房众人转移得非常快,转眼就进了宣乐堂的后门。长房大管家周福亲自迎了过来,引着众人走夹道前往内院,一路还向卢老夫人陪罪:“我们老太太和二老爷都发了话,要将各房的族人都接过来暂避,万事等天亮再说。只是如今仓促之间,没法准备周全,只能委屈六老太太和九小姐在偏厢暂时歇息一晚,还请六老太太和九小姐恕罪。”

卢老夫人由林婆子一路背着过来,有些颠着了,喘着气道:“不妨事,你们快派人接其他人去吧,我只要有间屋子歇脚就好,只是我带来的人…”

周福脸上僵了僵,他也没想到六房会带这么多人过来,难不成是全家都到齐了?但又不能说宅里容不上,让卢老夫人遣几个人回去,只能勉强笑道:“后院还有几间空屋子,不拘哪里,且对付一晚就是了…” 卢老夫人和文怡都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却都没吭声。周福见状,便叫过一个婆子,命她引路,自己却回转身对一路跟随在后的柳东行道:“行少爷,这回辛苦你了,姑太太方才说了,还有好几房族人,您看…”

文怡在前方听到几个字,忍不住回头看了柳东行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担忧。柳东行沉默着,双眼与她对视,一直看着她们的身影消失在侧门后,方才转头盯了周福一眼,淡淡地答了三个字:“知道了。”然后转身离去。

周福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只觉得方才柳东行那眼看得他心里发寒,但他又不甘心被人压住了气势,小声嘀咕道:“不过是我们姑老爷的侄子,无父无母靠姑老爷姑太太养活的,得意什么?不就是身手好些么?平时骑马射箭的功夫还不如我们七少爷呢,今儿腿脚倒利落…”

跟在他身后的一个副管事暗暗翻了个白眼,道:“周大爷,您嘀咕什么呢?!二太太吩咐的差事还没办完呢,咱们且守着后门吧,过一会儿别房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也要到了!”

文怡一家在宣乐堂一个侧院的厢房里才安顿下来不久,四房的人也到了。五老爷留在前院跟长房的管家们打交道,五太太和七小姐便一起哭哭啼啼地,在丫头们的搀扶下进了隔壁的厢房,后头还跟着一大帮形容狼狈的男女老少。二太太段氏刚刚慰问过卢老夫人和文怡 ,见状忙赶过去慰问他们家,不想就被五太太拉住了,只能按捺着性子,听五太太哭诉亲王府的校尉好生无礼,在他们家门口就杀了人,弄得大门前一片血腥,路都没法走,家里的女孩子们几乎被吓得昏过去,云云。

段氏听了不耐,又不好骂人,只能缓缓劝她,“亲王府的护卫可不是寻常官兵,轻易不肯出手的,本来他们只需保得世子爷平安就好,别说我们家遭了贼,就算是再大的事,他们也不必出手,今儿是那位罗校尉热心肠,才带着两个兄弟来帮忙,再加上柳家行哥儿,四个人杀退了许多贼人,方才得以将五叔、五弟妹和侄儿侄女们平安接了过来。如今已经惊动了世子爷,回头还得请姑太太跟他说一声,不然世子爷怪罪下来,说我们胡乱使唤他的人,倒是一桩罪过了。五弟妹莫再抱怨了,不然回头让人听见,岂不是让人觉得我们顾家不识好歹?!”五太太的哭声戛然而止,只是瞪着一双眼一抽一抽地,七小姐文静立时把眼泪抹了,细声细气地道:“那可得好生向世子爷道谢才是…”

段氏心中啼笑皆非,只能轻斥:“这是过后的事了!眼下先别顾着哭,且让人服侍你母亲歇下,没瞧见你母亲吓得不轻么?!还有你的弟妹们,都吓坏了吧?可怜见的…”见站在一的几个年纪小些的孩子身上都有尘土,忙扬声叫人:“外头有人么?赶紧打几盆水来,给几位少爷小姐们擦擦!”

文怡听得隔壁屋子里的哭声小了许多,方才回过头来,问卢老夫人:“祖母觉得身上如何?可有不适之处?”

卢老夫人摇摇头:“我还好,你去找人要壶热茶来,也就是了,咱们顶多只在这里窝一晚上,别跟他们啰嗦太多,我不耐烦听人闲话。”

文怡应了一声,唤过冬葵,两人一起出了房间,见院子里乱糟糟的,四房随行的丫头仆妇们东两个、西三个地歪在廊下,长房的婆子媳妇们却挤在院门外探头探脑地,小声议论。她眯了眯眼,见隔壁屋里也是一派忙活,便索性带着冬葵出了院门,随口问一个婆子,“可有热茶水?”

那婆子正与人说得兴起,便有些不耐烦:“大半夜的,哪有热水?小的们现煮去,就怕小姐等不得。”才说完,便忽然觉得身上一寒,见文怡正冷冷地盯着自己,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冬葵冷笑道:“长房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真真传递,半夜里要茶水,还容得底下人现煮去呢!你家二太太如今就在院里,方才还跟我们老夫人和小姐说,要什么尽管开口,不要生份了。如今我们倒想知道,妈妈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婆子忙赔笑道:“是我说错了,我这就把热茶水送进去!”

文怡盯着她转身离开,不一会儿,便用一个茶盘捧了壶茶来。文怡见那茶壶嘴冒着热气,茶香淡淡,倒也不是次等的茶,方才淡淡地道:“冬葵接了吧,我们回去!”然后转身就走。

那婆子得了个软钉子,讪讪地回到同伴们中间,其中一个便笑道:“嫂子是不是老眼昏花了?那是六房的九小姐,可不是咱们五小姐一般的好性儿!况且他家有银子,出手也大方,方才若是我去了,定能讨个上等封儿回来,嫂子真真没眼色,浪费了好时机!”那婆子啐了她一口,心里也有些后悔。

文慧倚在门边,看着家中丫头仆妇来回穿梭忙乱,不一会儿,又有一房族人被人迎了进来,安排到了偏院里。她掩下一个小小的哈欠,带着丫头返回正院中,只觉得心头烦闷。今夜有事,结果她们姐妹几个都被长辈命令移到正院来,连祖母她老人家也坐着小轿从萱院过来了,她自然不好说想回自己院里歇息。

真奇怪,先前被禁足时,她恨不得早日出来,但如今终于出来了,她却又觉得还不如留在院里好。

柳东宁站在廊下,伸长了脖子扫视周围,一见她,面上便一喜,忙小跑过来,笑道:“六表妹,原来你在这里!这里人来人往的,有什么意思?仔细被人撞着了,不如回屋里去吧?我陪你说说话?”

文慧瞥了他一眼,忽然不怀好意地笑了笑,“我听说今儿晚上…你那哥哥大展身手,着实不凡。你…就好意思在这里无所事事?”

柳东宁一僵,脸色有些不自在起来。

第七十五章 两对儿

柳东宁对堂兄柳东行本来没什么特别看法。也不象父母那样对他心怀顾忌,只觉得他无论读书还是行事气度都远远不如自己,又没了父母。只不过是靠着白家父亲的一片好意,方才与自己同样锦衣玉食地长大。他认为这位堂兄身世可怜,前程又黯浚充光。因此每每加以体恤。却从没把对方放在眼里。

然而今晚的柳东行却一鸣惊人。没人料到他会有这样好的武艺,也没人会想到他居然有这么大的胆量,敢和王府亲卫们一同跑去真刀真枪地与贼人搏杀!这可不是在校场上比武,也不是公子哥儿们凑在一起跑山里去行猎玩耍!宣乐堂守后门的几十家人,就被赋人砍死了三个。听说还有一个重伤。无论是在顾家还是柳家,几时遇过这种事?!

那些贼人是真正的亡命之徒!可柳东宁回想起堂兄赶过去杀敌时的模样。就忍不住打了十冷战。

那么轻描淡写,就好象他只是跟朋友们出门玩乐似的!再忆起方才远远看到的,他襟前染血,却满脸不在乎的神情,柳东宁沉默了:他怎么会认为,这个堂兄是个无才、无害又傻兮兮的浑人呢?!

然而。文慧忽然在面前提起这件事,他立时就提起了警惕之心。世予表兄朱景诚的出身比他高。他比不过,也没话说。但自认为无论是文才还是气度都不输给对方。若朱景诚不是亲王世子,而是柳家子弟,又哪里此得上他?可如今,堂兄的表现就象是在打他的脸似的。莫非在恒安柳氏子弟中,他也不再是最出色的一个了?!

在心上人面前,他怎肯输了气势?立时断然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哥一向在功课上平平,却更爱习武。眼下的局势。更需要他在外头支应,我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的长处本本不在武艺上。”顿了顿,看向文慧的目光放柔了:“二舅舅在前头理事,七表弟年纪尚小,后宅里从外祖母、母亲、二舅母到姐妹们,都是弱质女流。遇到这种事,定然心里害怕。我在这里倍着你们。你们也能安心些。”

文慧嘴角本来挂了三分讥讽的笑意,听了他这话,却愣了愣,有些不自然地道:“你也太小看我们了,这里人那么多。我们有什么好害怕的?况且。你既是担心祖母、婶娘和姑姑她们,何不到屋里去?却只顾着左这里跟我说话…”

柳东宁柔柔笑道:“外祖母久历世事,镇静得很,母亲在她跟前陪着。哪里用得着我?其他姐妹们又有七表弟陪着,我只才担心你。好些天不见了,我…我很想念六表妹…”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饶是文慧胆子再大,此刻也不由得红了脸,倒是侍立在旁的大丫头踏雪觉得柳东宁说话太直白。忍不住开口道: “表少爷,您怎能对我们小姐说这样的话?!姑太太要是知道了…”文慧瞥了她一眼。将她后面的话堵了回去。还不以为然地道:“就你知礼懂规矩!我还没说话呢,你多什么嘴?!”

踏雪知道她的性子,不敢再说什幺,只好低声劝她:“小姐。老太太和姑太太都在屋里呢,要是她们看见了。吃亏的不还是您么?”

文慧觉得无趣,甩了袖子住屋里走,柳东宁连忙跟上,踏雪急得暗暗跺脚,却又没法子。只能心里祈祷无数遍,小姐千万不要又闹出什么事来了。再有一回。她这差事可就真的保不住了!

文慧进了屋。瞥见祖母倚在榻上小歇,姑母也坐在一旁的圈椅上闭目养神,几个丫头在边上打扇子,想是用不着过去请安,便径直转向暖闷,五小姐文娴与十小姐文娟正坐在圆亲边上小声说话,弟弟文安无精打采地趴在一旁。见她进来,先是一喜,再看到柳东宁,便扫兴地扭过头去。

文娴抬头,眉再带了几分忧色,问:“外头如何了?听说六房的叔租母和九妹妹巳经到了?”

文慧撇撇嘴:“到了,连五叔家也到了,你们是没瞧见他们那副狼狈样儿!五婶连头发都没梳好呢!七妹妹脚上还穿错了一只鞋子。真不知到哪里找这么一群叫花子去?!”接着又捂嘴笑道:“不过更好笑的是九丫头。她居然穿着布衣裙。头上连朵花都没戴,粉也不擦,就这么素素地出来了,若不是我们家的人先开口叫她,我还认不出来呢!我们家三等丫头部穿得比她好!今年重新见她,她穿戴还算过得去。你们也说她家比以前富贵了。我当是真的,没想到今儿晚上晚上倒是戳穿了她的伪装!敢情她只是在外头风光,在家里仍旧是那副旁酸相!”

文娴文娟这几年里跟文怡相处得多了,交情还算过得去,闻言都有些不舒服。文娟冷笑遵:“六叔祖母教导孙女。一向是以贞静简朴为上的。这又有什么?谁家没两件旧衣棠?我们又比不得某些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新做的衣棠。前一天还心爱得不行,今天就看不顺眼了,随手剪坏了丢掉!”

文慧的脸立时便板了起来。文娴悄悄拉了妹妹一把,起身劝道:“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你何苦这么说她,好歹是咱们自家姐妹不是?”又跟柳东宁打招呼:“六妹妹这几天心情不好呢,只是耍性子说笑罢了,柳表弟别见怪。”

柳东宁忙笑道:“不会不会。怎么…会呢?”他偷偷看了文慧一眼。没说什么。

文娴本意是要为文慧掩饰。文慧却不领情。冷哼一声,推于去推弟弟:“小七,你这是怎么了?身上不好?”

文安闷闷地道:“别理我!我正烦着呢!”丈慧不解。文娴便笑着说:“方才他见柳大哥出去杀贼。便也想跟着去。叫祖母和母亲骂了一顿,心里就不痛快了。不过是小孩子闹脾气罢了。”

文安不服气地抬头道:“谁是小孩子?!我都快成人了!东行哥平时骑射功夫还不如我呢!他都能去,我为什么能?!祖母和二婶是小看了我,连姑母都把我当小孩子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