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冷笑:“那我问你,我是顾家哪一位小姐?!你若是顾家人,不可能不知道吧?!”

那丫环语塞,低头沉默不语。

文艺想了想,越加心惊:“你方才说杜家的丫环就在夹道那头?你…你该不会跟周家那些人是一伙的吧?!是你将杜小姐的行踪告诉了他们?现在…又要把杜小姐带到他们跟前去?!你究竟是谁?!”

(既然是阴谋…当然没那么简单…求粉红~~~)

第一百五十一章 谜样少年

那丫环又后退了两步,眼神左右乱瞟,文怡正要再行追问,冷不防被她推了一把,几乎摔倒。当她站直了身体时,那丫环已经飞奔进了宝瓶门,向夹道方向去了。

杜渊如急道:“顾小姐,你不必管我,务必要追上她问个究竟!”文怡闻言追了过去,只是才到宝瓶门,便忽然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神色变幻。

杜渊如更急了:“顾小姐,你怎么了?再不追那丫环就跑了!”

文怡却走了回来,正色道:“若我走了,杜小姐一个人在这里,若是再遇上歹人可如何是好?”这里离夹道可没多远呢!

杜渊如脸色一白,咬了咬唇,气愤地道:“可是…就这么把人放走了,叫我如何甘心?!”

文怡强压下心头的不安,安抚她道:“你如今行动不便,我不能丢下你去追她,况且以我的脚程,未必能追得上,更别说夹道之中,还有那周家的畜生及爪牙在!不管是我,还是杜小姐你,独个儿遇上了他们,都讨不了好。此时此刻,也顾不上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了,我这就扶你到前头去,寻王府的人说话,只说是有物件失窃了,疑心下手的是一个婢女,她还害得你拐了脚,请王府的人暗中留意出入人等,伺机捉拿人犯!这里是路王府,无论是主人家的侍从,还是宾客带来的随侍,要想出门,万没有不从王府大门走的道理!到时候,那丫环就如瓮中捉鳖,插翅难逃了!”

杜渊如听得有理,稍稍冷静了些:“是我糊涂了,还是你想得周到。”细细回想,她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仔细想来,这丫环怕是早有图谋了!先前我本是独自一人在附近的梅林里赏梅的,因这丫环走过来与我说话,自称是令姐的婢女,有急事寻她,却找不到她的踪影。我只顾 着与她说话,一时不慎,就被拌倒了,污了裙子,脚也受了伤,可仔细看地上,却,没看见到底拌了什么东西!是这丫环建议我到那小屋里等候,免得被人瞧了笑话,也是她拿了我的斗篷去,说是为我捎话给侍女。我只道她连主人家与自个儿姓名都说得如此清楚,我又与令姐相识多 年,不曾起过疑心,便随她去了,却没想到,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回头细想,一切都是这个丫环设下的圈套!若不是天可怜见,叫她遇见

了顾家小姐,此时此刻,她恐怕只能以死保清白了!

文怡倒吸一口凉气,咬了咬牙:“这丫环也不知与杜小姐有什么怨仇,竟敢…这样害人!”

杜渊如冷笑:“定是周家指使!周家不过是仗着九皇子,一时得了皇后赏识,方才得了些脸面,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又算得了什么?!他竟敢做这种事,休想我能饶了他!”忽然又想到:“不对…如果那丫环是周家派来的…她怎么会冒顾家婢女的名?!”她看向文怡,目光中带着几分疑惑。她还记得,顾文慧与自己…多年不和…也许眼前这位顾小姐只是不知情…

文怡暗道不好,她方才担心的就是这一点:“杜小姐,实不相瞒,我心里也糊涂的紧。我家六姐姐今日是随郑家小姐的马车来的,因此并未带随身婢女,是我与其他姐妹们带了几个丫头过来,其中那个叫翠羽的,本是大伯母从平阳老家带来的家生子,因性情稳重,做事细心,才 被大伯母派来跟车,想着六姐姐身边也有人照应的。这丫头先前从未在侍郎府外面露过面,又不是六姐姐身边用惯的人,若是周家派人冒充她来骗杜小姐,他们是如何知道翠羽的名字的?”

杜渊如淡淡地道:“我看他们不但知道你家丫环的名字,连穿的衣裳也是一摸一样呢。若不是顾小姐说了,我还真没想到,她不是侍郎府的人。”

文怡忙道:“不一样的,细细回想,方才那丫头穿的是青缎子比甲,侍郎府的丫头,要跟出门时,都是穿的浅绿袄儿,青绢比甲,水红绫 子裙。因国法有令,婢仆不得穿绸,随那些高门大户未必会遵从,侍郎府却从不敢逾矩。”

杜澜如一想,果然如此,便有些不好意思:“是我想错了。误会了顾小姐,还请你勿怪。”

“也怪不得杜小姐会误会。”文怡笑道,“若不是她自称翠羽,我又正好认得翠羽这个丫头,也不敢确认她是冒充呢。我到京城不过十日,还不曾认清所有侍郎府的侍女,只能说她是不打自招了。”顿了顾,“说起来,这丫环的用心着实险恶!若不是我无意撞见,杜小姐即便安 然脱身,事后也只会把我家六姐姐当成是背后指使之人,真正的罪魁祸首却能逍遥法外呢!只是她这法子也有漏洞,若真是我家六姐姐主使的 ,她又怎会让那丫环报上自家名号呢?那不是自行招认了么?”

杜渊如已经羞愧得满脸通红,勉强支撑着身体站起来,向文怡行了一个大礼:“是我错怪了好人,请顾小姐恕罪。”

文怡忙将她扶起,笑道:“不怪杜小姐,这原是那背后主使者的奸计!那人心思毒辣,叫人防不胜防,岂是你我一介闺阁弱女能比的?”

杜澜如红着脸在她的搀扶下重新坐回原位,低声道:“果真是有幕后指使人么?确实,一个丫环,害我做什么?自然是有更大的图谋那样有嫌疑的人可就多了......”而且都在这路王府内!她不是傻子,怎会不明白,此时正是关键时刻,而自己又处于风尖浪口。

文怡沉思片刻,看了看杜澜如的神色,缓缓地道:“先前说的翠羽不曾在人前露面,而在今日之前,便连我六姐姐也不知道她会随行,因 此,外人能知道她名字的机会,只有两个,一是今日在前院,各家男女侍从歇息的院子里,既然所有侍从都混在一处,翠羽的名字为人所知,也不出奇。另一个,就是方才茶会的时候,因我六姐姐有事差翠羽去办,便请王府侍女从中传话。当时坐在周圈的人都能听见的。

然而,不怜对方是怎么知道翠羽之名的,总归是与杜小姐以及我家六姐姐不和之人,否则,也不会下这样的手,又嫁这样的祸!”

杜渊如默了一默,露出一丝苦笑:“顾小姐,不瞒你说,今日来茶会的各家闺秀里,欲将我除之而后快的,怕不是一个半个,但她们当中......若说除掉我,便能心想事成的,想怕只有一人而已!”她抬起头来,看向文怡,“我之所以一时糊除,疑心起令姐,就是因为这位小姐......与令姐相交莫逆!”

不错,她们怀疑的都是同一个人。文怡想起郑丽君在茶会前曾细细打听过翠羽的身份来历,便忍不住疑心她,只是她与文慧却是从小一块 儿长大的好朋友,文慧遇到难题,首先想的就是私密派人向她求助,她又怎会嫁祸给文慧呢?!

文怡想了想,便道:“也许这是真正的背后主使想要让我们相信的?且不管他,咱们先到安全的地方找人再说!”说罢扶起杜渊如,两人才走了几步,却听到唏唏嗦嗦的声音从前方的花丛后传来,不由得吓了一大跳。

文怡探头去望,只瞥见一个蓝色的影子飞快地缩进了花丛后,接着那声音便消失了。

那影子却怎么看都象是人的腿脚。她疑心大起,厉声喝问:“是什么人?!出来!不然我就叫人了!”

杜澜如也紧张地拽紧了她的手臂,小声问:“会不会是周家的人文怡摇头,低声道:“不可能,他们都在夹道里呢,我看得分明,不可能越过我们躲到这里来!”又再大声喝道:“不出来么?那我就叫人了!”说罢张大了嘴,作出放声喊人的样子来。

花丛后传出一个少年焦急的声音:“别!我......我不是坏人,只是怕叫人看见了,才躲在这里的......我不知道你们会来!”

居然是个少年?!

文怡扶着杜渊如,两人齐齐后退两步。杜渊如双眉倒竖,只觉得胸中气愤难消,大喝:“给我出来!”

一个身材瘦削的蓝衣少年从花丛后现出了半边身子,却迟迟不肯正面以对,还用双手遮住头脸,支吾道:“我真不是坏人…我是这路王府的人,跟人打赌,要瞒过所有前来做客的小姐,从这里摘一枝梅花出去…不想还不曾得手,就听到两位小姐说话的声音,怕叫你们看见了,因此躲在花丛后…”

文怡侧眼打量他,发现他身上果然穿着王府小厮的蓝布衣裳,只是衣裳不大合身,显得他的身材越发瘦削。

少年的话里带了几分哭意:“是我冲撞了小姐们,但我不是有意的,他们说若我不肯来,就要打得我半死…求小姐们千万别告诉府里的人,不然我就没命了!”

少年还未变声,想来年纪不大。文怡与九房的几位兄弟常来常往,又知道文安变声之事,对这种事有些了解,又见那少年瘦弱,说话又可怜,便猜想他多半是受了年长仆役们的逼迫,不由得心生怜意:“你先别哭了,这事儿你本就做得不对,你一哭,倒像是我们欺负你似的。”

杜渊如却面带疑惑地看着那少年的身影,皱了皱眉:“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你的声音听起来很耳熟…”

文怡吃了一惊:“怎么?是你认得的人?!”她立时将方才的怜意抛开,紧紧盯住那少年:“你为何不露出脸来?难道是心虚?!”

那少年闻言立时矮了半寸,脸又背过去些:“不是…不是小的心虚,只是小的生来丑陋,怕小姐们看见了会受到惊吓。况且小的…也不敢正眼瞧小姐们,那太不合规矩了!小的虽然被逼前来摘梅花,却也知道男女有别,不能冲撞了小姐们。”

文怡听了,倒有些不好意思。杜渊如也微微红了脸,清咳一声:“那你去吧,可千万不要再做这种事了!”那少年松了口气,忙向她们道谢,然后又躲回了花丛中:“小姐们先走吧,小的一会马上离开!省得叫人看见小姐们发现小的了,却好心饶过了小的性命。”

杜渊如闻言又搀住文怡,两人转身离开,走出几步,文怡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不对!这小厮穿的衣裳根本不合身,方才在夹道里,我分明还看到一张靠墙放的长梯,他是从墙头上爬下来的!”她飞快地回身,正好看到那个蓝色的身影刚刚离开了花丛,听到她的话,不敢回头,只是说:“小姐误会了,那是王府用来修补墙头的梯子,您没瞧见那里的墙塌了一块儿么?因赶着宴客,一时没顾上,因此梯子还未收拾好呢

!”

“是吗?”文怡怀疑地盯着他的背影,“你既是王府的人,想必有名字,告诉我你的名字,我事后自会找人打听,看你是不是这府里的人!”那少女迟迟不敢回过头来,干笑道:“这…小姐们不是…饶过小的了么?”

文怡正要再说话,杜渊如便在她耳边道:“且容他去,我们找了王府的人来再说。”文怡会意,便对那少年道:“你且去吧,可别告诉人,遇到了我们。”说罢回身扶住杜渊如,快步离开了。

少年听得脚步声走远,方才低着头,慢慢向后转,然后缓缓抬起头,确认文怡二人已经离开了,松了口气之余,双眼眯了眯:“差点儿叫人认出来了!还好本世子够机灵!”他回身一阵急走,到了那半亩大的小院里,探头悄悄打量夹道中的情形,见那周家儿子正与数名男女争执 其中一人赫然就是三皇子朱景坤!同行的还有东平王世子朱景诚、姚皇后的一个外甥、王贵嫔的两个侄儿,还有太尉千金郑丽君、武英殿大学士的千金林婉柔…若他没有记错,这几位小姐中,除了顾文慧,便都是太子与东平王世子妻妾的热门人选…

少年回想起方才听到的杜渊如与那顾家女儿的对话,嘴角露出一丝冷冷的微笑:朱景坤,枉你自命精明,如今有人都算计到你头上了,差点坏了你的大事,你还懵然不知么?!

(猜猜这少年是谁?另,照照惯例,月底大概有双倍月票,柳大求粉红…)

第一百五十二章 黑手渐现

听完杜渊如与文怡的话,王府侍女吃惊地睁大了眼:“有婢女偷窃?!还冒充顾侍郎家小姐的丫环?!小厮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形迹可疑,有可能是偷偷潜入王府的?!这怎么可能?!”

文怡与杜渊如对视一眼,郑重点头道:“确有此事!我就是顾家的女儿,因那丫环不认得我,才被我们发现是冒充的。至于那个小厮,我们都不知他是什么身份,只是觉得他形迹可疑,又一直不肯让我们看到他的长相,再者,香雪海入口处那个通向夹道的月亮门,离得不远的地方,有一把靠墙放的长梯,可达墙头缺口处,那小厮说是修墙用的,但我们总觉得可疑。不管怎么说,在闺秀云集的茶会场合,王府花园中本该只有女孩儿才是,那小厮忽然出现在那里,不是很奇怪么?”

虽然路王府的宴席与茶会,是众多周知的相亲会,但能在路王夫妻默许下潜入偷看的,也仅限于身份尊贵的男子罢了,倘若普普通通的小厮都能随便跑进来,就算那些闺秀们的家人不在意,路王夫妻的声望也要大跌的。

侍女正了神色,恭谨道:“还请两位小姐描述这婢女与小厮的长相打扮,奴婢好上报王妃,命人搜索。”

文怡回想了一下,道:“那名婢女年约十七八岁,瘦高身材,肤色微黑,双眼细长,唇薄而小,左颊有一颗小痣,梳着双鬟发式,戴着红梅绢花,发间插有一根镶碧玉的赤金簪子,戴着水绿色的玉珠耳环,身上穿的是松花色绫袄,青缎子比甲,湘妃色百褶裙…”顿了顿,“看上去跟我们顾家的丫环出门穿的衣裳差不多,但颜色与用料都有些差别。因此杜小姐初时没认出来,叫她偷了东西去。若不是她贪心不足,故技重施,也不会叫我撞上。”

杜渊如看了文怡一眼,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若不是遇上顾小姐,我就真的冤枉好人了!”

那侍女又问:“说起来,不知杜小姐被偷的是什么东西?”

文怡一愣,暗叫不妙,她倒是把这件事忘了。杜渊如却很镇定地回答:“是我的斗篷。这本是小事,只是斗篷上的扣子镶有一颗大珍珠,是我舅舅从南海搜寻而来,送给我做及笄那年的生辰礼的,足有莲子那么大,外头轻易见不着。珍贵倒在其次,那本是我舅舅的一份心意。”

那侍女忙道:“杜小姐放心,奴婢定会报上王妃,让失物完璧归赵的!”顿了顿,“那个小厮…”

文怡与杜渊如都没看到那小厮的模样,甚至连他身高都不清楚,只有后者说似乎曾听过他的声音。那侍女听完她们的描述后,不知怎的,脸色有些古怪,让文怡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她察觉到了,忙低头道:“奴婢知道了,还请二位小姐稍候片刻,在此歇息,奴婢这就去禀报王妃与世子妃。”说罢屈膝一礼,恭敬地退了出去。

文怡默了一默,低声道:“她好像知道那小厮是谁。”

杜渊如垂下眼帘:“既然她没告诉我们,多半是不要紧的,也许是哪位勋贵人家的小公子,或是宗室子弟贪玩胡闹吧?”她更注重先前文怡描述的话:“顾小姐记忆真好,只一个照面,便记住了那丫环的穿着打扮。”

文怡微笑道:“其实也是因为她的打扮太象我们家的丫环的缘故,因此我看到她时,才会细细留意,后来发现是不同的,还当京中官宦人家,都爱叫丫环跟出门时打扮成这副模样呢!”

正说话时,一个婢女抱着包袱走了进来。她就是杜渊如的近身大丫环小檗,虽然容貌并不出色,却有一种沉静的气质,叫人觉得她不是寻常女子。

小檗先向杜渊如与文怡行过礼,便侍候前者到房间的里间去换衣裳,文怡坐在前头慢慢吃茶,回想着方才的经历,总觉得有些不安。

她站起身走到门口,请门外的王府侍女帮忙传话,叫了双喜过来,然后询问翠羽的所在。

双喜面露疑惑:“翠羽?小姐们进去不久,便有王府的人来传六小姐的话,说有事差翠羽去办,命她跟着郑家的人走了,至今尚未回来。

郑家?!怎么会是郑家?!

文怡忙问:“你可记得那是什么时候?!六姐姐差翠羽去办的是什么事?!”

双喜道:“只是帮郑小姐送一封信回家,好象是郑小姐身边的丫环竹韵身有不适,郑小姐身边只有菊韵一个在,不够人使唤,因此便请六小姐帮翠羽,派人去郑家说一声,叫他们送一个人来。”细细回想,“翠羽走了不久,花园方向便有琴声传出来了。”

这么说,是在茶会结束之前的事了,但翠羽的安危却叫人挂心,更叫文怡担忧的是,郑丽君在这件事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若她就是那个背后指使者,或者是知情人,那她嫁祸文慧,又是为什么呢?!文慧与她从小一块儿长大,情谊深重,遇到难题时,可是头一个就想起她来!倘若她对文慧都能下得了狠手,就实在太可怕了......

文怡想起前世时,她就是新君的皇后,母仪天下,便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如今杜小姐在自己的无意帮助下顺利脱险,也就意味着自己破坏了有心人对杜小姐的图谋,太子妃的人选,还会落到郑丽君头上吗?她会不会.....记恨自己?!

不过,即便如此,文怡也不后悔救了杜渊如。那样的好女儿,不该叫人害了。

身后脚步声轻响,她转过头,杜渊如已轻换好了衣裳,重新梳洗过,在小案的搀扶下走了出来。杜渊如看了双喜一眼,后者忙向她行礼,她点了点头,视线在双喜的衣饰上停留片刻,便对文怡微笑道:“我早就知道那婢女不是你们家的人,你不必担心,只是那个真正的翠羽,还是尽早派人探知她的下落才好,不然…就怕她凶多吉少。”

文怡点点头,便回身压低了声音,对双喜道:“有人冒充翠羽,在路王府花园里做了些不好的事。既然翠羽早就离开了,还是尽快把她找回来,与目击者见一面,确认她的清白才好。”

双喜吃了一惊,忙道:“奴婢知道了,奴婢这就去找人!”正要转身,却听得小檗突然开口:“这位妹妹先别走,我有一件事问你。”双喜停下脚步,疑感地回过头。小檗走上去,指着她腰间系的一个流苏木牌问:“这个…是不是你们家的人都有?”

双喜低头一看,便道:“是,这小圆木牌一面刻着我们的名字,另一面刻着侍郎府的名号,但凡家里的人要出门!就得戴上这个牌子。”顿了顿,“听说府里原本是没有这个规矩的,只是前些时侯,大太太回了平阳老家,余姨娘暂管家务,才有了这个规矩,大太太回京后,事多忙乱,也就没有改。”她说这些话时,眼晴是看着文怡的,见文怡轻轻点头,方才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文怡心想,大伯母蒋氏离京后,侍郎府才有了这个规矩,那么京中高门大户未必知猜。首先,余姨娘平日能交际的人家有限,当中一定没有真正的高门大户,其次…郑丽君忙着学习宫规礼仪,文慧又不在,她自然不会上顾家的门,也就不会知道这一点了。

如果是其他人干的,且不说事情是否就这么巧,翠羽在这时侯被人叫走了,倘若别人是在前院知道翠羽名宇的,不可能看不到她们身上戴的这个木牌,要伪装时,也就不会漏掉!

这么说和…果然是郑丽君在背后指使的么?!

文怡看向杜渊如:“杜小姐?”

杜渊如双颊通红,却是气愤所致。她方才在里间听得分明,顾文慧将真正的翠羽遣走,是因为郑丽君的缘故!而郑丽君,却与自己同样是太子正妃的热门人违,可以说在自己重新回到京城之间,郑丽君就是众人默认的三皇子正妃!果然是因为嫉妒么?可是这样的手段,委实太狠毒了!

她眼中溢出了泪水,缓缓软倒在椅子上,含泪道:“京城 …居然是这样可怕的地方!我虽不才,蒙大后与皇上厚爱,却从不曾肯想过太子妃的宝座!只是皇上传召,我不敢违旨,方才进京罢了。可是…先是宫中的传言,又有东平王世子的纠缠…到了今日,甚至差点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就连父租的清名也要受累…我宁可从不曾到过京诚,也胜似这般…”

“杜小姐!”“小姐!”

文怡刚开口打断了她的话,便有些吃惊地看了小檗一眼,闭上了嘴。小檗见状便上前跪倒在杜渊如身前,正色道:“小姐怎可这样自暴自弃?!此事本是别人心肠歹毒,要暗害小姐,并非小姐的贵任。小姐却说出这样丧气的话,岂不是辜负了太后、皇上的厚爱,也辜负了侯爷与夫人多年的教诲?!”

杜渊如涨红了脸,面上闪过羞愧之色:“小檗你…”

小檗继续道:“不管背后指使之人是谁,她要图谋的,就是将小姐逼得无法再成为太子妃的人违,小姐若因此心生退意,岂不是正中她的下杯?!小姐难道就甘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