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虽然心里知道方才自己行事有些莽撞了,但仍旧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又怎甘心承受柳东行的这番嘲笑:“九妹夫,你少明褒暗贬了,我若没有把握,也不敢冒这个险!我从前见过郑王妃与世子好几次,也听说过他们王府里的传闻,知道世子与郑王妃母子情深,反而与郑王关系平平,只要是事关王妃安危,他是绝不会置之不理的!他小小年纪,但已经颇为聪慧了,郑王妃会命人把他送走,却一定不会将因此导致的糟糕后果坦言相告,因此他很有可能想不到,只要有人告诉他,他要是跑了,王妃就会有危险,他一定会回头的!”

柳东行冷冷一笑,不置可否。他相信郑王世子孝母,不然也不会不顾自己还在逃亡途中,滞留康城了,八成是为了已落入官府手中有可能路过康城的郑王妃吧?但这并不代表向他进言的人不会遇到危险。他瞥了文慧一眼:“六小姐的意思是,只要郑王世子担心王妃的安危,他身边的人就会乖乖听话,不出手伤人了?!”

文慧绷紧了脸道:“原本我也担心过这一点,不过我一看见他身边跟的都是什么人,就不怕了。那个丘总管是郑王妃的亲信之一,但素来胆小怕事,又贪财,惯会趋利避害的,他会谨遵郑王妃之命带走世子,从此隐姓埋名,却绝不会调唆世子重新聚集郑王余党闹事。我猜想郑王妃会把世子交给他,而不是其他人,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方才的情形,郑王世子已经动摇了,丘总管虽嘴里骂得凶,其实只是色厉内荏,就算被他们制住了,也只是暂时行动受限,他们不敢对我们怎么样的。更何况,我们来的时候,他身边那两个护卫已经被九妹妹的丫头算计了。你说,这样的情形下,我去跟他们说话,能有多大风险?!”

柳东行皱起眉头,他对郑王府的内侍并不了解,若果真如文慧所言,那她的行为倒也不算大错,只是略嫌莽撞些。若换了别人,比如通政司手下的女子,倒也不失为一条好计,但文怡却不同。他看向文慧:“风险不大,但不代表没有风险。六小姐,还请你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你总以为自己的做法风险不大,可一旦遇到变故,就无力回天了,你就算不在乎自己的性命,我还在乎自己的老婆呢!”

说罢他也不再理会文慧,自顾自地转身对文怡温言道:“我还有事要料理,你先回家里去,舒平就在外头,安排康王府旧仆移居之事你就交给他吧。”

文怡忙应了,又道:“你把郑王世子安置在这里,不知道…”顿了顿,她悄悄看了文慧一眼,侧过身压低了声音,“不知道胡先生那边是不是知道?”柳东行来得这样急,未必有时间知会通政司,她担心他的安排是要对郑王府的人有所图谋,可他万一没经过通政司的同意就自作主张,事后很可能会有麻烦的。

柳东行却很淡定:“没事,舒平来报信时,我就跟老胡在一块儿呢。而且他现在其实就在外头,只是不方便出面。”

文怡放心了,笑道:“那我就先回去,你忙公务也别累坏了自己,晚上要是回不去,好歹打发个人来给我报信,我给你们送些吃食衣物。如今还没出正月,夜里风冷。”

“知道了。”柳东行斜了文慧那边一眼,“你看好你这位姐姐吧,虽说今儿她也算是立了点小功劳,但真真是无碍大局,不过好歹也算是帮了我们一个忙。她如今没了名声,又不在乎家里了,简直就象是没了约束似的,什么都敢干,也不看看自己有什么底气。真怕她会惹出祸事来,到时候就晚了!”

文怡收了笑:“这事儿我理会得,你放心吧。”

听到她这么说,柳东行便放了心,转身又回到后院中去了。文怡则留在原地,神色不善地瞟了文慧一眼。

文慧脚下略略后退了半步,脸却板得更紧了:“怎么?对我有意见?刚才你男人又说我坏话了吧?别以为背过身我就没听见,我耳朵灵着呢!”

文怡冷笑一声:“果然耳目灵敏,还很有胆色呢!方才我真是忍不住为姐姐捏把汗,担心如果那位丘总管真要来硬的该怎么办?!院子里头,连云妮在内我们这边只有三个弱女子,而他们却有六个人。宅子里其他仆役都离我们有段路,就算我们大嚷大叫,他们要赶过来救助也要十几弹指的功夫呢,有这时间,别说你我二人,就是十个你我也保不住性命了!你还真以为那两名护卫中了云妮的药便完全没用了?又不是蒙汗药,云妮也不通医术,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真要动起手来,就算他们只剩下走路的力气,也比你我强十倍!”

文慧不服气地反驳:“我方才不是说了么?我认得那个丘总管,知道他没那胆子…”

“你能知道他多少事?!”文怡打断了她的话,“你不过就是在京城见过他几回罢了,又不是他的熟人。更何况,他既怕死,就一定怕被官府抓住,既然已经泄露了行藏,为了保住性命,就只能阻拦我们告官了。他怕死,不代表他不会杀人!若不是韩公子正好赶来,他会对你我做什么,你又怎敢打包票?!”

文慧张张嘴,心已经虚了几分,只是还强自嘴硬:“他们身边又没带兵器…再说了,他们要是真的动手,难道我们还不会跑?他们又不是笨蛋,真要对我们下杀手,难道就不怕泄露了行踪?这宅子里前前后后都是人,他们要是动了手,哪里还能瞒得住人呢?!就凭这个,他们不敢动手的!”

“于是你就拿自己的性命赌他还能想到这一点?”文怡冷笑,“那还真该庆幸你赌赢了。今日天降奇兵,郑王世子也被你说动了,丘总管却是不走运,都被人发现行踪了,他居然没慌了神,还能保持冷静,想到不能杀了我们,以免惊动旁人,宁可冒我们逃走报官泄露他们行踪的危险!若是他当时慌乱起来,不管有什么后果,先灭了口再说,你我姐妹就真的没办法还在这里悠闲地说话了!”

文慧又涨红了脸。但这一回,她却是自知理亏了,只是不肯低头承认自己做错了,便揪着袖子闷不吭声。

文怡见骂得差不多了,便放缓了语气,语重心长地对她道:“六姐姐有勇有谋,我是知道的,但日后再遇到这种事,还请姐姐再三思量,不要轻身涉险。即便你再盼着自己能有足够的底气面对长辈们,也要为大伯母想想,若你有个损伤,叫大伯母情何以堪?她把京中一切都抛下了,连两位堂兄都不顾,一心为了保住你这个女儿,随你千里迢迢返回老家,又为了你不顾自己的名声,一力承受族中的非议,可知她有多心疼你。你就没想过,她知道你今天做的事后,会有多担心吗?”

文慧红了眼圈,泪水瞬间冒出眼眶:“我知道了,以后我再也不会冒这样的险。九妹妹,你…你不要把这件事告诉我娘。”

文怡也不想告诉蒋氏,生怕她查根问底,会节外生枝:“我不说,你也不说,你手底下的人自己想办法去。只是今后万不可再这样莽撞了!大伯祖母也好,大伯父也好,他们都不是你的仇敌,又有蒋家的功劳摆着,总不会对你赶尽杀绝的。”

文慧低头不语,文怡也不想再多加斥责,便说:“我到前头去安排事情,姐姐先回马车上吧,我一会儿就陪你回家去。”说罢转身离开了。

文慧吸了吸鼻子,越想越觉得委屈,她其实也是一番好意,再说,她又不是真的什么事都不知道便往里头闯的,为何人人都怪她莽撞呢?但她同时也觉得自己的做法冒失了,若是真叫母亲知道,母亲一定会哭死的。她开始有些后悔,觉得其实先让人通知了柳东行,等把郑王世子一伙人抓住了,再去劝他们配合也是一样的。

站在原地忏悔了一会儿,她总算抬起头来了。还好,文怡答应了她不会把这件事告诉母亲,她就当作今日只是到这边宅子里逛了一圈好了。只要母亲不知道,一切都好说,只是文怡的口气也太坏了些,还有柳东行,什么人啊!知道他疼老婆,可也该为他大姨子的脸面着想一下吧?

文慧嘴里碎碎念着,才转过身,便僵住了。

韩天霜就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也不知道来了多久,看了多久,听了多久。难道他把她方才的窘迫模样都看进去了?!

文慧感到颜面大失,语气便有些不善:“你怎么在这里?!一声不吭、鬼鬼祟祟的,难道不知道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的道理吗?!”

韩天霜一脸的莫名其妙,他认出柳东行来了,但柳东行方才全副心神都在妻子与郑王世子等人身上,没留意到他,他想跟柳东行叙叙旧,才跟着他们出来,又看到他们自家人说话,自然不好上前打搅。他人一直在这里,光明正大得很,怎么就鬼祟了呢?

只是他又不好与文慧一个女子争吵,只好有些郁闷地道:“没,我是翻墙进去的,总不好又翻墙出去,只能从这里走了。想要出去,没有第二条路。”

文慧瞪他道:“我知道了,你方才说你是房东,我倒要问你了。你这房东是怎么当的?不但坐地起价,还要提前收租金,还守不守信用了?!没想到你看起来仪表堂堂,居然是这么市侩无耻的人!”

韩天霜摸了摸鼻子,苦笑道:“这不是有急用么…不说这些了,这位…顾小姐是吧?你脸上好象伤得挺厉害的,要不要先找点药擦擦?女孩儿家脸上有这样的疤不好。”

文慧立时便冷了脸:“很难看是不是?真不好意思,让你觉得碍眼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韩天霜笑了,“顾小姐,真正的美人就算脸上留了疤,也只能算是一点瑕疵,但美人就是美人,五官还摆在那里,又怎么会难看呢?”

文慧一愣,脸再次涨得通红。她咬着唇,恨恨地瞪了韩天霜一会儿,转身走了。

第三百九十七章 暗潮再涌

文慧就这样气鼓鼓地走了,留下韩天霜一个人在原地讷闷:他也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怎么这位顾小姐就生气走人了呢?

不过他没有多想,因为柳东行又出了院门,而且总算看到他了:“云吾兄?你不是云吾兄吗?你怎么会在这里?”

韩天霜哂道:“观海贤弟,我人一直在这里,是你看不到我而已。”

他将自己来到这里的前因后果简单地说了一遍,柳东行立刻便露出了感激之色:“原来如此,我方才察看那几个人的情形,还在疑惑是谁将他们制服了呢,竟一时没发现是云吾兄的手笔,真是惭愧惭愧。从前在书院时,同窗们公认武艺第一为云吾兄,第二才是罗明敏,我那时还为罗大哥抱不平,今日才知道云吾兄这个魁首是当之无愧的!”

韩天霜笑了:“你少给我灌迷汤!书院上下谁不知道,论武艺论骑射都是你柳观海居首,罗明敏略逊一筹,而我不过就是剑术好一些,别的却不如你们,你倒会睁眼说瞎话,给我戴高帽了。”

柳东行笑了笑。他们三人在书院同期求学,韩天霜年纪大一些,剑术极好,习的是君子之剑、书生之剑;罗明敏在这方面略逊他几分,但却擅长近身搏斗,骑术也好;而他柳东行,则更擅长骑射兵法。他那时候一心想着将来要走从军的路子,所以学的东西都偏重战场实用之术,对读书人推崇的优雅剑术反而兴趣缺缺,自然也就不大上心了。

不过今时今日,他已经上过北疆战场,立过战功,又是四品的武将了,对从前书院时期的一时荣耀,倒不放在心上。他诚挚地对韩天霜道:“今日真是多谢云吾兄了,若不是兄及时赶到,只怕拙荆就要遇险了。”

韩天霜笑道:“我也是正好碰上,家里的房产都租给什么人,我是一向不大过问的,没想到居然是你家。早知道,我就上门找你叙旧了。自打五年前码头一别,你我便再也没见过了,实在是可惜。”

柳东行道:“去岁云吾兄曾往京城参加会考,那时我也在的,你怎的不来找我呢?听说你遇到了难处,若你能来,有什么事不好说?”

“我原不知道你在京城安家,等我听说后,你已经出征了,我又怎好再去打搅?”韩天霜笑笑,“其实也说不上什么难处,我既落了榜,回乡再攻读几年,下一科再去试,本也是一样的,没必要非得滞留京中。”

若是寻常时期,自然是三年一会试的,但眼下皇帝病重,说不定今明两年就要大行,到时候新帝登基,多半会加开恩科,若是留在京城,到时候就能节省下时间多加备考了。不过这种话只能是心照不宣的,一旦说出口便成了大逆不道,柳东行也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便道:“我听说你那时手头有些紧,只当你回到家后,便没有大碍了,但若我家在城里置办的宅子原是你家的产业,这处宅子又是租的你们家的房子,可是你如今有什么难处?不然何至于出售房产?”

柳东行此问并非无的放矢。由于康城书院多,各地前来求学的学子也多,房屋出租十分兴盛,便是没有多余房产的小门小户,也会尽量挤出一两间空房来出租给学子,商家富户更是在城内的好地段置办多少房产租赁出去,一年下来,收益颇为丰厚。韩天霜本是平阳人,在康城置办下的房产都是拿来出租的,他家本来富裕,在城里的房产少说也有十来处,当初在书院时,便有不少同窗都是租的他家的房子。这么好的产业,多一处院子就等于多了一个财源,居然要卖出去,难道韩家真的遇到困难了?他不禁有些懊恼,买的宅子因是文怡用来安置娘家亲人的,他便没有多加过问,不然早该知道韩天霜的难处了,也好伸手帮一把。

韩天霜却笑得风轻云淡:“你不必为我担心,我还没那么狼狈。这事说来话长,前些年康城兴旺得很,我家里便在城里开了几家铺子,做些小生意贴补家计,本来一切都好的,连平南匪乱都没多大影响,可自打去年开始,有几家大商行联手坐大,许多小本经营的铺子都无法维持下去了,我们家的铺子也是如此,亏损颇多,只得收了。偏我那时候刚从京城回来,家里老人犯了病,看大夫吃药,也花了不少银子。地里的粮食还没到收割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为了周转,我才将两处房产卖了,不过都过去了,没什么要紧的。”

柳东行却不信:“你别骗我,若真不要紧,你要提前收租子又是怎么回事?而且瞧你这一身打扮,韩云吾几时这般清苦过?”

韩天霜哈哈大笑:“我就知道瞒不过你柳观海,怪不得先生们都说你心细如发呢!不过你放心吧,我家是不如从前富裕了,但日子还过得下去,这一回是因为我有个朋友家里出了事,急需用钱,偏我家里把余钱都拿去采买粮食种子了,我手头上没有多少活钱,才不得已打了租金的主意。说来是我不厚道了,有违当初订立的租约,该由我赔不是才对。”

“说什么呢!一点银子罢了。”柳东行笑道,“没事就好,若有需要,只管跟我说。我住哪儿你如今也知道了,若我不在家,就告诉拙荆,她会安排的。不要跟我客气,既是你的朋友,自然也就是我的朋友了。”

“好,我不跟你客气,有你这句话就够了!”韩天霜拍了拍他的肩膀,松了口气,“我知道你如今是康南驻将,公务繁忙,也不多加打搅了。等你忙完了这一段,咱们再找一天出来喝酒叙旧!”

柳东行笑着点头,接着又顿了顿:“院子里那几个人…”

韩天霜挑了挑眉:“院子里有什么人吗?”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笑了,彼此心照不宣。

柳东行深有感触地说:“云吾兄,你在同窗中一向是公认的才智过人。你在家读书固然重要,若是闲着无事,来帮帮我也好,横竖将来等你高中了,也要当官,也要处理政务的,提前熟悉一下不是很好么?”

韩天霜摆摆手:“罢了罢了,我对那种事不敢兴趣,若不是家里一定要我去考,我连京城都不想去呢,若有闲功夫,不如到江边钓钓鱼,我还更自在些。”

柳东行心中暗叹,他早就知道韩天霜的性情为人,只好将事情按下不表了,不过他真的很希望这位旧日同窗能帮他一把,现在他身边真的很缺少人手,康城的乱子虽然平息下去了,但之后还有很多事要做呢,眼下还好,等到朝廷正式下令处置康王府旧人后,事情就更多了。

想到这里,他又忽然记起对方刚才说的一句话:“你说城里有几个大商家联手坐大,挤得小本经营的店铺纷纷倒闭,不知都是哪些商家?我回康城几个月了,倒没发现有这样的事。”

韩天霜道:“他们做事不算张扬,况且能挤的店铺都早早被挤掉了,你来得晚,自然看不出来。听说他们都是康王在世时得用的管事,康王去世后便被世子放出来了。从前他们在王府时便做过生意,脱籍为民后也做回了老本行。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厚的资本,既有人脉又有货源,加上是王府出来的,别人都不敢与他们相争,没几年就坐大了。原本还能与其他商家相安无事,不知怎的,去年忽然变得咄咄逼人起来。如今在这康城里想要做点生意,若是背后没有足够硬的依仗,都无法立足呢。”

柳东行心下一凛。他早知道康王府一系把持着康城商界,却不知道已经到了这等地步。韩家在平南一带也称得上世家望族了,居然连他家开的铺子都无法在康城立足,康王府旧人对这座城市的影响究竟到了什么地步?眼下他们刚刚遭受过重创,又因为身负谋逆嫌疑而对朝廷低声下气、处处顺从,若是朝廷对他们从轻发落了,他们又会做出什么事来?

可是这些人既然掌握着康城的商业命脉,又不好轻易将他们迁往外地,那必定会给康城这座商贸名埠造成打击,但如果留他们下来,又未免有尾大不掉之嫌。

柳东行叹了口气,决心回头要与胡金全好好商量商量。

他与韩天霜又说了几句话,约好改日再谈。后者留下了自己目前的住址,便先一步离开了。这时舒平已经领命将宅内所有投奔而来的康王府旧仆聚集起来,将他们带到别处去安置,胡金全也叫来了平阳通政司的人,将这座宅子里里外外布置起来了。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这所地处僻静的小宅院就再次恢复了平静,外表看上去好象没什么变化,不论是住在内院的主人还是留居外院的仆役,都再正常不过了,唯有柳东行与胡金全二人心里清楚,这宅子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设下了多少个陷阱。

胡金全暗暗握了握拳:“能行吧?当初上百人都没能拦下他,这点人真的够用么?”

柳东行不动声色:“那上百人都是什么人?不过是寻常衙役,如何与我们司中的精锐相比?我再从驻军所里抽二百精兵,堵住四周去路,任他申屠刚身手再好,也插翅难飞了!”

胡金全微微点了点头:“这个人一定要拿下!否则你我永远都不知道他会闹出什么事来。郑太尉围困郑王,居然把他放过去了,实在是失策之极!”

柳东行眯了眯眼:“他的失策自有朝廷决断,咱们只要做好咱们自己的事就行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派人暗中通知尚在途中的郑王妃,世子在我们这里了。”

胡金全有些不放心:“你确信申屠刚会想办法与郑王妃见面么?”

“怎么不会?”柳东行微微一笑,“郑王妃尚在其次,郑王世子才是关键。他不会坐视郑王唯一的血脉落入险境,可是…他不是还不知道郑王妃身边那位不是真世子么?”

第三百九十八章 蒋氏偶念

文怡与文慧回到家后,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茶歇口气,蒋氏便闻讯赶来,冲着女儿大哭:“我的儿!你怎能如此莽撞?!遇上强人,自然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怎么还自己送上门去啊?!”

文怡文慧大惊失色,这个消息明明是明令不得外泄的,怎的蒋氏在家反而知道了?后者脸色不善地看向前者,以为是她透露了风声,文怡却心知绝无此事,忙道:“哪里有什么强人?大伯母是听谁胡说呢?”

蒋氏闻言立时停止哭泣,板起脸斥道:“九丫头,我素来以为你是个再稳重不过的好孩子,没想到也会花言巧语地骗人!我把你姐姐交给你,你居然带着她落入险境,若她有个好歹,你有什么脸回来见我?!”

文怡被她一顿臭骂,抿了抿嘴,没有吭声。

文慧有些心虚,只得连声安抚母亲,再三解释没有遇到强人,却瞥见门边站着自己的随身大丫环橙云,眼神闪烁,不敢与她直视,立时便明白了。

她今日去看房子,是带着橙云在身边随侍的,只不过到了客厅后,橙云与冬葵等人一道留在屋外听候吩咐,她进内院时,橙云虽没跟着去,却能听到些风声,哪怕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也能猜到后院的人不是善茬。文怡明令家人不得泄露此事,可橙云不是柳家的丫环,也不是顾家六房的人,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向主母禀报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文慧便懊恼不已,神色不善地瞪着橙云道:“都是你这丫头多嘴!多大点儿事,你就慌了,反害我娘受了惊吓,还不赶紧跪下掌嘴?!”

蒋氏立刻阻止道:“不行!不能罚这丫头!多好的丫头啊,又忠心,又懂事。她本来就该告诉我的!慧儿,你出了这么大的事,居然还想瞒着娘,叫娘心里怎么想?!”

文慧有些无措,只能一个劲儿地说:“真没什么事,不过就是遇到两个说话有些不客气的人,其实一点危险都没有。九妹妹又不是没有带着人去,他们能拿我们怎么办?再说了,那些人里有两个已经病倒了,有两个还是小娃娃,剩下的,一个老一个少,我们却有一位高手帮忙,三两下手脚就把人给撂倒了。我就是去跟人拌两句嘴,什么要紧的事!”

蒋氏还是哭个不停,文慧朝文怡递去求援的目光,文怡却象是没看见似的,检查起早上丫头们打扫房间的成果来。文慧见状恨恨地瞪了她一眼,方才决定转移话题:“娘,您别哭了,真没事。今儿我是看房子去的,可惜那房子有些偏僻,又离这儿远。九妹妹说,我最好是找附近的房子,每日来往也可方便些。可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娘,您给我参详参详吧?”

蒋氏稍稍收了哭音,不轻不重地拍了文慧一下:“你这孩子,又想混过去了!我告诉你,若再有下一回,娘就死给你看!”接着又忍不住掉了眼泪:“我的儿,你怎么就这般不懂事呢?从前还没吃够苦头么?莽莽撞撞的,若是运气好,遇上可以讲道理的人,固然有可能凭自己的口才得些便宜,可若是运气不好,遇上不讲道理的人,他才不敢你是什么名门千金、才貌双全,轻轻松松就能把你毁了,难道你还能跟他打官司去?!以后再不可做这种事了!”

蒋氏的话让文慧瞬间回忆起了平阳匪乱时的事,脸色一时白了起来,原本的几分笑意完全消失不见了,沉默不语。

文怡见状,反而有些心软了,便柔声道:“大伯母放心,六姐姐今日受了惊,也想明白了,只是脸面上下不来罢了,由得她细想想,便知道轻重了。方才在回来的路上我也劝过她,哪怕是为了大伯母,也不该轻涉险地。她已经知道后悔了,还哭了呢。”

蒋氏忙对女儿道:“哭什么呀,多大点儿事?娘只不过是担心你罢了。不要哭。”

文慧微微一笑:“知道了,娘,你也别再生我的气了,我真的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