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忙着呢,突然接到自个儿媳妇电话,还提到什么小姑娘,什么性子好,还问他觉得

他连曲英说的是哪个小姑娘都不知道,能怎么觉得

曲英嫌弃地“啧”了一声,开口道:“你这人儿真是,我说的就是上次霍峥陪着的那个小姑娘,我今天碰见了,也参加了数学竞赛,老霍,你说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什么说明你们有缘分”霍念华试探性回了一句。

“滚犊子,霍念华你是不是欠,你个榆木脑袋,这说明人家小姑娘聪明啊,将来生的孩子肯定也特别聪明,你说是不是”

另一头的霍念华一脸木然那些电话,表示:……

自个儿这媳妇脑补真不是一般厉害,这就想到生孩子了,也不想想,这八字都没一撇的事儿,想这些会不会过了!

“老霍,我和你说啊,我还邀请了她来咱们家,到时候人来了你可不能摆脸色,收起你的臭脸,要把人家小姑娘吓着了你看我怎么收拾你!”曲英同志态度特别明确,儿媳妇还没进门她就已经打算把人拉拢到自己这边了。

霍念华:……

除了沉默他还能说什么

人家答应估计是客套吧,不过曲英正在兴头上他还是不泼凉水了,不然待会儿曲英火了到时候哄人的还得是他。

苏夏可不知道曲英已经把她看做儿媳妇了,回到旅馆之后薛艾欲言又止地看着苏夏,关于曲英的身份薛艾是想说又不好开口。

这不说吧,曲英态度那么热情,薛艾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可看苏夏完全没多想薛艾又觉得自己说了会不会太多嘴。

苏夏和霍峥好像并不是那种关系,这时候把话说破了,那将来苏夏和霍峥相处会不会尴尬

哎,算了算了,她还是默默闭嘴吧,佛系佛系,顺其自然即可。

下午陈河生就让苏夏收拾一下,准备明天回去了,参比赛已经参加完了,早点回去也好。

反正过段时间会有通知,回去等着就行了。

“陈老师,我还有点儿事要处理,您看要不你先回去,我再留两天。”

“不行,你一个女孩子出门在外我怎么能放心,你还是收拾东西和我一起回去。”

“老师,我真有事儿,你不用担心,我在京市有朋友照看不会出什么事儿的,您就先回去,我过两天肯定回去上课。”苏夏语气并不是商量,而是她已经决定留下来了。

陈河生一听苏夏的语气也知道自己反对苏夏十有八九不会听他的,最终陈河生打算多留两天,留苏夏一个人在京市他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而苏夏又不愿意回去,所以折中之后只能是他多留两天了。

对于陈河生的决定苏夏心里很感动,作为老师,教书育人,做到这一步真的很难得。

为了不让陈河生留下来的两天待在旅馆里无聊,苏夏打电话让吴江那边找人带陈河生在京市四处转转,多留的两天就当做旅游了,也不枉来这一趟。

苏夏再次来到吴家,接待苏夏的是已经清醒过来的吴江。

佣人送上热茶,便立刻退了出去。

吴江捧着茶,看着坐在对面的苏夏,开口道:“前天我的事儿麻烦苏大师了,当时吴某昏迷没好好招待苏大师真是不好意思,今天我做东,我已经让人在“御膳”定了位置,中午咱们就过去,苏大师可千万不要推迟。”

“吴先生客气了。”苏夏浅笑回道。

“来,尝尝,这是今年新产的铁观音,味儿不错,喝喝看。”吴江开口。

苏夏顺势浅饮一口,却是不错。

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

据古书中记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间1725一1735年。

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

安溪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铁观音秋茶。

铁观音的制作工序与一般乌龙茶的制法基本相同,但摇青转数较多,凉青时间较短。

一般在傍晚前晒青,通宵摇青、凉青,次日晨完成发酵,再经炒揉烘焙,历时一昼夜。安溪铁观音制作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

铁观音色泽黛绿,形如珍珠,汤色金黄,溢味鲜爽,香气清高,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

铁观音是吴江特别中意的茶,它虽然比不上大红袍,但是在吴江的心里铁观音才是真爱。

拿出自己最喜欢的铁观音来待客,吴江已经很慎重了。

“茶很好,进入正题吧,吴先生家里的风水并没有什么问题,公司那边王大师既然已经看过了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吴先生是做生意的,你最好想想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据我所知吴先生身上的事儿是小人作祟。”

“这个……怕是有点麻烦,苏大师你知道的,这生意场讲的是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不瞒苏大师你,我开公司得罪的人可不少,这利益牵扯,一着不慎可就被人记恨了。”吴江开口解释了两句。

吴江他是做生意的,生意人为的是什么,是钱,是利。

商场混了这么多年他吴江也不是做慈善的,曾经也因为收购别人公司把人逼得跳楼,正所谓商场如战场,胜者为王败者寇,心慈手软怎能做成一番事业。

而且吴江能有今天的地位,私底下有什么不能摆在明面儿上的事儿也不少。

要问吴江他得罪了什么人,他还真不清楚,数一数,估计十根手指头都不够数的。

“那,明天我们去x省跑一趟,坐飞机一去一回时间也够了。”苏夏指尖轻抚杯面,缓缓开口道。

“x省,去那做什么”吴江不解。

“吴先生是x省人吧,既然家里和公司风水都没问题,那就去吴先生老家看看。”

吴江心里震惊,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开口道:“好,我让人去订票。”

他从未说过他是x省人,苏大师上次的铜币就足够让他刮目相看了,没想到还有更厉害的。

苏夏在吴江心里的低位再次上升了一个高度,敬畏不已。

吴江心里暗暗打算一定要和苏夏打好关系,与这种能人异士交好,利大于弊,不,或者说……他吴江是完全得利受益的那一方。

第67章 六七章

x省。

酒店, 一行人安顿好之后就立刻准备前往吴江老家。

吴江老家是一个不大的小山村,地处偏僻, 以前交通也并不发达, 不过在吴江发迹了之后给村里修了路, 有了路从村子里进出也就方便多了。

“江子, 你回来怎么也不说一声呢,你这突然就回来了我也没准备什么好好招待你,不过,你这次回来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村长殷勤地朝着吴江拍马屁, 并递上了自己都舍不得抽的好烟。

吴江摆摆手拒绝了村长递过来的烟,看了看四周, 心里颇为感慨, 算起来他得有差不多十年没回来了,这老家还是原来的模样, 自从他出去挣钱了,公司越做越大, 回来的时候也就越来越少了,今天这一回来还真感觉有点陌生了。

“村长啊, 咱们村最近有没有什么陌生人来这儿啊”吴江佯装不经意开口问道。

“生人啊, 这个我也没注意啊,咱们村子也没什么好玩儿的地方,应该没什么人会来咱们这儿吧,江子你怎么这么问,是不是有事儿啊有事儿你说, 能帮上忙的我肯定二话不说。”

“没什么事儿,我就随口问问,我这次回来主要是想给我家列祖列宗上柱香,感谢列祖列宗这么多年保佑我,村长你没事就忙去吧,我自己转转就行了。”吴江回道。

“哈哈,江子你回来的也真巧了,最近咱们村里正好准备修建祠堂,村里人都同意了,我正想过两天通知你们家呢,你就回来了,正好祠堂要修,你就回来祭祖了,这可不是巧了。”村长说着话,视线偷偷挪到吴江的脸上,叫吴江并没有什么太大表示,心里有点儿急了,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道:“江子,你别多想,我这话没别的意思,再说了这修建祠堂也是村里人都同意的,等修建好了祠堂之后村子里有什么红白喜事儿都可以在村里的祠堂办就行了,也方便不是”

吴江哪里会听不出村长开口提这茬儿明摆着就是话里有话,不就是想让他出钱,这也是吴江不爱回村子的另一个原因了,村里人有时候并不像别人想的那么诚朴,看见某人挣钱了,村子里有些人便会眼红,特别是看你越过越好就会觉得你拿点钱出来帮助村里也是理所应当,毕竟你钱多,修祠堂那点钱在吴江看来也是九牛一毛。

要是吴江以前的脾气肯定是拒绝的,可今天他回来这儿是有事的,可自从他出事之后吴江便相信了因果,拿钱出来做点事儿对他来说不算什么,替村里修建祠堂就当是他行善积德了,给列祖列宗一份心意。

“行,这事儿我知道了,这事我会让我秘书来和你们谈,钱我出。”

“哎哟,那怎么好意思,村里人都说好了每户人家掏,你这……也太客气了。”村长嘴上说着客套话,可脸上那笑眼睛都眯起来了,见牙不见眼的。

“村长,你还有事儿不,没事我就上山去了。”吴江开口道。

“没事儿没事儿,你去吧,要不我让人给你带路,你也这么多年没回来了估计不记得路。”村长道。

“不用,我记得路,而且我带了人来,不方便。”吴江说完就将视线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苏夏。

苏夏瞥了吴江一眼,然后迈步朝着某个方向走。

吴江见状连忙跟了上去,村长还在吴江身后喊,让吴江终于到他家里吃午饭。

上山的路风景还不错,路边都种了两排大树,隔一段路便能看到一颗槐树。

民间有四大名树:桑树、柳树、槐树、杨树。

某些地方“宅忌”的民谣更是流传甚广。

正所谓,“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

“鬼拍手”,指的就是杨树,因为杨树遇风叶子会哗啦啦地响,象是“鬼”在拍手。

苏夏发现在一株特别高大的槐树下边还被人用水泥弄了一个四四方方不大的空间,里面摆放这一樽像,像的前面有一个香炉,香炉里散落这许多蜡烛香烧后留下的灰烬。

吴江察觉到苏夏的视线,开口解释道:“苏大师也对这像有兴趣,哈哈,这像我记得我小时候就在了,算一算得有几十年了,我听村里老人说这像是土地公,这附近阴气太重,可这边有人种田,人路过的时候怕碰到什么脏东西就请了一樽土地公在这儿保佑,这估计也就是村里人弄着做点心理安慰的。”

吴江以前还觉得这东西挺神圣,现在想想,土地公怎么能辟邪呢,估计是村里老人不懂,所以被人忽悠请了这么一樽象回来。

苏夏收回视线,淡淡开口道:“不要乱说话,得罪了神灵小心祸从口出。”

那樽像四周散发微弱金光,明显有功德,苏夏可是看的清清楚楚。

苏夏说完就继续迈步了,吴江一脸茫然,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苏夏那话的意思是这土地公真有灵啊!

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吴家祖坟终于到了。

吴家坟地在村里是最好的,原来吴家的祖坟并不是在这儿,还是后来吴江发迹之后特意请人把祖坟挪到了这个地方。

这山,这地段,绝对是村里风水最好的坟地。

阴宅是风水学名称,就是安葬祖先灵柩的地方,是祖先得以长眠安息的地方,故称之为阴宅。

阴宅,主看风水,讲究风水。

古人认为将祖先安葬在绝佳的风水福地,必能带给子孙后代福气,绵延子孙。

反之,若阴宅安置风水不好,后人轻则诸事不顺,重则噩运不绝、家庭破裂。

在风水界有句话道是:“三年寻龙,十年点穴”。

从这句话就足见寻龙点穴之艰难,有的等风水师一生也未必能做到“寻龙点穴”这本事。

俗话说得好,前有照,背有靠。

经书说:水流在土外,叫外气。

外气横行成为界水,土内的生气自然止聚,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经书又说: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士为生气之母,有土才有气。

气是水之母,有气才有水。所以藏在干涸燥热的地方的气要浅,藏在平坦地带的气要深。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苏夏现在她现在的位置上看来,吴家祖先墓地的前面是一个偌大的湖泊,那水面如同一面镜子。而墓地后面是一座大山,就像是龙椅,靠得稳稳的。

“这墓地非常好,吴先生想必请人看过吧”苏夏难得夸了一句。

吴江听见苏夏的夸奖,哈哈一笑,乐了,开始侃侃而谈:“苏大师果然厉害啊,我当初迁坟的时候特意请了好几个风水师来看,挑了好几个地方,算了半个月才最终选了这个地方,当初那些个风水师可是说了,就这地方,肯定能保佑我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这么多年吴江可不就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了。

王大师在一旁巡视了一下附近,也不由地点头。

这风水却是好,是庇护后人的风水宝地。

苏夏一边听着吴江那滔滔不绝说着当初的事儿,一边抬脚迈步走到了墓前,蹲下身子,打量了片刻。

吴江毕竟十年没回来,这墓地就算村里人会帮着打理一下也不见得会多上心,墓的四周杂草丛生,颇为让人感慨。

人啊,一生不管是辉煌或是碌碌无为,临了临了,也不过是一捧黄土,沉埋于地下。

吴江见苏夏没听他继续的兴致,声音便越来越小,最后没声儿了,看着墓地四周的杂草吴江心里不由地伤感起来,眼眶发泛起一抹红,抬手褪去身上的名贵西装外套,随手扔在旁边的地上,俯身开始徒手清理四周的野草。

苏夏绕着墓地走了一圈,果然发现了异常,在离墓地两米远的地方,土被人动过了。

这旧土和翻过的新土有很大不同,新土是经过人工(或动物)搬迁扰动、混杂的土,土质成分不一致,杂乱没有层理、疏松的土体。

而老土是岩石经亿万年风化,或经地壳运动,或大自然的搬迁沉积形成的。土质成分一致或基本一致,是有自然层次,较坚实或坚实的土层。

新土和旧土很容易便能区分开来,这一小块儿地方的土明显被人动过。

苏夏蹲下身,在这个地方停留了好一会儿,王大师和吴江也发现了苏夏的异常,两人朝着苏夏这边围了过来。

“苏大师,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吴江开口问。

王大师作为内行人也看出点门道:“这土被人动过了。”

被动土的这一小块儿地方是方才吴江清理过的地方,吴江挠了挠后脑勺,开口道:“这土不是我刚才动的吗”

他刚才拔草了,土肯定动了啊。

王大师一噎,无语地看了吴江一眼。

果然,行外人就是和他们有代沟啊。

苏夏也扫了吴江一眼,对上吴江不解的视线,无奈开口解释道:“你动的是土表层,而这个地方下面的土也被动过了。”

“所以呢”吴江说完也觉得自己和苏夏王大师他们有代沟,脸上露出一抹尴尬的神色,有点不好意思了。

“行了,不是带小铲子了,给我。”苏夏伸手,摊开,手心朝上。

“苏大师,你这是要挖啊”

苏夏朝着吴江看过去,黑眸明晃晃表达了一个意思……不然呢

她拿铲子不挖,还能干嘛,当勺子用吗!

第68章 六八章

对上苏夏的视线, 吴江避开,气氛突然安静。

王大师无奈开口打圆场, 道:“苏大师, 这种粗活还是我来做吧。”

“行, 你来。”苏夏爽快起身, 然后退到了一侧。

王大师从带来的工具里找出小铲子,然后蹲在苏夏刚才说的那个地方,开始动手。

一下手王大师便感觉他几乎没用什么劲儿土就被铲出来了,心下一沉, 果然这土被人动过。

该说动手的人心思缜密,这动土之后还不忘把杂草给弄回去, 也难怪王大师上次来看的时候没察觉出什么来。

也就几分钟时间, 王大师一铲子下去,感觉铲到了什么东西。

苏夏走过来, 蹲下,开口道:“剩下的我来, 你们两让开。”

王大师和吴江退后两步,视线盯着苏夏手上的动作。

苏夏察觉到两人的视线, 抬眸看过去, 再次无奈开口道:“你们如果不想出事儿,那就退到五米外。”

王大师连忙伸手拉着吴江时候退后,在差不多六七米的地方停下。

吴江一脸茫然,心里狐疑,土里那玩意儿有这么厉害!

终于, 苏夏刨开土,将里头的东西取出来。

在苏夏将东西取出来的时候几米开外的吴江和王大师明显感觉四周空气突然变凉。

天上太阳仍旧挂着,可他们就是感觉四周突然变冷。

苏夏取出来的那东西是被黑布包裹着,从形状上来看,四四方方,里面应该是一个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