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上一章:第 17 章
  • 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下一章:第 19 章

“左边一点儿。”

“过了过了,右边一点儿!”

“高点儿!”

俞松累得满头大汗:“知不知道你真的很重啊?”

小铁蛋哼哼道:“我还这么小,我哪里重哦?是二哥你自己力气太小啦!”

绝不承认是自己胖了一圈!

“过完年你就六岁了,还小?”俞松嗖嗖地翻起了白眼。

俞峰走过来,自弟弟手中接过小铁蛋,让小铁蛋坐在自己厚实又健硕的肩膀上,一只胳膊揽住他。

小铁蛋瞬间感觉自己坐得稳稳的了,他低头,冲俞峰灿灿一笑:“大哥!”又看向一旁的俞婉,“阿姐!”

俞婉弯了弯唇角。

几人合力,将喜庆鲜亮的对联儿贴上了。

堂屋内,大伯母与姜氏在包饺子,小闺女玩着一块面皮。

“阿娘,大伯母。”俞婉打了招呼。

姜氏微微一笑:“回来了?”

“怎么这么晚?”大伯母望了望暗沉的天色。

俞峰把俞婉救了三个小包子的事与家人说了,当然,省去了惊心动魄的细节,只道是半路遇上拐子,从他们手中救下了三个孩子。

“阿婉没什么事吧?没让拐子盯上吧?”大伯母后怕地问。

“拐子呢?”大伯也从厨房杵着拐杖走了过来。

俞峰就知道爹娘会是这种反应,他还没说被杀手的事呢,真一股脑儿地交代了,爹娘怕是得揍他没看好妹妹了。

“没有,拐子已经被抓了。”

这是俞峰为宽爹娘与三婶的心想出来的说辞,俞峰不知道的是,那群劫匪不止被抓了,十有八九还被杀了,破庙那一行杀手可不是吃素的,能活着逃出来算俞婉输。

“阿婉真厉害。”姜氏含笑看着俞婉说。

第四十九章 生意进京

晚饭是猪肉白菜与猪肉大葱馅儿的饺子,配一锅浓稠开胃的白萝卜牛尾汤。

牛尾汤可是好东西,不仅能补气祛湿,还能强筋健骨,调养五脏,味道鲜美,老少皆宜,只不过,牛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农耕蓄力,因此早在前朝便颁布了禁止宰杀耕牛的律令。

所以究竟是什么人家才有胆子烹出一坛违禁的牛尾汤?

俞婉的脑海里蓦地闪过一张风华无双的脸。

没这么巧吧…

不论如何,托小铁蛋的福,他们家算是喝上老百姓一辈子都喝不到的牛尾汤了。

牛尾被炖得烂糊,胶质融入汤中,清淡的汤汁瞬间变得浓稠起来,一勺喝下去,能感觉到烂糊的肉皮在嘴里融化,白萝卜的清甜也很好地融入了辛辣的汤汁里,水豆腐是点睛之笔,把食材的鲜度彻底地勾了出来。

一家人喝得餍足极了,身子也暖和了。

大冬天里,就是要来上这样一碗汤才叫过瘾。

最后一块牛尾让小铁蛋啃得干干净净,啃完,他还吸了吸手指,连一滴油脂都没放过。

饺子也吃完了,不过馅儿还剩许多,晚饭过后,俞婉留下与大伯母一道发了玉米面与白面,擀成饺子皮与包子皮,把余下的肉馅儿全给包上了。

小铁蛋也包了几个,他包得竟然还不错!

可到底是孩子,没包一会儿便歪在椅子上睡着了。

俞婉用棉衣裹紧小铁蛋,抱着他,与姜氏一道回了屋。

俞婉烧了热水,点了火盆,一家人洗漱过后,躺在了暖和的床铺上。

小铁蛋趴在枕头上,睡得口水横流。

屋子里的火光渐渐暗了下去。

俞婉闭上眼,有些辗转难眠。

“阿婉睡不着吗?”姜氏轻柔地问。

俞婉转过身来,自暗夜中望向一侧的姜氏:“我吵到阿娘了吗?”

姜氏侧身看着她,美眸中似有华光流转:“没有,我白日里睡了许多,还不困,阿婉在想心事?”

俞婉张了张嘴:“阿娘,我离家的那年究竟去了哪里?我有没有和你提过?”

“没有。”姜氏平躺了下来,微微摇头,望着夜色中的房梁,“不过你带了东西回来。”

“是吗?”俞婉微怔。

姜氏轻轻地掀开被子下了床,来到衣柜前,拉开柜门,躬身抱出一个匣子,又自匣子里拿出了一样东西。

她回到床上,盖上棉被,伸手将东西递给俞婉。

俞婉摸了摸,又借着微弱的看了看,不解道:“穗子?”

姜氏说道:“是一块玉佩上的穗子,玉佩你拿去卖了,穗子断在家里。”

俞婉抚摸着穗子道:“难为阿娘一直收着它。”

“结打得挺精致的。”姜氏含笑道,算是解释了自己为何收着一个断掉的东西。

俞婉对着火光看了看穗子:“上头有颗珠子,不知能不能卖钱。”

“阿婉…不好奇当年发生了什么事?”姜氏看着她问。

俞婉摇头:“想来不是什么值得记住的事,不然,我一定会告诉阿娘的。”

姜氏淡淡地笑了笑:“睡吧。”

“嗯。”俞婉将穗子随意地塞在了枕头下,闭上眼,沉沉地睡着了。

最后一丝火光也灭了。

无尽的黑暗中,传来姜氏一声低低的叹息。

“滚开!都给我滚出去!”

镇北将军府的归云阁中,颜如玉砸烂了一屋子瓷器。

屋子里的丫鬟们被吓得不轻。

这位素日里连说话都不曾大声的千金小姐,不知在外头受了谁的气,一回房中,便开始砸东西。

一个丫鬟趁颜如玉不备,偷偷地抱了个花瓶往外溜。

“你给我站住!”颜如玉抬手一指。

丫鬟的身子僵在了门口。

“转过来。”颜如玉冷冷地说道。

丫鬟不动。

颜如玉拔高了音量:“本小姐让你转过身来!你是聋了还是傻了?再听不见本小姐的话,今晚就找了人牙子把你卖了!”

“小姐饶命!”丫鬟连忙转过身,抱着花瓶扑通跪在了地上,“这花瓶是少主府送来的东西,奴婢怕小姐失手打破,这才想着给收起来。”

颜如玉冷声道:“你倒是做起我的主来了!不然把将军府千金的位置让给你!你来做大小姐!你替我嫁进少主府!”

丫鬟花容失色,忙磕头求饶起来:“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怎么了这是?”颜夫人在丫鬟的簇拥下,急急忙忙走了进来,一瞧见这满地狼藉,她倒抽一口凉气,再看素来冷静的女儿,此时气得跟那炸了毛的狮子似的,她当即冷下脸来,“你们都退下!”

“是。”丫鬟们战战兢兢地走出去。

跪在地上的丫鬟也站起身来。

“花瓶留下!”颜如玉凶道。

“还敢胡闹?!”颜夫人怒气滔天地道,“堂堂颜府千金,竟学那市井泼妇的做派,你的教养呢?让狗吃了?!”

颜如玉又气又恼又委屈。

女儿的脾性颜夫人再了解不过了,轻易不动怒,能让她如此大动肝火的,绝非寻常委屈。

颜夫人叹了口气:“娘知道你受委屈了,但发火不能解决任何事情,你是最聪明不过的,你只要冷静下来想想,就会知道怎么做才能保住少主夫人的名分。”

颜如玉沉思片刻,果真冷静了下来,她拉开妆奁,取出一块用白丝绸裹着的螭虎纹透雕玉佩:“娘,替我备礼,我要见王妃。”

天蒙蒙亮,俞婉被体内的生物钟催醒了,她照例去鸡笼里收了鸡蛋,随后煮了一锅猪肉白菜饺子做早饭。

三日后便是除夕了,他们还有一些绫罗绸缎没卖出去,镇上的布庄开价不高,俞婉决定去京城碰碰运气。

能让白夫人把眼睛都看直的料子,少说能卖个十几两吧?

六匹布料全部脱手的话,大伯的诊金就有着落了。

俞峰知道她要去京城,早早地过来了。

俞峰道:“先坐牛车去镇上,到了那儿换辆马车去京城。”

马车的价钱涨了,从一百文一趟,直直翻了两三倍,不过也没办法,谁让牛车便宜归便宜,却实在太慢了呢。

他可不想到京城时,城门都关上了。

俞婉弯了弯唇角:“不怕的大哥,这些料子极好,只要卖出去了,车钱都是小事。”

第五十章 要发大财(一)

他们去镇上的车行租了马车,果真不出俞峰所料,价钱翻了不少。

“不是二百文吗?怎么变成三百文了?”俞峰蹙眉问,他们租的是最简陋的马车,与牛车差不多,只不过是把牛换成了马,这种马车平日里不会超过一百文。

“三百文!爱租不租!”伙计不耐烦地摆摆手,往年车行的生意也算好,却没今年这般火爆,不知是不是那位燕少主回了京城并打算成亲的缘故,不少地方上的贵人都赶去京城凑热闹了。

俞峰还想还价,俞婉轻轻地拉住了他,对伙计道:“三百文就三百文,劳烦帮我们把马车牵来。”

伙计睨了俞婉一眼:“要车夫吗?车夫再加一百文。”

“你!”俞峰简直气得不想说话,哪儿有车夫还加价的?这分明是把他们当冤大头了!

俞婉安抚道:“大哥,去京城要紧,大过年的,车夫也不容易。”

俞婉没说的是,车行人满为患,车夫供不应求,再犹豫怕是都雇不上了。

果不其然,这边俞婉一交铜板,另一边便有个外地口音的老爷嚷嚷起来了:“切夫都没有,怎么赶切呀?”

最后一个车夫,让俞婉雇走了。

一路上,俞峰都在肉痛那四百个铜板。

俞婉的未来目标里于是多了另外一件事:赚钱买马车,这样大哥就再也不用因为租车而肉痛了。

真是一个很宠大哥的妹妹了!

“师傅,向您打听件事,京城哪家布庄最好啊?”临入京城时,俞婉突然问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道:“最好的…弘德布庄与彩云轩吧,彩云轩是贵人去的地方儿,你们要买布料,可以去弘德。”

俞婉点点头,与大伯说的没有出入,她之所以问他,是担心三年过去,布庄的行情会有所变化——

不过,她并不是买布,而是卖布,当然要去最贵的铺子了。

“师傅,劳烦去彩云轩。”

车夫:“…”

彩云轩位于京城最繁华的街市,街面很宽,能容纳四辆马车并驾齐驱,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行人川流不息,莲花镇的热闹与之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彩云轩到了。”车夫将马车停在一座雕梁画栋的绣楼前。

兄妹二人下了马车。

不愧是京城的路面,就连脚下的青石板都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庄严。

彩云轩店如其名,牌匾上彩绸环绕,店铺内华光似锦,就连里头的伙计丫鬟都穿得十分光鲜亮丽。

“二位是要看布料,还是看成衣?”一名机灵的伙计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似乎并未因俞婉、俞峰的寒酸打扮而有所怠慢。

俞婉却是看出了他的牵强,想想并不奇怪,他们如今的样子,就好比是穿着背心裤衩人字拖进了五星级酒店,任谁都不会高看一眼。

四周有异样的眸光投了过来。

俞峰有些不自在。

俞婉一脸平静,看向伙计说:“我们不是来买衣裳的,我们手头有几匹上好的料子,不知道你们布庄需不需要。”

“卖布料啊?”伙计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番,笑容淡了淡,“我们这儿不收市面上那些料子。”

俞峰忙道:“你先看看吧,我们的料子连镇上都没得卖的。”

第五十章 要发大财(二)

“镇上?”伙计绷不住了,不是他狗眼看人低,而是这两个乡巴佬到底打没打听彩云轩的行情?镇上没得卖很稀奇吗?他们这儿随便一匹料子都是别的铺子找不着的。

“你们想卖料子啊,我给你们指条明路。”伙计拉着俞峰走到门口,指了指东边,“看见那条巷子没?穿过去,一整条街都是卖布料的,你们去那儿碰碰运气。”

那是一条买水货的街,当然比起乡下的料子,还是好上许多的。

哪知他话音刚落,身后便传来了一道妇人的惊呼:“哎呀,我是不是眼花了?我竟然看见碧落香云纱了!”

碧落香云纱是真丝香云纱的一种,色泽如碧,冬暖夏凉,产量十分稀少,只有在皇宫才能见到。

伙计心道,谁家的无知妇人,连碧落香云纱都能认错吗?他家哪儿来这种稀罕货?

不待他腹诽完,又传来了一道惊讶的声音:“水天云锦?”

“冰蚕丝!”

“豫州彩锦!”

“…”等等,这些人在胡说什么!

伙计古怪地转过身来,结果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大跳!

俞婉懒得与伙计废话,索性把箱子打开了,彩云轩招待的全是贵客,哪怕没吃过猪肉,那也见过猪走,当即有个三品大员的夫人认出了箱子里的碧落香云纱。

她的叫声将别的夫人吸引了过来。

于是,水天云锦、冰蚕丝、豫州彩锦等一样样只能在宫里的娘娘身上看到的珍惜布料,被几位见多识广的的夫人们一一认了出来。

伙计没法儿再保持淡定了。

这就是她说的镇上都没得卖的料子啊?

镇上当然没得卖了…

就连彩云轩都没有好么!

“姑姑姑姑姑…姑娘!借一步说话!”

俞婉随着伙计去了,俞峰留下看守布料。

一刻钟后,俞婉出来了。

俞峰如释重负,妹妹再不来,他都要被那群夫人生吞活剥了。

“如何?”俞峰问。

俞婉弯了弯唇角道:“我们出去走走,待会儿再来。”

“嗯?”俞峰疑惑地看着她。

俞婉微微一笑道:“这些料子贵得很,掌柜出去了,伙计做不得主,让我们等掌柜回来。下午才回,眼下还不到正午,先去吃点东西吧。”

“就、就在这儿等吧。”俞峰清了清嗓子,“我带了吃的。”

为了省下一顿饭钱,俞峰也是蛮拼的。

俞婉被哥哥的抠门劲儿逗笑了:“好不容易来趟京城,东西可以不吃,药房总得问问的,方才我向伙计打听过了,这附近就有几家上好的药房,里头的大夫医术都很高明,我们先问问能不能治大伯的腿伤。”

俞峰惭愧地咳嗽了一声:“那、那去吧,东西呢?”

“暂时留下,他已经预付我订金了。”俞婉说着,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俞峰的心口猛地一跳!

订、订金都有这么多,那全卖了岂不是——

俞婉莞尔。

要发大财了。

第五十一章 三个小乖宝

因离得不远,俞婉与俞峰与车夫交代了一声,徒步去了一家名为广仁堂的药铺。

据彩云轩的伙计说,广仁堂是百年老字号,世代行医,传承至今已是第六代,它铺面不大,位置也偏僻,但许是声名在外的缘故,来买药问诊的病人很多。

坐诊的是个三十上下的青年。

他面前排了七八个等候的病人,他一脸麻木地诊着脉。

“大夫,我娘就吃这几副药便能痊愈了吗?”一个穿着布衣的男人问,他是陪患有风湿的老母亲前来瞧病的,老母亲的膝盖疼得都直不起来了。

青年大夫淡淡地嗯了一声:“下一位。”

“大夫…大…”布衣男人还想问什么,后面的患者已经上前一步,将他挤开了。

俞峰皱眉,这什么大夫?太敷衍了!

俞婉没说话,甚至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仿佛对这种事、这种大夫习以为常了似的。

青年大夫效率很高,不多时便轮到了兄妹二人。

“你们谁瞧病啊?”青年大夫埋头写着上一位患者的药方,头也不抬地问。

俞婉说道:“不是我们,是我大伯,他两年前摔断腿,没得到及时的治疗,至今仍无法受力,不知广仁堂早先可否治疗过类似的患者?”

青年大夫终于抬头看向了他们,目光在二人脸上转了转,最后锁定了俞婉:“都两年了吗?”

俞婉点头。

“那怕是难治了。”青年大夫继续埋头书写药方去了。

出了广仁堂,俞峰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俞婉安慰道:“别灰心,京城还有好多大夫呢。”

俞峰却无法向她这么乐观:“镇上的大夫都说…”

俞婉及时打断他的话:“镇上还没好料子卖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镇上的大夫治不好,我们就上京城找,京城的大夫治不好,我们再去别的城池找,天下之大,总有一位神医能够医治大伯。”

俞峰想说你哪儿来的自信,可一对上那双充满坚毅与倔强的眼睛,他便一个字也说不出了。

二人又去了余下两家药房,得到的回答与先前一样,到第四家时,碰上一位曾担任过军医的老大夫,老夫人听了二人的描述,并未着急下定论,而是摸了摸花白的胡子:“这种伤我没治过,但我见别人治过,你们先把人带来我瞧瞧。”

二人心情大好地出了药房。

俞峰显然很高兴,这还是两年来,问过无数大夫、郎中后头一回听见有希望治愈的消息。

“肚子好饿,大哥你带的吃的呢?”俞婉说。

俞峰爽快地说道:“饼都凉了,大哥带你去吃顿好的!”

一刻钟后,二人出现在了京城最奢侈的酒楼——望江楼…旁边的巷子。

俞婉坐在瘸了半条腿儿的凳子上,面前是一张掉了漆、早已看不出颜色的桌子,桌上放着一个似乎并没有洗得很干净的大碗,碗里是一份黑乎乎的饺子汤。

字面上的饺子汤,没有饺子只有汤。

俞峰拿出两张冷硬的大饼,掰了泡在热汤里:“不凉了,赶紧吃吧!”

俞婉的白眼嗖嗖的。

一墙之隔的望江楼,也有人点了一碗饺子汤。

这儿的饺子汤就奢侈多了,用的是豚骨、鱼翅、干贝、冬笋以及十多味野山菌为主料熬制而出的浓汤,里头下着做工精致的肉丸、虾饺、蛋饺,为更好提升食材的鲜度,汤面上还撒了一圈紫菜。

单是这一碗“饺子汤”,便价值百两。

天价“饺子汤”被送进了望江楼的天字号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