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一向和善,但是这次也是生气得要紧,这些净吃饭不干活的东西,他若年轻几年,也想揍他们一顿。

南区是怀疑有病的人,西区是证实有病的人,而北区,则是尸体,不过都烧了,让他们去这三个区找,倒是叫大家哄笑了一阵。

几名大夫都是惠民署的人,他们往日受人尊重,去到哪里,百姓都对他们趋之若鹜,因为,惠民署是朝廷开设的,医疗价格低廉,资源又多,百姓自然捧着。

哪里受过这般的屈辱?

于是,他们闹着要下山,要找镇国王爷说个明白。

子安巴不得他们滚蛋,每日在这里白费米饭,又指指点点,指桑骂槐的,着实惹人生气。

但是,他们在木寨住过,下山是不适宜的,免得带着病毒源下山。

“李大夫,所有人都不可以下山,你若要通知王爷,可以飞鸽传书!”子安道。

“你这是要软禁我们吗?凭什么你不许我们下山?我们偏要下山。”李大夫生气地道。子安也不废话,对阿四道:“捆起来。”

第五百八十二章秦舟回朝

捆住了几名大夫,软禁住,木寨算是安静下来了。

子安开始调制药方,虽然不知道金钥匙是什么,但是,或许有些药是可以取代金钥匙的。

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安公主到底能不能说服北漠皇帝。

当夜,安公主命人送来消息,方子已经给了皇上,但是,皇上有什么打算,她不知道。

子安更是担心,如果连安公主都没办法说服北漠皇帝,那情况就真不妙了。

两天之后,秦舟带着十万兵马回朝,浩浩荡荡,铁骑踏过瘟疫泛滥之地,秦舟几乎不能相信眼前所见。

这是她的北漠吗?

她本打算直接入宫面圣,但是,秦老将军拦下了她,让她先回府更衣,再由他陪同入宫。

秦舟有些意外,因为也是祖父教导,但凡出征回朝,都必须先入宫面见皇上。

如今半路拦下,莫非是出什么事了?

秦舟从不忤逆祖父的命令,在城外驻扎好军士,便即刻回府。

回到府门口,便见老将军已经穿戴整齐。

“孙女参见祖父!”秦舟跪下见礼。

“起来,”秦老将军骄傲地看着孙女,但凡她出征回来,他总会觉得骄傲,仿佛看到自己年轻的影子,“祖父和你一同入宫,皇太后寿辰在即,祖父先入宫给她老人家请安。”

秦舟知道祖父已经鲜少入宫,皇太后寿辰当日,他都未必会出席。

她便知道情况很严重,尤其一路所见,她实在震骇。

心里头有些恼怒,那夏子安,来了这么多天,毫无用处吗?

祖孙两人在马车上谈了许久,秦老将军把镇国王爷说的话都转告了秦舟。秦舟听了,没有老将军那么激动,她深思了一下,“这场瘟疫,不是那么简单的,祖父,孙女一路所见,饿孵遍野,尸体堆积如山,实在叫孙女震骇,或许,夏子安所言,并非夸大或者是有心引起我北漠百

姓惊慌。”

秦老将军没想到秦舟会这样说,不由得微愠,“你竟相信那夏子安?你见过她吗?她可是大周摄政王妃,你真信她是真心来给我们北漠治疗瘟疫?”

秦舟道:“祖父,孙女不信她,只信自己眼中所见,孙女每日都有发塘报回朝,朝中的信息孙女也知道,地震至今,死亡人数只有三万多人,孙女不信。”

“你信不信,这不要紧,三万人和三十万人,本质是一样的,死去的已经死去,如果任由夏子安的言论在北漠传开,那么,朝廷就失去威信,百姓就会恐慌,到时候,大周若趁虚而入,我们何以抵挡?”

“但是,”秦舟想了一下,“如果说,真如夏子安所言,这场瘟疫,会大肆爆发,莫说祸延其他国家,单单在我北漠国土肆行,对我们而言,都是灭顶之灾。”“荒谬,老夫今年七十二,此生见过许多场瘟疫,不管多凶险的瘟疫,最终都被治愈,地震之后,死伤人多,出现瘟疫有什么奇怪?至于你沿途所见,是因为如今国中没有足够的救灾人手,尸体处置不及时

,才会形成堆积如山的景象。”

秦舟对祖父是十分尊敬的,听他动怒,也不敢再辩驳,道:“祖父放心,孙女知道怎么做了。”

“那就好。”秦老将军满意地道。顿了片刻,他又说:“听闻这夏子安,最会迷惑人心,收买人心,你可千万不能上当,大周与我北漠,虽说多年来一直有和平盟约,但是,骨子里早把北漠当做敌人,你记住,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这么愚

蠢,敌国出事,还巴巴地来救,慕容桀夫妇,是带着阴谋前来的。”

秦舟想起与慕容桀谈过的那一次,毫无疑问,慕容桀是她这辈子见过,最高深莫测最难以对付的人。

那一次谈判的结果,是出乎她的意料的,因为慕容桀竟然答应了去请安然老王爷,最后请不动安然老王爷,把自己的王妃给送了过来。

如此顺利,倒是叫人不放心的。

“祖父,这慕容桀如今在何处?也在木寨吗?”秦舟问道。

“没有在木寨,听闻下山了,但是去了哪里,无人知道,祖父如今担心,他会乔装打扮,混迹京都,接近主和派的人,主和派的人如果串联起来,对我们来说,很是麻烦。”他想起主和派,顿时破口大骂,“主和派的这群人,脑子里长满了草,竟以为和平真的是唾手可得,殊不知,这和平也得通过打仗才能得到,你不打,如何震慑四方?如何叫人畏惧从而不敢来犯?如何…

咳咳!”

秦老将军说着,有些激动,连连咳嗽了几声。

“祖父切莫激动,主和那群人,是出不了头的,有皇上和皇后在那里压着呢。”秦舟连连宽慰。

她知道祖父征战多年,一直以打仗为骄傲,秦家也只有在打仗中,才可体现出价值来。老将军咳嗽过后,深深地呼吸了几口,觉得有些呼吸不过来,“到底年纪大了,身子不耐熬,祖父是眼看着一年比一年差,一天比一天差,这秦家,必须要你扛起来,你可不要做那些让祖父失望的事情来。

“孙女知道。”秦舟扫着他的后背,应诺道。

入宫之后,秦老将军没有去见皇上,而是去给皇太后请安。

秦家是很安分的,退了下去的人,除非皇上召见,否则绝不会主动往跟前凑。

所以,皇帝用着也很放心。

“臣参见皇上,参见皇后!”秦舟入殿跪拜。

帝后微笑,看着一身金色盔甲,英姿飒爽的女将秦舟。

“朕说过,你不需要行跪拜之礼。”皇帝和蔼地道。

“皇上,君臣有别,礼不可废。”秦舟站起来恭谨地道。

皇后笑道:“一路辛苦了,快坐。”

“谢皇后娘娘赐坐!”秦舟这才坐了下来。

“如今十万将士,都安顿好了吗?”皇帝问道。

“回皇上,都安顿好了,稍作休息之后,便可马上出发到灾区。”秦舟道。

“嗯,那就好,你回来,朕的心也安定了许多,对了,大周军有什么动向吗?”皇帝问道。

“回皇上,自打退兵,大周兵马便一直按兵不动。”

“嗯,秦豹在军中,朕也放心。”秦舟道:“皇上,自从粮草被烧,虽附近州府送来粮草,但是无以为继,还是要大批筹措军粮才行,否则,大周一旦发动攻击,我军压根无法抵挡。”

第五百八十三章攻心为上

曹后安抚道:“大将军莫要着急,如今粮草已经在筹措中,也已经分批送往边关,大将军回朝的时候,应该也看到运往边疆的粮车。”

秦舟道:“是的,臣看见,只是,这数量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臣一路回来,看见灾区百姓纷纷逃离别处,到处都是饿极的难民,莫非是朝廷的赈灾粮食下不去?”

这话,也只有秦舟敢问了。

但是往日秦舟是不问的,从不质疑皇帝的任何决定,只是这一次回京途中,她所见实在震骇。

北漠地震是常有的事情,也因此,皇上在会不断想要侵占别国的国土,让百姓脱离地震之苦。

只是,这一次地震带来的后遗症,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厉害。

瘟疫不是没有爆发过,但是都很快可以控制住。

这一次,地震至今,已经将近一个月,灾区不仅没有开始重建,甚至,还没收拾完毕,尸体堆积,处处颓垣败瓦,甚至,连维持秩序的军人都没有。

她当然知道因为大部分的军人都已经出征对阵大周,但是国内还有部队,还有将士,为什么皇上没有派这些人进入疫区?如今还要从边关调动兵马回来?

皇帝道:“赈灾的粮食,早就下去了,至于百姓逃离,朕也得悉了这个情况,了解过是因为瘟疫肆行的原因。”秦舟又问:“皇上对这场瘟疫有什么看法?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厉害,而且,大周的摄政王妃夏子安提出,这场瘟疫会大规模地蔓延,不知道皇上可有什么措施?那夏子安给了一个方子,皇上可有命人

研制方子是否有遏制瘟疫的作用?”

秦舟这般咄咄逼人,叫皇帝有些不高兴了。

曹后见皇帝脸色微变,连忙打圆场,“大将军刚回来,也累了,先回去稍作休息,再入宫跟本宫说说话吧,至于你带回来的将士,皇上早有决断,会分拨三万人进入灾区。”

“三万人?但是这一次臣带回来了十万人,皇上旨意上不是这样说吗?”秦舟不解。

皇帝慢慢地道:“剩下的七万人,暂时不做安排,驻扎在城外。”

秦舟声音微微抬起,“七万人驻扎城外?这是为何啊?皇上,这不是浪费兵力吗?他们回来了,就该进入灾区,若是为了京城治安防护,京中原本就有驻军。”

而那批驻军,本就该在地震的时候进入灾区救援,但是皇上没有派他们出去,只是让受灾区域的衙门和冲清远州抽调部分驻兵前往救灾,才会导致人手严重不足。

皇帝看着秦舟,唇角勾起,“大将军很多疑问啊,是对朕的举措有不满的地方吗?”

秦舟一怔,随即意识到自己太过尖锐了,连忙躬身道:“臣不敢,臣逾矩了。”

“大将军一向不会逾矩。”皇帝有意无意地提醒。

秦舟心中一沉,连忙起身单膝下跪,“臣确实不会逾矩,这一次,是臣过于心急鲁莽了,实在是这一路回来所见,叫臣震惊,臣才会口出不敬之词。”

“大将军做任何事情,说任何的话,朕都不会计较,快起来,至于灾区之事,朕已经有妥善安排,大将军不必担心,先回府休息吧。”皇帝说。

秦舟起来,拱手道:“是,臣告退!”

秦舟出去之后,皇帝对曹后道:“你去跟她说几句。”

曹后站起来福身,“是,那臣妾去一下。”

秦舟出到宫巷,便听得曹后身边的宫女叫唤,“秦大将军,皇后娘娘请您去一趟。”

秦舟不觉得诧异,她和曹后素有来往,私下也会说话,便道:“请带路。”

曹后在御花园的凉亭里等着她,早已经备下了酒菜。

曹后一身端庄华贵的朝服,气度雍容,见秦舟来到,微微一笑,“快坐下来,早就命人备下了饭菜,给你接风洗尘的。”

“皇后娘娘有心了。”秦舟拱手,也不客气,坐了下来。

曹后亲自给她倒酒,道:“这一路辛苦了吧?”

“回家哪里有辛苦的?出征的战士,都是归心似箭。”秦舟举杯,“臣敬娘娘一杯。”

皇后伸手压了一下,正色地道:“先不忙着喝,有封信,本宫要给你看看的。”

秦舟见皇后神色如此凝重,便放下酒杯,“什么信?”

“这是大周朝的宜妃命人送过来的信,看了之后,你就会知道慕容桀夫妇来北漠的真正目的以及大周皇帝的谋算。”

曹后从袖袋里取出一个锦囊,递给她,“你自己看。”

秦舟知道北漠有奸细已经混入了大周的皇宫,且跟大周的七皇子生母宜妃娘娘取得“合作”。

她接过来从锦囊里取出信,展开看了一下,脸色陡变,大怒道:“好一个慕容桀,竟然敢欺骗我?”

信中,宜妃说慕容桀与夏子安此行,是为了联系北漠的主和派,逼当今皇上退位,助祁王爷起兵造反,至于夏子安,则制造瘟疫的恐慌,叫北漠百姓对皇上失去信心,转而支持祁王爷。曹后冷笑,“慕容桀是何许人也?你和他虽没正式开战,但是小打小闹,也吃了他不少亏吧?他是那么顺遂的人?两军对垒,说停战就停战,还派人援助我北漠,若不是心存歹意,还真不符合他的性子。还有,他的那位王妃,本宫也打听过了,是个歹毒之人,她的父亲和祖母就是死在她的设计之下,仅仅只是因为,她的父亲没有归顺慕容桀,投靠了太子,她就下了狠手,可怜的夏丞相啊,怕是至死都没想

到,他会死在自己女儿的手里。”

曹后一边说,一边看着秦舟的脸色。

她素知秦舟是个家族观念很重的人,十分孝顺,最恨的便是数典忘祖,背叛家人的恶劣之徒,想来,听了这些话,她对夏子安是憎恨入骨了。

果然,秦舟冷冷地道:“那夏子安最好是别落在我的手里,若落在我手里,定要她生不如死。”曹后叹气,“如今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留下一部分人驻守在京中了吧?这是为了防止祁王爷和慕容桀串通起兵,一旦皇城失守,边关的战士将会遭受慕容桀的突击,到那时,是什么局面,大将军也可预料到了。”

第五百八十四章迷惑人心

秦舟深思了一下,其实她倒是不相信祁王会起兵造反,但是,如果说祁王受到慕容桀的撺掇呢?

祁王这些年一直致力退让,口中说是和平,但是,和平没有那么容易,北漠兵力强大,即便不犯别国,别国也会认定北漠是威胁。

祁王不明白这些,总是嚷嚷说和其他国家和平相处,能和平相处吗?谁都不希望打仗。“夏子安说,这场瘟疫叫鼠疫,是从老鼠跳蚤身上传染过来的,一旦传开去,整个北漠的人都会染上疫症,不仅北漠,连临近的国家都会传染,大将军,你想想看,如果这些言论传到了其他国家,其他国家

的人会怎么想?”

秦舟道:“娘娘倒是不必担心这点,她的这些话,无人会信。”

秦舟说这话的时候,瞧了曹后一眼,秦舟这个人很聪明,她知道曹后也很聪明,这些无稽的言论,曹后不该会放在心上,但是却故意在她面前提起,这让她感觉异样。

不过,她和曹后两人来往已久,虽然曹后的话让她觉得奇怪,也没有深思下去。

曹后察言观色,知道不能再说下去了,遂笑道:“好了,不说了,陪本宫喝一杯。”

“好,臣敬娘娘一杯!”秦舟释疑,举杯道。

临出宫的时候,曹后忽然提醒,“大将军在京的日子,多注意点,那慕容桀如今不知道去向,若真如宜妃所言,他有可能会对大将军下手,大将军出事,北漠军队,失去将帅,群龙无首,便任由宰割了。”

秦舟淡笑,气势凛然,“那,本将倒是很想看看,慕容桀在我北漠境内,还能翻起什么风浪。”

说完,战袍一扬,拱手大步而去。

曹后站在凉亭的石阶上,看着秦舟的背影,微微地笑了起来。

她缓缓地举起手,然后,落下。

秦舟去皇太后宫中接了老将军,然后一同回府。

她对如今的局势,太多疑问,所以,并未在府中逗留,而是带着两名侍卫就出去了。

她要再去疫区,看看疫区的情况。

她不信夏子安所言,但是,凡事只有看过才放心。

回来的路上看到那些尸体,总像一根刺在她心中刺挠。

她来到安城,把马儿拴在牌坊前,与两名侍卫步行进去。

尸体依旧堆积,发出阵阵恶臭,几欲发呕。

秦舟掩住鼻子,大步进去。

地震之后,安城到处一片废墟,倒塌的房屋把道路堵塞了,到处都是颓垣败瓦,烂木石头,有些倒塌的围墙下,还压着尸体,竟也无人清理。

安城仿若死城,一眼看过去,没有百姓行走。

走着便见一名官差走过,低头像是在寻找什么。

秦舟喊住那名官差,“城中的人呢?都安置在何处?”

那人瞧了秦舟一眼,“你是外地的吗?走吧,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我是东山来的,来投靠亲戚,这里发生什么事了?”秦舟问道。

“地震,瘟疫,死了好多人了。”官差挥挥手,“去去去,I别回头染了疫症,传染了出去。”

“这么多尸体,为什么不清理?”秦舟再问。

“关你什么事?走走走!”官差没搭理她,往前走。

侍卫见他如此无礼,一把拉住他的手臂往后拽,“大胆,秦大将军在此,问你什么如实说就是。”

那官差诧异地看了秦舟一眼,态度变得恭谨了起来,“您是秦大将军?”

秦舟点头,“告诉我,尸体为什么不清理?”

官差这才回答说:“清理了,哪里清理得及时?安城衙门早就塌掉了,死了好多人,朝廷是派了人过来,但是都安置灾民了,灾民如今安置在南城那边,活人都顾不过来,哪里顾得了死人?”

“染病的百姓,有多少?”秦舟问道。“数不清,不知道有多少,半数人都染病了。”官差说着,又生气地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之前也没那么多病人,祁王爷和安公主带着一个方子来,说是大周那位神医王妃开的方子,可以预防和治疗疫

症,结果大家喝了药之后,病人就多了起来,还说神医呢?分明就是神棍。”

“什么?”秦舟脸色大变,“你是说,大周摄政王的王妃给大家伙开了药方,大家喝了才变得严重?”

“可不是吗?”官差说。

秦舟大怒,“慕容桀,夏子安,本将怎能饶了你们?”

秦舟回头问侍卫,“夏子安如今是在木寨,是吗?”

“回大将军,听说是的。”侍卫回答说。

“走,去木寨!”秦舟凛然道。官差连忙道:“大将军,您要去木寨,那真是太好了,木寨那边,也有惠民署的大夫去了,但是听说都被夏子安控制起来,那夏子安每日给村民灌输思想,迷惑人心,如今木寨的人,对她都信了个十足,她

还让木寨的人去器城找大将军您三房的亲人,让他们去说服秦家相信她呢。”

“你是如何得知的?”侍卫打量着他,问道。

“小人的表哥,之前就是木寨的大夫,昨晚逃了下来,如今就住在小人的家里,大将军若不信,可跟小人去家中问问。”官差道。

秦舟道:“前面带路。”

秦舟是个做事实打实的人,她既然要彻查,就一定会彻查到底。

官差带着秦舟来到安城西面的市安道,这里还有些百姓居住,这一带的房屋损毁不是太严重,街道上也没看到尸体。

官差打开门,便见里面有一个人影飞快地躲起来。

官差连忙道:“表哥,莫怕,是我,我回来了。”

官差说完,歉意地对秦舟道:“大将军恕罪,小人表哥之前受了些惊吓,对陌生人有些害怕。”

片刻,便见一个人从柴垛后面探头出来,是个大约三十来岁的男子。

他的脸很肿,有伤,张大嘴巴,能看到缺了两颗门牙,门牙是刚掉没多久的,牙口上还有些血肿。

他走出来,小心翼翼地看了一下四周,见到秦舟,他顿时眼睛一喜,噗通一声跪下,“大将军,是您吗?救命啊,快救小人的命啊。”秦舟见他一脸的伤,不禁皱起了眉头,“你是惠民署的大夫?怎么回事?你的伤是何人打的?”

第五百八十五章老王爷一直在

那人正是惠民署的李大夫,本来子安已经捆住了他们,但是,有人潜入救走了他。李大夫哭着说:“大将军,小人姓李,是惠民署的大夫,镇国王爷派遣小人等去木寨协助摄政王妃治病,没想到,那摄政王妃压根不是来治病的,她是要害我北漠的百姓啊,大将军,您一定要禀报皇上啊。

秦舟着人扶起他,道:“你先别哭,你现在安全了,慢慢跟我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李大夫巍巍颤颤地站起来,抹了一下脸,道:“回大将军的话,几日前,我等奉镇国王爷的命令去木寨医治瘟疫,当时大周的摄政王夫妇也都在木寨里,我等协助她医治了几天,发现病人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多人染病,当时小人觉得很奇怪,便和其他几位大夫偷偷地研究药方,发现她的方子并非是治疗疫症的方子,反而是削弱体质,损阳气的大泻之方,当时小人拿着药去找她,跟她理论,却被她

的人打了一顿…”

“她的人?她带了很多人去吗?木寨的百姓呢?都染病了?不是说苏沐在木寨吗?你怎么没跟他求助?”秦舟发现不妥,马上打断了他的话。李大夫气愤地道:“那摄政王妃跟村民说,她是温意大夫的弟子,她的医术很高明,病人多是因为瘟疫凶恶,如果不是她的方子,所有人都会染病,苏大人哪里能帮小人?他也得病了,不止他,木寨许多名

官兵都染病了。”

“苏沐也染病了?”秦舟怒火更炽,看来,大周宜妃所言不虚,慕容桀夫妇是别有居心。

李大夫说:“是啊,那日她命人打了小人便捆了起来,后来得一个村民襄助小人才能逃出去,她也知道小人逃了,派人追截,小人不敢回京,怕她派出来的人找到,便投奔小人的表弟了。”若是往日,这李大夫的话错漏百出,是未必能骗得过秦舟的,但是,曹后先说在前,且又看了宜妃的信,加上刚那官差说夏子安给的药方喝得很多百姓都病了,她便认定夏子安居心不良,要谋害北漠百姓

她忍住怒火,让侍卫把李大夫送回京城,她要亲自上一趟木寨

找夏子安。

侍卫劝道:“大将军,您一个人去太危险,还是让末将送您去吧。”

秦舟道:“不必了,这里是北漠,不是大周,本将怕什么?”

说完,出了牌坊,便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子安这边忙着试验药方,这两天可以说是忙得昏天暗地。

苏沐在昨天的时候出现了高热,但是用了新药,高热退下,可见这个药方对初起的病人是有作用的。

但是,同样的药方,用在病重之人身上,疗效不明显。

开始认为是分量的问题,加重了药量,但是收效依旧是甚微。

看来,是要找出金钥匙才行。

“子安,有飞鸽传书。”柔瑶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递了过来。

子安正焦头烂额,听得飞鸽传书怔了一下,伸手接过来,“飞鸽传书?是老七吗?”

“不是,是高凤天,伶俐给的。”柔瑶道。

子安马上打开看了一下,之前她托高凤天去大周看看,有没有瘟疫蔓延到大周边境。

高凤天说,边陲小镇还没发现鼠疫,一切平静。

没有发现疫症,这让子安放心了一些。

“大周没有发现疫情,我们还是要留在这里。”柔瑶道。

只有这里才有鼠疫,要观看病情,要研制方子,就只能在这里。

子安道:“没有就更好,虽然留在这里比较危险,但是,至少,我们在这里,老七就能做事。”

“嗯,今天出新方子吗?”柔瑶问道。

“今晚吧,西屋的两个人,怎么样?”

“情况不太好,高热一直不退,说胡话,皮肤溃烂。”柔瑶解下口罩,“但是,苏大人的情况好很多了,相信再服几天药,应该没事,这方子是有用的,至少,能治疗初起和预防疫症。”

“柔瑶,你把方子用飞鸽传书发给高凤天,让他送一份到大周边陲的几个小镇,着衙门发公告,务必要百姓服用方子。”子安道。

“好!”柔瑶亲自写了一份方子,“我回头拿出去给伶俐。”

子安问道:“安公主那边有回复吗?”

“没有,泥牛入海,没有任何回复,北漠的皇帝,大概也没把方子分发下去,不知道安公主能不能想到办法。”

“柔瑶,我们不能寄望北漠皇帝,得自己遏制疫情蔓延。”子安放下手中的药,道。

“但是,我们能做什么?”柔瑶显得很颓然,这里毕竟不是大周,做任何事情都受制于人,尤其,她们势力单薄,人手也不足。

“要北漠配合我们,只有几个国家一同给他施压,你觉得,有谁可以迅速把这个消息传给北漠周边的国家呢?而且,还要有说服力,能让其他国家相信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子安问道。

“我去找伶俐。”柔瑶眼睛一亮,转身出去。

一会儿,柔瑶和伶俐进来,伶俐听了子安的话,想了一下,“倒是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安然老王爷。”

“安然老王爷?”子安一喜,没错,安然老王爷的名声享誉七国,他若说疫症会蔓延,那大家就一定会相信。”

“但是,安然老王爷不是失踪了吗?谁能找到他呢?”柔瑶愁苦地问道。

“也是,要找他,谈何容易?”子安不禁又泄气了,如果他在,大概是知道金钥匙是什么。

伶俐没说话,但是嘴唇动了一下,看着子安,又把话给吞下去了。

柔瑶看着她,问道:“伶俐,你是不是知道他的下落?”

伶俐瞧着柔瑶,支支吾吾了一下,却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子安见状,道:“伶俐,你若是知道他的下落,赶紧说出来吧,这犹豫间,就有不少百姓死于瘟疫。”

伶俐这才说:“其实,我们来北漠,老王爷是跟着的,前些日子还跟我有联系,只是这几天,不知道去哪里了。”

“啊?”子安震惊,“他跟着来?那他为什么不自己去医治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听闻北漠和大梁之间,有些不对付,至于中间牵涉到什么,我也不是太了解。”子安觉得很难接受,“有什么不能先放下呢?这场瘟疫,死的人是百姓啊,这么多条人命,他是做大夫的…”

第五百八十六章咱就闹吧

伶俐轻声道:“老王爷在疫症出现的时候,就来过了,但是,他没办法治疗。”

“他没办法?”子安一怔,“莫非,连他都不知道金钥匙是什么?”

“他或许是知道,或许不知道,但是,他未必看过这个方子,未必可以断定这个是黑死病,夜王说,温意大夫留下来的医书,他很多都看不明白的。”

子安明白了,温意的医书多半是简体字,且又用了很多现代医学的术语和诊断手法,安然老王爷未必都能贯通。

“你说这几天,他忽然失去了踪迹,这是怎么回事?”

伶俐摇头,“就是那天我问他金钥匙的事情,他诧异了一下,然后就走了,至今都没出现过,而且,我找不到他,只能是他来找我。”

柔瑶好奇地问道:“北漠和大梁国,到底怎么了?我听闻说,北漠皇室的人都很憎恨老王爷,但是之前他们又为什么去请老王爷呢?”

伶俐摇头,“这点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