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妈管大厨房、丈夫是账房、儿子是管器皿的,这些贵重瓷器坐实了宋家监守自盗的罪名。

容嬷嬷当场夺了宋家所有人的差事,原本按照家规轻则撵到田庄里种地,重则是要打了板子撵出去自生自灭的,宋妈全家跪地求饶,凄惨无比。

这时杨嬷嬷过来求情,说按照府里的旧例,腊月是不好赶人的。宋家贪墨财物,罪无可恕,念及他们家是伺候了颜家好几代的世仆,好歹过了正月罢。

明面上杨嬷嬷是在求情,暗地里却是在提醒容嬷嬷:老太太并没有说宋妈一家怎么处置,这需要当家主母杨氏和三个夫人商量了再做决定。

容嬷嬷也没上赶着做恶人,将宋家的箱笼贴上封条锁在库里,有了这些证据在,宋家翻不了天。

宋妈一家被分到各处做了粗活,男的在南院马房清理马粪,女的进了洗衣房,大冬天的双手浸在冰冷的井水里,苦不堪言。

当然,这都是后话,且说当日临近晚饭时分,睡莲写完最后一副字,添饭来报:“翠帛已经在外候着了。”

“叫她进来吧。”练了一下午字,睡莲着实有些累了,右手曲肘在小叶紫檀架几式书案上,拇指轻揉太阳穴。

采菱倒了清水在竹根雕的笔洗里,预备洗毛笔。

翠帛跪地:“给小姐请安,今日大夫诊脉,说奴婢已经好了,可以回来伺候。“

言罢,高高捧起一双绣着梅花的鞋子,说:“这是这些天闲下来给小姐做的一双鞋,手工粗陋了些,小姐莫要嫌弃。”

睡莲给添饭使了个颜色,添饭接过鞋子给睡莲,睡莲看着鞋子细密的针脚,笑道:“那里就粗陋了,我瞧着就挺好。”

翠帛一喜,“奴婢明日可以回来当值了么?”

睡莲磨蹭着鞋面上鲜红的梅花,浅笑道:“不用等到明日,今晚就来伺候吧。”

37住大院辛槐家得势,刘妈妈设宴饕餮楼

油漆斑驳的桦木架子床吱吱呀呀的响着。

女人抱着身上的男人,脸色潮红道:“当家的,今儿是喝了羊汤还是吃了虎鞭,怎么半天都不曾丢开?”

“贼婆娘,前些天还嫌弃我那活儿不中用,喘气的功夫就软趴了。”男人一边喘着粗气动作着,一边说:“昨日刘管事给我一包蜀地秘药,管用着呢,你好生躺着享用就是。”

女人正是三十入四十的虎狼之年,其实才正入港,但还是似迎还拒的推了推趴在身上奋力耕耘的男人,“当家的,咱们主家还在孝期呢,可不能这样,被听墙根的告上一状,我们全家小命就没了。”

男人哼哧道:“咱们如今住在单独小院了,谁能翻进院墙听墙根不成?我又不似那宋家贪墨财物,在家睡自己的老婆还不行?”

女人正得趣,也舍不得丢开,只是提醒道:“你小心些,别在孝期弄出娃儿来,肚子现了形,咱们全家差事都不保了。”

“我省的。”男人从床屉里翻出个泡制好的鱼鳔,对准那活儿戴好了,又开始在床上驰骋起来。

…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后,凝绝不通声暂歇。架子床安静下来,女人穿上里衣下床,推开窗户散一散卧房里的**之气,顺手掰下屋檐垂下、如刀锋般的冰溜子,扔进铜盆的残水中,洗了几把脸。

对镜自照,冰溜子的寒意驱赶了脸上带着春意的酡红。

女人这才满意的披上穿上大棉袄,打算出门。

“今儿不是你当值,出去作甚?”男人急切的捶着床板,“陪我再睡会,贼婆娘,浪得人火上来,这会子又要走。”

女人耸动着微麻的鼻翼,颇有些得意道:“九小姐房里的刘妈妈在酒楼摆了五十两银子的席面,单请我一个呢,晚上我不做饭了,你和儿子去大厨房找点东西吃罢。”

“这两口子倒是有些意思,刘管事送我秘药,刘妈妈请你吃五十两银子的席面。你也甭跟她客气,该吃吃该拿拿,她有的是钱!”

“那年我去成都报丧,也去过他们家的宅子,啧啧,一家人住在锦官驿街的三进大宅子里,山珍海味的吃着,绫罗绸缎的穿着,呼奴唤婢过着日子,刘管事一家管着两个蜀锦铺子,那排场、那日子,嘿嘿,说真的,咱们府里的孙大总管家都没有他们过得自在!”

女人瞪了自家汉子一眼:“少说些风凉话,要不是刘妈妈给容嬷嬷说了几句咱们的好话,咱们能搬到这单门独院的屋子里来么?以前住在这里的可是内院大厨房总管事宋妈一家!咱们两个都是从外头买来的,不是府里的家生子,我一个管针线的,你一个外院跟车送礼的三管事,那里有资格住在这里?”

男人感叹道:“说到底,还是你有眼光,把女儿们送到了九小姐房里当差,若没有这层关系,咱们家现在还挤在大杂院里住着呢。”

“咱们上头没有靠山,混到现在也不容易,当初卖身进府只求三餐有靠,何尝会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女人倒了杯暖茶给男人,“我也是听你讲当年九小姐五六岁就操办七爷丧事的事情,才会决定把添饭添菜送到她那里的,想来,这位小姐有些造化,咱们闺女跟着她也有前途。”

男人接过茶杯,顺手将女人往怀里一拉,呵呵笑道:“瞧,那活儿又起来了,我们再——。”

女人微麻的脸上又泛起了一抹酡红,她挣扎着起来,整了整发髻衣服,说:“别误了我赴宴的时辰——还有,那药虽管用,但也不能长吃,小心掏空了身子。”

男人喝着茶,笑道:“刘管家说了,只要一个月不超过五次就成,他自己吃了四年,不仅没事,身体反而比前些年好些。”

女人抿嘴笑着不语,揽镜自照,确定没有不妥的地方,从首饰盒里掏出半透明的冰种翡翠镯子戴上,如今她身体已经有些微微发福,白皙丰润的手腕在翡翠镯子的映衬下着实好看。

床榻上的男人看得呆了,喃喃道:“婆娘,今儿晚上就戴着这个镯子睡罢。”

“呸!“女人轻啐了自己汉子一口,扬着手帕子出门赴宴去了。

辛槐家的从颜府西南角门出来,走了几步就停下了——三天大雪,街面满是冰渣和肮脏的雪水,稍不注意就沾脏了簇新的马面裙裙摆。

她掏出一角碎银子扔给守在西角门的小厮,“李家小子,给我雇一顶轿子来。剩下的钱给你打酒喝。”

李家小子摸着头顶黑色**一统帽,嘿嘿笑道:“辛妈妈是在臊我呢,不过是跑一趟腿罢了,那里敢讹一顿酒喝。”

“扯你娘的骚,啰嗦什么,还不快去。”辛槐家的笑骂道:“耽误老娘出门,以后有你瞧的。”

李家小子将那角银子塞还给辛槐家的,说:“这银子若是要了,会被我春晓姐姐打死的,她说在听涛阁当差,添饭姐姐和添菜姐姐没少照顾她,要我好好孝敬您呢。这雪地里路滑,轿子不稳当,还是我给你去马房套一个车吧,我老子在马房干了半辈子,这点情面还是会给的。”

这些话奉承的辛槐家的很舒服,想来马车还比轿子体面,于是就应了。

一盏茶的功夫,李家小子坐在车辕子上,赶着一辆桐油马车出来,殷勤扶了辛槐家的上车。

饕餮楼原本是在南京的大酒楼,价格贵,菜肴也确实好,无论南北大菜,凡是说得上名字的,饕餮楼的厨师们都会倒腾出来,京城老饕们都喜欢在这里设宴款待客人。

今年大燕国从南京往北迁到燕京,饕餮楼也像南京其他著名商铺一样,早早在燕京盘好了铺面重新开张,生意依旧红火。

京城饕餮楼设在燕京北城崇教坊东直门大街上,国子监和文庙都在崇教坊,所以来这里吃饭的基本都是有脸面的人物。

辛槐家的挑起车帘往外瞧着,心中暗暗有些发怯,这是她第一次来饕餮楼,而且还是单独出门,因为是刘妈妈邀请,都是女客,她也不方便要丈夫陪着,添饭添菜又在听涛阁当值,不得空出来陪她。

到了饕餮楼楼下,李家小子将车停稳当了,跳下车辕子,搬了个脚踏摆上,扶辛槐家的下车,说:“您尽管忙您的,我横竖已经告了半日假,停车在这里接您回去。”

辛槐家的攥紧手帕子,紧张兮兮的进了饕餮楼,但见过往的食客个个非富即贵,衣饰鲜亮,举止非凡,辛槐家的像怀里揣了个活兔子似的,弓腰缩背前行,恨不得贴着墙根走,心想刘妈妈怎么没在楼下迎接。

一个相貌清俊的店小二迎面行了个礼,“这位客官,您是来吃饭还是来寻人的?”

“我——我是来吃饭,哦,不,是来寻人嗯,嗯,也不对。”辛槐家的定了定神,说道:“我是来赴宴的,一家姓刘的娘子在这设了宴席。”

姓刘的在楼里设宴有好几家,这是——?

店小二数十来年的迎来送往的经验揣度着辛槐家的身份,试探着问道:“您是辛家的娘子?”

“正是。”辛槐家的道。

店小二躬身做了请的姿势,“您跟我上二楼包间。”

辛槐家的松了一口气,跟着店小二上了二楼观鱼阁。

观鱼阁其实和普通酒楼单间差不多,但是此间西侧角有一个青花大缸,缸里养了十几尾锦鲤,给这个白雪皑皑的冬天徒添了几分鲜活。

阁内炭火烧得很足,刘妈妈带着女儿采菱迎过来。采菱亲热的将辛槐家的按在上座上,“婶子请坐,这大冬天的出趟门不容易,来,先喝杯酒暖暖身。”

言罢,从温酒大碗里提出青花鸡心壶来,倒上一盏烫好的梨花酿。末了,将甜白釉瓷盏搁在白釉菊瓣劝盘里,双手端给辛槐家的。

辛槐家的并无推辞,大大方方端着酒杯干了。

采菱又将酒盏筛满,辛槐家的捧着酒杯,对着东道刘妈妈说:“我来晚了,让刘嫂子久等,先罚酒一杯。”

仰脖喝下,采菱又是筛满。辛槐家的拉着采菱坐下,说:“添饭添菜这两个丫头还不醒事,多亏了你照看着,我心里感激不尽,这一杯婶子敬你。”

亥初(晚上九点),听涛阁,睡莲卧房。

又是练了一下午的字,晚上还挑灯夜战了一个时辰,睡莲精疲力竭,卸妆梳洗完毕后躺在黄花梨雕灵芝如意月洞门架子床上,此刻她还不能睡。

值夜的朱砂高高打起门帘,刘妈妈进来了,给朱砂使了个颜色,朱砂会意,关上门,搬了个小杌子坐着守在门口。

“妈妈来了,坐着说话吧。”睡莲淡淡道。

“老奴因喝了些酒,怕冲着小姐,就先回去擦洗换了衣衫,让小姐久等了。”刘妈妈规规矩矩行了一礼,搬了个绣墩坐在架子床前,低声道:“按照小姐的吩咐,老奴在饕餮楼定了五十两的席面请了辛槐家的…。”

刘妈妈将酒宴的过程细细说了一遍。

睡莲道:“按照你的说法,刚一开始,辛槐家的有些恼了?”

“是。”刘妈妈道:“老奴故意没有在门口迎,进了包厢也只是要采菱去应酬,没有搭话,那辛槐家的先是有些恼,拉着采菱拼了几次酒,我在试探她,她也在试探我,后来慢慢把说开了,宴会最后也算是宾主尽欢。”

睡莲缓缓颌首道:“这样说来,辛槐家的是有些骨气的,也知进退。”

刘妈妈也点头道:“毕竟是老太太一手□的,定是不会错。”

“那她儿子在采买上当差是怎么回事?采买的总管事可是杨嬷嬷的亲儿子。”睡莲始终觉得这是一根刺,扎得她总是不敢信任添饭添菜两姐妹。

刘妈妈道:“小姐放心,依我这几天打听来的,今儿又亲耳听了辛槐家的说法,原来,她是在老太太的授意下,将亲儿子塞到采买上去的。”

原来是设的探子!看来祖母对杨氏早就起了防备之心!

听到这里,睡莲略觉得放心了些,身边已经有了翠帛这个耳报神了,若多上添饭添菜,她以后要做点什么都不方便。

“今儿一共花了多少钱?”睡莲问。

刘妈妈道:“五十两银子的席面,五两银子的梨花酿,打赏给店小二一两银子,共计五十六两。”

“这样的话,上回给你的三百两银子已经花光殆尽了吧?”睡莲问。

这三百两银子都是从睡莲私帐上支的,专门用来打点关系,打听消息。

“还剩六十七两银子。”

睡莲说:“这些银子不能省的,该打点就去打点,不够的话找朱砂从我私帐上支。”

单从现银来看,睡莲应该是颜府最有钱的小姐了。杨氏塞给奶娘周妈妈的银票、周妈妈历年贪墨的银钱,最后全部都由颜老族长做主给了睡莲!

这笔银子睡莲交给口风最严的朱砂管理,听涛阁除了采菱和刘妈妈,谁都不知道有这笔钱存在!

看来在那里都不能缺了银子啊!睡莲带着这样的感慨进入梦乡。

一夜无话,清早起来时,添菜借着梳妆的机会,耳语道:“昨晚翠帛偷偷去了趟泰正院,直到院子快要锁门时才回来。”

38虚虚实实无中生有,颜睡莲三战狠继母

自从睡莲被杨氏罚站以来,睡莲晚上睡觉前的洗漱时间就长一倍,而且每次洗漱都只要朱砂、石绿、采菱三个从成都带来的丫鬟伺候,其他人等根本近不了身。

小丫鬟进去收拾残水布巾子时,总是会闻到各种各样的味道:比如春晓那次闻到的是大蒜的味道,丰儿当值那天闻到的是一股生姜的辣味,另一个丫鬟坚持称自己连续两日当值闻到的都是醋味!

这到底是在做什么?听涛阁的丫鬟婆子们对着这个新来的小主人充满了好奇,私底下纷纷作出各种猜想,说什么的都有,直到有一天春晓说她昨日当值闻到的是干红辣椒味时,一个积年的老婆子猛地一拍大腿:“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小丫鬟们围着老婆子问:“别卖关子了,到底是怎么了?”

老婆子道:“我原本是东北关外那里的人,因家里长兄烂赌,输了家产,还把我卖给人贩子,贩到了南京——。”

“你这老货,谁要听你讲唠叨了几十年的事?跑题都跑的没边了,说正经的!”春晓翻了个白眼。

“别急啊,我就是在说正事哩。”老婆子继续道:“我们那疙瘩里,冬天老冷了,吐口唾沫出去,落地就成冰啊!南京城暖和,如今来了燕京,这地方虽也冷,但烧着火坑地龙,冬天也不算难熬…。”

“说正事!”几个小丫鬟齐声叫道。

“咳咳,你们这些丫头片子那里吃过冻伤的苦头,个个都像大户人家小姐似的吃穿。冬天一冷,手脚就容易长冻疮,红肿的像胡萝卜似的,麻痒难忍,厉害的时候,恨不得拿刀把手脚给剁了!”

春晓眼珠儿一转,“你是说,小姐她——?”

老婆子点头道:“八成就是那天在泰正院罚站冻狠了,脚上长了冻疮。那冻疮有许多土方子,可以用姜片擦;把上好的红皮独瓣蒜捣碎了,放在日头下晒,晚上用纱布蘸着擦;还有把醋煮沸了,用布头蘸着擦;还有最厉害的,就是直接用红辣椒擦冻疮,啧啧,那个疼啊!”

春晓听得嘴角直抽抽,“那个,管用吗?”

“有的能擦好,有的就是今天擦好了,明年冬天又犯病,有的干脆擦得破皮流脓,比之前更厉害,就看个人造化了。”老婆子接着说:“比如我那个烂赌鬼大哥,他命好,就用雪擦了几次就能好。我老婆子命苦,姜蒜醋辣椒轮着用,还是治不好,每年冬天都会红肿麻痒一阵子,直到过了三十岁才好…。”

就这样,一夜之间,九小姐被罚站两个时辰,导致脚上生了冻疮的事情传遍了听涛阁,次日,又流传到整个颜府。

杨氏听到这个流言,顿时勃然大怒,当场摔了杯子:

“她在院子里站了两个时辰,我也松鹤堂站了两个时辰!这小蹄子摆明了是有备而来,穿着大毛衣服,里外发烧熊皮靴子。我呢!我就穿了灰鼠皮棉袄,鹿皮棉靴!”

“再说了,她那天没刮风还有太阳晒,我头顶着阴天还喝着西北风!这倒好,我一点没事,她却长了冻疮,还嚷嚷着全府都说我这个继母刻薄!”

杨氏气得胸前剧烈起伏着,“后天是老爷的沐休日,这话定会传到老爷耳朵里,到时候我有冤无处诉,白白挨了罚、分了权、落了个刻薄的名声、老爷会怎么说我?!”

杨嬷嬷轻拍着杨氏的脊背给她顺气,一边说道:“想必是九小姐年纪小,身子弱,受不得冻。”

“她身子弱?真是笑话,嬷嬷你也看到她的双下巴了,啧啧,那身肥肉割下来煎一煎过年都不用买油了。”杨氏眼睛一亮,道:“翠帛那丫头不是跟着她站了半天么?翠帛穿得更少,还直接就晕过去了,她有没有冻出冻疮来?”

“这个——老奴并没有听吴家的说过。”杨嬷嬷稍一思索,“吴家的没有儿子,前些年死了汉子,她最疼翠帛,要是翠帛生了冻疮,她还不找奴婢求药?”

吴嬷嬷一家三口本是杨氏从济南陪房过来的,丈夫前几年一病死了,吴嬷嬷和翠帛相依为命。翠帛是个闷性子,虽然不够机灵,但胜在老实听话,所以杨氏会选中她作为耳报神塞到睡莲身边。

因为即使翠帛生了歪心,或者被睡莲收买了,她老子娘吴嬷嬷还在自己手心里攥着呢!谅她也不敢背叛自己!

想到这里,杨氏也认同杨嬷嬷的说法,“也是,若翠帛真的有什么毛病,依吴家的贪财性子,必定会想法设法找我要钱补偿。”

吴嬷嬷没有丈夫依靠,也没有儿子供养,女儿又迟早都是别人家的,她能抓住的只有钱财了。

杨氏眼睛里直喷火:“所以我说,定是睡莲这小杂种在背后捣鬼!什么大蒜生姜米醋搬到屋子里遮遮掩掩乱捣一气,四处传我的坏话!早晚也要整死她!”

杨嬷嬷嘘了一声,“夫人啊,小心隔墙有耳,九小姐是上了族谱的五房嫡长女,暗里咱们可以算计,这明里千万不能再胡来了!”

“我一个做长辈的,还怕了一个乳臭未干的晚辈不成?”杨氏拍得黄花梨束腰展腿炕几震了几震。

杨嬷嬷原是杨氏的奶娘,看着杨氏长大的,最懂她的脾气,犯倔的时候,五头牛都拉不回来,只能顺着毛慢慢捋。

杨嬷嬷将一把宁神的百草香添进青花缠枝花卉纹熏炉里,又冲泡一杯清火的菊花茶端给杨氏,杨氏喝了半杯,方慢慢平静下来。

杨嬷嬷劝道:“夫人,请听老奴一言,老奴的话有些不中听,但是字字都是为您考虑啊。”

“嬷嬷坐下说话。”杨氏面色稍缓,请杨嬷嬷坐下,毕竟是奶大自己的妈妈,主仆的感情是府里独一份的。

杨嬷嬷坐在小杌子上,“夫人这十来天对九小姐连敲带打,主要是试探她手里是否有以前写给周妈妈的密信,现在看来,她很可能并不知道密信的存在,或者觉得密信是假的,若拿出来向老太太或者五爷哭诉,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个陷害嫡母,大不孝的罪名。”

“所以老奴觉得,无论有或者是没有,九小姐都不打算交出来了。咱们也不能总是抓住不放,横竖有翠帛在听涛阁看着,一旦有了动静,咱们就知晓了。”

杨氏面露不虞之色:“为了这个臭丫头,我被罚站、还被分了权,又落了刻薄的名声,就这样算了?”

杨嬷嬷说:“那又如何?不过是个孩子,天天读书绣花的,还能翻得起什么大浪来?夫人啊,您现在最大的对手,不是九丫头,而是稳住当家主母的位置,防着莫氏、五夫人、九夫人夺您的权啊!”

“还有,老奴大胆说一句。”杨嬷嬷趁热打铁道:“老太太那天说五房子嗣单薄,要您养好身子再生个儿子,这话并没有错!您若是再有个儿子,什么就都好说了!”

杨氏脸一红,喃喃道:“嬷嬷以为我不想要么?我——老爷一直忙着修书,甚少回来,我——。”

“我的小姐哦。”杨嬷嬷一急,说出了杨氏未出阁时的称呼,“老爷的确忙,吃住都在衙门,好不容易盼一个沐休日,上午去松鹤堂给老太太请安,下午问哥儿姐儿的功课,晚上一起吃顿饭,最后不是歇在莫氏的东轩阁,就是宋姨娘处,这大半年了,在咱们泰正院歇了不到二回!有一回半夜还被宋姨娘那个狐狸精以十三少勘哥儿发热的油头叫过去了!”

杨嬷嬷将杨氏的手握在手心里,眼眶有些湿润了,“您四年前小产以后,亏了身子,月信不准本来就很难生养,还要强撑着当家,前日大夫不是还说,您思虑过重,脾虚肾亏,需要好好调养,您才二十七岁,却落得个三四十岁的人才有的毛病,这子嗣上就更加艰难了。”

提到小产死去的孩子,杨氏默默催泪,哽咽道:“即使我调理好了身子,老爷——老爷是四十七八岁的人了,不如以前,这个——。”

最后的话杨氏没好意思继续说下去,杨嬷嬷当然也明白是什么意思,她安慰的拍拍杨氏的手,

“慢慢来,京城那么多有能耐的大夫,五十多岁得子的官员也是有的。再说了,莫氏已经老了,咱们五房的三个姨娘有谁比您年轻?“

“这男人啊,年纪越大,越喜欢年轻的,您穿些鲜亮的衣服,好好打扮打扮,把倔脾气收敛收敛,做出温柔娴淑的模样来,还怕老爷不来您房里?”

“嗯。”杨氏缓缓点头,琢磨着那狐狸精宋姨娘平日是怎么个穿衣打扮,怎么她一个三十多岁老姨娘还能如此得宠呢…?

夜晚入睡前,翠帛偷偷跑来泰正院回话。

杨氏坐在炕上喝刚熬好的补药,丫鬟翠环正在给杨氏按摩脚心,据说这样对子宫好,有助孕的功效。

“回夫人的话,今天晚上九小姐洗漱时,奴婢使了十两银子给春晓,叫她引开守在卧房门口的石绿,奴婢偷偷掀开门帘子瞧去。”

杨嬷嬷问:“你可看清楚了?”

“奴婢——奴婢看见桌子上有切开的生姜,还有捣碎的蒜泥,朱砂跪在地上给九小姐擦脚。”翠帛捏紧拳头,她也不愿意受夹板气,被人戳脊梁骨骂吃里扒外,可是,可是她也没有办法,老子娘的生死把握在五夫人手里,她不得不服从。

“这么说,那丫头的脚确实生了冻疮?”杨氏端着药碗问道。

翠帛咬了咬牙,如实说道:“朱砂确实在给九小姐用生姜片擦左脚,可是奴婢亲眼瞧见,九小姐的脚根本没有生冻疮!”

杨氏将药碗重重在炕几上一搁,厉声道:“你确定没有?!”

翠帛连磕了三个响头:“确实没有!奴婢不敢欺瞒夫人!小姐的左脚白嫩嫩直晃眼睛,根本没有红肿的冻疮!”

39上屋抽梯移花接木,颜睡莲完胜狠继母

哗啦!

杨氏左臂一挥,拂手将黄花梨束腰展腿炕几上的药碗砸向翠帛。

翠帛不敢躲,硬着头皮跪在原地不动,药碗从额角擦过,撞出一道青痕,滚烫的药汁从纤细的颈脖处倾倒而出,霎时将少女细腻的肌肤烫得通红。

翠帛咬唇强忍住剧痛,只是身体因本能反应,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

杨嬷嬷看着不妥,若伤了翠帛,听涛阁的消息就传不过来了,于是吩咐翠环道:“翠环,你带翠帛下去洗脸换衣服——仔细别让人瞧出来。”

“是。”翠环扶着翠帛离开。

杨嬷嬷又吩咐外头值夜的丫鬟收拾满地狼藉,再煎一碗药送上来。

她倒了杯温水给杨氏——因开始吃补药了,杨氏不宜再喝茶。杨氏一口气灌了了进去,也解不开苦到心里的苦涩。

“嬷嬷,这继母真不是人当的,稍不注意,就被人说闲话,后天老爷就要从衙门回来了,我——我该怎么办?上次因我瞒着睡莲早已康复的事情,已经被老爷训斥过了,若再这样,莫氏和那几个姨娘还不得踩到我头上来?!”

“夫人莫慌,办法终究还是有的。”杨嬷嬷端了一盘蜜饯给杨氏。

杨氏拈了个蜂蜜腌制的杏脯搁在嘴里,“嬷嬷有什么好办法?三番五次被那个小鬼逃了出去,还巴结上了老太太倒打我一耙,如今我也不太敢轻举妄动,想来当初真是低估了她。”

杨嬷嬷凝神沉思了一会,说:“按照老爷的习惯,沐休日回府首先是去松鹤堂给老太太请安,若有风言风语传到老爷耳朵里,估计也是从松鹤堂出来以后了。”

“你是说,我想想法子,引老爷从松鹤堂出来后直接来泰正院?横竖我的院子是不会有人乱说的。”杨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