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再不济,这两位也是自己的亲舅家,睡莲也不想再起冲突,默默站着不吭声,目光低垂。

颜老太太手中念珠一顿,端茶送客。

魏大舅和舅母都没想会以这种方式收场,均微微一愣,舅母还想说些什么,被魏大舅一个严厉的眼神拦住了,舅母到底闭嘴了,将脸瞥向一边。

魏大舅踌躇片刻,站起来向颜老太太告辞,还从荷包里掏出一块掐丝珐琅金怀表送给睡莲。

睡莲没有接,只是看着颜老太太,颜老太太微微颔首,她才双手接了:“多谢大舅。”

舅母庞大的身形晃了晃,目光定在那块金怀表上,热烈得似乎要把那金表灼出一个洞来!

睡莲明明感觉到了她的目光,却坦然接回金表,顺手给了一旁服侍的采菱收起来,好像这并不是

什么稀罕的物件似的。

舅母气得眼前一晕,咬牙强忍着跟着魏大舅告辞出门了。

魏大舅夫妻俩上了有些斑驳的黑漆平顶马车,马夫一扬鞭子,两匹老马开始慢跑起来。

马车从广化寺街西行至鼓楼下大街。鼓楼下大街是宛平县界和大兴县界的分界线,继续北上到鼓楼,然后右转至鼓楼东街、东直门大街,最后拐向东直门北小街的北居贤坊。

魏大舅的家就住在北居贤坊东直门北小街与王大人胡同交汇处的一处二进宅院里。

魏家在南京住的是大宅子,可是今年迁都燕京,魏家不得不在燕京买房置地,魏老太太坚决不同意将南京大宅子卖掉换成现银,可是魏家薄薄的家底根本无力买下大宅院。

所以当家祖母魏大舅母别无他法,只好在价格相对便宜的燕京北城北居贤坊买下了这套二进的宅院。

这所二进宅院三代同堂,住着魏老太太、魏大舅和魏小舅兄弟两家人。大小主子近二十人、下人三十余口,将这个院落挤得满满当当。

尤其是仆人群居的廊房,狭窄得晚上谁家婆娘□换了个腔调,第二天一早全府的仆人都知道!

魏大舅承蒙去世的父亲阴泽,在国子监最不受重视的算学谋了个从九品下的博士的差事,人称魏博士。

按照国子监的制度,算学一科设博士二人,助教一人,只有资格教习八品官以下的官家子弟以及平民的子弟。

魏大舅只是个秀才,好在他在算学方面颇有研究,所以在国子监还能捧牢博士这个并不丰盛的饭碗。

这位魏大舅在国子监如同隐形人般不受重视,回到家也如一个木头人,仍凭妻子在耳边絮絮叨叨。

马车上夫妻俩冷战一路,谁也不理谁。回到家里,魏大舅母再也受不了,刚进了内宅就开始河东狮吼道:“你怎么把那个金怀表给一个外甥女了?!”

“啊!你明知纬哥儿眼馋这个怀表很久了!国子监的世家子弟们谁没有个怀表充充门面?!唯独咱们纬哥儿腰间悬一个空落落的荷包!魏家的脸面都丢尽了!”

魏大舅脱去木屐,坐在炭盆边向火取暖,说:“妇人见识,有没有脸面岂是一个西洋怀表决定的?纬哥儿今年秋闱是京城五十九名,十八岁就有了举人的功名,比他老子有出息多了,有子如此,魏家中兴有望啊。”

“呸,京城的举人比韭菜还多,一抓一大把,单是那些秋闱第一民解元还成堆呢,每三年还冒出一茬新的,咱们纬哥儿有没有出息,还要看明年春闱能不能高中!”魏大舅母不以为然道,话题又直指金怀表:“你当初不是向纬哥儿承诺,一旦他春闱得中成了进士,就把这块怀表送给他么?如今你巴巴的给了外甥女,看你如何向亲生儿子交代!”

魏大舅依旧坐在小杌子上向火,说:“我也没想送她金表,可是我使了好几记颜色,你都愣在那里不肯把准备好的玉镯子给她,当时气氛又僵,所以我只好用金表圆场了。” 顿了顿,又说:“不过是个怀表,买一个新的就是了。”

魏大舅母一蹦三尺高,吼道:“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你以为咱们家还是以前老爷子在的时候?!自打老爷子故去,咱们魏家年年入不敷出打饥荒!连家生仆人都卖了一大半,那里来的闲钱买金表?!”

魏大舅已经习惯了媳妇的河东狮吼,眉头都没皱一下,说:“你烦不烦?每天都唠叨没钱没钱的,我冷眼看着,你这些年是少了吃还是少了穿?五两银子一盒的玉女桃花粉一个月就要买两盒。依我看,你要是想省钱,就买些便宜脂粉,再少吃些肉食,清减清减身体——最好是回到嫁过来时的重量,你现在胖成这样,衣服料子都要耗费以前双份的量。”

魏大舅不愧为是搞算学的,闭眼心算片刻后,说:“若是按照我说的做了,省下的脂粉和衣服料子开销,不消三年,就能买一只新的西洋怀表。”

魏大舅母快要气得吐血,吼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若连吃肉、脂粉、衣服都省下了,还嫁给你作甚?不容剃了头做姑子去!横竖在庵堂里都用不着这些东西!”

“又说这些干嘛?自打你嫁过来,我那里对不起你?我房里连姬妾都没有一个,也没生半个庶子庶女给你添堵。”魏大舅叹道:“你啊,就不知道满足,总是得陇望蜀想那些有的没的。”

魏大舅母一滞:丈夫说的是实情,她嫁过来后将丈夫的一干通房丫头全部打发了,丈夫从无怨

言。后来是自己怀了纬哥儿,就将自己的陪嫁丫头开了脸做通房,每次都喝避子汤或者用鱼鳔,所以通房从未有孕。

后来那个通房不安分,居然用绣花针将鱼鳔戳洞!偷了丈夫的精元!

直到通房丫鬟肚子现了形,魏大舅母才发现此事,最后好歹强灌了落胎药下去,结果药剂过猛,通房丫鬟哀叫挣扎了两天两夜,一尸两命没了。

丈夫知道后并没有责难,反而在婆婆面前维护自己。

魏大舅母此生只有纬哥儿和经哥儿两个嫡子,没有妾侍同房添堵。

“比起魏小舅房里那一窝讨人嫌的庶子庶女,魏大舅母简直生活在天堂之中了“——这是魏小舅母的原话。

所以,魏大舅这么一提,魏大舅母气焰立刻下去了很多,她搬了一张圈椅在火盆旁边——因为小杌子太小,撑不住她肥硕的屁股。

魏大舅母坐在圈椅上和魏大舅一起向火,说:“刚才朝你发火是我的不对。可是,咱们刚从亲家府里出来,你比比看,亲家府过的是什么日子?咱们在这个小宅院过的什么日子?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亲家府里的马棚都比咱们整个院子大!她们烧得是二两银子一斤的银霜炭,咱们烧的是河柴——一两银子能买三十担的笨家伙!”

“亲家老太太抹额上的那颗翡翠,足够咱们半年的嚼用。就拿外甥女来说吧,头上戴的首饰成色都是极品好货,脖子上金丝璎珞圈镶嵌的是蛋黄大的粉色碧玺石,绣鞋上还销着真金呐。”

“阿弥陀佛,她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小孩子家,鞋子最是不耐穿的,几个月就小了,到时候那双销金的鞋还不是给扔了?”

魏大舅想起睡莲冷淡的态度,又想起早亡的妹妹,心里隐隐作痛,说:“当初眉儿未出阁时,平日里在家也是这样的打扮,所以睡莲衣着不算太奢。”

魏大舅母嫁过来时,小姑魏如眉尚未出阁,所以她也是亲眼见过这位姑太太如何被老爷子老太太以及两个嫡亲哥哥娇养的盛况。

随着魏老爷子的去世,魏家迅速败落。

可是当魏府唯一的女儿出阁时,魏老太太将大半家财都给了女儿做嫁妆!足足凑足了一百二十抬!

所以当初魏如眉嫁入颜府也算是十里红妆了,风风光光。

颜魏两家都很重视这门亲事,均广发请帖,开了七天流水席,几乎将附近菜市场的一半货物买回了厨房。

赴宴的人们谁不说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

——只是人们一般都只是看到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唉。

魏大舅母摆摆手说:“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颜家越发显赫、我们魏家败落也是事情。咱们单议论今日之事,你送给那丫头金表,你自己觉得是莫大的馈赠,可那丫头见多识广,那里会把那块金表放在眼里?所以说,你就是抛媚眼给瞎子看——白费心机了。”

想起睡莲转手将金表送给丫鬟收着,那种淡然而又疏远的态度,可能是真的没把那块金表放在眼里吧,魏大舅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魏大舅母见丈夫同意她的想法,便将话题扯到了主题,试探说道:“你瞧瞧,这丫头要什么有什么,那里会把那笔小钱放在眼里?所以,不如——咱们不还了罢?”

魏大舅沉默了,缓缓摇头,“此事不妥,万一被母亲知道了…。”

燕京北城,日忠坊,广化寺街,颜府松鹤堂。

民间有句俗,说“客走人安”,睡莲此时心里却安不下来,舅母方才那番蛮不讲理的话和面目可憎的嘴脸,再加上舅家的往日所作所为,睡莲就像吞了只苍蝇似的,只是觉得恶心难受,平日里粉嘟嘟的嘴唇都有些发白了。

颜老太太命容嬷嬷将礼单给了睡莲,又指着紫檀长方香几上的几个匣子说:“这是你舅舅舅母送来的生辰礼物。论理这个东西该由嫡母收着的。可如今你养在我跟前,你又是个最懂事的,所以以后凡是给你的东西,都由你自己收着保管吧。”

这意味着自己有了财产权!可以支配财物了!这难道不是自己一直想要的吗?

本该是很高兴的事情,睡莲却闷闷的提不起兴致来,只是规规矩矩说是。

颜老太太给容嬷嬷使了个颜色,容嬷嬷会意,将厅内所有丫鬟婆子都带出了,只剩下祖孙两人。

看来祖母有很重要的话和自己说,睡莲强打起精神,疑惑的看着颜老太太。

颜老太太说:“今日你舅舅舅母来,除了送生辰礼物,还说要接你回魏府住两天,你外祖母很想念你。”

“当初你魏大舅上门讨嫁妆,我一怒之下将他赶出去,颜魏两家几乎断了来往,可是——。”颜老太太长叹一口气,说:“今天听他说你外祖母思恋成疾,我也是做外祖母的,很体谅亲家的心情,有些事呢,不是她一个人能做主的。”

“我说,你刚回京城,需要好好休养,再说马上就过年了,也不方便走亲戚。正月十五那天是元宵节,又是你外祖母七十大寿,你正月十四一早就去魏府住着,陪你外祖母过完大寿,晚上我再派人接你回来——元宵节你不好住在外家,算是陪亲家太太过两天了。”

睡莲垂首道:“是,孙女一切听祖母的。”

“你是个极其懂事的,素儿虽比你大三岁,却不及你三分。”颜老太太目光一沉,说:“有些事情,我想到了你该知道的时候了。”

睡莲道:“祖母请讲。”

颜老太太目光悠远,思虑往事,道:“当初你舅舅狼狈回家,当夜你外祖母就将你舅舅捆了,来颜府请罪道歉。”

睡莲眼睛一亮:魏家总算有个明白人!

颜老太太说:‘我和你外祖母私交甚好,不忍见她老泪纵横,痛失爱女不说,还要被不争气的儿子丢了脸面。”

“当时我就说,关于你母亲嫁妆一事,我和你父亲商量过了,那些物件搬不走的东西,依旧留在颜府,我亲自收着,无论谁都不敢打嫁妆的主意,到时候你出嫁时,我一件不落的给你添妆。”

“但是那些田地铺面什么的,还是由魏大舅去打理吧,我们颜家没有那么多人手管着——再说了,即使有人,我也不定信得过,不如干脆交给你舅家管理,等你出嫁了,再把田地铺面、还有这十几年的利润都还给你当嫁妆。”

原来如此!睡莲苦笑,问:“今日舅舅舅母是来说这件事的么?“

颜老太太冷哼一声,道:“他们只字未提!看他们的意思,恐怕连利润带田地铺子都要装进自己口袋了!”

这——太不要脸了吧!睡莲大怒,顿时觉得天摇地晃,从喉头涌出一股腥甜,噗地一声,从嘴里喷出血来!

睡莲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与狼同行:嫁妆保卫战和那些年,哥哥姐姐追过的姻缘 51看不见未来和过去,分不清生死的差异

“废物!都是骗钱的废物!给我再找新大夫来!九丫头要是今晚还不醒!你们就是一晚上不眠不休,也要把全京城的大夫都搜罗过来!”

看到睡莲昏迷不醒,而且牙关紧闭,连汤药都灌不进去的模样,颜老太太愤怒之下连摔了两套名贵的汝窑白瓷茶具。

承平二十七年,腊月二十七,离大年三十只有二天了。

古往今来,新年都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京城家家户户,甭管有钱没钱、有权没权,为了给明天讨个吉利彩头,每个人脸上挂着笑容和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唯有燕京北城日忠坊什刹海附近的颜府死寂沉沉。无论是主子还是仆人,无不屏气凝神,连喘气都不敢大声,唯恐触了霉头,被颜老太太的怒火燃成灰烬。

颜府北院马棚里,听涛阁三等丫鬟春晓给她兄弟送去偷空新作千层底棉鞋,低声叮嘱道:“你回去和老子娘说一声,这几天千万低调行事,绝对不多说一个字。采买上的小杨管事是最得力的年轻管事罢?他家娘子还是咱们府里孙大总管的独生女呢!昨日下午,那小杨管事的女儿只是说笑声大了些,被老太太听见了,你猜怎么着?”

“就是那个在广化寺私宅里还有四个丫鬟伺候的杨秀娘嘛!那秀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凭着几分姿色,一心想做姨娘的主,平日里还对我们这些看门小厮摆出主子的款来。”春晓的弟弟瞪大眼睛,眼里有藏不住的欣喜,问: “ 快说快说,到底怎么了?”

春晓附耳道:“老太太说,府里九小姐昏迷不醒,这秀娘还笑得那么开心,定是个眼中没有主子的,这种奴才要她做什么?不如赶紧撵出去!”

春晓弟弟难以置信,问:“秀娘是小杨管事亲闺女、孙大总管亲外孙女、泰正院总管杨嬷嬷的亲孙女,难道就这样赶出去了?”

春晓鄙夷冷笑,道:“那又怎么样?终究是个奴才罢了!谁比谁高贵呢!后来小杨总管夫妻、孙大总管、还有杨嬷嬷夫妻捆了秀娘到松鹤堂请罪,请求老太太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老太太怎么说?”

春晓叹道:“那秀娘只是说笑声高了些,恰好撞在老太太眼里了,论理罪不该逐出家门,而且有这些人跪着给她求情,尤其是孙大总管,一把年纪了,为颜府操劳一生,老太太心中不忍,就留秀娘继续在松鹤堂当差。”

春晓弟弟再问:“不可能吧,那秀娘就轻易逃脱了?!”

“放屁!老太太说话向来一言九鼎,秀娘怎么轻易脱身?”春晓紧锁的眉头展开了,低声道:“老太太留了秀娘,但也同时吩咐容嬷嬷,说要容嬷嬷好好‘管教管教’秀娘,让她知道什么是做奴才的本分。”

春晓弟弟一脸兴奋问道:“容嬷嬷是咱们府里的巡海夜叉!她老人家是怎么‘管教’秀娘的?”

春晓扑哧一笑,说:“容嬷嬷将秀娘从二等丫头降到没有品级的打杂丫鬟,还用竹板掌嘴五下,从此老太太近身的活计都没有她的份啦。哼,我在松鹤堂当打杂丫鬟的时候,秀娘没少欺负我,如今我成了三等丫鬟,比她还高一级呢…。”

无论颜府如何风云变幻,睡莲依旧昏迷不醒。

生日那天吐血晕倒后,颜老太太命容嬷嬷将睡莲安置在自己卧房旁边的碧影斋里,立刻请了大夫。

可第一个大夫诊脉之后,摇摇头说:“老太太,从脉象上看,您的孙女没有病啊,恐怕水土不服,又疲劳过度,估计休息一晚就好了。”

颜老太太杵着的沉香木拐棍开始颤抖起来,若不是容嬷嬷给她捶背顺气,颜老太太的拐棍就要往大夫头上招呼了。

“没病?没病她小小年纪会吐血?!”颜老太太顺过气来,连连摆手道:“出去出去,换个大夫来!”

大夫狼狈出门,彩屏塞了十两银子的诊费,说:“对不住了,我们老太太最疼这个孙女,一时心急失言,您多担待。”

第二个大夫很快请到,将睡莲左右手的脉象都摸过之后,说:“老太太,您的孙女有些郁气凝结,所以会骤然吐血,按道理说,心头郁气沉积的血气吐完之后,对身体反而有好处,并无大碍。我开个方子,吃上两幅药就好了。”

这个大夫说的有些道理,自打睡莲来京,确实没过一天安生日子,加上得知了亲家大舅龌龊心思,睡莲气得当场吐血,这也很正常。 老太太面色稍缓,命容嬷嬷给了上等红封打发大夫,叫小厮骑快马去药铺抓药。

可是药买回来了,也煎好了,采菱端着药碗,怯怯来回颜老太太:“老太太,小姐——小姐她牙关紧闭,我喂不进去汤药。”

“什么?!”颜老太太急忙杵着拐棍去碧影斋看睡莲。

王素儿坐在榻边看着睡莲垂泪,堪堪的“昔日横波目,今做流泪泉”!见外祖母来了,王素儿忙站起来,掏出帕子擦泪。

看着外孙女红肿的眼皮,颜老太太怜惜的将王素儿按回榻上,安慰道:“素儿啊,你别急,大夫都说你睡莲表妹没事呢。”

王素儿哽咽道:“妹妹,妹妹昏迷不醒,药又喂不进去,如何是好。”

“没事的。”颜老太太吩咐彩屏,“去,拿薄一些的银勺来,撬开九丫头的嘴,把后背垫高些,慢慢把药灌进去。”

彩屏照着做了,胆战心惊的拿着银勺子,拨开睡莲的嘴唇,冷汗湿透中衣,才□一个小缝,但就不敢大力撬开,就怕用力过度,伤了睡莲的牙床。

“没用的东西!”颜老太太对容嬷嬷点点头,“你来!”

容嬷嬷接过彩屏的手里的银勺,定了定神,缓缓发力,最终撬开了睡莲的牙关!

采菱忙端着药碗往睡莲嘴里灌去,泼泼洒洒,加上睡莲无意间吐出来的药汁,采菱足足灌了五碗药,才勉强让睡莲咽下一碗。

之后,又亲眼见采菱喂了些燕窝粥下去,颜老太太心下稍安,好歹能和素儿一起收拾收拾,洗洗睡了。

可到了黎明时分,颜老太太被一阵喧闹吵醒,平日里就是天塌下来都面不改色的容嬷嬷神色慌张来报:“老太太!不好了!九小姐她突然把药和粥都吐得一干二净!胃里的东西呛进气管里,全身抽搐,连呼吸都停了!”

颜老太太一阵眩晕,而后清醒过来,坐在床上吼道:“你去九房找九小子!他是东城兵马司的副指挥使。这个时辰宵禁尚未解除,京卫营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在巡街,只有他拿着腰牌才能通过官兵和路障、敲开坊门请大夫抓药!”

“是”容嬷嬷吩咐下去,颜老太太披了件外衣下床,说:“请五房过来!即使他不要这个女儿!我们颜家却需要这个孙女!”

颜老太太赶到隔壁碧影斋,刘妈妈和辛槐家的正在给睡莲顺气。

好在辛槐家的懂得推拿按摩,对气管呛进食物知道处理法子,她先是叫刘妈妈将睡莲放平在卧榻上,然后爬上床榻,双腿跪下,将睡莲夹在中间,左手握拳,大拇指朝内,放在睡莲的上腹中部,右手压在拳头上,用力向上推压,压迫肺部,连续三次后,肺中产生一股强大气压,终于将睡莲气管里的残羹剩饭和药汁的混合物推入了口腔。

辛槐家的不敢大意,侧身坐在榻上,叫刘妈妈将昏迷中的睡莲放趴在她的膝盖上,胸脯以下向下倾斜,催她将嘴里的异物吐了出来,然后细细擦去嘴角的污物。

颜老太太见睡莲呼吸渐渐平稳,心下稍安。至此,采菱她们再也不敢强灌汤药和吃食了。

且说九房颜九爷得到消息后,连忙起来拿着腰牌从南院马房牵出自己的骏马一路疾驰找大夫。

被路上巡街的五城兵马司官兵和京卫指挥司的人拦下,颜九爷是东城兵马司副指挥使,亮出腰牌,巡街官兵看清了九爷样貌,便放行了。

颜九爷到了药铺敲醒酣睡的活计,几乎是闯进民宅将抱着小妾睡觉的大夫拖起来、犹如劫匪一般将瑟瑟发抖的大夫扔到马背上,然后拍马急驰。

马匹直接进了松鹤堂,颜九爷将自己身上的大氅脱下,扔给大夫穿好。彩屏早就候在外面了,引大夫去了碧影斋。

此时颜五爷和杨氏都在这里陪着颜老太太,素儿也惊醒了,站在墙角一言不发。

颜老太太淡淡说:“你下午开的药都灌进去了,可是凌晨又都吐了出来,你给这孩子再看看。”

厚实的床帘早就放下了,采菱将睡莲的手腕挪出来,并盖上丝帕,大夫喝了杯冷茶压压惊,坐在小杌子上给睡莲诊脉。

大夫依旧是眯着眼诊完左手换右手,然后轻咳一声,站起来说:“还是郁气凝结,身体并不大碍。”

颜老太太不悦,“既然不是什么大病,那么为何昏迷两天两夜都不醒,还连汤药吃食都吐了出来?”

大夫是个颇有医德的老医者,他老老实实说道:“老太太,都说人活一口气,令孙女身体并无大碍,却重度昏迷并且水米不进,恐怕是心头那口气放下了,存了死志,所以——。”

“胡说八道!”老太太将沉香木拐杖扔向大夫,大夫躲闪不及,额头被拐杖上的龙头砸了,霎时擦破油皮,红肿起来。

众人皆不敢去拦。

“滚!滚出去!”颜老太太气得蓦地站起,指着大夫骂道:“我孙女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她那里懂得生死?!你欺世盗名,没有本事就罢了,还在这里污蔑我的好好的孙女?!”

容嬷嬷知道颜老太太正在气头上,事情闹大了对谁都不好,于是将那大夫连拖带骂的赶了出去,暗自吩咐彩屏拿银钱安抚大夫,切记不要让那大夫乱嚷嚷,坏了九小姐名声。

众人将颜老太太劝回座位上,五夫人杨氏劝说:“人各有命,老太太莫要过于执着了。”

言罢,杨氏拿起帕子捂着脸哭道:“好容易盼得九丫头回来了,可怜见的,谁料到我们母女只有十几天的缘分——。”

啪!

颜老太太突然暴起,反手一个耳光,将杨氏头都打耳鸣了!

“呸!就知道说这些个丧气话!你就巴不得九丫头死了称愿!明白告诉你!你养的嫡女是个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五房嫡长女的位置就是空悬都轮不到她来坐!”颜老太太怒吼道。

颜九爷和仆从见杨氏受辱,纷纷退到门外以避嫌。

碧影斋只剩下傻眼的杨氏、惊诧的颜五爷以及愤怒的颜老太太。

颜五爷见母亲如此大怒,赶紧喝斥妻子,“还不快下去!”

杨氏捂着印着五个红肿指头的脸呜咽着回泰正院。

碧影斋内,颜老太太和颜五爷相对,心情沉重。

颜五爷试探问:“刚才母亲那话是什么意思?九丫头没了,嫡长女也不会是慧莲?难道您要将品莲挪到杨氏这一房来?”

“哼,你就惦记着品莲,论理品莲也不差,但是——。”颜老太太冷笑道:“难道淮南伯府起复,莫氏就可以彻底抹掉做过歌姬的耻辱吗?!三丫头品莲就不是歌姬之女了?”

“你我都清楚,她目前嫡出的身份有多么大的水分!放在家里做闺女自欺欺人也就罢了!等到议亲婚配之事,你看看她能嫁到什么人家!我们五房嫡子嫡出的长女,身份不容有任何污点!”

颜五爷沉默片刻,道:“那么依照母亲的意思,将谁提到嫡长女的位置?”

“如果九丫头实在救不活,我们只能从庶出的女孩中挑一个了。”颜老太太目光如炬,说:“模样性格才学出身,只有七丫头怡莲勘当此重任。”

颜五爷道:“母亲是说,将七丫头写在杨氏名下,充当嫡长女?”

“嗯。”颜老太太点点头,“七丫头的生母宋姨娘出身田庄小地主家,士农工商,农排第二,所以七丫头家世算是清白——总比四丫头青莲的母亲出身奴婢强多了。”

“可是庶出终究是庶出,无论如何,还是没有九丫头名正言顺。”颜五爷犹豫道。

“所以说——。”颜老太太狠狠的盯着昏迷的睡莲:“一定要想办法弄醒九丫头!我们颜家不能白白失去一个无论是样貌性格智慧身份都近乎完美的嫡长女!”

颜五爷不由得摇摇头道:“就看这个孩子寿数如何了。”

颜老太太突然不止从哪里来的力量,将颜五爷拖到床榻跟前,扯开床帘,指着睡莲的脸,低声喝道:“你仔细瞧瞧这孩子的脸!看她长得像谁!我以为你即使忘记你自己,也不会忘记她!”

睡莲不是长的像生母魏氏么?怎么母亲会这么说?颜五爷狐疑凑过细瞧,面色越来越白,下巴的胡须不停的颤抖,喃喃道:“是她!居然像她…!”

梦境中。

睡莲回到了成都郊外浣花溪边,溪水依旧清冽婉转,如同流动的碧玉。

绿杨柳下,一个二岁的女童坐在红毯上,双手捧着一个木偶玩具不倒翁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