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子龙打死了这只蚊子,低吼道:“半夜鬼号什么,不想睡就出来和我换岗!”

子凤立刻噤声,含着热泪默默睡着了。不过他刚刚进入梦境,就被子龙一脚踹醒了。子龙叫道:“听到没有?外头鸣鼓,元帅要突袭叛军了!”

终于动手了么?子凤大喜,来这里一个月,他整天提着一桶浆糊在大街小巷刷父亲动笔写的通俗易懂版本《告民众书》,安抚交趾百姓,搞宣传工作,差点忘记了这是一场战争。

是夜,顺平侯大军奇袭慈廉州,直捣叛军老巢咸子关,用火攻之计焚烧叛军战船600艘,首战告捷。

作者有话要说:也许素儿在母亲这个角色里,能够找到她的救赎。

子龙其实挺照顾弟弟的,不过他爱弟弟的方式很粗暴罢了,这一点得了他爹三叔的真传。

忍不住吐个槽:舟一直关心粮食和蔬菜,按时吃饭,荤素搭配,按时睡觉,从不熬夜,每天一个水果,一盒酸奶或者牛奶,还每天补充复合维生素片,按时追美剧放松身心,可是——尾毛会被医生判断是内分泌失调啊!飚鼻血,头晕恶心拉肚子,拉到菊花火辣辣疼,不得不用芦荟湿巾擦菊花,舟做马景涛教主咆哮,这是为神马,这究竟是为神马啊~~~~~~~~~(>_<)~~~~

昨天的图太虐心,今天放个有爱的。

图为“百睡图”,作者是一位“超有爱”的父亲,从2011年1月开始,他便在小女儿“木朵”睡熟之后,在自己的“速写本子”上把女儿的可爱萌态绘制下来,至今已经画了上百张速写,被称为“百睡图”。

250两线作战子凤落单,五老太上门打秋风

咸子关大捷后,许三郎率性的讨伐军势如破竹,到了年底,已经平定交趾布政司大部分地区,到了十一月,讨伐军与叛军主力决战神投海,我军大胜,斩杀叛军四万余人,并俘虏了叛军主帅简定,叛军首领陈季扩带着残兵退守安南义安苟延残喘,朝不保夕,胜利似乎就在眼前了。

可就在此时,西北鞑靼草场连续第二年遭遇雪灾,牛羊死了一大半,牧民们若想熬过这个冬天,就必须拿起杀牛宰羊的刀去大燕国边境抢劫,“吃不饱,就去抢”早就深入到鞑靼人骨子里去了。

鞑靼卷土重来,西北烽火四起,边关告急,泰正帝手下兵源捉襟见肘,只得急召许三郎从西南分兵十五万,火速去西北支援!

这下世镇西南的沐国公傻眼了,许三郎来的时候带兵二十万,几场战役下来,还剩个十□万,皇上命许三郎带走十五万精兵去西北支援,老弱病残全留在西南,剩下一万精兵能够干嘛?啊!

沐国公抓狂了,不过这还不是最惨的,整装待发的许三郎指着因得了痢疾拉肚子拉成软脚虾似的二儿子子凤说道:“沐兄,这小兔崽子生病了,不能跟我去西北,还请沐兄随便找个大夫给他瞧瞧,小弟这就告辞了。”

直到父子两个的背影绝尘而去,子凤这才敢可怜兮兮的道别:“爹爹,大哥,你们保重啊!千万不要想我!我会好好的!”

沐国公看着瘦成小皮猴的子凤,顿时觉得压力太大了,顺平侯虽然说“随便找个大夫”,可他真能随便找个江湖郎中对付顺平侯的爱子吗?顺平侯虽然表面上一副严父样子,但私底下对二个儿子都给予厚望,神投海大捷庆功宴上,他和顺平侯一醉方休,顺平侯自卖自夸道:“我儿子龙,堪比三国常胜将军赵子龙威猛,想必以后世人只知许子龙,不知赵子龙矣!我儿子凤,上马就是将军,下马就是诗人,哈哈,比他买功名的爹强多了!”

沐国公一拍子凤的肩膀,叹道:“等治好你的病,就来我的军帐整理文书吧。”

十五万精兵被调走,沐国公不敢冒进进攻安南,战局一时陷入僵持状态,叛军首领陈季扩休养生息,整理旧部,招募新兵,伺机再战。

子凤整日在军营在整理文书,沐国公惊喜的发现他年纪虽小,笔力却十分老辣,尤其是些向户部支军饷的文书,字句诚恳,写到截肢的伤员没有足够的止疼药日夜嚎哭时,文笔如杜鹃啼血,催人泪下,而且每隔一天就写一封催饷文书,借口理由都不带重样的,甭管起没起显著的作用,这要钱的态度还是把握的很好。

这一日,子凤趴在案上写家书,写了撕,撕了写,最终版本通过驿站快马加鞭送到了千里之外的顺平侯府。

睡莲迫不及待的打开二儿子的信件,老实说,大儿子和他爹的家书几乎是用复印机印出来的,通篇就是我很好,请不要惦记,实在没什么看头。子凤就不同了,这孩子每封信就像游记散文似的,睡莲似乎可以看见他的一颦一笑。

“…此处蚊子大如拳,到了冬天也不消停,临睡前必用当地人给的草药熏一熏才能睡。娘,您给的驱蚊药水也挺管用的,夏天的时候草药都熏不走那些蚊子,您的药水却赶跑了,我和大哥晚上都睡的很好。还有您备的痢疾药丸,真是神奇啊,我吃了半丸就不拉肚子了…当地的美食也不错,有种叫做甘蔗虾的菜肴尤其好吃,我天天都吃它…”

其实驱蚊药水是不管用的,痢疾药丸嘛,横竖子凤的病还是沐国公找的当地大夫治好的。至于美味甘蔗虾,那是沐国公见他文书写的好,偶尔赏给他吃的,很美味,子凤确实天天在梦里吃。

子凤的书信报喜不报忧,全是谎言,却深深抚慰了睡莲焦虑的心灵。

泰正七年腊月,皇长子临淄王大婚,迎娶英国公府嫡长孙女张氏。虽说西北战事吃紧,国库疯狂瘦身,婚礼一切从简,可是作为未来储君的婚礼,即使减也减不了多少。

大婚那天,燕京四品以上的命妇皆着品妆去观礼,临淄王已经提前行了冠礼,在燕京开府别居,临淄王府就在西四牌楼附近,离西安门很近,方便出入宫廷。

册封典礼上,睡莲的心情很复杂,理智和情感相互争斗着,木偶人般可怜的姚安、顶着繁重头饰、神情紧张的临淄王妃在脑海里交替出现,前者是手帕交的女儿,后者是救命恩人的重孙女,她反复思量,左右为难,竟忘记身处隆冬,锥寒刺骨。

冗长的典礼完毕,睡莲闷闷的回到宁园,当晚就高热不起,浑身如炭烤般,足足病了半月方好,星河顶替母亲主持中馈,腊月忙着过年,人情来往等等,家事繁琐复杂,星河在雪姨娘的指点下有旧例循旧例,无旧例去问睡莲,竟也没出什么差错。

病愈后的睡莲感叹道:“…幸亏有你帮忙着,麒麟这两个小子就知道淘气。”

星河谦虚道:“女儿只是按照您的旧例行事,不累的,以后大哥娶了嫂子,您就轻省些了。”

星河这句无意的话勾起了睡莲的心事,过了这个年,子龙就十四,在外人看来应该说亲事了,目前和孔家达成的共识是等子龙和当家人顺平侯回来再说,不能对外声张,所以前天送给孔家的年礼也是循着旧例,并没有增添物件…

正思忖着,添炭进来说道:“五老太太来了。”

永定伯府五房分出府后,日子过的是一天不如一天,长子九爷次年就丢了官职,其他两个儿子也基本是停留原地混日子,升迁无望,全家坐吃山空,在燕京城生活,能省的银子有限,六年间衰落下来,连日常的体面都快要维持不住了。

睡莲暗想,自打自己过门起,五房的老太爷和老太太从来都是横眉冷对的,仗着是嫡出长辈,对宁园指手画脚,许三郎甚少正面应对,却暗地里给五房使了不少绊子:

九爷丢官,两个儿子仕途坎坷,无论五房投银子做什么生意,最后都赔得血本无归,毫无翻身之力,背后都有许三郎的影子,种种损招如钝刀子割肉般,将五房割的只剩下一个骨架——如今连骨架都要撑不住了。

这六年除非是婚丧嫁娶等大事,五房和宁园甚少来往,今日五老太太突然来访,莫非是临近过年从永定伯府打秋风不成,来宁园碰碰运气?

许三郎对五房的态度是——能踩则踩,绝对不帮,即使碍于情面出手帮衬,以后也要找机会让五房连本带利全部吐出来。

夫唱妇随,睡莲虽不知丈夫为何那么痛恨五房,但是对于这对总是摆长辈威风给自己添堵的五房夫妇,睡莲是半点好感也无。

不过五老太太毕竟是嫡亲的长辈,拒之门外是不成的,睡莲命人开了内院的正堂接待客人,脱了家常小袄,换了身见客的出风毛缂丝褙子,风寒初愈,脸色有些苍白,添饭给她施了些脂粉。

五老太太年轻时应该也是个美人儿,后来相由心生,到老了一副尖腮薄唇的刻薄相,见睡莲姗姗来迟,忍不住刺了一句,“哟,侯夫人身份高贵,我这个老婆子在偏厅白等了好些时候。”

睡莲坐在垫着白老虎皮的主位上,淡淡道:“我这几日病了,正堂不常开,地龙和炭盆烧暖和了才敢请您进来。”

五老太太脸一板,训斥道:“你当家十几年,都是要有儿媳妇的人了,怎么还犯这种错误!大过年的人情来往频繁,正堂是要日夜烧地龙暖和的,顺时准备待客用,我看你府上的一年花费惊人,那里缺这几个银子…”

正堂是款待贵客用的,各府送礼的管事妈妈没有资格进来,而燕京贵妇间来往,事先都要递帖子或者下帖子,让对方有个准备,不速之客是失礼的,这半个月睡莲病着,来往的帖子都推了,所以正堂一直没有生火。

五老太太想先拿长辈的身份压人,一顿乱棒把睡莲打晕了,然后乘机提要求。

一顿狂轰滥炸,五老太太说的口干舌燥,睡莲优哉游哉喝茶吃果子,末了,问道:“九悌妇来了吧?怎么不见她人影呢?”

九悌妇田氏是五老太太的嫡长媳。五老太太纳闷道:“她没跟着来,我和你说正经事,你怎么突然问起她了?”

“啊?!”睡莲佯装惊讶道:“方才您那些话难道不是说给九悌妇听的么?我以为她来了。”

自家媳妇,您随便教训,但这里是宁园,不是您的一亩三分地。

五老太太气得眼前一黑,面对这个油盐不进的侄儿媳妇,她实在没辙了,只得道明了来意,诉苦道:“…几个铺子都关门了,你九小叔去东北收东珠和皮毛,回来时遭了土匪抢劫,血本无归,这两年承蒙老天爷庇佑,田庄的收成还凑合,但你也是主持中馈的,单凭这些个银子如何得够养活一家子人?快过年了,人情来往花销大,你的侄儿侄女连新衣裳都还没裁呢,你看——?”

五老太太川剧变脸似的立刻从恶婆婆模式切换到老白花苦情模式,睡莲还一时适应不过来,想了想,话都说在这份上了,分文不给肯定不行,而且依她对丈夫的了解,许九爷货物还不一定是“土匪”抢劫的…

最后睡莲命了封了两百两银子给五老太太,五老太太当然嫌少,但瞧着睡莲的脸色,也知渣不出更多了,若真把关系闹太僵,下次更不好开口,只得作罢,揣着二百两银子回家。

送走五老太太,睡莲命人唤来雪姨娘,吩咐道:“问问伯府的眼线,大嫂给了五老太太多少银子打发走的。”

入夜,雪姨娘来回话,“永定伯夫人封了一百两银子。”

睡莲暗道,以后五老太太再来打秋风,就按照一百两的标准给吧。

很快就是除夕,睡莲照例带着星河和麒麟两兄弟去永定伯府祭祖,令她惊奇的是,王素儿居然能够站起来走动了,还一起吃了年夜饭,只是依旧不沾荤菜,吃着汤水流食。

吃罢年夜饭,永定伯夫人拉着睡莲去隔间说体己话,“你待会就要带着孩子们回宁园,我就不绕弯子了。威武伯的太夫人瞧上了你家星河,托我说和说和。星河这孩子虽是庶出,但模样品格比起嫡出不差什么,她想为伯府的嫡长子求娶,你也知道,那个嫡长子是迟早要册封世子的,威武伯正得圣眷,将来封了侯,你家星河就是威武侯夫人呢。”

威武伯太夫人要星河做孙儿媳妇?!睡莲气极反笑,她向来就反感威武伯府,而且这种情绪是与日俱增的:威武伯太夫人为了富贵,不惜将亲生闺女嫁给声名狼藉的襄阳侯世子;添衣凄凉身世,为了避祸最后不得不远嫁江西;还有威武伯的几个儿子取笑子龙相貌太美,给他按上“花木兰”的外号…

就这样声名狼藉的家族,如何做得亲家!睡莲强忍着怒气,说道:“大嫂,这事我不能应,一来呢,长幼有序,连子龙都尚未说亲呢,何况是妹妹?星河年纪小,又是最乖巧懂事的,我想多留几年;二来呢,事关子女婚姻大事,我们做父母的要好好商量,如今侯爷在外征战,诸事不宜啊。”

若在以前,永定伯夫人也不想和威武伯来往,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眼瞅着她的儿子无法册封世子,爵位迟早要还给许三郎,后继无人,她慢慢淡出了贵妇圈子,威武伯太夫人因是改嫁之身,也同样被边缘化,两人起了“惺惺相惜”之意。

加上太夫人的幼女嫁给了襄阳侯世子,永定伯夫人和儿媳妇杨紫丹又都出身襄阳侯府,所以一来二往的,两家就熟悉了,太夫人瞧上星河这个庶女,一来是燕京正经侯府人家绝对不会考虑把嫡女嫁入威武伯府,二来太夫人瞧上了顺平侯府背后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和家世背景,威武伯府一旦娶了星河,伯府就能从窘迫的社交困境中走出来了。

睡莲婉言拒绝,永定伯夫人有些失望,心想不过是庶女,有必要这么端着么?

回家的马车上,睡莲暗想,星河慢慢大了,迟早要面对婚姻大事的问题,可是她的身份是公主,岂是我和三郎能决定的?少不得要将此事告知皇上和皇后,可一旦将此事交由皇上决定,万一皇上随意给星河指婚怎么办?我养了星河这么久,我希望她将来幸福啊!

次日大年初一,燕京四品以上的命妇进宫朝贺,仪式完毕回到宁园,睡莲吩咐添饭说道:“去内务府递帖子,我要觐见皇后娘娘。”

作者有话要说:子女在外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子凤写家书那段,舟是参照了舟自己,想那年刚毕业工作,薪水微薄,为了省钱住在冰冷地下室里,睡觉都不敢脱毛衣毛裤,给家里打电话说自己卧室南向,还有暖气,很暖和,呵呵。眨眼几年过去,舟有了舟公,有了房子,还买了套海边的房子预备以后养老用,舟对父母说,房贷算神马,咱们不差钱,其实房屋贷款对舟确实是个不小的压力,呵呵O(∩_∩)O~,因为爱你,所以骗你。

这一章是第250章,也是龙年最后一章了,下一章会在蛇年,250不好听,本来舟是打算写251章的,可惜昨天下雪堵车堵死了,还那么冷,回家泡澡就睡了,用王素儿的话说,这就是天意啊,不服不行。

舟明天和舟公回婆家过年,断网断电脑,不能码字,再说舟作为儿媳妇要招呼那么多客人,自己不可能躲在一旁拿手机码字,这会引起严重的婆媳矛盾的,呵呵。

舟和舟公初三回家,到时若赶得上,便更新一章,然后一起坐下午五点多的飞机回娘家,

舟娘家亲戚更多,舟爸兄弟姐妹七个,舟妈也是兄弟姐妹七个,所以舟和舟公要拜访的亲戚足够跑细腿的,基本木有时间码字哒,亲戚走遍,陪陪爸爸妈妈,差不多初七恢复更新。

最后,祝各位读者蛇年大吉,随便怎么吃都不胖!

今天的图继续昨天有爱的爸爸画女儿木朵睡姿的图册。

图1是女儿半夜“爬床”,爸爸说“木朵,你不想睡小床想睡爸爸妈妈中间可以,但能别老半夜爬过来吗?爬过来可以,但能别披头散发吗?披头散发都可以,但能别刚爬过来就尿我们床吗?”

图2是女儿木朵的各种萌。

寒冷的冬天,,看到这种有爱的图感觉全身都暖起来了呢。

251元宵节夫妻两团圆,送兰花睡莲表忠心

正月十五夜,坤宁宫。

尽管后宫各色燕环肥瘦美人无数,任君王采撷,但每逢十五月圆之夜,泰正帝肯定会歇在皇后处。

皇室的家宴刚刚结束,泰正帝有些微醺,闭着眼睛、张开胳膊等着妻子给他解衣歇息,却迟迟等不来动静,醉眼看皇后,皇后正看着窗外若有所思。

“在想什么?”泰正帝问道。

皇后回过神来,走到榻边低眉垂首解开泰正帝腋下的衣带,叹道:“今日晚宴上看见长子、长媳妇,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

寄予厚望的长子临淄王刚刚成婚,若说自己没有想过抱孙子的事那绝对是假话,所以泰正帝说道:“你也莫要太急了,张氏身体康健,迟早会有孕的。”

皇后眉头一展,释然叹道:“也是,子孙缘急不得。”末了,话题一转,说道:“说道孩子,前几日顺平侯夫人进宫和臣妾聊了聊家常,臣妾想着她的夫婿和两个半大的儿子都在沙场,这个新年肯定过的寂寥,就赏了许多物件给她,以示天恩。”

泰正帝默然顿首,大燕国在西北和西南两线作战,军饷和各种补给流水似的往前线留去,管理钱粮的户部尚书王大人已经暗地示警:国库银子最能撑到初夏——这还不包括战后抚恤伤员和战亡者的银子,所以今年必须增加赋税以填补亏空。泰正帝深感压力,这个新年他自己也没过好,没想到休养生息十年,好不容易攒下的银子在战争面前如此薄弱。

泰正帝标榜“仁义之君”,前些年河南大旱,他一口气免了五年的赋税,江南水灾,他依照各地的受灾情况,分别对赋税给与减免,万民敬仰。

可是户部叫苦不迭,这个免,那个减,国库收上来的银子自然比前些年少,但是开支却不见少,屋漏偏逢夜雨,西南和西北分别燃起战火,战争是最耗钱的,户部尚书王阁老愁眉不展白了头,三年前他背着棺材去河南赈灾都不曾如此头疼。

皇后见丈夫眉头紧蹙,便出言开解道:“顺平侯夫人是带着星河和双胞胎儿子麒麟一起进宫的,那天咱们儿子和儿媳妇恰好也来给臣妾请安,臣妾求孙心切,听说抱抱福缘深厚的孩童会带来孕气,就要他们小夫妻两个抱了抱麒麟,小家伙还忒沉,儿媳妇差点没抱起来呢。”

想到麒麟那两个小胖墩,泰正帝神情微微放松,说道:“顺平侯夫妇是个有子孙缘的人,四个儿子若培养好了,将来都是我朝勇将,前日军报上说,顺平侯命长子子龙做先锋,重创鞑靼中军,一人就斩杀近百余鞑子,浑身都是血,子龙相貌绝佳,以前军中戏称他是‘花木兰’,此战过后,无人敢再提此诨名,改叫他‘浴血飞龙’,真不愧当初父皇赐名子龙,还真有当年三国常胜将军赵子龙之勇猛。”

作为帝王,泰正帝更看重这个家族的政治价值。

皇后惊道:“果真?有子如此,顺平侯夫人若知道了,想必很是欣慰。”

泰正帝顿首道:“待顺平侯父子得胜回来,朕就给子龙赐婚的荣耀,衍圣公孔家女兰心蕙质,此乃天作之合。”

此胜之后,泰正帝更加坚定了顺平侯府和衍圣公赐婚的想法,作为天下读书人心中偶像的衍圣公孔家,中规中矩的扮演着绝对忠君的角色,不牵扯任何势力派系,孔家女嫁入侯府成为世子夫人,也是牵制侯府的一颗棋子。

一听泰正帝说起了儿女婚事,皇后乘机说道:“侯府子龙成婚,接下来就是长女星河了,那天顺平侯夫人进宫时,也隐晦说起此事,星河今年十一岁了,已经有人家开始试探侯夫人的意思,可是星河的身份——侯夫人不敢自专,最后总是要看皇室的意思。”

星河是泰正帝年轻时做下荒唐事的结果,今时今日,他已经不记得那个娇憨渔家女的模样。那时顾及诸位之争,他不敢认星河,此时虽已经登基,坐稳了皇位,但是念及皇家颜面,他不能认这个私生女儿,所谓“还珠格格”只能出现在后世八点档天雷电视剧里,所以星河流落在外,由皇后出面多给些赏赐,给星河做脸面,让她享受侯门嫡女般的尊宠罢了。

当年那个小女婴已经到了说亲的年龄了?说起来,这个女孩还算是他的长女。泰正帝叹道:“星河的婚事由你和顺平侯夫人商量着决定吧,最后由你或者曹太后的名义赐婚。”

既是一国之母赐婚,将来星河在婆家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子龙即将获得泰正帝的赐婚,但是星河名义上毕竟是庶出,再由泰正帝赐婚就不合适了。

“是。”皇后顿了顿,说道:“臣妾瞧着,顺平侯夫人将星河教养的极好,举止做派连有些侯门嫡女都略显不及,这女婿自然要往好里挑,只是天下之大,英才辈出,臣妾担心挑花了眼,耽误了星河,皇上何不先说个大概,比如什么样的家世、文臣还是武官等等,臣妾也好有的放矢。”

皇后今日这席话盘算了许久,有两个意思,一是利用抱麒麟之事,暗示睡莲对临淄王妃张氏和和气气,然后提及星河,肯定睡莲这些年教养流落公主的功劳,目的都是让皇上放下睡莲出席姚安及笄礼的而心生的耿介。皇后出身不显,顺平侯府是自己和临淄王最强有力的支持者,皇后不希望看见侯府因姚安之事而失去圣心。

二是皇后深知丈夫禀性,若星河嫁的好就罢了,若星河将来在娘家不如意,丈夫肯定会迁怒自己和睡莲,所以给星河选女婿之事一定要把丈夫拖进来,日后也好有条退路。

为了限制外戚势力,大燕国历来公主嫁进的都并非高门权贵,比如先帝亲姐姐安宁公主初嫁是商人,二婚也不过只是个宫廷乐师,星河虽然养在顺平侯府,但是她择偶的对象反而比正儿八经的公主更广泛。

所以泰正帝想了想,说道:“星河是朕的天之骄女,她又没有公主的名分,什么英雄才俊配不得,你放开手挑就是。”

依旧是广撒网,这并不是皇后想要的答案,不过从丈夫的语气来看,他是想星河风光出嫁,起码不是像普通公主那样下嫁,皇后心里也算有了底。

过了几日,睡莲如约再次递了帖子进坤宁宫,皇后暗示了皇上的意思,睡莲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皇后也瞧不中威武伯府那样臭名昭著的门第,星河可以慢慢挑个好人家了。

皇后和睡莲说了些闲话,话题一转,说道:“本宫今日要去烁儿的府邸转一转,他自建府到成亲,本宫还是没去瞧过呢,你若得空,就陪本宫一起去吧。”

睡莲心中明白,此次跟随皇后去临淄王府,意味着对外表明顺平侯府和英国公的立场一样,都是支持皇长子临淄王。侯府和国公府大体利益一致,即使将来姚安入王府做侧妃,临淄王妃张氏的位置也不会因为睡莲和姚知芳的交情而有丝毫的撼动。

同样的,也因为这层关系,姚安对于张氏而言,是稳固后宫的助力——因为无论如何,临淄王将来的嫔妃不会少,那些嫔妃们比只有个姚二郎苦撑门户的姚家家世要好的多,将来姚安生女便罢了,若生男,便早早行了冠礼去藩地,远离京师储位之争,以后姚安去藩地安享晚年。

这是上次睡莲进宫时,和皇后深谈后达成的一致意见,也是睡莲理智和情感互相妥协的产物,从情感来看,姚安是挚友的亲生女儿,是睡莲看着长大的,感情深厚,睡莲的良心不容许自己对姚安的未来坐视不管,而且睡莲的堂妹——颜府十一小姐琪莲嫁给了姚家二郎,姚安是琪莲的亲侄

女,从家族关系来看,睡莲更不可能置之不理。

但从理智来看,支持姚安,首先在妻妾大伦上就站不住脚,而且还会得罪英国公府,英国公府在燕京势力盘根错节,而顺平侯是新贵,并不是国公府的对手——更何况,皇上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顺平侯府必须和国公一样,都站在临淄王这边,否则…

同样的,从情感来看,昔日颜家大小姐因英国公太夫人一句话而命丧黄泉,后来太夫人却也在紫禁城救了睡莲母女性命,以命换命,睡莲对英国公太夫人是心怀感激的,更何况,睡莲和国公府嫡长女张莹也是交情匪浅的手帕交呢!

理智和情感交融,使得睡莲如置于炭火上烤,怎么做都是错,可是时间和形势都不等人,睡莲必须做出决断来,左右为难,举棋不定,只会越来越陷入僵局,所以睡莲和皇后长谈之后,理智和情感互相妥协,达成姚安成为张氏助力,皇室善待姚安,将来姚安跟随儿子去藩地的意见。

做出这项决定实为不易,从此以后,睡莲为了避嫌,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在明面上和姚家来往过密了。

皇后水磨工夫试探泰正帝,给了睡莲关于星河婚事的准信,其实也是为睡莲做出妥协一种安抚,对于皇后而言,临淄王的利益就是她的利益。

今日皇后邀请睡莲去临淄王府逛逛,更是为了巩固利益,所以睡莲笑道:“能够陪皇后娘娘去临淄王府,是臣妾的荣幸,只是臣妾初次登门,手中空空,怕是不好看呢。”

皇后也笑道:“从辈分上,烁儿是晚辈,你是长辈,你去看望晚辈,手中空空也无妨。”

从辈分上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可也更是君臣啊,临淄王或许不在意,可是临淄王妃呢?所以睡莲轻笑道:“俗话还说礼多人不怪呢,听闻临淄王妃喜好兰花,臣妾家里有两盆南洋的稀世品种,元宵节的时候刚刚开放,侧面的花瓣就像流苏般缠绕下垂着,足足有胳膊那么长,飘逸高贵,臣妾这就命人去家里装上车送到王府去。”

听睡莲说要送兰花给儿媳妇,皇后心下喜悦:如此,便是了解了这次风波。

不过嘴上依旧推脱道:“如此珍贵的兰花,你留着自己欣赏多好。”

睡莲说道:“皇后娘娘,臣妾家里麒麟两个小子成天祸害好东西,这兰花迟早被荼毒了,不若送给王妃这个有缘人吧…”

高处不胜寒,此刻,坤宁宫没有交心的手帕交,只有君臣。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更新了!!!!!~~~~(>_<)~~~~ ,庐山瀑布泪,吸取教训,舟以后开新文,肯定要在春节之前完结。舟过年要婆家娘家两地跑,肯定要断更,虽是断更,可心里总是惦记着要更新,可瞅着空隙打开电脑码字,却总找不到感觉,写了删,删了写,年没过好,码字也没码好。

舟初三回的娘家,前天晚上刚回来,乘坐的飞机遇到强气流,飞机开的像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整个飞机都在颤抖似的,下了飞机,总觉得魂魄还在天上遨游,昨天睡了一天,今天方觉得回魂了,写了一章。

一口气看完过年时候读者的留言,有读者觉得睡莲战斗力减退了,其实不然啊,因为睡莲前面宅斗,朝斗各种斗,已经表现她的实力了,她如今的身份地位,很多事情不需要再事必躬亲,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有能力给她添堵,而且许三叔已经是妻管严,这时候舟如果再写些小妾,小三,亲戚螳臂挡车,女主必胜,情节就重复了哒。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睡莲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理智和情感中斡旋妥协,已经在强大的皇权面前调整侯府的方向,保护侯府的利益和孩子们的前途,睡莲不是万能,她有弱点,她会犯错,也会弥补错误,她会感觉的无奈和无力,她要现实面前做出让步和妥协,偌大的燕京,她只是众多豪门贵妇的一员,她最大幸运是有个妻管严丈夫,因为老天不会总是眷顾她。

图为睡莲表忠心用的南洋稀世兰花——兜兰皇后。

“兜兰皇后”因其罕见的花型,传奇的历史,被认为是世界上极为珍贵的兰花。其花型侧瓣呈飘带状螺旋下垂,宛如小姑娘的长辫,十分独特。其花瓣可长达 1米,故被称为自然界最大的兰花。

“兜兰皇后”被发现的历史也富有传奇色彩。这种兰花曾在1885年被发现,而后近百年间,再也没有被发现过,人工栽培的植株也未能幸存。但1975年,在马来西亚的婆罗洲又被发现。植物园工作人员介绍,这株“兜兰皇后”,2009年底从台湾引进,是人工培育十几年的珍品。

两国议和平息烽火,和亲公主花落谁家

西北沙场,大燕国军队连创鞑靼军,到了二月,鞑靼人终于顶不住了,此时春天的草原开始变得肥美,牛羊满地跑,战乱之后人口变少,食物眼瞅着也够吃了,大汗便派使者进京议和,鞑靼军愿退出关外,和大燕国定盟,两国永远和平(当然,谁都明白这是胡扯),同时希望在大燕国在边关开设互市,鞑靼人用皮毛和马匹换得丝绸、瓷器等生活用品(可以交换物品,抢劫的次数就少了)。

此外,为表诚意,鞑靼使团随行还有一位雪肤乌发的妙龄少女,使者说是鞑靼王室某位王爷的掌上明珠,有草原天女的美誉,大汗送这位天女来京伺奉君王,以示和平诚意,当这位草原天女揭开面纱,饶是泰正帝这种见惯美女的男人,也不禁屏住了呼吸——看来鞑靼人真是下了血本。

使者还说,希望两国结秦晋之好,大汗的大阏氏去世好几年,这次求取大燕国公主为正妻云云。

鸿胪寺安排鞑靼使者住下,朝臣开始热烈的讨论,主战派认为既然我军势如破竹,三战全胜,只要再打几个月,肯定能击溃鞑靼,将茫茫草原纳入大燕国版图,从此再无边关之犹。

然而以户部尚书王阁老为代表的主和派则认为国库银子有限,已经经不起再战的风险了,再战的话,今天赋税肯定要加倍,赋税重的后果是民怨沸腾,百姓辛苦垦做一年都填不饱肚子,填不饱肚子就要放弃土地四处流浪做流民。流民多了,社会秩序就乱,乱了就会造反,乱世中有地的农民也会放弃土地四处逃荒,土地荒芜当然收不起赋税,但是朝廷平乱要花钱,安抚流民也要花钱,可国库空虚,那里来的钱?到时候必将天下大乱!

当然,除了主战派和主和派,还有一个派系——两边倒的“有理派”,即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这些朝臣都会拼命点头说“xx大人言之有理”。

朝会白热化讨论了三天,泰正帝最终做出了决定——和平。

皇帝他爹承平帝没有看错,他这个儿子确实是个守成之君,倾向于休养生息。三年前河南大灾,饿死战死几十万,令泰正帝深刻认识到老实巴交的农民被逼急了也是会反抗的,造成的恶果至少需要五年的努力才能化解,民间老百姓只图有口安生饭吃,大燕国版图扩张多少里和他们一点关系没有,草原虽广,它能种出粮食么?。

而且这次西北、西南两线作战深刻的让泰正帝认识到战争是最烧钱的举动,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眨眼就没了。从历史来看,和亲肯定会带来短暂的和平,将来帝国和鞑靼肯定会再战,泰正帝需要时候充盈国库,做战争做准备,须知汉朝时若没有休养生息的“文景之治”积淀,也就没有汉武帝后来的爆发。

至于开设互市嘛,大燕国精明的商人还干不过鞑靼人?更何况,帝国还能从中收取一份赋税。

接下来,就是送那个倒霉公主去鞑靼和亲。

先帝的女儿们都已经出嫁做母亲,而泰正帝膝下年龄最大的公主还在换牙呢,那里来的适龄公主?

好在历朝历代和亲的公主无数,但像文成公主那样正儿八经的公主极其罕见,大部分都是像王昭君这样临时封给与公主封号的山寨货,泰正帝命鸿胪寺和宗人府一起挑选山寨公主,预备送到鞑靼做大阏氏。

消息放出后,燕京皇族、世家贵族心惊胆战,生怕女儿被选中去和亲,谁都知道将来和鞑靼肯定会打起来,女儿就化作炮灰了,很多人家甚至匆忙把女儿嫁出去,一时间燕京豪门喜事如云,睡莲四处送贺礼喝喜酒,各种社交活动跑的腿软,身体虽累,但是心里暗自庆幸星河这个正牌公主年纪还小,躲过了此劫。

最终山寨公主的头衔尘埃落定,皇室的一个郡主被册封为公主,即将跟随鞑靼使团和亲。

说起来,这个郡主和睡莲还有些转折亲——正是永嘉公主的老来女、品莲的小姑子淑熙郡主,永嘉公主四十方有此女,疼的不得了,早早请封了郡主,想多留几年再出嫁,不料飞来横祸,被推向了和亲的道路,永嘉公主肠子都悔青了,四处请托求人改换人选,说驸马府的长孙女也正值妙龄,她愿意用长孙女替换亲闺女!

得知此事,品莲都快要气炸了,永嘉公主的夫婿是游驸马,品莲的夫婿是游驸马原配所生的游大少,驸马府长孙女是品莲的亲闺女真姐儿!果然不是自己的血亲就不心疼啊,凭什么要拿我的闺女换你的闺女?!

游大少当然不愿意长女去和亲,可碍于孝道,他不敢明面上顶撞永嘉公主和父亲,干脆采取感情攻势,以退为进,和品莲真姐儿母女在祠堂哭亡母去了。

压力全部落在游驸马身上,他左右为难,对他而言,淑熙郡主和真姐儿都是他的血亲,他都不愿意,可是他一介只知吟风弄月的闲散驸马,附庸皇室过活,根本没有政治资本左右朝廷的决定,朝廷定下的是淑熙郡主,游驸马可没有底气用孙女替代女儿,免得触怒皇上,失了圣眷。

游驸马做出了决定,可是驸马府虽然叫驸马府,但从来不是驸马说了算。

永嘉公主和丈夫翻脸,整日在外托人帮忙游说,永嘉公主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宗人府那边终于有了松口的迹象,反正都山寨公主都出自游驸马府,他们有个交差的就行。

这下品莲慌了神,从祠堂跑回娘家求助,可是娘家亲哥哥宁祥外放做官,鞭长莫及不说,也帮不了多少;舅舅淮南伯一介退休宫廷乐师能有什么发言权?舅母安宁公主心里对真姐儿心生怜悯,觉得皇姐永嘉公主做的太过分了,可是她亲哥哥承平帝在位时,尚可以出手帮忙一二,如今是侄儿泰正帝在位,除了节庆时进宫朝贺,她已经远离宫廷许久,也说不上什么话了。

伤心绝望之下,品莲去宁园找睡莲帮忙,前段时间睡莲陪同皇后娘娘去临淄王府游玩,全京城都知道顺平侯夫人和皇后交情匪浅,为今之计,只有求睡莲进宫帮忙游说了。

品莲声泪俱下,“好妹妹!求你救救真姐儿!以后我们夫妻定会报答你的恩情,若这辈子还不了,我下辈子做牛做马都要还这份恩情…”

泪水濡湿了手帕,睡莲将自己的帕子递给品莲,亲手泡了新茶端给品莲平复情绪,待品莲慢慢止了泪,睡莲方问道:“三姐姐莫慌,我且问你,淑熙郡主封公主去鞑靼和亲之事,是家事呢?还是国事?”

品莲是饱读诗书的人,想了想,答道:“这——既是儿女婚嫁的家事,也是两国邦交的国事。”

睡莲颔首道:“姐姐说的很是,所以皇上才会派鸿胪寺和宗人府一起挑选公主啊。鸿胪寺主管邦交,宗人府打理皇族内务,可是呢皇族不同于咱们民间的宗族,皇族的内务,有时候也是国事,所以淑熙郡主和亲之事总体来说,还是国事。”

睡莲目光一冷,继续说道:“妇人不得干政,纵使身为一国之母的皇后娘娘也不敢参与政事,永嘉公主何德何能左右朝政?姐姐安心在家便是,将来有她后悔的时候。”

品莲内心一喜,果然旁观则清,睡莲说的字字在理,不过到底放心不下,品莲惊喜的目光有些迟疑,呐呐道:“果真如此,我担心——。”

睡莲端起茶杯润了润喉咙,并没有接茬,有些话不能说的太透,品莲身为人母,关心则乱,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品莲姓颜,皇后娘娘也姓颜,都是同族,成都老祠堂里,供奉着同一个祖先,真姐儿身上也有颜家的血液,去和亲鞑靼风险太大,鞑靼和大燕国再次开战,真姐儿和娘家稍有来往,搞不好会被说是里通外国,会影响到皇后娘娘,睡莲相信,这绝对不是皇后想看到的结果。

所以品莲大可安心,一个老公主如何斗得过皇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