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也说道:“我也赞同天德的说法。定远易守难攻,要是打不下定远,反而葬送在里面,很是不值。”

楚流烟摇摇头,说道:“依我之见,未必如此。我听说定远的守将名叫成三醉,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他能守住定远城,高枕无忧,全凭他的谋臣慕容天涯。若是能想法子,离间慕容天涯与成三醉。到时候攻下定远城,可谓易如反掌。”

朱元璋(从此处开始,改成朱元璋)赞道:“楚小姐果然厉害。离间计要是能成功,不但可以离间慕容天涯和成三醉,还可以趁此机会离开郭子兴,同时可以招揽一群士兵。可谓是一举三得。既然你们相信我朱元璋,推举我做老大,那么就听我的话,依照流烟的话去做吧。”

徐达和李善长,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当,但是朱元璋既然这么说了,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而楚流烟又坚持如此。除了这个法子,要想从郭子兴的大军中,全部逃出去,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只好赞同。

另一方面,楚流烟考虑到朱元璋直接与郭子兴请求带兵去攻打定远,郭子兴一定会有疑议。于是,在第二日,郭子兴把她召去询话的时候,她特意提出派朱元璋去攻打定远。此时,郭子兴想利用楚流烟作为红衣妖人来招揽天下英雄,是以对她十分礼遇。

楚流烟就趁此,提出了这个建议。要是在平时,楚流烟这么说,郭子兴一定会疑心她有什么阴谋。而此时,他自以为他肯礼遇楚流烟,楚流烟只是一介女子,一定会按照他的吩咐做事,为他着想。所以,当楚流烟的建议提出来后,他不但没有怀疑,反而甚为赞赏。

郭子兴甚至没有很公孙力士等谋士,还有他夫人陈氏商量,就把朱元璋派了出去。朱元璋特意要求带徐达、李善长、常遇春、汤和等人前去。汤和原本算是蓝玉的手下,他特意请求跟从朱元璋去攻打定远。郭子兴也就肯了。徐碧仪也跟着哥哥,算做随军。

朱元璋的意思,是带着楚流烟与马秀英一起走的。郭子兴自然是不肯让楚流烟走,至于马秀英,他一方面不舍得女儿,另外一方面,也想留着马秀英作人质,因此,也不允许马秀英走。

楚流烟向朱元璋保证,她与马秀英,一定有法子逃出去,让他们尽管走就是了。朱元璋这才带着士兵,浩浩荡荡的往定远出发。

定远被守卫的,固若金汤。朱元璋利用楚流烟给他拟定的计策,先离间了成三醉和慕容天涯,果然城里起了变故后,守卫就松懈了很多。朱元璋带领将士们冲锋陷阵,一举拿下了定远,紧接着,又连续攻陷了怀远、安奉、含山、虹县,四站四胜,朱元璋的威名,顿时天下皆知。

另外,在贡献定远城后,慕容天涯也投降了朱元璋。慕容天涯聪明异常,是刘伯温一类的人。能得到他的相助,朱元璋大喜不已。攻陷了这四座城池后,朱元璋来到家乡钟离县,带兵去平定了钟离县衙,亲手杀了杜皮蓬和杜子曰、胡来,为楚流烟报了大仇。接着,又从钟离县召集了一批壮丁,朱元璋的队伍,很快就扩大起来。

这时候,郭子兴的命令到了。他传令朱元璋立刻班师回去。原来,朱元璋去定远没有几天,就攻下了定远,这时候,郭子兴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只是朱元璋的一个计策而已。于是,他想尽了办法,无论如何也不让楚流烟和马秀英逃出去。楚流烟尝试了很多法子,要想自己一个人逃走,可以比较容易,可是要带着不会武功也不会轻功的马秀英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要让她就这么自个儿走了,丢下马秀英在这里,她也不能放心下来。只好陪着马秀英,在亳州城里,再想办法逃脱。过了没有多久,朱元璋就攻下四座城池,一直打到钟离县。郭子兴可给吓坏了,他怕朱元璋招募到很多壮丁,到时候势力膨胀,尾大不掉,就难以对付了。所以,他就趁着朱元璋还没有坐大的时候,把他召回来。

朱元璋接到郭子兴的军令后,犹豫了很久。依照徐达、李善长的意思,是不回去的。至于楚流烟和马秀英,再想法子去救就行了。可是朱元璋最后却下了一个命令:回去。

朱元璋自觉楚流烟是能从亳州城中逃出来的,可是她迟迟陷在城中,无非是为了保住马秀英而已。马秀英始终是自己的妻子,自己绝对不能舍弃她不管。而楚流烟,对自己而言,更是十万分重要,是绝对不能舍弃的人之一。

于是,朱元璋带领着将士们回到亳州。回到亳州后,郭子兴对朱元璋十分忌惮。但是,他又刚刚立下了大功,没有法子讲罪给他,反而还要封赏于他,郭子兴的心里,别提有多么窝囊了。

这时候,楚流烟不失时机,又给朱元璋献上一个计策:向郭子兴提议,离开亳州城。把招募来的壮丁留下,只带走一些有勇有谋和忠心耿耿的人。这件事儿,李善长和常遇春、汤和都是十分反对的,他们认为,朱元璋好不容易招募来了壮丁,如今却要拱手让人,这岂不是白白费了那么多功夫么?

而朱元璋和徐达,都是赞同楚流烟主意的。他们认为,要想平安离开亳州城,必须要把人马留下,要不然郭子兴是绝对不会让他们走的。而带走的人中,只要忠诚可靠的人和有雄才伟略的人,也就够了。有时候,有本事的人,一个便可以抵上很多很多。

于是,趁着郭子兴假意封赏朱元璋的时候,他趁机向郭子兴提出,想回去老家,建个庄园,不愁吃,不愁穿,做个土豪乡绅,好好的过日子。郭子兴起初听他这么说,心里很是疑虑,没有答应。

朱元璋趁机说出,只带走二十个人回去守卫庄园就可以,其余招募的壮丁,跟从郭子兴,一个都不带走。郭子兴这才安心下来。朱元璋只带走二十个人,谅他也成不了什么大事,耍不出什么花招来。而他就这么走了,当真是除去了心头大患。当即就答应了,可是却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绝对不能带走被人认为是“红衣妖人”的楚流烟。

不能带走楚流烟,早就在朱元璋、楚流烟他们的算计之中,因此,朱元璋很爽快的就答应了。郭子兴就同意让他选二十个人离开。

于是,除了马秀英,朱元璋另外选了徐达、李善长、常遇春、汤和、周德兴等人,一共选出了二十四个人。郭子兴见朱元璋当真肯把壮丁留下来,只带走二十四个小人物,别提有多么得意了。

朱元璋私下与楚流烟告别,暗暗嘱咐她千万要小心,一定要找准机会逃出去,要是逃不出去,就飞鸽传书给他们,他们再想法子来把她救出去。看着朱元璋很担心,楚流烟倒是十分坦然。她笑言道:“朱大哥,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有法子逃出去的。”

说是这么说,朱元璋却深知从这么多人中逃出去,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徐达,也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暂时不走,留下来想法子与楚流烟一起逃出去。

朱元璋心中,又有几分嫉妒,徐达可以与楚流烟同生共死。不过大事当前,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现在他要走的,就是回去招兵买马,要么兵败身死,要么开创霸业,再也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乱世烽烟 第七十五章 收服蓝玉

朱元璋带人走后,郭子兴唯恐楚流烟也出走,因此派人盯得她十分紧。甚至派了蓝玉来亲自看着她。蓝玉的武功,远远在楚流烟和徐达之上,郭子兴军中,能看住楚流烟的,也只有蓝玉一个了。

有好几次,楚流烟和徐达都有机会逃走,却无奈蓝玉盯的紧。楚流烟再三权衡后,心里有了主意。那就是劝服蓝玉,离开郭子兴。楚流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徐达,徐达却不太赞同。徐达认为:蓝玉是郭子兴的准女婿,将来会有大好的前程,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跟着朱元璋去重新打天下的。何况,朱元璋娶了蓝玉的旧情人马秀英,要让他跟随朱元璋,恐怕有些难处。

楚流烟却不这么认为。她认为蓝玉对马秀英已经死心,何况蓝玉现在已经慢慢变成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在他心目中,没有什么比权势更重要。而郭子兴宠信陈氏,陈氏有亲生儿子郭天叙。不管郭天叙再怎么不成才,将来郭子兴的霸业也一定会传子不传婿的。何况,蓝玉那么聪明,他又如何不知道郭子兴这样的人,根本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呢。而蓝玉,始终是个大将之才,要是可以为朱元璋争取到他,那么对于将来,有百利而无一弊。

经过楚流烟一番陈述后,徐达同意暂且去试试。于是,这一日,他假借邀请蓝玉喝酒为名,把蓝玉请到营帐中来。蓝玉来到的时候,发现徐达和楚流烟早就已经在等着他了。他小心翼翼,唯恐楚流烟和徐达使出什么招数,以伺机逃走。

见到蓝玉,楚流烟笑道:“蓝公子,我记得当初我刚来军中的时候,与你比武,不知不觉大半年已经过去了。时间过得当真是快,到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

蓝玉呵呵笑了一声,说道:“楚小姐,以前的事儿,就不必提了。做人总要往前看的,不是么。”

徐达就为蓝玉倒上一杯酒,与他干了。蓝玉生怕酒中有毒,不敢喝下去,徐达与他换了杯子,他这才把酒给喝了。

楚流烟趁机说道:“这酒,今日也就是揾英雄泪之用了。我楚流烟,虽然是一介女子,也陪着两位英雄干一杯才是。”说完,楚流烟倒了一杯酒,自顾自干了。

蓝玉笑问道:“何为揾英雄泪?蓝某人实在是不明白楚小姐的意思。男子汉大丈夫,风华正茂,当施展抱负,一酬英雄志才是。”蓝玉说这些话的时候,豪气干云,说的更是掷地有声。他猜测楚流烟的每句话,都是有预谋的,所以,在她说出自己意图之前,就故意用别的话来干扰她。

楚流烟却丝毫不介意,她说道:“蓝公子此言差矣!就拿蓝公子来说吧,蓝公子的确是一代豪杰英雄,风华正茂,可是能不能施展抱负,一酬英雄志,那就另当别论了。据我所知,如今郭大元帅并不信任蓝公子,蓝公子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吧!”

“大胆楚流烟!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是挑拨我和大元帅的感情么?”蓝玉猛然站了起来,把杯子重重摔在地上。杯子落在地上之后,被摔成碎片,有一块碎片,在地上滴溜溜打着旋儿,一连转了好几圈。

“好!很好!”徐达拍着手,站了起来:“蓝兄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着实让人佩服,让人佩服!”

蓝玉听了徐达的话,脸顿时憋的绯红,重重问道:“徐达,你这是什么意思?”

营帐中的气息,顿时紧张起来,一触即发。

楚流烟在一旁说道:“蓝公子,徐大哥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更没有讽刺蓝公子的意思。蓝公子剑法超群,武功高强,又有雄心抱负,兼之乃大将风范,自然是不肯屈人之下的。如今虽然身为郭大元帅的女婿,大元帅听信妇人之言,也并不肯真心相待于蓝公子。大元帅为人,最是妒忌贤能,朱重八同样也是大元帅的女婿,可是元帅却想把他活活饿死。正所谓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蓝公子应当为自己好好打算一下才是。”

楚流烟的话,或多或少,触动了蓝玉的心事。其实之前,在朱元璋被关押的时候,蓝玉就已经心存顾及:郭子兴会如此对待他,会不会也这么对待我呢?只不过,他只是心里那么想,并没有想出什么法子来,如今听楚流烟这么一席话,恰好是说到他心里去了。

楚流烟看他神情,知道他已经稍有所动,于是继续说道:“依流烟拙见,蓝公子不如与朱大哥他们一起去打天下,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惜英雄,到时候你们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业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的几大起义军领袖,都不足以成事,蓝公子何不趁此机会,自己来创出一番事业呢。”

蓝玉听了楚流烟的话,既觉得有些心动,又觉得有些迟疑。终于,他说道:“你说的多多少少也有些道理,只不过朱重八只有二十多个人,怎么能成就霸业?而现在郭子兴兵强马壮,势力强大,又岂是朱重八可以比得了的。”

徐达笑着摇摇头,说道:“蓝兄弟,你说这些话,就有些见外。一个能干的人,是千千万万的庸才所不能比的。重八挑选的人虽然少,可是个个都是有能力的人,要想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那也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郭子兴任人唯亲,你跟从他,也未必会有什么好结果。我徐达只是就事论事,至于到底是怎么打算,还是蓝兄弟你自己考虑清楚才是。”

徐达这些话说得轻松,蓝玉却听得沉重。他不得不承认,徐达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可是,要让他这么容易就认同朱元璋,背叛郭子兴,他便是脸面上也做不到。因此,他说道:“哈哈,俗话说酒无好酒,宴无好宴,果然不出我蓝某人所料。两位说的,我还要回去考虑考虑才能答复你们。我先告辞,不打扰两位了。”说完,蓝玉站了起来,昂首走了出去。

望着他挺拔的身影,楚流烟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微的笑意。徐达也点了点头,两个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第二天见到蓝玉的时候,蓝玉若无其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见到这般,楚流烟与徐达更加安慰起来。要是蓝玉当真不赞同两个人的建议,那么他肯定会在郭子兴面前告发他们,可是事实上,他并没有这么做,这就证明了,他心中的天平,多半是倾向于他们的,收服蓝玉,大有希望。

果然,到了第二天晚上,蓝玉找到徐达,表示赞同他们的机会,帮助他们逃出亳州,前去钟离县找朱重八,共举天下。

楚流烟、徐达大喜。他们制定了详细的逃跑计划,决定当机立断,逃出军营。

蓝玉让楚流烟和徐达都换上了士兵的衣服,带着他们连夜出逃。士兵们见到蓝玉出巡,自然不敢阻拦。

他快要走出亳州城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在后面沉沉喊了一声:“蓝郎!”蓝玉听到喊声,忙说道:“快走!”他与楚流烟、徐达二人加快脚步,后面的人,却也跟的紧了。

“蓝郎!你停下!若是再不停下,我就派人从城墙上射箭了!”后面的人,喊声凄厉而有决绝,却不是郭惠是谁。

蓝玉闻言,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只好停下来。郭惠从后面赶了上来。

借着城门的灯笼,郭惠看了看蓝玉,又看了看楚流烟和徐达,半日,才恨恨说道:“好,蓝郎!你真好!你果然是要去找她!想不到时至今日,你仍旧不能忘记她!为什么,为什么…”她的喊声,在夜风中听起来格外的凄楚。

“如意,我…”蓝玉拍了拍她的肩头,安抚她说道:“如意,你弄错了,我并不是要去找马秀英。我是想走出这亳州城,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你明白么?在男人心中,儿女情长固然也重要,可是远远不能和抱负相提并论。我要是不能成就一番大业,这一生就算是白活了!”

“你要去做你的大事…你不是要去见马秀英,你骗我!你以为我郭惠,这么容易被骗了么?我想成就大事业,难道我爹有这么多军队,不够你成就的么?你偏偏去去跟着朱重八,朱重八才有几个人?难道他能帮你成就大业?你说不是去见马秀英,无论如何我也是不能信的。”郭惠的声音中,渐渐的有了几分决绝。

乱世烽烟 第七十六章 司马长风

“郭姑娘,我想你是弄错了。看一个人能不能成就大业,并不是看那个人的兵力,而是看他的品格。”楚流烟娓娓而谈:“你说得不错,现在郭元帅势力强大,而朱元璋只不过有几十个人而已。可是朱元璋知人善任,更不会妒忌贤能,每个人在他手下,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成绩,而在郭元帅手下呢?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你要是听在耳中,觉得刺耳,那我也没有什么法子。”

郭如意听了楚流烟的话,半天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因为楚流烟所说的,句句都是道理。她父亲郭子兴是个怎么样的人,她心里也不是不清楚。

楚流烟加她微微有些松动,又接着说道:“蓝公子这么做,也不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郭姑娘你想想,朱重八同样是郭元帅的女婿,虽然说马姑娘不是郭元帅的亲生女儿,可是怎么说马姑娘也跟着他一起生活了十多年,可是事到临头,郭元帅说要杀了她的夫婿,就要杀了她的夫婿,你说这怎么能不让人人人自危呢?蓝公子的才华能力,并不在朱重八之下,郭元帅嫉恨朱重八,未必不会嫉恨蓝公子。虽然你与郭元帅是亲生父女,可是这么多年来,你并没有跟郭元帅生活在一起。你又怎么知道,郭元帅不会打蓝公子的主意呢?”

楚流烟的话,在郭如意的心头,掀起了滔天波澜。楚流烟说的话,还是十分有道理的。郭惠虽然才跟她父亲相认了没有多久,她父亲的脾气,她还是知道的。而蓝玉,确实也是有雄才伟略的人,说不定哪一天,郭子兴当真会看蓝玉不顺眼,也想个法子把他害死。

郭惠的口气,终于松了一些,可是她的眼中,仍旧有几分怨恨,她说道:“就算是这样,你总不该瞒着我就这么走了。你就这么走了,要我以后怎么办?”

蓝玉看着郭惠,半天没有说话。现在的确是他有负郭惠在先,他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楚流烟在一旁说道:“郭姑娘,难道蓝公子的良苦用心,你竟然不能知道么?你与郭元帅乃是父女至亲,而与蓝公子又有婚约,两边都是你至亲的人,要是蓝公子把他的打算告诉了你,无意是让你在他和郭元帅之间做夹心人,两难抉择,蓝公子情深意重,又怎么会舍得让你为难呢。”

楚流烟的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让郭惠听闻,心中有些愧疚。她仰着头,问蓝玉说道:“当真是这样的么?”

蓝玉苦笑了一声,说道:“你说呢?难道我与你都有了婚约,你连我是怎么样的人,你都不知道么?”蓝玉答应娶郭惠,多半只是利益趋势,并没有多少情意可言。而郭惠对蓝玉就不同,蓝玉是她第一个见到的光彩明媚的男人,从见到蓝玉的第一眼开始,她就喜欢上了他。

蓝玉现在最害怕的,就是郭惠要他带她走。要是这样的话,恐怕以后不知道该怎么样来安置她。却没有想到,郭惠听了他的话后,扬了扬衣袖,说道:“你走吧。蓝郎,我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你被我父亲害死呢。我原本也想跟着你一起走,可是我不单只有你,我还有父亲和母亲,还有哥哥,我不能跟你走了,从此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个儿。若是有机会,我们再见,请你记得我们的婚约吧。”

郭惠说完,转身就走,决绝而去,再也不回头看一眼。蓝玉原本对郭惠并没有多少感情可言,但是看到她决绝而去,不知为什么,心中顿时生出了一种怜悯,一种疼惜,还有很多很多别的东西。他甚至在心里暗暗点头答应,他说:如意,你放心,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这时候,城门大开,楚流烟、徐达、蓝玉一起走了出去。城门口的守卫,并没有阻拦,可见是郭惠原本已经叮嘱好了的。郭惠前来质问蓝玉,她心里却早已经打算放蓝玉而去。这让蓝玉心中,更平添了几分唏嘘。

楚流烟、徐达、蓝玉三人出了亳州城后,怕郭子兴会派追兵前来,于是连夜赶路,往钟离县赶去。等到他们到了钟离县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朱元璋他们根本就没有回来钟离,而是直接去了定远。

于是,楚流烟等人,又一路走去定远,找到朱元璋等人。朱朱元璋他们见了楚流烟、徐达和蓝玉,不禁大喜过望。楚流烟就把在亳州城中发生的事情,和如何劝服蓝玉,蓝玉又如何救他们出来的事儿说了一遍。

楚流烟、徐达不但平安归来,还为朱元璋带回来蓝玉这样一员大将,朱元璋心中自然是大喜过望。只不过楚流烟却仍旧发现他脸有忧色,似乎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于是,楚流烟问道:“朱大哥,我看你闷闷不乐,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儿?你不妨说来听听,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凡事总有解决的办法。”

于是,朱重八就把他心中的隐忧说了出来。原来,带着二十多个人去到钟离县后,朱重八才发现,招募壮丁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天下的壮丁,几乎能投奔起义军的,就已经全部去投奔了,只剩下寥寥一些人,几乎全部是老弱妇孺。朱元璋没有办法之下,只好带着手下的人来到定远县,谁知道来到定远,情形也差不了哪里去。要想招募到壮丁,根本就没有那么容易。

以至于到现在,朱重八还是只有那几个人陪在身边。

楚流烟和徐达、蓝玉想了半天,徐达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说道:“在定远附近的张家堡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队,现在孤立无援,我看不如想个什么法子,把这三千人的队伍拉过来吧。那个堡主叫司马长风,原本是钟离县的人。说起事儿来,恐怕也容易一些。”

朱元璋听闻,大喜过望,说道:“如此甚好,天德,你明天就陪着我往张家堡走一趟,到时候若是可以得到这支队伍,我们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了。”

徐达摇了摇头,说道:“重八,我总觉得,司马长风不会就这么轻易把队伍拱手让人的。依我之见,我们不如再筹划筹划怎么样才好吧。”

楚流烟也很赞同徐达的意见,可是现在朱元璋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长期以来,由于征集不到壮丁,队伍中已经有人在埋怨了。要是再征集不到人,恐怕就会发生有人逃亡的事件,到时候想要想办法,也来不及了。"

朱元璋一意孤行,别人也没有办法。第二天一大早,朱元璋就带了徐达和蓝玉、常遇春,来到了张家堡。张家堡的堡主司马长风,原本是钟离县的一个混混,他与朱元璋也是旧相识,他们还一起偷鸡摸狗过,因为,听说朱重八来了,连忙就迎了出来。

原来,张家堡的确有三千人的军队,原本司马长风想带着他们打天下的,可是久而久之,司马长风发现自己根本不是打天下的料子,于是他很有自知之明的想给队伍重新找一个领导者,到时候他归附有功,若是天下打了下来,他也可以找个开国功臣当当,那对他而言,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事情了。

司马长风见到朱元璋,徐达等人,特别欢喜,就特意设宴款待他们。他开始以为朱元璋和徐达,是来投奔自己的。朱元璋和徐达、常遇春等人连续帮郭子兴打了四场胜仗的事情,他也听说了,不过他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他并不认为朱元璋有什么真才实学,认为那不过是他侥幸而已。

双方先寒暄了一阵子,司马长风说道:“重八兄弟,听说你做了郭子兴的女婿,还连续打了好多场胜仗,为什么现在离开了亳州,来到我这里呢?”

朱元璋见他先说了这件事儿,就回答说道:“是这样的,司马大哥,我离开岳丈,想自己另起炉灶。可是现在手里缺乏兵力,我又听说你手下有军队,因此特意来找司马大哥你,希望可以和你一起来共同打天下。”

司马长风听朱元璋这么说,心里很不以为然。他心想:你区区一个小混混,也想着要我的军队打天下?简直是痴人说梦。虽然,他心里是这么想的,却并没有说出来。他只是含含煳煳的说了几声,就当是应付过去了。而朱重八,却以为他是肯答应了,于是问道:“司马大哥,你说我什么时候来接受队伍呢?”

司马长风心里别提有多么不爽了,可是尽管如此,他却没有明白的表示出来。他说道:“那就三天之后吧。”他心想:要是三天之后,朱重八当真来接收军队的时候,在找个借口拒绝他。要是他不来的话,那就省心了。现在就直接拒绝,恐怕有伤和气。

朱元璋站起来,说道:“好,既然如此,我们就一言为定,我先干为敬!司马大哥,愿我们能够成就大事!”说完,一饮而尽,徐达和常遇春也跟着一饮而尽。司马长风也只好干了。

乱世烽烟 第七十七章 计收军队

从张家堡出来之后,朱元璋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豪气干云,笑道:“我早就说司马长风不会不把军队给我们,看吧,我们只说了一句话,他就答应了。有了这支三千人的队伍,以后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容易的多了。”

徐达却仍旧有些忧虑,说道:“重八,我总觉得司马长风说的,不像是肺腑之言。要是他当真想把军队给我们,为什么不立刻就给了,要等到三天之后呢?我总觉得三天之后,恐怕会事情有变。”

常遇春大声吆喝道:“天德,你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也听司马长风说了嘛,他也知道我们连续打了好几场胜仗,心里肯定也佩服我们的。肯把军队交出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这次我站在重八这边,我相信司马长风一定会把军队交出来的。”

徐达叹口气,只好什么也不说了。回去后,朱元璋把“战果”说了一遍,这一次,就连李善长都认为司马长风会把队伍交出来的。唯有徐达和楚流烟,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司马长风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三千军队,他自己不打江山了,自然是希望找一个实力雄厚的人依附,这么一来,他才有可能做他的开国功臣,而朱元璋现在属于起步阶段,司马长风未必会认同他。至于朱元璋他们认为的情意,这个时候司马长风未必会与他们讲究的。

朱元璋踌躇满志,说道:“你们既然这么想,我也就不多说了,一切等三天之后看吧。”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司马长风让朱元璋去接收军队的时候。朱元璋为了以示郑重,同时也让徐达和楚流烟相信他所说的,特意带了蓝玉、李善长、徐达、楚流烟、常遇春、周德兴等很多人前去。等到了张家堡,朱元璋对那守护的士兵说道:“麻烦你去通传一声,就说朱元璋前来收军队了。”

那个士兵白了朱元璋一眼,说道:“朱元璋是谁,从来没有听说过,更别说接受什么军队了。”

朱元璋不悦道:“你当然是不会知道,你去通知你们堡主就是了,你们堡主亲口答应我的。等到他出来,所有的事情,就一清二楚了。”

那个士兵却满不在乎的说道:“找我们堡主么?我们堡主不在家,出门去了。”

“什么?出门去了?”朱重八微微变了脸色,他开始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儿了:“你们堡主去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回来?”

那个士兵回答道:“我们堡主去了什么地方,我怎么会知道。不过呢,我听说是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做一件大事儿,至于什么时候回来么,我当然也不知道了,不过我想,总不会那么快就回来的,听说我们堡主让人给他准备了三个月的盘缠。你们要想找我家堡主,那么请三个月之后再来吧。”

“什么?三个月?”朱元璋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起来,很明显,司马长风未必当真出了什么远门,很明显是故意让这个士兵这么说的。所做的,无非就是把朱元璋给拒之门外,不让他接收军队。他到现在才开始相信徐达和楚流烟的话了,知道司马长风不会那么轻易就把军队给他。

可是既然已经来了,难道就这么被人耍弄一番,灰溜溜的离开么?

朱元璋用力一推,把那个士兵推倒在地,说道:“好,既然你们堡主不在,我就进去等他。他三个月不来,我就等他三个月,他三年不来,我就等他三年,我就不信司马长风一辈子都不回来。哼!”说完,朱元璋就往里面走了进去。

那个士兵急了起来,大声叫道:“拦住他们!”接着,就有几十个人走了出来,那些人个个手中都有武器。朱元璋这边的人,也都取出了武器。场面紧张起来,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候,忽然一阵爽朗的笑声穿了过来。司马长风出现了。

朱元璋看着他,问道:“司马兄,这件事儿,怎么说?分明是你说要把军队给我接收的,现在怎么又变卦了?”

司马长风打着哈哈说道:“重八兄弟,不是我又变卦了,实在是那天,我本来就不清醒。酒桌上的话,怎么可以当真呢,你说是不是。”说完,他就自己先笑了起来,说道:“我还有要事在身,就不奉陪诸位了。”说完,就走了进去。只留下朱重八等人站在原地。

回去后,所有的人都气愤填膺。楚流烟和徐达倒是淡定,他们早就想出了一个计策,告知了朱元璋,朱元璋心中大喜。

朱元璋让一个部下过去请司马长风移驾过来吃饭,没够多久这个部下就回来,兴高采烈的说道:“回禀将军,司马长风已然准备好了,马上几移驾来将军的这边来。”

朱元璋问道:“那为何司马长风不一同随你过来。”

这个手下连忙回答到:"堡主说,大哥既然背下了这么好的名菜来宴请他过去吃饭,他也不敢失理。所以就让小弟先行一步回来,他先打点一些礼物,马上就过来赴宴。

朱元璋点点头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个贪吃的堡主司马长风是躲不开楚流烟的设下的这条妙计的。

虽然这是一个鸿门宴,可是是一个有去无回的鸿门宴。朱元璋在心里头对着楚流烟的这条妙计还是极为欣赏的,可以不动一兵一枪就可以使得这个司马长风堡主就范,这是一件多么可喜的事情。

所以朱元璋对着这个手下如此这般的密语一番,这个手下听的真切,马上就依照朱元璋的意思出账去了。

司马长风什么都好,就是小时候家里穷,没落下什么好吃的,所以后来做了堡主之后,也不像其他的一些山头的堡主们也不贪图什么美色之类的,只是对于这个口腹之欲是极为爱好的。所以今日听的朱元璋设宴为他请风,已然是极为高兴了,有从来报的人口中得知这个朱元璋居然特意备好了一道他垂涎已久的名菜,顿时食指大动,居然对着侍者流下了口水来,在流下更多的口水之前,这个司马长风已然知道自己有些失仪了,所以只要勉强的忍着,然后迅速的打发了那个朱元璋的使者。然后回到屋子里头,胡乱包了一些金银,出来堂来,逮着一个小喽啰,三句两家的交代了一下寨里头的事务,然后就拎着装着金银的包裹一路跑了出去。

朱元璋的手下刚刚出来,就看见远处的那个堡主已然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了,还没弄明白这个家伙怎么来的这个快,司马长风堡主已然到了面前。

司马长风见到了这个来自己营帐之中的来报信的使者,很是高兴的说道:“重八兄弟居然还让你出来相迎,真是辛苦你了,既然本堡主已然来了,那么你就不必去通报了,直接领着本堡主去宴席那边好了,我就与他在宴席上相见也无妨。”

朱元璋的手下一听这个人居然如此说,心里头已然把这个贪吃鬼暗中骂了一顿。“呵呵,你个司马长风堡主,死到临头了居然还一心想着吃东西。什么宴席呀酒肉什么的,估计你只能下到地下让阎王爷请你去吃了。”

虽然这个这样子的手下心里头这么想,可是表面上还是笑呵呵的,听着司马长风的话之后说道:“既然是司马堡主的意思,上头已然吩咐了,一切听从司马堡主的意思行事。既然堡主想到宴会上相见,那么我就领着堡主去那边好了。”

说完,就领着司马长风进去了。

过了几个门,到了大营里头,司马长风望见朱元璋立在营帐的门口,以为朱元璋是在那里迎候自己。

所以司马长风立刻也迎了上去,口中说道:“有劳,有劳。”

朱元璋对着司马长风说道:“朱某人已然迎候多时了,来人呀。”

乱世烽烟 第七十八章 智斗廖大亨

立刻就有人上前来,拖住司马长风。司马长风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情况,就已经被捆了个结结实实,像是一个大肉粽一般了。司马长风睁大了眼睛,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重八兄弟,你不是说请我来品尝名菜么?怎么这么对待于我?”

朱元璋冷冷一笑,说道:“难道司马大哥你忘记了,所谓菜无好菜,宴无好宴么?你连这是一场鸿门宴也想不到,唯独想着口腹之欲,被捉住也不算冤枉你了。司马大哥,你自个儿也知道我怎么对待你,可是你是怎么对待我的呢?你口口声声说要把军队给我,可是事实上呢?你骗我说三日之后,我苦苦等了三日,三日之期到了,你又装做没有这么一回事儿。既然软的不行,我只好来硬的了。是你逼我这么做的,你还是不要怪我才好。”

司马长风听了朱元璋的话,这才明白,原来朱元璋是来找他算账了。他莫名其妙受了这一顿折辱,心里别提有多窝囊了,可是现在要是得罪了朱元璋,只怕这这个营帐都走不出去。

司马长风打了个哈哈,说道:“重八兄弟,有话好好说嘛。我们都是好兄弟,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要是你不满意,就尽管告诉我好了,我可以再想别的法子么。你这样就把我捉了来,对咱们都没有好处,不是么?何必为这么区区一点小事,伤了我们兄弟的和气呢。”

“司马长风,你少在这里妖言惑众,砌词狡辩了了。你若是不想伤了和气,就立刻把你的三千人马交出来,老大一定会放你一马!要是你胆敢有违拗的话,我常遇春第一个不放过你!”常遇春叫嚣着说道。

司马长风被常遇春这么一说,也很不满意起来。他哼了一声,说道:“常遇春,你是在威胁我么?我司马长风,又岂是被人威胁大的么?我就是偏偏不把我的人马交出来,我看你们能怎么办?难不成,你们还能把我杀了不成?要是那样,你们真的就什么都要不到了!”司马长风威胁朱元璋说道。

楚流烟笑了笑,说道:“司马将军,我们朱将军是请你来做客的,又怎么会杀了你呢?何况,那三千人马的事儿,也就不劳烦你操心了。我们将军会替司马将军你传令下去,命令军队归附的。”楚流烟说这些话的时候,云淡风轻,却听得司马长风呲牙瞪眼,气愤不已。

朱元璋于是传令下去,就以司马长风的名义发布命令,让张家堡的三千人马归顺。张家堡的二当家见老大去人家的地盘喝酒,如今又不回来,只派人回来传令,只当是真的,就立刻命令手下打点一切,带着三千人马归顺了朱元璋。

等到一切妥当之后,那二当家才被允许去见了司马长风,得知了事情的始末。可是已经成了定局,没有办法再改变了。他们只好一起归附了朱元璋。

有了第一支军队后,朱元璋开始变得雄心勃勃起来。而徐达、楚流烟、李善长等人,也深深觉得军队人数太少,要想能够争霸天下,就一定要有一支强劲而庞大的军队,接下来,要解决的,仍旧是壮丁的问题。

于是,朱元璋把他手下的谋士们聚集在一起,商讨这个问题,怎么样才可以在短期内,组织一支强大的队伍呢。

常遇春说道;“老大,我看哪,你就给我老常一千人,让我四处去打仗,多俘虏一些人,这样我们的军队就会渐渐强大起来了。”

常遇春这个荒唐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所有人的否定。首先是徐达,他说道:“我们要建立一支军队,绝对不能只依靠俘虏,全是俘虏的军队,这仗该怎么打?我看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才好。”

李善长随即说道:“我也这么认为。一支军队的能力如何,关键在于是不是归心。要是所有的人不能齐心一致,就是有很多人,那又能怎么样呢?这个法子,我也是坚决不能赞同的。要另外想别的才是。”

“慢着!”楚流烟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觉得,老常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常遇春正沮丧,一听到楚流烟这么说,又高兴起来了,说道:“怎么样?怎么样?你们看,流烟妹子都支持我。你们都觉得我老常是榆木疙瘩脑袋,就是流烟妹子知道我老常见解非凡。哼。”常遇春有些愤愤的说。

“流烟,你认为老常说的有道理么?”朱元璋有些疑惑起来。以他对楚流烟的理解,他知道楚流烟没有把握的事情,绝对不会说的。可是,她竟然赞同常遇春的提议,这又似乎有些荒诞不经。

楚流烟微微一笑,仿佛已然胸有成竹,她说道:“徐大哥和李大哥的归心之说,我也很是赞同。只不过,士兵归心,那也得有士兵才成。若是连同士兵也没有,又何来归心之说呢?老常说去捉一些俘虏回来,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有一些兵强马壮的,固然不能打击,另外一些原本就士不归心的呢?比如说横涧山的廖大亨。他号称手中有两万精兵,而我也听很多人提起,这个人并不得军心,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想个法子,把他手下的军队收归到我们手下呢。”

“好啊,好啊,”常遇春听到楚流烟赞同自己的想法,十分开心,因而嚷道:“既然这样,我也有个好办法。我们去邀请他来喝酒,然后再让他们手下把士兵带过来,送给我们,岂不是一举两得么。”常遇春说这些话的时候,神情十分兴奋。

朱元璋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苦笑着说道:“老常,你知不知道有个词叫做变通?你不能以偏概全,要就事论事。司马长风之所以能把军队归顺给我们,是他本来就不想要了,另外他又是我们的同乡,并没有防备着我们,才让我们白白建了个便宜。那个廖大亨,应该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人吧。”

“不错,”蓝玉说道:“说起这个廖大亨,我倒是想起一件事儿。在元军围困亳州城的时候,廖大亨曾经带着他的军队来到亳州外面,想趁机占一些便宜。只不过么,他运气不好,什么便宜也没有给他占到。还因为这样,弄的军队疲惫,士兵怨声载道。”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常遇春恍然大悟说道:“这么说,这个廖大亨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啦?那我们应该怎么做?依我之见,我们还是和他们打仗得了。要知道打仗这回事儿,我老常是最在行的啦。”常遇春大大咧咧的嚷着。

“常大哥说得很对,这场仗是一定要打的,肯定避免不了。”楚流烟再一次赞同了常遇春的看法:“只不过么,关键就在于这场仗怎么打。我看,我们只有三千人马,而对方兵强马壮,足足有两万,就只能智取,不能力敌。我想,现在廖大亨决计料不到我们会对付他,所以我们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样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们晚上出兵,杀他个措手不及。”

楚流烟的想法,博得大家一致认同。徐达说道:“我还有一个看法,不如这样,横涧山这个地方,地形我比较熟悉。廖大亨的军队,都驻扎在山下的山谷之中,而那个山谷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依我看,不如我们用火攻。只要大火烧进去,廖大亨的部下想不出来,都不行了。到时候,我们的人马再趁乱追击,就可以把他们一网打尽了。”

“好!就这么做!”朱元璋赞同道:“就按照流烟和徐达说的做。那么,天德,这场仗就交给你来打。遇春,你和流烟妹子负责带人去放火,天德,你和蓝玉率领人马前去攻击。能不能成功,就在此一举了。”

徐达、蓝玉、常遇春和楚流烟答应着,各自去做准备。朱元璋看到徐达和楚流烟两个人每次都能有奇谋,而他们每次都能配合的天衣无缝,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不禁十分感慨。

楚流烟和常遇春的火攻很快就准备妥当了,可是却一连七天,都没有办法实行。原来,横涧山的山谷在西北面,只有刮西北风,才能让火势蔓延,可是一连七天,晚上刮的都是东南风。这让朱元璋十分着急。

乱世烽烟 第七十九章 血与火的胜利

楚流烟感叹道:“要是刘伯温刘公子能在这里,就好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定能有法子预测出风向。”

虽然是这么说,却没有什么办法。一直等到第八天晚上,风向大变,刮起了西北风。楚流烟和常遇春带着人,去横涧山的山谷对廖大亨的队伍进行火攻。廖大亨有两万精兵,他一直很自负,虽然在元朝围攻亳州的战争中,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这并不能影响他的自信心。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有人会来他驻扎山谷的地方进行火攻,结果,当起火的时候,他还正在营帐中欣赏歌姬优美的舞姿呢。

大火一起,队伍立刻就乱了套。山谷的地方有限,要是大火全部烧了起来,那么所有的人必定会葬身在里面。士兵们见状,齐齐往外面跑。其中,跑的最快的就是廖大亨了。徐达和蓝玉,早已经得知了廖大亨的样貌,在廖大亨跑出来的时候,立刻就把他给生擒了。

剩下的士兵们,见到主帅被擒,当然连打仗的心思都没有了。再加上这时候,楚流烟和常遇春带了很多人,在山谷周围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听上去似乎满山遍野都是锣鼓之声和摇旗呐喊的声音。那些士兵们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早就吓的腿软了。他们纷纷出来,像徐达和蓝玉投降。

到了第二天早上,能逃出来山谷的士兵,都逃了出来,蓝玉清点人数,大约有一万九千余人,死了一共有一百多人,而那些人,大多不是烧死的,而是在逃跑的时候,被同伴们踩踏而死的。

等到朱元璋赶来的时候,廖大亨的士兵们已经全部归顺了。朱元璋心中的喜悦和豪情,自然是可想而知。他先派人处死了廖大亨,所谓铲草除根,廖大亨是绝对不能活下来的,他和司马长风不同,留着他,始终是留着后患。

接着,朱元璋走到集中到一起的士兵们前面,和所有的人想象的完全不同,朱重八并没有对他们进行好言安慰,而是大声斥责,朱元璋说道:“你们现在投降了我朱元璋,我想,我应该对你们说的是生死与共,做兄弟有今生,没有来世,我们要一起活,一起死。可是,现在我当真不能这么对你们说。你们自己说,你们做得对么?你们一共有两万人,可是一场区区的火灾,就让你们全部投降了。这样,又怎么能打仗呢?又怎么能做勇士呢?我希望你们跟着我朱元璋以后,能够做到在战场上不怕死,全心全力去战斗!而我朱元璋,也向你们承诺,只要有我一天,就有兄弟们一天,只要有我荣华富贵,也一定会有你们的!我朱元璋读书不多,不会说那种冠冕堂皇的话,我只想对你们说,只要我能吃肉,绝对不让兄弟喝粥!”

接近两万人一个说话的也没有,场上一片静默。过了一小会儿,有人高声大叫了起来。紧接着,另外的人也高声欢唿了起来。他们大声叫着:“跟着朱元帅,不怕死,有饭吃!不怕死,有饭吃!”喊声惊天动地,朱元璋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丝笑容。

一切,都比想象中的容易多了,没有想到,这么容易就收服了这接近两万人。从此之后,朱重八再也不是一个人作战了,他有了军队,只要有了军队,打天下就越来越容易了。只要有了军队,就有可能成就霸业了。

在朱元璋壮志踌躇的时候,楚流烟一直在边上冷眼旁观。她心里既有几分喜悦,又有几分担忧。她每次见到朱元璋,都会想起她娘在札记里面写的那个故事,还会想起开心说的那些话。她自己也不知道,将来那些事儿会不会发生。可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朱重八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朱重八了,不是那个爬墙去打劫,躺在地上装死的小混混朱重八了。现在,他变成了几万人的统帅,拥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可是,要是有一天,朱重八当真成了皇帝,那么那一切悲惨的事情,会不会发生?会不会跟随他的人,当真会落得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呢?楚流烟实在是不敢想象。她心中有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要去找到开心,想她询问她知道的事情。

第二天,楚流烟就来找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楚流烟,心中很是快活。每次可以看到楚流烟,对他而言,都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他还记得当初见到楚流烟的时候,楚流烟曾经为了救爹爹的事情,急的在钟离县的郊外大哭。可是现在,她已经和以前不同了。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她的性格仍旧是那么刚毅,她仍旧是那么能干。还有,她永远都没有喜欢过他。

“流烟妹子,请做。”朱元璋笑着,让楚流烟坐下。马秀英奉上茶来,请楚流烟喝茶。

楚流烟谢过马秀英后,说道:“元帅,我今天来找元帅,是有件事情想禀告元帅。”

朱元璋笑道:“流烟妹子客气了。元帅那是外头的人叫的,流烟妹子还叫我朱大哥好了。”

楚流烟微微一笑,心里觉得稍微有些欣慰,朱元璋平和一如当初,难道,以后当真会变成一个暴戾的人么?她努力不让自己去想这些,说道:“朱大哥,是这样的,上一次,我们偷袭廖大亨的军队,起初想出了用火攻的法子。可是由于我们都不谙天气变化,不能识别风向,以至于耽搁了好久。我想去浙江青田走一趟,把刘伯温刘公子给请来。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懂得兵法,富有谋略。曾经有人把他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提并论。我想,要是能请到刘公子的话,对朱大哥打江山,一定有好处的。”

“刘伯温?卧龙刘伯温?”朱元璋惊道:“流烟妹子想去把刘伯温请来?这倒是一个好法子,只不过我听说刘伯温曾经三次辞去元朝的官职,他又怎么会来我这里呢?我们这里只有两万军队而已,只是恐怕埋没了他的才干,又或者是让流烟妹子白白跑了这一遭。”

楚流烟拱拱手,说道:“朱大哥严重了。朱大哥虽然现在势力还不是很大,可是我相信以朱大哥的义气和宽坏大量,还有兄弟们的敢拼敢为,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来投奔朱大哥的。到时候想争霸天下,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儿。而刘公子为人知人善任,朱大哥慧眼识英雄,他一定肯答应出山帮助朱大哥的。”

“好!”朱元璋拍手笑道:“如此,就有劳贤妹了。只不过,此去浙江青田,路途遥远,我很不放心流烟妹子一个人。我看不如就找人陪流烟妹子去吧,就让常遇春如何?老常这个人,最讲义气,不管遇到什么危险,他就是拼了性命,也会保护妹子周全的。”

朱元璋怕楚流烟提出来让徐达同行,所以就立刻把常遇春给搬了出来。他心知常遇春为人鲁莽,乃是一个粗人,楚流烟是不会喜欢上他的。而徐达就不同。平日里看着徐达和楚流烟出双入对,朱元璋心里已经有些不悦,他更不可能让楚流烟和徐达去请刘伯温了。至于别人,蓝玉乃是一翩翩美男子,让他与楚流烟同行,朱元璋更是不能放心。剩下的汤和和常遇春、周德兴,自然是让常遇春信得过一些。

争霸天下 第一章 浙江之行

楚流烟见朱元璋要常遇春陪同他前去,心想常遇春虽然是鲁莽了一些,这却也是好事儿一件。徐达为人聪慧隐忍,他若是能猜测到自己询问开心的意图,反为不美。因此,听朱元璋这么说,她当即说道:“如此,就多谢元帅了。只不过,要有劳常大哥了。”

朱元璋原本以为楚流烟会拒绝的,没有想到她这么爽快就答应了,当即哈哈笑道:“能够为流烟妹子效劳,老常自然是很愿意的。何况,能不能请来刘伯温,关系着我们整个军队的前途,老常自然是责无旁贷。”

朱元璋又与楚流烟说了一会儿话,就让她回去准备启程。楚流烟回去后,恰巧遇到徐达前来找她。

楚流烟见到徐达,笑道:“徐大哥,正好你过来,我原本也是想去找你的,我有事儿和你说呢。”

徐达问道:“流烟妹子有什么事儿?碧仪去市集买了一些胭脂水粉,让我拿来送给你,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说着,徐达就拿了一盒胭脂,一盒水粉,递给楚流烟。

楚流烟打开看了看,说道:“碧仪妹子的眼光,我又怎么会不喜欢呢。对啦,徐大哥,我有一件事要和你说,就是我明个儿一早要启程去浙江青田,恐怕我们有段时间不能见面了。徐大哥,你背上的伤痕没有好全,很有可能会再恶化成毒疮,你一定要小心才是。千万记得,不要吃鹅肉。”

徐达见楚流烟很是关心自己,心中感动,又听她说要远行去浙江青田,遂问道:“流烟妹子,你要去浙江青田,有什么事儿?”

楚流烟笑着说道:“我是奉命前去,请刘伯温刘公子出山相助于元帅。因为怕除夕赶不回来,所以就走得着急一些。”

徐达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流烟妹子,既然是这样,那么我陪你去吧,你一个女孩子,孤身上路,总是不能教人放心。现在军中也没有什么大事儿,我也恰好闲着,陪伴你前去,就当是顺便散散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