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卓知远闭上了双眼,他的眼睛再不被用来观看世间的一切,而他的双耳似乎也失去了听觉的作用,本就寂静无声的阵法之中,此刻却是陷入了一种极度的安静。原本以卓知远现在集中第二层耳识圆满所有的能力,是可以听到阵中空气流动发出的轻微声响的,并且可以听到自己身体里所有变化发出的沙沙响声,血液如何流动更是瞒不过卓知远的耳朵。

可是,当卓知远主动的泯灭了这些感觉之后,他的身体却变得异常的敏锐了起来,虽然再没有了视觉和听觉,可是却仿佛摆脱了世间的许多束缚,使得卓知远可以更加贴近这个修炼之中的空灵状态。

卓知远惊讶的发现,他所处的这个阵法似乎消失了。原本他该是坐在一张石床之上,可是现在他却分明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坐在一块大约只有拳头大小的石头上。而阵中那一桌一椅,也变成了一棵小树和一株青草。

远处,指引卓知远入阵的那名刑堂的弟子,正拿着手中的长剑,百无聊赖的四处游逛,一会儿看看远处的山峦,一会儿又抬眼望望天上的白云,甚至于抬手从指尖激出一缕真气,疾射向天上飞过的一只鸟儿。

“我居然能看到阵外的情形了?这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情况?”卓知远此刻只能感应到身体之外的一切,却无法发现他自己身体上那七百多个穴道之中,都开始隐约的闪烁着白色的光亮。

似乎只有当卓知远全身心的沉浸在坐炼之中的时候,才能让那融入了他身体七百多个穴道之中的清心明念咒发挥应有的功效。

那些白点闪烁跳动着,越来越大,很快就连成了一片,将他的身体紧紧的包裹了起来。

直到此刻,卓知远才感觉到浑身仿佛同时被数百个拳头轻轻的捶击,又仿佛是数百双大手在自己身上不断的帮自己按捏着那些穴道,就好像…好像是从前陈老头还活着的时候,每天夜里都会帮他轻轻的揉捏全身,捶打穴道一般。

一想到陈老头,卓知远的念头产生了一丝轻微的波动,那数百个在他身上敲打的拳头此刻仿佛同时加重了力道,打的卓知远浑身疼痛欲裂,恨不得生出一百只一千只手,去对抗那些拳头。

卓知远浑身的穴道都鼓胀了起来,向外凸出着,就好像大禅佛像头顶的那些包状的凸起。所不同的,大禅佛像只有头顶有这样的凸起,而卓知远则是全身都已经如此。

真气开始缓缓渗透到每一个穴道中去,跟那些白色的光点碰撞敲击,每一下敲击都能让卓知远清楚的感觉到穴道的跳动,并且穴道周围的肌肉经脉都在随着这样的敲击越来越强壮,似乎真气和白点在共同帮助卓知远锤炼那些原本脆弱的穴道一般。

第六十七回【一晃数日】

这种相互碰撞的敲击是极其消耗真气的,即便卓知远体内的真气浑厚程度已经远超他的同辈,但是却也禁不起如此的消耗,很快便消耗殆尽。

原本散入四肢百骸的真气一条条的虚弱的仿佛被抽掉了骨头的蛇一般,软趴趴懒洋洋的从穴道之中缩回了丹田,再也不肯出来。

而卓知远又仿佛看见“玉枕第二诀”的那张纸上的图形,对于那些曲线,似乎产生了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

真气稍稍恢复了一点儿,便从丹田之中慢慢的向上绵延,顺着任脉一点点的向上攀爬,虽然速度极慢,但是却坚持不懈。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的时间,虚弱的真气爬过了卓知远的头顶,开始从督脉之中逐渐向下,但是到了脑后玉枕穴附近的时候,却分出了极微弱的一缕,流入了玉枕穴之中。

卓知远很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玉枕穴里产生了一个极为细小的漩涡,但是却绝对不具备当初修炼“劳宫第一诀”的时候那样高速旋转碰撞的力量。当时卓知远的真气一进入劳宫穴,就立刻形成了强有力的漩涡,并且每旋转数圈,那漩涡的范围就会增大几分,很快便开始自行在他的双臂之中流转循环。

这次却有些不同,那缕细微的真气在玉枕穴里转动了一会儿,越来越虚弱,很快便湮灭在玉枕穴中。而当这缕真气湮灭的时候,他那还在督脉之中缓慢流转的真气,也咻的一声原路返回,退回到了丹田里。宛如一只受了惊的兔子…

卓知远感觉到自己浑身上下酸痛难忍,疲惫不堪,再也无法坚持此刻的状态,根本不等他主动的做出任何的反应,就已经从空灵的状态中回到了现实里。

睁开双眼的时候,卓知远惊讶的发现,面前地上,零散的放着九个纸包,跟之前那个包有馒头和咸菜的纸包完全一样。

“九个?难道我刚才那一番修炼,已经过去了四天半的时间?所以送食的童子才送来了九份食物?”卓知远简直难以相信,他感觉到自己修炼的时间,顶多也就是过去了两三柱香的时间,却不曾想一晃就过去了四天多。

吃了几个馒头之后,卓知远也没有气力去想为何在修炼之中,时间会过的特别的快了。已经很久都没有出现如此强烈的困意了,卓知远那强横到变态的身体,如果不是备受摧残,绝对不会产生这样的困意。

困意席卷大脑,卓知远便立刻倒身昏昏沉沉的睡去。睡梦之中,他感觉到自己浑身上下的穴道仿佛被一汪温水包围,舒服至极,全身懒洋洋的恨不得就这般一直睡下去,再也不要醒来才好。

等到卓知远睡醒的时候,他看到地上被自己收拾干净的纸包,再度出现了四个,换句话说,卓知远这一觉,睡了至少超过二十四个时辰,整整两天!

“我也太能睡了!”卓知远自嘲的笑了笑,想到自己似乎七八年都没好好的睡觉了,在十万深渊里,即便有时候他睡上一觉,也全都是因为修炼的枯燥无味,只能用睡觉来打发一部分时间。而在绝大多数的日子里,卓知远是完全依靠红果的惊人灵气补充,完全不眠不休的疯狂修炼的。

又吃了几个馒头,卓知远感觉到自己精力充沛,毫无疑问的,他再度摆出禅姿,盘腿坐下,继续冲击【如意炼宝诀】的“玉枕第二诀”。

这一次,当他进入了那种没有视觉没有听觉但是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无法瞒过他的状态之后,他看到阵外多了一个人。

“他怎么来了?难道是想来监视于我么?那名刑堂的弟子无法看透阵中发生的一切,但是这个莫询修持高绝,他不会能看穿我在这里头所做的事情吧?不好,若是这张记录了真诀的纸张被他看见,还不定引起什么样子的后果呢!”

卓知远心中默想,不由的产生了几分着急的情绪。这种着急的情绪再一次引发了真气和穴道里的白点的触碰撞击,卓知远开始发现,自己居然无法从这种空灵的状态下主动退出,不由得心中更急,真气和穴道里的白点撞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碰撞的激烈程度也远比前两天的时候要猛烈地多!

“疼啊!”卓知远很久没有感觉到这种疼痛了,就好像有人拿着三万六千根针,一同刺向他身体里每一个毛孔一般,疼痛难忍,但是卓知远却偏偏无法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

最让卓知远觉得可怕的是,即便是在这种几乎疯狂失控的状态下,阵法之外发生的一切,他依旧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丝毫都没有遗漏。

就在这种疼痛难忍之中,引起卓知远心念波动的那人已经走到了那名刑堂弟子的面前,就见那名弟子当即归剑入鞘,赶紧对那人施了个弟子礼:“莫先生…呃,莫长老…掌门…”显然,这名弟子已经有些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莫询了。

莫询却只是轻轻一摆手:“不必纠结于称呼,你便叫我莫先生就可。我来问你,卓知远在哪个阵中?”

刑堂弟子连忙指了一下卓知远的方向,莫询缓缓扭头看了一眼,却好似也只能看到一栋房子一般,很快就又将目光注视在那名弟子的身上。

“这几日里,卓知远都在做些什么?”

刑堂弟子连忙回答:“回莫先生,弟子不知,但是送饭来的童子除了第一天的时候还跟卓知远说了几句话,之后再送饭来的时候,就只是在门口敲了敲门,然后自行将饭食放进去,阵中却是一点儿动静都不曾有。想来卓知远应当是在勤加修炼吧。”心里也同时在想,在呼呼大睡也有可能。

莫询点了点头,卓知远勤奋的修炼,这倒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又问:“第一日的时候,送饭的童子跟卓知远说了些什么?”

“卓知远问那童子,从阵外是否能看见阵内的情形。童子告诉他无法窥探,卓知远似乎很开怀的样子,那童子又说师门不会允许其他人观瞧阵中的情形,为的是保证面壁之人的功法不被其他弟子看了去。”刑堂的弟子毕恭毕敬的和盘托出。

第六十八回【提醒】

莫询再度点了点头,心中道:这个卓知远身上,看来真是有不少的秘密啊。七年前这小子似乎对一切都不甚了了,凭他当时的年纪,也是做不出什么假来。经过十万深渊之中七年,他这方面倒好似开启了神智一般,难道有人在他身子里埋下了什么,要待到他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将真相告知于他?

对此,莫询也是无从知悉,也只能凭着自己正常的去推断和揣度。

“易东来又在哪个阵中?”莫询这句话就有些明知故问了,这里现在一共就两个用以面壁的阵法,既然其中一个已经表明了是卓知远的,那么剩下一个显然就只能是易东来了。

“回莫先生,易师兄在那边!易师兄倒好似在阵中无所事事一般,送饭的童子每次去敲他的门,他都会拉着童子聊上几句,看来很难忍受这面壁的孤独之苦。”刑堂弟子也将易东来的表现说了一遍。

莫询微微颔首:“你既然称呼易东来为师兄,那便也该称呼卓知远为师兄,你须要知晓,卓知远却也是掌门九霄尊者的嫡传弟子,与易东来身份毫无二致。”

刑堂弟子听到这话,面上露出几分慌乱之色,赶忙拜倒在地:“莫先生请恕罪,弟子只是一时失察,还未曾适应卓…卓师兄的身份!”

莫询伸手虚托,却也将那名刑堂弟子生生从地上托了起来:“这却也没什么罪责可领,我只是在告诫你一些规矩而已。”

“弟子知错!”

“好了,你去吧。”莫询摆了摆手,那名刑堂弟子赶忙退出去老远,但却再不敢像刚才那样无所事事,而是神情颇有些紧张的看着那两个阵法。

莫询站了半晌,又自转过身来,眼睛看着卓知远所在的那个阵法,双目之中透出两道不易察觉的白光,卓知远接触到这两道白光,心知有些不对,似乎莫询果真能看穿这个阵法一般。幸而卓知远此刻是侧对着莫询的方向,而录有“玉枕第二诀”的那页纸,基本上应当被卓知远的身体挡住了。

“莫询应当看不见这【如意炼宝诀】吧?”卓知远心中极为复杂的想着。

莫询盯着那阵法看了半天,口中突然言道:“看来不久之后,这卓知远就该全面超过易东来和江无患那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倒也勤奋。也不知邓师兄回来会作何感想。这小子身上有秘密啊,倒是谨小慎微,明明心里恨我恨得要死,却装出一副浑然无意的样子。年纪小小便有如此心机。不过这倒也好,他越是百般掩饰,就越是容易露出马脚,我倒是也要看看,这小子究竟有何机缘,居然能莫名其妙的就眼识圆满了。贪功急进,哼!此等好高骛远的心态,迟早落得个走火入魔通体爆裂的下场!”

说完这番话之后,莫询一甩袍袖,也不见他作何动作,一道窄窄的寒光便将他包裹了起来,而后便冲天而起,很快消失在思过崖上。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卓知远,此刻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心里却也说道:原来莫询的兵刃是一支分水刺,你越是希望我露出马脚,我便越是要小心的隐藏,绝不能让你看出了任何端倪。莫询啊莫询,你却绝对想之不到,你刚才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我全都看见了听见了吧?想看到我走火入魔爆体而亡么?你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的。多谢你的提醒,我如今也知道自己有些贪功急进了,这【如意炼宝诀】本就蛮横无匹,我确实不该如此急切的修炼。如果不是你今日的疏忽,我倒可能真的有一天爆体而亡了,不过,现在么,我却醒悟了许多。

说来也怪,当卓知远心绪平静下来之后,原本穴道之中真气和白点相互碰撞敲击的频率立刻减慢了下来,卓知远的身体也不再像之前那般的疼痛,虽然依旧能够感觉到浑身的穴道在轻微的跳跃,但是却多了几分柔和的力度,不像刚才那般猛烈了。

没过多久,卓知远就又一次的感觉到真气不继,浑身的真气又如之前那般,缓缓龟缩回了丹田之中,慢慢的盘旋,仿佛在积攒力量。

卓知远知道,真气只要恢复了几分,它就会开始沿着任脉上溯,而后分出一缕进入玉枕穴,于是更加的放松了精神,任由真气在体内自行的积攒力量,同时开始不由自主的将心念引向了双臂之中的断玉剑和透明短剑,开始尝试着感应它们的存在。

当真气又一次开始循着任脉自行上溯的时候,卓知远果然感应到了自己的双臂之中似乎真的有两口剑的存在,只是,让卓知远感觉到有几分古怪的是,那口他熟悉无比的透明短剑,剑身却似乎显得比从前浑浊了几分,再不如当初那般透明晶亮。剑还是那把剑,但是却又好似跟从前不一样了!

这一次,从督脉之中分出的真气比起上次要粗壮的多了,但是力道上反倒是更加的柔和,仿佛带着几分暖洋洋的感觉,涌入玉枕穴后,形成的漩涡也比上一次要稍稍大了一圈。

卓知远也开始慢慢的明白,这大概就是“玉枕第二诀”的正确修炼方式,将真气散入四肢百骸,使其进入浑身上下所有的穴道,激荡振动之余,淬炼了穴道的坚韧,同时也使得真气进一步的增加。虽然最终真气耗尽归回到丹田的时候,卓知远依旧感觉到浑身绵软无力,可是却也能感觉到,丹田里的真气,比起之前更加的精纯,也浑厚了几分。

只是似乎卓知远体内的真气仍旧达不到冲破玉枕穴的程度,无法形成小周天的运转,只是在玉枕穴中不断的盘旋,大概等到真气足够浑厚,一举冲破玉枕穴的时候,便是这“玉枕第二诀”彻底被卓知远学会,可以进行真正的修炼的时刻。

到那时,恐怕这“玉枕第二诀”也会像“劳宫第一诀”一样,并不用卓知远刻意的去修炼,就会自行的在玉枕穴的附近进行小周天的运转吧。

真气缓缓的在玉枕穴中湮灭了下去,卓知远又从空灵之中醒来,虽然依旧感觉到困意盎然,可是却也比上一次要好了许多,再没有上一次那样困的昏天黑地的感受。

地上是八个纸包,看来,这次卓知远花费的时间比上次要短了半天…

第六十九回【突飞猛进】

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对于易东来而言,这三个月长的不像话,他每天都趁着送饭的童子来的时候找对方聊会儿,才能排遣寂寞。这在易东来到了后山成为掌门邓少艾的弟子之后,还是从未遇到过的事情,居然会如此拉着一个外五堂的童子聊天。可谓是颜面扫尽。

可是对于卓知远这个小怪物,那就一点儿都不觉得长。七年的时间都过了,还在乎多这三个月?

听到了莫询的“提醒”,卓知远对于“玉枕第二诀”的修炼,也不如之前那般急功近利了,而是很小心的循序渐进。三个月下来,虽然没有完全练成,但是却也为以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待到三月期满的时候,卓知远的“玉枕第二诀”的修炼,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那缕从督脉之中分出来的真气,已经可以在玉枕穴里坚持很长的时间了。而卓知远也有了心得,似乎只要这缕真气能够坚持到主要的真气在督脉里完全通过,从会阴穴中回到任脉的起源,那么恐怕这“玉枕第二诀”便算是练得差不多了。

由于不敢冒进,卓知远每次练完“玉枕第二诀”之后,都要休息几天。当然不会是蒙头大睡,而是利用这些时间来修炼莫询给他的三本功法。

跟江无患的一战,也让卓知远看出了自己现在最大的弱点,那就是没有成熟的招式。无论是身法防守还是攻击手段,都仅仅凭借跟那些妖兽搏杀的本能,而对手在招式法术之上的优势实在太过于明显了。

卓知远相信,自己如果有江无患那两手冰轮和冰剑的本事,根本就不会把场面搞得那么狼狈,也不会最后失手将江无患打成那样了,搞得莫询又有借口来惩罚自己。

【天禽九变诀】是单纯的身法,正如功法的名字所言,这个身法共有九式,每一式都是模拟一种飞禽的身法,从最小的麻雀到最大的凤凰,虽然并非什么顶级的身法秘笈,但是对于卓知远,却刚好是恰到好处。

卓知远现在身法速度极快,只是不成体统,完全凭借身体本能的反应,加上他对十万深渊里那些妖兽的模仿。但是那些妖兽都是飞行于空中的,卓知远能够模仿悟出的在身法上的帮助着实有限,反倒是跟怪鸟学了不少,所以卓知远现在自己悟出来的那些粗糙的身法里,原本就带有很重的飞禽的痕迹。

【天禽九变诀】或许不是顶好的身法,但是对于卓知远,却是再适合不过了。

而【三火极元劲】对于卓知远也是刚刚好,这门法术最初就是从身体的关窍之中喷射出火焰来伤敌,一共分成三层,每一层就多一种火焰。目前卓知远双目之中的红光本就具有火焰的功效,学起这个【三火极元劲】,倒也真是相得益彰。

只是那本剑招的【灵犀剑指】似乎过于普通了一些,即便卓知远从来没有系统的学过剑招,却也知道,但凡后山弟子,入门的剑招功法就是这本【灵犀剑指】,可谓是最差劲的剑招之一。不过,聊胜于无,虽然跟江无患对打之前,卓知远看到江无患手上抖出来的剑花,明知道那是花哨的毫无实用价值的玩意儿,但是不免也多少有些羡慕,毕竟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手一抖,便抖出数朵剑花的。这对于手腕的抖动速度要求也是很高。

三个月下来,卓知远已经能够熟练的将整套的【灵犀剑指】一共三十六路剑法都施展出来了,虽然依旧略显生疏,并未融会贯通,可是对于一个从未学过剑招的少年,还能有多高的要求呢?

至于另外两门卓知远等于本就有些底子的功法,卓知远更是得意,【三火极元劲】他已经可以熟练的掌握第一层,原先双目之中已经可以正常喷出的红光,如今更是直接变成了两道火焰,只是看上去不那么好看,跟人交手之时,陡然从眼中喷出两道火柱,很有点儿喷火麒麟的感觉。

不过卓知远自己倒是很满意,一般人都是鼻中喷火,口中吐火,他却是双眼涌出火柱,这对于对战之时出人意料,搞个突然袭击也是颇有好处的。卓知远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想象在交手的时候,对方会突然从双眼之中冒出两团火来的情形。

【天禽九变诀】,卓知远更是如鱼得水,不但演练纯熟,而且配合他在十万深渊里就体会到的怪鸟飞行之间的身法,更是将【天禽九变诀】之中的一些细节做出了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卓知远自己的修炼。

有了这三套功法加身,卓知远顿时觉得自己的底气又强了许多,虽然在后山里,他在修持上可能是最低的几人之一,但是即便是面对比他修持高出很多的人,卓知远也有信心一战。至少他认为,凭借自己改良过后的【天禽九变诀】,即便无法战胜对手,全身而退也将不是难事。

或许绝大多数人会有那种不胜则毋宁死的态度,但是对于卓知远这种从小到大就没有一天不为自己的生存而担心的孩子而言,能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三个月的时间一到,卓知远就听到阵外传来一阵梵音吟唱,随后阵法瞬间消失。即便现在这个阵法对于卓知远而言,其实也没什么效果了,他在阵中只要想观察到阵外的事情,根本就是易如反掌。几乎每次看到易东来拖着那些送饭的童子聊天,他都会觉得有几分可笑。

缓缓走出阵来的时候,卓知远立刻看到了一个“熟人”,不过想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易东来原本就是跟他同时受罚,并且也是三个月的期限,自然也该同时出来。

一看到卓知远,易东来的眼中立刻就喷出了怒火,但是却又不敢轻举妄动,能够一拳就将江无患的两大绝招破掉的人,易东来也根本没有任何把握战胜他。

卓知远却好像没什么反应,看到易东来也只像是没看见一般,跟刑堂的那名弟子打了个招呼,便径直向着下山的路走去。

易东来一直盯着卓知远,待到卓知远经过他身边的时候,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再过几天,就是门中的比武大赛了,到时候,还要领教领教卓师弟的本事啊!”

第七十回【美酒美酒】

卓知远也没搭理易东来,反正跟这两个师兄之间的关系怕是不可挽回了,卓知远也不觉得有什么必要再跟对方多交流,只是扫了他一眼,便默默的继续自己的前行之路。

只不过卓知远心里也稍稍咯噔了一下,清源山中还有这样的比武大会么?自己似乎是完全都不知道呢,看起来,要找人打听打听了。

下了思过崖之后,卓知远直接去了前山的外五堂,经过内门的时候,他看到有些弟子对他指指点点的,倒也并不在意。这些弟子很显然已经都知道了他的身份,始教数千年来第二个从十万深渊最深处走出来的人,而且还刚刚出来便被莫询罚至思过崖去面壁思过了三个月,这等待遇也算是绝无仅有了。

刚刚走进外五堂的范围,一名童子便看见了他,大概也是认出了卓知远,掉头立刻就往里跑,卓知远还有些奇怪,心说这人为何一见到自己便好似见到了洪水猛兽一般。不过很快他便得到了答案,李度匆匆忙忙的从里头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关切的笑容。

“堂主…”卓知远刚想叫一声堂主师父,却又想起李度的叮嘱,生生把后两个字咽了下去。

李度满意的笑了笑:“出来了?快随我进去,你要的美酒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遣开其余的童子之后,李度便带着卓知远去了后院,在李度的房中坐下。

一坛美酒被放在了桌上,李度也没说什么,只是一掌拍碎了坛口的泥封,顿时屋内酒香四溢,就连卓知远这种从来都没喝过酒的人,也感觉到心旷神怡。心下暗忖,难怪从前的陈老头那么喜欢喝酒,原来这美酒的香气居然如此浓郁,只是好像陈老头喝的酒都是下品,而李度这坛酒才是上上之品。

“小子,这便是给你留得酒,你在十万深渊里一呆便是七年,倒是也不怕我这把老骨头等不到你就去找阎王老爷报道了。”李度笑眯眯的说道,却也没有去问卓知远关于面壁三月的事情。对于这个,莫询没有向任何人解释,所以整个清源山里,除了当日在场的四个人,还真是没有人知道卓知远和易东来为何会被罚至思过崖面壁。

“多谢堂主师父了,弟子好像感觉到堂主师父修持又精进了一些,面上也红润了许多。现在怕不是已经突破第六层意识的境地了?”看着李度不慌不忙的倒着酒,卓知远开口说道。

李度哈哈一笑:“你从十万深渊里出来之后,我作为你当初的师父,后山给了我一本真诀功法,这才修炼了三月不到,修持倒是精进了许多。虽然并还没有如你所言一般突破第六层意识的境地,但是也差之不远了。对了,你在思过崖这三月之中,本门又发生了两件大事。”

卓知远心里一动,知道这事儿肯定跟自己有关,否则李度没什么必要跟自己说。便用询问的眼光看着李度。

“陈一新被三长老看中,收为了座下弟子,此乃其一。第二呢,便是那个秦斐,也被四长老看中,收为座下。你虽然挂着掌门嫡传弟子的声名,但是实际上现在却是五长老莫询的弟子,看起来,你他们俩还是有一番争持啊!”

卓知远先是微微一喜,能被长老看中,几乎是陈一新能够达到的最高层次了,没有家世背景的他,几乎是没有可能被掌门选为座下弟子的。只是秦斐也同时被四长老收为弟子,这却让卓知远心中也犯了些嘀咕。

想了想,卓知远问到:“堂主师父,我适才从思过崖上下来之时,听人说到门中过不了几日便有个比武大会,这却是怎么一回事?”

李度微微点头,将一碗酒放在卓知远面前,开口道:“原本我教每隔六十年便有一个全教上下的比武大会,不分内门外门以及后山的弟子身份,全凭抽签决定对手,如若觉得对手太强便可以直接弃权。其实主要也是为了让外门的弟子看看内门弟子的风采,也让内门的弟子知道知道后山的弟子是个什么样子的能耐,给他们一些刻苦练功的动力。这次却稍有不同…”

说到这儿,李度略微的卖了个关子,却看着卓知远面前的那碗酒。

卓知远低头看去,只见在一个白瓷的小碗当中,却盛着满满当当一碗琥珀色的液体,散发着馥郁的芳香,一缕缕的香气直钻卓知远的鼻子,光是看着碗中的酒色,就已经让人很有将其一饮而尽的冲动。

酒液极其黏稠,在白瓷的碗中轻轻的荡漾着,圈出一轮轮的波纹,碰到碗壁的时候却又向上堆挤着,尽显稠态。

端起了那碗酒,卓知远站起身来:“堂主师父,这碗酒,弟子敬您。当年若不是您教了弟子那么多东西,今日怕是弟子就无法站在您的面前了!”

李度呵呵笑着,却也并不推诿,虽然心中明白卓知远之所以能从十万深渊里全身而退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天生眼识圆满,但是此刻却也看出卓知远那拳拳之心,若是一味的推让,反倒会伤了卓知远的心。

两只精巧的白瓷碗轻轻的碰在一起,随后卓知远和李度同时一饮而尽。

虽然这酒极为醇美,也并不上头,口感绵软,但是卓知远毕竟是第一次喝酒,猛然一碗下肚,双颊之上不禁立刻酡红了一片,竟然微微有些醺态了。

“这酒真好喝!”卓知远缓缓的坐了下来,拎起酒坛子,仿佛是为了在李度面前汇报一下自己修炼的程度一般,轻轻一拍坛壁,一缕真气缓缓注入酒坛之中,李度只见到一股手指般粗细的酒液从坛中激射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极为圆润的弧线,落在了他面前的那只瓷碗之中。

很快,瓷碗便注满了酒液,却是一点涟漪都没有激起,更是没有半滴酒漏在碗外。卓知远依样画葫芦,又将自己的酒碗如此斟满,看的李度微微点头。

第七十一回【军威炼人】

虽然卓知远依旧只有第二层耳识圆满的境地,但是对于真气和力道的控制,却是很多第三层鼻识和第四层舌识的弟子都无法比拟的。对于一名修真者而言,修持固然重要,各种剑招法术也是制敌的手段,但是这对于真气的控制,其精妙细微才是最终获胜的最重要的因素。任何一门法术或者剑招,都需要绵延不绝的真气提供后助之力,没有了真气作为打底,任何法术都只是徒具其形而已。而真气的控制越是精细,同样的法术能够发挥出来的功效就越发的明显,其力量也为之更大。

以卓知远目前的修持程度,他对于真气的控制,几乎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地,而其真气之浑厚也是世间罕有,李度自忖他这一百多年间见过的青年高手,似乎还从未有过任何一人对于真气的控制能够达到卓知远这种地步的。

“堂主师父,今年的比武大会,听您刚才的意思,似乎是有所不同?”

李度点了点头道:“正是。这事说来话长,我们慢慢说罢。”

八年前,清源山突然派出大量的弟子下山寻找根骨适合修炼的门人,原因自然是后山祖师爷留下的沙盘上,突显异象。不过当时,除了后山一些地位尊崇之人,大多数门人弟子对此却是并不知悉的,只是奇怪为何门中突然动作如此之大罢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秘密也不可能完全守住,于是李度便也知道了这一切。

李度便是将这些从头到尾跟卓知远叙述了一遍,也让卓知远知道,自己这拨人当年是为何会被从凡人界选入清源山,从此成为通玄界的一员的。

“门中原本是十年才下山选一次弟子,可是上次你们被选上山,却是在上一批弟子挑选入门之后不过两年的时间,而每一批弟子入门之后,在下一次下山挑选根骨颇佳的门人之前,门中都会有一次比武大会。表现出色的弟子,会被委以下山挑选新门人的任务。回来之后视各人寻找到的根骨好的门人的多寡,都有不同的好处。有些是一样法宝,有些是一本功法,不一而足。”

说到这里,卓知远也大概明白了,这种无差别的比武大会,指望前山的弟子胜过后山的弟子,不能说没有这样的先例,但是一定是少之又少的,毕竟修炼的真诀完全不同,这早已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但是最终并非要比武胜出才会得到师门的青睐,只要表现出足够的潜力和勤奋,就足够让后山的长老们心中有数,那么得到下山挑选新一批的门人弟子的机会也就并非太难之事了。而后山的普通弟子或许对于这样的名额还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对于那些被收为掌门或者仅为长老的弟子的人,却是毫无吸引力,他们想要修炼什么真诀,除了掌门和长老们的一些不传之密,基本上后山所有的功法对他们都是敞开的。

于是这个比武大会,恐怕历来也都是前山的弟子们争夺的最大的机会。一旦能够让长老们感觉到满意,便有可能从此得到更好的真诀功法,随即步入后山,成为高于前山所有人的存在。

“那今年的比武大会岂不是也不会有什么不同,我们入门八年,在我们入门前两年应当有一次比武大会,那么今年也刚好是十年之期啊!”卓知远想明白之后问到。

李度含笑颔首:“话虽如此不错,但是今年表现惹眼的弟子,却不仅仅是下山挑选新门人那么简单了。以你的聪慧,也该明白,这个机会大多数时候都是前山的弟子在争夺,后山的弟子对此兴趣并不会太高的。但是这一次,恐怕后山的弟子的积极性都已经早早的被调动起来了,大家都在争夺为数不多的五个名额。”

“那又是什么名额?”卓知远不解。

“我教一直是大胤皇朝的护国大教,这你当知晓吧?”卓知远闻言点了点头,李度便又接着说道:“前不久,大胤皇朝派密使前来,如今凡人界正是大乱之时。数百年都没有争端了,可是今年也不知为何,南方有下民起兵造反,北方有外敌入侵,如今大胤皇朝也在飘摇之中。我教历来都需要在大胤皇朝危难之际派出援手,而这次的比武大会,选出的五人便将会成为这次帮助大胤皇朝平乱的主要力量。将会率领数百名普通弟子下山匡扶皇室。”

听到这里,卓知远算是彻底明白了。对于一名修真者而言,战争其实才是修炼最为直接的方式,虽然凡人界的凡人和通玄界的修真者在力量上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再差的修真者,想要杀死一片凡人,也是轻而易举的。但是这只是在人数悬殊不大的情形之下。

任何一支军队,都是有其军魂所在的,千军万马之下,其军威浩壮,那种军人们身上发出来的血气之勇,也绝非修真者可以抵挡的。

一名修炼至第五层身识的修真者,对付一百名训练有素的军人可以说轻而易举,对付五百也不在话下。但是若是同时面对一千人的军队,恐怕就未必能战而胜之了。若是这一千名军人都是饱经战场屠戮考验的老军人,甚至想击杀第五层身识的修真者,也不是什么难事。

千名军人尚且如此,而大胤皇朝那数百万的军队,其威力就可想而知。战场上那军威雄壮,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军人齐声高呼,凛冽的杀意聚集起来,恐怕就连仙界的神仙们也会胆战心惊。即便是始教被认为除了创教老祖之外,修持最高的胜义尊者任非,在面对战场上的血雨腥风,也无法以一人之力对抗数万的军队,那无疑也是螳臂当车。修真者虽然到了一定的层次可以神魂不灭,夺舍重生,但是每次夺舍都会令得修持降低,直至被打回原形,最终也是无法逃过一死的。

但是战场上那种被鲜血激发出来的气势和声威,却又是一名修真者最直接得到淬炼的手段,多少前辈的修真者都是在战场上成长为一代巨擘天骄,甚至于连任非也是在帮助大胤皇朝一举奠定了千年基业,吸收够了足够的信仰元力以及战场上的杀意和声威,这才达到了白日飞升最终跻身仙界的境地。

第七十二回【老朋友】

所以,经历了数百年的和平之后,遇到这样的一次人间大乱,恐怕凡人界将又要被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始教众人修炼如此枯燥,遇到这样的事情,当然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更何况,任何一支军队里,不管是下民起义,还是外邦来犯,都不可能仅仅是依靠肉身凡体的军人,其中必有修真者或者妖魔的庇护。能跟其他门派的修真者以及那些修炼数千年方才化为人形的妖魔交手,对于始教的弟子也是大有裨益之事。

“我明白了,我一定要拿到那五个名额之一!”卓知远暗暗的挥了挥小拳头,李度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只是他却并不知道,卓知远之所以会对于这样的事情表现出极其的渴望,却与他心中所想并不相同,卓知远只是想早日离开清源山,便再不用终日提防莫询的各种伎俩,而加入大胤皇朝的军队,无疑是他目前最好的机会。

可是,他这话音刚落,却听到门外有个声音响起:“你好大的口气,就算是我都不敢轻言一定能拿到这些名额,你可知这清源山中高手有多少?你以为你过了十万深渊,就是年轻一代之中的顶级高手了么?”

卓知远乍闻此言,颇有些错愕,但是李度脸上却绽放出亲切的笑容,哈哈大笑之余,开口说道:“一新啊,你先进来吧!”

李度说完,卓知远便看到门分左右,从门外走进来一个比自己虽然稍矮半头,但却粗壮的多肤色也尽皆一片黝黑的少年。脸庞之上,依稀还能看出当年那个肉呼呼的小胖子的踪影,只是眉宇之间那股子硬朗之气,却让陈一新看上去比卓知远更加孔武有力,也让人一见之下就会产生一种此人绝对不可小觑的感觉。

“大胖!”卓知远满脸的惊喜,站起身来,想要冲上去抱住陈一新,却又觉得有些不好,于是伸出双臂尴尬的站在原地。

陈一新却是眉头一竖:“你莫要以为你给了个仙果给我,你如今又是掌门座下嫡传弟子,就可以这般称呼于我。我叫陈一新,少跟我说什么大胖二胖的!”

李度哈哈大笑,他何尝不知道,陈一新这些年,最恼恨的便是有人敢叫他陈大胖,整个清源山里,敢这么叫他的人,除非是他打不过的,否则都被他教训过了。而纵然是那些他打不过的,他也依旧会在对方称呼他大胖之后,就向对方发出挑战,对方除非把他打的没办法还手了,否则他也是要从对方身上弄下两块肉来的。骨子里的倔强,比起卓知远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在卓知远进入十万深渊两三年的时候,清源山里便再没什么人敢轻捻陈一新这根虎须了,毕竟都是同门,也不可能真的下了杀手,即便能够胜得过陈一新,却被他死缠烂打最终也受到不小的伤,却是没什么意思。

而今陈一新对卓知远虽然也是恶语恶言,脸上虽然不太好看,但是却并没有立刻拉着卓知远出去较量一番,这便是他把卓知远当成朋友的最直接的说明了。

卓知远却有些尴尬,挠了挠头:“习惯了…那好吧,一新,请受我一礼!”

说罢,卓知远走到陈一新的面前,双手抱拳,就打算给陈一新鞠上深深的一躬,以偿了这七年多来,他心中那对于陈一新一直的感激之情。

可是陈一新却一把抓住了他的双臂,愣是不肯让他拜下去,陈一新猛然将真气灌注双臂,双腿也牢牢的钉在了地上,陈一新稍愣,自然不肯服输,双臂之中那充盈的真气也立刻激荡了起来。这一对昔日同村的小伙伴,时隔七年之后再度相见,却是一见面就开始了暗暗的较量。

卓知远纵然真气上不比陈一新吃亏,但是修持上毕竟差了许多,而且陈一新的身体虽然不像卓知远那么变态,但是却多了几分粗壮,其本身的气力原本就大出卓知远不少,卓知远第一次有了有些吃瘪的感觉。

而陈一新心中也是暗暗惊奇,原以为自己这七年下来,至少在年轻弟子之中,他即便不敢说自己便是最强之人了,可是其他弟子也没有任何人敢说向他发出挑战的。即便是一路以来跟他似乎不相伯仲的秦斐,陈一新也有战胜的信心。可是今日对上这个仅仅是在十万深渊里历练了七年,其实却并没有修炼任何真诀、法术的卓知远,居然无法从真气上直接压倒他,陈一新的心里也是复杂的难以形容。

“好了,你们这两个小家伙,一见面不说叙叙旧情,却暗中较量了起来。”李度淡淡的笑着,一拂衣袖,将卓知远和陈一新轻易的分开。

卓知远颇有些倔强的看着陈一新:“你为何不让我行礼?”

陈一新也是瞪大了双眼:“你为何要向我行礼?有病啊?”

卓知远极为认真的说:“七年前,若不是你出手相助,我早就被秦斐打的一塌糊涂,根本不可能活到今日了!我想要好好谢谢你!”

“谢个屁,我帮你什么了?我还不是被那小子打的满地找牙?最后是你自己把他打败的,与我何干?”

“我…但是若不是你当时出了手,我根本就撑不到那时候。你必须受我一礼!”

好吧,两个倔强的小家伙,为了这点儿破事几乎要吵起来!

“你还真是病的不轻,你有这工夫不如勤加修炼,省的为我们陈家村丢人!你要记住,你不管姓什么,始终都是我们陈家村出来的,若不是因为这个,我才懒得理你!”陈一新坚持不肯,似乎卓知远再要坚持,他就打算掉头便走了。

卓知远诚恳的点了点头:“这个我永远都会记得,但是我欠你的,一定要还你…”

“妈的,你这小子还真是麻烦,老子当你是朋友才帮你的,你却还…你再这样,老子就走了,以后你也再别说你认识老子!”这个陈一新,倒是跟他爹一个脾气,那嘴里也总是冒出些骂骂咧咧的话语,但是听在卓知远耳中,却是亲切无比。当年陈一新的爹,陈大叔不也是整天在门口大喊:姓卓的小兔崽子,还不赶紧滚出来到老子家来吃饭,你想把自己饿死啊?

“你说我们是朋友?”卓知远满脸的欣喜,心中着实开心不已。

“妈的,真是被你打败了,是朋友是朋友,真是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陈一新满脸的挫败,似乎受伤很深。

第七十三回【无法明白的莫询】

回到会释峰上的紫玄殿的时候,卓知远已经有些微醺了。

刚走进紫玄殿的大门,卓知远就看到莫询一个人坐在屋中,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莫询手边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口鲨鱼皮的宝剑,还有几本不知名的经书功法。

原以为莫询看到自己颇有些醉醺醺的样子,会训斥自己几句,没想到莫询却只是看了卓知远一眼,指了指桌上那些东西,说道:“回来了?这些都是给你的。”说罢,便站起身来,往后门走去,走了两步,又停下来看了卓知远一眼,示意他跟上。

卓知远走到桌边,拿起桌上的宝剑和那几本功法,默默的跟在莫询的身后,到了紫玄殿后的练武场。

站在练武场边,莫询指了指场地中央,说了一句:“我说过待你三月面壁期满,要检查你的修炼进度的,拿出你最好的手段来。”

卓知远默默的点了点头,将那几本功法放在场边的石台之上,然后呛啷一声抽出手中那口莫询送他的宝剑,只见一汪青虹顿时晃着卓知远的眼睛,纵然是卓知远,也能一眼便看出这口剑的品质出众,纵然比不上自己在十万深渊里得到的那口透明短剑,却也绝不比他从江无患那里抢来的断玉剑差。

稍稍有些意外的卓知远,也并没有太纠结于此事,而是很快便走至场地中央,配合着【天禽九变诀】的身法,将【灵犀剑指】从头至尾走了一遍,虽然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但是胜在扎扎实实,每一招都恰到好处,没有寻常少年舞剑之时那种炫耀的心态,每一剑的力量都十分的均匀。

不过他这套剑法走下来之后,看在莫询的眼中,倒是有些耐人寻味之处。【灵犀剑指】虽然只是中规中距,但是那被卓知远改良过的【天禽九变诀】的身法,却是看的莫询眼前微微一亮。

“你这身法为何跟秘笈不同?”莫询似乎很随意的问到。

卓知远心头一凛,但是想了想莫询总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为难他,于是便又说道:“我在十万深渊之中的时候,曾经遇到过太多的妖兽,在跟他们交手之时,我也悟出了一些他们身法快捷敏锐的法门。拿到这【天禽九变诀】之后,我修炼之时就觉得有些地方如果按照我领悟的方法做些调整,会让整个身法更上一个台阶。”

莫询微微颔首,这其实也是在他的预料之中,想当初任非作为他的师父也曾对他说过,在十万深渊里,并非只是芥子元力和天地灵气充沛那么简单,跟那些由芥子元力幻化的妖兽搏斗之时,往往能在身法和武学上领悟到很多不同的东西。当时莫询帮卓知远挑选武学之时,也是在这方面进行了考虑,现在看到卓知远果然对身法有自己的领悟,也正应证了莫询的猜测。

“师父,【三火极元劲】还要演练给您看么?”卓知远虽然心中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是经过上次莫询的呵斥,他还是忍气吞声的称呼莫询为师父。

莫询摆了摆手:“以你的修持,法术一门也只能入门而已,不用演练了。那几本秘笈你要详加参悟,再过几日便是门中比武大会之时,想必你也早已知晓了。在比武大会之前,你能领悟多少,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你也休要在我面前装出乖巧之状,我知道你对我很是不服。你想要借助这次比武大会那五个下山去大胤皇朝的名额摆脱我的监管吧?那你可就要加倍努力了。别以为你打败了一个江无患就笃定可以拿到这次的下山名额了,江无患若不是轻看了你,你也没那么容易赢他。何况这清源山中,比江无患要强的弟子何止四五个?我也想看看你究竟有多少本事。”

卓知远听到莫询这番话,心中反倒是纠结不已,也不知道莫询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在卓知远看来,莫询对于自己心里这点儿小心思,即便是不横加拦阻,也肯定是瞧不上眼的。没想到莫询说出的这番话,倒像是在提醒他清源山中高手众多,如果想要脱颖而出,还需加倍努力,甚至有点儿师父对徒弟的勉励之意。这却是让卓知远越发的不懂莫询想干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