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就拥她入怀:“好,我疼你。”回头打趣林谨容:“别光顾着给你姑母和表妹剥橘子呀,也给二郎剥一个。”

林谨容含笑不语,转而剥了个橘子给陆缄。因见涂氏和陆缮也蹙了进来,便也笑吟吟地剥了一个橘子给涂氏,又剥给陆缮,谁也不落下。涂氏接了橘子,就一直委委屈屈地看着陆缄,陆缮不接橘子,把脸撇开。

这孩子也十三岁了,却长得像个十岁的孩子,性子更是和个七八岁的差不多。这样下去,可怎么了得?陆老太太看着,伸手叫陆缮过去:“六郎到祖母这里来坐,陪祖母说说话。”

陆缮垂着头走过去,坐在陆老太太身边,一言不发,从始至终头都没抬过。陆老太太递什么给他,他就接着,拿在怀里也不吃,也不动,陆老太太没招了,只好摸摸他的头,轻轻叹了口气。

宋氏叹了口气,无限怜爱地道:“这孩子,我瞧着怎么又比从前瘦了好些?这小脸瘦得,都只有二指宽了,真是……跟着五郎的时候还看得到点笑脸,这些日子五郎被他们祖父带在聚贤阁读书,其他哥哥各有各的事,没人陪他,就成这个样子了。”

她不说这话还好,涂氏一听就悲从中来,各种情绪全数涌上心头,抽出帕子捂住脸,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我是造的什么孽啊……第一个……呜呜……第二个,没站住……呜呜……只剩下这根养老的独苗苗,又是这样……呜呜……我将来可怎么办好啊,呜呜……我的四郎啊,你若是还活着,我也不用这样难啊……呜呜……”

见她突然提起早就夭折了的次子、排行第四的陆绛,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林玉珍的脸上拧得下水来,额头的青筋一跳一跳的,嫌恶厌恶到了极致,陆老太太头痛地扶着额头,恨不得赶紧起身逃掉,陆缄拿着吃剩的半个橘子,脸越来越白,眼睛越来越黑。陆缮的头越来越低,身子缩成一团。

宋氏忙站起身去劝涂氏,夸张地轻轻拍自己的嘴:“看我这嘴贱的,好不好地提这个做什么?三弟妹啊,你别哭了,都是我的错。六郎不就是身子弱了点么?你放心,要寻什么补药我们都跟着你寻,哎呀……提起可怜的四郎来,我也难过啊……那孩子,也是又聪明又乖巧的一个……”然后也红了眼圈,微微哽咽起来。

涂氏哭得更大声了:“我可怜的四郎啊……呜呜……我的命真苦啊……呜呜……”

陆云赶紧起身去劝,涂氏根本不理她。陆云又急又委屈,回头看看陆缄,又看看陆老太太,然后看向林谨容。

好一场热闹的大戏,这见面礼可比从前给的厚。现在回想起来,仿佛每次涂氏和林玉珍闹事,总有宋氏的身影。今日这招也真高,活生生得把人给逼死,陆缮不成这样儿那才叫怪了,涂氏真是蠢得可以。来而不往非礼也,林谨容轻轻咳嗽了一声,道:“三婶娘莫哭了,听说诸先生那里和六弟同龄的弟子差不多。我七弟去了诸先生那里后,就懂事开朗了很多。”

第163章:旁观

从前林谨容不觉得,如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反倒清楚了很多。陆缮就是一杆枪,要想让二房和涂氏消停,首先就要解决陆缮的问题。陆缮一日不脱离涂氏,一日就不能正常长大,大了也是废人一个。陆缮越是弱,越是不成器,涂氏心里的怨气就会更深重,就会闹得更凶。

林谨容的声音不小,奈何在此时,根本没有人理睬她。

刚进门的新媳妇,算什么?

涂氏哭得伤心,满心都是对公婆和大房的怨恨,对陆缄的不满和失望,就算是听到了林谨容的话,也舍不得让陆缮离开她的视线和怀抱,送去吃苦。

林玉珍严重不满。还真为三房打算上了?先不说诸先生是否愿意收陆缮,就算是收了,那不是给陆缄惹麻烦么?陆缄拖着这个拖累,还怎么读书考试?

宋氏等人自然更是不会听见,劝解的声音更大,三两下,就把林谨容的声音给湮没在了吵闹之中。

陆云垂下眼沉思,陆缄却是迅速抬眼看着林谨容,眼里亮起一簇火光。

林谨容扯了扯嘴角,垂下眼捧了一杯茶给陆老太太。陆老太太身子不好,听不得吵闹,想发作,果然是觉着对不起三儿子和三儿媳,不发作,又觉着实在不像话。这行为,就像是给林谨容下马威,当下叹了口气,轻轻抚了抚林谨容的手背,小声道:“孩子,你……”

林谨容轻轻摇头:“没事。”她不在意,因为不在乎,所以这种手段根本伤不了她,最多就是吵闹烦躁一点而已。

见她虽然低眉垂眼的,脸上和语气里也没什么不耐烦敷衍愤怒伤心之类的,平平静静,温温和和的,陆老太太的心情就好了许多,起身道:“我累了,不舒服。二郎媳妇扶我进里屋去歇息。”

林谨容巴不得,扶定了陆老太太的胳膊,跟她进了内堂,把几道门一关,涂氏的哭声和宋氏的劝解声就低了下去。

林谨容伺候陆老太太躺上床,又接过沙嬷嬷递来的热帕子给陆老太太擦了把脸。陆老太太热情地道:“阿容陪我说说话。”

林谨容微笑着坐在她面前的锦墩上,含笑看着她:“祖母想听什么?”陆老太太长期卧病在床,喜欢清静,无力去管家中的大小事务,就是儿媳请安,也不是日日都有精神的,自然也和孙子辈的媳妇们亲近不到哪里去。但当年她却极其喜欢宁儿,经常让沙嬷嬷抱宁儿过去陪她,所以林谨容和她接触不多,也不讨厌她。这会儿跟着陆老太太躲在这屋里,简直清净极了,光冲着这个,都得好好陪这老太太说说话。

陆老太太想了想,道:“和我说说如今的小姑娘们都喜欢什么吧?我太久没有出门,那些新鲜玩意儿都不知道了。”

林谨容一时有些发怔,前生离群索居,境遇窘迫,今生忙得不亦乐乎,所有的时间和空闲,都用在了赚钱和替陶氏、林慎之等人打算上头,根本没有闲心去想这些无用的琐事。林五她们现下喜欢什么,最流行什么,她都不知道。可想来想去,女孩子最爱的无非就是吃穿玩乐,便笑道:“还和祖母当年一样的罢,斗草看花打秋千,游湖烧香拜拜佛,弄点好吃的,淘点好胭脂,做件时兴的衣裳,比比谁的手最巧。”

陆老太太就笑起来:“果然一直不变。那么你最喜欢什么呢?”

林谨容垂着头看了看手指,低声道:“孙媳妇闲时也会吹埙分茶,写字看书,更多时候在看账簿。”反正如今她是声名在外了,也不用藏着掖着,不如早点说出来,改日也好光明正大地请林世全进来说说话,商量一下接下来要做的事。

陆老太太笑道:“你倒是实诚。我年轻时也曾帮着你们祖父看账簿,后来身子不好,就不碰了。那些小字儿会跳舞,弄得我头昏眼花的。”

林谨容配合地笑了笑:“祖母就好生享福罢。”

此时外间已然安静下来,大丫头素心进来道:“老太太,大太太和姑娘想进来陪您说话。”

陆老太太皱了皱眉:“我累了。”素心忙退出去传话。

林谨容也就趁势起身:“那祖母您歇着,孙媳妇去了。”

陆老太太“嗯”了一声,放她出去。

林谨容出了内堂,只见林玉珍和陆云都走了,只有陆缄一人站在外堂,背对着她,看着门外发呆。听见脚步声,他回过头来瞥了她一眼,低声道:“走罢。”

二人沉默着回了房,桂嬷嬷见二人表情都不好,吓得战战兢兢的,左给林谨容使个眼色,右看陆缄一眼。荔枝上茶,也是小心翼翼的,豆儿几个更是屏声静气。

有他板着脸冷冰冰地坐在这里,谁也没好日子过。林谨容便问陆缄:“敏行要去听雪阁看书么?”

陆缄这才抬起头来看着她:“不去。”

林谨容抿抿嘴:“那我收拾一下,你去隔壁读?”

陆缄又道:“不读。”

那爱咋咋地吧,林谨容便起身去取了自己的书来看。

陆缄又坐着沉默了许久,突然道:“阿容,以后不要再在其他人面前提那个话了。”

林谨容笑笑:“我只是觉得不管是谁,天天被人说是病人不中用,没病都得生病。十三岁的人,也该好好打算一下了,并没有其他意思。”言尽于此,听或是不听,做或是不做,是他自己的事。

陆缄看了她一眼:“我知道。先给他调理好身子再说。总不能这样下去的。”

他虽然不曾多说,林谨容却直觉他的心情不错,便趁机道:“我自请期之后就不曾管过铺子里的事,很久不曾见过我族兄了。敏行,你看是不是……?”

陆缄爽快地道:“先过了这个月,我会安排。”随即起身道:“我出去一趟。”

也没说要去哪里,林谨容也不问,只送他出了门,才刚回来坐下,就有林玉珍跟前的丫头沉香进来道:“太太请二奶奶过去一趟。”

必是为了先前她多的那句嘴。林谨容叫了荔枝跟着,去见林玉珍。

才进房门,她就感觉到气氛很压抑,林玉珍板着脸坐在窗前的榻上,手端着一碗茶,背对着她,也不会回头也不理睬。陆云坐在一旁,给她使了个眼色,暗示林玉珍在生气。

林谨容行礼问安,林玉珍不理。又说一次,林玉珍还是不理。陆云忙笑道:“娘,关起门来咱们就是一家人,有什么话,您只管说,这样别扭生气可解决不了问题。”

林玉珍回过头来狠狠瞪着林谨容:“我倒是小看了你,才进门两日,就生出这么多事端来……”

林谨容唇角含着淡淡的笑,听她发完脾气了,方和和气气地道:“姑母,不是侄女生事,是别人生事。您是为了适才侄女多那句嘴生气吧?”

陆云认真地打量着林谨容。不气不恼,平平和和,这人不是太没脾气就是城府太深了。明显的,这不是个没脾气的,那便是城府太深了,不好把握。

林玉珍怒道:“你还知道?我以为你不懂?二郎呢?听说他出了门,是去哪里了?”

林谨容道:“二爷没说,我也不好问。我,自然是懂的。正因为懂,所以才多了那句嘴。”

陆云道:“嫂嫂,既然你都懂,就该明白如今我们的境地。你是想让三婶娘把六弟送到诸先生那里去吧?三婶娘把六弟看成命根子一样的,根本舍不得,你就不怕有人说你一进门就使坏,容不下他?”

林玉珍狠狠插上一句:“若是陆缮被送到诸先生那里,拖累了二郎,你以为最吃亏的会是谁!”

总归不是她。林谨容道:“拖累不了,相反大家都会清净很多。”

“怎么说?”陆云抓住她这句话,紧追不舍。

林谨容似笑非笑地道:“人人都有新衣服过节,我本是也有的,却被旁人给夺了去,只剩下一件不怎么好的衣服,穿不出去。我当然要哭要闹,不然别人怎会知道我委屈可怜呢?可若是我也得了件好衣服,我自然就不那么委屈了。虽然也还会有不平,但好歹有件撑脸的,不是那么急迫。”涂氏为何死缠陆缄,为何今日如此不顾一切地爆发发作?因为涂氏看不到希望。

这个比喻不好听,却十分贴切。陆云听懂了,按住林玉珍的肩头,担忧地道:“嫂嫂,你虽是好心,但未免太粗疏了些,容易被人误会利用。那话现下只怕已经传到祖父耳朵里了,还不知他老人家会怎么想呢。下次再有此类事情,你还是该先和娘商量一下再开口,更妥当。”

林谨容十分顺溜地道:“我以后会尽量注意。”

林玉珍冷哼了一声,显然根本不信。

陆云就朝林谨容招手,小声道:“嫂嫂你先回去罢,省得哥哥忧心。这里有我,你别担心,就算是祖父那里说了什么,我也会替你辩解的,必不会让你受委屈。”

林谨容便笑着道谢,陆云忙道:“谢什么?人家不都说我们是亲表姊妹么?就是要互相体贴互相疼爱才是。”

林谨容点点头:“你说得极是。”从她不肯收涂氏那只镯子开始,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第164章:红梅

林谨容从林玉珍的院子里出来,已是午后,荔枝见她慢吞吞,不紧不慢地走着,便劝道:“奶奶,只怕二爷等着您一起吃午饭呢,走快一些?”

林谨容道:“我累了,走不快。”

荔枝抿了抿唇,也就不敢再劝。二人慢悠悠地沿着青石板路走了一歇,忽听有人在身后喊道:“四妹妹!”

林谨容回头去瞧,只见陆纶穿了件石青色的绵袍,虎背熊腰,像头熊似的站在不远处,两条虫似的浓眉欢快地跳动着,朝她龇牙咧嘴地笑。

荔枝就低声抱怨:“这五少爷,怎么还能叫您妹妹呢?这么久不见,光长个子不长心眼。”

林谨容倒是心情大好,笑道:“五弟,不是说你在聚贤阁读书么?怎地有空出来?”

“好呀,这回你倒是变成我嫂子了,五弟喊得可真顺溜。”陆纶大步朝她走过来,笑道:“二哥去寻祖父,祖父嫌我在一旁读书太吵,声音太难听,就把我赶了出来。二哥让我和你说,他不回来吃午饭了,让你不要等。你这两日都在做什么?我从昨日早上开始,就没遇到过你。”

荔枝便道:“五少爷,我们奶奶刚进门,怎么敢到处乱走?求您别再叫她四妹妹了,人家会说我们奶奶不端庄的。”

陆纶难得的红了脸:“不喊就不喊。”

林谨容见他红脸,不由暗想,终于在开窍了。

忽见陆纶为难地摸了摸头,小声道:“我刚才听说,她们给你气受了?唉,你呀,可真是够为难的。我想帮你,却不知该怎么帮你,这样罢,你若是要我做什么,只管让人来和我说,我住在东面那座种了杏花的院子里,就算是我不在,和小厮说也是一样的。千万记住了。”

这家里,谁说心疼她,担心她,想帮她,她都不见得会有多相信,只有陆纶,说一是一,铁铮铮的男子汉,她从来不怀疑。林谨容的心里由来一暖,笑道:“你是故意吵闹祖父,想被他赶出来的罢?”

陆纶笑道:“被你猜中了。”然后贼兮兮地道:“我总觉着,你和从前比起来就像变了个人,要是从前,你一定在哭,这会儿却在笑。你吹埙、点茶、做生意都那么厉害,是遇到什么奇人了吧?你和我说嘛,我一定不会告诉其他人。我就想拜他为师,学个一照两式的。”

荔枝扑哧一声笑出来:“五少爷是在编故事吧?”

陆纶傻傻地一笑:“没有啊?”

“哪有什么奇人?我成日关在家里,就算是真有,又哪能碰得着?”林谨容情不自禁地抚了抚有些发热的脸颊,正色道:“五弟,你好好跟着祖父读书罢,不要再去想从军的事情了。”

陆纶怔了怔,有些不高兴:“你怎么也和他们一样?从军怎么了?我就要去考武举,将来考武状元,做将军!一定要!”想了想,又咬着牙加重语气:“一定要!非得要!”

若他果真是去考武举,去从军,那也就罢了,可是他没有,他做的是大逆不道的事,还因此送了性命。只要他能改变这个愿望,就能保住他的性命。可这人是个犟人,轻易撼动不了,只能循序渐进。早前她本是打算在关键转折那一年再给陆家送信阻拦他的,可既然阴差阳错中她又嫁进来了,不如从现在就开始说动陆纶。林谨容笑道:“我不是阻拦你啊,多读书好啊。有勇有谋嘛,你读好了书,也自由一点……”

“别,快别说了,你后面要说的我都知道。读书,我这个年纪了,还能有什么大成?”陆纶一副生怕林谨容再劝说他的样子,匆匆忙忙地和林谨容告辞:“我就是特意来和你说这个,我走了啊!”言罢一溜烟跑了。

荔枝盯着他的背影道:“这五少爷,真不像是这家里的人。这年纪了,还这样风风火火的,没心没肺的,好像什么事都和他没关系。”

林谨容沉声道:“荔枝,他可以相信。你和她们说,无论如何,对五少爷都一定要尊敬。”

荔枝不明所以,但见她不像是开玩笑,便认真记下不提。

天色将晚,林谨容极认真地将手里的信纸提起来迎着风晾干,然后装入信封封好,提笔端端正正地在信封上写了“杨茉”两个字。

“给谁写信呢?”陆缄信步进来,手里还举了枝新砍下来的红梅。

林谨容瞥了他手里那枝红梅一眼,把信封对他扬了扬:“杨茉。听说要生产了,备礼恭贺她。”

“取个玉壶春瓶来养着。”陆缄把红梅递给豆儿,回头问林谨容:“杨茉是嫁在哪里的?”

林谨容道:“信州,具体哪里不知道,每次我给她的信和东西都是委托吴家的人带过去的。”

“这次还是要让人送去吴家?这么厚?”陆缄走到林谨容身边坐下,探手去拿她的信封,林谨容手一缩,睁圆了眼睛警惕地道:“都是女人的私房话,而且也封好了。”

陆缄鲜见她这样子,不由微笑道:“我怎会看你的信?就是想看看你写的字如何。”

心情好得很嘛,是陆老太爷准备出手了吧?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想必接下来涂氏就该要死要活了,就看到时候你是不是还笑得出来。林谨容漫不经心地道:“我的字写得再好也比不过你。信州那地方你熟么?”

清婉、流畅、瘦洁,写得不错,陆缄的目光牢牢粘在信封那几个字上:“信州没有去过,我们那时候是在江州,后来又去了洪州。”

林谨容便不再言语,将那封信仔细锁在妆盒里,又叫荔枝进来,开了箱笼取送给杨茉的东西,陆缄在一旁看着,但见里头有对白玉壁,颜色晶莹,便道:“这玉看着不错。”

林谨容猜他是说这礼送得重,便道:“她送了我一对金镶羊脂白玉头钗做添妆,所以特意挑这个还她。”

陆缄看她和荔枝认认真真地将各色小东西装了满满一小匣子,然后又上了封条,显见是十分重视杨茉。便又道:“你还记得顾书痴么?”

林谨容想了半天才想起是他在清州时结识的人,便道:“记得。清州的那位?”

“是。”陆缄见她记得,眼里浮出几分笑意,俯身过来:“他去年得了一位大人的赏识,去河中府做幕僚了。”

林谨容不知他为何会突然和她提起顾书痴来,便随口道:“那他家的生计就能解决了。”

陆缄笑道:“是,我很替他高兴,前些日子他托人给我写了信来,邀我有空去他那里玩。可惜我去不了。”

“以后会有机会的,兴许你能去那边做官也不一定。”林谨容站起身,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陆缄默了片刻,低声道:“我想留京。到时候带你一起去。”说了这句话,就快速起身接过豆儿手里捧着的红梅,问林谨容:“你觉着放在哪里好?”

林谨容想也不想地道:“放在你的书桌上吧。你看书的时候也清新些。”

“留给你吧。我明日就去听雪阁读书了。”陆缄起身把花瓶放在了照台上,背对着她道:“适才祖父夸你了。”

林谨容扯了扯唇角:“我以为会挨骂。一直就在害怕。”

“……”他可没看出她有半分害怕的样子,陆缄忍了忍,道:“他老人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他会亲自安排人给六弟调理身子,再亲自教导六弟一段日子,若是诸先生愿意收,就把六弟送过去。若是诸先生不收,另外给他找个书院,让陆纶跟着去陪他。”

“那就好。饭菜来了,洗手吃饭吧。”林谨容起身洗了手,指挥丫头们布桌摆饭,照例地亲手给陆缄添饭送筷,一丝不苟,体贴周到。

刚坐下来就见陆缄给她夹了块炙鸡,看着她道:“是我们家厨娘的拿手好菜。”

林谨容默了默,把筷子伸向她面前的那盘蒜泥白肉。还未夹起,就听陆缄低声道:“我不爱吃那个。”

林谨容顿了顿,收回筷子,转而夹了点笋鲊过去,吞药似的吃那块炙鸡。

陆缄垂着眼吃了,又给她夹了块炙鸡。

林谨容实在忍不住,道:“我不爱吃这个。”

陆缄就又夹了回去,朝她一笑:“我也不爱吃笋鲊。听说你爱吃乳羊肉?明日让厨房做一点。”

林谨容低声道:“不必,有什么吃什么。”

陆缄点点头,不再言语。

少倾饭毕,荔枝伺候林谨容洗手漱口,低声道:“奶奶,二爷既然和您说那炙鸡是厨娘的拿手好菜,而且一上桌就给您夹,夹了一次又一次,说明他喜欢。您为何不也夹一块给他?”

林谨容恍然大悟状:“我没想到。下次给他夹。”

“那您一定要记得啊。明日奴婢就去打听打听,二爷都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荔枝无奈地叹了口气。投桃报李,林谨容替陆缮排了个去处,才会有了这枝红梅,陆缄主动夹了炙鸡,想得到的绝对不止是那点笋鲊。罢了,慢慢来吧。目前林谨容做的已经比她早前想的好得太多了。

第165章:妻者

陆缄从婚后第四天开始,五更天起床,吃早饭,然后直接去听雪阁读书,午饭也不回来吃,全靠人送,待到晚饭时分,才又回来与林谨容一道吃晚饭,去林玉珍的房里请安,若是听说陆老太太精神还好,那便又去荣景居一趟。

从他出门开始,林谨容就先去林玉珍那里应卯,陪林玉珍说话,和陆云一道做女红,午饭陪林玉珍和陆云一道吃。饭后林玉珍午睡,她便自由了,回房小睡半个时辰,领着桂嬷嬷她们几个整理嫁妆。晚饭时分,陆缄归来,简短的互相问候,帮着他换衣服,洗手,吃饭,饭间秉承食不言的规矩,互相夹点菜以示关心,基本不语。请安归来,陆缄照常要在隔壁温习一个时辰的书,她就在房里看杂书等他,待到他归来,备水给他盥洗,随意说几句闲话,然后吹灯睡觉。

那只手自从那一夜在林谨容腰间停留过片刻,不曾得到她的回应之后,就再也没有越过界。这样的日子,林谨容过得很轻松,桂嬷嬷等人见她二人相敬如宾,也很满意。陆老太爷、林玉珍等人见他二人和和气气,陆缄照旧刻苦用功,也非常满意。

二人遇到过涂氏和陆缮几次,因着陆老太爷在第四天就把陆三老爷叫去过问了陆缮的事情,训斥告诫之后,又亲笔写信去太明府让胞妹打听那位郭大夫。涂氏心里略微好受了些,虽则见了他二人还爱偷偷地瞟陆缄,却也收敛了许多,没有再去纠缠林谨容,没有再当面刺激林玉珍。

婚后七日,按例娘家都要上门接新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不过五更,林谨容和陆缄就起身梳洗装扮,吃过早饭,先去聚贤阁和陆老太爷辞行,又去荣景居见陆老太太,待从林玉珍房里出来时就已是天亮。

刚过巳时,林慎之和林亦之就上了门,把林谨容和陆缄簇拥着上了车,往林家而去。

陶氏早就带了平氏一道,在二门处候着的,才见林谨容下了车,就红着眼睛迎上去,扶定了她,上上下下的打量。又偷偷捏捏她的手,检查是否瘦了。

林谨容含着笑,任由她捏。

陶氏见她笑嘻嘻的,脸上没有不愉快的神色,手摸着也不曾变瘦,便满意地看着陆缄道:“二郎你不错。”

陆缄笑笑,打量了一下林谨容的神色。清晨的阳光照在她的头上脸上,发髻上的宝石步摇轻轻晃动着,映照得她一双眼睛亮亮的,给笑容添了几分撒娇式的娇俏。此时的这个才是个十七岁的女子,全不似早前那个认认真真给他梳头,给他夹他喜欢吃的菜,又帮他整理袍服的妻子。

她真的是在认认真真地做他的妻子。陆缄不由想起陆老太爷的话来:“她只要安安静静的,不吵不闹,不偏不倚,尽职尽责,就是一个好妻子。妻者,齐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你要待她好,她才会待你好,再过得几年,等你有了功名,带她安享荣华,再有了孩子,她便再有多大的怨气也该散了。”既然已经绑在了一起,他们要过一辈子,他不想做怨侣。

陶氏无意之中看到陆缄在看林谨容,不由乐得笑开了花,热情地招呼二人入内。林家众人早就团团围坐在和乐堂里候着的,见了他二人进来,就都欢声笑语地和他二人打招呼,互相见礼,之后,林谨容留在后堂与女眷们闲谈,陆缄则被林老太爷等人带出去说话,又摆席招待新女婿。

热热闹闹地吃过饭之后,林谨容和陶氏方有了单独相处的时间。才进了房门,陶氏的笑容就淡了下来,手摸着林谨容的头低声叹气:“囡囡,陆缄怎么就招了那么个亲娘?”

林谨容听陶氏的意思,是已经知道这事儿了,不由皱眉道:“您是听谁说的?”她虽没有刻意隐瞒这事的意思,却也交代过身边的人,无需乱传,且这几日桂嬷嬷她们几个就没有谁往外传递过消息。是谁这样多事?

陶氏怨道:“这孩子,这时候还想瞒我?我先前当着陆二郎不好说,只好装作不知此事。进门就这样闹腾给你看,恨死我了!我一直忍到此刻才有机会和你说,你还不肯说?”

林谨容只好道:“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谁也没把我怎么样。说到底,真正生气的人是姑母,为难的人是陆缄。是谁和您说的?”

陶氏低声道:“是你二伯母说的,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打听到的。”想起罗氏借着狠批涂氏不像话,实则嘲笑讥讽林谨容这门亲事时的情形,她就气得发抖,“我是没有法子替你出气,只能干生气。那涂氏,从前觉着她可怜,这时候怎么就觉着她这样可恶呢?”

林谨容见她又红了眼圈,忙安慰道:“真不要紧,老太爷已经教训过她了,老太太待我也不错,当时护我了。姑母才是最生气的。”又特别交代她:“您千万不要和任何人说她的不是,忍着,不然只怕一传十,十传百,不好收拾。”

陶氏抽了帕子按着眼眶低声道:“我知道,为了你,怎么也得忍着。陆缄待你可好?”

林谨容斩钉截铁地回答:“好。”

陶氏满意地笑起来:“那就好。我等着你们早日开花结果,喜上加喜。等你有了儿子,你就站住脚了。”又凑到林谨容耳边小声道:“新婚这几个月是最容易坐胎的时候,你留意些,不要浑浑噩噩的,什么时候有了都不知道,我稍后会交代桂嬷嬷,饮食起居上注意些。”

林谨容垂了眼低声道:“娘,我才进门七天呢。”

龚妈妈就笑起来:“姑奶奶脸皮还嫩着呢,太太到此为止罢,再说就要恼羞成怒了。”

“我是她亲娘,我不和她说,谁和她说。”陶氏笑笑,又摸了摸林谨容的腰:“不行啊,太瘦了,得多吃点才好。这个时候可不是讲苗条的时候。”三句话不离,又折了回来:“陆缄什么时候回诸先生那里?想办法让他多留两个月吧?”

林谨容额额头上的青筋控制不住地跳:“一家子老小都指着他考取功名,真要这样,人家怎么看我?您就不能说点别的么?”

陶氏见她生了气,晓得刚过门的新妇都害羞,连忙打住:“是,我考虑不周。”忍了片刻,又想起自己当年无子嗣的痛苦为难处,忍不住又道:“他会经常回家的吧?可别和从前一样,过节都舍不得回家。要是他果真那样呆,我就得和你姑母商量商量了。”

前生今世,自她婚后,陶氏永远最关心的都是这个问题。但也怪不得陶氏,世情就是如此,曾经,她也是这样的。林谨容无奈地长长叹了口气:“您不用管了,我会和他说。”不等陶氏再说,叫一旁脸红得滴血,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的荔枝取给杨茉的匣子和书信过来:“娘,这个是还杨茉的礼,还有我的书信,您千万要赶早替我送到吴家,不要忘了。否则不知他们下次再使人去江南又是什么时候了。”

陶氏忙叫龚妈妈接过来收好:“不会忘记,我明日一大早就使人送过去的。”又手忙脚乱地安排林谨容:“去里间躺一会儿,等外头席散了,我自会叫你。”

还是娘家好。林谨容眼巴巴地看着陶氏:“我们娘两个一起睡?我下次回来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陶氏开心地搂了她:“好,娘俩一起睡。”

再没有比在陶氏身边睡觉更让人放松舒服的了,林谨容像一只小猫,紧紧贴着陶氏沉沉睡去。

一觉醒来已是日影西斜,身边的陶氏已不知所踪,只外间传来低低的说话声,林慎之道:“差不多了,叫四姐起来,她再累也不能叫姐夫总等着她不是?”

陶氏偏心眼的话:“就再多睡一会儿,下次来不知是什么时候了,二郎不会在意的是不是?”

陆缄含了笑意的话:“是,不在意。祖父和母亲都特意吩咐过,可以多待些时刻。”

林三老爷威风凛凛:“不像话,都嫁了人还半点规矩都没有,这是自家外甥,若是那起特别讲规矩的人家,早就骂了。”

林谨容对着镜子抿了抿头发,整了整衣裙,掀开帘子走到陆缄身边低声道:“走罢。”

陆缄看着她绯红的脸颊,轻轻点了点头。

与林家众人惜别之后,林谨容本以为陆缄会骑马,谁知他却跟着她上了马车,特意解释道:“我饮的酒有些多,岳母不许我骑马。”

林谨容忙给他挪了个位子:“喝过醒酒汤没有?”

“喝过了,岳母特意吩咐龚妈妈替我熬制的。”陆缄轻轻握住她的手,将袖子垂下盖住了:“阿容,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陆缄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地低声道:“妻者,齐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这句话,后头还有一句,“故夫死不嫁。”

这话,从前她也听过的,林谨容看着陆缄的眼睛轻轻笑了:“我听过的。也从没有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