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立愤怒地看着陆建中:“二哥这是质疑我,怀疑我?父亲刚刚去世,就只记得利益而忘记了悲伤,那样忤逆不孝的事情不是我能做出来的。我只记得伤心,恨不得替父亲去死,哪里顾得上这个?更何况,父亲说得明白,这东西要留着等大哥、二郎、五郎他们全来了才和重阳节时交给宗亲的那一封信对照着来。”后面这话却是他自己想当然添上去的。

陆建立忖度片刻,道:“也好。等大哥回来又再说。”

林谨容却知道,夜长梦多。陆绍离得最近,很快就会回来,二房如虎添翼。

第373章:合力

陆建新、陆缄回到家,最快也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果真等到那时,不谙于给了二房一个喘息和动作的机会,变数太大,实在不划算,打铁要趁热才是,即便不能揭穿二房的真面目,也要叫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林谨容扯了扯林玉珍的袖子,低声和她说了几句。

林玉珍虽然讨厌林谨容总是提醒自己,好像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似的,但也没有不听林谨容的,立时就板了脸道:“老三他既然这么急,一早起来就喊打喊杀的,不如索性把宗亲族老们都请来,把这事儿趁热办了罢,省得转眼又要起坏心害人了有些人,为了这点阿堵物是六亲不认的,怀了几个月的亲骨肉都可以折腾掉。你就不怕你拿着这封信,走路会摔跤,逛园子会落水,睡觉会闭气么?”

要说林玉珍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就是不讲道理和说话气死人,哪里疼她就踩哪里。这话实在是说得太过恶毒,只差就直接点着二房说他们贪财害命了。饶是宋氏一直撑着脸皮不放松,陆建中刚刚换回忠厚嘴脸,也忍不住暴跳如雷,气恨交加,恼羞成怒。

陆建中怒道:“大嫂说的这话我听不明白,谁要起坏心害人?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今日大嫂若是不把这话说清楚,我必然不饶”

不饶?他敢把她怎么着?林玉珍睥睨着陆建中,微微不屑:“你心虚什么?我点你的名了么?这种事情不是没发生过,可不是我吓唬谁。芳竹那是怎么掉进水里的啊?大郎媳妇儿的那一胎是怎么没了的?哈……公爹给你们留脸,我们给公爹宽心,可不是我们傻,什么都不知道。”

陆建中恨透了她那副轻蔑的样子,却苦于被抓住了痛脚,便狠狠一甩袖子,色厉内荏地道:“我不和你这个用心恶毒,不留口德的泼妇一般见识你做不了长房的主”转过头看着陆建立道:“老三,大哥不在家,现在家里主事的就是你我兄弟二人,说吧,你到底是如何想的?休要管娘儿们胡说八道”一句话又把林谨容婆媳给排除在外了。

林玉珍大怒:“老三,有些话不用我多说,你自己好生想想该怎么做”

陆建中沉默不语,显然有些拿不定主意,或者是没想到此事的要紧性。林谨容朝樱桃使了个眼色,樱桃便走过来,贴在林谨容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林谨容挥手示意她下去,咳了一声,细声细气地道:“二叔父,按您的说法,女人做不了主,似我们大房,大老爷、二爷一日不回家,我们就什么都要听你的了?不管你做得对与不对,我们都不能说?”

陆建中哼哧了一声:“二郎媳妇,你别不懂事,长辈说话你插什么嘴,不但不劝着你婆婆些,还来火上浇油你们林家是不是书香门第?”

“回二叔父的话,我们林家是书香门第,所以我们讲的是道理,讲的是纲常,不是谁的声音大,谁会骂人打人害人就正确。”林谨容不再管陆建中,只看向陆建立:“三叔父,您平时最爱读的圣贤书,请您主持公道,是否二叔父做得长房的主?毅郎是不是陆家的长房嫡孙?”其实她要问的是,陆缄是不是陆建立的亲生骨肉,毅郎是不是他的亲孙子,他要不要向着她们,帮着她们,配合她们?

陆建中冷笑:“毅郎一个牙都没出的黄口小儿,懂得什么?”

林谨容冷冷地看着他:“他不懂人事,我懂他祖母懂”

陆建中冷笑:“你们不能替他做主”

林谨容等的就是他这句话:“这么说来,祖母也不能替二叔父做主了?是不是这个意思?若是,二叔父的孝道怎么尽?我还要问二叔父一句,不是孝服不曾赶制出来,陆经不穿孝服,不留在家里待客办事,偏要偷偷从角门溜出去,是要去哪里做什么?忙的又是什么孝道?”

没想到林谨容竟会提前派人在四处盯着,陆建中和宋氏都暗里吃了一惊,转而又嫌陆经不会办事,让谁去送信不好,他偏要这样鬼鬼祟祟地露了行藏气归气,却是不能够承认的,陆建中当下把眼睛一翻:“你胡搅蛮缠三郎他一直在忙外头的事情,没来得及穿上孝服也是有的,难道出门就是不守孝道?”

林玉珍道:“没穿孝服、出门都不是错。只是这个时候这样鬼鬼祟祟的,真是让人难得往好的方面去想。你们真是人多势众呢。”

陆建立被刺激了,抬起头来大声道:“不用多说,这事儿如果不早点处置,怕是连丧事都没有人管了,要让人看尽了我们陆家的大笑话。就这样,马上请人去将族老宗亲请来,把信当着大家的面念了,按照父亲的意思来办身后事罢”

陆建中道:“老三,你敢不听父亲的话?大哥他们都不在。父亲的丧事都没办好,你就跟着她们胡闹,算什么身后事,是要让人看我们家的笑话,要气死母亲么?”

陆建立道:“大哥在不在都一样,还有母亲在,还有大嫂和二郎媳妇在,还有宗亲在,还有毅郎在办这事儿不是笑话,这样闹下去才是笑话,那才是大不孝二哥若是不愿,我这会儿就去外头当着众亲友的面读了这封信”

这样强硬的态度林玉珍喜欢,她立即赞了一声:“老三,你还不糊涂”转头吩咐方嬷嬷:“马上安排人去请族老宗亲来。”又言明要让林二老爷跟了去盯着,三房要是不放心,也可以派人跟着去。

大房、三房联手对付二房,范褒也是站在他们这边的,林玉珍还要让林家人掺和进来,由不得把陆建中气个半死:“这是我们家的事,关林家什么事?”

林玉珍道:“本来不关的,但我不信你,明白了吧?你以为我不知道刚才陆经是想干什么?老2,你若还要闹腾,就别怪我不给你留脸”于是趾高气扬地招呼林谨容:“走,去接待你大伯母她们去”

走不得两步,又回头看着涂氏:“三弟妹,你要不要一起去?三叔啊,要烦劳你去帮着招待一下我娘家兄长。这事儿是我们大家伙的,不是谁一个人的事。”

陆建立看了看范褒,道:“是,大嫂。”

林玉珍大声道:“三叔,你可要小心啊。”又吩咐芳竹:“让刘五好生伺候着三老爷。”

陆建立有些无可奈何,却也没有拒绝,虚虚朝她一揖,自去了。

涂氏的神色颇有些犹豫不定,林玉珍便抚了抚鬓角:“毅郎那孩子这会儿大概也醒了。”

涂氏的眉尖跳了跳,道:“我就不去了,我陪着二嫂一起,不然累着二嫂怎么办?”

宋氏岂能不知涂氏什么意思?明明白白就是要缠着自己探听虚实的,当下也没什么好脸色,垂着眼转身就走。涂氏健步如飞,飞快地粘了上去。

陆建中阴沉沉地看了林谨容、林玉珍和范褒一眼,也跟着转身走了出去。他才一走,林玉珍就“嗳”了一声,重重地坐在了椅子上,命方嬷嬷安排人将范褒送下去医治,看着林谨容道:“今日的事情,都是你出的主意。日后……”

林谨容明白她在担忧什么,其实林玉珍现在整个人心里都没底,因为她已经完全控制不住陆缄,还对分别了很多年的陆建新没有数,这样的话,听着难听,仿佛是推卸责任,要抓自己垫底,实际上是想要一句保证。

林谨容严肃地道:“是我的主意,但都是为了长房,为了毅郎。我想即便是我们什么地方做得不得当,公爹和二郎也不会怪我们。”她不能给林玉珍任何保证,但要让林玉珍明白,只有现在付出,才有以后的收获,此刻不是讲价还价的时候。

林玉珍垂下眼,撑着额头沉默许久,低声道:“走罢,去看看老太太。你也许久不曾见着你母亲了。”

林谨容便上前扶了她,婆媳二人互相扶持着朝荣景居走去。走到半路,林谨容正在回想今日所有事情的细节处,林玉珍突地道:“你安排毅郎跟着你住进荣景居了?”

“是。”她到哪里,毅郎自然是要跟着到哪里的。

林玉珍沉思片刻,道:“那里终究不是你的地盘,行事多有不便,你一忙起来,总有看顾不到的地方,把他送到我那里去罢,我来看顾他。”

林谨容很诧异,随即拒绝:“姑母比我还要忙呢。毅郎留在荣景居,多数时候都在我面前,没有大碍。”

林玉珍皱眉道:“今天这种情况,他能在你面前么?你要知道,现在我们和二房已经是冤家仇敌了。你没看见你二叔父踢打范褒的狠样?”

可是今天林玉珍也没能闲着不是?林谨容抬眼看着林玉珍:“似今日这种情况,姑母也闲不了,如果真不行,我就把毅郎送到他外婆家住些日子。”

第374章:不惧

林玉珍听林谨容说要把毅郎送到陶氏那里去,立时心里一大个疙瘩:“哪里有这种道理?你就不怕旁人挑你的理?”

林谨容道:“毅郎自打生下来,还不曾移窠呢。去他外祖家里小住一些日子,也当不得什么。何况现下这种情况,姑母也说了,人心难测,为他好,住到他外祖家里去才是最妥当的。”林玉珍和陶氏之间,她自然更相信陶氏。

林玉珍道:“你舍得?再说了,他刚赶了长路,才到家中,尚未适应,你便要他离了你身边,你也不怕他哭闹。”

林谨容不想再和她就毅郎的去向多谈,只道:“所以我说的是迫不得已的时候,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姑母若是忧心,有空的时候多帮我看顾着些就是了。现下还是先想想稍后怎么安排吧,那才是最紧要的大事。”

林玉珍半真半假地道:“阿容,如果老太太想似元郎、浩郎一般,把毅郎带到她身边去抚养,你当如何?”

林谨容一字一句地道:“谁也别想把他从我身边带走,不然我和她磕到底。姑母可是听说什么了?”

林谨容说这个话的时候,眼里全是冷光,一脸的凶相,林玉珍皱眉道:“看看你这样子,有什么出息?不就是有人随便说说么?”

林谨容垂了眸子,淡淡地道:“我就说么,老太太身子这么差,养病尚且来不及,怎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是谁在中间捣鬼?姑母和我说,我必不会饶她”

林玉珍眯了眼:“你倒是说给我听听,怎么个不饶法?”

一颗雨珠挂在伞沿上,将落未落的,林谨容伸出食指轻轻接了那滴水,轻声道:“生死不惧。”

生死不惧林玉珍的瞳孔一缩,沉默半晌,忽尔凉凉一笑:“有这样的决心就好。”

林谨容不想在这个时候和她闹不愉快,飞快地转换了话题:“刚才陆经私底下从角门跑出去的事情是我为了逼迫三叔父瞎编的,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人溜出去送了信的。”这会儿陆建中想必已经知道了真相,不知会何等的愤怒呢。

林玉珍的思绪被拉回来,皱了眉头道:“那么……”

林谨容道:“所以很可能想当场抓他们的包不容易,但只要能破了他们的局,不让他们为所欲为也就不错了。来日方长,姑母休要为了这个和族人不愉快。”不管那些族老和二房是个什么关系,都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次性全给得罪狠了。

林玉珍不满地道:“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不要你提醒。”心里却想着,日后有机会,一定要这些不识趣的老东西们吃回大亏才是。

行至荣景居,尚在院子外头就听到毅郎的哭声,林谨容丢了林玉珍就径直往里赶,只见毅郎趴在潘氏怀里含着拳头哭得正自伤心,陶氏、平氏、豆儿一人拿了个玩具在一旁拼命逗他,他只是理也不理。

见林谨容进去,双福喊了一声:“二奶奶来了。四少爷醒来不见您,就一直哭闹。”

林谨容含笑道:“毅郎怎么这样不乖啊?”

毅郎听到她的声音,哭声顿时弱了,泪汪汪地看着她,伸手要她抱,林谨容身上有寒气,又未洗手,便缓了一缓,他便拔高声音,使劲哭了出来。林谨容“哎呀”了一声,匆忙将热帕子擦了擦手,将他接了过去,望着陶氏并平氏笑:“母亲,五嫂,这小子性子不太好。”

平氏笑了一笑,陶氏爱怜地看着林谨容母子,想说什么,却只是伸手抚了抚林谨容的脸。温热芳香的气息顺着陶氏的掌心传到林谨容的脸上,暖进了心里,林谨容眷恋地将脸贴在陶氏的手上,低低喊了一声:“娘。”

陶氏的眼睛一红,差点没哭出来,变摸为掐,拧着林谨容的脸咬牙切齿地道:“怎地瘦成了这个样子?看看你这模样,眼睛下面黑黝黝的,你是怕后头没事儿折腾你?”

林谨容被她掐得生疼,泪花都出来了,仍是舍不得从她怀里出来,将头靠在她的肩膀上,低声道:“是被你掐瘦的啊。”

陶氏便松了手,张开双臂圈住林谨容:“囡囡。”

毅郎见个不相识的陌生人竟然抱住了林谨容,好似有和他争抢林谨容的趋势,不由大怒,瞪着陶氏大哭。

“真是个坏脾气的娃。”陶氏本想逗他一逗,考虑到陆老太太还在病中,听不得吵闹,便松开了林谨容:“你祖母也来了,这会儿正陪着你家老太太,你过去磕个头罢。毅郎就不要带过去了,那边人多,惊着可不好。”

林谨容苦笑:“怎么也得先把他哄好才行。”于是一边哄毅郎,一边问陶氏家里其他人的情况。得知除去林慎之还未赶回来以外,林家成年的男子,包括林世全都在外头帮忙,林老太爷则要等到下午才过来。

陶氏说完了情况,皱眉道:“你们今日是个什么情形?怎地剑拔弩张的?可是他们趁着你公爹和二郎不在家,欺负你们?”

林谨容也不瞒她:“是在争高下,二房想替长房和三房做主,姑母和我都不肯,三房也不愿意,所以下午宗亲族老要过来。说到欺负,不见得就能欺负得起。姑母可不是任人拿捏的人。”

陶氏道:“她自来是得理不饶人的。原来也就是毅郎的曾祖父能压制得住她。只是……”陶氏指了指头,“这里一根筋。”又指指左胸,“这里十窍通了九窍。”

林谨容有些想笑,陶氏从前何尝不是如此?于是把些闲话岔了开去:“给你们都带了东西,没空收拾,要过些日子才能收拾出来了。”说话间,毅郎安静下来,乖巧地靠在林谨容的胸前含着手指好奇地打量陶氏并平氏,潘氏接他过去喂奶,他虽有些不舍,却也只是哼唧两声便从了。

林谨容趁他吃奶,顺着墙根偷偷溜了出去,站在外头等陶氏和平氏,一起去了陆老太太的居所。

林老太太坐在陆老太太的病榻前,两人互相执着手,好半天才低声说一句,又是低低地啜泣。林家女眷围在一旁,全都屏声静气的,林玉珍捧了块帕子坐在周氏身边,眼圈红红的,不时拿起帕子拭一下眼角。

康氏一个人忙里忙外的招呼众人,见林谨容陪了陶氏并平氏进来,便朝众人福了一福,又命人给陶氏和平氏安放座位。

林谨容见两个老太太正说得伤心,不好插进去,便悄悄儿地先给周氏等人行礼问安,然后去寻康氏:“你辛苦了,眼看人越来越多,以后事情更多,要不,你去陪陪力郎歇一歇,这里有我。”

康氏抿了抿唇,低声道:“都是大家分内的事情,不是谁一个人的,二嫂不必这样客气。”顿了顿,看向林谨容:“二嫂,三郎没有不穿孝服就偷跑出去。”

康氏满脸的认真。这个时候的她,也许看不惯二房的有些行为,也在自我约束,但她还不知道有些事情,所以愿意尽她的力去护着陆经。妻子护着丈夫,这是人之常情,用这样的方式提出来,也没有错。林谨容看着康氏的眼睛道:“他当然没有,他只是派了人出去。三弟妹没有亲眼看到今日的场景,我只愿你不要似我一般,永远不要经历同样的事情。”

康氏认真地打量了林谨容一番,沉默地对着林谨容轻轻行了个礼,转身走了出去。

林谨容想,她是不是也失去了康氏的友情?

林家女眷并没有在陆老太太房里久留,见雨停了便跟着林玉珍去了前面待客的花厅里闲坐。林谨容送她们回来,去左厢房看过已经睡熟的毅郎,又走回房里去瞧陆老太太。

陆老太太背对里侧躺着。素心朝林谨容摆摆手,递了一床薄毯给她,又指指角落里的躺椅,示意她去歇歇。

林谨容走到躺椅前坐下,眼睛才合拢,就听得角落里“刷刷刷”一阵轻响,侧头去看,但见角落里放着一只盖了黑布的笼子,声音便是从中发出来的。林谨容将黑布揭开,一只尾巴炸了毛的肥松鼠目光幽幽地和她对视了片刻,顺了毛,撮着两只爪子上上下下地跳将起来,露出哀求的神色。

林谨容想起陆纶来,心里顿时一软,招手叫一旁伺立的小丫头钗儿过来:“可是关得太久了?还是没有喂食?把它拿出去,揭开布让它透透气,再喂点好吃的。”

“是。二奶奶。”钗儿行了个礼,弯腰去提笼子,忽听得陆老太太道:“放了它罢。”

素心吃了一惊,低声道:“老太太,您平时不是最爱拿它逗趣儿的么?”

陆老太太沉默不语,就在林谨容和素心都以为她又睡过去了的时候,她才幽幽地道:“我不想再看到它了。一个个都不要这个家了。”

素心便无声地流出泪来,林谨容小声吩咐钗儿:“拿出去,悄悄养在哪里罢。”言罢走到陆老太太身边,握住她的手低声道:“五弟会回来看您的。”

陆老太太许久方道:“他若是回来了,你同他说,让他不要再去乱闯啦,他要考武举,要做什么,我都由他。”

林谨容心潮澎湃,认认真真地应道:“是,您放心,我一定让他好好儿的。”

第375章:对证

林谨容从睡梦中醒过来,只觉得全身似被马车碾过一般的疼,稍微动一动,就可以听见颈骨和腰骨咔咔作响。两只手并两条腿更是酸软沉重得几乎抬不起来。她轻轻出了口气,裹紧身上的薄毯,半睁了眼打量着房里的情形。

屋里一片昏暗,炭火的热气夹杂着白檀香味儿,让人慵懒又放松。陆老太太半倚在榻上,手里握着一串念珠,垂了眼低不可闻地诵经。素心和沙嬷嬷垂手立在一旁,半垂了眼,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林谨容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沙嬷嬷身边站定,低声道:“嬷嬷,什么时辰了?怎么老太太醒了也不叫我一声?”

沙嬷嬷小声道:“已然酉正了。老太太说您辛苦,不让叫您。饿了么?因着人多事多,现在大厨房已经不按时统一供饭了,都是随传随到。老太太的饮食由小厨房单做,她已经用了,灶上给您留了的,老奴使人送过来?”

林谨容见陆老太太这模样,大抵短时间内是不会停下的,便道:“我去东厢房吃。”

沙嬷嬷便唤人去厨下安排林谨容的饭食不提。林谨容又略微站了片刻,默然对着陆老太太行了个礼,自去了东厢房。

毅郎尚未睡醒,潘氏和豆儿坐在摇篮前剥板栗,双福和双全、樱桃一个人也不见。林谨容顺手从碗里抓了一颗板栗喂入口中:“是要做栗子糕么?”

豆儿道:“奴婢瞧着这模样,饭点悉数被打乱,不定什么时候又突然来客了,大厨房里也做不出什么好东西来。左右荣景居有小厨房,正好自己动手做些新鲜糕点,奶奶不拘是守夜也好,还是忙活也好,饿了也好有垫底的。”

“豆儿最是细心不过。”林谨容赞了她一句,问过毅郎今日的饮食起居,又问:“樱桃和双全几个哪里去了?”

豆儿道:“去咱们院子里整理从京中带回来的行李,樱桃说,有些贵重物品得赶紧造册锁进奶奶的私库里去才是。送给各府的礼品也要趁早收拾出来。”却是樱桃听了林谨容同陶氏说了那一句行李忙不过来收拾,便趁着这空档赶紧去收拾的。

看她们一个个行事都十分谨慎有条理,林谨容很踏实:“很好。外间的消息如何?芳竹和春芽没有使人进来报信?”她算着,陆家老宅那边的人也该要到了。

豆儿道:“早前春芽姐姐进来过,说是大太太留亲家太太她们用晚饭,外间也布置得差不多了。”

“二奶奶,奴婢给您送饭过来。”环儿提着个大食盒进来,手脚利索地摆好了,恭恭敬敬地请林谨容过去用饭。虽然全是素菜,却也做得精致整齐,林谨容下着心把自己给喂得饱饱的,将余下的饭菜赏了潘氏并豆儿,赏了环儿一吊钱,让她去把樱桃叫回来听用。

待洗了手回到陆老太太房里,陆老太太还在闭目诵经,林谨容便寻了个凳子坐下,陪在一旁。天色越来越暗,点灯笼的仆妇顺着长廊走过去,白灯笼一盏一盏地亮了起来,把全数换了素色的屋里照得一片清寒。

樱桃脚步轻快地走进来,贴着林谨容的耳朵低声道:“奶奶,族老宗亲们都到齐了,大太太请您出去。”

林谨容看向陆老太太,陆老太太先前只是半垂的眼睛此时已经全然闭上,诵经的声音低微到几乎听不见,松弛的肌肤和下垂的唇角看起来愁苦无限。林谨容不知陆老太太对外间正在发生的事情到底知道多少,但此刻看着陆老太太的确是很可怜的,她有些不忍心上前打扰,却终是鼓足勇气上前行礼:“祖母……”

陆老太太手里的念珠转得飞快,睁开眼睛定定地看了她两眼,微微叹了口气:“去罢”

“孙媳妇会尽早回来陪伴祖母的。”林谨容本想告诉她自己此去是做什么的,临了又改了主意,屈膝行礼退下。

陆老太太目送着她的背影,眼里闪过一丝悲苦,闭了眼继续诵经。

林谨容一路行去,空气又冷又潮,青石板路和长廊上到处都是水渍,白色的灯笼随风摇晃,远处传来和尚超度诵经的声音和鼎沸的人声,又冷清又热闹。

林谨容行到正堂外,才刚踩上如意垛,就听到里头传来陆建中呜呜咽咽的哭声,间或还插了几句话,语气悲苦,非常应景。他那里才哭完,林玉珍和涂氏也开始哭了,紧接着,陆建立并陆经等人也开始哭,一片哭声。

林谨容进了正堂,但见室内灯火通明,陆氏最有名望的四个族老依次坐着,正在苦劝陆建中等人。吕氏也在,歪歪斜斜地靠在素锦的身上,一副体弱多病,苦苦支撑的样子,陆经、康氏、元郎、浩郎一个不少,全都是一副哭相,便也跟着哭丧了脸,默不作声地走到吕氏和康氏的中间去站着。才刚站定,陆经就回头盯了她一眼,林谨容只当没看见。

好容易哭声止住了,林玉珍擦着泪道:“老三,父亲昨夜是怎么交代你的?趁着族老宗亲都在这里,你趁早了了父亲的心愿罢。”

屋里有短暂的安静。

烛火摇曳,照得众人的脸上忽明忽暗。

林谨容看得分明,坐在上首的几位族老都是一副端严方正,大公无私的样子。陆建中夫妇俱都是半垂了眼,看不清神色,林玉珍的眼里闪着亮光,陆建立眉毛蹙着,半是犹豫半是忧伤,涂氏有些不安,使劲地拧着手里的帕子。小的一辈都竖着耳朵。

为首那位辈分比陆老太爷还要长一辈,陆缄要称老祖公的低咳了一声,颤颤巍巍地道:“老三,这里都不是外人,你且放心说来。”

陆建立这才从怀里摸出那封信来,把前情陈述清楚,双手递过去给老祖公:“叔祖父,请几位尊老验过,这火漆是否完好,上头盖的是否是我爹爹的私章?”

那老祖公接了过去,眯了眼睛对着烛火左看右看,却不马上回答,递给他左侧的另一个陆缄要喊伯祖父,名唤陆冲的族老:“大侄儿,你看是不是?”

陆冲也是左看右看,迟迟不语,另外一边的两个年纪轻些的族老一直等着他二人递过去,却一直不曾等到,其中一个陆缄喊三叔祖,唤作陆凌的就有些不高兴了,道:“究竟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若是你们眼神不好,拿来我看”

另一个陆缄要喊大伯父,唤作陆标的就道:“既说是一式两份,请叔父和大哥将那匣子打开,取出一对照就知晓。”

林谨容见状不由暗想,原来这四个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只不过这老祖公因为辈分高,年纪最大,平日最得尊重,说话极有分量;那陆冲家中人丁最是兴旺,一呼百应,所以这二人在族里平日最得脸。就是陆老太爷,也是主要把匣子交给他二人管着,其他两个就算是个见证。

只见老祖公不满地瞪了陆凌并陆标二人一眼,并不立即明确表态,只问陆建中和陆建立:“你们母亲呢?怎不把她请出来,一并听着?”

陆建中立时又是泪如泉涌,迟差捶胸顿足:“家母悲痛过度,哪里受得住?我说是缓一缓,等她老人家好些,大哥和在外的几个侄儿都回来再说,可是……”到这里,他又不说了,只是使劲擦泪。反正就是,他最顾大局,不顾老人,迫不及待想分家产的就是大房和三房。

林玉珍不屑地冷哼了一声。

陆建立惨白着脸道:“我只是照着父亲的遗言行事而已。还请各位长辈全了我的孝心。”言罢深深一拜。

林玉珍也上前施了一礼,拭着泪朗声道:“叔祖父,我公爹去得匆忙,许多话都没来得及和我们说。我们做小辈的自是要热热闹闹办好这丧事,但只恐公爹另有安排,我们不知情由,违逆了他老人家的遗愿,那可不是大不孝么?叫人怎么安心怎么对得起他老人家?”

老祖公目光闪烁,犹豫不决地与陆冲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陆建中,嗯了几声。

林玉珍烦躁之极,道:“多谢几位长辈替我家老太爷保管东西。不知那信是在哪位长辈手里?”言下之意,他们不过是帮着管理一下东西而已,哪有主人家要了还舍不得拿出来的道理?

陆建立突然变了脸,上前欲从陆冲手里夺回他那封信来,梗着脖子道:“看这样子,叔祖父和大伯是不信我。那便由我开了这信,究竟是不是家父的手笔,大家一看,一听便知分晓。”言罢果真要撕信。

陆冲忙道:“三侄儿,你这是做什么气?我什么时候说过不信你了?”

陆建立气冲冲地道:“你们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是或者不是,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这样的态度,可不是不信我么?”

林谨容忙上前劝道:“三叔父,您息怒,几位长辈也是慎重,是为大家着想。”

老祖公哼哧了两声,道:“看看,我不过是怕你们伤心,想等你们过了这头,冷一冷再说,现在倒成我的不是了,难不成我能从中谋利的?算了,不和你们小辈计较。大侄儿,你且拿出来罢。”

陆冲一挥手,一个小厮捧着一只一尺长,五寸宽,上了黄铜锁的黄梨木匣子上得前来。

第376章:析产

除去陆建中以外,所有人都盯着那只匣子。

陆冲向众人展示匣子上挂着的三把铜锁:“请看,完好如初。”

匣子上的黄铜锁,看着非常坚固,完好如初,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倘若陆老太爷不是留下这封信,匣子可以换,锁也不是真的打不开。只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无人肯说这些非但无用,而且还会引起矛盾的话。

老祖公最先从怀里摸出一把钥匙来,开了第一道锁,陆冲也跟着开了锁,接下来让人奇怪的是,剩下的那把钥匙,并不在辈分高的陆凌手里,而是在辈分低的陆标手里。四个族老中,唯有陆凌一人没有钥匙,这本身是件令人惊讶的事情,但林谨容也更明白为什么陆凌会率先出头和老祖公他们作对了。她忍不住想,这样的安排究竟是巧合还是陆老太爷有意为之?但不管怎么样,真相已经无法探究。

匣子打开,老祖公取出里头的信,当着陆家众人的面,展示信封上的火漆是否完好,命陆建立与他同时撕开各自手里的信,核对内容,然后宣布。

风从大门处吹进来,吹得背对着大门的陆家众人背心一阵寒凉,吹得林玉珍愤怒无比,吹得陆建立热泪盈眶,吹得陆建中面无表情。

陆老太爷要求的是分产不分家,至少在陆老太太存世的时候,是不许分家另过的。老家那边的祖宅、田庄自是长房继承,当年老太爷购下的大片盐碱地和山林坡地分成了两半,一半给长房,一半给三房。清州、平洲城中的房产铺子分成三份,三房人共分之,三房偏厚。太明府的铺子则都给了二房,其中一间赚钱的老店重点言明是给陆纶的。此是不动产,至于家中的浮财,则言明由陆老太太将来分析。

陆老太爷显然是经过仔细思考的,大房与三房都没有充足的人手来经营铺子,田庄林地房产最是妥当不过,铺子算是搭配的小菜;而二房,显然是人多力量大,且更善于经营,所以给的多数是铺子。把家中的浮财分配权交到陆老太太手里,则是为老妻留一份保证。

在他看来他已经是经过仔细思考,最大限度地结合实际替三房人考虑了,很公平,很合适。但除了陆建立很感激,很满意之外,大房和二房都不满意。

林玉珍觉着,二房占尽了便宜,谁不知道房舍田地是死的,铺子才是下蛋的金鸡,长房将来要做的事情,承担的责任那么多,凭什么把太明府的铺子全给了二房?这还是明面上的,二房把持家务这么多年,伺疾那段日子也不知贪了多少。如若这封信不是陆建立拿出来的,她一准儿要怀疑这信做了假。再一想,若不是逼着解决了这事,没给陆建中作假的机会,还不知有多少家产要落到二房手中呢,指不定那些地啊什么都要被二房给分去。于是更恨陆建中夫妇。

陆建中面无波澜,心中委实犹如刀割一般的疼。这样的情形他虽是早就知道的,但一直不曾接受,一直在想法子改变,现在不得不接受,实是让人痛苦难当。平洲才是陆家人的根,大房和三房都有田地和房舍,唯独二房没有,他有一种被放逐,被排挤的感觉,就似当初陆老太爷把陆绍赶出平洲一样,他如今也觉着是被赶出去了。

老宅那边自不用说了,后来买进的盐碱地并山林坡地,都是他和陆绍辛辛苦苦带着人经营起来的,结果却是大房和三房来捡现成便宜。太明府的铺子,除去两间老早开起来的以外,剩余几间都是这两年才开起来的新铺子,前景未明。老头子不厚道,把稳赚钱无风险的多数给了大房和三房,要冒风险的却给了他。他那么多的儿子要吃饭,那么多的孙子还没长大,凭什么啊?至于家中的浮财,老太太会怎么分?老太太最爱的是陆建新,最怕的是陆建立没饭吃……

陆建中很难过,很伤心,多年以来,都是他和宋氏操持家务,孝敬父母,劳苦功高,结果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他还要被赶出去,老头子偏心偏得没道理。要不然他早前会想着动手脚么?实在是没道理。于是陆建中开始哭,多的话也没有,就一直喊着:“我的爹爹啊……”这回眼泪和伤心却不是做出来的,是真的难过和伤心。

他一哭,陆建立也跟着哭,大大小小都跟着哭。好不热闹。几个族老面面相觑了一回,老祖公低咳了一声,道:“都没什么意见吧?”

肯定都有意见,但事情已成定局,没人敢当众喊着自己有意见,只是在心里打算盘,怎样才能把自己吃亏的地方补回来,于是继续哭。

没人说话,老祖公就当没意见:“好了,既然都没意见,便请哪位孙媳妇去看看你家老太太是否有精神,我们几个去看看她,顺便把这事儿同她做个交割。至于旁的,等你们大哥回来以后再细分。”

没人理睬他。涂氏泪中带笑,林玉珍泪中带怒,宋氏泪中带苦。

康氏看向林谨容。林谨容垂眼看着脚尖,显然是不愿意出头跑这一趟的,她只得小心翼翼地道:“我去看看。”走了两步,又站住了,喊林谨容:“二嫂,我们一起去罢。”

林谨容倒没有推辞,转身跟着她走了,留下一屋子各怀心思,嚎啕大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康氏和林谨容一前一后的走着,彼此都找不到话可讲,总觉着中间夹了一层什么。林谨容不知康氏此刻的心情如何,她却是明白,她是不能任由这种情形下去的,只要她还需要康氏将来在陆纶的事情帮她的忙,她就不能任由康氏与她走远。

林谨容低咳了一声,道:“三弟妹,今日来的客人可多?厨房里大概很忙吧?若是忙不过来,我可以同我母亲说,让她从我娘家那边派几个得力的人过来帮忙。”

康氏眼睛一亮,倒也没拒绝:“委实是有些忙不过来,如此甚好。”

林谨容一笑:“她们这会儿还没走,我这就使人去同她们说。”立即就吩咐樱桃去找陶氏等人传话。

康氏受了她的情,也就不好再端着脸。

二人相携走到荣景居,只听得里头木鱼声响,安静得不像话。素心独自站在门廊下,见她二人过来匆忙碎步跑了过来,小心翼翼地道:“老太太问,族老们的饮食起居可安排妥当了?不得怠慢。”其实是委婉地问外头的事情如何了,有没有闹翻。

康氏就道:“都安排妥当了的。”

林谨容捏捏素心的手,低声道:“没事儿。”

素心就含着泪道:“阿弥陀佛。老太太可经不得刺激了。”那语气半是央求,半是无奈。

外头的事情并瞒不过老太太,老太太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康氏和林谨容对视一眼,沉默着进了屋子。

木鱼声停下来,装扮得严庄整齐的陆老太太跪在蒲团上,回头沉默地看着她二人,一双老眼说不出的疲惫和犀利。

康氏赔笑道:“祖母,族老们说要来看望您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