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杏榜的三百名贡士除了马鹏这个意外,其他没谁有这么惊人的表现。单就一个马鹏,哪里就能扯上舞弊,唯一说得通的就是考官放水,徇私了。

皇帝看完以后也没给予评价:“将这片文章贴出去,让众人看看,是否考官徇私了。”

马鹏的文章贴出来以后,白鹿书院的几位很有名气的先生对他的文章点评了。众人一致认为这篇文章入二甲是没问题的,只是以这篇文章的文采,四十八名有点稍微靠前。但是像这种考试,名次靠前靠后有时候靠的就是运气。因为考官爱好不一样,名次也会有波动。马鹏的这篇文章干净整洁就给考官很好的印象,而马鹏所习的字正是考官所喜好的,名次靠前也是很正常的。

再有马鹏的先生站出来,说马鹏虽然天赋一般,但是勤奋苦学,是个好学生。若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的考中那就值得怀疑,这么勤奋考学的学生考中虽然是运气,但也有底子在的。

马鹏文章贴出来的第二天,于子达的文章也贴出来了。于子达的文章一贴出来,再没人理会马鹏了,因为所有人都拜读于大才子的大作去了。

邓妈妈惊出了一身的汗:“姑娘,幸好没说让表少爷重考。”

月瑶轻笑道:“除非皇上下圣旨让表哥重考,否则没谁有这个权利让表哥重考,而皇上是决计不会下这样的圣旨的。”皇帝要是下了让表哥重考的圣旨,也是间接承认说这届科考存在徇私舞弊了,皇帝傻了才会做这样的事。

月瑶还有一句话没告诉邓妈妈,只要大表哥殿试的成绩优异,就没人在怀疑大表哥了,总不能说皇帝也徇私舞弊了。

邓妈妈恨恨地说道:“也不知道是谁散布这样诛心的谣言,真该下十八层地狱。”

月瑶笑了下,谁散布的谣言相信舅舅会查出来的。月瑶让人去弄了一份于子达会试的文章,看着跟记忆之中一模一样的文章,月瑶忍不住笑了。文章还是一样的文章,可是大表哥的命运却因为这篇文章而改变了,马家该感谢于子达。

经过马家跟庄家合力追查,很快查清楚了流言的出处,是林家散布出来的谣言。

月瑶得到消息奇怪道:“舅舅跟他们家有什么深仇大恨呢?”没有大仇哪里会散布这样的谣言。

月瑶见着邓妈妈摇头,笑了下就将这件事丢开了。不管如何,这件事也落下了。

若兰得到消息满脸的震惊:“林家,竟然是林家?为什么?”竟然是她没说成亲的林家散布的谣言,她都不明白为什么。

庄昌赫不屑道:“林家大公子考了一百四十六名,林夫人认为姐夫不如她儿子有才,四处宣扬姐夫名不符其实,是舞弊得来的,有人在幕后推波助澜所以闹出事来。”

林夫人对于庄家本要与她们家结亲,却又突然毁亲的行为非常愤怒,后来若兰许给了马鹏,林夫人好生嘲笑一番。可现在马鹏比自己儿子还考得好,她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出去应酬的时候跟这一个相熟的夫人嘟囔了一通,结果流言就散布出来了。

若兰好笑道:“竟然是这样,还真是无妄之灾。”

庄昌赫恨恨道:“姐姐放心,林家不会好过的。”庄昌赫一想到林家这样的做法给他姐姐带来了多大的麻烦就愤怒。姐姐还没进门就给马家带来这么大麻烦,这不让马家人不喜吗?

若兰笑道:“你放心,姐姐不会有事的。”林家的事只是一个意外,这件事若是马家的人要怪到她身上,也该她受的。不过若兰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就担心到马府的日子不好。她舍弃林家有才有貌的大公子,选了平庸木讷的马鹏,马家应该觉得她有眼光才对。

事实证明若兰想多了,马成腾跟马鹏丝毫没怪罪她的意思,因为马鹏这次考中本质来上来说确实舞弊,肯定有人怀疑。没有林家,还有周家赵家。现在虽然有先生出来为马鹏正名,但若是殿试成绩落后太多,成为垫底的话,到时候怀疑的人更多,所以马鹏日日在书房看书寻资料,准备殿试。

很快就到了殿试,殿试的成绩出来了,状元郎是于子达。按照月瑶的说法于子达是上天眷顾的宠儿。

童试是案首,乡试是解元,会试是会元,殿试是状元;三元及第,于子达实至名归。

三元及第,大元朝开国以来第一人。这个消息传出来以后,整个京城都沸腾了。就是连府也是人人都在说这件事,都说于子达是文曲星下凡。

头号风云人物自然是于子达,第二号风云人物就是马鹏了。众人也都盯着他殿试的成绩。让人大得眼镜的是,马鹏的殿试成绩比会试的还好,四十八名挪到三十二名,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古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虽然马鹏入翰林的机会近乎为零,但是去翰林院呆上三年,实打实的是给渡了一层金。

殿试是皇帝当场出题,当堂作答,根本就不存在徇私舞弊的可能。殿试成绩一出,之前的流言蜚语一扫而空,所有人都认定马鹏是运气好,才华自然是最重要的,但是运气也是所有人向往的。

庄大人得了这个消息终于将悬着的心放下来了,他这担心被人利用卷入到是非之中去。

庄昌赫道:“爹,姐夫不是这样的人。”

庄大人一听就怒了:“你姐夫都考入了翰林院,你呢?”

庄昌赫没有马鹏的运道这么好,殿试名次往后挪了二十多名:“爹,我不想去翰林院。我去礼部当差,早点历练也是好的。”若是让他老爹找关系自然可以去翰林院,但是他不喜欢这样。

庄大人点头:“成,那你去吏部当差了。”庄大人的意思也是让儿子先去当差,入翰林是清贵,但是找人进去也不值当,还不若早日当差积累资历。

月瑶得知马鹏殿试成绩不错,笑了下。这在意料之中,若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考不中,那真的是朽木了。

课间休息的时候月冰在那里兴致勃勃地说着:“我听大哥说,那于子达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一岁不到就开始认字,三岁就熟读了四书五经,四岁就出口成章,五岁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月瑶好像没带耳朵,全心全意地练字。

月冰看不过月瑶的平静:“三妹妹,你怎么不说话呀?我听说于子达是江南人士,你在江南那么多年就没听说过于子达的大名吗?”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一遇。

月瑶将手里的笔记拢了拢:“没听说过。”说起来也奇怪,于子达在成名之前没有特别的名气,她在江南没听说过于子达的名字,所以那些一岁认字三岁熟读四书五经都是扯的。于子达一直到被皇帝点为状元,三元及第,名声才开始传开。

月冰不理无聊的月瑶。

月环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月瑶,见着她重新翻开笔记看,心里真的万分佩服,这个女人真是太淡定了,淡定的她都看不过眼。月环想想,看来得找个机会跟她好好谈谈,这段时间她想了许多,还是认为与月瑶交好是最有利的事情,别的不说,这种国家大事未来的走向肯定知道。只要得一天先机就能改变命运,比如这次月瑶表哥的事。

月盈弱弱地说道:“我听说于子达请了两个月的假回家成亲了,也不知道他娶的是什么样的女子?”能嫁给这样的人,该多幸福。

月冰也有了兴趣:“于子达的未婚妻在江南,长得如何得以后才能知道了。”得等于子达将妻子带到京城才知道的。

月瑶没应和,她只知道于子达三元及第的事,对于子达的私生活没半点印象。当然,就算有印象月瑶也不会说。

月环面色怪异地看着月盈,这才十三岁不会就思春了吧?这也太早了,古代的姑娘真可怕。

马成腾是全身都松泛,儿子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不说入阁拜相那些虚的,但这一辈子的前程是不差的。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这边马鹏运好入了翰林,那边马成腾升官了,正四品官升为从三品了。

从四品到三品,这是一道鸿沟,很多人就卡在着上面数年上不去。马成腾也在这个职位上呆了六年,本来都没抱期望,没成想在不存念想的时候竟然升上去了。

月瑶听到马成腾升官了,惊讶半天,等平静以后自言自语道:“会越来越好的。”因为她的小翅膀,改变了舅舅跟表哥的命运,让他们越来越好,是好事。

第79章 酒宴

马成腾本来没准备为马鹏考中办酒宴,但现在儿子入了翰林,他又升官了,双喜临门,再有之前的负面消息,这场酒宴一定要办。

马府办酒,连府的帖子肯定是少不了的。

老夫人对着莫氏道:“月盈她们也大了,该带他们出去走动走动了。”月盈今年十三岁了,到了说亲的年龄。这种宴会要多带出去走动,让那些夫人认识,以后才能找户好人家。若不然都不认识,去哪里找合意的人。虽然月盈身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在老夫人身边这么长时间,相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有感情了。

月瑶是肯定要去的,马府送请帖的人都隐晦地提了,一定要让表姑娘到场了。现在马府正在上升期,老夫人怎么会因为这点小事与马家闹不愉悦。

出去外面参加宴会,莫氏都将月冰带上。这次还要戴上月盈跟月瑶,自然也不差了月环。

马家这么大的喜事,月瑶派了人让正哥儿回来,明日一起去参加喜宴。现在大表哥出息了,该让正哥儿跟大表哥多亲近亲近。

这段时间京城的人若是没听说过马鹏的事,那决计是落伍了。总是落第的那些举子对马鹏那个羡慕嫉妒恨呀!朱先生也对马鹏羡慕的不行,朱先生都考了四回都没考中,不是才学不够,但就是考不中。所以这次也没特别准备,就下场去砰砰运气。

李国荇下朝回来后知道廷正被月瑶接回去参加马家的喜宴,笑着说道:“成藤兄这次升迁也是沾了儿子的光。”

李夫人惊讶道:“这个怎么说?”

这次空出来的缺本该在马成腾与另外一个官员里面选的,那个人不管资历还是人缘都比马成腾要更胜一筹,结果皇帝这几天听多了马鹏的名字,当下笑着点了马成腾。

李夫人惊讶:“朝政大事,皇上怎么能这么随意呢?”

李国荇笑道:“圣上哪里会随意,成腾兄也足够胜任这个差事的。不过是也是因缘际会了,占了这个先机。”皇帝要点谁别人又有什么话,还不要说马成腾资历足够。

李夫人点头:“说起来,马家运道是不错。”

李国荇摇头:“运气总有一天会用完,但最重要的还是勤奋上进。”李国荇不是看重运道的人,他认为还是本身要足够出色才成,碰运气,哪里能一辈子都运气。

李夫人知道丈夫的性子,也不跟他争论。按照李夫人来说,勤奋上进要,运气也要,两者缺一不可。

出门之前莫氏提醒月瑶:“等会到了马府肯定会有人问你话,你若是不好回答就不要开口。”月瑶有孝在身,这样贸然去前院不大好。到时候若是有不怀好意的,宁愿不说话也不能得罪人。

这也是月瑶往日里不大说话,给莫氏落下的印象就是月瑶不擅交际。当然,月瑶本来就不擅长交际。

月瑶摇头道:“大伯母,我现在在守孝期,若是去见客人会冲撞了客人,等到舅舅家,我直接就去后院了。”

莫氏摇头,面色一如以前的温和:“这怎么成,既然去了就该跟马家的亲朋好友打过招呼,见过来的长辈,若不然就也是失礼。”马家宴请的客人里,肯定有月瑶的亲戚长辈,月瑶不去见她们,到时候不会有人说月瑶带孝不便出来,肯定会说连家的家教有问题。

月瑶想了下后点头道:“好。”虽然说还在孝期,但是已经过了大半,出去见见客人也没什么的,见过人以后不参与他们的娱乐活动,直接去海棠苑就成。

连府的马车比较小,一般只能坐六个人。莫氏带着月冰跟月环一辆跟两个丫鬟一辆马车,月盈跟月瑶还有廷正一俩马车。

莫氏上马车之前对着月盈道:“你是大姐,照顾好弟弟妹妹。”

月盈不认为月瑶需要自己照顾,但是莫氏发话了她自然点头应道:“母亲放心,我会照顾好弟弟妹妹的。”

月冰笑着看了月盈一眼,转身上了马车。月环心里腹诽,她其实更愿意跟月瑶一起,就算月瑶冷冷的也比跟莫氏一起强,只是这里没有她说话的份,只能老老实实上了马车。

月盈对外面的事务有些好奇,因为出门的时间太少,想偷偷掀开帘子看看外面,可是看了月瑶跟廷正安安静静地坐在一侧,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月瑶察觉到了月盈的动作,却没点破。倒是廷正先开口说话了:“姐姐,李翰哥哥正在学骑马,让我也跟着学。姐姐,我能学骑吗?”

月瑶笑着说得到:“为什么不能?骑射是你们必须学的东西,到时候学好了让姐姐看看。”

廷正愁眉苦脸道:“姐姐,可是伯母说我还小,要我大点再学。”主要是前些日子廷正跟着李翰学骑马摔了一跤,摔得鼻青脸肿。廷正的皮肤极好,按一下都会出印子,那个模样别提有多吓人。过了数天才消了印子,因此李夫人以廷正年龄小再不敢让廷正去学骑马。

月瑶听了笑着说道:“男子汉大丈夫怕什么摔,回去就跟李伯母说你要跟李翰一起学骑马,不怕摔。”骑射对他们这些考科举的文人来说都是娱乐性的事,只求会不求精。

廷正忙应道:“好。”他等的就是姐姐这句话。只要姐姐同意了,他相信李伯母不会拒绝的。

月瑶自然看透廷正的想法,点着廷正的鼻子道:“你这个鬼机灵。”这孩子跟在李翰身边,也开始知道用心思了。不过月瑶并不反感,知道用心思是好事。

廷正咧开嘴笑。

月盈望着越发明媚开朗的廷正,想着自己的弟弟廷晁忍不住看了一眼月瑶。心里还是有遗憾的,要是当初月瑶答应了她的请求,也许弟弟也变好了。

廷正感受到月盈的眼光有些不舒服,往月瑶这边靠了靠。月瑶笑着拍了一下廷正的肩膀:“昨天你跟姐姐说先生责罚你,昨天没跟姐姐说先生为什么责罚你?”月瑶现在身带父母双重职责,每次廷正回来都要认真寻问许多事,有学习有生活。

廷正可怜兮兮地望了一眼月瑶:“上课的时候迟到了,被先生责罚了。”李翰死命拉着他去看一样好玩的东西,结果上课迟到了,被先生一起责罚了。

月瑶没责怪:“下次可不能再这样了,若不然姐姐就得罚你。”偶尔一次也可以体谅,毕竟这个年龄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她也不希望廷正成为一个小老头。

廷正笑得很甜:“不会了。”

月瑶摸了摸廷正的头,笑着没再说话了。

到了马府,月瑶很自然地掀开车帘,看着马府外人来人往,车马喧腾,好不热闹。月瑶忍不住一笑,马家的命运改变了,再不如上辈子那般会败落了。

若是以前,马府这样的酒宴人员必然不多。现在不同了,马家大少爷入了翰林成为庶吉士,马大人升官了,加上马鹏又要迎娶国公爷的外孙女,马家前程一片大好。

自古以来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这次热闹也是在月瑶的意料之中。

月瑶听到主事人是程氏,心里有些不舒坦,不过转念一想程氏到底是马家的当家夫人,现在若是不出来对马家也不好,再不舒坦,等大表嫂进门会不一样的。

今日月瑶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衣裙,衣裙上绣有几朵兰花,为素淡的衣裙增添了一点亮色,梳着标准的少女发髻,佩了支玉质凤尾兰花簪,脖子上还挂着一条银锁,手腕上则佩戴着一串檀香珠。

月瑶手里牵着廷正。月瑶今日没着意给廷正装扮,只给廷正穿了一件竹青色长袍,头发竖起用簪子固定,面色有点严肃,看着没以往的赏心悦目。

月冰上身穿着鹅黄色的金枝莲半袖,月白色的主腰,下面一袭浅艾绿的十二幅月华裙;梳的发髻与月瑶大同小异,不过头上佩戴的却是镶了珍珠的赤金凤钗,耳上着了一对碧玺石耳坠;脖子上配着金锁链,手腕上则是一对绞金丝镯。因为这段时间不仅喝羊奶,还用羊奶洗脸沐浴,显的肌肤细嫩白皙,仿若能透出光泽。

月盈则是穿着一身桃红色织锦杭绸对襟春衫,头发挽着小流云髻,发髻间插着一只累丝镶红宝石的朱钗,两耳下用金线坠着两颗五色琉璃珠。

月环今日穿的是一身绿色的长裙;发髻很普通,头上戴了一芙蓉暖玉金镶玉步摇,耳上着了一对珍珠耳坠,手腕上戴着一对虾须镯;肌肤水嫩嫩的,月环像着苏姨娘,就算着装不是最出彩,年龄还小,但也掩藏不住这份美丽。

剔除显得特别严肃的廷正,四个姑娘各有各的特色:月瑶淡雅,月冰明艳,月盈婉约,月环美丽动人。

主厅里坐了几个夫人,一个夫人扬声笑道:“哟,连夫人,你这从哪淘出四个如玉雕出来的小仙女呀!”

从这话听出此人与连莫氏关系匪浅。

这话一落,自然也有人笑着附和:“是哟,连夫人,你可藏得真够严实,这四个如花骨朵一般的姑娘,看了就让人眼红。”

月冰很享受众人的称赞,月盈面上也露出淡淡的喜悦,月环也被一个妇人拉着,被夸的面上泛红。

月瑶则是如刚进屋时的平静,对于众人的夸奖她一点都没放在心上,上辈子得了夸奖太多了,都是恭维的话,不能当真,当真就是傻。

程氏面对别人还好,可是面对着月瑶,眼中却喷着火。若不是月瑶,她哪里会被关,更不会有后来这么多的事。只是程氏再愚钝,碍于场合也不敢发泄。跃儿也十五岁了,该说亲了,这次趁着宴会可得好好挑选一二。

月瑶规规矩矩地给程氏福了礼:“月瑶给舅母道喜了。”月瑶规矩是一等一的,脸上的笑容也无懈可击。

程氏笑着说道:“来,到舅母这边来,这次你表哥能中,你也有莫大的功劳,等筵席后让你表哥好好感谢你。”这话分明不怀好意。

月瑶心头一紧,不过很快释然。这件事舅舅是决计不会告诉程氏的,月瑶也不明白为什么程氏会说这句话。月瑶心里冷笑,面上却是一片红通通的;“舅母说的这是什么话,大表哥能中靠的是他寒窗苦读十多载,根底扎实。月瑶只是在旁边小小的出力,算不得什么。”程氏开了口,她若是一口回绝也会让人猜忌,还不若直接说。

本来众人为着程氏的话就好奇,却没想到月瑶还当场承认了,在场夫人的眼睛刷刷地看向她了,马鹏的事迹在场的夫人谁不知道。

当下,场面安静得出奇。

李夫人今天也来了,见着月瑶这个孩子这么实诚,心里微微叹气,难道这孩子听不出来这程氏是在挖坑给她跳。李夫人心里不屑于程氏的上不着台面,若不是丈夫说她都不愿意来。李夫人给月瑶圆场:“你这丫头说的什么话,你表哥能中你能出什么力?”这笑骂也表示了亲昵之意。在场与李夫人交好的夫人自然闻音知雅意,不会为难月瑶。

偏偏月瑶好似听不懂李夫人给她找的台阶下,反而笑着说道:“其实也是凑巧,那时我来舅舅家小住,一日听闻嬷嬷说起母亲晚上喜欢在园子里看夜景,当时就带着丫鬟婆子去了园子里看夜景,当时碰上在园子里的表哥。问了才知道表哥临近考试心情烦躁,看书看不下去到园子里透透气。我当时对表哥说越是临近考试越该将心情放宽,要不然,考试太紧张考不好的。第二天我也跟舅舅说了,让舅舅不要给表哥太大的压力,舅舅当时觉得我的话很有理,考前特意带了表哥去外面散散心。表哥根底本来就扎实,考前心情放松,考得自然就好。所以若真说起来,我也算出了小小一点力了。”

一个夫人听了忍不住说道:“考试之前要放松心情才能考好,这是谁告诉你的?”

月瑶轻笑:“这是先生教导我的,在江南的时候,先生经常考我,次数多了也有体会。”

程氏脸色一下难看了,她本意是讥笑月瑶小小年龄就插手马府内的事,却没想到却让这个丫头顺着杆子往上爬,而她还不能拆穿。

李夫人笑着不着痕迹地转移了话题:“你这丫头,懂得还真多,难怪能将弟弟教导得这么好,连你李伯伯都是赞不绝口。来,廷正,到伯母这边来。”

廷正望着月瑶,月瑶点了头,廷正才走到李夫人面前。

在场的夫人听了这里面还有故事,纷纷相问。李夫人趁机将月瑶教导幼弟的事情跟大家说了:“不仅是我家老爷,就是朱先生都对这孩子赞不绝口,小小年龄不仅见多识广,还耐心十足,难得。”

月瑶对于众人注视一点都不为意,大方地应道:“伯母谬赞了,这是月瑶应该做的事,当不得伯伯跟先生的的赞扬。我弟弟现在这么好,多亏了先生的教导。”月瑶没点李国荇,是因为莫氏在旁边。

莫氏听了面色仍然不好看了,本来教导侄子该是丈夫的义务,但是这个丫头却是当着这么多夫人的面说这些话,等于是狠狠地扫了丈夫的脸面。

众人对月瑶的印象很好。

月瑶感觉有人直直地看着她,迎了上去,望了那人福了一礼,然后泰然自若地移开了目光,好似没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很失礼。

坐在左边第三个位置的夫人推了她身边的人一把,笑着说道:“沈姐姐,你可是定下了一个好儿媳妇了。”

月瑶听到儿媳妇三个字,震惊地看着刚才说话的女子,嘴唇蠕动了好几下,最终咬了嘴唇低下了头。这模样看在外人眼里非常奇怪,因为月瑶的模样好像对这桩婚事不知情。

不说别人,就是李夫人心里也觉得很纳闷,这门婚事不是内外都知道的,怎么瞧着月瑶的神情好似不知道似的。

牟氏被月瑶这番表情郁闷得要吐血,丈夫与连栋博自小一起长大,甚至还救过丈夫的命,因此两人口头承诺将来要做儿女亲家。因为月瑶的年龄跟二儿子从浩相仿,所以就定给了从浩,之前她也觉得门当户对,但是后来连栋博夫妇都没了,月瑶成为孤女,她心里就有了嘀咕。只是也只敢在心里嘀咕,这门婚事她是万万不敢退的,不然,丈夫铁定要给她翻脸。

在场的人之中有一个是马家的亲戚,论辈分马成腾也要叫她姑姑。这人是马成腾特意请来的,怕的是程氏又出乱子,这会她也看出不对来,笑着说道:“年轻姑娘得玩到一起,琳儿,带着几位姑娘在园子里玩耍,你们也都去吧!”

几个人福了礼,退下去了。退下去的时候,月瑶还是牵着廷正的手下去了。

第80章 小马氏

月瑶出了门就对着月盈说道:“姐姐去找琳姐姐去吧,我先跟廷正去一趟海棠苑。”

月盈有些为难,可惜月瑶是告诉她结果,而不是征询她的意见,说完就带着廷正跟几个丫鬟去了海棠苑。

月冰望着月瑶,眼底有些疑惑:“这三妹妹做事恣意妄为,这又不是在自己家里。”不在自己家里,就不该四处走动。

月环却是望着月瑶的背景若有所思,对于月冰的话却是嗤之以鼻,怕是月瑶在马家比在连家还有地位。试想这一次马鹏能考进士能入翰林全都是月瑶的功劳,她在马家可不是横着走。

马琳琳见到月盈几个,却没见着月瑶:“我表姐呢?”听到月瑶去了海棠苑,倒是没说了,反正她也不希望见到月瑶,看见月瑶就觉得晦气,刚才也只是依规矩询问。

陆滢听了这话,突然跟着月瑶一起去海棠苑,马琳琳当着外人的面没对她呼来喝去,但是她融入不了马琳琳的圈子里。马琳琳在家里是女霸王,但是在外面还是能维持一下形象,交了几个朋友。当然,这些朋友家世都不如马家,而这些人,都一致排斥陆滢。

陆滢小声说道:“琳琳,我想去海棠苑看看月瑶妹妹。”

马琳琳狐疑地望了一眼陆滢:“表妹是因为有孝在身,不好跟我们一起玩乐,你去做什么?”她娘说得对,这对母女就是喂不饱的白眼狼,比月瑶那丫头还可恶。

陆滢本想说想陪陪月瑶,但是见着马琳琳警告的眼神,什么话都吞回肚子里去了。

四月,正是海棠花开的季节。

月瑶一到院子里,就被院子里的海棠吸引了目光。院子里种植的是西府海棠已经盛开,盛开的海棠花粉红艳丽,花形有四至七朵成簇朵朵向上,有如晓天明霞;未开的花蕾则是红艳艳的,似胭脂点点,看着很是喜人,院子里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倾向。

月瑶一直在院子里看海棠花,看了小半个时辰,看完以后进了书房,将刚才观察到的景色全部记录下来。

将观察到的东西全部都记下来,已经是月瑶养成的习惯,记性再好不如一根烂笔头。这话很经典,记性再好也有忘记的时候,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越来越不成,等过了二十岁这种感觉就越来越强烈。这点,月瑶是深有感触。

午宴,月瑶没出去,柳婆子亲自送过午膳过来。柳婆子送的午膳非常的丰盛,八菜一汤,可以开一桌了。

月瑶因为吃过很多苦头,在庵堂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平日在连府,吩咐小厨房都是做了两个菜一汤,若是正哥儿在的话就吃三个菜一个汤。

月瑶笑道:“妈妈有心了。”今日的饭菜非常丰盛,虽然月瑶不能开荤,但是这八道素菜也是色香味俱全,可见是极为用心的。

月瑶吃了一碗半饭。月瑶在其他方面都非常讲规矩,唯一在吃食上,她并不遵从汪嬷嬷教导的那一套,姑娘要少吃维持苗条纤细的身材。没有了一个好身体,要苗条纤细的身段做什么?月瑶每日三餐加夜宵,而且都是捡营养丰厚的东西吃。

这样坚持下来的效果非常显着,身体比上辈子好了,这大半年来都没生过病,而且个子比上辈子这个时候高出小半个头,按照这个趋势长下去,肯定要比上辈子高挑。

诗书上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管不了别人但她却坚决朝着身体健朗的方向走,一个号的身体可比窈窕的身段强多了。

月瑶用完午膳继续在院子里观看海棠花。月瑶现在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的东西都在无时无刻地变化。

邓妈妈都急眼了:“姑娘,日头大着,别晒着了。”姑娘的皮肤没以前细嫩白皙了,看得她都有些着急,姑娘也太不爱惜自己了。

月瑶轻笑:“我再练两刻钟字就去睡。”月瑶有午觉的习惯,这是在江南养成的,刚到京城整日抄写经书就废了,后来回到京城又将这个习惯恢复过来了。

邓妈妈忍不住又叹气了。

月瑶刚提起笔,就听见外面巧兰的声音:“表姑娘安好。”听这话就知道是有客人到了。

花蕾走进来小声说道:“姑娘,是陆家表姑娘来了。”她不喜欢马琳琳,也不喜欢陆滢。

月瑶出去见着陆滢一愣,陆滢穿了一套水红色的衣裙,从头到手都是金银饰品,佩戴金饰正常,但戴得多了就不正常了,仿若爆发户似的。

月瑶还是皱了一下眉头,也不知道陆滢身边的丫鬟知道不知道搭配衣裳首饰,这样装扮出来,丢的也是马家的脸面。

月瑶心里不舒坦,面上却不显露:“表姐过来有事吗?我正准备去找我伯母跟堂姐准备回去呢!”

陆滢看着海棠苑的景色,眼中有着一抹不甘。她跟娘住的院子,连海棠苑一半都不到,院子里别说有这么多好看名贵的海棠,就是小花小草都没一株。

陆滢的这种神色自然落在了邓妈妈的眼里。邓妈妈很不屑地望了一眼陆滢,以前夫人在娘家当姑娘这会小马氏就没少仗着她姨娘折腾,甚至还觊觎自家姑爷,也不想想自家夫人那是正经的嫡女,也是她能攀比的?后来小马氏夫婿没了来投靠娘家,舅老爷因为当年的事很不待见她,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孤苦无依还将人赶出门,为了名声又不能不管,马成腾干脆当了甩手掌柜丢给程氏。以程氏的为人如何能善待她?光瞧瞧马琳琳对待陆滢的态度就知道了。

月瑶感觉到邓妈妈的眼光,心里微微一叹。若是郝妈妈能用,还得将郝妈妈扶持起来,邓妈妈,不成呀!

陆滢感受到邓妈妈不善的眼神,心里一咯噔。忙转头对着月瑶道:“我娘之前几次都没见着表妹,这次听了表妹过来了,特别想见见表妹,不知道表妹可不可以去见见我娘。”

邓妈妈听了面色沉下去了,这是什么话,这是指责自家姑娘不敬长辈了。

月瑶面露惊讶:“舅母说姨母卧病在床需要静养不能打扰,月瑶也不敢贸然去打扰。”

陆滢被噎住了,她娘跟舅母吵过几次,最后一次吵架舅母扬言要送他们回去,她娘称病才没回去,却没想到现在连月瑶也不将她娘放在眼里。

月瑶本来是不大愿意去的,这么大她就从没见过这个姨母一面。但是看着院子里这么多丫鬟婆子的,既然开口若是不去见,肯定要扣自己一个不敬长辈的名声。往常也就罢了,今日这大好日子传扬出去于她名声也不好,于连家名声也不好,被祖母知道,少不得又是一番是非了。

月瑶领着廷正随了陆滢去了她住的小院子。陆滢住的院子有些小,只有海棠苑三分之一大,院子里也是光秃秃的,除了石阶什么都没有。

月瑶眼睛闪了闪,这姨母素来没理睬过她,这次特意让陆滢让她过来也不知道存了什么心思。她以前也没听娘跟邓妈妈提过这个小姨母,从这边可以看出母亲与这个小姨关系并不融洽。

月瑶随同陆滢进了屋子,还没进进卧房,一股怪味扑鼻而来。月瑶常常伺奉老夫人,药味已经习惯了,而这股味不仅仅是药味。

月瑶进了卧房就明白为什么会有一股这么难闻的味道了,屋子里的窗户都关着,外面春风明媚,屋子里昏暗暗的。

月瑶看了躺在床上的小马氏,心里狐疑陡升,不过还是拉着廷正与小马氏见了礼。

小马氏见着月瑶先咳嗽一阵后才说道:“瑶姐儿,没想到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女儿比月瑶大了三岁,今年十二岁了,可是跟月瑶站在一块却是差不多高,而气色却没月瑶好。

月瑶看着小马氏只提她,将廷正当成无物,面色就有些不虞,不管如何,就算是长辈这么做也很过分。

邓妈妈却是听到小马氏称呼月瑶为瑶姐儿怒容满面,月瑶先了邓妈妈开口道:“瑶姐儿?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称呼我,挺稀罕的称呼。”月瑶因为上辈子与这个姨母没有交际,所以不知道此人的性情。但是月瑶却从刚才的呼误,看出了这个姨母的性情,也可以断定,此人不可结交。

月瑶的话一落,跟着月瑶来的丫鬟婆子面色都很僵硬。邓妈妈甚至恶狠狠地瞪了小马氏一眼,而伺候小马氏的丫鬟都低下头。

小马氏一出口就知道自己犯错了,正想出口挽回却没想到月瑶竟然如此犀利地点出来,直觉这个外甥女不好相与。以前马老夫人因为不喜这个庶女,马老太爷在就放任着,马老太爷走后就一直让人拘着。人情世故上并不懂太多,口才也不敏捷,做什么都凭性子来,这也是她在夫家容不下的根本原因。

月瑶笑了下:“舅母说姨母身体不好,要静养,所以月瑶前几次也不敢来打扰姨母,还请姨母勿怪。”月瑶这是典型的睁眼说瞎话,程氏根本就没说过这样的话,只是也没人去核对。

小马氏脸有些僵硬:“姨母病情已经好很多了,有空多来姨母这里坐坐。”

月瑶笑了下后应道:“好。”

邓妈妈却不希望自家姑娘与小马氏有过多的接触:“姑娘,该回去了,大夫人跟三位姑娘在前院等着姑娘了。”

小马氏见着邓妈妈要让月瑶走,这都没坐下就要走:“小雪,你派个人去跟亲家说一声,就说姑娘在我这里。”

邓妈妈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二姑奶奶还是好好静养,我家姑娘还有许多的事,耽搁不得。”

月瑶笑着说道:“姨母,等我下次再来探望姨母吧。”这话已经很明显,准备走了。

小马氏看着月瑶,仿若又看到了嫡姐,脱口而出:“月瑶,你表姐陆滢一人孤身在府邸,姨母求你以后多多帮衬一下你表姐。”凭借月瑶这么得兄长的喜爱,就见月瑶的手段了。

邓妈妈寒着一张脸说道:“大姑奶奶跟大姑爷已经没了,就剩下姑娘跟四少爷两人相依为命。表小姐至少还有二姑奶奶这个亲娘,竟然要我们家姑娘帮衬表小姐,还不要说表小姐比姑娘还大了几岁,也亏得二姑奶奶说得出这话,传扬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话死。”邓妈妈其实知道小马氏在想什么,无非是看到自家姑娘得舅老爷看重,所以想让姑娘美言几句让陆滢在府邸过得更好,想得倒是很美好。

小马氏看着邓妈妈眼里都能喷出火来。

月瑶淡笑道:“姨母,月瑶下次来探望你。”说完拉着廷正的手就出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