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阳晖在旁觉得自己很无辜。

来报信的摇头说道:“没事,我家夫人一直都好好的,是睡到半夜的时候发作起来的。”

明珠立即将开始浮现的念头打消了,安之琛疼媳妇那是京城都有名的,比牛阳晖有过之而不及,所以,安之琛肯定是不会说什么不适宜的话,唯一的可能,就是月瑶要提前生产了。

明珠嘀咕着这太医也太不靠谱了,人家算错三五日正常,可这提前一个月,差得也太大了:“我当日提前生产是有原因的,月瑶好好的怎么也才七个月生产了?”

明珠心里疑问重重,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安府,明珠生过孩子,换了一身衣裳直接进了屋子。

明珠看到月瑶身上的衣服全都湿了,说道:“这可不成,得将衣服换掉,这样容易着凉的。”

其实不仅月瑶,屋子里其他人也都湿了,别看现在才清晨,但是窗户都关了,屋子里闷热不已,所有人衣服都是湿的。

安之琛在屋子外面走了一圈又一圈,记得第一次月瑶很快就生了,这次都过去大半天产房还没一点声音,他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庄若兰得到消息也赶过来了,看到焦虑不安的安之琛,说道:“不用担心,月期肯定是没事的。”生双胞胎非常凶险,这也幸好是第二胎,若是第一胎的话她都得提着心。

安之琛也知道是这么一个理,可有明珠的事在前,他如何能静得下心来呢!

庄若兰见劝说无果,没办法,只能让人将可馨抱过来。

可馨已经一岁半了,能开口叫人了,搂着安之琛的胳膊道:“爹,娘呢?”说完还四处张望。

有了可馨分散的注意力,安之琛也没再慌乱,也在这个时候,他才记得自己还没让人去跟上峰请假呢!

大管家洪利忙说道:“老爷放心,我已经让阿凯去衙门给老爷请假了。”老爷忘记了,他们身边的人可不敢忘记。

第462章 生产(下)

正午,月瑶生了。

月瑶生产很顺利,生了第一个,紧接着就生了第二个。如太医所预料的那般,生的两个都是儿子。

安之琛看着新鲜出炉的两个儿子,自言自语道:“怎么这么丑呀?”可馨出生的时候是白白 的,可这两个儿子皮肤皱皱的,跟小老头似的。

庄若兰笑着道:“刚出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可馨那是例外。”刚出生的孩子也不是没有像可馨那般的,只是很少就是。

安之琛正想开口说话,就听到月瑶啊的一声,那叫声特别的凄惨,听得安之琛手一顿,想起很多产妇产后血崩,脸瞬间就白了。

庄若兰也吓了一跳,不过见安之琛的模样,赶紧安慰道:“别着急,这是顺产,不会有事的。”产后血崩什么的都是难产才会发生的,月瑶从发作到现在也就六个来辰就生了孩子,这决计是顺产,按理来说不可能血崩的。

端了一盆血水的丫鬟走了出来,朝着安之琛说道:“老爷,产婆说夫人肚子里还有一个。”

安之琛听了这话,木了。

庄若兰直接傻眼了:“太医不是说只有两个吗?怎么会是三个?”不是太医医术不精准,实在是三胞胎的概率少之又少呀!至少京城是几十年没听说过了。

第三个孩子生的也很顺利,月瑶生完以后,力竭了,很快就睡过去了。

明珠抱着孩子笑骂道:“难怪肚子那么大,原来是生了三个。”她就奇怪月瑶的肚子为什么比她当初大了那么多。

安之琛抱着第三个儿子,人还在呆滞中,两个儿子是预料之中的,虽然欢喜但好歹有心里准备,这第三个完全是意外之中的惊喜。

产婆脸上也满是笑容,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还有比这夫妻更大的吗?相信这次的赏钱也绝对不少。

安之琛回过神来,赏了产婆五十两银子,府邸上上下下的丫鬟婆子全部赏三个月的月例。

当日可馨一出生就白白胖胖的,现在三个儿子全都是皱巴巴的,特别是老三只有巴掌那么大,安之琛看了就担心,忙请了最擅长儿科的卢太医过来给三个儿子诊脉。

卢太医到了安府,卢太医也是见多识广,但是一口气看到三个小萝卜头也是目瞪口呆:“这…”

安之琛脸上得意那都不需要掩饰,任谁一口气有三个嫡子会不得意的:“我这三个儿子太瘦弱了,我不放心,还请卢大人帮着看看。”

卢大人很快整理好心情,认真地给三个孩子把脉,一个一个看过去,然后朝着安之琛笑着说道:“安大人放心,孩子看着瘦小,但是底子都不错。”一胎三个孩子,孩子肯定不会很大,不过难得的是三个孩子底子都很不错,没有先天不良什么的,只要底子不错,好好养着,不出一个月三个孩子保准白白胖胖的。

安之琛得了卢太医这话,悬在心头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月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有些不相信:“真的生了三个?”她生了一个就很高兴了,三个,还不得将嘴巴笑得合不起来。

等安府的人送了消息过来,月冰才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对着崔妈妈说道:“妈妈,你说三妹的福气,怎么这么大?”一下生了三个儿子,安之琛还不得将她贡起来。

崔妈妈也有些心惊:“听过来送喜讯的婆子说三姑娘六个时辰就将孩子生下来,生产的时候也没受罪,也不知道三姑娘是怎么做到的?”别说生三个了,就是一个很多女人都难产,崔妈妈觉得月瑶肯定是有什么秘方了,要不然生孩子哪里这么容易。

月冰摇头道:“哪有什么秘方,怕是因为三妹长年打拳,身体强壮,所以生产的时候才没受罪。”月瑶每日早晚打拳,而且坚持了十多年,这些月冰都是知道的,崔妈妈想想也觉得月冰讲得有理,可打拳这种事情又不好学,嗯,就算学了自家夫人也不可能跟三姑娘一样,日日练习。

月环知道消息,嘴巴张得跟鸡蛋似的那般大,别说古代,就是在现代生三胞胎的概率就很小,当然,打 针这种不在其内:“也不知道这三个孩子是不是长得一模一样。”月环是真的好奇不已。

红梅摇头道:“也不清楚!不过等洗三的时候去看看就知道了。”

月瑶一胎生三个儿子,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在京城都引起了热议,有说安之琛好福气,也有说月瑶好福气的,在议论的同时,众人也注意到月瑶跟明珠关系匪浅,两人一个生了双生子,一个生了三个儿子,要说巧合,这也太巧合了,很多人觉得,这里面一定有秘密。

月瑶是产妇,这个时候就算众人想见,她们也见不上,但是明珠又不是刚刚生产完,所有人都奔着明珠去了。

明珠苦不堪言,可又不能跟众人说真相,明珠是很迷信的人,就如她当日跟月瑶与向薇所说,这种福气送出去太多,容易折损自己的福气,这还不算,万一这消息泄露出去,到时候月瑶可就麻烦了。

明珠看着挂在床头的送子观音,她担心会被人看出端倪,想将这画摘下来,但是牛阳晖却死活不愿意。

明珠恼怒道:“我又不是将她藏起来,只是挪个地方,这万一传扬出去被人知道了,到时候会给月期惹来大麻烦的。”京城的那些夫人若是知道月瑶画的送子观音图有这等功效,还不得将月瑶生吃活吞了,为了防备这个情况,明珠觉得还是稳妥的好。

牛阳晖拗不过明珠,将画挪了位置。

月瑶并不知道外面还有这么一场官司,生子孩子,一直睡到第二天天亮才醒过来。

月瑶记挂着三个孩子,一睁开眼就说道:“将孩子抱过来给我看看。”这次跟上次感觉完全不一样,上次她生了可馨以后人还有精神,可这次生完三个孩子她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太医诊断为双生子,月瑶准备的都是双份的东西,没准备三个孩子的。这不,细娟等几个人加班加点赶制孩子的衣裳。

月瑶看着三个被大红色的襁褓包裹的孩子,担心地说道:“怎么都这么小?”三个孩子都巴掌那么大,看了就不放心。

郝妈妈笑着说道:“老爷已经请了卢太医给三个哥儿看过了,卢太医说三个哥儿底子好,只要养几天就能养的白白胖胖。”不愧是福气,想事都能想到一块去。

月瑶听了这才放心。

花嬷嬷端来了燕窝粥。

月瑶看那缠枝莲的青瓷碗,说道:“给我熬能下奶的东西来。”因为是双生子,月瑶觉得自己一个人喂不过来,琢磨了一下干脆不准备自己喂养了,所以已经挑好了两个乳娘,可现在生了三个孩子,她也就不打算再请乳娘,干脆自己喂养了。

月瑶身体很好,能自己喂养孩子,花嬷嬷也不会去反对,孩子还是需要自己喂养的,才更亲,花嬷嬷笑着道:“夫人睡了一天一夜了,吃了这粥也好垫垫肚子。”

月瑶喝完燕窝粥,看了一眼三个眯着眼睛睡得香甜的孩子,问了向薇。“可馨这两日可好?”

向薇笑道:“昨天晚上可馨是安之琛哄着睡下的。”这也多亏了平日可馨跟安之琛很亲,要不然哄可馨睡下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小可馨由郝妈妈抱过来,一见着月瑶,赶紧叫道:“娘,娘…”已经两日没见着月瑶,小可馨也有些着急了。

月瑶此时不能挪动,动了 痛得厉害,笑着指着三个小不点道:“可馨,来看看你弟弟。”

小可馨转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半天才道:“弟弟…”小可馨这会还不知道,将来她得为这三个小不点费多少心呢!

月瑶陪着女儿儿子一会,又睡下了。

三胞胎太弱小了,安之琛担心孩子的身体状况:“月瑶,我想洗三礼我们还是不要大办了,孩子这么小,万一吹风就不妥当了。”太医说得再好,安之琛还是不放心,若是没个对比也就算了,可有了可馨在前头做对比,三个小不点的模样让他一直悬着心。

月瑶看着三个小不点,同意了这个观点:“那就请几家相熟的人过来观礼。”

洗三礼办得这么简单,三胞胎暂时还发表不了意见,明珠就当了这个代言人了:“一口气生了三小子,这要换别人家,还不可劲得大办,你倒是好,这么悄无声息的,我告诉你,明天铁定京城的人都说你三个小子都不好了。”

月瑶讶异道:“什么叫明天京城都知道我儿子不好了?这话怎么来着?”

明珠笑得不行:“你一口气生了三小子,早就传遍了京城。你是不知道,现在大街小巷都在议论你,说你有生子的良方,等着吧!等你出了月子,来向你求生子秘方的人将你家的门槛挤破了。”

月瑶汗颜:“这生子的事也不是我说了算的呀!”若是夫妻感情不好,再怎么努力也生不出来儿子呀!

明珠幸灾乐祸道:“这没办法,谁让你一口气生了三小子。”明珠当日因为难产,要静心养着,养了大半年才出门应酬,为这样她还经常被人追问是否有生子秘方呢!

月瑶笑道:“没事,到时候我就告诉她们,你有生子秘方,我也是从你那要得的。”她虽然这会一口气生了三个,但是相比明珠,她还是逊色了一些,因为明珠两胎都是儿子。

明珠撇嘴:“你知道什么?你这是儿女双全,比我有福气了。”明珠有些怨念了,在外面她跟别人比,特别有优越感,可每次跟月瑶一比,她那些优越感全都扔瓜爪国去了。

月瑶笑得不行:“别比了,这比来比去到最后好日子都过得不安顺了。”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只要珍惜所拥有的,才会过得幸福。

明珠笑着道:“知道了,老是给我说教,真当我是孩子呀!”她也就在月瑶面前叨咕几句,要在别人面前抱怨,还不得被人喷死。

有了明珠的话在前,月瑶坐月子期间安府闭门谢客。

第463章 洪灾

三个孩子一日一个模样,这对坐月子的月瑶来说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馨也是长得很快,可跟三个小子比起来真是小儿科了。

向薇进来看着三个孩子,说道:“怎么三个孩子长得一点都不像呢?我还指望着长得一模一样,到时候分不清才好玩呢!”说起来向薇就觉得特别奇怪,明珠的双胞胎长得也不是一模一样。

月瑶一听脸色就不好看了,还玩呢?当她儿子是玩具不成了:“要是长得像将来不得轮着来做坏事。”

向薇只是随口一说,也没真想怎么样:“呃,说起来,你以前说吃母乳跟吃乳娘的 不一样,我还觉得你矫情。现在才知道原来吃亲娘的奶真的不一样。”本来三个小子老三是最瘦弱的一个,可是现在老三长得是最好的一个,有了对比,才知道差距。

月瑶嘴角 笑意:“只希望以后老大跟 别说我偏心。”老 都有乳娘,月瑶只单独喂老三一个人。

向薇冷哼一声:“看他们谁敢?真是敢不孝,我打烂他们的 。”向薇接触肮脏的事太多,对男人有阴影,加上她也不想孩子,所以根本就没想过嫁人生子什么的,连收养孩子这些事也没想过。不过现在月瑶生了三个小子,向薇觉得自己以后有事可做了。

安之琛下差回来就去看月瑶跟四个孩子。

月瑶趁机问道:“孩子的名字什么时候才能取好呀?总不能一直大宝二宝小宝地叫着吧!”月瑶本来打算自己取名字,可安之琛不让,非得要自己取名字,从孩子三个月到现在,已经过去大半年,孩子的名字还没定下来。

安之琛有些泄气:“孩子的名还是你来取吧!”他不是没给孩子取过名字,像大军,小军什么的,月瑶对他取的名字没任何意见,可惜有意见的是向薇,向薇一听安之琛取的名字就忍不住嘲讽,说安之琛取的名字太土了。嗯,土包子没关系,关键是向薇说孩子长大后肯定会觉得没面子的,向薇说了几次,说得安之琛灰头土脸,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月瑶笑着从枕头下面取出一张纸递给安之琛,也不是月瑶料定安之琛取名无能,而是为了防备万一,这下准备的东西用上了。

安之琛念着之上的三个名字:“安晟、安斐、安宁…”

月瑶点了下头解释道:“晟有光明、兴盛、旺盛之意;斐是有文采之意。”

安之琛抬头望着月瑶,诧异道:“那宁呢?林有什么意思?”前面两个儿子的名字都取得很好,可是小儿子的名字也太普通了。

月瑶笑道:“我觉得这名字寓意也很好,宁,安宁,宁静。”这名字一般,但是寓意却很好。

安之琛觉得月瑶太厚此薄彼了,老 的名字明显比老三高出了一个档次了。

月瑶笑了一下没解释,转移了话题:“和悦,我不打算再生了。”有三个儿子,足够了,孩子生得多,她没时间跟精力教养了。

安之琛望了月瑶一眼,想了一下后道:“五年之内不再要孩子,五年以后,顺其自然,你看可好?”

月瑶没应这话:“我不想再生了,四个孩子每天都要耗费我大半的精力去了,我总不能一直都生孩子。”孩子生了就要教养,若是一直生,不代表她一直都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月瑶可不干。

安之琛笑了一下道:“现在说这个为时尚早,你先好好将身体养好了。”安之琛是希望月瑶再生两个的,孩子多家里热闹,最重要的是多子才会多福,儿子多了家里才会兴旺。

月瑶知道暂时说不通安之琛,也没继续这个话题。

安之琛跟月瑶说起了孩子满月的事:“孩子的满月礼是不能大办了。山东跟河北等三个省份都发了大水,淹没了无数的良田房子,还淹死了很多人,现在朝廷忙着赈灾,这个时候大办筵席不合适。”这个时候大办筵席肯定要惹人眼,到时候被御史参上一本,他得吃不完兜着走。

月瑶心头一顿,这大半年一直为孩子发愁,竟然连这么重大的事情都忘记了,月瑶正懊恼,可深入一想月瑶又释然了,她就算没忘记又能做什么?她难道还能跟人说山东跟河北等要发大水了?到时候不是被人当成疯子就是被人当成了妖孽。

安之琛看月瑶的脸色不好看,以为月瑶为孩子不能大办满月宴的事难过,当下劝解道:“你别难过了,等孩子周岁礼的时候,我们再大办。”

月瑶很快收敛好了情绪:“没事,我就是为那些老百姓难过。这个时候肯定不能大办,到时候请亲戚上门吃个饭就足够了我们再大办,孩子现在还小,不用这么讲究。”安之琛觉得委屈了三个儿子,本来他还想大办的,可谁能料到会碰到这样的事。

月瑶摇头表示自己没关系。可很快就想起马鹏还在山东,担心地说道:“也不知道大表哥那边如何了,会不会有事。”月瑶有些郁闷,若是大表哥能早点回来也会避过这个祸,就算能逃过水灾,他也很难逃脱朝廷的追责。

安之琛说道:“大表兄怎么着也是一方官员,不会出事的,等事后就算大表兄被朝廷问责,还有他岳丈在呢,不会有事的,好好做你的月子,别担心那些有的没的。”

月瑶还是不放心:“一有什么消息要告诉我,有事不能瞒我。”

安之琛自然不会瞒着月瑶,这件事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马鹏罢官而已,又不会要他的性命。

月瑶还好一些,马成腾得了这个消息一下就病倒了,庄若兰要照顾生病的公爹跟照顾孩子,还要管家,另外无时无刻都在担心丈夫的安危,这要不是庄若兰的心里素质极好,怕是也得病倒了。

三个省份遭灾,也不知道是谁号召京城人士救灾区的百姓,有人宣扬官员百姓商人有钱出钱,力力出力。

太后首先相应这个号召 捐了一笔钱跟一套首饰,接着皇后跟宫中的嫔妃也都捐首饰的,这股风也很快往下刮,京城官宦人家的夫人奶奶也都开始捐钱捐物。

明珠过来寻了月瑶,说道:“月瑶,我打算捐一千两银子,你打算捐多少呢?”

月瑶想多捐一些钱,不过月瑶也知道若是捐太多,也是得罪人的事,而且那样做又太显眼了:“谁都知道你陪嫁丰厚,一千两太少了,捐三千两吧!”月瑶担心捐太多抢人风头,明珠却不用存在这个担心。

明珠也不是那种将钱财看得特别重的人,听了月瑶当下就点头应了:”好,那就捐三千两,月瑶,你打算捐多少呀?”

月瑶说道:“面上捐的金额肯定要跟和悦的同僚一样多了,不过我准备私底下再送粮食跟药材送到灾区。”若是她没记错这次水灾还引发了很严重的瘟疫,而李大夫就是因为解决了瘟疫而闻名天下的。其他月瑶也做不了什么,可多购置一些药材还是可以的。

明珠觉得月瑶的想法很好:“月瑶,我不准备捐钱了,我们一起购置粮食跟药材去灾区,这样才能真正帮助那些人,我们现在捐钱,可到时候那些钱财用了多少到老百姓手上,只有天知道了。”赈灾款一层一层地下去,真正用到老百姓手上也没多少。

月瑶想了一下后道:“成。”月瑶名下有几千亩良田,佃户交的租子月瑶都存起来没有卖掉。

月瑶虽然因为怀孕没有想到今年就是灾年,但是潜意识知道有大灾,所以下意识想存粮,也因为这个原因,月瑶的田庄存了二十多万斤粮食,在这个时候,二十几万斤粮食可不是小数目。

明珠非常惊讶:“没想到你竟然存了这么多粮食,我的田庄只存放了几千斤粮食,月瑶,这么多粮食你真舍得呀?”三个省份发了洪水,粮价肯定要翻倍甚至更多,这个时候将粮食全部都捐献出去,那可就不是两三千两银子了,至少得是两三万两银子了。

月瑶笑道:“也只是尽点绵薄之力,求一个心安了。”救灾其实重点还是在于朝廷,靠一个人还是杯水车薪,当然,若是众人汇集起来,也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明珠嘟囔着说道:“跟你比,我一点爱心都没有了。”她觉得三千两银子已经很多了,月瑶竟然一下就捐出这么多粮食,两人一对比,可不显得她小气吧啦。

月瑶对明珠总爱跟她攀比这点很头痛:“你过你的日子,你做你的事,你怎么总喜欢跟我比,有什么可比的?”

明珠有些郁闷:“还不是你做得太好了,算了,我也多捐点,就捐一万两银子,这钱一半用来购置粮食,一半用来购置药材。”明年少打几样首饰了,这钱也就生下来了。

月瑶是打算再出几万两银子去江南等地购置粮食跟药材送到灾区去,可听了明珠这话,月瑶后面的话也没说出来了。

月瑶要动这么大笔的钱财,虽然是嫁妆,但是总得跟安之琛说一声:“和悦,我想多帮帮他们,钱没了可以再赚,可是哪些老百姓却是衣服食无着,我们能为她们做点事,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安之琛想了一下后说道:“这事不算小,你得让稳妥的人去做。”月瑶捐这么多钱出去,安之琛并没有意见,这些钱财是月瑶的嫁妆,月瑶怎么用他都不会过问,只是事情必须要处置妥当,要不然好心会惹出祸端来的。

月瑶心中已经有了稳妥的人选,这个人选自然是非向薇不可了,向薇见多识广,人脉也极广,交给向薇,月瑶是一点都不担心。

明珠得了消息,立即派了白易跟着向薇一起去,白易的本事明珠是知道的,绝对可以胜任。

第464章 马鹏高升

月瑶出月子没多久就得了好消息,马鹏得了皇帝的嘉奖令,等山东那边的事安排好了,马鹏就会调回京城。

月瑶得到这个消息非常惊讶:“怎么回事?”这次灾祸,一半是天灾,一半也是人祸。若是朝廷拨下修建堤坝的款项都落实到位,肯定不会损失这么惨重。皇帝不问责就不错,竟然还得到嘉奖,这里面一定是有事了。

洪大管家洪说道:“回夫人,听说舅老爷管辖的州县堤坝并没有受灾,舅老爷提前有了安排,在舅老爷的任辖内百姓并没有大的损伤。”这么大的灾祸,就算提前有安排也不可能一点损伤都没有的。只是这点损伤跟旁边受灾的州县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也正因为有这么鲜明的对比,才让皇帝注意到。

月瑶面上浮现出笑意:“原来大表哥提前有了防范呀!真好。”大表哥的这一举动,救了不知道多少人了。

洪大管家觉得马鹏运气真的很不错:“舅老爷年前还上过折子,主张重新堤坝,只是这道折子被压下来了。”重新休憩山东一带的堤坝不知道得费多少的银子,皇帝肯定不愿意了。可现在出事了,皇帝就觉得马鹏的眼光放得长远。

月瑶听了一笑,冲这份功劳,表哥应该可以升官了:“准备一份厚礼。”也不是月瑶上赶着,以她跟马家的关系也不用上赶着。只是这毕竟是喜事,礼还是要送的。

月瑶到马府的时候,马府门前已经停放了几辆马车。原来是庄家大少夫人洪氏跟鲁国公府的两位少夫人过来了。

月瑶与庄若兰见过礼以后就去看望马成腾了。月瑶出了月子就常常过来看望马成腾。

月瑶进屋,看到马成腾脸色好了不少,知道这也是得了好消息了。月瑶笑着说道:“舅舅,跟你说了让你不要担心,你看看,现在大表哥不是没事嘛!就你瞎操心,等表哥知道你为他担心的病倒,还不知道多愧疚呢!”

马成腾自从听到儿子跟孙子没事以后,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你表哥没事我就放心了。”马成腾前些日子只要一想到自己又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就有些扛不住。要不是担心自己也倒了留家里的两个孙子以后无依无靠,他铁定挨不过这一关了。现在好了,儿子跟两个孙子都没事,而且因祸得福入了皇上的眼,将来前程大好。

月瑶陪着马成腾说了一会话就回了家。如今有这么大的喜事,她也不用担心马成腾的身体了。

没欢喜两日,就传出灾区发生了瘟疫,而且蔓延的非常厉害。明珠得了这个消息,急匆匆地赶过来寻了月瑶:“你说向薇跟白易会不会有事呀?”

月瑶摇头说道:“放心吧!她们两个肯定不会有事的。”向薇在去灾区之前,月瑶就已经将灾区可能会发生瘟疫的事告诉了她。已经有所防备肯定不会有事的。

明珠忧心忡忡地说道:“你说老天这不存心不让人活吗?”要是受灾的地方没吃没喝,她们还可以帮助她们度过难关。可这瘟疫,连京城里的人都是谈瘟色变,更不要说在那种缺医少药的环境。除了等死,再没有第二条路了。

月瑶也没办法,她不是大夫,没学过医术,除了祈祷李大夫能早日赶到灾区为众人解决了瘟疫,她也做不了其他的事。

明珠叹了一口气后说道:“算了,不说这个了。月瑶,每天都带着三个小子,辛不辛苦?”

明珠的话一落,躺床上的老二就开始使劲地哭,老二一哭,老大跟老三也跟着哭起来了。三个哭声叠加在一起,别说喜静的月瑶受不住,就是好热闹的明珠都受不住。

明珠呵呵笑着道:“月瑶,这下你家里热闹了。”明珠终于觉得平衡了。想当初她不知道多羡慕月瑶得了一个乖巧的女儿,现在好了,月瑶也得了三个闹腾小子了,以后安家也有热闹可瞧了。

月瑶面露郁色:“咳,我现在发愁,这三小子现在就这样,长大了还不得闹腾死我。”月瑶心里郁闷,怎么就稀里糊涂地生了三个,两个就足够了呀!

明珠幸灾乐祸了半天。

月瑶板着一张脸道:“再笑我就将你赶出去。”这女人只要在她这里寻一点乐子就能乐上半天,也不知道有什么可乐的。

明珠笑道:“时候也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刚站起来准备离开,明珠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对了,差点忘记跟你说一件事了,月瑶,你那弟妹跟牟青莲关系很不错,已经有不少的人在背后议论了。”

月瑶摇头说道:“怎么可能?林氏又不是没脑子,怎么会跟牟青莲搅和到一起的?”

明珠白了月瑶一眼:“若不是我亲眼所见,我也不相信。这事你心里有个数,要不然等你出门应酬被人笑话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因为几个省份出现灾情,京城的娱乐活动也都中止了,月瑶出了月子以后就没出门应酬过。可等灾情过去后,京城肯定又得恢复往日的热闹。到时候肯定会有人笑话月瑶的。

牟青莲现在可不是当日的京城的一个才女,她现在是宁立轩的二房,二房也不过是一个妾室,林清菡一个正妻跟人家妾室交好,传扬出去连家都要成为笑柄了。月瑶跟明珠交好这么多年,明珠不可能在她面前信口开河的。权衡之下,月瑶让细雨过去走一趟:“你到了连府打听一下这事是不是真的。”不是月瑶信不过明珠,而是月瑶不相信林清菡会这么白痴,连这点轻重都分不清楚。

廷正的宅子里的人,有一半是月瑶挑选的。林清菡就算对月瑶再不喜,她也不可能将宅子里的人由里到外全都换了,就算她想,廷正也不愿意。因为这个原因细雨过去打听消息就很方便。

细雨先看了一眼月瑶,见月瑶脸色平淡,她才低声说道:“夫人,彭春媳妇说四少夫人昨天还送了一份礼给牟氏。”这话的意思就是林清菡真的跟牟青莲交好了。

月瑶听了这个消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表情:“林氏这是脑子进水了吗?”正室跟妾室那就是天敌,林氏跟牟青莲交好,这让其他的夫人如何看待她。月瑶没想到林氏竟然能蠢成这个样子。

细雨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办事很老练:“夫人,这牟氏的手段太高了,京城里有不少的夫人奶奶跟她交好,不独独只有四少夫人跟她加交好的。”

月瑶自然知道牟青莲很厉害,虽然是妾室,但是她却将宁立轩紧紧抓在手心,如今她已经生下了一儿一女,可正妻闻氏膝下空虚。不仅如此,牟青莲还让宁国公夫人心甘情愿将宁国公府的中馈交给她操持,平日代表着宁国公府在外应酬交际。在她身份低人一等的情况下,在外的风评也非常不错。就连月瑶也不得不佩服牟青莲手段高。

细雨小声建议道:“夫人,奴婢觉得那边的事还是不要管为好。四少夫人与你关系不好,你若是提醒她,还不定她怎么想呢?”月瑶跟林清菡关系差,两府的人都知道。

月瑶有点后悔了,她一直都挺相信向薇的眼光,却没想到向薇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她若是知道这女的这么不靠谱,当日拼着被廷正埋怨她也要拒了这门亲事。可事到如今,说什么都万了:“我想管也管不了,随她去吧!”说得了一日也说不了一辈子。咳,到底是被父母娇宠着长大的,骨子里还是有点天真。

细雨见状特意说道:“夫人,奴婢听说宁国公府的世子夫人闻氏身体不好,一直卧病在床,据说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外面都说只要闻氏一死,牟氏就会被扶正了。”

月瑶没否认这个可能。若不是宁家宗族反对,牟氏早就是世子夫人了,现在她有儿有女,又有娘家撑腰,只要宗族不反对,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只可惜误了闻氏一生。

细雨忙说道:“要说可惜也没什么可惜的。这又不是闻家的人推她入火坑的,是她自己跳入火坑的。”若是闻家的人贪图荣华富贵嫁了她还说得过去,可偏偏闻家人不愿意,是她自己要死要活要嫁宁立轩,这能怪得了谁,只能怪她自己。

月瑶摆摆手:“不说这些事了,听了让人糟心。”牟青莲很厉害,这在很多年前月瑶就知道了。只不过,牟青莲的聪慧才智已经全部用在巩固自己的地位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月瑶刚跟细雨说完话,就听到一阵哭声。月瑶疾步进了屋子,见到三个儿子一起哭,老大跟老二已经由着各自的乳娘哄着了,老三则是被郝妈妈抱着。

月瑶又好笑又好气地从郝妈妈手里接过了老三。说起来也真是奇怪,三个孩子虽然容貌不一样,但是行动很一致,一个人哭另外两个人绝对不含糊地跟着一起嚎。

十一月底,河北山东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说瘟疫由一个云游四方的大夫给解决了。

月瑶一听就知道这个所谓云游四方的大夫,就肯定了这个大夫是李大夫了。

李大夫扬名天下的事就不说了,月瑶很快又听到另外一个消息,一个好消息。马鹏连升三级,从五品的官职升到正四品。皇帝的圣旨一下,马府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第465章 西北

圣旨堪称灵丹妙药,圣旨一到马府,马成腾的病就好了,等宾客上门道贺时,马成腾都出来招呼客人了。

庄若兰到了晚上,累得都不想动了。

彩云一边给庄若兰卸妆,一边说道:“夫人,以前几位表姑娘暗地里笑话你选了老爷,可现在她们谁不羡慕你呀!”彩云想起那几位表姑娘羡慕嫉妒的神情,她就一阵痛快。当时自家主子挑选老爷的时候,几位表姑娘暗地里说自家主子得了失心疯。可现在呢,都说自己主子有眼光。

庄若兰取下手上的镯子放在梳妆台上,虽然很累,但是她心里头却很高兴。丈夫连升三级,这在大元朝也是极为罕见的,不说将来出阁入相,有了这次的功绩,丈夫将来的仕途会平顺很多:““别说她们,就是我自己也没想到会有今日的风光。”当日她挑选马鹏,主要是觉得马鹏是个忠厚老实不好美色的,加上只有一个继室婆婆,觉得嫁给马鹏将来日子不会难过,至少以马鹏的性子不会宠妾灭妻,可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她会挑到这么好的丈夫。

庄若兰想起丈夫独自在任上两年多也没纳妾,心里头就泛起了一丝甜蜜,庄若兰以前并不相信一世一双人,她认为一世一双人只有话本上才有的,所以她一直对丈夫有所防备,这样就算丈夫将来喜欢上别的女人她也能保持淡然,可丈夫这两年的表现让她相信了这世上其实也有一心一意的男人。

彩云笑着道:“这是夫人的福气。”老爷在任上数年都没纳妾,中馈都是由管事妈妈掌管着,老爷平日无事就在家中教导大少爷跟二少爷,洁身自好的让京城不知道多少的夫人奶奶羡慕自家主子的福气,就是今日这么喜厌的日子也有人说酸话呢!

庄若兰很赞同这句话:“是啊,是我的福气。”嫁给马鹏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正确最英明的决定。

彩云笑着道:“老夫人怕是心底不痛快了。”庄若兰的异母妹妹在鲍家过得很糟糕,跟庄若兰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庄若兰轻轻一笑:“不痛快就不痛快。”鲍氏不痛快跟她又没关系,只要爹跟弟弟好就成。

庄若兰的福气,不说其他人,就连月瑶都有些羡慕:“表哥真的是万里难寻的好丈夫。”跟表嫂成亲有十年了,身边妾室通房没有一个,嗯,那个初夏只是摆设。

月瑶这话正好让进门的安之琛听到了,安之琛看完床上的三个儿子后问道:“怎么突然发出这样的感概?难道我做得不够好吗?”

月瑶抿嘴一笑:“跟我表哥比,和悦你还差了一点。”月瑶对安之琛的表现非常满意,可以说月瑶觉得自己眼光非常好,挑了一个好丈夫,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安之琛从没说自己不纳妾。

安之琛笑了一下:“有些事不是靠说的,得需要时间做证明。”安之琛知道月瑶话里的意思,就是希望得他能承诺一辈子不纳妾,安之琛从没纳妾这个心思,但是他却不会跟月瑶说,他觉得做出来的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誓言什么的很空白。

月瑶一愣,转而笑道:“好。”成亲两年多,月瑶也知道安之琛的性子,不是一个能说甜言蜜语的人,但是做出来的事却让她很安心,安之琛虽然没对她承诺不纳妾,但有这话,月瑶仍然安心。

安之琛问道:“大表哥再过半个月大概能到京城,能赶回来过年了。”别人觉得马鹏好运,安之琛却不这么认为,能将辖内的堤坝修得牢固,要费人力物力,这若不是他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岳父给他撑腰,马鹏再多的想法也没用。

月瑶听了这话笑道:“这也有五年没见大表哥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变样了?”说起来月瑶也觉得奇怪,两人上辈子都没什么交集,可这辈子感情很深厚,丝亳不逊色于别人家的亲兄妹。

安之琛笑了一下,已经_成_人了,模样都定型了,样子肯定不会变到哪里去,五年没见最多也就显得更成熟:“子长,西北有个空缺,侯爷觉得那个职位很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