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知道。”高阳县主说道:“还不是因为江北袁家的事儿,把他们吓破胆了,怕他们南粤到时候也这样,那什么姓史的就要留下来呢。”

钱诗语说道:“是南安伯吧。”南安伯史家,南粤的一个世家,只不过还是没有归顺侯势大。

高阳县主说道:“只要心中没有鬼,怕什么?越是怕越是有问题。”

曾令宸问钱诗语,“诗语,是不是南安伯想要联姻?”

看今天诗语无精打采的,曾令宸想到了这个可能性。而钱诗语又是自己大嫂的妹子,还是安国公的嫡女,一个外来的伯爵府想要在京城站稳脚跟,这联姻是最方便的法子。

钱诗语点点头,高阳县主道:“他们也真敢提啊,不同意不就得了。”

其实如果识时务的,那这些公侯之家都呆在京城是最安全的,地方上皇帝肯定不乐意有个什么世家名门把持着,人家皇帝和朝廷有自己派去的官管理着,你一个地头蛇盘踞着,这不是和皇上还有朝廷打擂台吗?以前是条件不允许,皇上能容忍了,现在皇上觉得忍无可忍了,你还不识时务,非要站着,那就是惹着了皇上了,皇上都是小心眼的人,到时候怎么灭了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江北袁家最后还不是到了京城,胳膊扭不过大腿,南粤自以为自己是归顺国,还想着地方自治,那么早晚下场不好,这南安伯倒是个识时务的。

高阳县主说了,但是大家都沉默了,世家女虽然锦衣玉食,但是有需要了,也得为家族做贡献,如果皇上为了安抚这南安伯,到时候就是在世家里指婚,这谁也不能逃过去。况且皇上有时候不指婚,直接暗示,自然就有人给皇上办事了。

“你们一个二个怎么了?说是出来好好的玩的,现在都垂头丧气的,就是那样又如何?咱们谁怕谁啊,既然想要通过这个在京里立足,那就不敢给我们脸子看,咱们的亲人可都是在京里呢,一人一口吐沫就能把人给淹死,他们可是外来户,怕个甚?”

高阳县主说的话没有错,大家听了又放松了,陶三娘子说道:“就是如此,咱们谁怕谁啊,要是不高兴了,还不是有县主的鞭子嘛,一下子抽过去,保证他们哭爹叫娘的。咱们总比以前那些和亲的公主要强多了,好歹是在自己的地盘上。”

高阳县主瞪了陶三娘子一眼,不过还是说道:“对,就是这个理,谁要是不服气,吃我一鞭子!”

“哟哟,快看,那边,三娘,你们家今天怎么把画舫都弄出来了?”高阳县主指着远处的那座小二层楼的画舫说道。

钱诗语忙道:“咱们赶紧走吧,碰到了不好。”

“我说诗语,你怎么现在这么害羞啊,咱们光天化日之下的,有什么了不得的,他们来了,咱们就上去,我倒是要看看这些人能弄个什么名堂。”

画舫上自然是一群少年,在这湖里游玩呢,大楚的男女大防并不怎么严,特别是宴会的时候,男男女女的一大群人遇到了,也不会躲过去,除非是一男一女暗地里相约,那是被人鄙视的。

曾令宸想着,那上面不会有史家的人吧。诗语才这样不想上去,不过现在事情还没有定呢,何必草木皆兵?一个伯爵府想要娶一个国公府的嫡女,这应该皇上不会同意,看来这南安伯倒是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把安国公和镇国公都给连上呢,毕竟钱氏是镇国公的长子长媳,娶了钱诗语可就是和镇国公府也有关系了?

“放心,没事的。”曾令宸在钱诗语耳边轻轻的说道,与其担心做些小动作,还不如自自然然的。婚姻能成,可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的,钱诗语点点头,大家让船娘朝那边画舫划过去,几个人也摘了一堆莲蓬。

那画舫的人也看见这个小船了,忙让人停住了船,陶四爷见妹子过来了,让婆子们把他们带上了画舫,笑着道:“我说你一大早就瞒着人呢,原来是做这事儿去了。”又对曾令宸几个说道:“各位妹妹安好。”

大家都是从小就认识的,也不用彼此介绍,高阳县主看了一圈说道:“刚才我还听到丝竹的声音,现在怎么没有了?难道你们藏起来了?”高阳县主在家里也听哥哥们说过,这男人在外面都喜欢招那些青楼的女人饮酒作乐,所以听到声音,以为这边都是呢。

陶四爷倒是听明白了这高阳县主的意思,不由的有些噎住了,这可是在自己家里要是自己真的敢把人给招来,那自己岂不是死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君,埋头码字!

88游湖

高阳县主找了一圈,也没有见到人,陶四爷看其他的几个少年都要笑了,只能解释道:“刚才是我们几个在吹笛呢。”

“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是外面那些不正经的女人呢。”陶四爷的脸彻底黑了,这说的是什么话?把他们比成不正经的女人了?

“高阳表妹啊,你这嘴巴还是这么厉害啊。“俞墨手里拿着把扇子笑盈盈的过来了。

高阳县主说道:“一天到晚的拿个扇子,这得亏是夏天,要是冬天,不知道是要干什么?”

哈哈,大家忍不住都笑了,俞墨拿着扇子的手倒是顿了一下,这叫风流倜傥好不好?怎么就叫干什么了。

陶四爷是主人,忙说道:“妹妹们刚才在那边玩得可开心?这大船有大船的乐趣,小船有小船的好处,我让人把画舫绕着这个湖再转一圈,你们好好看看。”

曾令宸和钱诗语在船栏杆那边,说着悄悄话。

“大嫂回来了,说是想让你过去呢。”虽然钱氏也回过安国公府的娘家,但是姊妹有私房话,还是在自己的院子里说比较方便。

钱诗语道:“我也准备过几天就去的,只是想着那些事儿,心里总不安生,你也知道那边,上面的态度不怎么样,就怕以后,”

曾令宸想了想,说道:“我倒是看那史家倒是识时务的,不然也不会这样,高阳说的话虽然不全对,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咱们都在京里,还怕别人不成?长辈们不是教导我们,遇到了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不是只想着这个是困难,只顾着难受了。”

“既然有了这个苗头,那咱们就用手里的人脉去打听,看看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还可以,那就不用说了,如果不行,那咱们就从别的方面为自己谋划。只要咱们的家里是好的,谁还敢惹我们?”

钱诗语叹道:“你说的对,我是一下子着了慌了,咱们这样的人,婚事本来就不是一方面的事儿。再说这件事还没有定下来呢。我真是庸人自扰了。”

“如果你真的不想,那就让婶婶赶紧的给你定下来,这一般有了婚约的人,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曾令宸说道。

钱诗语有些脸红,不过也承认曾令宸说的有道理,一般有婚约的人,就是皇上也不会考虑的,只是这样,“是不是太着痕迹了?刚刚那边才提出来,这边就定。”

“就是提咱们也有拒绝的权利是不是?只是别匆匆忙忙的,到时候反而找了个不好的,那岂不是一辈子就耽误了?”曾令宸怎么觉得自己像个长辈,苦口婆心呢?

“最好是找一个和咱们门当户对的,皇上就是知道了,也不会驳了两家的面子。如果有些亲戚关系那就最好了,咱们总不能因为别人拒绝亲戚吧。”皇上目前的态度暧昧,曾令宸之所以跟钱诗语这样说,是因为知道安国公府还算是疼爱自己的姑娘的,不是一味的因为男人的前途而牺牲女儿家。

钱诗语在家里也比较受宠,如果能定下一门亲事,想来也很不错了。皇上最倚重的是京城里的这些人,如果因为一个南安伯,就让这边的安国公府牺牲,那就有些寒心了,皇上需要的是那种心甘情愿联姻的人,如果安国公府自己定亲了,那皇上就知道这安国公府是不乐意和南安伯府成为姻亲的,他也犯不着因为这件事儿得罪人,两方面都不讨好,以后要是成了冤家对头,那就是大不好了。

不利于安定团结啊。况且南安伯府不过是个马前卒,还没有分量重到以一个国公府牺牲的地步。

既然南安伯府想在京城扎根,那他也犯不着娶一个不情不愿的人了,那不是结亲,那是结仇呢。

俞墨摇着扇子过来曾令宸和钱诗语这边,“曾表妹,怎么自己躲在这里说悄悄话呢?我母亲还说让你去我们府上呢。”

得了吧,你母亲文乐长公主那个挑剔的劲儿,曾令宸还真不喜欢去,你这一根独苗苗,你娘生怕被别人荼毒了,要不是曾令宸身份配得上,你娘能乐意自己去你们府上?

钱诗语有些脸红的看了俞墨一眼,曾令宸心道,不会这丫头是看上了这个俞墨吧,少年情怀啊,“俞表哥,我有空了一定过去的。”

“那可说定了,不然我娘又要唠叨了,唉,也不知道秦睿这小子现在还好不好。都不能逗逗他了。”俞墨说道。

难怪今天没有见这形影不离的两人,原来是有一人出去了,曾令宸只当他是在自己嘀咕,也没有当回事儿。钱诗语红着脸问道:“俞世子,你这扇子是不是东大街多宝格那边买的?”

“钱姑娘真的是慧眼识珠,可不是多宝格那边出来的,花了我好几百两银子呢,高阳那丫头还不识货,真是。”

曾令宸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退场了?让这两人畅所欲言?怎么感觉自己有些电灯泡的嫌疑?不过要是自己走开了,那留下这两人,对他们也不好。

不过俞墨说了两句,就被人叫过去了,钱诗语看着俞墨的背影有些发呆。曾令宸心道,这丫头朕看上这个俞墨了?不过文乐长公主那个性子,还真不好伺候啊,诗语是安国公的嫡女,身份上也配得上俞墨,文乐长公主应该是看得上吧。

罢了罢了,自己乱想什么呢,有些话就是闺蜜也不好说,一个姑娘对一个少年正有好感,你要是说他的坏话,那说不定友情都没有了。俞墨除了说话有些那个样意外,其他的都不错,至于文乐长公主,如果她看得上钱诗语,那么挑剔的应该不狠,如果看不上,那事情就不成,她操的什么心啊。

记得有人说过,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种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她做什么,她偏偏就要做什么,所以什么都不说,顺其自然,钱诗语也是国公府里培养出来的嫡女,分寸这个词是自小就被灌输的,她绝对不可能做出私相授受的事情来。

大家游了一圈湖,然后靠了岸,去花厅看戏去了,陶家今天请的戏班是京城里的出名的戏班,酒席期间,就在戏台子上表演了起来。钱氏和十姑娘曾令瑶还有甜姐儿都在一边坐着听戏,见曾令宸回来了,曾令瑶和甜姐儿都占了起来,钱氏笑道:“你们几个去搞什么鬼?”

“大嫂,怎么是搞鬼呢,我们几个做了船,摘了几个莲蓬吃。也碰到诗语了,和她说了一会儿话。”

钱氏听了说道:“诗语那丫头有些死脑筋,你多开导开导她。”

“大嫂这话让诗语听了,可就要伤心了。”曾令宸笑道。

曾令瑶听说九姐姐去坐船了,羡慕的说道:“九姐姐,下次带我去吧。”

曾令宸说道:“成啊,只要你不犯晕,不然到了湖中心,掉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以为今天我为什么不带你过去,你想一想,上次我们在自己家里,也是坐船,你是不是就吐了?”晕船的姑娘伤不起啊。

曾令瑶也想起了上次那个事儿,心里恶心的感觉上来,忙摇头说道:“那我不去了,实在是太难受了。”她想看那远处的荷花,附近的荷花没有湖中心的荷花好看,可是自己的身体,算了算了,不看了。

钱诗语一会儿过来也见过了钱氏,曾令宸就乖乖的和曾令瑶,甜姐儿吃东西看戏,这边是一个人一个高凳,上面放着各色菜肴,不像以前一样大家都坐在一个桌子上,好在出门在外,也不是必须得吃饱的,都是个样子,也没有人在乎这高凳上的菜色怎么样了。

那有子女的妇人趁这个机会自然是相看相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媳妇人选,如果双方都有意向,那媒婆就可以上门了。

曾令宸这个年纪,也被划入了可以相看的阶段,真是觉得可怕啊,才十一岁多,就是能定亲的人了。

她镇定的坐在高凳旁边,已经感觉到有好几道眼光朝自己身上看了,这些夫人们啊,没看到自己还是个萝莉吗?身体刚刚发育,你们怎么就忍心下手呢?

要是曾令宸知道自己被归顺侯世子暗地里提亲的事情后,不知道会如何感想?这也算是曾令宸在这个世上第一次被人惦记吧,不管目的是不是单纯。

这被人盯得次数多了,脸皮就厚了,照样该如何就如何,别人看她是镇定自若,她心里想的是,看吧看吧,反正大家都是女的,多看一眼也不会掉一块肉,就当是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好了。

除了曾令宸,这花厅的姑娘们或多或少的都被人看了的,有些夫人还当着长辈的面问东问西的,其实吧,这双方都满意,那才是好事情呢,如今自己跟着大嫂,大嫂是自己的平辈,那些长辈不可能单独拉着自己问东问西的,比别人要好多了。

陶三娘子在自己家里,因为有母亲,所以被人拉着手问事情的次数最多,陶三娘子有些无奈的朝曾令宸他们投来了很憋屈的眼神,曾令宸只能是让陶三娘子自求多福啊,这个阶段大家都一样啊,被人用挑剔的眼光挑选。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君,撒花吧。

89回娘家

李氏看了来信,点了点头,让人把送信的人安排下去,“娘,二姐姐和二姐夫要来京城?”曾令宸问道。

这可是得有七八年了吧,从二姐姐嫁到了江南,每年也就是来几封信,曾令宸最近才听说二姐夫中了秀才了,这考举人应该也是在他们那个府城吧。

“你二姐姐说,要在京城给你二姐夫找些名师指点指点。”李氏对这些倒是无所谓,本来亲戚之间要来,她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愿这二丫头嫁人这么多年能有些长进,不然真是白瞎了。

“二丫头要回来了啊,那就安排好了。”太夫人胡氏淡淡的说道。

二姑奶奶嫁的是太夫人胡氏的庶妹之孙,前几年她那位庶妹过世,镇国公府也派人过去祭拜了的。现如今二姑奶奶也有一子一女了。当然,也有妾室生的子女,估摸着这次二姑奶奶不会带过来。

二姑奶奶要回娘家,这本来就没有多大的事儿,亲戚们来镇国公已经不是稀奇事儿了,以前不是有个二堂叔他们一家子过来过吗?想当年曾令宸还专门请了宫嬷嬷教她们些宫廷的礼仪呢,她们不要太感谢曾令宸。

其实曾令宸也是有些记仇的,二姐姐这个人以前对自己做的事儿,她还清清楚楚的记着呢。第一印象不好了,这以后的印象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全府上下对于二姑奶奶回京城,也就是吴姨娘最高兴了,毕竟是她生的二姑娘。

这几年过下来,吴姨娘真的是跟个隐形人一样,倒是自己吃斋念佛起来,就是希望二姑奶奶在婆家能过的好,她知道二姑奶奶的性子,就怕二姑奶奶到时候把婆家的人都得罪了,那受罪的就是她了。

“姨娘,浆洗房的吴贵家的想要见一见姨娘。”吴姨娘的丫鬟桃儿说道。

“不见!”吴姨娘想都不想就说道,这吴贵家的是吴姨娘的堂嫂,吴姨娘有个姐姐,就是给二姑娘当奶娘的,可惜因为那次天花事件,最后人也没有了。

“姨娘,那吴贵家的说要是姨娘不见她,那她就不养着姨娘的侄儿了。”桃儿担心的说道。

吴姨娘的这个侄儿是她姐姐现在唯一的骨肉,当时是处置了吴姨娘的姐姐,但是对这个孩子却没有下手,毕竟镇国公府也不是那种赶尽杀绝的人,只是这样一个小孩子,自己一个人也不好生活,后来就是这吴贵家的把人领回家里,吴姨娘暗地里每个月都会给钱算是这个侄儿的养育费。

吴姨娘手一抖,对于这个侄儿,吴姨娘有愧疚,当初若不是二姑娘要做出那种事事儿,他也不会没有了爹娘,况且这个事儿还是吴姨娘暗地里求着让人家养的。她也不便见这个侄儿,只是每个月到了日子,就让人送去了钱,顺便看看这个侄儿过的怎么样。

吴姨娘也怕这镇国公府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找自己的麻烦,但是不照顾她心里过不去,当然要说这镇国公府怕这个小孩子长大了报复,那就是笑话了,要是每处置一个下人,就要担心人家报复,那这国公府也不要混下去了。

主子处置犯了事儿的奴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还没有哪个因为这个而想着要报仇主人家的。这样的人真的要报复,那就是和整个贵族集团做对呢,根本就是找死。况且,这些下人骨子里的奴性也都存在,对主人那是一种天生的敬畏,换一种说法,他可能会怪和他有血缘关系的二姑娘,也不会怪到处置他娘的李氏。毕竟他娘是听了二姑娘的话而伤害了别人,如果不是二姑娘发话,他娘肯定不会死,他也不会寄人篱下。

当然,这样想的前提是他知道自己的爹娘是为何而死的,但是吴姨娘的侄儿被吴贵家的收养了,谁还会好心好意的告诉他,你娘是因为某某某死的?这根本就不可能。

吴姨娘听了桃儿的话,说道:“我跟夫人请示一下,出去一趟。”姨娘们要出门,得正房夫人同意了才成。吴姨娘不想让吴贵家的进来自己这边,因为这边还有赵姨娘和齐姨娘,一个风吹草动都是那么多眼睛看着。

“哟,姨娘你终于出来了,这还请不动您老了。”吴贵家的手特别粗糙,因为长期在浆洗房才导致这样。

吴姨娘坐下说道:“有什么事儿就只说,不用拐弯抹角的。先跟你说一声,要是太过分了,那么咱们就不用说了。”她一个月的月钱都是死的,以前还受宠的时候,世子爷赏了些东西,但是那也是有限,后来二姑娘那边也得了些,世子夫人也时不时的赏一些东西,七七八八的下来,也不算多,何况后来二姑娘做出那样的事儿,她没有被世子夫人厌弃都是好的了,在后院活的小心翼翼,每个月还要给吴贵家的钱,要是她再狮子大开口,那她也撑不下去了。

吴贵家的忙开口说道:“姨娘这是当了主子,气势都和以前不同了,好了,我听说二姑奶奶她要回来了?”

吴姨娘看了吴贵家的一眼,说道:“她回不回来又有什么关系,你别忘了,我就只有二姑娘一个,你要是利用别人来要求二姑奶奶,那你觉得我会同意吗?”

侄儿再好也不是自己生的,她能为了这个侄儿害了自己的女儿?

吴贵家的听吴姨娘这样说,也有些吃惊,不过还是笑道:“看姨娘说的,我能那样吗?说起来,我也是二姑奶奶的堂舅母呢,怎么会让她不好过?其实是这样的,姨娘,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不怎么好,听说二姑奶奶家里条件不错,能不能让你侄儿跟着二姑爷,好歹是个前程。”这里的侄儿就是吴贵家的亲儿了。

“这我怎么能做得了主?猛子是府里的家生子,我一个当姨娘的能有什么办法?”吴姨娘觉得吴贵家的是异想天开。

吴贵家的笑了,“这有什么难处?听说二姑爷是来这边读书的,要在咱们这边住,身边还不是需要一个伺候的人?猛子跟着二姑爷有什么不好的,至少是自己人。姨娘,别跟我说有的没有的,这事儿你答应还是不答应吧,你自己当了姨娘吃香的喝辣的,有了事儿都是我们顶缸,可怜旺儿从小就没有了爹娘,现在多可怜?”

旺儿是吴姨娘姐姐的儿子,“可怜我们一家老小,也就是我在府里有差事,天天洗不尽的衣服,一点儿姨娘的光都没有沾上。猛子能有个差事,我们家里还不是能好过一些,我这又不是求你别的没理的事儿,不过是求个差事,你都不乐意,你的良心被狗吃了?以前你被人骂的时候,还不是我帮了你?现在还帮你养侄子,不过是这个事儿,你就推三阻四的。”

吴姨娘被吴贵家的说的很烦躁,她真不愿意答应这样的事儿,可是这吴贵家的闹腾,说不定以后会时不时的过来,就对吴贵家的说道:“我尽量试试吧,要是不成你可不能怨我,你也知道,我现在连世子爷的面都见不着。”

吴贵家的眉开眼笑,“姨娘不是天天要给大夫人请安吗,这次二姑奶奶过来,大夫人肯定要多见你的,就是看在二姑奶奶的面子上,也得给你个体面吧。”吴贵家的不知道吴姨娘的姐姐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儿而没有了性命,也不知道二姑奶奶做的那些事儿,当然这些事儿要是连这吴贵家的都知道了,那镇国公府的保密措施也太差了。

吴姨娘也不好对吴贵家的说,二姑奶奶不被大夫人所喜,所以这事儿不成。

于是只能是心里带着事儿的离开了。

桃儿倒是对吴姨娘说道:“姨娘,奴婢觉得这事儿应该可以呢,夫人是个好说话的,这给二姑爷安排一个姨娘娘家的人,夫人也会乐意的。”

这点子事儿,夫人是不会在意,毕竟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但是这样以来,二姑爷就真的不受重视了,说不定夫人还以为她是因为不放心夫人安排的人,所以才故意要找自己娘家的人呢。

吴姨娘是想着这镇国公府重视二姑爷呢,桃儿听了说道:“姨娘,奴婢觉得吧,这重视不重视的,一个伺候的人算不了什么吧,要是二姑爷上进,就是身边没有伺候的人也能中举呢,难道安排咱们曾总管伺候,那就是最重视的了?”桃儿觉得姨娘是想多了,而吴姨娘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桃儿这个当丫鬟的是懂不了的。

不过要是不答应吴贵家的这个事儿,那以后天天过来骚扰,说不定就给自己和二姑奶奶惹事儿了,那样更得不偿失了。她就豁出这张脸了,到夫人那边去求个请,息事宁人吧。

而吴姨娘真的是想多了,她说完了,李氏直接就同意了,根本就没有多想,吴姨娘想要给自己的侄儿安排个差事,妾室在二姑爷身边伺候,这一点儿也不妨碍李氏什么事儿。

毕竟二姑奶奶为什么远嫁,很多人心里还是有数的,那就是二姑奶奶惹着了世子爷和夫人了,对于一个不受宠的姑奶奶,也没有多少人想要在他们身边凑,也就是吴贵家的这样找不到差事的才会千方百计的想法子进来呢。

与其安排一个不情不愿的,还不如安排给自己主动乐意去的,吴姨娘这是给李氏递枕头了,只是吴姨娘自己还不知道呢,自己在觉得很为难。

到了八月底的时候,二姑奶奶和二姑爷一行人终于到了镇国公府了,二姑奶奶曾令雨看着这久违的镇国公府,心情很复杂,这么些年,自己终于回来了。

进了侧门,坐上了轿子,二姑奶奶被抬到了梅鹤堂,廊下的丫鬟见了,就笑着跑过来,“二姑奶奶来了,太夫人一早就等着呢。”这些丫鬟二姑奶奶一个都不认识,毕竟七八年过去了,丫鬟都换了好几茬了。而这个媳妇子,二姑奶奶是认识的,那不是以前太夫人身边的姚黄吗?如今也都嫁人,现在还在太夫人这边伺候呢。

二姑奶奶亲热的拉着给自己行礼的姚黄,笑道:“姚黄姐姐,好久不见了。”

姚黄,也就是林万方家的笑道:“二姑奶奶,你回来了,太夫人在屋里等着呢。”

作者有话要说:有个去巴厘岛的机会,正在考虑中,就是办签证好麻烦那。

90糊弄人

二姑奶奶进了梅鹤堂,目不斜视,有丫鬟在地上放了个跪垫,二姑奶奶恭恭敬敬的给上首的太夫人胡氏行了礼。太夫人胡氏说道:“起来吧。”让人给二姑奶奶安置了座位,问道:“怎么哥儿姐儿都没有带过来?”

二姑奶奶说道:“在路上有些病了,怕过了病气给大家,所以就没有带来。”

太夫人点点头,按说这好几年没有回来的姑奶奶,肯定要问问她在娘家过的怎么样,但是这一屋子的人和二姑奶奶都不怎么亲,说了一会儿话,太夫人胡氏有些累了,就让李氏把二姑奶奶带过去了,李氏也或多或少的问了问在婆家的情况,然后对二姑奶奶说道:“吴姨娘挺想你的,一会儿去看看你姨娘吧。”不是亲生的就不是亲生的,有些话二姑奶奶肯定是不想跟她们说,那也没有必要刨根问底。

吴姨娘是早就想问问二姑奶奶的情况了,现在夫人这么体贴,那真是心里高兴啊。

而二姑奶奶看见已经长成大姑娘的曾令宸,心情复杂。去了吴姨娘那边,吴姨娘拉着二姑奶奶的手,说道:“胖了,看来在田家过的还不错。”心宽才能体胖,吴姨娘是这样想的。

二姑奶奶厌恶的抽回手,问道:“姨娘,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把那个人给弄到相公身边了?”她已经知道给自己相公身边安排的人是吴家的一个亲戚,除了吴姨娘,谁会做这个事儿?

吴姨娘有些惭愧,说道:“那个猛子平时也机灵着,到时候伺候姑爷肯定好的很,那个,猛子他娘现在在养活你奶娘的儿子,这个,我也是。”

“什么?奶娘的儿子?怎么还活着?姨娘,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生怕别人忘不了那个事儿吧,奶娘自己做出了那么狠毒的事儿,怎么还留着她儿子?”

吴姨娘不敢相信的看着二姑奶奶,这几年下去,二姑奶奶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她不敢相信,二姑奶奶冷冷的说道:“怎么着?难道我说的不对?现在我回来,多少事儿都要靠着娘家,如今被人知道了以前的事儿,我还怎么开口说话?姨娘,你就是为了我,也不该把人给留下来啊。”倒是软硬兼施了。

吴姨娘说道:“这当初夫人他们也没有说不留旺儿,姑奶奶,好歹是一条人命,就留着吧,这个时候要是闹出来了,那更是不好了,大不了,我把旺儿给送到别处去,好不好?”

二姑奶奶想着,这个时候还真不好随便弄死个人呢,“那可是你说的,姨娘,我可是你生的,你不能看着我被人捏着把柄,我以后的日子顺不顺当,可都全看你了。”

二姑奶奶知道吴姨娘肯定心里第一个人就是自己,所以只要说几句软和话,她肯定就会为自己打算的。

“姨娘,一会儿跟我去看你外孙和外孙女。”二姑奶奶笑着说道。

“二姑奶奶,以后别说这样的话了,那应该是夫人和世子爷的外孙,外孙女。”吴姨娘提醒道。

二姑奶奶笑着说道:“这不是私底下在姨娘这边吗,您本来就是他们的外祖母。我暗地里都教了他们了。”

吴姨娘心里高兴,谁不希望自己的外孙叫自己一声,吴姨娘问道:“二姑奶奶,你在婆家过的如何?姑爷对你怎么样?”

“还是姨娘最关心我,还能怎么样,不就是那样?最开始我生了絮姐儿,因为是姑娘家,不怎么被老太太喜欢,要不是我是镇国公府出来的,还不定咋样呢,之后他们又给相公塞丫头,是打量我娘家离得远,不知道呢。不过好在都是生的丫头,我过了几年生了丰哥儿,这才算是没有事儿了,前几年老太太过世了,田家见我们这边去的人也不多,就有些糟践我了,要不是相公随后考上了秀才,真是没完没了呢。”

吴姨娘提高了叹了一口气,“这女人啊,嫁了人,都得看相公的,姑爷现在上进,也是好事儿,等到时候中了举人和进士,外派了官,你跟着姑爷去外地,也不受那个气了。”

“姨娘你说的对,所以我才要相公来京城找名师指点,在那乡下地方哪里有京城的名师好?”二姑奶奶说道。

“所以姑奶奶在娘家的时候,和几个嫂子都打好关系,对夫人也孝顺些,和出嫁的姊妹也都多联系,以后说不定就能帮上忙。”吴姨娘说道。

“姨娘怎么不说九妹妹了?你别担心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人了,还不知道事儿?我这以后要过的好,那肯定是要和九妹妹搞好关系的,毕竟九妹妹一句话,比别人都顶用,姨娘我说的是不是?”二姑奶奶笑着看着吴姨娘说道。

吴姨娘点头:“姑奶奶能想通,这就是好事。”吴姨娘觉得心里不安,怎么觉得二姑奶奶说了这话,让她心里更担心了呢?

二姑奶奶在镇国公府安定了下来,曾令宸也见到了絮姐儿和丰哥儿,给了见面礼,十姑娘曾令瑶笑着说道:“絮姐儿和二姐姐长得好像,丰哥儿倒是和二姐姐不像了。”

二姑奶奶的手一顿,随即说道:“丰哥儿长得像是你们二姐夫呢,呵呵。”她本来抱着丰哥儿,说了这句话后,丰哥儿突然见哭了,二姑奶奶忙说道:“丰哥儿估计是坐不住了,我抱着他先回去了,咱们以后时间多的是,九妹妹,十妹妹,等过几天,我跟着你们去几个姐姐和妹妹家里看看。”

十姑娘曾令瑶等二姑奶奶走了,就说道:“二姐姐这是怎么了?难道是我说错话了?她的脸色怎么就突然变了?搞不懂啊。”

二姑奶奶嫁人的时候,曾令瑶还没有出生了,对二姑奶奶不了解,不过五太太安氏暗地里告诫曾令瑶,不能单独和二姑奶奶见面,要见面,就和九姐姐一起。现在见这个二姐姐果然古里古怪的。

曾令宸说道:“没什么,估计是当了母亲了,心疼孩子,咱们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