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哲笑着说道:“好了好了,你们就不要相互赔罪了,咱们亲兄妹,有误会了就解开,以后我要是跟你们有了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也要找我说。”

两兄妹和好如初,李氏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小九这丫头把亲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老大的做法肯定是让小九有些适应不过来,但是这都是必须做的,她当时都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了,也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为难。好在一切都过去了,皇上要赏赐,被令宣给推掉了,交回了兵权,又去兵部呆着了。

而打乱之后,就是各种奖赏惩罚了,曾令宣自己推掉了赏赐,因为他做的一切都是皇上安排好的,他不过是做了自己当臣子应该做的,做的好是本分,做的不好那就是失职。

有些投靠五皇子和七皇子的臣子当然也是被投进了牢里,只等着定下罪行。皇上这次倒是说了,罪不及家人。

对于拼死保护自己的堂侄秦睿,皇上等秦睿回了京,还亲自去恭王府探病了的。只是秦睿怎么受伤的,皇上给出的官方说法是被二皇子派去的人给弄伤的,当然皇帝虽然要面子,但是还是对能护着自己的堂侄的功劳不会忘记的,随后让恭王爷进了宫,礼部就开始准备册封恭亲王世子了。

孙氏虽然为儿子的伤势担心,但是却因为世子之位尘埃落定而欣喜。

那些以前想和恭王府结亲,但是还处在观望态度的人家,见恭王府六爷的世子之位已经定下来了,就有些迫不及待了。不过恭王爷吩咐孙氏不要随便就答应了,秦睿的婚事非得他这个当父亲的点头才成。

二皇子和五皇子,七皇子都被圈禁了起来,二皇子的生母惠妃娘娘直接被一杯鸩酒给赐死了,要不是她,这宫里面也不会死那么多人,皇上听说惠妃在那段时间,还羞辱过自己的皇后,并且借机除了好几个皇子的生母,怎么可能会留她在世上?一杯鸩酒都是便宜了他。

而惠妃娘娘的娘家则是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既然敢谋反,那就要承担起后果来,这也没有什么怨恨老天不公的,如果人人都要谋反而不受惩罚,这个世道不是都乱了吗?

至于五皇子和七皇子的生母的娘家,倒是临阵倒戈,帮着人把五皇子和七皇子的家眷给捉住了,皇上只是饶了他们的性命,不过却让他们回家荣养了,皇上觉得这样的人也不值得重用,临阵倒戈的人是最要不得的,特别是他们的荣华富贵还是和两个皇子紧密相连,如果说一开始他们就反对,或者是劝说,那么这还不算为过,但是眼看着形势对这方不利了,就背叛过去,想来谁都不会喜欢。

“这就是所谓的今天他能背叛你,明天他都能背叛自己的现身说法吧。”曾令宸听说了这件事说道。皇上的这个性子还真是难以琢磨,真是伴君如伴虎。

镇国公世子这次能英勇的救自己的父亲,倒是让人刮目相看了,李氏别的什么都不做,只负责照顾养病的镇国公世子,几个嫁出去的姑奶奶事后都过来看望自己的父母,这确实是差一点儿就生离死别了。没有娘家的他们,以后怎么能过的好呢?不过这次以后,他们在婆家的地位无形中又提高了,毕竟镇国公府这次立了功了,虽然皇上没有奖赏,但是在皇上的心里,镇国公府可是信任有加了。

二太太楚氏受了惊吓,好几天才回过神来,她从嫁到这镇国公府还没有遇到这么惊天动地的事儿,也是,她嫁过来的时候,人家皇上正值壮年,皇子们也不多,还没有现在的人脉,如今二十来年过去了,可不就是皇子们蠢蠢欲动的时候了?

见大姑奶奶曾令云过来了,就说道:“差点就见不到你了!你说说,这大房的人把我们瞒得死死的,得亏是最后没有事儿了,要是有事儿了,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大姑奶奶忙劝道:“大哥那也是听从皇命,要是说出来,岂不是一切都完了?那咱们镇国公府哪里有现在的荣耀?”

“荣耀也是大房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二太太楚氏不忿。

大姑奶奶说道:“怎么和我们没有关系?不说别人,就说我吧,现在在婆家,谁不高看我一眼?都说咱们镇国公府是顶顶好的呢,以前我那几个妯娌,还不服气我管家,现在也不敢说什么了。我出去做客,人家知道我是镇国公府的姑奶奶,都跟着我说话呢,娘,你说,和我们有没有关系?要是我们镇国公府不是现在这个光景,谁乐意搭理我呢?”

“娘,咱们别计较那么多好不好?现在大家不都好好的?您这样不高兴,对你有什么好处?”

“我也不是不高兴别的,只是你看看大房,令宣人家肯定没有事儿,被皇上安排差事了,令哲呢,人家跟着皇上,更是安全,还有令宸,也去了郊外,这大房的嫡出走了三个,这不是偏心是什么,我们这边,你二哥可是还留在府里呢,要是万一有个事儿,你让我们怎么办?”说来说去,还是觉得老爷子偏心。

大姑奶奶道:“那不是还留了六弟吗?现在大伯父还受了伤呢,大伯父可是世子,祖父还不是留下来了?再说,大哥和三哥干得都是那么危险的差事,谁乐意去干啊,娘你偏要钻牛角尖干什么?处处都要别人一样,那你让二哥也去带兵打仗去?”

本来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大房的人在外面拼着,别的房里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得到好处,为什么还要想要一样对待?大姑奶奶早就不是以前未出阁的大姑娘了,也知道自己在娘家过的好,主要是靠大房的人,所以见娘转不过弯来的,当然是要给她说通透了。

就算是祖父偏心,那人家是长房,以后可是要继承镇国公府的,谁不是重点培养的?难道还培养的二房比大房强,然后让二房支撑门户?

这个先不说,问题是自己的爹他能支撑的起来吗?要真是靠爹和二哥他们,那自己在婆家过的肯定没有现在好了。“娘,你以后少说那种话,什么偏心眼,什么不公平,你还没有见识到真正的偏心眼和不公平呢,你看看别的府里的二房,过的能有娘你这般舒坦?”

大姑奶奶觉得自己个的娘是过的太安逸了,要是真换到别的府里,苛刻你庶子媳妇没商量,最后分家也给你分的是没有出息的产业,让你哭爹找娘都没有办法。大姑奶奶觉得自己以后要多打听打听那些嫡出压着庶出的例子了,有了对比才知道自己现在过的如何如何好了,不然娘这样下去,早晚是要坏事。

府里人对二太太的抱怨是早就知道了,也没有人还专门找她理论理论,觉得没有必要,这二太太也就只能嘴上说说,干不出什么大事儿来,当初太夫人胡氏给二老爷娶这个媳妇,可不就是想到了这些?最通俗的说法,就是有那个贼心没有那个贼胆,但是唠唠叨叨的让人心烦。

就九姑娘曾令宸,这从小到大,都有意无意的听过好几次二婶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你说她有坏心吧,但是又不大,因为她本身胆子就小,要不然也不会说说而已。

镇国公府的门风在世家里面还算是很好的,没有庶长子,各房之间斗得也不厉害,不像有的府上,大家斗得跟乌鸡眼一样,甚至下药下毒,谋害人命的都不是少数。

曾令宸觉得吧,关键是长辈们分得清,就说这管家吧,一直是让大房在管,就是大房不方便的时候,也是让人暂代,一旦大房的人好了,那就直接又把管家权给收回来了,这样做才是为大家好呢,不然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可不就乱起来了。

100、二房之说

“你说说你,把自己弄成了这样,你觉得划算不划算?”俞墨过来看养伤的秦睿,见他这个样子,就忍不住气着说道。皇上那边还要面子,不说秦睿是救驾才弄成这样的。

秦睿淡声说道:“这样很好。”

“好什么啊,你这也太憋屈了!”俞墨叫道。

“那怎样才不憋屈?我这样确实是很好。”起码这府里的人事情不明白,只以为是跟着皇上,学艺不精才受了伤。而皇上那边,见自己识趣,如果这府里真有什么对自己不利的坏话传到他耳边,那也就是那背后告自己的人被皇上所不喜了。

“我知道你说的意思,别人会拿你学艺不精,没有用处来做文章嘛,最好把你的差事给弄没了,就趁了他们的意了,只是我看着你这样,做兄弟的心里难受不行吗?”俞墨想到,这小子竟然是拿命去拼的,堂舅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可是就这一个嫡子,真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

不过那个时候,皇上遇到了危险,如果秦睿不下死命的保护,那以后也没有好下场,算了,看在这家伙如今受伤的份上,就不和他计较了。

两个人又说了这次京城的动乱,文乐长公主府幸亏是人家人手不够,所以倒是没有遭到什么毁坏,也是与文乐长公主不怎么参与那些政治事情有关,俞墨的父亲平安侯也是一个闲散的侯爷,没有什么实权。

“镇国公府也算是运气好,就是死了几个家丁,镇国公世子受了伤,府里也被烧了一些,不过曾家大爷可真是好样的,难怪皇上那么信任他呢。”少年人都崇拜英雄,曾令宣现在就是成了俞墨崇拜的对象。

“等我过几天,去镇国公府看一看去。”秦睿说道。

俞墨道:“你这还严重着呢,不用那么着急,镇国公府也不是就要搬走了。”从那次见面了,秦睿就找过曾令宣请他指教指教,所以虽然没有师徒之名,但是也是当成师傅一样尊敬的。

“听我的没错,你带着伤去看去,别人还觉得把你给弄得更严重了呢?怎么现在你倒是变得磨磨唧唧了?嘿嘿,难道受一次伤就会变了性情?”俞墨笑道,“你看咱们两玩得好是吧,我就替你过去一趟,看看大表哥好了,你有什么话要带给他的?”

秦睿想了想,就说道:“那你替我谢谢大表哥。”

谢谢?俞墨眨了眨眼睛,然后笑着点头了。

秦睿心道,是该谢谢曾家大爷,如果不是这次他暗示自己要贴身保护皇上,说不定自己就没有这个机会呢。这样的人情他是记在心里不会忘的。

曾令宸家里热闹了起来,也不知道从那天起,竟然有许多人家上门来说亲,说的都是那些庶女,而说亲的对象竟然是自己的大哥。

也是,这次动乱,虽然大哥没有得到什么奖赏,皇上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在城外围攻叛贼的丰功伟绩也被人传开了,那些想着要巴结镇国公府的人自然是少不得要动脑子,这别的不说,姻亲关系才是最方便和快捷的。

而曾令宣已经娶了正妻了,那少不得要纳些美妾,所以这时候庶女的作用就来了,做个二房那还是够格的。

钱诗语过来看望钱氏这个姐姐,当然少不得要来看看闺中好友曾令宸。大家见面说了一下自己当初在动乱时候的心情,钱诗语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令宸,我,我今天来,是我娘让我问问,问问那个,”她都不好意思说了,虽然钱家也是世家名门,但是也管不着女婿纳不纳二房了,现在姐夫身边也就最开始跟着他的两个通房,可是一个姨娘也没有。如今就是姐夫要纳妾,这也说的过去。

但是为人父母的,还是要想着自己的女儿,他们不好过来说什么,但是钱诗语和曾令宸关系好,

想通过她来看看曾家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曾令宸说道:“我娘说,大哥他们房里的事儿,她不会掺合,娘还说了,纳妾不过是为了繁衍子嗣,她现在有三个嫡孙,是不差孙子的。”

也就是说曾家伯母是反对纳妾的,钱诗语心里高兴,说道:“伯母人可真好。”

曾令宸心道,也是自己的大嫂争气,这几年连续生了三个儿子,还有大哥的心思不在这些上面,如今想把自己家的庶女纳进来的,还不是看着曾家现在水涨船高,想跟着沾光?这样的人家也不是什么多好的人家,说不定还要拖后腿呢,哪里能让他们进门?还二房呢,是想当个贵妾?成为能走动的亲戚?这些卖女求荣的人家,还是少沾惹好了。

“反正我是只喜欢大嫂的,别人要是进来,那就等着瞧吧。”曾令宸故意说的很跋扈,也是为了安钱家的心,表示自己是站在大嫂身边的。

“唉,我姐姐就是有福气。”女儿家嫁过去,要是婆婆和小姑子都好,那这日子就过的差不离了,钱诗语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婆家在哪里,但愿能有姐姐一半好的运气就好了。

送走了钱诗语,曾令宸去找娘李氏,李氏身边的丫头锦绣悄悄的对曾令宸说道:“九姑娘,姨太太来了!”

她来干什么?曾令宸对自己的那个小姨母没有好感,应该说是对他们母女没有好感,据说在京城动乱的时候,他们好像是有投靠五皇子过去的意思,如今没有被皇上清算,但是谁知道皇上是不是记在心里了呢?

如今过来,不会是要让爹娘她们求求情吧。

曾令宸对丫鬟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自己悄悄的走近听了去,只听见自己那位姨母是一个劲儿的夸自己的一个庶女,什么长得好看,为人也温顺,如今也正当年,多少人家都瞧不上,还不是想着这边是姨母家里。

这个姨母也来凑热闹了,竟然把自己的庶女介绍给自己的哦大哥,简直是太可恶了!说的好像不纳她家的庶女,那就是天理不容一样,好像自己大哥捡了多大的便宜,不要就是愚蠢,这都是什么人啊,简直是胡说八道,明明是你们害怕以后成为破落户,所以想借着这个机会沾自己家的光,到了小姨母的嘴里,就成了是她在帮我们的忙了!

这安定侯府派这个小姨母过来,可真是白瞎了,没有说成的迹象,反而是直接说崩了都有可能。

曾令宸看了看,见李氏气定神闲的喝了口茶,然后说道:“你说完了?那好,我现在说了,你们家的姑娘这么好,那还不赶紧给她找户好人家去?我们是亲戚,你在我面前夸也不起作用啊,我没有给人说媒的本事,不如你另外找人去?”

按照以前小姨母的性子,肯定立刻就要暴起,这也是被宠坏了的后遗症,在自己姐妹面前还以为自己是那个受宠的庶女呢,可惜谁都没有把她放在眼里,顾李氏忍住了一口气,笑着说道:“这不是好东西都想着姐姐你吗?你看看,这令宣是不是也要开始纳妾了?别人家的你也不放心,谁知道是什么阿猫阿狗,还是我们这些知根知底的好啊。”这个姐姐,不说明白了,她还装糊涂是不是?那我就直说了,看在亲戚的面子上,你也不能拒绝了!

李氏说道:“小妹,不管庶女还是嫡女,可都是你的女儿,哪里有把自己的女儿给人家当妾的,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个嫡母多么的不好呢?想当年,要是母亲也有这样的心思,你说说你怎么办?”

庶女出身一直是顾李氏的一个心病,尽管最后嫁到了安定侯府当侯夫人,但是也不喜欢听别人说自己是个庶女。现在竟然被自己的这个嫡姐又拿出来说,真是恨不得咬她一口,要不是当初姨娘和父亲心疼自己,还不知道被她们给压迫成什么样呢。

“我也是为了她好,姐姐是个仁慈的人,自然不会亏待她。”顾李氏干巴巴的说道。

“呵,这成了妾室了,那就是不能用亲戚来走动了,谁家会把妾室的娘家当亲戚的?就是来人了,也只能走后门,小妹手底下也有妾室,不用我说也知道这个规矩吧。”

既然你还想说,那就说明了,以后你就是妾室的母亲,自然就不是自己的亲戚了,好要让你从后门进入。

这怎么可以?顾李氏站起来说道:“姐姐不乐意就算了,说这些话,是欺负我现在没有爹了吗?”

“姨母,你怎么还哭上了?刚才说什么没有爹了?姨母的爹不是我娘的爹吗?您没有了爹,我娘不也是没有了爹吗?就是我也没有了外祖父,要是没有了爹就成了受人欺负的,那我们可都是要被人欺负的啊。”说着也红着眼圈要哭出来。

顾李氏被噎的难受,这个丫头,尖嘴俐齿,简直是让人忍受不了。顾李氏直接就站起来,连声告

辞都没有说,就直接给气走了。

李氏不赞同的摇摇头,“小九,以后不能这样了,要是让人传出来你厉害,那可就不好了。”

曾令宸道:“传出去就传出去,姨母的话也就是跟她一样的人才会听得进去,明白事理的人绝对不会像她那样,凭着别人的一两句闲言碎语就给人定论了。”耳根子软的人家,她还不稀罕呢。

世家贵女要是没点脾气,那怎么成?只准她欺负人,不准别人反抗啊,这是什么道理?在说了,她要是敢传自己的坏话,她也让她吃不了兜着走的,不信就试试看。

来破坏自己家安定团结的坏人,给她面子干什么?真是还说亲戚呢,哪里有这样拆台的亲戚?既想利用人家,还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别人又不是你的奴才,由不得你随便糟蹋!

101、一计不成

李氏笑着摇了摇头,这丫头,有时候也太嫉恶如仇了些,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娘,我觉得你和大嫂说清楚一些,不然大嫂那边心里也肯定惶恐了。”

这也是为了两人的婆媳关系。李氏笑道:“看你这小大人的样子,知道了,肯定和你大嫂说清楚。”钱氏给自己生了三个嫡孙,还陪着老大在江北五年,回来又把家里打点的顺顺当当的,她何必当那个恶人?非要给大儿子纳个妾?要知道她自己就是正妻,也见不得妾室这种物事呢。

钱嬷嬷急忙赶回来,笑着对钱氏说道:“大奶奶,没有事儿了,姨太太被后来赶去的九姑娘给气走了!”要说九姑娘,那就是好,看看,多省心的小姑子啊。给大奶奶省了多少事儿?要说姑爷好了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那是明显的,坏事就是人好了,有人惦记,本来别人也没有什么,只是今天过来的是那位姨太太,要是大夫人看在亲戚的面子上同意了,那以后进门了仗着是亲戚关系,就来为难大奶奶,岂不是太难受了?还好有个九姑娘给搅局了。

钱氏道:“九妹妹一直很好。”上次自己的妹妹诗语也和她说过那些话,但是毕竟今天来的是那位姨母,她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如今九妹妹给解了围,那真是帮了自己大忙了。

她倒是不在意纳妾什么的,但是不能是良妾,如果是从丫环里面提出来,那身契还在自己手里呢,谅她们也翻不出什么花来,但是如果是外面的妾室那就是良家出身,以后麻烦事儿多了去了,正因为是良妾,有自由,就会想着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以后家里肯定会起波澜。

钱嬷嬷说道:“奶奶,要不如,您主动把那二位提为妾室如何?也堵了外面人的嘴,说咱们大爷连个妾室也没有。”

反正那二位都跟了大爷这么多年了,如今大奶奶都有三个嫡子了,也不怕他们什么,还避免了外面人进来。

钱氏道:“也行,那我等大爷回来跟他提一提。”早晚的事儿,不过是个名分,通房和姨娘也没有什么区别。

再说顾李氏,被一个小姑娘给气得回府了,还没有坐稳呢,就被上头的老太太给请过去了,这个死老太婆,看自己一向不顺眼,要不是因为这次要用着自己,也不会这么客气,但是凭什么每次都是她呼来喝去的?

顾李氏见到了自己的婆婆顾老太太,那顾老太太一见面,就问道:“说成了没有?”现在的她记得要命,这次自己的儿子差点站错队伍,还留得有书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查出来了,所以为了自己的儿子能保住爵位,她必须要尽可能的博得皇上的好感,那么对能够勤王的曾令宣就报以很大的希望。看大家都想着跟曾家结亲,她这不就想起来了,自己的儿媳妇可是曾令宣的亲姨母,儿子的庶女也多,随便送出去一个,能保住儿子的爵位,那不是很划算?所以就让儿媳妇去说了,等她回来,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结果。

顾李氏生气的说道:“人家说他们家不纳亲戚,说要是那样妾室就不能当成亲戚走动了,我还能说什么?平白的被个小丫头给说了一顿,简直是丢人死了,以后这样的事儿,我再也不去了。”

顾老太太骂道:“为你自己的丈夫奔波,受点骂又怎么了?你现在能有这样的地位,还不是你丈夫给的?要是没有了爵位,你以为你还能当上侯夫人啊。我问你,你过去了,是不是态度不好?

说话又硬气?不是告诉你了,要求着人家,你到底是怎么办事儿的?简直是上不了台面!”顾老太太说着就骂了起来,这个儿媳妇,她就是看不上,一个庶女,就是给自己儿子当填房也是委屈了儿子呢,况且这做派还真是让人看不上,就会争风吃醋,爷们稍微宠一下别的女人,就要闹腾!

如今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娶了她有什么用?那边的亲戚一点儿也用不上,尽会得罪人,她娘家的人都不待见她,真是恨不得把她给休了!

而顾李氏呢,则是想着呢,你有什么资格骂我,你还不是没有本事,平时还老想着扣自己这个当儿媳妇的嫁妆,想让我用嫁妆养活这一大家子,哪一家是这个规矩?自己做了这样的事儿,有什么脸面摆这个臭架子?还看不起我,你又是个什么玩意儿啊。天天的给你儿子塞女人,就是为了给我添堵是不是?

“母亲说我上不了台面,那你找上得了台面的人去呗,当婆婆的这样骂儿媳妇,这全京城的也就你老一位了!”顾李氏冷笑着说道。她可不是那种忍让的主儿!

“你!”顾老太太忍住气,说道:“成了,当长辈的还不能说你几句?现在要紧的是怎么保住我们家的爵位,你要知道,这爵位不光是你丈夫的事儿,以后宝珠她嫁人,要是不是侯府的姑娘,那得差到哪里去?还有我的乖孙,以后找妻子也找不到好的,你说说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那能有什么办法,进宫我也见不到皇后,刚才去镇国公府人家还不领情,我看这给人家做妾室

这个法子是行不通了!”

顾老太太说道:“你姐姐不是还有个嫡出的姑娘吗?是不是还没有定亲?我看不如叫承宗和她来个亲上加亲!”

顾李氏听了倒是眼前一亮,不过说道:“人家都宝贝着那个丫头呢,再说那丫头嘴巴太厉害了,我以后怎么钳制?承宗是个老实的,还不知道以后怎么被她拿捏呢。”

“以后她进了我们家的门,就是我们家的人了,你是她婆婆,还不是想怎么对她就怎么对她?哪里由得了曾家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那个曾家九姑娘只要拿捏在自己手里,就不愁镇国公府不为自己家里打算,起码也得为承宗打算!

“可是,可是我姐姐说了,他们家的姑娘以后是要当当家主母的,承宗什么都不是呢。”这是想要条件了,顾老太太说道:“只要你把这事儿给弄成了,那以后这安定侯府就是承宗的了!”反正都是自己的孙儿,承宗真要娶了那曾九姑娘,以后对自己府上更有帮助一些,也能发扬光大呢,虽然承祖是嫡长子,但是为了整个侯府,就牺牲他一下好了以后自己肯定会补偿他的。

顾李氏简直是心花怒放啊,她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可不就是这个?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侯府?

前面原配出的儿子可是她的心头刺,或者是拦路虎,没想到现在一下子就能解决了。

“娘,你可不能骗我!”连母亲都不叫了,直接叫上娘了。

“我骗你干什么?承宗难道不是我孙子?不过你得把这事儿给办成了!不然都是废话。”顾老太太说道。

顾李氏忙一口答应下来,只是现在自己去提这个事儿,肯定是不成的刚刚才从镇国公府回来,再换一种说法,那估计是要被赶出来的。

不行,她得另想一个法子。既然正常的提亲不成,那就得找个简便的法子,让自己的姐姐只能答应。

顾李氏想着自己的姨娘以前还有留在忠勇侯府的人,这个时候是该用他们的时候了。

谁知道顾老太太和顾李氏的谈话,被老太太身边的丫鬟给悄悄的告诉给了这大少爷顾承祖这边了,顾承祖本来应该都是世子了,但是有个继母压迫着,这日子也不好过,而顾大奶奶为了不被人算计,在老太太这边也收买了丫鬟,这丫鬟今天就给她报信去了。

顾承祖戳手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要是真的没有了这世子之位,那他还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自己的外祖家也没有什么本事,根本给自己做不了主。

顾大奶奶忙道:“夫君先别急,我看这都是老太太和太太自己异想天开呢,人家镇国公府是什么人家,哪里会同意这么亲事?就是给人家庶女当妾人家都不要呢,何况咱们的弟弟又不是什么俊才,犯不着。不过既然人家已经有这个打算了,那咱们就帮倒忙就成了,别的做不了,咱们打探了消息,然后悄悄的送到镇国公府不就成了?我觉得镇国公府肯定是不会答应的,就怕咱们那位母亲出些龌蹉的招式。”

要想一个不能成的婚事成了,除了提亲外,那就是造成既定的事实,不得不答应下来,母亲这是想毁人家的清白呢,到时候不嫁也不成了,顾大奶奶觉得自己要好好的打听那位继母到底是要干什么了。

“姑娘,这是我今天回家去,一个小孩子跑过来给我的信!一转眼那小孩子就跑了,喊都没有喊住!不过那小孩子带了一句话,说是交给姑娘。”

“奴婢已经检查了,这信封是没有问题的,奴婢先给姑娘打开,看看信纸有没有问题。”

曾令宸说道:“直接开吧,你是我的管事妈妈,这京城只要认识的都知道,打听一下你的行踪倒是轻而易举了。”她倒是不怕是什么陷阱,因为里面的内容如果不好,她会直接交给长辈们去看的,一般要是别有用心的人,送信的目的无非就是抓住了你一个把柄,然后觉得你害怕别人知道,所以就能使劲的敲诈你,曾令宸可不怕这些,如果真的有把柄,还是告诉自己的亲人才对,毕竟亲人才会给你解决麻烦,这样所谓的把柄就不是问题了。

夏嬷嬷过来,自己拆开了信,对魏紫说道:“你还要照顾九姑娘呢,就让我先检查一下。”

“嬷嬷,真没有事儿,我和别人也没有结仇,别人犯不着还下毒药害我啊,那样多不划算,我听说毒药都是很贵的。”曾令宸开玩笑的说道。

“还是谨慎些好一些。千万不能马虎大意。”夏嬷嬷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问题,就把信纸交给了曾令宸,曾令宸看了信,就站了起来,“我去找一下母亲!”这个姨母,还真是害人不倦啊,竟然算计到自己头上来了!

李氏也看着这信,怒火中烧,“李妈妈,你带着这封信悄悄的去找大舅太太。”

102、反击!

忠勇侯夫人看了李氏让人带来的信,说道:“让姑太太放心,这次的事儿我就办了!”正愁找不到到底是谁是以前那个姨太太的心腹呢,如今正好给了她一个一网打尽的机会,这顾李氏倒是想的好,利用这边的人脉,拿走令宸以前在在这里住的时候留下来的贴身衣服,果然是姨娘养的,最会用这种龌蹉的手段。

“给我盯紧了门房和表姑娘住的厢房,一旦发现有人进了姑娘的厢房,不管什么原因,都先抓起来再说!”能得到令宸的贴身衣物,那肯定得从令宸住的地方拿到。

“让门房那边空出一个房间,放两个婆子,凡是出门的女人,都给我让婆子脱了衣服看看,要不福管教的,直接给我打板子!”有些下人可不是偷了衣服,先穿到身上,然后就混出去了,她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走一个。

那边忠勇侯夫人借机抓那有二心的下人,这边曾令宸也不会坐以待毙,这个姨母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送庶女,送不了庶女,就想着要把自己陷害进去,还不是就是为了保住他们府里的爵位,如果他们府上的爵位不存在了,那这不就结了?她可不是圣母,因为别人给自己通风报信,就要感恩戴德的,这送信的人也不是无私的,肯定是安顺侯府内部人员,还是和那位小姨母利益相悖的人,自己对付不了,就想借自己的手把小姨母给铲除了吧,说起来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而和小姨母利益相悖的,最大可能的就是小姨夫原配所生的嫡子了,历来这爵位之争都是要人命的,那边的是不想这桩事成了,因为成了,对他们威胁就最大了,所以就揭露了这桩阴谋。

“三哥,你知道小姨母府上在动乱的时候出了什么事儿吗?让小姨母这样手忙脚乱的,到处推销他们府上的庶女?”曾令宸直接找到了三哥,三哥是禁卫军统领,知道这些事儿更方便一些。

曾令哲说道:“咱们的小姨夫见京城都控制在五皇子的手上,就想着要有从龙之功,所以写了一封深情并茂的歌功颂德的信,表达了自己的归顺之心。”

“那这封信如今在哪里?皇上知道不知道?”曾令宸问道。

“皇上倒是还没有见到,是因为有人看在小姨夫是我们亲戚的份上,所以给扣下来了。当初查抄五皇子的府邸的时候,有我的同僚。”

也就是说这安定侯府之所以有现在的安稳,也是因为自己家的缘故了,可惜这些人却偏偏不知足,非要算计自己!本来这封信到现在都没有惹出风浪来,就肯定是不会计较他们了,可惜是他们做贼心虚,总觉得皇上是留到最后慢慢的收拾他们。

“那这封信如今是不是已经毁了?”曾令宸问道:“三哥,你那同僚会不会因为这封信到时候让你做什么事儿?”

“放心,这样的事儿也是经常有之,我也替他瞒过一些东西,都不是要紧的,就我们小姨夫那样的人,就是想说他造反别人都不信,不过是个胆小的墙头草,那封信说不定人家五皇子都还没有看呢。小九,你今天问这么多,是不是小姨母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对于那位小姨母的性子,曾令哲还是理解的。

曾令宸在自己哥哥面前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毕竟现在只是得了这封信,人还没有逮着,我想等大舅母那边逮着了人再说!”

“还用等什么?既然他们这么在乎爵位,那我们就拿走他们最在乎的东西好了,没有了这烦人的爵位,他们也该消停了!“竟然用这么龌蹉的手段陷害自己的妹妹,简直是活的不耐烦了,那顾承宗是个什么玩意儿,也想配自己的妹子!

曾令哲说道:“小九,这事儿,你不要操心了,交给三哥我,我保证让他们很快就能解脱。”

“三哥,那封信这个时候交上去就已经晚了。”那封信现在已经没有作用了,毕竟最开始不交,现在才拿出来,皇上肯定认为是有心隐瞒,对三哥不好。

“一个身上很多错处的人,只要别人计较了,那他就跑不了,我手里可不止他这一个把柄,你就不用操心了,这次不把他们的爵位给弄没了,你以后不用叫我三哥。”

以前看在亲戚的面子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倒好,竟然算计到自己妹子上头了,果然是找死啊。

很快就有御史弹劾安定侯强抢民妇纳为外室,且打死了外室的前夫之事,又有外室的前夫的家人上告到衙门里,皇上震怒,让衙门里秉公办理,等证据确凿后,皇上就直接夺了这安定侯的爵位!

要说皇上也不会因为这个事儿而直接夺了爵,毕竟这安定侯严格说起来还是他的连襟,只不过皇后娘娘说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让皇上不必顾忌她。还有人上折子说京城动乱的时候,就有人看见爱你安定侯与五皇子府的人有过来往,这一切的一切,让皇上就下定了决心,觉得这安定侯已经不配做这个侯爷了,内帷不修,对君不忠,有什么资格还吃着侯爷的俸禄?

大楚被夺了爵位的人家也不是少数,对别人家来说,这个正常,但是对安定侯府,那就是天都塌下来了,顾李氏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丈夫还瞒着自己在外面置了外室,而且这个外室还是有夫之妇,且自己的丈夫还把人家的丈夫给打死了,最要命的是还被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