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剑伤所致,凶器就在地上,并且凶手该是有功夫底子的人。十数具尸体,伤口的位置虽然不同,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每人身上都只有一处剑伤,而且那处便就是致命处,应该都是一剑毙命。

周庭深皱眉,又缓缓直起身子来,目光幽幽转向谢旭华兄妹,目光在谢繁华那张明净的小脸上微微停留片刻,又转头对着身边的捕快说:“把他们带去衙门。再去叫几个人来,将尸体抬回衙门去,另外,本官要夜审此案。”

见周庭深仿若不认识自己似的,谢繁华本能是有些伤心的,但是此时她的心还完全在母亲那里,因此伤心也只是片刻,待得想明白时,便急切地道:“大人明察,是有人陷害我们的,我们刚来这里,这些人就已经死了。”

周庭深面无表情,只冷冷开口问:“深更半夜,你们来这里做什么?”见谢繁华语塞,他话锋一转,又道,“此时已经过了宵禁时间,你们却出现在别人家里,这已经是不合常理。此番张家十数口人命案子,只你一句冤枉,本官便就能袖手旁观?”

谢繁华似乎此时才想得起来,周庭深为人就是这样的,从来心里只有公正二字,跟他别谈什么旧交情。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周大人尽快审案结案,千万要还张家十数条人命一个公道。”谢繁华垂立在身侧的双手紧紧攥起,想着贺氏竟然敢这样害自己在乎的人,便就气得不行。

到底还是她大意了,她以为,这一世只要父亲母亲和睦相处,自己跟母亲便就能好好过日子呢,原来不是。她素来知道那贺氏为人阴狠,但是却没想到,她为达目的,竟然能够如此草芥人命!

见这周庭深想要夜审此案,谢旭华对他倒是挺佩服的,若是庸官昏官的话,怕是案件能推则推,才不会耽误休息时间审理案件。

谢旭华身正不怕影子斜,跟着去衙门便就去衙门,只不过,他担心妹妹受不了,因此便道:“周大人,来此处是我的意思,与旁人无关。大人要夜审此案,带着我一人去衙门便行,我妹妹是无辜受累的。”

“二哥!”谢繁华听二哥黑白颠倒,气得跳脚,一把抓住哥哥的手,咬牙道,“明明是枣儿连累的二哥,二哥不必替枣儿担心。”又说,“总之人不是我们杀的,你一个人去衙门跟我们两个人一起去衙门又有何区别?周大人明察秋毫,定当会还我们一个公道!”

周庭深却不容他们多说,只冷冰冰地道:“都带走。”

谢繁华紧紧攥住哥哥的手,谢旭华却“嘶”了一声,谢繁华这才发现,二哥哥的右手虎口处有好大一块伤口。

“怎么弄的?”举着哥哥的手,就近火光看,虽然上了药粉,可还是能瞧得出血迹。骑过马的人一看,便就知道这伤口是怎么来的了。

周庭深微微瞥了眼谢旭华右手上的伤口,唇角划过一丝笑意,到底没说话,只大步往院子外面走去。

而此时,小巷子里站了不少人,都是这个青树胡同的百姓。

见衙门里的捕快从张家院子里抬出不少尸体,个个交头接耳道:“这到底是谁干的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真是作孽啊!张家十多条人命,竟然一夜之间全都没了,这到底是惹了什么样的仇家?”

“谁说不是呢,要说我刚刚怎么听到张家院子那里有人惊叫呢,原是出了这样的事情。”他啧啧叹,“定要将凶手抓出来,否则张家人在天之灵也不会安息的。”

百姓们得知府尹周大人要夜审此案,都奔向告知,一时间,闹得满城百姓皆知,甚至消息都走到了皇宫里。

所以,谢家人此刻不可能不知道。

谢家二爷跟三姑娘被新上任的府尹周大人抓到衙门里去了,当谢家小厮得到这个破天荒的消息时,撒开蹄子就往院内跑去。

谢老太太刚处理完三房的事情,才准备歇下,便听贴身侍候的丫鬟铃铛说,二爷跟三姑娘被抓去了衙门。那谢家二爷可是老太太的心头肉,打小就惯着宠着,舍不得他受一点委屈,此番怎么就摊上官司了?

老太太一时接受不了,只觉得心闷气短,好在铃铛跟铜锣将老太太给扶住了。

帮老太太顺匀了气,铃铛才又说:“老太太您先别着急,待奴着人去衙门里打探打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家二爷虽然脾气不太好,可最是正义的,怎么会闹到衙门去呢,想来必是那小厮得错了信儿。”

铜锣也使劲点头附和道:“铃铛说得对,咱差人去衙门里打听打听,一有信儿准即刻回来汇报给老太太您。”

谢老太太叹息一声道:“咱们谢家到底是造了什么孽!都是造了什么孽!大郎二郎早早便没了,只留一个三郎给我,可三房那些个事情却不是省心的。我这可怜的孙儿打小就没了母亲,打小就没个爹疼娘爱的,好不易他爹回来了,父子两人关系还没缓和得好呢,怎么就摊上了这样的事情。”

谢老太太知道此时不是伤心落泪的时候,只埋怨了几句,便对铜锣道:“你去将大爷叫来,叫他亲自去打听消息去,一有什么消息,立即命人回来报我,快去。”

且说衙门那边,京兆府尹周大人夜审命案,衙门外边围了不少人。

公堂上放着张家的十数具尸体,谢旭华兄妹站在公堂上,四饼跟另外一个小厮则跪着。

周庭深问清楚了谢旭华兄妹夜探张家的情况,谢繁华一一如实说了,周庭深见牵扯到内宅,便也没多问,只命仵作去检查尸体。

仵作得出的结论跟周庭深想的一样,剑伤所致,并且是一剑致命,由此可以看得出,行凶之人是个高手。

这谢旭华乃将门之后,而且他在南山书院就是以武突出,所以如果他执剑连杀十数条人命,不是问题。只是……

见外面百姓吵闹声越来越大,争议声也越来越多,周庭深拍了下惊堂木,问道:“谢二爷,你可是左撇子?”

谢旭华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摇头道:“不是。”

周庭深又问仵作:“张家十数条人命,伤口都在哪里?有多深。”

那仵作擦了擦手,回身道:“基本都在胸口处,为一剑穿膛,都是一剑毙命。”

周庭深点了点头,又问一边的捕头道:“若是一个惯以右手执剑的人,可能以左手执剑杀人,并且能做到如此快、准、狠?”

捕头回道:“若是惯以右手执剑,那么左手伤人的力度必然会小得很多,一般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将剑穿过人的胸膛,而且还是剑剑如此。就算是此人力气极大,那么因为习惯问题,也总会有失手的时候,只要有失手,那么死者身体上便就不可能只有一处伤口。”

“好。”周庭深点了点头,看向谢旭华道,“你的右手受了伤,本官现在命你用右手执剑跟张捕头比试。”

第二十三章 转变

谢旭华兄妹都是明白人,周庭深只这么一说,他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亏得谢繁华刚刚还在腹诽编排这周庭深呢,现在想想,不由觉得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因此,她朝周庭深望去,有些抱歉、也有些羞涩地笑了笑。谢繁华是喜欢周庭深的,关于这一点,已经历经两世的她心里清楚明白。可她也知道,想来这公正廉明的周大人对自己没那方面的意思,否则他不会对自己这般冷淡。

想到这里,她的心渐渐冷了下去,嘴边的笑容也僵硬了,最后有些泄气地望了周庭深一眼,默默垂下脑袋。

周庭深坐在高处,所以底下谢繁华的表情,他一览无余。

见她先是喜悦开心,忽又忧愁地耷拉下脑袋,他握住惊堂木的手稍稍紧了些,但他眼中的异样也只是转瞬即逝,只片刻,目光便又落到了别处去。

那边谢旭华已经是接过了衙门里捕头递来的剑,他以右手握剑,虽然觉得有些疼,但好歹是握得住的。只是,在跟衙门里捕头交手数招之后,手渐渐有些抖了起来,最后被对方寻了机会,一刀将他剑打落在地上。

周庭深摇了摇头,又说:“谢二爷,劳烦你以左手握剑,再与张捕头比试。”

谢旭华得知自己今日肯定不会有事,心情也好了很多,便又以左手握剑,与那衙门里的张捕头比试起来。

不过数招,谢旭华的剑又被打落在地上。

经此一番,外面围观的百姓又开始交头接耳地小声讨论起来,有人说:“我有一个表亲是在谢家做事的,曾经听他说过,谢家家规甚是严格,想来这谢二爷也不会去做那种丧心病狂的事情。再说了,谢家是何门第,那张家又是什么门第?就算谢二爷跟张家有私人恩怨,断也不会亲自动手啊。”

一时之间议论开了,站在人群中默默观看的谢大爷谢容华听得百姓们这般说,一颗心彻底滚回了肚子里面去。

那边周庭深已经从明镜高悬的牌匾下走了下来,他缓步走到谢繁华跟前,默默垂眸看了一会儿,淡然道:“谢姑娘,请伸出你的手来。”

声音很轻,落在谢繁华耳朵里,谢繁华只觉得像是一阵风飘过一般。

她不知道周庭深想要做什么,有些讶然地望着他,水汪汪的黑眸一眨不眨的,周庭深近距离看着她水润润的眸子,再一次平静开口说:“让我看看你的掌心,如此才能证明你并非经常握剑之人。”

谢繁华脸刷一下就红了个透,她低着头不敢看周庭深,直接将手掌向上,抬得高高的,送到周庭深跟前。

周庭深自然知道她几斤几两,不过,他要的是外面围观的百姓们信服。因此,便顺手轻轻握住谢繁华手腕,稍稍用力带着她在公堂上走了一圈,边走边说:“经常握剑的剑客掌心必然生茧,谢姑娘掌心柔嫩细腻,必然不是会执剑之人。”说完放开谢繁华的手,又看向跪在一边的四饼跟另外一个小厮道,“想证明自己清白,自己将掌心露出来,给百姓们亲眼看看。”

四饼麻溜就站了起来,亲自走到外面围观的百姓跟前,把自己的手给他们看。

如此一来,谢家主仆四人自然就排除了嫌疑,下面,就轮到周庭深审问那个报案的人了。

周庭深不慌不忙,重又坐回到自己位置上,拍了下惊堂木问:“王小二,本官问你,你是怎么发现张家发生命案的?”

跪在公堂下的王小二立即说:“是……是我听见了张家院子里有惨叫声,那哀嚎声实在是太凄惨了,我怕是有人趁黑行凶,所以就赶紧跑到衙门来报案了。大人,我真的是听到了。”

就在这个时候,打外面走进来一个穿着捕快服的官差,那官差向周庭深禀告道:“大人,属下已经查了这王小二的情况,无业游民,经常出入赌坊、酒肆、及烟花之地,也查过之前的档案记录,这王小二平日里没少干过偷鸡摸狗、坑害良家妇女之事。”

跪在底下的王小二赶紧低了头,有些紧张起来。

周庭深说:“王小二,既然你说你听得到了张家有惨叫声,为何张家左邻右舍没人听到?还有,深更半夜,你不在自己家里呆着,跑去张家外面做什么?你来衙门报案,到本官带着人去张家,一前一后足足有半个时辰。而本官到张家的时候,那张家人死了才不过不到一炷香时间。”猛然狠狠拍下惊堂木,声音也严厉几分,“你到底是受了谁的指使,且一一从实招来。”

王小二原本就是京城里的小混混,也没个可以养活自己的手艺,父母死后,他就变卖了家产,成天只靠着偷鸡摸狗、坑闷拐骗来过日子。今天又在赌坊输光了钱财,摸黑走在路上的时候,忽然有个怀中抱着剑的蒙面人截住了他,说是只要按照他的意思去做,就可以有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那是他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钱。

后来那蒙面剑客先扔了十两银子给他,他二话没说,只抱着银子就往衙门跑去了。

早知道此事会败露,王小二才不会接这档子生意呢,在他心里,这条贱命可值钱呢。因此,便磕头哭诉,将路上遇到的事情一一说了。

周庭深听了之后,将谢家主仆当堂释放,又命官差将这王小二关押进大牢里,待得明日调查清楚情况再去审问。外面围观的百姓见这周庭深只一盏茶的功夫便就还了谢家人清白,而且还抓住了帮凶,只道他是青天大老爷。

已经退堂了,谢大爷谢容华带着小厮挤了进来,朝着周庭深作了一揖道:“大人明察秋毫,果然名副其实。”

这谢容华今年春闱上得中进士,如今供职翰林,而这周庭深,则是三年前的探花郎。两人都是走科举路子的,所以,周庭深便停下脚步,朝着谢大爷微微笑道:“今日之事,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怕是谢二爷跟谢姑娘遭人暗算了。这案子我会继续查下去,待真相大白天下的时候,我自然会真真正正还你们一个公道。”

谢容华感激道:“如此,我便先代弟弟妹妹谢过周大人了,大恩不言谢,待改日大人有空,在下请大人府中一聚,到时候再好好感谢大人。”

周庭深没说话,只点了点头,便告辞往内宅去。

谢繁华却是敏感地觉得有人在暗处看自己,可待她转头往门口处探去时,却又是什么人都没有,也就没再往深处去想,只一把抓住谢大爷的手问:“大哥,我娘呢?她受了那样的委屈,是不是给气坏了?”

谢容华道:“我们一边走一边说吧,马车就在外面。”

待得谢家人上了马车后,那隐在黑暗中的人影才现出身来,衙门口处还点着灯,昏暗的灯光将他身影拉得老长。他穿着一身黑袍,更衬得他面若冠玉,双手背负在身后,漆黑的眸子虚眯了一下,方抬手打了个响指。

身后立即有身着夜行衣的人跳了出来,只听李承堂道:“暗中调查。”

回了谢家,谢繁华一个劲便往谢家祠堂跑去,刚刚大哥说了,那站出来指证自己娘亲的张婆因为难过自己心里那关,当场便咬舌自尽了。而张婆在死前指出说是自己母亲指派的她,所以,目前形势对于她们母女来说十分不利。

贺姨娘!贺姨娘!谢繁华一边跑一边心里一遍遍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个人,到底还是她心慈手软了,到底还是她太过天真了,以为只要父亲跟母亲能够好好处着便就不会有事,却大意了,那贺氏就是一条毒蛇,只要一日不除去,就一日是个祸害。

你不咬她,她迟早有一日会咬你,而且一咬便是叫你再无翻身之地。

第二十四章 决定

一路狂奔到谢家祠堂门口,却被门前的两个婆子给拦住了。

两位婆子是老太太身边的人,是得了老太太的命特意守在谢家祠堂门口看着陈氏的,见到谢繁华,只上前一步来将谢繁华拦住道:“三小姐,这里是谢家祠堂,没有老太爷跟老太太的命令,你是不能擅自闯入的。”

谢繁华心里也明白,谢家最重规矩,祠堂里供奉的都是谢家列祖列宗的灵位,想必老太太罚母亲进去,是叫她跪在里面向列祖列宗忏悔反省的。即便知道,可她就是担心母亲,她想亲眼看看娘,想听听她的声音,想知道她是否还好。

“两位妈妈,请通融一下,让我进去瞧瞧我娘吧。”她放下所有自尊,只卑躬屈漆求着道,“我只想瞧她一眼,只要知道我娘安好,我便就出来。这里只有你我三人,是不会有旁人知晓的。”

看守的婆子却丝毫不肯退步,只朝着谢繁华又逼近一点,依旧冷着脸道:“不行,除非有老太太的命令,否则今日谁也别想踏进这屋子半步。”

谢繁华见说不通了,便想用那股子蛮劲直接闯进去,却听里面陈氏道:“枣儿,娘没事,老太太只是叫娘在列祖列宗跟前思过,娘没有受罪。你听话,先回去,娘并没有做过亏心事,所以不怕,老太太会秉公处理的。”

谢繁华一双粉拳紧紧攥住,牙齿也暗暗咬得咯咯直响,她觉得母亲真是比她还要傻。老太太心里面所谓的公正,便就是证据,是谢家威严,是地位。老太太,她首先是当家主母,她首先考虑的必然是谢家荣誉,其次才是什么所谓的公道。

不过娘说得也对,自己现在硬闯进去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谢家上上下下的人留下个粗鲁莽撞的印象。要想自己跟娘能够逃过一劫,必须要冷静下来,要好好地将前因后果给想清楚才行。

就目前来说,很明显贺氏栽赃陷害得很成功,那张婆将脏水往娘身上一泼之后,便就咬舌自尽了。很明显,那张婆是豁出了性命去赚贺氏那点银子的,若是她在九泉之下遇到了自己的子孙后辈,不知会作何感想。

这贺氏真的是心狠手辣,为达目的,竟然连杀人放火的勾当也干得出来。想必是急了,又或者说,这都是他们贺氏兄妹里应外合串通好的。广宁伯贺宏宣胆子够肥,仗着如今圣眷正隆,竟然目无王法。

她相信周庭深,周庭深出身贫寒,却品性正直,他在扬州古阳县为县官的时候,从来都是只问真相不问身份的。所以,张家命案,她相信周庭深肯定能够破案,肯定能抓住真正的凶手。

张家命案跟贺氏陷害母亲的事情,肯定是有必然联系的。

谢繁华想通后,心情也平复了许多,只望着那两个婆子,微微含笑道:“既然这是老太太的决定,那就劳烦两位妈妈在门前好好守着了,这里是谢家重地,千万别叫那些小人趁机钻进去。”

两位婆子自然听得明白谢繁华的话,只应道:“三小姐放心吧,奴是老太太身边的老人了,既然老太太下了命,奴自然会好生看着这道门。”

如此,谢繁华谢过两位婆子,独自往汀兰院来。

赵桂氏已经得到自己小主子安全的消息了,此番正候在二门外头,远远见着小主子回来了,她几步便迎了过去,噗通一下就跪在了谢繁华跟前。

谢繁华方才回来的路上一直想着心思,并没有注意到赵桂氏就等在门口,此番见赵桂氏猛然给她跪下了,她惊道:“桂妈妈,你怎么了?”

赵桂氏抹了把老泪,哭着说:“奴对不起太太,对不起小姐。太太被人算计了,受了这样的冤屈,竟然还被老太太罚去祠堂了。太太待奴像姐妹,可在太太为难关头,奴却一点办法没有,奴真是没脸活在这世间了,倒不如死了的好。”

谢繁华伸手将赵桂氏扶起,皱眉道:“你若是死了,可真是遂了某些人的愿,那害我娘的人还真巴不得你怀着这份愧疚之心死去呢。你死了是一了百了,可我娘怎么办?”将赵桂氏扶了起来,谢繁华眨了下眼睛,真诚地望着赵桂氏,“何必意气用事,再说了,桂妈妈你还有儿子呢,木生哥可还没娶媳妇呢。”

前一世的时候,谢繁华跟赵木生关系还算不错,两人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那赵木生是几个难得对谢繁华好的人中的一个,谢繁华重活一世,会报仇,自然也会报恩。

赵桂氏伸手便擦脸上的泪珠子,使劲点头道:“小姐说得对,我死了是解脱了,可是太太该受的苦还是得受。倒不如我赖活着,也好尽绵薄之力去帮助太太一把。”

“你能这样想就好。”谢繁华抬腿往内院走去,赵桂氏紧步跟上了,谢繁华突然扭头问道,“我爹呢?”依着这些天来爹对娘的宠爱,娘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爹不该不在的。

赵桂氏说:“太太被老太太关进祠堂里,老爷知道后,去找老太太求情去了,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谢繁华点了点头,觉得自己爹爹还算是有点良心的,回了屋子后只脱了鞋袜便歪着身子就睡下去。

谢繁华全身裹着被子,却睡得不安稳,总是迷迷糊糊做一些梦,上一辈子的这一辈子的,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直到第二天醒来,她脑袋还是昏昏沉沉的,头很疼。

不过,照常梳洗一番,如往常一样,按时去给老太太请安。

刚刚带着金贵进了老太太院子,铃铛便快步走了出来,先朝着谢繁华屈身行了一礼,方又道:“三小姐,你先回去吧,三老爷在老太太院子里跪了一夜,如今才将被老太太叫进去,想来老太太是有许多话要对三老爷说的,此时怕是不便见你。”

谢繁华隐在袖子中的手紧紧攥成了拳,面上却朝着铃铛挤出笑道:“那我先回去了,呆会儿还劳烦铃铛姐姐告诉祖母一声,我来向她老人家请过安了。”

铃铛笑道:“三小姐放心吧,奴一定会将话带到的。”

送走了三小姐,铃铛则又折身回到了暖阁,不过只是候在门外守着,并没有进去。

暖阁里,谢老太太坐在上位,谢潮荣得依旧跪着。整个暖阁里,就只有他们母子二人。

谢老太太有多心疼儿子,此时便就有多难受,儿子当初为了娶那陈氏,已经是闹得满城风雨丢了谢家脸面了,如今又是为了陈氏,他竟然在外头院子里面跪了整整一夜!

他不知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吗?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哪里能三番五次给人下跪?就算儿子是给自己跪也不行。谢老太太虽然没有说话,面上也还算是和颜悦色,可心里对陈氏已经又是厌恶几分。

夫妻恩爱固然是好事,可儿子为了妻子如此三番两次下跪,也未尝就是件好事。

她原本为了安抚儿子,是想让陈氏渐渐接管这个家的,可如今看来,她还是不合适。而那贺氏,够狠,也颇有胆识,将来若是自己走了,三房这边有贺氏管着,倒是能帮助小儿子。

一番思忖间,老太太唤了小儿子起身,冷着脸道:“你媳妇这次做的事情过格了,娘不过是罚她去祠堂跪着,你便心疼了?你如今心里只有媳妇,还有没有咱们谢家,有没有我这个娘。”说完一掌拍在桌案上。

第二十五章 休妻

谢潮荣微微垂着脑袋,闻得响声抬眸望了老太太一眼,随即又垂下眼眸说道:“母亲,阿皎她不是那样的人,她打小便就单纯得很,哪里能害人?儿子后来也去了解了下情况,想来这局是贺氏设的,她想害阿皎。”

老太太出嫁前,是安璟侯府千金,十几岁便就嫁到了燕平侯府做冢妇,她什么样的勾心斗角没有见过?起初她也是有些怀疑陈氏的,但是回来后仔细想了想,陈氏是什么样品性的人她心里还是清楚的,不至于做出那样有损侯府名声的龌龊事情来。

只不过,太过单纯,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这往后啊,若是陈氏再不学着精明一点,可怎么帮衬着儿子处理府内庶务,又怎能管着全府上下百余名丫鬟婆子奴才小厮呢?

想到这里,老太太心下似乎有了选择,便坐正了身子,伸手指了指一边说:“三郎,你且坐下来,母亲有话要好好跟你说。”

“是,母亲。”谢潮荣应了一声,只往一边坐了下来。

老太太道:“三郎,母亲问你,在你的心里,到底是家族兴衰重要,还是儿女私情重要?”

谢潮荣本能地坐正了身子,迅速抬眸望了他娘一眼后,复又垂下眸子道:“娘,儿子觉得家族兴衰跟儿女私情根本就是两回事,儿子自认为可以兼得,不见得非得要选择一个。”

他倒是聪明的,只听母亲这样一说,心里便就隐隐猜到母亲呆会儿要说什么了。不过,无论怎样,他都不会让妻子受一点伤害,他自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

老太太说:“是,若是你这妻子她出身大户人家,确实两者没有什么矛盾。或者说,三郎你没有一个出身比妻子位份高的妾氏,母亲我自然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是那贺氏原也是清清白白的将门千金,你不顾新婚妻子、不顾谢府家规,竟然毁了人家清白,如今人家娘家成了伯爵,人家兄长成了圣上跟前的红人,难道人家也就这样甘心做咱们侯府三房的妾氏?再说了,那贺氏是什么样的性格,娘也知道,为人狠辣,行事也颇有手段,虽则有些时候娘也很不喜欢她的处事方式,但是不得不说,若是论主母之位,她可比陈氏好得多。”

“娘!”谢潮荣惊呼,面色微变,只急切地道,“阿皎才是儿子的妻子,如何叫贺氏做三房的主?这说出去岂不是叫人笑话吗?以前儿子不在家,阿皎她身子不好,将府内庶务一应交予贺氏主管也就算了,可是如今儿子回来了,阿皎身子也康健,为何不能管?”他有些心急,语速也快了些,一番话说完方才反应过来是在跟自己母亲说话,便住了口,可还是忍不住讪讪说道,“娘,您不是让阿皎在跟着大嫂学处理庶务吗,这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学得成的,总得给个期限。”

老太太倒是没有反驳儿子,只是继续问道:“那依你的意思,是继续彻查下去,直到还陈氏清白为止,还是就此将此事压住?”见儿子张了张口,似乎要说话,老太太又说,“你既然知道这事情是贺氏陷害的陈氏,那么应该也知道,此事有一就有二,这次不成,贺氏断然还会有下一次。除非,你能寻个由头将那贺氏赶出府去,可你就算将贺氏赶走了,你以为广宁伯贺宏宣会罢休?所以说,三郎,母亲再三思索一番,觉得不若你休了陈氏。”

谢潮荣原是在细细听母亲说话,却忽然听得母亲叫自己休了陈氏,他猛然抬起头看母亲,摇头说:“不……不可能的,娘,这是不可能的。若是儿子真能休了阿皎的话,当初就不会跪着求娘让儿子娶她了。”

老太太幽幽喟叹一声道:“或许娘当初就不该同意你娶陈氏。”又说,“三郎,不管你怎么想,总之娘心意已决。那陈氏心肠歹毒,竟然罔顾他人性命,如今闹得是满府皆知,她贤良的名声早就没有了。你听娘的话,写封休书给她,再迎娶贺氏为妻,此事也算是了了。当然,娘也不是那般绝情之人,你只要给了贺氏正妻的名分,她自然不会再闹,到时候,若是陈氏同意,你也可以将其留在府内,往后你们只要不闹得太过,娘都不管。”

谢潮荣频频摇头:“不,娘,儿子不同意。”说完将头往一边转去,很是执拗的样子。

老太太一掌拍在桌案上,站起身子来:“三郎,咱们谢府如今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再不是文儒谢家了。咱们谢家之所以能够兴旺数百上千年,一是因着咱们谢家是最讲规矩的人家,二则是,有个百年文儒的称呼。可是近百余年来,战争不断,到了今朝,又逢文皇帝全力打压世家,今圣这一朝,比之文皇帝在位,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众世家地位本来就岌岌可危了,而你们兄弟三个,也就只有你大哥从文,奈何你大哥命薄,早早便去了。你如今是出息了,可你却是从了武,咱们谢家兴旺再不是以文而兴,又何来百年文儒之说?既没了那道说法,在这长安城里,还有什么地位可言。这一府两侯说起来风光,可长安城里勋贵人家多的是,你父亲虽为太傅,可根本不掌实权,娘这么做,也是为了谢家为了咱们子孙后代能够兴旺。”

谢潮荣紧抿着薄唇,没有说话,他知道母亲说的都对。

老太太看了儿子一眼,慢吞吞坐了回去,又道:“娘也不是那般狠心的人,也不愿意棒打鸳鸯,可你生在了咱们这样的大家族里,便就要担起那份责任。”又挥手说,“好了,你且回去好好想想吧,若是听娘的话,陈氏尚可留在府内,并且母亲保证,不会叫那贺氏伤她一分一毫。可若是你不听娘的话,娘自然还有其它办法,你且回去好好想想。”

谢潮荣心知此时再辩驳不得,便只弯腰告辞道:“那儿子先退下去。”

见儿子将要退出去,老太太又道:“你等等。”谢潮荣停下步子,等着母亲发话。

谢老太太说:“大夫来检查过贺氏身子了,她确实生了大病,今儿一早我便听铃铛说,广宁伯来府上了,你去贺氏那里看看吧。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那贺氏到底是你弄回来的,至少面子上得叫广宁伯瞧得过去。”

“是。”谢潮荣敛眸,隐在袖子中的手却攥得紧紧的,若是可以,他恨不得一板砖拍死自己。

第二十六章 步步为营

芷兰院内,红芍将小丫鬟煎好的药端进了内室,坐在床边,劝着贺氏喝药。

贺氏闻到了药的味儿,不禁皱了眉头,抬手挥了挥:“这药一股子怪味儿,我不喝,拿开。”

红芍急了道:“姨娘,那么大冷的天气您一桶凉水泼在身子上,昨天都发热了,连大夫都说了要您好生将养着身子,您怎么能不喝药呢?再说了,您不把身子给调理好了,拿什么去争去斗?您还有四小姐跟三爷呢,姨娘,您就喝了药吧,奴婢保证这药不苦。”

苦口婆心劝了一番,可见贺氏还是抬手虚掩着鼻子,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她没了办法,只转身看着静静坐在一边的广宁伯。

广宁伯贺宏宣正值不惑之年,生得孔武有力,一双眸子像是豹子一样,犀利有神,叫人见了便生畏。

他冷着一张脸,不怒自威,见红芍将目光转向了他,他则站起身子来。

接过红芍手上端着的药碗,坐在一边,用汤勺舀了药在嘴边吹了吹,递送到妹妹嘴边:“把药喝了,别让哥哥跟你嫂子担心。”

坐在一边的广宁伯夫人吴氏也是一脸心疼的样子,听得丈夫的话后连连点头道:“是啊妹妹,你打小便是哥哥嫂嫂的掌上明珠,如今见你病了,哥哥嫂嫂心真是跟针扎的一般。你快听你哥哥的话,把药喝了,身子养好了,可不比什么都重要。”

贺氏以前是很听这位嫂嫂的话的,可如今却是执拗得很,只偏过头去,不肯喝药。

广宁伯虎目圆瞪,气得将碗拍在桌子上:“哥哥当初是怎么跟你说的?谢家三郎的心根本就没在你的身上,若是他心里有你,又怎会娶他表妹为妻?你们打小青梅竹马一起玩大的,他只是将你当成兄弟、朋友,你说你怎么那么傻!好好的一个姑娘,竟是成了别人家的妾氏,如今为了争夺丈夫的宠爱,竟然不惜伤害自己的身子,你怎么这么傻!”

说到最后,广宁伯眼里竟然有了泪花,看着妹妹现在这副病容,他真是恨不得提着刀过去把那谢潮荣给大卸八块。妹妹虽有不对,可是他谢潮荣就没有错吗?既然已经有了妻室,何必再搭着珍儿不放,他这样做,简直就是欺负人。

以前在外行军打仗,容不得有分歧矛盾,不然会影响军心。可是现在不同了,两人都是战功赫赫,他贺宏宣也不再低人一等了,倒是要找他谢三郎好好说道说道去。

吴氏见丈夫双目猩红,赶紧起身过来劝道:“好了,你也少说两句吧,妹妹早就是大孩子了,你别总是说教他。”暗中狠狠拧了他一把,旋即坐在床边,握住贺氏手道,“你哥哥就是这样的倔驴脾气,他你还不了解么,越说骂你,就是越关心你在乎你。珍儿,你是哥哥嫂嫂看着长大的,哥哥嫂嫂都希望你能够好好的,往后不论遇着什么事情,你答应嫂子,千万别再伤害自己身体了,好吗?”

贺氏打小便没了父母,都说长嫂如母,这嫂嫂吴氏就像是她的母亲。

贺氏虽然平素里嚣张跋扈,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脆弱的一面的,尤其是面对感情。她一时没忍住,哭着便扑进嫂嫂怀里,哽咽道:“嫂嫂,他为什么不喜欢我,我几岁的时候就认识他了,他那个时候明明很喜欢跟我在一起玩的,他为什么不愿意娶我。我也没见他多喜欢他那个病秧子表妹啊,到了论家的年纪,怎么就娶了她呢?那云氏也就算了,云家跟谢家还算是门当户对的,可是陈氏算什么啊?一个农家女而已,不就是长得漂亮点么,凭什么啊。我打十三岁的时候就喜欢他了,如今也为了生了一儿一女,他哪怕是顾及着儿女也该对我好点的,可是回来了这么长时间,他都没踏入我院子半步。那贱人陈氏生的小贱人一回来就害我玉儿跟素儿,他明明知道,可还是护着,我心里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说得多了,又恨又委屈,一张惨白的脸都哭花了。

吴氏知道小姑子受委屈了,轻轻拍着她后背安慰:“好了好了,不哭了,嫂子理解你懂你。只是嫂子也劝你一句,这世间好男人多得是,也不差他谢三郎一个,他谢三郎对你不好,自然有旁人想对你好,你要是想离开他,哥哥嫂嫂帮你,咱们离开这谢府。”

“不行!”贺氏断然拒绝,伸手抹了把泪眼说,“我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绝对不会回头,我一定要做他的妻子,一定要玉儿去承袭他的爵位,我要他这辈子心里只有我一个人。”她咬牙切齿,目光狠毒,余光瞥见一旁放着的药碗,端起来便闭着眼睛一口喝干净,“我会好好吃药好好养身子,哼,我倒是要等着瞧瞧看,谢家打算如何处置陈氏那贱人。”

贺宏宣见妹妹还是如此固执,也知道劝她不得,便转身坐在一边,肃容道:“你的胆子倒是越发大了起来,搭进一个张婆子的命也就算了,毕竟她只是一个卖身谢府的老奴仆,这事情捅不到府尹那里去。可你竟然连张家十数口人命都敢谋害,那周庭深是什么人?如今这事情可是已经闹到官府那里去了,你倒是说说看,打算怎么收场?”

贺氏惊讶道:“那张家人难道不是哥哥派人暗中下的手?”不是哥哥引着谢二爷跟那小贱人去然后栽赃陷害的吗?怎么哥哥倒说是自己了?

“我派人下的手?”贺宏宣气极反笑了,“我的傻妹妹,如今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呢,我会愚蠢得给自己制造麻烦?”见妹妹一脸惊骇疑惑的样子,他也微微垂了眸子,“既然也不是你,那到底是谁?”

莫非还有谁想害谢二爷不成?

室内安静了一会儿,有小丫鬟匆匆跑了进来,跪着说:“姨娘,侯爷来了,说着话就进屋了。”

贺氏立即弹了起来,激动得都不知道手放哪儿了,一会儿摸摸头发一会儿又摸摸脸,问道:“我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很丑?我头发都没梳,脸上也没有擦粉,这个样子怎能叫三郎见到?不行!”她指着跪在地上的丫鬟说,“你……你出去跟侯爷说,我马上就来,千万别叫侯爷进来。”

“可是……”小丫鬟刚准备回话,那边谢潮荣已经进来了。

他穿着深蓝色素面锦缎袍子,一头墨发高高束起,头上簪着一根羊脂玉的簪子,端的是俊朗无双。

贺氏见丈夫能够过来,早就换了一副笑脸,挣扎要下床来,却被谢潮荣扶住了。他虽不喜贺氏,心中也厌恶她设计害阿皎,可是当着广宁伯的面,至少还是得做些表面上功夫的。

“你身子还伤着,就别下床了,好好歇着吧。”一边将她扶回去,一边替她盖好被子,“大哥大嫂在,你别叫他们担心。”

若是此时生病的是陈氏,谢潮荣早就要将娇妻揽进怀里好好疼着去了,可是面对贺氏,他只能做到这样。可即便是这样,贺氏也是感动的,朝着丈夫一个劲点头。

贺宏宣道:“侯爷,老夫便就将妹妹托付给侯爷了,就此告辞。”

谢潮荣起身,朝着贺宏宣微微颔首道:“劳烦伯爷跑了这一趟,本侯自当会好好照顾珍儿。”

那边吴氏笑着朝谢潮荣弯了弯腰,笑着说:“侯爷,小妹打小便就是娇养着的,需得人疼,以前在家有哥哥嫂嫂疼,好在如今还有侯爷来疼,这样的话,我们夫妇也算是对九泉之下的父母有个交代了。”

谢潮荣面上一直保持友好笑容,点头道:“嫂子放心吧。”却也没有多说。

贺宏宣夫妇告辞后,谢潮荣又在贺氏房间做了一会儿,直到贺氏药劲上来睡着了,他才转身离去。

这几日,陈氏一直都是被关在祠堂里诵经念佛的,谢繁华每天都会去祠堂一趟,可看守的婆子还是不肯放她进去见母亲一面。虽然尚且还见不到母亲的面,但是能听到她的声音也好,至少知道她是安全的。

谢繁华回到汀兰院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见自己父亲在娘的房间里,她几步走了过去道:“爹,你怎么了?”

谢潮荣见是女儿,回了神来,伸手在女儿脑袋上拍了下,勉强挤出一丝笑意道:“没事,就是有些想你娘了。”

“娘就在祠堂里关着,爹若是想娘,可以去找老太太说情啊。爹您要是一心想要救娘出来的话,老太太不会不答应的。”这几日见爹并没有为娘多做什么,谢繁华对这个爹不免有些心生怨恨,再加上她有上辈子的记忆,因此对爹也就没了好语气。

谢潮荣见女儿似乎刻意针对自己,心里绞着疼,却是没有责怪女儿,反而致歉道:“枣儿,是爹无能,爹不但不能救出你娘,反而还……”

“还怎么?”见爹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样子,谢繁华本能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又见爹脸色很差,不免紧张问道,“爹,你倒是说话啊,反而还怎么了?你是要急死女儿吗!”

“枣儿你别急,你坐下来,容爹慢慢跟你说。”谢潮荣拉着女儿往一边坐下,沉默了一会儿,方抬眸望着女儿道,“枣儿,若是爹娘和离了,你会怪爹吗?”

“和离?”谢繁华觉得好笑,真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不免就笑出了声来,“爹,女儿知道,贺氏身份比我娘高,所以全府上下都在装瞎子。你们一个个明明知道我娘是被冤枉的,可是谁也不愿意站出来替我娘说话。和离?呵,爹,怕是老太太说的是叫你休妻吧!”

娘被人泼了脏水,如今在整个侯府的名声都不好了,老太太不趁机叫爹休了娘才怪呢。谢繁华心里虽然怪老太太,可是她更恨自己爹,爹若是如今同意休了娘,那当初又为何要求娶娘亲呢?

谢潮荣垂着头,一脸疲惫的样子:“爹那么爱你娘亲,怎么舍得休了她,叫她名声败坏?若是坐下来平心静气和离的话,也不会那么委屈她。”

谢繁华才不会信自己爹的鬼话,嘲讽一笑道:“爹,若是你跟娘和离了,你真的打算放手吗?女儿不是看不出来,你必定是爱娘的,可是你为了孝义为了整个侯府却答应了老太太的话,想必是老太太也答应了您什么吧?是不是打算和离之后,还硬将娘留在府上?到时候贺氏为妻,我娘为妾?”

女儿猜的一点没错,谢潮荣确实是这样想的,他不会放阿皎离开的。

谢繁华凉凉地看着自己父亲,她以为这一世只要自己不丑了,爹跟娘就会很好的呢,原来不是。他们的矛盾,其实根本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贺氏身后的娘家,是侯府的兴旺。

不想再跟自己爹爹多说什么,谢繁华起身道:“爹,女儿累了,先回屋歇息去了。”说完也不等爹同意,转身就走。

谢潮荣望着女儿渐行渐远的背影,搭在桌案上的手紧紧攥成了拳头,面上有着隐忍跟自责。

谢繁华刚回到自个屋,赵桂氏进来说:“小姐,您叫奴做的事情,奴都做好了,果然小姐叫奴从那萧婆子下手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