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服装是明显涨价了。”

“春夏就这样厉害,秋冬怎么卖也不知道了,大衣低于1500能拿到好货?”

一边走一边议论,第一排知名品牌的展厅走过了,绕个弯到侧面,这里的品牌认知度就开始下降了,展厅布置也不像是大牌们那样有章法,有很多甚至基本没有布置,随便拿张桌子拦一拦就算是场地了,比特卖会还跌份——但人气一样旺盛,里面货架一排一排的,很多如方吉般打扮的小商人都簇拥在里面看衣服:这都是从较内陆省份过来的,这里有些质量如On*y,但知名度和进价都明显下跌的牌子,最适合信息尚不发达,顾客对名牌和价位认知度有限的县城了。一件杂牌衣服,进价80随便也卖到500多,和Ve*omoda都一个价了,顾客也不觉得什么,在他们心里,Ve*omoda这样的世界名牌,一件怕不要一千?

对这种店面,方吉也就站站看看,不太认真,他老婆倒难逃捡便宜心理,冲进去检视一番,摇头回来了,“料子真是差——那个线头,买回去我要剪死,算了算了。”

“买的哪有卖的精?”方吉笑她,“你自己也是买卖人,你不晓得?”

他倒是喜欢进另一种展厅:布置一样朴素,不过看得出是有心思在里面的,有的牌子拿竹帘遮挂一下,有的在墙角摆个老上海街灯,展厅里衣服不多,最多的也就三五排货架,挂得稀稀拉拉的——这都是独立设计师的厅了。方吉每个都进去看看,大多数是摇头出来,会拿报价单的都很少。

“怎么个个都是棉麻?”他老婆也有点抱怨,“没筋没骨,那个布料薄得透手的,还要卖七八百,想不通哪种人在穿哦?”

方吉当然不是为了支持国产时尚才进这种设计师店铺,他是觉得这种店铺到底还是有审美的——他是不懂什么国际时尚,就打眼看过去,展厅里那一两件模特身上的衣裙有些还蛮好看的,要能挖到合适的衣服,也多个货源。这不就是展销会的意义?大牌子要进货容易,只为了它们还没必要特意来了。

只是这种挖掘,成功率的确低,那些模特身上的大裙子好看是好看,但他也不可能进去卖,真正能考虑的那种日常款,真是如他老婆说的,没筋没骨,感觉水洗两趟就能撕破的料子,穿上身邋里邋遢的,想不通什么样的人才会穿,穿着才会好看。

腿着腿着,方吉也有点累了,正想找个地方吃点家里带出来的糍饭团,他老婆哎哟一声,“你往前看,往前看——这个牌子有点意思诶老方,你看布置得老好看额——”

嗯?方吉抬头一看,注意力也是被吸引了过去:前面这展厅虽然不大,但远远看去,布置得就很有腔调,厂商自己搞了射灯,向上追光打在了品牌Logo上:“韵?嗯,新牌子呀。”

“商标还挺好看的。”方吉老婆喜欢品牌Logo:一朵云彩掩映中艺术化的韵字,“哟,地上还有图呢。”

随着他们越走越近,展厅的细节也就更多地暴露在了眼前,那个灯光,那个场地布置……方吉又有点不肯定了,“这是新牌子吗?”

他不是专家,说不上展位的布置具体高大上在哪,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展位的灯光设计特别好,他一过去眼神就被灯光引导着自然投向了展位中间的展示台,并被上头的那件黑色礼服裙吸引了注意力。那个料子,那个剪裁,还有那个设计——不知该怎么说,就觉得特别的值钱,很吸睛,总让人想多看几眼,甚至就连那假模都有种高档的感觉,那精致的眉眼和细腻的肤色,根本不是一般服装店常用的假模可比的,甚至都把第一排展位的大牌们都压下去了。

“这是新牌子?”方吉老婆明显也被镇住了——什么衣服都要摸摸料子的她,手伸出去又缩回来,愣是就没敢去摸裙摆。“这牌子哈有钱噢,老方,以前听说过没有呀?”

“没咯。”方吉的好奇心已经越烧越旺盛了:这展厅里人多,成衣展示区里围满了客商,他看不到衣服就转身去柜台边上自己摸了一本宣传册,“那,来看呀,绕着台子转圈干嘛。又不是转一圈就是你的了。”

“就是真好看。”方吉老婆对这条裙子是一见钟情,绕了几圈才依依不舍地退回来,还突发奇想,“诶老方,你说这款有红色款,那个皮染金的话好不好做女儿婚礼的敬酒服啊?喜兴!稳重!我看满可以!”

“你这说什么瞎三搭四的。”方吉嘘她一声,自己翻开宣传册看了起来:这本册子一拿到手,还是两个字,有钱。纸张的重量,印刷的质量,还有那个封面设计……反正就是好看,比之前收的所有牌子都要好看。

“【韵】,由设计师乔韵于2007年6月创办的新兴设计师品牌——真是新牌子呀!”他读,“我们为新女性设计,穿上【韵】,你的人生态度不言自明……2007年9月发布首届春夏成衣系列,【黑夜中的火】……”

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他读个开头也就算了,直接翻到后面去看成衣,“噢,这册子做得蛮不错的嘛!”

虽然这是独立设计师品牌,但处处都透着大品牌的范儿,方吉就很喜欢宣传册里直接标价,以及标注贩售人群的设定,他先屏蔽掉了所有进价两千以上的衣服,所以外套和连衣裙就被无情地翻了过去,在上衣这块他开始细看了:“噢,这件T恤不错嘛,简洁大方,看起来料子不错!”

方吉老婆也很喜欢:这是一件全黑的圆领上衣,领子挖到锁骨下方,看似较暴露,但镶的宽皮边又使这上衣有点严肃的感觉,而且最好的一点是,圆领开口没有超过锁骨末端,胸罩带子不会露出来。

材质跟身,但又不是完全贴身,在腰部掐出曲线,长到肚脐下方,皮革元素在很多细节上都有体现,七分袖的袖口、下摆,以及胸前装饰的口袋,都是黑得略浅的皮革,宣传册里,模特搭了一件灰色紧身九分裤,露出一节光裸的脚踝,穿着一双板鞋,这让整个造型有点设计师品牌特有的离经叛道,不过方吉和他老婆是自动忽略掉这种莫名其妙的穿搭的——他们倒是可以很轻易地想出这件上衣搭配A字裙的效果:掐腰跟身的设计很适合穿来搭裙装呀!看照片料子厚实,款式简单稳重,又有一点点小小的性感妩媚,很适合那些年轻女老师啊,还有企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之类,对着装有一定要求的职业应该都很好穿搭的。

“有没有灰色款?”方吉扫了一眼标价:建议零售价1799。他摇摇头,刚兴奋少许的情绪又冷下去,这些小年轻的牌子,各个标价起来都不要命,好像中国已经跑步进入社会主义似的。“太贵了,明天先去7P看看。”

他再翻翻后面的款式:作为展会来说,【韵】的成衣选择不多,拢共就十几二十款,但作为一个新牌子,还是设计师品牌,他们的选择也算全面了,外套、连衣裙、上衣、下裙和裤子都至少有两三种选择,而且款式真的——方吉没法不注意到,都很务实,其中有一些他觉得是不太能放在自己电里卖的,设计得太大胆,想不出那些常客怎么传达,但真的有好几件,如果不是价格问题,他是觉得很适合尝试的。

“还是明天先去7P看看。”看到老婆还在翻阅,他又说了一遍,“这个展会要开好几天呢!”

“7P走过几万次了,”方吉老婆却不愿意走了,还盯牢在画册里,“哪里看到过这种款啦?新牌子第一次订货会,会有仿款?”

“你总归要去的,不去怎么知道一定没有?”方吉顶她——他在家庭里是有权威的,这种时候老婆一般也就不回话了。但今天却不是——她硬拉他去看样衣,“看看又不掉肉的!”

有些不情愿地走到人群里,挤着上前捻了捻料子,方吉就知道要糟了:他老婆呢,审美水平是飘忽不定的,作为服装店老板,她挑货眼光不错,牵扯到自身那个审美眼光就会飞速回落到农村妇女的水平,比如说之前那敬酒服的荒谬念头就属于她的正常水平。但横跨这两大审美眼光的唯一一个执着就是——料子。不知道是不是化纤衣服穿多了,看到好料子做的衣服,她真的挪不动步,脑子里的算盘珠都要跳出来,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哦哟,这个料子好,厚实的,又柔顺——筋骨还好,撑得住造型,不会软塌塌的搭在身上。”果然,他老婆一捻就爱上这件上衣了,啧啧赞叹,“好的好的,真呃是好,罗老师一定喜欢——老方,要么拿一件!罗老师肯定要的,她老公局长,有钱呀,这个不贵的!”

一千八的春秋上衣,局长夫人也要斟酌下吧,罗老师一家一直都还是很注重影响的!方吉摇头去拉她,“走了走了,回去慢慢商量。”

他老婆还不肯罢休,硬挤到人群里去拿报价单,方吉瞪她,她也不管,“就先看看又怎么样嘛。”

其实真要说,除了这件上衣以外,方吉还觉得有件阔腿裤是很适合罗老师的:这几年紧身裤是流行,画册上也都是在搭超级紧身裤,但对罗老师这样有点年纪,生过小孩的客人来讲,下半身穿紧身裤还是有点不雅,那条阔腿裤一看就很修饰身材,罗老师一定喜欢。只是那个价格更贵,零售价要3000朝上,他都不敢和老婆提,拉着她就往前走,“好了,先吃饭,先吃饭再说。”

他老婆一路走一路还看报价单,方吉也想看,但不敢鼓励她——看着看着她就叫起来,“啊哟,这个进价还可以呀!你看你看,老方,这件上衣,进价就599,这个价格真呃可以的,我们拿来卖1399——1499好不好?要么回去讲讲价,问问他们500走不走——”

600的进价?那这个价格还真不高啊,方吉也是一怔:从建议零售价来看,是给经销商让出了1100元的利润,这个定价要比一般大品牌都厚道了,接近是三折,这可不容易做到,毕竟生产成本不是那么容易压下来的,越是小牌子,进价越压不下去,有时候甚至是指导价的七折而已,那些独立设计师品牌生产出来的衣服,披披挂挂都不知道卖给谁,进价都要7、800,最多卖到1000,就给店家留200的利润,这生意怎么做?

说起来,1500的衣服罗老师还真不是没买过,就是她不买,出掉也不是问题,还有十多个M码女客人也买得起这价位上衣的……

“讲价?”表面上他还是横眉竖目,“你就拿一件,人家会和你讲价?”

“你看这条阔腿裤!”他老婆根本没听他的,“进价也就1200诶老方,这绝对是罗老师的款子——你别装,我和你讲我刚才一看你眼神我就知道你想什么——”

#

“组撒啊!大庭广众,拉拉扯扯的,一股包子味。”正当方吉垂死挣扎,被妻子一点点往回拖时,廖珊皱着眉头,侧身经过了这对中年夫妻,“这空调又不旺,要蹭空调么进新天地里面好了呀,瞎凑热闹。”

——和方吉夫妇不同,这位年轻女郎的行走路线是很稳定且快速的,那种低档品牌当然一律不看,她只进设计师店铺,通常也是扫一眼就出来了:都是在沪上混的,富民路、泰康路、南昌路,这三大小资街道时不时互通有无,她在南昌路上经营一间‘品味’店铺,卖1500元一只的竹编小提包,2000一双的手工皮鞋,当然,还有两三千均价的设计师品牌衣物……

南昌路这样的小店星罗棋布,都靠店主的审美招揽顾客,也算是最原始的买手店铺,究其货源,其实多数都来自富民路和泰康路的设计师工作室。所以本地的设计品牌廖珊怎么不熟悉?进来无非看看新款,甚至有时候看看Logo就走了,根本连展位都不进去。只有那些从广州北京过来的设计师品牌会吸引她的注意,值得她进去仔细地淘宝:其实也都不报很大的希望,像是廖珊经营的这种小店,对衣服的质量是有很高要求的,反而经常是在国外能淘到好衣服,国内这边值得一看的,货实在是太少了。

“【韵】?新牌子?哟,还做了地面喷绘,一团乌云……很漂亮啊,可惜人太多看不到全景……这牌子很有品位啊,但怎么摊位在这么里面?”年轻人,又是行家,思路真是动得快,一眼扫过去就是一堆感想,“是设计师品牌吗?还是新的高端直营牌子?——嗯?!那条裙子好看!”

她匆匆加快脚步,没入人流中,涌进了这不大不小的展厅:【韵】是这排展位人气最旺的一间了,即使是饭点人也丝毫不见少,各色人等都有出没,其中就有——比如那对包子味的夫妻。她嫌恶地扫过一眼,退后一步,仔细地鉴赏着展厅中央的黑裙:很美,做工精良,衬身,用料甚至可以说是奢华,绒面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还有那一望即知是优选料子的编织皮革,以及把它们融为一体的手工。

展台产品一般礼貌上不能翻看,所以她只是眯眼打量,缝制得非常不错,这只能手工去做,几乎有点定制级别的感觉了。如果这裙子售价在一万五以内的话,她认为都是值得,不是为了贩卖,只是为了做橱窗展示款,足够招惹眼球了,会让她的店一下就有奢华绮丽的感觉……

想是这样想,但考虑了一下店铺内的装修,她还是遗憾地放弃了这念头:这裙子的氛围太华丽了,和极简风格的铺面合不上。

这单品给了她不小的信心,廖珊对【韵】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了:如此的设计,不可能籍籍无名吧?这是北京的知名设计师品牌吗?第一次来上海参展?这也不无可能,毕竟她对设计师这圈子不是太关注,只是间或会过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单品……

看到一个小女孩从柜台下面抱出一叠宣传画册,补货到展摊上,她踱过去拿了一本,上手的疑问和感慨,同包子味夫妻一模一样(还好廖珊不知道这点):处处细节都流露出这品牌的豪奢,这牌子,到底什么来头?

“韵,我们为新女性设计,穿上【韵】,你的人生态度不言自明……”她翻翻画册,心里已升起震惊,“把你的态度与气质穿上身……哇,这文案好有感觉啊,太有腔调了——这个搭配也很亮眼!超潮的……我喜欢这件短夹克!配帆布鞋好酷呀!天啦,是不是隐隐有种朋克的感觉?”

她喜欢的这件短夹克,很明显是机车夹克的阐释版,采用皮料和粗花呢拼接的方式呈现,千鸟格粗花呢一向是典雅的表示,但皮革在胸线两侧不规则的拼接,以及在大翻领上占据的一个领片、拉链、下摆……都使得这件外套成为矛盾与冲突的焦点和融合——硬朗又Edge,而且可穿性很强,廖珊几乎都可以想象到她自己穿着这件夹克行走在风中的场景——

“5300!”定睛一看定价,她有点头晕,“靠,这家是走奢侈品路线的吗?那为什么把展位开这么里面……”

她匆匆翻阅了一下整个画册,大松口气:还好,这其中有些单品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那身圆领七分袖搭配紧身裤、帆布鞋的穿搭,七分袖1799的售价就还不错,她的客户群对于2000以下的单品,价格并不是特别敏感,但5000以上的单品,她们的兴趣就会陡然降低——5000多可以去买奢侈品大牌的衣服了,这个算盘人人都是打得清楚的。

“主要是料子和做工,”廖珊开始心动了,看模特图是真的好看——她不是专业出身,其实不懂设计,但从商家角度讲,真的很好售卖,款式不繁复,简洁衬身,料子好……最重要的是,是很少见的皮革系,风格也偏向凌厉,她对国内设计师的一些衣服实在是看得够够的了,礼服裙、秀场款都是好看的,都是有想法的,但一走到成衣系列就莫名其妙,几乎所有的大衣都没法进,唯一做的好的就是中国风棉麻,全部都朝江南布衣看齐,花式的布袋衣、棉麻、棉麻、布袋裙……

不是说这种风格没受众,但看久了真的不腻烦也难,而且其实大部分女人都不适合穿大长裙和水桶状长衫,这种衣服主要是在卖情怀,廖珊宁可多卖点民族风、波西米亚,也不愿久做中国风棉麻,而且她特别饥渴大衣和夹克:这种衣服真的对打板、用料和设计要求极高,一般的设计师水平次点,做出来的成品简直差到让人尴尬。富民路、泰康路那么多家工作室,能做好大衣的十个手指都数得出来。

“这家店的设计师,很有潜力啊。”她的食指在发痒,很想拿报价单来直接填下皮夹克的订单,但又还是忍住了:在商言商,5300的单品,货再好滞销可能性也极大,“对设计师的介绍怎么就这么少,就一个T大服装设计系毕业,然后呢……怎么没有设计师的照片啊?”

把画册来回翻动了几遍,她怏怏地放弃了搜寻,又挤到人群里看了下实物——没去找销售,很明显,这品牌根本没料到今天有这么旺的人气,仅有的几个销售完全已经是分身无术了。

“样衣来看,做工是非常不错,但是成品在细节上会不会退步?”她细心思忖了一番,重点考察了之前最看好的圆领T、紧身裤以及一件风格较成熟的阔腿裤,“先定这几款吧,各样来一件试水,嗯,要么……先要一款?看看卖气如何再说?”

像她这样的小店,客单价高,但成交量就低了,这种新品真是拿一件都要再三斟酌,廖珊思前想后,绕着假模来回看了几圈,最后一咬牙:两款!两款各一件!卖气好的话,还可以再补货嘛!

她依依不舍地再看了那件皮夹克一眼,转身去抽报价单,“不知道给经销商留出的利润有多少……”她已准备把T恤加到2000来卖,所以只要进价在1500左右都可以接受。

“599!”她也一样被震慑住了——虽然廖珊是绝对不会承认的,但在经营心态上,她还真的与包子夫妇挺相似,“599,那这个进价真是不高呀……啊啊啊,那快看看皮夹克!”

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皮夹克的缩略图,廖珊手指比过去,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1999……我靠,他们还真是给零售商留足了利润,会做,真呃是会做生意……”

她平时多数都和独立设计师打交道,所以这档次的折扣已经让她喜出望外,1999拿来,4000卖出,作为夹克来说,这价格依然略贵,但并不会让客户去和奢侈品比较了:4000的价格还拿不下Dior的一件T。——但是,也不是那种喜欢了就会随便买买的价格,廖珊心里的小人扭来扭去,真个是有点纠结了:这个皮夹克到底定不定啊……定不定呢?哎哟,要么就走一件,可是……

“麻烦让一下——”她站得太久,已经有人嫌她挡路了,廖珊不快地瞪了那个中年人一眼:什么人啦,粗粗拉拉的,人字拖打脚底板……就会乱晃!这里的衣服,你买得起吗?

#

“黄总,我来给您提着吧。场馆里热,您擦擦汗——”

仅仅是五分钟以前,被廖珊鄙视的中年人身边还簇拥着两三个殷勤的销售,“黄总,要不到我们展位上坐坐,歇歇腿嘛——”

“不用了不用了,你们忙你们忙。”身穿两股筋背心,脚下趿拉着一双人字拖的黄总笑了起来,手里的无纺布袋子装满了品牌画册,看着很像是来套垃圾桶的废品回收人士,他平易近人地摆摆手,“我就随便逛逛,随便逛逛——”

他是这么说,可谁敢当真?几个销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意先走:这位黄总可是J省最大的服装经销商,手下有几十个百货公司的服装区,是十多个品牌在J省的总代理,上至客单价在3000元以上的二线奢侈品牌,下到100元左右的廉价快消都有涉足,代理也做,经销也做,所以不论是JNBY那样的大品牌,还是第二排第三排这种低价品牌的销售都拿他当宝贝看,那些跟过几次展会的老销售,时装周以前就会打来电话跟进,人一到立刻放下全部事务前来接待,绝不会有任何怠慢的。

当然,黄总也不会是光身过来,随身还带了两三个员工做参考的,这也就是传说中的时尚买手了,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展位和品牌销售对接,黄总自己是闲来有兴,出来走走逛逛而已。他对这些热情的款待也有些无奈,“说真的,你们忙,一会会有人过来找你们的。我现在真就是随便逛逛——”

他说到这份上,销售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才迟疑退去,黄总偷得浮生半日闲,背着手溜溜哒哒地从这些二三排的小展位前走过,眼神在模特身上一触就收回来了:嗯,都是有梦的年轻人,值得鼓励值得鼓励,不过……要不要合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于杂牌快消,他倒是有点感兴趣,但也没多看——这种牌子没有自己的风格,单品之间差异太大了,粗看很难分辨好坏,仔细翻阅、淘宝,那就是手底下小朋友的活计了。黄总现在真就是在饭点前溜达溜达,散散腿儿——

“咦?”他的眼神忽然凝住了,“这家店……布展很专业啊!”

饭点到了,人潮散去了点,原本熙熙攘攘的展会摊位现在多数都见空了,但这家展位内还是挤满了人,除了店中心的展示台和橱窗款之外,基本都看不到其余的衣服了,但黄总本来也不是看衣服的:先看地面,居然有喷绘,从店外往内一路由浅到深,和Logo相呼应,应该是云朵的意象,到了展位内部就全被喷绘成黑色的乌云,这个设计先就让他眼前一亮——很值得参考啊!品牌的调性一下就出来了。

还有那个灯光,打得有板有眼,展位前半面的光源集中在展示台上,下面几个小灯又打柔光,自然而然就引导视线,让展示款更显奢华身份,后半边光源分散,结合人潮来看,应该是集中在衣服展示区,还在展位本身的区隔板上贴了一层浅灰色的墙纸,喷绘过度到墙面上最终结束,黄总根本都没看到更多的细节设计,仅仅是从灯光和喷绘就已经很有惊喜了,这些方吉和廖珊只是一眼扫过的东西,对他来说信息含量却很丰富:就从展位布置来看,这品牌的实力相当雄厚啊!

像他这样做品牌代理的,最看重的就是品牌本身的实力,其实什么定位那都是次要的了,高端中端低端,都有相应的市场,也都可以试着去做一做,最怕就是有些小品牌,有了这一季没有下一季,资金链极度不稳定,好不容易做了几年,知名度培育出来,销量有起色了,但过来的成衣质量开始下降,生产上粗制滥造,设计上东拼西凑,这等于前几年的投入全都白砸进去了。所以黄总看展位都不怎么看款,他就看这种整体感觉,看这种大品牌的气质,以此来拓展代理市场,至于经销那块,琐细决策也就真不归他来做了。

以他对国内市场的了解,黄总本是没指望在这次上海服装周挖到什么宝的,这一次真只是走走看看,能遇到【韵】对他来说是个惊喜,他一下加快脚步,迫不及待地挤进人潮里,拿过一本画册看了起来:画册上手,又是惊喜,黄总日常过手多少品牌画册一般人都难以想象,早学会了从细节分辨档次,那些一线奢侈大牌,就连画册都是艺术品,且不说印刷质量,只说版面设计都赏心悦目得不行。作为顾客来说,不会知道美在哪里,但肯定可以感知这种美丽,而作为代理商,他除了能感知美丽,也能感知到这份美丽背后的得来不易——

这不会是什么国际二线品牌过来试水吧?韵是起的中文名?还是港澳台那边的设计师第一次过来参展?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意味着商机呀,刚才粗粗扫了几眼,款都很成熟,可以直接投放市场,如果能赶早把华南这块的代理权都签下来的话……

一边动着心思,一边掀开画册,黄总第一眼就愣住了:独立设计师品牌?今年刚刚成立?

独立设计师品牌能有这个表现?黄总甚至都有揉眼睛的冲动:他其实也做独立设计师品牌,在几个发达的市百货里有针对设计师品牌受众的精品区域,但都是经销买断的方式,不做代理,因为独立设计师品牌集中了所有小品牌的缺点,而且还多了一个最致命的弱项——脱离市场,很多品牌书做得是很有品味,模特静照也充满美感,但那些款一眼就知道不可能走量,不可能以代理这种方式合作。

但,【韵】这个品牌却不一样……

他左右看看,四处打量着场地布置的细节,心中又是一动:展会空间太大了,又是临时搭建,那个空调系统基本也约等于无的,今天天气又闷热,走到人堆里那个滋味真是不好受,所以他才想出去走走,但在韵这边却没了那渥热的感觉,一丝丝清凉的风从角落里吹来……他们家有空调扇,而且把它隐蔽起来,和环境融为一体,所以自己才没有第一眼就注意到。

这种细节……真是对得上它的品牌定位啊,这整个品牌真是草创?怎么方方面面都如此妥帖,给人以深思熟虑、磨合已久的感觉?

黄总忽然积极地往人群里挤,差点撞到一个呆立不动的年轻小姑娘,“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麻烦让一让——”

他走到成衣展示区,浏览了一圈,把各款式尽收眼底,又捻起料子,反过来看背面的做工——最后挤出来站在人群角落,沉吟不语,心中充满新奇的感觉:这品牌……这品牌……

唉,但才成立啊……连设计师的履历都没有,只说了个毕业院校,还有个新锐设计师的名头:这样看她年纪应该不大,没有太多的从业经验,这让人怎么能放心代理……这种高定位的品牌营销成本可不是开玩笑的,万一她只有这么三板斧,只有这么个系列呢……

对这个乍现的惊喜,黄总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所以他也难得地举棋不定——他先不说什么,拿了一份报价单,踱到门外去闲闲做翻看状,冷眼打量展位内的人来人往:嗯,销售应该是第一次做展会吧?分不太出真客户和登门推销生产线的无效客户之间的区别。不过员工素质不错,迎来送往都很老道,不像是设计师和亲友兼任,这牌子很有钱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设计师有没有在展位里?如果能和他或她见见面就好了……做小生意看货,做大生意,看的还是人啊……

对大生意,黄总一向有足够的耐心,笃笃定定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真的是把饭点给站到了,人潮也站少了——天气热,到饭点都想出去吃一口,吹吹空调,【韵】的展位终于空了下来,只有一两个流连在成衣前的闲逛者,由一个销售接待着,余下几名员工凑在一起低声交谈,其中西装革履,打扮得最利索的那个小伙在分派着什么——

在他迈出步子,过去亲自探底前的那一刹那,黄总忽然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顿时慢了脚步,重新回到了刚才盘踞的观察点,注视着两名客人一边谈笑一边走近了展位:他们的指向性相当明确,对其余的展位看都不看一眼,好像是有约而来——

西装小头目一看到这两名客人,顿时挂上笑脸,前去招呼,他对这一男一女中的男性特别热络,看得出来,不是第一次见面了……黄总眼仁缩了缩,瞬间就把这品牌的实力评估调高了几分。

不过,更让他诧异的是,这西装青年还不是在场的最高负责人——和他握完手以后,男客人转向了刚才在端茶倒水,不断补充宣传物料的白T小妹,他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在礼貌之外,还显出了十二万分的殷勤与友善,几乎是有些讨好地率先伸出手(但遮掩得很好,只有黄总这样的老江湖能品得出来)——

而那位白T小妹扶扶眼镜,在其余几名员工的簇拥下似笑非笑地和他握了握手,虽然穿着如此简单,看起来如此年轻单纯,但从气势上来说,居然丝毫不落下风。

“傅先生……”黄总隐约听到她说,“……里面请……”

第27章时尚买手(中)

“David,你确定你说的这名设计师真的值得我们来这一趟?”朴文惠有些狐疑地问道,她扭着头,快速地瞥着两侧的展位,“如果只是这种水平的话,我将会非常失望。”

黄老板到底站得远了一些,没留意到更多的细节——他就不知道傅先生身边的中年女人,虽然长着一副亚洲面孔,但和他说的却是英文。这个身着黑T和马裤,打扮得毫无时尚感,长相平凡,甚至还可说是有些严厉的韩国裔女子,事实上,正是一名货真价实,甚至也可以说得上是位高权重的时尚买手,黄总每年的业务活动,还会和她发生不小的交叉呢。

时尚买手并没有准入门槛,只要出现在时装贸易现场,并有购买行为的,都可以自称为是买手,包子夫妇、廖珊和黄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自雇买手,只是他们的购买行为影响不大,只能说是服装圈的商业行为,尚未登堂入室,对时尚圈造成影响。真正行业内部谈论的那种时尚买手,在国内还是极为少见,甚至于可以说数量接近于零。

真正的时尚圈买手,要服务于百货公司和大时尚集团,从订货、买版甚至到发掘新秀设计师,都是他们的业务范围,在时尚圈内部有个共识:想要混出头,你必须得到这两种人其中之一的赏识——时尚编辑,或是时尚买手,只要你得到了一个,另一个迟早会青睐你,但如果你始终取悦不到其中一个的话,那么高端时尚圈的大门,也就永远也不会为你敞开……

逼格这么高,不是飞米兰,就是飞纽约,总是在看展,总是能和那些超级名流出入于同一个衣香鬓影的场合,就像是朴文惠,她昨天刚从釜山时装周离开,飞抵S市,三天后又要飞往东京去参加三宅一生和川久保玲的订货会,每年飞行里程都够兑换好几张头等舱,起码有五个城市的五星级酒店,连门童都能叫出她的名字。听起来让人羡慕,但这份工作的压力之大,不是一般人也难以想象,整个春夏发布月,时尚买手几乎都不能在晚上三点以前入睡,大量的图表和数据需要处理——是的,其实时尚买手最敏感的是数字,其次才是时尚品味,在这盘生意里,利润永远排在第一,不清楚同款单品去年的销量和平均单价,你怎么能确定下单数量?难道是全凭经验和所谓的直觉?

这还不是全部——除了为百货公司采购单品以外,她还肩负着为集团发掘新秀设计师的任务,要建立人物卡,跟踪新产品发布:对成规模的时尚集团来说,在决定与某个设计师合作之前,通常的做法是持续观察2到3年的时间,让市场冲走所有的虚浮矫饰、青涩躁动,等到顽石的棱角被磨圆,显露出闪耀的黄金底色之后,这才对他们伸出矜持的手,把他们带领进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是一种极为成熟的机制,可以筛选掉天赋和热情不足以持久高水平的设计师,但也意味着大量的前期工作和无数中途被废弃的档案袋,尤其是在远东市场这块,公司并不是太过重视,整个大区只有朴文惠一个高级专员,所以整个9月份和10月份她的脾气都非常不好,傅展算是幸运,在上海时装周和她碰面,尚且可以享受略微客气的对待——朴文惠基本已经放弃了在中国区寻找新秀设计师的想法,重担少了一个,如果是东京时装周,把她从即将举办的发布会场地里拉开,来逛这种Low摊,她能把傅展的头生咬下来。

“Mandy——”对她的质疑,David只是露出他那惯常的,好看的笑容,他拉长了声音,有点懒洋洋的撒娇味道,这个花花公子,情欲几乎是写在基因里的本能,“你这是在质疑我的审美吗?还是我的诚意?我们认识多少年了,从我还是个实习生开始,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

Mandy不否认David多少还算有点能力,也不否认自己对他的撒娇多少也还有点受用,她瞥一眼手表,加快脚步:四十五分钟之后有一场她不愿错过的发布会,这甚至可以说是朴文惠这么早就飞抵S市的原因。“我只有二十分钟给你。”

“一秒钟就够了。”David怡然地说,他稍稍扬起下巴,唇边微笑加深,“Mandy,如果你能从你的小世界里屈尊抬起头,把你的注意力集中过去一秒钟的话——”

朴文惠疑惑地顺着他的指引看过去,“……啊。”

在这个角度,尚且看不到展品的太多细节,只能看见转角处那的展位布置,喷绘、灯光,聚光灯中的主推展示品——她几乎是本能地在心里逐项评分,当然,展位布置这无法代表设计水平,但它亦能折射时尚买手在艺术领域最看重的东西:品味。才能可以磨练,技艺会随着时间精熟,但品味,品味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

她不屑地瞥过身旁经过的店铺,仅仅只是因为看路时不得不带到,这些一无是处的所谓独立设计师品牌,不过是一群裁缝发的谵梦,他们既缺乏把设计转换为成衣的能力,也缺乏基本的品味,只有一些或多或少,可怜兮兮的跟风能力。比较起来的话,【Yun】的展位布置尚有不少可观之处,至少完整地传递了一个品味恰当的意象,也和展品有很好的结合。

“你是从哪里找到他的?”她加快了脚步,目不斜视,眼神如最精密的放大镜,从Logo看起,展台中的Masterpiece:皮革拼接?上一次看到这概念是几年前?嗯,可算是Somethingnew,这设计算过关了,版型设计也很棒,一眼扫去就知道有足够的小心机,所以才贴合身形,够flattering,这是所有所有时装里最重要的一点,让穿着者的身段更有魅力。OK,他有能力做出一条非常不错的秀场款,已值得她来一看。这设计的成熟度已超越那些时装名校的毕业作品展,也许对四大时装周来说仍有些单调,依然太‘成衣’,但在中国?这样的设计师已够少见。Mandy的兴趣真正地燃了起来,但疑惑也随之冒起:这样的设计师,本不该籍籍无名,这水平已足够登上东京时装周的主舞台了,但在上海时装周里却连场秀都没有?这是出了什么问题?

“现在还觉得我在浪费你的时间吗?”David笑眯眯地调侃她,“还是只有二十分钟给我?”

Mandy刀他一眼,她已经完全进入了急躁的工作状态,“David。”

David笑容笃笃定定,一点不吃她的沉声恐吓,闲闲和她对视,朴文惠没时间和他浪费,几秒后率先让步,“下次到巴黎,第一杯酒算我的。”

她得到了一枚大拇指和一个讨人喜欢的笑容,David不再开玩笑了,他纠正,“不是he,是she。”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他的笑意加浓了,“我是通过一个你再也想不到的途径认识她的——一个你绝对不会相信的有趣故事。”

Playful,他总是这样,任何时候都不疾不徐,好像拥有全世界的时间,这是一种上流阶级特有的从容,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确拥有全世界的时间。他们永远不会理解她这样的工薪阶级为什么会匆匆忙忙,朴文惠翻个白眼,索性不问了,她的眼神直接扫视展位内的衣服,只留一点注意力给迎上来招待的男人:归根到底,设计师还是要用产品为自己说话。

除了那件展品以外,店内所有的单品都是成衣,隶属于一个系列,她扫一眼,心里已大致有了评估结果:做工精良,用料上等,设计上和秀场款一脉相承,但做了不少减法,秀场款那阴郁的气质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皮革所象征的强硬感,在商业上非常……非常的成熟,几乎让人吃惊,她在每个品类中做的选择:三条下装,紧身九分裤、阔腿裤,皮革拼接的及膝裙,准确涵盖了她受众的三种需求,紧身九分裤没有皮革,适合更运动,更休闲的场合,你可以轻易想象出这条裤子搭配一双低帮便鞋,走在纽约街头的效果,阔腿裤更浪漫,更有女性气质,皮革用的是亮面,配合上什么?一个Kelly包?上班不失礼,下班小酌也不会过于拘谨。及膝裙用的哑光皮,够低调,仅仅是隐隐渲染出强硬感,这让它更适合着装礼仪严谨的场合——但又始终不失个性,女强人们会很喜欢的,是不是?

这三款单品简洁明确,互相补充,涵盖了尽量大的场合,每一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她可以轻易地想象出它们被怎样的顾客挑选,用什么样的价格售出,而疑惑也随之更浓:How?Why?

秀场款所代表的灵气,这很常见,没到惊世骇俗的地步,但转化为成衣中做的减法?思维模式的转换?她难以想象怎么会有人对这些事无师自通:How?这都是设计师在和市场的冲撞中,无数次血流满面后才能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甚至于说这种高度的思考方式,一般的小设计师都未必具备,只有中型品牌的设计总监,只有那些直接对市场负责,开始研究市场的高级设计师,才能够品味到这其中的分寸感——

这种等级的设计,却只得到一个这样不起眼的摊位?Why?她不信这是无师自通,Yun的设计里没有半路出家的粗砺感,她的灵气深思熟虑,透着圆滑,她一定有专业背景,但她为什么不去国外?如此的天分,只需稍加磨砺……

“傅先生——”

作为韩裔美国人,朴文惠的韩语都不算太流利,更遑论中文?她那点皮毛只够她大致分辨出David的姓氏发音——她把注意力从走马灯一样映在眼帘中投射出参数的单品抽离,瞄了那白T女孩一眼:她面容姣好,戴着大大的眼镜,头发梳成两条麻花辫,清纯稚气得让人吃惊,她刚一眼扫过,直接当实习生处理,但现在——

她的笑容里某种东西,斜挑的眉中,如匕首出鞘般展露出的锐气,和那条裙子,和这些单品之间引起的共鸣,那种如兽般深藏的野性,让朴文惠立刻确定了她的身份——也几乎是立刻猜到了她和David的关系,两个人的表情已经充分说明了他们间弱肉强食的关系。

她刀David一眼,David没遮掩,心领神会,浅笑摊手,“Mandy,你不得不承认,她的设计足够吸引。”

这不假,看得出来,他也一样在快速浏览那些设计,兴趣毋庸置疑,但这依然无法抹去David在利用这个机会假公济私的事实,Mandy翻个白眼聊表愤慨,但没有多余的心思生气,她现在想的全是专业问题,仅仅是微微嘲讽,“你想做她的发现人?就像是Berge和YSL?”

“你想和我抢吗?”Davi唇角微扬,像是在开玩笑。

呵。

“我觉得你要担心的并不是我想不想,而是她会不会配合——这女孩的设计,可是野性难驯,”Mandy说,她看一眼表,私人闲聊时间到此为止。“我还有十五分钟,你做我的翻译。”

“噢,这没关系,”突如其来的浅笑声截入,白T女孩兴味地对她伸出手,“我的英语水平还算流利,并不需要翻译——”

在2007年,流利的英语还能给逼格加分,外籍人士亦有加成,尤其是在时尚圈内更是如此,几个员工都以崇敬眼神望着他们,没计较他们在交流中大剌剌使用外语却没表示歉意的失礼,也因此,这女孩轻描淡写的插入,让Mandy和David都有失态被抓的踏空感,Mandy更是恼怒地瞪了David一眼,虽然后者的笑容更为苦涩难堪。

她快速调整心态,伸出手直接忽略刚才的尴尬,“那就最好,Mandy,买手。”刻意没提她的公司。

“Yun,设计师。”这点小心机,没击破Yun的镇定,她浅浅一握Mandy。

虽然从年龄来看,绝不会毕业多久,但她的强势已很老道,Mandy会心一笑:看起来,这一次David是遇到对手了。

她好奇更甚,只是时间已不容许盘旋细问,只能直击核心,“我只看到了你的成衣,这是系列的全部吗?”

“并不是,但地方有限,放不下走秀款,所以我们只放了成衣系列。”Yun把手里抱着的几本画册给她一本,David欲言又止,她注视他一秒,笑笑,也宽容地递给他一本。

Mandy接过来稍微翻阅:这本画册前半本是秀场款,没有建议售价,只是意图塑造品牌形象,因此也可以看到更锐利的想法——她瞳仁微缩,但不动声色,把后面的成衣系列看完,“这系列的主题是?”

“黑夜里的火。”

“会办秀吗?”

“目前还没具体计划,但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的。”Yun镇定地说,仿佛这不是虚伪的矫饰推脱——她确实也流露出这级数的说服力,不是气势,不是虚无缥缈的气质,而是这展位方方面面的所有细节。笑话,这级数的品牌怎么会开不了发布会?这的确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我想看到你的秀。”朴文惠说,她确实需要看到她的秀,硬照说明不了那么多,到目前为止,她得到的信息还太有限,她把Lookbook收进公文包里,拿出随身小本做笔记,乔韵递给她一张名片,Mandy也找出自己的给她,“如果你不愿搭理David,直接联系我。”

“Mandy——”David哀叫,两个女人都不理他,Mandy继续说,“我想知道,你的成衣和主题的联系,我知道在转换过程中你做了减法,这很容易看出——但会否减除太过,这衣服里,属于‘你’的东西太少了,是吗?你怎么保证顾客记住你的品牌?”

Yun扬扬眉,这是设计师遇到批评时常见的表情,朴文惠不诧异,她宽容地沉默下来,给她留出思考的时间:东亚这边的文化氛围不善于直接处理冲突和质疑,很多设计师在她的尖锐面前都会有点慌张。

“当然,我的设计中也有一些更尖锐的成衣,”她没想到,Yun的回应相当快速和平静,好像已有许多次应对质疑的经历,“但最终被我从系列里删除,毕竟,目前我的设计主要针对中国市场,秀场可以张扬个性,但市场需要成熟。在展位有限的情况下,我选择了更符合市场的展品,不做无效的信息传递,我想这是个合理的选择。”

“你认为中国市场还没准备好迎接更前卫的设计?”朴文惠尖锐地问。“而不是你还没好到兼顾艺术和商业?”

她的出招够凌厉,但仍未压倒Yun,她游刃有余地笑,“市场有何艺术可言?Mandy,你是买手,你比我更清楚,艺术存在于秀场,市场?市场上只有钱。”

她这话不假,市场上当然只有钱——只是非常不符合她的身份,像她这样的小女孩应该充满朝气、野心甚至是愤怒,雄心勃勃地想要做那个规则破坏者——事实上,Mandy也的确从她的设计里品味到了这种情绪,但与此同时,她又是如此的现实和世故,对市场没有丝毫幻想。归根到底,这种自我克制感才是让她最惊奇的地方,也让她更想挑逗一下她的尊严,“看得出来你为了钱的妥协,但问题在于——即使经过妥协,它的商业性也并非完美,这当然是很好的单品,你针对的是上层中产阶级和富豪阶层,从做工与定价都能看出来,但问题是,以我的经验来说,这样的定价和这样的设计间存在断层,你的设计很好——但够不上这标价,这件T恤要卖到400刀,它要么含有更多的品牌溢价,要么含有更多的性格。”

这是实话,这设计如果打上LV、爱马仕的牌子,一转眼就能卖出四倍、五倍的价格,品牌本身所代表的价值观、认可度和质量担保,都是衣服承载的无形资产,但对新兴设计师品牌来说,它太过中庸,不论是巴黎、东京还是纽约,新兴品牌需要的都是一股锐气,那种慑人的美丽,让人一下就被抓住眼球,愿意为这种态度付款。Mandy不否认Yun的看法,她的设计对中国市场来说不多不少,但她是跨国公司的买手,她考虑的是全球市场,对全球市场来说,她的思路还有那么一点不够格。

“我同意你的看法,”她已做好触怒对方的准备,但没想到,Yun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她的看法,她的眼神里甚至还含有笑意,“事实上,任何一件300欧的T恤,都必定包含了品牌溢价——所以,这是我的短期目标,让买下它的顾客觉得这牌子值得。”

“你的短期目标。”朴文惠咀嚼了一会Yun的态度,不由哑然失笑,和她对话,她有不断的失足踏空感,不可否认,她是个惊喜,是个谜团,但这份自信?她知不知道这定价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二线奢侈品的级别,知不知道圈内有多久没诞生过新兴大众奢侈品牌?甚至是亚历山大王,甚至是亚历山大麦昆,这些活跃在纽约、伦敦的新锐设计师,他们的起步定价也从未如此高企,她?一个在中国,没有海外学习经历,甚至在上海时装周都开不出秀的小女孩?

这是可以纵声嘲笑的那种荒谬,但她那沉静的自信,她周身的神秘,又让这荒谬转化为更浓的好奇,Mandy看看表:属于时尚买手的工作,实际上几分钟前就已经做完,刚才的质问,已属于满足私人兴趣的提点,她不能再放纵自己了。

“让我看到你的秀。”她说,拿过报价单,小心折好,塞进公文包里,瞥了David一眼,“你来吗?”

David歉然微笑,Mandy送他最后两记眼刀。

“我把他留给你。”她对Yun说,“别对他太客气。”

这玩笑缓和了刚才那专业的气氛,Yun笑了,她的眉眼被笑容点亮,在这一瞬间几乎和那件长裙一样,野性又美丽,她和Mandy互相挤挤眼,传递只有女性才懂的会意,“你尽管放心。”

Mandy冲她挥手作别,转身加快脚步开始冲刺,一边跑一边想:的确,她的定价太贵了,但如果她能再削一成报价……也许可以小量采购,试探市场的反应,她需要更多的去年同期数据对比……她能谈下来的,那个价格,会有点艰难,从那女孩的性格来看,但她刚才已经做了铺垫,能谈下来的……

Yun,她一边看表一边咀嚼着这个名字:她已经受够了自己在集团内部的位置,因为自己的族裔被发配在东北亚这乏味的片区,这是隐形的种族歧视,日复一日的枯燥重复,明知会空手而归也不得不一次次徒劳地挖掘,她渴望变得更重要,需要变得更重要……

Yun,Mandy把她的档案在自己的脑海中抽放到最前,甚至更置于下一场秀的设计师Anderson之前,她在想着自己稍后会不会遇到上海时装周的主办方……

她眼前仿佛还回放着那些细节:某个惊艳的斜角拼接,皮革和丝绒的完美融合,她似笑非笑的双眼,若隐若现的野性和灵气……这女孩的眼神里有故事,这很好,她还不完美,但不要紧,市场会让她更成熟,而Mandy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她只是知道得还不够多,她想要看到更多,在把筹码押上之前了解更多更多……她要想看她的秀……

Mandy对自己笑笑。

她会看到她的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