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应了一声,走过去开了槅扇门,正要转过身去请姜天佑,就看到姜清婉和姚氏从西厢房走了出来。

“父亲。”姜清婉对姜天佑屈膝行礼,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您要回去了?”

就叫小丫鬟去点一盏灯笼过来,送姜天佑回去:“今夜没有月色,路上黑。女儿让人提着灯笼给您在前面照路。”

今儿是初三,上弦月,这个时候早就下山了。虽然有星子,但星光也不足以照亮路。

姜天佑见姜清婉竟然这样体贴的叫丫鬟提着灯笼给他照路,想想自己以前是很少想起过这个女儿的,看着她的目光不由的就有几分愧疚起来。

正要说话,这时桃叶扶着姜老太太过来,看到姚氏还在,就问她:“你还没有回去?”

姚氏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姜清婉就笑着回道:“刚刚是我拉了母亲过来跟我说话,没想到一说就说到了这个时候。还是小丫鬟过来跟我说老爷要回去了,我一看外面,才知道已经是二更的时候了。见天色黑,就叫小丫鬟点一盏灯笼过来送父亲回去。”

三言两句就把事情给交代过去了。

小丫鬟这时已经点了一盏灯笼过来提过来。姜清婉一见,就说她:“太太也要回去,怎么不多点一盏拿给太太呢?”

叫小丫鬟再去点一盏灯笼过来。

小丫鬟应了一声,转身正要去,就听姜老太太在开口说道:“不用去。”

又转过头跟姜天佑说话:“这些年你和婉姐儿她娘一直分隔两地,彼此肯定也有很多话要说。今夜你就去留香园。你们两个一起过去,一盏灯笼就够了。”

毕竟是自己的丈夫,还常年分隔两地,姚氏心里其实也是想要姜天佑去她那里的。但她脸皮薄,总是不好意思开口罢了。但没有想到现在老太太竟然会主动提起这件事。

立时满心欢喜。心中竟然还有些害羞,低下了头去。

姜天佑却是微怔。

在他的心里,姚氏虽然是他的妻子,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到她那里去歇宿。

都已经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如何比得上年轻的姑娘呢?就是孟姨娘,在床第之间他有时候都会有些厌烦了,觉得没有新鲜感。不过孟姨娘手段多,惯会小意温存,他心里对她也有愧疚,所以纵然偶尔会和两个年轻的通房丫鬟开开荤,但他心里到底还是最看重她的。

但现在既然母亲都开口这样说了,姜天佑也只得答应了下来。

看着他们两个人走出了松鹤堂,小丫鬟关上了院门,姜老太太这才转头看了姜清婉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你特地的拉着你母亲和你说话,其实就是想要你父亲今夜去留香园罢?”

竟然被她看出来了。

姜清婉知道姜老太太是个精明的人,既然如此,索性不用隐瞒。便说道:“母亲以前虽然有时会在我面前埋怨父亲,可我知道她心中其实是很想念父亲的。但她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说,我就想帮她一把。”

说到这里,笑着对姜老太太行礼:“今夜的事,还要多谢祖母成全,不然肯定成不了的。”

被姜老太太一指头轻弹在了脑门上,笑骂道:“我就知道。你的这些小手段哪里能瞒得过我去?”

语气却是温和的,并没有要生气的意思。

她喜欢聪明的孩子,可以接受姜清婉在她面前耍一些小心眼。但要愿意对她坦白,不能将她当傻子一样的哄骗。

姜清婉笑着恭维了她两句,随后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话,便各自回屋歇息。

虽然是第一天进京,心中也明白她和姚氏往后在这永昌伯府的日子只怕并不会太好过,但心里倒是平静的。听着外面夜风吹着树叶的沙沙声渐渐的就睡着了。

不过有人却是睡不着的。

孟姨娘坐在罗汉床上,问站在她面前的丫鬟:“你说老爷去了留香园?”

这个丫鬟十七八岁的年纪,穿了一件天青色的掐牙背心,一张容长脸,相貌生的倒也俏丽。

她名叫芙蓉,是孟姨娘特地派遣在松鹤堂里的一个大丫鬟。自然是为她所用,老太太屋里若有任何动静,就要来告诉她的。

芙蓉点了点头,说了姜天佑和姜老太太关着门说了好一会儿话,然后出来的时候太太和三姑娘正好从旁边的西厢房里出来,老太太就叫老爷今夜去留香园的话。

孟姨娘听了冷笑。

姜清婉哪里是拉着姚氏要跟她说话,分明就是特意的留姚氏下来等老爷,好最后让老爷到姚氏那里去歇宿。

不过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竟然有这样的心智和手段。往后可真不能小觑了这位三姑娘。

姜清玉却是个藏不住话的,当下就叫了起来:“这个姜清婉竟然这样的不要脸。她这样做,跟那些皮条客有什么两样?她......”

“住口。”一语未了,却被孟姨娘给严厉的开口打断了,“这些混账话你是在哪里学来的?这是你一个伯府的姑娘该说的话?”

姜清玉从来没有看到孟姨娘脸上有这样凌厉的神情,心中害怕。不过还是辩解着:“那个姜清婉确实是不要脸。她......”

“你还要说?”孟姨娘恨铁不成钢的望着她。又呵斥她,“看来往后你确实是要好好的读一读女诫了。若不然,教外面的人知道你一个伯府的姑娘竟然说这些混账话,你还要不要脸面了?”

身上还担着姜老太太吩咐下来的二十篇女诫没有抄写完呢,姜清玉实在害怕孟姨娘也叫她抄写女诫,当下便脖子一缩,不敢再说话了。

孟姨娘重重的瞪了她一眼,然后转过头问芙蓉:“老太太和老爷在屋子里都说了些什么话?”

绵里藏针

芙蓉听问,面上的神情有些惶恐:“奴婢不知。”

在孟姨娘不悦的目光中,她急忙解释着:“老太太和老爷在屋里说话的时候将所有的丫鬟都遣了出来,还关了门,身边只留了桃叶一个人伺候。奴婢本来想贴在门上听一听的,但三姑娘门口一直有个小丫鬟站在那里,奴婢担心她看到会说给三姑娘和老太太知道,所以就不敢离门太近。”

声音渐渐的小了下去。

孟姨娘知道桃叶是姜老太太从甘州乡下带过来的丫鬟。而老太太此举,显然是不信任松鹤堂里的丫鬟。

倒是只老狐狸。

孟姨娘冷哼一声。然后叫瑞香给了芙蓉几百钱,吩咐她:“往后老太太那里再有什么事,一定要立刻过来告诉我。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你,也不会亏待你家人。”

芙蓉的老子前两年就死了,剩下一个老娘,一个哥子。老娘原本是这伯府里面做粗活的婆子,哥子在马厩里干活,孟姨娘给松鹤堂里面挑丫鬟的时候看中了芙蓉,想要她帮自己留意姜老太太的一举一动,就让她娘去看守伯府后门,她哥子管着厨房里面采买的事。都是肥缺,还不累,芙蓉自然愿意为她所用。

当下芙蓉接了钱,跪下去对孟姨娘磕了个头,然后转过身走了。

奶娘早就抱着姜长宁到院子里的西厢房里面哄他睡觉了。可这会儿不知道怎么了,忽然就听到了姜长宁的哭声。很尖锐,在这寂静的夜里听起来就显得很刺耳。

孟姨娘心中烦躁,就叫惠香:“你去骂奶娘几句。叫她哄哥儿睡觉,怎么哥儿这么久还没有睡?问她是怎么做事的?还想不想在这里做了?”

惠香知道她现在不高兴,忙轻声细语的应了,转过身轻手轻脚的往西厢房走。待见到奶娘,就将孟姨娘刚刚说的话对她说了。

奶娘听了也不高兴。

这个宁哥儿惯常就睡得这样晚,也不是头一天这样了,孟姨娘又不是不知道。她每天晚上哄他入睡都要哄一两个时辰,当她不累的么?不体谅她就算了,反倒还要骂她。

心中就愤愤不平的想着,大不了就不在这里做。哪里不能做奶娘?还省得受这样的气。

面上却恭顺的应了下来。不过待惠香转过身出去了,她就伸手在姜长宁细嫩的大腿上重重的拧了一把,口中还低声的骂骂咧咧的:“这大半夜的不睡,还嚎。嚎你娘的丧?还不赶紧睡觉?”

姜长宁吃痛,哭的较刚刚更加大声了起来。

孟姨娘在正屋里面听见,心中就越发的烦躁起来。好在姜长宁的哭声渐渐的小了下去,最后没有了。想必是哭累了,终于睡着了,孟姨娘这才觉得心里好受了些。

屋子里的人都看得出来孟姨娘现在心情很不好,不敢触怒她,都屏息静气的,大气都不敢出。

姜清玉心里也觉得害怕,担心孟姨娘责罚她。就想要回自己的锦云馆去。但她才刚从罗汉床上站起来,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听到孟姨娘在冷声的叫她:“你站住。”

姜清玉只好站在那里,胆战心惊的。

就见孟姨娘看了她好一会儿,最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出来。好像很无奈的样子。

然后她就叫瑞香:“瑞香。”

瑞香忙走上前两步,垂着头,恭声的问道:“姨奶奶,您有什么吩咐?”

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孟姨娘不高兴。

要知道这位可是狠起来会让人三伏天在大毒的日头下,双手高举石块跪一个时辰的人。记得当时那个丫头跪完之后,整个人就跟从水里面捞起来的一样,浑身都被汗给湿透了。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才爬得起来。

就听到孟姨娘在说着:“往后你就跟在二姑娘身边近身伺候。若她说了不恰当的话,做了不符合规矩的事,你就过来告诉我。”

是该好好的管教管教姜清玉了,不然迟早要给她捅娄子。

姜清玉吃了一惊。

这就是要放个人在她身边监视她。

她立刻就表达了自己的不愿意:“我不要瑞香跟在我身边。”

说的一点都不婉转,只听的孟姨娘心中越发的生起气来,看着她就冷冷的说道:“轮不到你跟我说要不要。往后我再不会像以往那样的纵着你了。若你再说了刚刚那样混账的话,做了什么浑事出来,叫我知道,我肯定饶不了你。”

瑞香心里也很吃惊。而且她也不愿意到姜清玉的身边去伺候。

孟姨娘现在掌着伯府的中馈,作为她身边的首席大丫鬟,地位可想而知。平常府里的下人哪一个跟她说话不要恭恭敬敬的?但是现在竟然叫她去姜清玉身边伺候......

这个二姑娘就是个没脑子的,脾气又不好。而且摆明了就是替姨奶奶监视二姑娘,二姑娘心里能高兴?日常能对她好?夹在她们母女两个中间,这分明就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活。

不过做下人的,哪里能质疑违抗主子的决定?而且想想这些日子孟姨娘经常叫她跟在姜清玉身边,显然是早就存了这个心思的。

瑞香心里不停的叫苦。不说话,只盼着姜清玉哭闹不依,好教孟姨娘收回这个决定。

但是姜清玉在孟姨娘冰冷的目光中早就怂了,哪里还敢哭闹?只得呐呐的应了下来。随后开口说要回锦云馆。孟姨娘也没有留她,挥手让她走。不过叫瑞香现在就跟过去,她的东西等明儿再过来收拾。

瑞香只得听从了,跟着姜清玉往外面走。刚走到屋外,就见姜清玉回过头来很不客气的瞪了她一眼。心中不由的开始苦笑起来。

孟姨娘这一夜辗转反侧的。只要想到姜天佑今晚歇在姚氏那里,她就觉得心里憋闷的慌,一夜都没有睡好。

次早醒过来的时候精神就很不好,眼底下还有一层淡淡的青色。

惠香过来服侍她洗漱梳妆,告诉她瑞香已经过来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正等在外面要给她磕头。

孟姨娘叫她进来,吩咐她往后要好好的伺候二姑娘。又赏了她一支赤金蝴蝶簪子。瑞香磕头谢了,跟她拜辞,然后拿着自己的东西去锦云馆。

孟姨娘看着院子里的海棠花树发了一会儿怔,然后叫惠香给她梳了个倾髻,戴了几样精心挑选的珠翠首饰。

小丫鬟捧了两碟子糕点和红枣银耳汤过来,她也没有什么心情吃。想了想,就叫惠香去衣柜里面将她前几日做的那领青锻披风拿出来。又让小丫鬟叫奶娘将哥儿抱过来,然后就起身去留香园。

身为妾室,是该每天早上都去给太太请安的。

不过还没有走到留香园,路上就碰到姜清婉。

就见她穿了一件藕荷色绣辛夷花的褙子,鬓边簪了一支玳瑁云纹簪子。长长的珠串垂到耳旁,面如莲萼。

看到孟姨娘,姜清婉就停下脚步,唇角带着微笑的叫了一声姨娘。

孟姨娘也只得停下脚步,含笑叫了一声三姑娘。

就见姜清婉目光打量了她一打量,然后笑道:“姨娘昨晚没有睡好?怎么看着面色不大好的样子?”

她出门的时候用心的搽过脂粉,自信将眼底下的一圈青黑都遮盖住了。但没有想到这个姜清婉一双眼睛竟然这样的尖,还是教她看了出来。

原本只是一句再常见不过的客套话,但因着孟姨娘知道昨夜姜天佑留宿在留香园的事是姜清婉在一旁推波助澜的,就觉得她这是在嘲讽她。

银牙暗咬,面上却还得带着微笑说道:“昨夜宁哥儿也不知道怎么了,一直哭闹。我忙着哄他睡觉,所以就没有睡好。”

目光中带了些许炫耀的意思。

谁让姚氏膝下没有嫡子呢?宁哥儿现在就是老爷唯一的儿子。

姜清婉目光看着姜长宁。

倒是巧的很,他身上穿的小褂子也是藕荷色的。不过袖口上面绣的莲花纹是用金线镶边的,褂子的料子也是很贵重的杭绢。看得出来孟姨娘是很娇养着这位小少爷的。

不过若姚氏膝下一直没有嫡子,往后姜长宁作为庶长子,就会袭了永昌伯的爵位。身份何等的尊贵。自然现在要如何的教养都不会过。

姜清婉就转过头,看着孟姨娘笑道:“五弟年幼,姨娘照看他肯定很辛苦。就这样还要管着府里的事,我都要替姨娘觉得辛苦了。不如我待会儿跟祖母说一说,或将五弟让旁人照顾,或是不用姨娘管府里的事,这样姨娘不就能轻松些?姨娘觉得我这提议怎么样?”

孟姨娘心中猛然一跳,面上微微变色。

姜清婉这话里的意思,是不是要将宁哥儿抱到姚氏那里养育?那是不是就要将宁哥儿记在姚氏的名下?又或是要她交出掌家的权利,还给姚氏?

姚氏毕竟是太太,若是她心里果真存了这样的两个想法,于情于理来说都是应该的,谁也都反驳不了。

但是她是绝对不愿意将宁哥儿记到姚氏名下,由姚氏来养育的。这样以后宁哥儿肯定会跟她不亲,而且还会成为姚氏的依仗。

自己生的儿子,却成为别人的依仗,而不是自己的依仗,想一想就会觉得心里很憋屈。

至于交出掌家的权利,她心里也是不愿意的。

虽然她现在只是个妾室,但只要她还管着家,府里的那些下人就都要尊敬她,不敢小觑她。若她交出这掌家的权利给姚氏,往后谁还会对一个妾室心存敬畏呢。

嫉妒之心

没想到这个三姑娘年纪不大,却是这样的牙尖嘴利。

孟姨娘暗咬银牙,面上却依然还得带着温和的笑意:“多谢三姑娘关心。不过暂且这两件事妾身还是应付得过来的,无需劳动他人。”

姜清婉微笑。

她自然不会真的建议将姜长宁记到姚氏的名下,暂且也不会让孟姨娘交出掌家的权利。不过就是看不得刚刚孟姨娘提到姜长宁时面上的炫耀和自豪之意。

“能者多劳,姨娘是个能干的。不过往后若是姨娘觉得累了,就对祖母和我母亲说一声。跟我说也一样,我会去转告祖母和母亲。想必祖母和母亲知道姨娘这样的辛苦肯定也会觉得心疼,自然就会替姨娘分劳。”

打蛇就要打七寸。她知道这两件事都是孟姨娘最在意的事,就要用这两件事来敲打她。这样往后也可杜绝她在姜天佑和其他人面前说自己都是在替姚氏的劳,如何辛苦之类的话。倒要教姜天佑和旁人心中以为姚氏无能。

宫里女人之间的斗争,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浣衣局,都要比这残酷很多倍。想要活的好一些,再单纯的人都会慢慢的变的有城府起来。

不过姜清婉觉得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上辈子她就是太相信崔季陵和孙映萱了,所以才会落得那样一个悲惨凄凉的下场。

被自己最亲近最看重的人伤心,这才是最难过的。

孟姨娘受了这一口软气,只觉得胸口胀痛。但姜清婉毕竟是这永昌伯府里唯一的嫡出姑娘,她身为一个妾室,就算这会儿她心里觉得再如何的不舒服,面上却还要轻声细语的说多谢三姑娘的关心。

简直就是,明知道旁人说的这些话都是在掐自己,却还有苦说不出,反而还要道谢。实在是太憋屈了。

姜清婉见好就收,没有再说什么,两个人继续往留香园走。

路上要经过芍药圃。正是暮春的时候,一大片的芍药花开的正好。

粉色的,白色的,紫色的。重瓣的,单瓣的,各式各样的都有。有风吹过来的时候,芍药花纤细的花茎轻轻的左右摇摆着,幽幽清香扑鼻。

在所有花中姜清婉最喜欢的就是芍药,觉得它婀娜娇美。这会儿看到芍药花开的好,忍不住的就停足观看了一会儿。还亲自去摘了几朵芍药花,交给旁边的小丫鬟拿着。

等到她和孟姨娘到了留香园的时候,就见姜天佑双臂伸着,正由姚氏伺候他穿官服。

绯色的官服,胸前后背的补子上面锈的是百兽之王老虎。看起来威风凛凛的。

丫鬟在收拾旁边桌上的碗筷。可以看到有十香瓜茄,酱鸭这些酱菜。还有乳饼,梗米粥这些。

想必他们刚刚吃完早饭。

姜清婉就对姜天佑和姚氏屈膝行礼,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女儿给父亲,母亲请安。”

官服已经穿好了,姚氏正在给姜天佑系腰带。听到姜清婉的声音,就转过头来看她。

姜清婉看到她面上有笑意,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想必昨夜她和姜天佑相处的也是融洽的。心中不由的也为她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