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他,你不是说你父亲都不管你了吗?你还打电话给他干嘛?他都这么狠心,你还真贱啊。董孝波苦笑着说,是啊,真贱,不过无论如何,那都是我的父亲。生我却没养我,我长到成年,其实除了我母亲的辛苦外,我还是要感谢他给了我生命,就算我是个人人都看不起的私生子。我没再说话了。董孝波接着说,那天晚上他给父亲打电话,胡言乱语了很多,父亲有点不耐烦,但是也明白了他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如意。于是父亲就跟他说,你说吧,你要多少钱。

董孝波说,这句话深深的刺伤了他,他觉得他并不是为了要钱而跟父亲打电话的,他母亲去世了,自己又是个被人瞧不起的私生子,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都不愿意跟他有什么过多的交往,在事业上也不如意,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抛弃他,而在自己最脆弱的时候,就想跟自己的亲生父亲说说话,哪怕就是一两句安慰也都能让他宽心不少,谁知道自己的父亲,竟然直接想要用钱来打发他。他说他当时很伤心,于是就对父亲说,自己不是来要钱的,只是想要父亲给他指一条路,要怎么做才能出头,毕竟不管如何,父亲都是在世的自己最亲的人。

董孝波又抽了几口烟之后,突然一副很无奈的笑着说,结果你们猜我父亲跟我说什么?他说,假如有一样东西,你要努力奋斗10年才能得到,这会非常辛苦。但是假若你踩着别人的肩膀,你就能在1年的时间得到的话,你会选择哪种方式?董孝波说,当时他并没有回答,结果父亲说,如果是他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踩在别人的肩膀上,那是因为,他不能容忍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

董孝波说,父亲的话特别现实,但是却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子就让他明白了许多。也许父亲在道德上并不是一个值得夸赞的人,但是说到赚钱赚名声,出人头地,他却是个人精。董孝波说,于是当天晚上他挂了电话后就决定,自己不要被别人踩在脚下,既然在香港已经举目无亲,那么自己就要豁出去干,不敢说混得比父亲好,但起码要比那几个瞧不起自己的兄弟强。

他说,他后来就开始在工作上动起了心眼,开始学会了分析领导层的相互关系,觉得哪个更能够有实权,谁说的话比较有分量等,他就去刻意的接近这些人,为了这个,他甚至卖掉了父亲留在香港给他的房子,用卖房得到的一大笔钱,花了极少的一部分租了个很差的公寓,却用那绝大多数的钱,用来打点和领导的关系。

他还说,打点这些关系并不是为了能在这个单位里混到个什么职位,而是为了透过他的领导,去认识更多比领导还要高身份的人。他的钱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中国人习惯了收受礼物,于是自己也开始觉得这样办事效率要高得多。没几年的时间,他就在那个单位里风生水起,也认识了不少社会外部的强力资源,在他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他毅然带走了那个公司里的骨干成员,自己当起了老板,自己干。董孝波说,而在自己当上老板的时候,他还没有买过车,还住在那个廉价的公寓里。

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董孝波这叫做屌丝的逆袭。虽然我并不赞同他这种过河拆桥的混蛋做法,但是他终究是成功了。董孝波说,人就是这样,一旦你有了地位,人家就会去注意你光鲜照人的一面,之前做过些什么龌龊事,很快就被人淡忘了。当时的港元,正在逐渐贬值,自己精于观察,赶在金融风暴前,撤掉了自己在香港的一切投资,开始转向大陆,因为大陆的人口更多,市场更大,而自己的家乡也在广西,作为商人,他还是想要给故土做点贡献。而在这些年的时间里,他和父亲的交集很少,他说也就是每年新年的时候,自己会飞去马来西亚和父亲吃一顿饭,然后就回来。他说,父亲越来越老了,身体也变差,所以家里的其他几个兄弟姐妹每次跟父亲团聚的时候,都是在看父亲的身体情况,想要了解是否留下了遗嘱,自己到底能够分到多少之类的。董孝波说,虽然大家都没明说,但是自己是完全看得出来的,虽然是个大家族,却是一盘散沙,对付我这样的私生子的时候,一个个很团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时候,却又大气不出了,成天盼着分遗嘱。我不会去分,想来也没留下我那一份,所以在那个时候,我有一种痛快的感觉,我开始庆幸私生子的身份给了我奋斗的力量,就为了证明给你们看,我一样活得堂堂正正。

董孝波说,而在那一年的聚餐中,父亲看他有出息了,也难得的欣慰。饭后带着几个孩子一起聊天,这让他受宠若惊,而也就是那一次闲聊中,他得知了父亲手上有一个宝贝,而这个宝贝就是玄奘手书的贝叶经。

董孝波说,当时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东西的来历,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父亲是喜欢收藏罢了,谁知道回到内地以后,他才偶然打听到这贝叶经的来历,他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靠什么生意发家致富的,而到那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专门倒卖古董珍宝的投机商人。于是他说这样一来他就想得通了,难怪每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其余的兄弟都会在席桌上赠送给父亲一些古董,不管是不是在示好,总之送的礼物越贵重,自己分到的遗产就能够多一份。

董孝波接着说,本来这些事情对于他来说,关系并不大。直到自己投资的工厂闹鬼,继而认识了辛然师姐,觉得师姐很可爱,自己有举目无亲的,想要找个伴。于是就以请教玄学的方式来接近师姐,想要跟师姐做朋友,甚至谈恋爱,而董孝波说,在那个时候,他对是师姐是非常真心的。直到后来师姐跟他讲了六叶八卦扇的秘密,这一下子就让他燃起了找到扇子的欲望。

师傅问他,既然你说你对辛然是基于真心,那后来为什么要陷害她?董孝波说,一开始辛然给他说这个秘密的时候,自己也就权当一段轶闻听了,但是自己却在心里想着,要是能够找到这把扇子,把它送给自己的父亲,也是在其他人面前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他就是太希望证明了,对自己的父亲证明,证明我虽然是个私生子,但是我一样是个有骨气,顶的起天地的人,我并不比你的其他儿子差,他们能给你什么,我就能给你更好的。于是他开始反复试探性的游说师姐,看是不是有机会一起回去重新找找那把扇子。但是师姐吃过苦头,立场非常坚定,说无论如何自己也不会再打那把扇子的主意了,由于董孝波知道的消息有限,自己也没办法脱离师姐单独去寻找,所以这件事情就暂且作罢了。

而直到后来,有一天自己约了不少朋友一起聚会,也打算正式跟自己的朋友介绍一下我师姐的时候,我师姐却酒后失言了,自己在酒局上说了扇子的事情。董孝波说,其实当时她并没有说得很仔细,迷迷糊糊的,大家除了知道有这么一把扇子之外,别的都听得莫名其妙的。毫无威胁,而自己却由于多年经商的关系,加之深知内情,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可能会利用我师姐的不设防,但是自己如果隐藏的好的话,师姐压根就不会发现自己在背后动了手脚,董孝波说,一想到这里,他就觉得很兴奋,筹划了几天,他向公安机关匿名举报了辛然师姐,并在师姐边上吹风说可能是那一晚你自己胡言乱语,让好事之徒听了去,把你给举报了。派出所是不会提供举报者信息的,于是我就自演了一出陷害辛然受审,然后我拿钱把她取保候审,再告诉她,只有找到扇子,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之类的话。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觉得拔凉拔凉的,师傅也皱着没偷,看起来师傅也是大为吃惊。这个看似老实的董孝波,竟然心机城府如此之深。想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得又想揍他一顿了。

董孝波苦笑着说,其实从决定这么做一直到我们打听到扇子的真实下落,他的内心一直在反复的矛盾和纠结中。但是自己不肯放弃,就越走越远,原本从哑巴昝师傅那儿得知了扇子就在抚仙湖底下的时候,他认为剩下的无非就是自己悄悄找人打捞起来,再抽时间悄悄送去马来西亚,就神不知鬼不觉了。却在我们返回昆明的时候,师傅给他那一个沉甸甸的扳指,给触动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他开始懊恼,后悔,觉得自己辜负了师姐,也辜负了我师傅的嘱托,但是事已至此,自己也没办法出来承认,而至始至终我们都不曾怀疑过这个师姐带来的男人,这让他非常内疚。

于是他开始觉得自己配不上师姐的真诚,更不配拥有师傅赠予的扳指。金玉良缘,到他这里的时候,已经变了味。

董孝波长舒一口气,一副卸下了心中担子的模样,他坦然的笑着说,事情就是这样了,费了那么大劲,我也不辞而别了,没有退路了,只能来找扇子,否则我会觉得我自己一无所有。

师傅的脸色很复杂,但是我却读不懂他在想什么。师傅站在那儿站了一会,伸手摸出小刀,割断了绑住董孝波的绳子。董孝波一脸愕然,师傅说,小董,你还爱着辛然吗?董孝波点点头。师傅叹了一口气说,那你还是给她打个电话吧,你欠她一个解释呢。

于是我明白了,在师傅看来,董孝波找不找扇子,这跟师傅一点关系都没有,在扇子和师姐的感情里,师傅还是选择了师姐。扇子是宝物,可说大了天也就是块铁皮,而师姐却是师傅的心头肉。连我这种和师姐相处也就一个月的人,都明白师门情谊,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她却对我像自己的亲弟弟一样。我们出门在外,不管是学艺还是在打拼,最需要的不就是这份如同亲人般的关怀吗?所以我明白师傅当时的心情,他要董孝波给师姐打电话,说是一个解释,他实际上,还是希望这通电话,能够让大家的关系回到从前。

董孝波一愣,这一愣愣了很久。尽管他的手已经没有被捆着了,但是他却一动不动。好久以后才从衣服里拿出自己的皮夹子,从其中一层的深处,找出一张电话卡,那二年,中国移动几乎垄断了通信市场,打个电话都要六毛钱一分钟,董孝波自然是不在乎这点钱的,而他当初拔下了电话卡,其实也是害怕被师姐找到。

紧接着,他装上卡,开机,等信号,开始拨打。在他喂了一声后,我从电话那微弱的外扩音隐隐听到师姐那激动且急促的声音,感觉得出的是,师姐自从电话接通开始,就一直在激动的说着什么,而董孝波一直听着,神情很是凝重。几分钟以后,董孝波突然开口说,辛然,对不起,对…对不起…

在第二个对不起的时候,他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哭了。

第二十一章 结局

身为一个经常把别人整哭的坏同学,所以我对付哭还算是有点经验的。我一直认为当有人无论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了在你面前放声大哭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并非是拍着对方的肩膀劝对方别再哭了,而是不断的递纸巾。不过被我整哭的大多数都是以前跟我不幸同桌的女同学,而董孝波是个男人。

早在我还在念书的时候,由于有着强烈的恶作剧的欲望,所以我身边的那些女同学常常遭殃。抓壁虎蚯蚓放到她们的文具盒里已经是小儿科的东西了,毫无创意。我记得有一次我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元钱的硬币,然后悬出一半放在桌角,然后用打火机把它烧得很烫。然后再把硬币拨到书上,递给我身边的女同桌,对她说最近我钱多得有些花不完,你帮我花了这块钱好了。

那二年,一块钱虽然不算大钱,但是够买一个葱油饼了。于是那个女生傻乎乎的笑着,装出一副不好意思却又偏偏把手伸向那枚硬币,结果就被烫了。在上课的时间里突然鬼哭狼嚎的大哭起来,为此我被罚站了一堂课的时间,然后座位也被换到了最后一排,那是坏学生的专属地。

所以当董孝波这么哭起来的时候,我第一个想的是不是刚才我出手太重的关系,但是我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也许是因为之前没有恋爱经历的缘故,所以我暂时还无法体会当初他那种内疚和痛彻心扉的感觉。所以看他哭,我没有说话。

就这么哭了大概分把钟,董孝波醒了醒鼻子,在电话里对师姐说了句,行吧,那我等你。挂上电话以后,他把电话放回衣服里,这回没有取下电话卡。然后他双手合十交叉,低下脑袋,把手撑住自己的下巴。

隔了一会,董孝波抬头望着师傅,苦笑着说,师傅,你打算怎么处置我。那语气,就好像是一个偷东西的贼被主人抓到,一副无奈,却不知道主人是打算给他一条生路,还是要报警送他进号子里一样。师傅缓慢的说,辛然是怎么说的。董孝波说,她说在电话里,很多事情都说不明白,她这就去买来昆明的火车票,大概明天到这里。她还说希望我能跟着你们一块回去,到时候好当面谈。师傅问他,发生了这么多事,你还愿意放弃这里的一切跟我一块回去等辛然吗?董孝波沉默了,只是抬起头远远看着湖心上那正在打捞的船。

师傅走到他身边蹲下,叹了口气说,说实在的,你找不找扇子,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至于你找不找得到,我对此也完全不关心。那把扇子虽然是一个关键,但是毕竟是跟我四相道无缘的东西,所以最终落到谁手里,我们都无所谓。我心里在想,其实师傅说得也对,一来不是自己的东西,就算真的拿到手,用起来也必遭报应。二来哑巴昝师傅已经说过了,当初拆分扇子的时候,他依然将扇子熔了铜的座子,也就是说,即便那六叶都全部找到,也没有办法拼接在一起,甚至是无法复制的东西。要来除了收藏,毫无意义。但是我也想到了,这东西对于一个专门收购民间宝贝的投机商人来说,或许就算是毫无价值,但只要是摆在自己家里,也算是如了心愿了。董孝波虽然是个商人,但是他并不是一个以倒卖宝物维生的投机商人,他处心积虑想要得到扇子,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为了跟自己的父亲证明,即便他是个私生子,也可以活得堂堂正正。

师傅接着说,虽然我不知道辛然对你到底现在是个什么打算,我也无法干预,甚至没有办法在你们之间劝告任何一方。小董啊,经过这件事,虽然我们都认为你做错了,但是你起码心里还挂念这我的徒弟,这对我和辛然来说,都非常重要。对于人品,我就不多说了,相信你自己也知道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在我眼里,你本性并不坏,也许是多年的经历造成了你如今如此现实。但你又能怪得了谁呢,怪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吗?

师傅的话往往有着深意,在我听来,他其实是迫使自己原谅了董孝波,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师傅对师姐的慈爱。

董孝波依旧没有说话,师傅接着对他说,既然伤害已经造成了,你的选择就只有两个,要么及时回头,诚心悔悟,也许还能博得原谅。要么你就执迷不悔,一错再错。起码这个错在我们看来,是一种错。师傅说完,没等董孝波回答,就问他说,这水里的年轻人,听了我们那么多对话,我原本没想过放过你们俩,但他毕竟是无辜的。四个时辰后,我对他下的缚足咒就会消失,装小鬼的瓶子我带走,这样小鬼就不能一直缠着他。剩下的八个小时,你作为他的老板,你应当好好留在这里等着他解咒,而且这点时间让你思考,我想是足够了。

说完师傅走到舢板边上,蹲下对着水里那家伙说,小兄弟,不好意思啊,今天开罪你了,这件事完了以后,希望你嘴巴严实点,不该说的就不要说,倘若我跟我徒弟要是因为今天的事情收到任何一点伤害的话,我就认为是你走漏了消息,不过你如果要来找我们报仇的话,希望你能一下子就把我们给弄死,因为如果你不弄死我们,我们就会弄死你。说完师傅伸手扯下了他的几根头发。这家伙本来就是个平头,所以要扯掉头发并不容易,从他吓得发抖的样子和痛苦的表情看来,这次师傅的招数,多半是吓得他不敢多说什么了。站在水里瑟瑟发抖,样子挺可怜。

师傅把扯下的头发装进那个小鬼的瓶子里,然后用拇指按住瓶口,叽里咕噜念着,也不知道是真心在念还是故意吓唬那个水里的家伙。随后师傅站起身来,对我说,咱们走吧,乘着长途车还没收班,回昆明去。

我们正准备离去,董孝波突然从椅子上站起身来,但是站着就站着了,我估计是因为他大概想要送师傅一段,但是觉得自己此刻身份好像有点不合适,于是犹豫了。我白了他一眼,心里说今后不管你和我师姐到底发展成什么样,你都永远不会忘记今天我对你的这一顿暴揍,跟师傅一样,揍你不是因为你打了扇子的歪主意,而是你辜负了我的师姐。

在从湖边到市区,再从市区到车站的路上,师傅表情凝重,一句话都不肯说,其实我有问题,但是也不敢问。直到买票上车后,大巴车上吊着的电视机里演着那些年无厘头的港式喜剧片,车上的人嘻嘻哈哈,我和师傅却怎么都笑不出来,不是因为不好笑,也不是因为董孝波是香港人的关系,而是我们根本就没看进去。

终于我忍不住了,我问师傅说,咱们就这么放了董孝波,你就不怕他抓紧时间捞到东西,然后从此就消失了吗?师傅摇摇头,他说,我给了他八个小时的时间来考虑了,如果在这八个小时里,湖心上的那艘船真的捞起来扇子的其中某一部分的话,那以董孝波的为人,他就肯定不会来昆明见你师姐了。但是假若捞不上来,他或许能够明白一个物品和一个人之间的差别,对于他而言,究竟哪个更加重要。师傅叹了口气接着说,姓董的这小子,太急于证明自己,本性到是不坏,对他来说,自尊心是活下去的勇气,错在方式,而不在人。

师傅这句话,虽然说的是董孝波,但是我听起来却跟我的过去一样。我又何尝不是拥有一颗庞大的无法战胜的自尊心,处处碰壁,若不是师傅这几年对我的打磨,我可能依旧背着我的自尊心当了个无法无天的小混混,而即便如此,在我的余生里,我也将跟这可怕的自尊共生共灭。

回到昆明已经是夜晚,云南最有名气的速食产品,莫过于遍布在大街小巷里的过桥米线了。其在云南当地的地位,和小面在重庆人眼里的无可替代是一样的,时间比较晚,我们师徒也确实没兴致专门去寻觅美食,于是师傅带着我在一家街边摊吃了过桥米线。一边吃,师傅一边好似愣神一样,怔怔的望着那附近的一根贴满牛皮癣广告的电线杆子。

我当时正觉得奇怪,心想这老头真是不乖,吃个东西也不好好吃!于是我就碰了碰师傅说,你在看什么啊师傅。师傅筷子上夹着的米线因为接触空气太久,已经都腻了。他被我这一叫唤,惊觉的回头,但是老眼里却闪烁着泪花。然后傻乎乎的笑着跟我说,没什么,吃饭吃饭。我觉得很奇怪,虽然这家米线味道不错,也不至于让你老人家感动成这样吧,于是我问他到底怎么了,不告诉我的话今晚你就没烟抽了。师傅才呼了一口米线后,憨憨的笑着跟我说,没事,就是看看。

我说一根破电线杆子,有什么好看的。师傅说,好看啊,当年我就是在这个电线杆子下,第一次遇到你师姐的。

师傅这句话一说,顿时换成我哽住了。嘴里还有没咽下的米线,却好像有个什么东西堵在胸口一样,吞不下去,心里酸酸的。我知道我这辈子肯定是无法取代师姐在师傅心目中的地位了,即便是师姐闯下的祸比我大得多,但那是师傅的第一个徒弟。况且我也没想过要替代师姐,用师傅的话来说,我们之间之所以成为师徒,不仅仅是因为他选择了我们,也因为我们选择了他,选择了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对方,这比起很多婚姻的宣誓我认为更加神圣,我很幸运,我选择了成为他的徒弟,即便他无法亲囊相授,即便我不是他最出色的徒弟,即便我只是师姐的一个替代品,但我们都无怨无悔,因为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放下自己的身份与本来的姓氏,懂得了相亲相爱。

于是直到吃完,我们一老一小默默点上烟,我甚至还新买了一包烟,接着散步似的走回师傅家里,烧水洗脚,把鸡给喂了,然后赶进笼子,最后锁上院子门,再回到水缸边上给祖师爷上了香,和师傅一块回到楼上,各自关上房门,关上灯,我和师傅一句话都没说过。

第二天我刻意睡了个大懒觉,直到中午才醒来。因为我不想要再见到师傅那一脸惆怅但是却特别温暖的表情。我就想睡晚一点,最好是睡到师姐到来,这样我们就能有新的话可说了。而直到师傅叫我吃午饭,我们俩默默瓜分了一盘苦瓜炒鸡蛋后,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师傅叫我去开门,我说我不去。因为我不知道门后面站的到底是董孝波还是师姐,甚至有可能是上门推销保健品的家伙。师傅瞪了我一眼,说了句什么心理素质后,他站起来打开门,是师姐来了。她还穿着前几天离开的时候那身衣服,牛仔裤都弄脏了,看样子这回她已然被折磨得不轻。

师姐开门后,直接走到院子里,四处打量,我知道,她是在找董孝波。遗憾的是我觉得这才是师姐到这里来的唯一原因。师傅对师姐说,小董没来,要不我们等等吧,如果他要来的话,今天就一定会来的。师傅问师姐,你怎么不给他打个电话呀?师姐说,她在柳州到处找董孝波,手机已经没电了。说完她就从包里拿出那个还带着天线,比大哥大小不了多少的诺基亚机器,事后我曾研究过这个手机,绿色的像素屏,电池比烟盒还大。

师姐把手机和充电器递给我要我去帮她插上充电。于是我应声去了再回到院子里,师姐已经开始跟师傅喋喋不休的说着。师姐的精神状况看上去不太好,也许是这件事情让她太过于受到刺激的缘故。而师傅则在一边语重心长的安慰她,甚至还帮董孝波说了不少好话。

那时候的电话,充电还需要挺长时间的。所以当电充好以后,已经是下午了。师姐拿来电话,打给董孝波,我们都安静下来,让师姐打完这个电话,却在这个时候,院子外的通道里,传来一阵叮铃铃的电话声。

师姐立刻站了起来,迅速的打开了院子门,发现董孝波正颓废的站在门口。师傅对我使个眼色,要我先把他们俩弄进来再说,别让路过的人看热闹。于是我就走到门外,推了推董孝波的肩膀对他说,你别在这傻着了,先进去再说吧。

说实在的,董孝波能来,我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也证明了师傅的话,这个人并不是没有良心,而是走错了路子而已。进屋以后,我就立刻站得远远的,我很不喜欢这种凝重的气氛。师姐和董孝波就这么一直对望着,师姐的表情比较让人看了难受,就是那种非常委屈,但是心里憋了一肚子话却说不出来的感觉,泪水在两人对视了几十秒后,就从师姐的眼睛里掉了下来,而董孝波则是一脸的内疚模样,却又要使劲装出一副我做也做了现在可能说什么都没用了的样子。我相信此刻的他也和师姐一样,有话,但说不出。

就这么默然了许久后,师姐突然伸手打了董孝波的肩膀一下,再一下,接着再一下,就这么一直打,越打越用力,打到最后甚至哭出了声,董孝波一直站着,仁她打,到后来我看着都觉得疼了,于是就想要上去拉开师姐,师傅说,让他们好好谈谈吧,该跟小董和你师姐说的话,我这个当长辈的都说过了,剩下的,让他们自己来决定吧。

师傅说完就从衣兜里摸出当初董孝波留下的那个扳指,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然后拉着我,进屋,关门,然后我们师徒俩,一边听着院子里师姐那不清晰的打骂声,一边默默喝了好几杯。

这个时间持续得原本就比较长,对我和师傅来说,可能更漫长一点。随后我们听到一声关门的声音,于是我们就走出来看,发现董孝波呆呆傻傻的站在院子里,而师姐已经跑了出去。

师傅纳闷的问,辛然跑哪去了?董孝波不回答。但是我们都知道,肯定俩人没谈出个结果来,所以师姐负气走了,师傅大声对董孝波吼着,那你还不赶紧追啊。

董孝波抬起头来,看着师傅说,追不到了。武师傅,你是个值得尊敬的人,谢谢你的提点和开导,再见了。说完,他也转身离开了屋子。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去找师姐了,但是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董孝波。

师姐那天自从离开以后,就没了消息。电话也不接,害得我和师傅找了她好久。直到一个多月之后,我和师傅才接到师姐的电话,她说她已经重新回到柳州了,而在派出所销案的事情已经不知道被谁给搞定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是董孝波做的,他是一个港商,在内地做生意,自然需要打点好很多地方上的关系。而当师傅问起她董孝波的时候,师姐却说,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听说工厂已经转手给了其他人,也许董孝波就此就消失在我们的世界里了。

而事实上的确如此,从那以后,我们再没人知道董孝波的下落,即便是师傅托人到了香港打听,也不得而知。而我们也不知道他事后是否真的悔悟,没有继续打捞扇子,或是有没有捞到,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在那之后的某一年,香港海关在回归后配合内地政府追讨那些被港商因制度问题而迟迟未能归还的文物时,名单里并没有双桂堂失窃的贝叶经,也没有那师傅的那把六叶八卦扇。

事情的结局,也不知道是好是坏,总之我们还继续这么生活着,各自经营着一片小天地。我和师傅那段日子都特别关心师姐,常常打电话,直到她走出心里的困境,重新开始生活的时候,她告诉师傅,她在柳州收了几个徒弟,悟性都还不错,也算是对师傅当年的搭救一种报答,起码让我们开枝散叶了。

师傅听后很是高兴,还特别带我前去柳州给每个徒孙都包了个大红包,顺便亲自考究下这几个跟我岁数差不多的孩子的心性。我虽然岁数和师姐的几个徒弟差不多,但是我却是老资格的师叔了,所以我也很得意,并且在柳州吃到了一家母女经营的长沙臭豆腐,任凭风浪再大,我依旧是个吃货。

而师傅,也许是因为经历过多,他在半年的时间里就苍老了很多。身体明显不如从前,因为咳嗽还一度逼着我戒烟,事后又被我以庆祝戒烟成功为理由,重新抽上了。

2001年下半年的时候,师傅突然要我收拾行囊,跟着他出一趟远门。我问师傅,咱们这大包小包的是要去哪呀,师傅说,去四川,去藏区。藏区是我一直很向往的,那二年,还没有打砸抢的事件发生,而藏区的美丽我也只能在电视里和明信片上看到,这次要去那边,心里特别激动,还为此专门花了99块钱买了个一次性相机和两个胶卷,柯达的,那时候还没破产。

但是当我们坐着火车一路从昆明颠簸到西安,再从西安转了火车到达了青海西宁的时候,我们又要转车了。在西宁下车以后,尽管青海的蓝天白云和那种荒芜的美感,以及各式各样的回族小吃深深吸引我,但师傅还是带着我很快坐上了到青海玉树和四川石渠的巴士车,一路上,师傅还是时不时的咳嗽几声,胡子也好多天都没刮了,而且胡子里已经有了白色。

看着师傅的模样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的,于是我就一直找话题跟师傅说话,问些没脑子的问题,在西宁到玉树的途中,我们路过了一个很大的自由市场,很多买卖虫草的,由于巨便宜且大根所以我一冲动就买了近一千块钱的虫草,打算回昆明以后,再去买只老鸭子,炖汤给师傅喝,剩下的寄回家给父母算了。

过了青海后,就到了四川,那个地方叫石渠,我问师傅是不是这个地方的人都喜欢打石头做渠道啊,说完我哈哈哈的笑起来,顺便陶醉下自己的幽默。师傅说,这个地方有个太阳部落,据说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非常缺氧,你还是少说点话比较好,免得你一会就死在车上了。

虽然知道师傅是在开玩笑,但是我还是闭嘴了。隔了一会,师傅侧脸看着窗外的雪山和几乎没人的荒原,突然淡淡地对我说:

“这趟完了,你就出师吧。我也该休息休息了。”

《十四年猎鬼人》,至此全文完结,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