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贵女的话,引起了众女的兴趣,一时之间,二三十个贵女就着琴棋书画讨论起来。说着说着,那个薏姐姐还上前表演了一番。而在薏姐姐之后,另外几个擅长棋,书,画,以及古筝之属的贵女也纷纷拿出了绝技。

这蜀国的人,骨子里就有几分热情和喜好张扬,如今,这些贵女说着闹着,到了后来渐渐有了攀比之势。

听着众女弹奏出的美妙乐音,看着她们写出的字画,姜宓不由想道:桂妈妈总说要给我延请几个琴棋书画方面的先生,说是这样才能登得上大雅之堂。我以前总不当一回事,可现在看来,要想在这种场合不露怯的话,还是要学,而且还要学得很精。恩,这次回去后,我就叫管事去帮我找先生。

姜宓站在这些颇具才华的女子身边,看到她们张扬潇洒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她自然而然便有了几分羡慕和自形惭秽。

一侧众女诗酒相娱,偶尔瞟到姜宓,对上她那一脸的羡慕时,她们都会心照不宣地露出一个鄙夷的笑容来。

就在这时,花园小径处,那个与姜宓早先遇上过的,长相极美气质空灵的贵女向姜宓走来。

那贵女于曼地位很高,看到她走来,好些贵女都上前主动打招呼,可于曼笑吟吟地应了后,脚步却一点也不停留的向姜宓靠近。

来到姜宓身前,于曼慎而重之的向她福了福,说道:“遗花公主,这次西南事上于曼要多谢你慧眼过人,早早便发现了端倪,免去了许多家庭的悲伤。”

这于曼一过来,便这样把众女有意冷落的姜宓捧得高高的,一时之间,四下的贵女静了静。

姜宓一惊,她没有想到在这种地方也会有人专门上前致谢,连忙站起来回礼。

这时,丫环把一张榻端过来靠着姜宓放着,于曼坐下,她转过眉目如画的脸蛋,看着颇有点腼腆的姜宓温柔说道:“宓妹妹如果不嫌弃的话,五日后我家有一场宴会,于曼想请得宓妹妹前去赴宴。”

这一次,几乎是于曼的声音一落,好一些贵女看向姜宓的眼中已带上了一些羡慕和妒忌了。

姜宓一怔,她也不懂于曼家的这场宴会有什么重要,只是客气地回道:“多谢曼姐姐相邀,到时姜宓一定会前往。”

见姜宓应承,于曼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她又与姜宓闲聊了几句后,才告辞离去。

而于曼一走,姜宓便发现四周向她盯来的目光更多了。面对着这么不善的目光,姜宓颇有点不自在,当下,她顺手拿着那张邸报看了起来。

邸报,就是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从唐时便流行。

姜宓一沉入文字中,便很容易忽略周边的环境,终于不用坐立不安的她开始认真地阅读邸报上面的内容。

看了一会,姜宓瞟到一则消息上说,南平小国一直对蜀国的边境虎视眈眈,这一次若不是连下暴雨,只怕已经入侵我蜀国了。

姜宓看到这里,又看了看邸报下面的日期,那上面写的正是九月初十。当下,姜宓暗暗想道:那南平既然是蜀国的邻国,说明那里与蜀地一样的气侯。九月间正是收割稻谷的时候,这南平暴雨不断,岂不是说稻谷收割会不顺?那南平粮食会有不足?

不过,现在已经进入十月了,想来那南平早就找到解决办法了。

姜宓也只是随意想了想,看完之后,她便顺手把那邸报放在一侧。

第三十四章 有一种天才

就在这时,突然的,姜宓的前方,传来了一个女子彬彬有礼的声音,“……却不知遗花公主有什么擅长的?”

“啊?”姜宓陡然听到有人提起自己的名字,便不解地抬头看去。

开口询问姜宓的,正是那个蜀都琴技无双的吴薏。吴薏正认真地看着姜宓,见她抬头,吴薏笑了笑,挺温柔地说道:“我是说,咱们这里的人,几乎人人都有一些特长,现在,大伙有什么特长我们都知道,也表演过了,只剩遗花公主还不为众人所知。所以,我请问一下,不知公主有什么擅长的?”

姜宓呆呆地看着吴薏一会,低头瞟到她面前那张古朴不凡的古琴,唇动了动没有说出话来。

见她如此,吴薏挺温柔地问道:“遗花公主也擅琴吗?”

琴?她连听都没有听过两次。当下,姜宓摇头。

吴薏轻轻笑了笑,她又问道:“那遗花公主可是擅棋?”

姜宓转头看向另一个贵女面前的琴谱,再次摇了摇头。

吴薏笑道:“那公主是擅书法?”

姜宓再摇头。

这一次,四下隐隐有笑声传来了。

吴薏点了点精致的下巴,轻言细语道:“既如此,那公主是擅画,或者擅长于琵琶等乐器了?”

这时刻,盯着姜宓的贵女有点多了。

姜宓被她们看得脸有点红,她摇了摇头,声音很小地回道:“这些,我都不懂。”

众女恍然大悟状,四周隐隐有笑声传来。

这时,吴薏轻叹一声,徐徐说道:“听说公主的母亲,不但琴画双绝,舞蹈更是跳得举世惊艳……公主,这些你都没有学一学吗?”

吴薏的话说得不重,甚至还带了几分温柔和告诫,可听到的贵女都失笑出声,而先前因为于曼的邀请而高看姜宓一眼的那几个,已是一脸失望和鄙夷了。

这时,吴薏也转移了注意力,她看向另一个贵女,笑道:“其实在这个世道,如我等一样擅长琴棋书画实在算不得什么,只有如牛姐姐这样极擅商道,能够以稚龄之身便撑起一个家族的花用,才是所有人都向往的大才。”

在一个战争不断,动则饥寒的时代,能赚钱能让家人后顾无忧确实是一门大本事。吴薏的话音一落,四下众女纷纷露出赞叹羡慕之色。

那个牛姐姐五官很普通,不过她皮肤很好,很有几分珠圆玉润。得到吴薏等人的夸赞,看到她们眼中的羡慕之色,她自得地笑了笑,随口说道:“这不当什么的。”

“怎么不当?”吴薏轻叹道:“听说皇后娘娘就很看重牛姐姐的才能,还准备聘姐姐为康王正妃呢。”

康王正妃四字一出,四下哗声一片,众贵女看向牛姐姐时,简直是羡慕妒忌了。

姜宓这时则是一怔,她暗暗想道:要是牛姑娘成了康王正妃,那郑纹怎么办?

不过,她与郑纹毕竟交情不深,这种担忧只是在心头过了过,便被姜宓抛到了脑后。

听到连皇后也大为赞美牛姑娘的才能,众贵女更激动了。于是,她们围着牛姑娘纷纷询问起来。

那牛姑娘极是健谈,她高谈阔论了一阵后,突然拿起那张邸报感慨地说道:“其实我这种才能还算不得什么,我太爷爷曾经说过,世间最高明的商人,是能凭着一张邸报就可以发现无限商机的。就说这一条吧……”那牛姑娘举起邸报,说道:“前日里,我太爷爷便拿着这张邸报,指着这一条,唔,就是这条:‘南平小国一直对我蜀国的边境虎视眈眈,这一次若不是连下暴雨,只怕已经入侵。’当时,我太爷爷就说,要是顶级的商才,就可以看到这条消息的同时便想到南平九月稻谷丰收时连逢大雨,必然会导致国内谷粮欠收。而这个时候如果当机立断把粮食运到南平,少说也可以获五倍以上的暴利。”说到这里,牛姑娘叹道:“可惜啊,这么重要的消息,当时邸报到手时我们竟是丝毫不察,直到时机都过去了,南平国内粮食不足的消息传得是人皆知,我们才反应过来。可这时已经太迟了。”

牛姑娘的话一落,众贵女纷纷嗟叹惋惜起来。姜宓楞楞地看着牛姑娘,心下实在有点想不通:从那则消息看出南平谷粮欠收,不是很应该的事吗?怎么听这牛姑娘的语气,这仿佛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本事?

这时的姜宓,却不知道她那凭着蛛丝马迹便能断定事情真相的天赋有多么的了不起。她也不知道,在她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对那些没有这方面天赋的人来说,与登天一样艰难。

当然,没有权势护航,姜宓的这种天赋最强也是无用。因为在这种兵乱之世,她就算征集到了谷粮,只怕还没有靠近南平便会被一路的山匪抢了,也会被各地的官府强征了……

就在这时,一个贵女瞟了姜宓一眼后,高声说道:“咱们都不必妄自菲薄,不管怎么样,我们总比那些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强!”

这话却是明摆着取笑姜宓了。

齐刷刷的,二三十个贵女转头朝着姜宓看来,而她们对着眨巴着大眼,兀自楞楞地盯着邸报一脸迷糊的姜宓,都在心里笑道:这个从小连饭也吃不饱的乡巴佬只怕是第一次知道这世间还有这么多博学多才之人,还有那么多让人惊艳的天姿、看她现在,都听傻了呢!

转眼她们又想道:到了现在,她应该知道她那两次碰巧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吧?

朝姜宓看了一眼后,吴薏率先收回目光,她还是忍不住感慨地说道:“看一眼邸报,便能知道哪里粮食欠收,哪里银钱好赚,这样的人才也太惊人了一点。”

另一个贵女也道:“就是,牛姐姐别在意,你太爷爷口中的顶级商才毕竟是极罕见的,我觉得你现在就很了不起了。”

那牛姑娘轻叹一声,笑道:“是啊,我觉得我现在也不差了。毕竟太爷爷口中的那种大才也不知道这世间还有没有。”

第三十五章 闲谈

众女正围着捧着牛姑娘,说得很热闹,一侧,姜宓看到范于秀在不远处向她招着手。

姜宓早就呆得不耐烦了,连忙走了过去。

转眼,姜宓便来到了范于秀身前。

范于秀上下打量着姜宓,担忧地问道:“她们没有欺负你吧?”

姜宓想了想,摇头道:“没有。”那些人虽然嘲讽了她,可姜宓并没有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

范于秀放下心来,她拍了拍胸脯大大吐出一口气,埋怨道:“母亲也真是的,明知道我不耐交际,还把一切招待事交给我来做。”转眼她又高兴地说道:“不过现在好了,母亲怕我胡说闯祸,已经让两位堂姐来做接待这些人了。”说到这里,范于秀瞟了一眼正把牛姑娘围在中间,说笑得十分起劲的众女,好奇地问道:“她们在说什么呀?”

姜宓非常认真地想了想,然后回道:“她们,恩,她们觉得牛姑娘一项很寻常的本事很了不起,便在那里吹捧她。”既然那牛姑娘的太爷爷认为牛姑娘的本事连她姜宓也比不上,那就表明牛姑娘的本事也就那样吧?

姜宓想了想后,又很认真地说道:“恩,她们还得到了内部消息,知道牛姑娘会是康王正妃,所以想提前与她处好关系。”牛姑娘会是康王正妃?范于秀一怔,她呆呆地问道:“不是皇后娘娘相中的是郑纹吗?怎么会是牛姑娘?”

姜宓理所当然地回道:“可这些很有份量的闺秀们围捧着的是牛姑娘,而不是郑纹啊!”

范于秀眉头一蹙,转眼她笑嘻嘻地说道:“管它呢。反正这些与我们无关。”说罢,她牵着姜宓便朝前面走去。

一边走,范于秀一边高兴地说道:“阿宓,刚才那位蜀都三大美人之一的于家曼儿来找我打听你的事哦。嘻嘻,于曼好象很喜欢你呢,她一个劲地跟我说,让我多带你到她家去玩,还说,以后你要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事也别瞒着她,她会和我一起帮你呢。”

姜宓听到这里,心里暖暖的起来。她眉眼弯弯地说道:“恩,我知道了。”

范于秀扯着她走过一条竹间小道,来到一处建筑在石台上的凉亭坐下,不过,两人刚坐下,一个丫环便跑了来,朝着范于秀叫道:“姑娘,咱们府里又来了好些闺秀了,郑纹姑娘还有楚琼姑娘她们都到了。现在几位夫人和三姑娘四姑娘忙得不可开交,姑娘你就不去帮忙吗?”

范于秀扁了扁嘴,回道:“我是母亲打发出来的,她说我这样子待客,迟早会把所有客人都得罪光,所以不许我出面。”

那丫环明白了,连忙向范于秀行了一礼便跑了开来。

等那丫环远去,范于秀转过身又对着姜宓埋怨道:“还有于风哥哥也是的,明明他早就说过,要是你来了就让我派人去叫他。可我真派人了,他又说什么陛下有什么吩咐要急着办,这阵子抽不出一点空闲来玩耍!这人真是的!”

范于秀虽然极力想凑合姜宓和范于风,可姜宓这个情窦未开的小姑娘对任何男子都没有感觉。不对!有一个男子她有印象!而且这印象还十分深刻!他就是那个俊美得不像人,还图谋欺骗很多女儿家感情的崔子轩!

因对范于风无感,姜宓也就微笑着任由范于秀发牢骚,两人又凑在一起叽里呱里说了一会后,不远处传来了一阵喧哗声。看来,郑纹等闺秀应该是入府了。

这时的范于秀,已完全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客人了。胡扯了一会,她看着一侧小小年纪的姜宓,那侧对着阳光沉静如水的模样,不由怔了怔。

姜宓抬头,见到她这眼神,眨巴着眼问道:“于秀你在看什么?”

“没什么!”范于秀晃了晃头,笑嘻嘻地说道:“也不知怎么的,刚才看到阳光下你那样子,特别是你那眼神,我竟觉得你和我父亲某个时侯有点像呢。唔,就是那种沉静又睿智的感觉有点像。”当然,全蜀都的人都知道,遗花公主正式入学才不过一年多,要是有人说遗花公主睿智,只怕整个蜀都的人都会笑瞎。

听到范于秀的回答,姜宓也笑了。

就在两个小女儿头挨着头说着一些瞎话时,不远处,郑纹甩掉了众人,慢步朝着花园里走来。

随着皇后生日渐渐临近,也不知怎么的,明明下定了决心的郑纹心里有点不安起来。

因着这种不安,她也不耐烦像平时一样与闺秀们嘻笑玩闹了,正好这处花园挺静的,不知不觉中,范于秀便走到了一片竹林中。

竹林清幽,这深秋的阳光照在其中,连不远处的小池塘的水都带上了几分风雅。

郑纹暗暗吁出一口长气,寻到一处凉亭背面的石头坐下。

可就在郑纹坐下时,突然的,她听到凉亭上面传来了范府三房的嫡姑娘范于秀清脆的声音,“对了阿宓,你刚才说牛姑娘会做康王正妃,我现在想了想,突然觉得郑纹姑娘好可怜哦。其实,这个郑姑娘人真的还蛮好的。”

什么?牛子玉会做康王正妃?

郑纹脸色大变!

转眼,郑纹深吸了一口气,只见她向山壁处靠了靠,越发专注地倾听起来。

这时,凉亭上传来了郑纹颇有印象的遗花公主的声音,这个刚到蜀都不久的小姑娘,仿佛底气不够一样,说出的声音总是软软的,“其实我也不是很明白郑姑娘的想法……她母亲给了她那么多嫁妆,难道就是为了让她全部拿出来换一个康王侧妃的名号?可是,以她郑氏的权势,明明她什么也不做也可以做康王侧妃啊。”

听到这里,郑纹唇动了动,可片刻后她还是抿紧唇,一言不发地听着上面的谈话。

上面,范于秀叫出了郑纹想说的话:“谁说郑纹想当康王侧妃的?她当然要当就当正妃了!”

“可是,”姜宓的声音越发不解了,她疑惑地说道:“吴薏她们的父母家人都是朝中的文官,她们自己也饱读诗书,像这样的人才是对朝局最敏感的。她们现在讨好牛姑娘而不是郑纹,那吴薏还说出‘皇后娘娘属意牛姑娘为康王正妃’的话,这分明是皇后和康王那里已经有了决择啊!”

第三十六章 郑纹的决定

郑纹突然觉得身上一阵阵发冷,她双手紧紧绞在一起,试图从中感觉到力量。

凉亭上沉默起来,过了一会,范于秀不解地问道:“可是,郑氏那么大的家族,就没有一个明白的人来提醒郑纹吗?”

凉亭上,姜宓漫不经心地说道:“这也不稀奇啊。不是说郑纹的母亲早就死了吗?”

“可,可她不是有父亲的吗?”

范于秀的声音一落,姜宓理所当然地说道:“他父亲应该不喜欢郑纹吧。”

岂止是不喜欢?简直是怨恨的!靠着石壁,郑纹冷冷地想道:自娶了新夫人后,他连正眼也没有看我一次了。

头顶上,这时又传来了姜宓的声音,“郑纹身边应该有提醒她的人,不过那些人的话郑纹肯定没有听进。再说了,说不定皇后娘娘和康王也派了人手在郑纹身边诱导她。”

郑纹的脸色这时白得非常难看,是啊,是有几个老仆一直在劝着自己,可那几个老仆她早就不想理了,当然,郑氏族人中也有不满的,可那些人,她一直觉得他们是在打自己钱财的主意……

范于秀似乎在吃东西,她含糊不清地说道:“实在不行的话,侧妃就侧妃吧。反正那郑纹喜欢康王喜欢得不得了。”

不料,范于秀这话一落地,只听得姜宓清脆而果断地说道:“可是,这样的话,郑妏死的啊!”

“郑纹会死的啊!”

“郑纹会死的啊……”

这时刻,郑纹的耳边嗡嗡一片,脸上已经没了一点血色。便是凉亭上,范于秀也被姜宓的话炸得惊住了。过了片刻,范于秀尖叫道:“阿宓,你胡说什么呀?”

姜宓似乎不明白范于秀为什么这样吃惊,她疑惑地说道:“我没有胡说啊。那郑纹之所以献上全部财产,为的是能够当上心上人的正妃,可到头来她却成了侧妃。而且日后进了康王的门,凡用一草一纸,都要通过她的仇人的手才能有用……她从小就什么都有,一下子变成什么也没有了,再加上献财产一事得罪了娘家人,回头也无门,这种情况下,凡是有点骄傲的贵女都会受不了啊。到了那时,她不自杀那一生怎么熬得下去呀?”

姜宓的语气太理所当然!

而她话中的内容又太残忍太可怕了!

一时之间,范于秀像是第一次认识姜宓一样,呆呆地看着她说不出话来。直过了一会,范于秀才猛然一惊,她跑到凉亭边朝下面瞅了瞅,转向姜宓问道:“你刚才听到有什么声音没有?”

……

郑纹颠颠撞撞地出了花园。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郑府的,她只是浑浑噩噩的在街上转了一圈后,又来到母亲的灵位前哭了一场。

一个时辰后,郑纹终于记起还有一个人可以信任。当下,她朝着城西的清灵观驶去。

坐在清灵观等人时,郑纹的手脚还有哆嗦,两个丫环担忧地看着她,却什么也不敢问。

也不知过了多久,郑纹听到有人唤自己进去的声音。

……

妙观女道多年不见家里的人了,得知郑纹要见自己时,她还微有点不耐。

可是,直到姐姐的这个独女扑通一声跪在自己面前时,妙观才惊了一下,她对上郑纹苍白的脸,抖个不停的身躯,终是忍不住心中的牵挂,关切地问道:“纹儿,你这是怎么啦?谁欺负你了?”

郑纹还是十岁时见过妙观的,陡然听到她关切的声音,顿时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哇”的一声,郑纹扑到她怀里痛哭起来。

直是哭得声嘶力竭后,郑纹才慢慢止住悲音,她深吸了一口气,哑声说道:“姨妈,母亲留给我的那些嫁妆,我这些年一直经营得不上不下。过几日是皇后娘娘生日,纹儿心慕康王殿下,便想着要不要把这些财产都献给皇后娘娘,以此丹心一片博得贵人的认可,从而嫁得康王为正妃。”

郑纹的话刚刚说完,妙观便恼怒的斥道:“愚蠢!”转眼,妙观又喝道:“这个主意何其愚蠢?这世上哪有人会把自己的所有筹码和底牌,在什么承诺也没有的时候就全部交到对方手中的!”

听到妙观这话,郑纹直觉得从头到脚都是冰冷一片!

姨妈这话,与遗花公主的话何其相似!

郑纹低着头,她发了一会怔后,哑声又道:“纹儿有这个想法由来已久,也曾对人透露过,可除了母亲当年留下的管叔几人,家族中连父亲在内,都无一人真心相劝纹儿,更不曾有人把其中的厉害关系说与纹儿听过。”

她声音一低,喃喃又道:“直至今日,纹儿在范将军府做客,听到那新封的遗花公主与范府三房的嫡女闲聊,才知道皇后心中的康王正妃另有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