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帘子掀起,珍珠把下车的凳子放好,扶着吴桃走下马车,吴桃还没站稳,就看见张嬷嬷走过来,看见吴桃,她皮笑肉不笑地行了一个礼:“次妃请世子妃过去!”

从前天嫁过来,到今天,也算三天了,次妃这是掐着时间啊。吴桃虽然还没准备好,但已经对张嬷嬷露出笑,孟若愚已经不满地说:“总也要回去换了衣衫,再由我陪着过去,给娘请安才是,而不是这样匆忙地过去。”

“次妃说,见新媳妇,就不用世子陪着了。次妃也想和世子妃,多说说话。”张嬷嬷虽然口中说着多说说话,但那话,定然不是什么家常话,而是别的。

孟若愚是晓得自己亲娘的脾性的,有些担心地握住吴桃的手,吴桃已经笑着道:“既然次妃有令,我也合该拜见。嬷嬷请。”

张嬷嬷转身往里面走,孟若愚示意小张跟着吴桃往前走,经过在吴家的那件事,小张也晓得在孟若愚心中,吴桃的地位比自己想的要高,因此小张跟在吴桃身后就走了。孟若愚叹气,珍珠已经道:“世子妃是个聪明伶俐人,想来,次妃也不会为难她。”

“你也晓得,我的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孟若愚的话让珍珠的脸微微一红:“奴婢,奴婢也不敢多说,不过奴婢觉得,世子妃啊,有些不一样呢。”

“我也觉得,她有些不一样呢。”孟若愚说这话时候,面上笑容很灿烂,珍珠跟在孟若愚身边也有七八年了,还是少见他笑的如此灿烂,倒微微愣了下,接着,珍珠又笑了。

吴桃已经跟在张嬷嬷身后走进次妃的院子,次妃的院子是这王府之中,仅次于太妃王妃的,比世子的院子都要大一些。而且院内遍植花草,这会儿又是二月底,一走进院内,就看见海棠桃花开的争奇斗艳,另一边的牡丹竟然在打花苞了。

“这牡丹,怎么开的这么早?”吴桃也晓得这牡丹总要等到谷雨后才会开呢,怎么这里的牡丹就开这么早?

“那是次妃精心培植的,才能开这么早。次妃连花都培植的能听她的话,更何况人呢?”张嬷嬷斜了吴桃一眼,一副吴桃毫无见识的模样。

原来如此。这后面一句,就是警告了,吴桃听出张嬷嬷的弦外之音,跟着张嬷嬷走上台阶,正屋悬着大红软绸门帘,门边侍立着丫鬟,看见吴桃走进,她们也没有对吴桃行礼,只是好奇地看着吴桃。

看来这次妃的院子,上上下下,都对自己不友好。吴桃又看了眼院内那些盛开的花,既然如此,那就把心放平一些,不要去想要如何讨好自己的婆婆。

“王妃,世子妃来给您请安了。”张嬷嬷走到门前,却没有直接掀起帘子请吴桃进去,而是拿腔作调地说了这么一句,还看了吴桃一眼,这是?要给自己的下马威原来是在这里吗?吴桃有些明白张嬷嬷的意思,但吴桃还是秉着倔强,没有跪下去。

这人是傻呢还是因为别的?见吴桃不肯跪下去,张嬷嬷有些着急了,吴桃不跪,这说好的下马威可就没有用了。于是张嬷嬷又对里面说了一遍,这回里面总算传来声音了:“我身子不好,就不来见世子妃了,世子妃在门外请安。”

果真是要自己在这门外跪下,但吴桃还是装作没听懂,于是这一次,门帘总算掀开,从里面走出一个丫鬟来,对张嬷嬷道:“王妃说了,请世子妃门外请安。”

这一回,看你还跪不跪?张嬷嬷有些得意地看着吴桃,吴桃已经明白张嬷嬷的意思,这一跪,看来是免不了了。于是吴桃对着门帘跪下,对里面道:“儿媳给婆婆请安。既然婆婆身子不爽,以后儿媳也就在门外请安后离开。”吴桃说着对着门内恭恭敬敬地磕了两个头,然后站起身就要走。

这,这,戏似乎不是这样的。张嬷嬷急的声音都变调了:“世子妃,王妃还没有叫您起来呢!”

“婆婆不是说了,让我门外请安,我已经请安完了,自然就要离去。”吴桃也装作没有看到张嬷嬷的焦急,张嬷嬷傻眼了,看着吴桃半天没说出话来,这话,似乎不能说吴桃说的不对,但也不能说她说的对,竟然是无言以对。

“原来世子妃这么伶牙俐齿,倒也少见,那就请进来吧。”张嬷嬷在外面傻眼,次妃在里面也听到了,于是次妃开口命吴桃进去。

吴桃有些得意地瞥了张嬷嬷一眼,然后自己挑起帘子走进门内。

次妃年纪还轻,屋内的摆设更为富丽一些,家具一色都是螺钿的,吴桃只觉得自己被一片螺钿耀花了眼,忍不住闭了闭眼,睁开才算看清楚屋内情况,次妃并不在这屋内,估计是在里面,果真一个丫鬟从里面挑起帘子走出来:“世子妃,王妃命您进去呢。”

内室的摆设比外室更为豪华,好在吴桃已经被外面这闪耀给训练过了,见到内室这一片的时候,吴桃并没露出惊讶神色,只是走上前给次妃行礼:“儿媳给婆婆请安。”

次妃家常穿着百子对襟的袄子,下面系了蓝色的细百褶裙,一张脸也没施脂粉,比吴桃想象中的要年轻些,此刻次妃只是紧紧地盯着吴桃:“好一个世子妃!”

既然分不出她话中的阴阳,那吴桃就装傻:“儿媳多谢婆婆夸奖。”

这一句又气到次妃了,她拿起帕子轻咳两声:“你真的当这是夸奖?”

“不然呢?儿媳愚钝,还请婆婆指教。”吴桃这装傻的工夫,可是越发纯熟了,次妃听了这话,有些想发作,强忍住了,只是看着吴桃冷笑。

第21章 主意

既然次妃冷笑不语,那吴桃也就继续装傻,对次妃露出笑。次妃在那冷笑了半天,没有等到吴桃后面的话,倒先愣住了,她身边的丫鬟见次妃在那愣住,自然要帮自己的主人出头,于是笑着道:“世子妃,次妃很关心世子这几天的起居呢。”

起居?吴桃先听到这两个字,顿时吴桃想起无数可以借这两个字引发的事情来,于是吴桃仔细想了想才回答:“世子这两天照常吃饭睡觉,照常…”

“听听,这还是王府世子妃呢,吃饭睡觉的,用的这么粗俗。”次妃是个丈八的烛台,光照的见别人,照不见自己,这会儿听了吴桃两个字,就又打断了。

“吃饭睡觉有什么问题吗?难道要世子不吃饭,不睡觉?”既然次妃决定找茬,吴桃也就顺着她的话往下讲,免得次妃又想起些别的事情来给自己找麻烦。

“朱嬷嬷,你过来教教她。”次妃冷哼一声,对朱嬷嬷吩咐。

朱嬷嬷巴不得这一声,已经上前开口道:“世子妃,王府比不得外面,这吃饭,要称用膳,睡觉,要称就寝,每天用膳就寝时候,都要有人在旁边服侍,要合乎一定的礼仪,用词要文雅,如此,才是王府气度。”

吴桃点头,次妃看了眼吴桃的神色,新仇旧恨又翻上来,冷笑道:“懂了吗?你一个世子妃,也要自己把规矩做起来,而不是让下人们笑话了去。”

“原来王府里面,下人还可以笑话主人们吗?”吴桃又装作一脸不懂的问,这话,次妃竟不知道自己该答是好还是不是好。朱嬷嬷护主心切,已经对吴桃道:“胡说,王府规矩森严,哪有下人笑话主人们的道理。”

“原来如此!”吴桃现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接着就道:“既然如此,那我不就可以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横竖,下人们也不会笑话我,婆婆,您说是不是?”

次妃被吴桃这一句话,气的快要憋过去,当初次妃刚进王府,因着礼仪,话语,还有次妃的娘家人,次妃背地里不知道吃了多少嘲笑,还是孟若愚出生后,那些嘲笑声才渐渐少了。等到王妃去世,孟若愚越长越大,那些嘲笑声才再也传不进次妃的耳朵中。

而吴桃却可以,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简直是,不能忍。

次妃还在那里恼怒,吴桃已经又道:“朱嬷嬷,你方才说,王府规矩,是没有下人笑话主人们的道理,是不是?”

“自然是的!”朱嬷嬷总觉得吴桃这问话有别的意味,但还是要回答,只能硬着头皮答了,吴桃已经微笑着对她道:“那你方才说什么?”

说什么?朱嬷嬷努力在回想,吴桃已经一字一顿:“你方才要指点我,这是可以的,可你,不能说我的话是胡说!”

胡说两个字一出口,朱嬷嬷就不由自主地给吴桃跪下了。次妃倒没想起这茬,此刻见朱嬷嬷给吴桃跪下了,次妃的眉头皱紧:“世子妃,你别太仗势欺人了,我房中的人,还轮不到你来教训。”

朱嬷嬷听到次妃这句话,急忙站起身,自己是次妃的身边人,吴桃是不能惩罚自己的。

吴桃对次妃恭敬地道:“婆婆说的是,只是婆婆刚说过王府内规矩森严,因此儿媳想试试呢。这么看来,王府规矩也不过如此,难怪婆婆会觉得,会有下人在背后嘲笑。”

吴桃的语气很恭敬,听在次妃耳中却像是在嘲讽她,她忍不住抬手想要去打吴桃,吴桃还是一脸天真地看着她。

次妃的手没有落在吴桃脸上,而是拍在椅子扶手上,无缘无故地打了自己儿媳,是会给吴桃没脸,可是就会惊动太妃,一惊动了太妃,还不晓得会生出什么事端。太妃可是一个时刻巴不得寻出次妃错的人,教训吴桃可以,但不能落人口实。

看见次妃的手拍在了椅子扶手上,朱嬷嬷有些失望,她也是巴望次妃一顿就能拿下吴桃,从此吴桃就可以任次妃捏扁搓圆,可是现在瞧来,这不能够了。

吴桃是能察觉出次妃的心情变化的,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次妃这巴掌真打在自己脸上的话,自己该怎么应对,现在次妃的巴掌没有打在吴桃的脸上,吴桃也就松了口气,那些准备也没有用上,屋内顿时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

次妃叹气:“世子妃,你刚嫁进王府时间不长,是不晓得王府是什么地方的。”

怎么现在又转了口气,想要痛说从前了?吴桃把耳朵竖起,打算听听次妃怎么说,但次妃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摆了摆手:“罢了,你先退下吧,等明儿再过来请安。”

吴桃巴不得这一声,乖巧应是后行礼退下。

朱嬷嬷等吴桃走后,才对次妃道:“王妃啊,您也真是的,有好几次能教训她的时候呢。”

“你看她那个刁钻的样子?”次妃有些恼怒地道:“一脸我一句话说出去,她有十句话还回来的模样呢。”

“那,那怎么办,咱们准备的人,还用不用了?”世间婆婆离间儿子儿媳的手段也不外乎那么几种,从中挑唆让夫妻不合,或者说媳妇不孝,逼得儿子远离,再不然,送个美人去,让儿子离了儿媳。

王府里面多的是人,次妃见吴桃明显不好对付,自然早早就备下了美人,打算等吴桃过来时候就让她带回去,可是愣是没有说到这步,吴桃就回去了。

次妃听了朱嬷嬷这话就摆手:“先让她们预备着吧,横竖没了她们,还有别人呢。”

听次妃这浑不在意的话语,朱嬷嬷就急了:“可是,可是…”

“可是里面只怕有你的干女儿?”次妃瞟了朱嬷嬷一眼,淡淡地道,朱嬷嬷堆笑:“是,您圣明,老奴也年纪大了,总要有个退步。”

“你要想有退步,这会儿我就把你送出府。”次妃只冷冰冰地说了这么一句,朱嬷嬷这次是吓得真给次妃跪下:“王妃,您就当老奴糊涂,说错了话,能来服侍次妃,那是多大的福气。若您现在把老奴送出去,老奴那就真是没法见人了。”说着朱嬷嬷就哭起来。

次妃一脸厌恶地摆了摆手:“得了,那句糊涂话才是你说的真话呢。”

“王妃…”朱嬷嬷是真的害怕了,次妃看了一眼她:“罢了,我身边得用的人少,也不能真的把你给送出去,只是以后你说话,注意点。”

“是,是,王妃的好意,老奴记在心中。”朱嬷嬷又对次妃磕头,这才敢站起身。

身边得用的人还是少啊,比不得太妃那边,一提起太妃,次妃就巴不得太妃早点死去,可是次妃也晓得这是一件难事。王府里的太妃,那受的奉养可不是一般的,别说有点头痛脑热,就算是平时,也是有两三个太医随时预备来请平安脉。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普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好东西。照太妃那身子骨,还能活个十年八年的。

难道自己就这样熬着?次妃迫不及待想等着太妃的死讯,可是她也不敢真的一把□□把太妃给毒死。

“王妃,您瞧,老奴这里有个主意呢。”朱嬷嬷站起身就搜肠刮肚要想主意,好讨好次妃,让她忘记自己刚才说过的话。

次妃懒懒地瞥了朱嬷嬷一眼,朱嬷嬷已经压低声音道:“太妃对世子妃好,也是想要世子妃出头来和王妃您吵起来,她好坐收渔翁之利,太妃可以这样做,您也可以这样做。而且您做起来,更好呢。”

“要我对世子妃好?我可是婆婆。”次妃不满地看了眼朱嬷嬷,这次是真的生起要把朱嬷嬷送出去的心了。

朱嬷嬷晓得要尽力说服次妃,于是又继续道:“王妃,就因为您是婆婆,所以您对世子妃好,别人才不会有别的念头,可是太妃始终是太婆婆,她对世子妃好,别人不会觉得这是心疼孙媳妇,而是想着,定然是她看不上儿媳妇…”

朱嬷嬷虽然收口的快,话还是说出去了,次妃恶狠狠地盯着朱嬷嬷,吓得朱嬷嬷又想给次妃跪下了,次妃过了很久才道:“这也不算个坏主意,且等等吧。”朱嬷嬷听了这话,才松了口气,又奉承了次妃几句,说的次妃又高兴起来。

吴桃回到房中,孟若愚已经洗澡换过衣衫,正躺在榻上看书,看见吴桃进来,孟若愚把书本丢下,来到吴桃跟前拉住她的手问:“怎样,娘有没有为难你?”

丈夫的关心让吴桃有些安慰,吴桃笑着道:“没为难我呢,世子既然这样关心我,怎么不见你去接我?”

吴桃不过顺口撒娇的话,却让孟若愚变了神色,他有些闷闷不乐地放开拉着吴桃的手,走到榻边重新坐下。

吴桃有些惊讶,坐到孟若愚身边:“怎么,世子,我说错话了?”

第22章 请安

“不,你没有说错话,我只是在想,这样的日子,到底要怎样才会结束。”孟若愚说出的话是吴桃再想不到的,她仔细看着孟若愚,孟若愚面上写着两个大字,心烦。

原来王府世子,也是有烦恼的,吴桃摇着孟若愚:“世子,是我不对,我不该这样和你说。”

“不,你没有错,错的是我。”孟若愚又是重重叹气,这么多年来,夹在母亲和祖母之间,孟若愚常常有无所适从感,而方才吴桃那句,为何你不去接我,更触动了孟若愚最深的恐惧,他不敢做出选择,所做出的每次选择,都会伤了身边的人。

这样的无力感,孟若愚没法对别人说,也不能说出。毕竟人人都认为,王府世子生活是舒适的,是无忧的。可是谁没有烦恼呢?

孟若愚闭上眼,长长叹气,这是解压的一种,接着孟若愚就感到一只温暖的手抚摸上了自己的脸,耳边是吴桃温柔的声音:“世子,你不愿意说,那就听我说。我们是夫妻啊,夫妻就该一起面对,不管好的坏的。都要一起承担。”

孟若愚睁开眼,对上的是吴桃那对盛满温暖的眸子。这种温暖,和孟若愚心底那点温暖结合在一起,让人的心都是暖的,想发出由衷的微笑,想高声唱歌。

“你是认真的?”孟若愚迟疑地问。吴桃笑了:“为什么不是认真的呢?我嫁了你,是你的妻子,我们是要在一起过一辈子的。”

一辈子?一辈子有多长,孟若愚还不知道,但孟若愚知道,自己心中的那些烦恼,在吴桃这样的话语下面,似乎都在慢慢消失。

“世子妃,晚膳好了,请用膳吧。”珍珠出声打断二人的对视,孟若愚抓起妻子的手:“说的好,我们吃饭吧。”

吴桃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孟若愚有些惊讶地看着她,吴桃的双眼亮晶晶地:“方才在婆婆那里,她和我说,王府不能说吃饭,要说,用膳。”

孟若愚也笑了:“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你说什么,我都喜欢,我都高兴。”

珍珠在旁边看着他们两个,也补充了一句:“世子说的是,以后啊,世子妃爱说什么就是什么,您是主人,奴婢们啊,都听您的。”吴桃听到珍珠这一句话比前些天的话带上了几分真挚,不由长长舒气,不容易啊,终于能听到这样的话语了。

“那就,吃饭。”吴桃反握住丈夫的手,两人手拉手来到饭桌边坐下,那些饭菜变化不大,但吴桃现在终于可以安心地尝尝这王府里的美食了,而孟若愚整顿饭都没吃多少,都在看着吴桃,仿佛看着她就能吃饱一样。

王府世子,原来也是个很孤独的人啊。吴桃对孟若愚回以笑容,四目相视时候,总有柔情在流动。

而吴桃今天在次妃那所说的一切,都已经被人告诉了太妃。太妃听完哦了一声:“世子妃,倒还挺有胆量的。”

“世子这一次,眼光不错。”宋嬷嬷已经回到了太妃身边,自然挑着太妃喜欢的话听。

太妃嗯了一声后就看着宋嬷嬷:“不过我不相信,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姑娘,短短几天就能这样脱胎换骨了。你和我老实说说,你是不是和她说过什么?”

宋嬷嬷急忙对太妃跪下:“老奴不过是照太妃吩咐,照常去服侍世子妃,并没有和世子妃说过些别的。”

见太妃明显不信,宋嬷嬷又补充了一句:“不过世子妃倒曾和老奴说过,她问老奴,忠诚的是世子妃呢,还是她。”

这话,倒有点意思,太妃侧头仔细思索,对宋嬷嬷道:“那你怎么回答?”

宋嬷嬷在踌躇,太妃已经笑了:“你也不用和我说了。我也想问问你,你忠诚的,是鲁王太妃呢,还是柳氏?”

太妃姓柳,不过已经很久没有人提起她的姓了,所有人见到她,都是恭敬地口称太妃。宋嬷嬷也已经不记得太妃的旧日姓氏了。接着太妃突然自己笑了:“啊,我竟已经忘记了,我叫什么名字了。上一次被人叫起名字,是多少年前?二十年,还是三十年,我母亲生病,我得到王爷准许前去探望她。那时,昏迷中的母亲,突然叫了声我的名字。却吓得所有的人都面如土色。”

说着,太妃眼角不由有泪:“此刻,我竟不能记起,我自己的名字,若母亲能再唤一声我的名字,我拿什么换,也愿意啊。”

宋嬷嬷安慰地:“太妃,您也不必太过伤感。”

太妃回神过来,擦掉眼角的泪:“是啊,我也不用如此伤感。这世子妃既然如此机敏,你就去服侍她吧。”

虽然宋嬷嬷知道自己迟早会去服侍吴桃,但太妃正式下了命令她还是要表示下伤感,于是宋嬷嬷对太妃跪下:“老奴…”

“那些套话就别说了,说来说去,你说的口干,我听的耳朵出油,就这样吧。”太妃摆了摆手,宋嬷嬷又把想要说的话都咽下,服侍太妃安歇。

第二天一早,吴桃夫妻刚起床,就看见宋嬷嬷带着丫鬟们进来服侍梳洗。看见宋嬷嬷的第一眼,吴桃不由有些惊喜:“宋嬷嬷,怎么会是你?”

“太妃昨日吩咐老奴,让老奴依旧来服侍世子妃。”宋嬷嬷的语气还是一样没有任何变化,宋嬷嬷是太妃身边老人,孟若愚对她也很熟悉,孟若愚对宋嬷嬷点头后就对吴桃道:“宋嬷嬷是个很细心的人,祖母很重视她,能遣她来服侍你,足见祖母对你的看重。”

太妃的看重不看重,这会儿的吴桃还有些不大在意,但丈夫这样郑重地说了,吴桃也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劳烦宋嬷嬷了。”

“服侍主人,算得上什么劳烦呢?”宋嬷嬷说着就带着丫鬟们上前服侍吴桃夫妻梳洗。她曾在吴家教导吴桃一年,吴桃的生活习惯她也知道,因此倒比几个丫鬟服侍的还体贴细致。梳洗完后,又用了早膳,吴桃也就带上宋嬷嬷和珍珠,前去给次妃请安了。

次妃是晓得吴桃今早会过来给自己请安的,因此早早地就严阵以待,务必要再看看,到底吴桃值不值得自己好好对待她。

当吴桃带着宋嬷嬷和珍珠出现在次妃面前时,次妃也不由睁大了眼,看着宋嬷嬷:“你,你怎么会跟着世子妃?”

按理也是要再解释一下的,于是宋嬷嬷语气依旧恭敬地道:“回次妃的话,太妃昨日,命小的依旧服侍世子妃。”

“宋嬷嬷温柔持重,做事细心,儿媳早就想和太妃把她要过来,只是担心太妃不肯割爱,谁知太妃很体贴儿媳,不等儿媳开口就把宋嬷嬷遣来了,儿媳十分感激。”吴桃也在一边解释。

听到吴桃这几句解释,再看到吴桃面上的笑意,次妃就开始在心中思量起来,难道真要像朱嬷嬷说的,对吴桃更好一些,好让她能对自己死心塌地,从而婆媳联手,让太妃再无还手之力吗?

次妃在那思量,朱嬷嬷已经让丫鬟们给吴桃上茶,看见这茶吴桃就想起来,自己昨儿在这总有半个时辰吧,别说茶,连个座儿都没有,今儿怎么就又有座儿,又有茶了?难道说次妃经过了一晚上的思量,开始对自己转变作风了?

“婆婆这里的茶不错。”既然次妃给了座儿又让人上了茶,那吴桃也就小小吹捧一句。

次妃勉强笑笑:“是啊,我这里的茶,还是不错的。”

这样双方都没意思的话说了两句,就又冷下来,吴桃还在想着要怎样找个机会告辞,朱嬷嬷已经让人端着点心上来:“世子妃还没用早膳吧?这点心啊,要配茶吃。”

还真的不一样了,吴桃不由看向次妃,想知道这到底是次妃要求的,还是朱嬷嬷自己主张的,但次妃还是一脸思索,吴桃于是拿起一块绿豆糕对朱嬷嬷笑着道:“我用了早膳来的,不过这绿豆糕不错。”

朱嬷嬷没想到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又去看次妃,次妃已经摆手:“用了早膳也再吃一两个,等会儿还要去给太妃请安呢。”说着次妃有些自嘲地道:“也亏王府人少,我听说,有那家里人口多的王府,光请安就要花去一早晨。”

既然次妃要聊天,吴桃自然也要凑趣:“谁家王府这么多人?”

“这就多了,楚王府是出了名的人多,光郡主就二十多个,还有三十多个王子。除此之外,宁王府内也是姬妾众多,听说大大小小,也有二三十个孩子。”这些事,宋嬷嬷就知道些。吴桃不由啊了一声:“这么多的人,也亏王府养得起啊。”

“都是朝廷出俸禄,皇家宗室子弟,一生下来,就上了玉牒,有了名儿,就有一分俸禄,等到长大有了爵位,那俸禄更多了些。”说着次妃不由心生骄傲:“不然怎么能叫天潢贵胄,又说,天家是天下最富庶的人家。”

吴桃规规矩矩地在那听着,次妃一时也没有了显摆的心,站起身道:“走吧,我带你去向太妃请安!”

第23章 生气

次妃一下站起,吴桃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但吴桃很快就反应过来,跟在次妃身后走出。次妃瞟了一眼吴桃,一时倒没想到是要照原来的念头磋磨她呢,还是照现在的念头好好地对她呢?就在这种别扭之中,次妃剩下的路什么话都没说,这让吴桃更加惊讶,心中还在狐疑,二人就进到太妃的院子。

太妃的院子是整座王府最大最漂亮的,前后两进,正房足足有七间,两边厢房耳房都是齐全的,院中的小花园也是小桥流水,假山锦鲤。

吴桃刚走进院子,就忍不住啊了一声,次妃每次一看到太妃这个院子气就不打一出来,次妃刚嫁过来的时候,这院子远没有这样精致漂亮,是太妃一次次生气,鲁王为了平息母亲的怒气,一次次命人把这院子整修成这样的,单那条锦鲤游来游去的小溪和上面的假山,就花了近万两银子。更别提这院内的奇异花木。

次妃带着吴桃走上游廊,按说主屋外面是不能有游廊的,但因着太妃这院子里景致太好,因此特地修了条游廊,以方便太妃赏景和众人行走。

看见次妃带着吴桃走近,门边的丫鬟口中通报着:“次妃和世子妃来了。”

就打起了门帘,次妃来到太妃屋内,不管愿意不愿意,那嚣张的气焰总要收起一些,带着吴桃走进屋内,太妃已经用完早饭,歪在榻上了,丫鬟卷起帘子,好让太妃观看外面的景色。

听到丫鬟说话的声音,太妃这才懒懒地转头看了看,对次妃道:“难为你,这么一大早就过来给我请安。”

太妃口中说着难为,面上的意思可是半点不好意思都没有。次妃也笑的假假的:“带了世子妃来给太妃请安。”

“孙媳给太妃请安。”吴桃急忙上前行礼,太妃点了点头:“坐吧,我们家人口少,说是请安,不过就是陪着我说说话罢了。”

次妃和吴桃坐在太妃下手,吴桃这才发现这整扇窗户都是琉璃窗,难怪丫鬟只要卷起帘子,太妃就能无碍地观看外面景色了。

至于屋内的摆设,和次妃屋内那种金晃晃闪瞎人眼的摆设又不一样,太妃屋内的,似乎古玩多一些,透着一股奢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