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韶要过来?

韩念云心中一跳。随后急忙低头打量自己身上的衣着。

她今儿穿的是一件藕荷色的交领上襦,底下是茶白色的长裙。

早间的时候春柳说她这一身衣裙甚是雅致, 但是现在韩念云却觉得太素净了些。

发间也只簪了两样首饰和一朵紫色的堆纱绢花。也不知道薛元韶看到她的这一身穿戴会如何想。会不会也觉得太素净了?

就犹豫着要不要回房换一身衣裳,再戴两样首饰。

这时却有小丫鬟过来禀报,说是薛姑娘的兄长来接她了,正在大门外面等候。

看来是没有时间给她回房换衣裳了。

韩念云立刻站起来,说小丫鬟:“怎么不请薛公子去花厅用茶?”

小丫鬟慌的忙回道:“奴婢请了的。可是薛公子说他只是来接薛姑娘, 不用喝茶。”

他只是来接薛清宁的么?

韩念云心中黯然了下去。

转头看到薛清宁正在看她, 忙敛了面上的暗淡,对她笑了一笑:“令兄对你可真是关心。”

薛清宁觉得很奇怪。

韩念云前两次不是一直说要当面对大哥致谢的么?但可惜总是没能见上面。现在大哥就在门外, 如何看她倒不像先前那般的急切,要去面谢大哥了?

还有大哥, 今日书院明明是有课的, 却还趁着这中午休息的空隙过来接她......

薛清宁心中满是疑惑, 但她还是什么都没有问, 笑着站起来跟韩念云作辞。

就听到韩念云在说道:“我送送你。”

这一送,就送到了大门口。

远远的就看到薛元韶正背对着她们站在大门外。

穿一件蓝色的圆领袍衫,腰间系了革带。

初夏的日光十分的好, 透过门口的那株槐树落在他身上, 青年身姿修长挺拔。

听到随从的禀报, 知道薛清宁过来了, 薛元韶转过身来。

却一眼看到薛清宁身边站着的韩念云。

薛元韶一怔。

虽然先前他确实是想着,过来接薛清宁,说不定能看到韩念云,但现在真等看到了,却开始紧张起来。

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才好。

韩念云也在紧张。不过却很快的镇定下来,屈膝对薛元韶行礼,叫了一声薛公子。

薛元韶慌忙躬身拱手还礼,抬起头来的时候,目光快速的在韩念云的脸上绕了一圈。

她眼角的那道红痕确实没有了,其他的地方也都好好的,再看不出来一点伤痕。

不自觉的松了一口气。

人好像也镇定了一些。对韩念云说叨扰,谢她今日对薛清宁的招待,韩念云也忙说薛公子客气。

薛清宁在旁边看着,先是惊讶,过后就暗笑。

等到坐上马车,驶出了一段路之后,她掀开车窗上挂着的纱帘子,探头笑着问骑马随行在外的薛元韶:“大哥,你是不是已经见过韩姐姐了?”

薛元韶心中一惊,差点儿没有握住手里的马鞭子。

看到薛清宁眼中促狭的笑意,耳根处不由的滚烫似火烧。呵斥她:“坐车便好好的坐车,这般将头从车窗里面探出来,哪里还有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薛清宁如何会看不出来他的窘迫?当下笑了一笑,没有再说话,端端正正的在马车里面坐好。

等到了自家大门口,薛元韶看着薛清宁同小桃和小青进了大门,这才拨转马头,又赶回松山书院去了。

薛清宁路上走的飞快。小桃担心她会摔到,一直跟在背后喊她,她脚步也没有慢半分。

等到了上房,就看到徐氏正歪在罗汉床上阖眼歇着,有个小丫鬟拿了美人锤在轻轻的给她锤腿。

听到脚步声,她睁开眼。见是薛清宁回来了,便笑着问道:“回来了?今儿玩儿的可高兴?”

她倒是挺支持薛清宁有自己的朋友,没事的时候去朋友家做做客,说说话,喝喝茶什么的,好过于一天到晚的只在家中待着。这样只会越来越不会说话。

薛清宁来不及回答她的这话,已是迫不及待的笑着说道:“娘,我就要有大嫂了!”

“你说什么?!”

徐氏震惊的立刻坐了起来。小丫鬟吓了一跳,手中的美人锤砰的一些就锤到了她的肚腹上。吓的立刻就跪下去告罪。

徐氏也没有追究,挥手叫她下去。然后继续问薛清宁:“你刚刚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她就要有大嫂了?如何她这个做娘的却不知道?

薛清宁就笑着将薛元韶和韩念云刚刚的事细细的说了一遍。

“......三日前大哥叫我今日去韩家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很奇怪了。大哥以前肯定不记得韩姐姐姓什么的,如何那时却能清晰的说出韩姑娘这三个字来?刚刚韩姐姐知道大哥来接我,表现的也很奇怪。随后他们两个人在大门口见着了,看他们的样子,必然是先前已经见过了。可随后回来的路上我问大哥有没有见过韩姐姐,大哥却不肯告诉我实话。但是娘,我看到大哥的脸红了。”

徐氏面上满是惊讶。

她是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长大的,可印象中好像也从来没有看到他脸红过。

所以,薛清宁说的这件事是真的了?薛元韶竟然喜欢上了韩念云?

以往她只担心薛元韶刻板严肃,压根就不晓得喜欢姑娘,没有想到现在竟然柳暗花明。

看来自己以前都是白担心了。

而且对于韩念云她也是喜欢的。这姑娘聪慧大方,心思也细致,是足可以做个宗妇的。

便细细的问起薛清宁今日在韩家都见过了什么人,对那些人的印象又如何。

说不定往后两家就是亲家了,那她是肯定要好好的了解了解韩家的每个人的。

薛清宁因着今日是头一次去韩家,势必要去拜见他们家的各位长辈的。

她在徐氏面前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便如实将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

“......跟您那天说的一样,韩老太太确实不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不过韩夫人倒是个很温和的人,跟韩姐姐一样,说话的时候也轻声细语的,让人不知不觉的就会放松下来。可是她病的很重,一直在咳嗽,我感觉她的这个病......”

面上有几分惋惜的神情。

徐氏点了点头。

那日在平江伯府,她也听韩老太太说起过韩夫人病了的事。说是病了好些年了,吃了好些药,费了那么多的银子,却总是不见好。

薛清宁便又继续说了下去:“......今天是休沐的日子,韩大人在家,我也见到他了。”

说到这里,薛清宁微微的歪了歪头,说道:“韩大人,怎么说呢,他的身子很单薄,相貌长的也很儒雅斯文。特别是他身上好像有一种温和淡然的气质,说话的时候不紧不慢的,我觉得应该是很好的一个人,不过韩姐姐跟他好像不是很亲近的样子。”

相貌儒雅斯文,温和淡然的气质......

徐氏有些出神。

她记忆中的那个人也是生的儒雅斯文,身上有一种温和淡然的气质......

他倒也确实姓韩,不过韩念云的父亲肯定不会是他。

因为后来她才知道,那个人在家乡其实是有妻室的,是个秀才的女儿,甚至他们两个已经有了一个儿子。

但是韩念云却是家中长女,而且她的母亲出身商贾。

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徐氏想了一想,就对薛清宁说道:“这件事既然你大哥暂且不提,你往后也别在他跟前说起。也别对其他人提起这件事。再过三个月你大哥就要参加秋闱了,这时候万不能让他分心。”

薛清宁点了点头,一脸的郑重:“娘,我明白。”

徐氏想了想,又叮嘱她:“林公子也要参加今科的秋闱,你跟他学棋的事便暂且缓一缓。”

这样关键的时刻,怎好去打扰人家呢?

薛清宁巴不得听到这句话。

她虽然对着林星承的时候会紧张,也不自觉的会有点儿怕他,但说到底,在他心里林星承只是个不亲近的人,若非徐氏和薛元韶要求,她是肯定不会去跟林星承学棋的。

其后她果然老老实实的,也没有再去过碧梧斋。

又因着天气日渐的热了起来,外面热浪滔滔,她简直恨不得整个人都钻到水井里面去过日子才好,所以一整个夏日她都没有走出过上房院门半步。

等到长夏终于过去,凉爽的秋风吹遍京城的时候,薛清宁才觉得自己算是活了过来,也终于肯走走出上房的院门到园子里面去逛一逛了。

随后又有了一个让她高兴的消息传来,薛元青在京郊半年的受训期满,两日后就会回来了。

第101章 不讲私情

两日后薛元青果然回来了。

以往他是薛博明不喜的儿子, 嫌他整天只知道舞棍弄枪, 不肯学文识字, 往后肯定不会有出息, 不想却交了靖国公世子这个朋友,现在还进了神策军。

于是知道他要回来, 薛博明特地交代厨房做了一大桌子好菜,说要给薛元青接风洗尘。

薛博平和乔氏,包括谢灵秀前些时候生养下,刚满月不久的哥儿也被奶娘抱了过来,席面上很热闹。

这孩子是六月底生下来的, 当时薛元青还在郊外受训, 所以并没有见过。这会儿猛然间看到,还觉得有些稀奇。不由的多打量了几眼。

谢灵秀孕期徐氏遣了两个丫鬟和一个婆子照顾她, 一应吃穿也都是很好的,这孩子当时生下来的时候足足有八斤一两重。这会儿虽然才刚出月子不久, 但瞧着比三四个月的婴儿还要壮一些, 哭起来的时候声音也很响亮。

虽然是兄弟, 但并非一母所生, 而且现在毕竟才头一次看到,薛元青也谈不上对他有多深的感情。

看了两眼,便转过头继续跟徐氏, 薛元韶和薛元青说话。

半年未见, 很是想念他们。

徐氏他们自然也是如此。

看薛元青黑了不少, 左手背上还有一道狰狞的疤痕, 徐氏心疼的差点儿掉了眼泪。

好在薛元青看着壮实了不少,人也精神很多。说起这半年在郊外受训的事,面上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

薛博明关心的却是这半年受训完,薛元青在神策军中会是个什么位子。

总觉得薛元青跟孟锐是朋友,孟锐是肯定会抬举他的。

不想就听到薛元青略显不耐的声音回答着:“孟锐可不是个任人唯亲的人,一应提拔都是要讲能力的。我才刚入神策军,并没有立下半点功绩,让他如何提拔我?还是要先从兵士做起的。”

薛博明想了想,便看向薛清宁。

“孟世子不是很喜欢你?我听说他送了好些贵重的礼物给你,可见心里对你这个义妹是很在意的。不如这两日你去见一见孟世子,跟他说一说,让他好歹在神策军中给你二哥谋个官儿?”

薛清宁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孟锐是对她很好不错,但她也绝不会仗着孟锐对她的好,就去跟他要求这样的事。

徐氏和薛元韶两个人也很无语。待要说话,薛元青已经先开口了。

“父亲,你怎么能让宁宁去跟孟锐说这种话?”

纵然他们两个人已经认了义兄义妹,但让薛清宁去跟孟锐说这种事,也就相当于是开口求孟锐了。

但他怎么可能会让薛清宁去求人?任何人都不行。

又告诉薛博明:“便是子骞,孟锐说过了,同我一样,也是先从兵士开始做起。”

薛博明知道崔子骞是孟锐的亲外甥,没有想到竟然也......

确实无话可说了。

薛元青以往还渴望薛博明的重视,但自打上次薛博明受挑拨,差点儿休了徐氏,又将他和薛清宁除族的事之后,薛元青对这个父亲再无期待。

甚至若非必要,连话都懒得跟他说一句的。

于是饭后他便拒绝了薛博明想要跟他深谈一番的意思,起身作辞,随着徐氏往屋外就走。

薛元韶和薛清宁自然也一同跟了过去,没有一个人回头看他一眼。

看到他们母子四人的背影,薛博明微怔。

他终于后知后觉的察觉到,好像他们母子四个没有一个人在意他的......

薛元青虽然不耐烦跟薛博明说他这半年受训的事,但是一等回到上房,不用徐氏问,他已经主动开口说了起来。

不过说的都是一些好玩的趣事,艰辛和危险的事却是一个字都没有提。

从他的话里,薛清宁知道了孟锐训练将士是如何的严格,也知道了他是如何让兵士切身体会了军令如山这四个字。

就是崔子骞,有一次早间出操的时候不过迟到了半刻钟不到的时间,就被孟锐下令当众重打了二十棍。且还被警告,若再有下次,直接军法处置。

听的薛清宁一愣一愣的。

就是徐氏和薛元韶两个人也很震惊。

“那崔公子可是孟世子的亲外甥,他就真的舍得打他?若是他下次再起迟了,孟世子难道就真的会将他......”

徐氏没有再说下去。

不过她还是不大信的。要知道孟锐的大姐可就生养了这么一个儿子,若孟锐真将崔子骞军法处置了,那他大姐往后可要怎么办?

这若是在以往,薛元青肯定也是不信的,但是经过了这半年,他却是肯定信的了。

“这话我也曾经问过孟锐。孟锐当时跟我说,慈不带兵,岂能因着子骞是他外甥便有所不同?这样往后兵士如何会听他的命令?就是对子骞也不好,只会教他以为军中之事是儿戏。但往后上了战场,敌人可不会当一切是儿戏。”

难怪他年纪轻轻就能在边关立下那么多的战功,也甚得军中一众将士的敬佩,对他唯命是从。

徐氏静默了片刻,然后就说道:“元青啊,你往后可一定不能去迟了。再有,你可一定要听孟世子的话啊。”

连自己的亲外甥都敢那样对待,其他的人,徐氏简直不敢想。

她开始后悔同意让薛元青进神策军了。哪里能想到孟锐竟然是个这样铁面无私,不讲私情的人啊。明明上次在靖国公府见到他的时候,看着十分的随和好说话的。

看到她一脸担心的样子,薛元青不由的笑了起来。

“娘,”他安慰着,“你也别将孟锐当成洪水猛兽一样的害怕。他还说了,在军中他是统兵,我们是兵士,我们得听他的,但是不在神策营,私下我们就是朋友,以往什么样,以后还什么样。便是打他一掌,踢他一脚,他也绝对不会放在心上。”

做官的哪一个不讲究官威?无论什么场合见到自己的下属,那必定都是要端着架子的。如孟锐这般的,倒还真的是头一次听说。

薛元韶却觉得孟锐这样甚好。能将军中和私人的生活分开,也能完美的适应他的每一重身份,且不会被这些身份所累,时刻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薛清宁心里却默默的在想着,他也就说的好听罢了。打他一掌,踢他一脚这种事,你什么时候打赢他过?就是私下,你和崔子骞也只有被他揍的份。

但她也就是在心里这样腹诽了两句,并没有说出来。还叫小桃去将她给薛元青做的里衣拿过来。

淡青色的杭绸料子,摸着十分的柔软顺滑,上面缝制的针脚也很细密。

薛元青一见,很是惊喜。

“才半年不见,没想到宁宁现在连里衣都会做了。”

“先说好,给你做了这里衣,鞋袜却是没有做的。”薛清宁忙说着。

要是薛元青还找她要鞋袜,不用说,那她也得给薛元韶和孟锐做,想想就觉得累的很。

薛元青一脸喜滋滋的神情,对手里的这套里衣爱不释手,翻过来覆过去的看。

有了这一套里衣,还要什么鞋袜啊?

只是......

“孟锐的鞋袜呢?你有没有给他做?”

薛元青忽然抬头问道。

薛清宁无语的看着他。

跟着孟锐半年,旁的没学到,这小心眼的毛病倒学了个十足十。

“没做。”薛清宁没好气的回答着,“给他做的也是一套里衣。而且衣料跟你手上的这个也是一样的,除了大小长短不同,其他的没有半点儿分别。”

被孟锐问过那么多次,现在对于这样的问题,她回答起来可以说是很得心应手了。

果然薛元青听了之后就嘿嘿的笑了起来。

这半年他可没少被崔子骞调侃,说是孟锐对薛清宁那样的好,你这个亲二哥拍马都赶不上,这往后在薛清宁心里,孟锐这个三哥的位置肯定要比他这个亲二哥靠前。

薛元青先前还不当一回事,但听的次数多了,渐渐的也开始不确定起来。